CN210320866U - 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20866U CN210320866U CN201920537080.2U CN201920537080U CN210320866U CN 210320866 U CN210320866 U CN 210320866U CN 201920537080 U CN201920537080 U CN 201920537080U CN 210320866 U CN210320866 U CN 21032086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 cavity
- heat dissipation
- roof
- drying cha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1035 dry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5338 heat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969 flow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7784 Mespilus germanic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82216 Mimusops eleng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0560 Mimusops elengi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269722 Thea sin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7837 Vangueria infaust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6365 Vitis vin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4787 Vitis vin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58 absorb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6 corrosion preven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067 refined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1 spa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包括烘干房的屋顶和侧壁,所述屋顶上方设置第一蓄热机构,所述侧壁外侧设置第二蓄热机构,所述屋顶下方设置与第一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侧壁内侧设置与第二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二散热机构;可以将照射在屋顶和侧壁的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热能并释放到烘干室内,与传统的转换电能再发热的方式相比,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
背景技术
很多食品储存时都需要进行烘干处理,所以烘干房技术的应用在食品加工行业越来越广泛,如茶叶、枸杞、葡萄干等产品都需要通过烘干来处理。目前,大多数企业或个人采用的烘干房是通过燃烧机或电加热对加工食品进行烘干的,这一类的烘干房表现出的问题是耗能大,成本过高。
在我国的西北内陆地区,如宁夏、青海等,有大量的待烘干农产品,并且那里的海拔较高,光照非常的充足,如何利用太阳能来实现烘干对于当地的发展大大有利。依靠电池板转换电能再转换热能,这个过程中对于能源的利用率较低,因此需要新的利用太阳能加热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可以将照射在屋顶和侧壁的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热能并释放到烘干室内,与传统的转换电能在发热的方式相比,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包括烘干房的屋顶和侧壁,所述屋顶上方设置第一蓄热机构,所述侧壁外侧设置第二蓄热机构,所述屋顶下方设置与第一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侧壁内侧设置与第二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二散热机构;
所述第一蓄热机构包括在屋顶上方设置的锥形的第一集热板,所述第一集热板内部中空设置第一集热腔,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所述屋顶下方设置的锥形的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内中空设置第一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集热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散热腔的下端通过第一流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集热腔的下端连通;
所述第二蓄热机构包括所述侧壁外侧设置的第二集热板,所述第二集热板内部中空设置第二集热腔,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所述侧壁内侧设置的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内中空设置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二散热腔和第二集热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腔和第二集热腔的下端通过第二流动机构连通;
所述第一集热腔、第一散热腔、第二集热腔、第二散热腔内充满可流动的蓄热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流动机构包括连通第一集热腔和第一散热腔下端的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内通过第一支架设置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插入第一连通管内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流动机构包括连通第二集热腔和第二散热腔下端的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内通过第二支架设置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插入第二连通管内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壁和屋顶采用双层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蓄热介质采用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集热板上端设置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下端设置第一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集热板的上端设置第二注水孔,所述第二集热板的下端设置第二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注水孔、第二注水孔、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上设置螺纹密封塞。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包括烘干房的屋顶和侧壁,屋顶上方设置第一蓄热机构,侧壁外侧设置第二蓄热机构,屋顶下方设置与第一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一散热机构,侧壁内侧设置与第二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二散热机构;
第一蓄热机构对屋顶上方的太阳能进行吸收,将内部的蓄热介质加热之后驱动其流动至下方的第一散热机构,在烘干房内部进行散热,第二蓄热机构对侧壁外的太阳能进行吸收,将内部的蓄热介质加热之后驱动其流动至侧壁内的第二散热机构,在烘干房内进行散热,这样不会对烘干房进行大改,其传统的加热模式以及烘干方式可以保留,但是能够降低传统烘干中对于能源的需求,甚至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不在需要其它能源加热。这样花费较少的成本就能对烘干房进行改造,对于传统的加热进行有效的补充,可以大大降低烘干过程中的成本,并加快烘干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蓄热机构和第一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蓄热机构和第二散热机构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蓄热机构的出水孔和注水孔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包括烘干房的屋顶3和侧壁9,所述屋顶3上方设置第一蓄热机构,所述侧壁9外侧设置第二蓄热机构,所述屋顶3下方设置与第一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侧壁9内侧设置与第二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二散热机构;
所述第一蓄热机构包括在屋顶3上方设置的锥形的第一集热板1,所述第一集热板1内部中空设置第一集热腔2,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所述屋顶3下方设置的锥形的第一散热板4,所述第一散热板4内中空设置第一散热腔5,所述第一散热腔5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集热腔2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散热腔5的下端通过第一流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集热腔2的下端连通;
所述第二蓄热机构包括所述侧壁9外侧设置的第二集热板7,所述第二集热板7内部中空设置第二集热腔8,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所述侧壁9内侧设置的第二散热板10,所述第二散热板10内中空设置第二散热腔11,所述第二散热腔11和第二集热腔8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腔11和第二集热腔8的下端通过第二流动机构连通;
所述第一集热腔2、第一散热腔5、第二集热腔8、第二散热腔11内充满可流动的蓄热介质。
第一集热板和第二集热板的材质可以选用钢材、铜等金属材质,表面涂抹吸热材料或者采用全玻璃真空管的材料,提高对于阳光中热能的吸收率。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推荐使用铜板,热传导性能优异,可以将热量更好的发散到烘干房内。第一集热腔和第一散热腔上下端连通后,下端的连通处通过第一流动机构驱动内部的蓄热介质进行流动,因为内部无压强,使用较小的推力就能让第一集热腔和第一散热腔内的蓄热介质进行流通,实现热交换。同理对于第二集热腔和第二散热腔来说,也仅仅需要较小的动力就能够实现蓄热介质的循环。
所述第一流动机构包括连通第一集热腔2和第一散热腔5下端的第一连通管15,所述第一连通管15内通过第一支架17设置第一螺旋桨16,所述第一连通管15上设置第一电机19,所述第一电机19的第一输出轴20插入第一连通管15内与所述第一螺旋桨16的第一传动轴18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20穿过第一连通管15的位置设置旋转密封环。蓄热介质在内部充满,第一输出轴和第一传动轴通过锥齿轮连接,这样第一电机的动力可以通过其传输至第一支架的第一螺旋桨上,实现第一螺旋桨的转动,在无压强的作用下,蓄热介质就可以实现第一集热腔和第一散热腔的循环流动。第一输出轴要插入到第一连通管内,为了避免蓄热介质通过缝隙流出,在这里使用旋转密封环,既能满足旋转需求也能满足密封需求。
所述第二流动机构包括连通第二集热腔8和第二散热腔11下端的第二连通管27,所述第二连通管27内通过第二支架24设置第二螺旋桨25,所述第二连通管27上设置第二电机22,所述第二电机22的第二输出轴23插入第二连通管27内与所述第二螺旋桨25的第二传动轴26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23穿过第二连通管27的位置设置旋转密封环。第二流动机构的原理与第一流动机构相同,在蓄热介质充满且无压强的情况下,第二螺旋桨转动可以轻松带动蓄热介质流动。
所述侧壁9和屋顶3采用双层结构,该结构能够降低烘干房内部的热量向外界传递的速度,可以相应的增加烘干房内的温度。
所述蓄热介质采用水,蓄热介质也可采用更好的材料,但是成本低的选择就是水,但是要注意几个腔体内的防腐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所述第一集热板1上端设置第一注水孔12,所述第一散热板4的下端设置第一出水孔13。
所述第二集热板7的上端设置第二注水孔28,所述第二集热板7的下端设置第二出水孔29。
所述第一注水孔12、第二注水孔28、第一出水孔13、第二出水孔29上设置螺纹密封塞。
腔体内注满蓄热介质,当然存在些许的空隙不影响使用,在四季温度不同是蓄热介质存在一定的体积变化,同时在冬季采用水时可能有结冰的事故,因此设置注水孔和出水孔,方便对内部的蓄热介质排出或注入,避免结冰导致腔体劈裂或者介质的体积变化造成胀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第一集热腔和第二集热腔分布在烘干房的外面,受到眼光的直射,其内部的蓄热介质会吸收热能而温度上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开关键可以设置在墙壁上,工作人员根据阳光的强度间隔一定时间后启动两个电机,使得螺旋桨转动,将集热腔内的蓄热介质流动至散热腔进行散热,同时散热腔内的蓄热介质流动至外面吸热,便实现对烘干房内的升温或辅助升温,比之传统的热能转换电能再转换热能效率跟高。在冬季时如果温度过低,可以通过出水孔将蓄热介质导出,避免结冰事故,夏季蓄热介质的温度可能非常高,适当的通过出水孔排出一些蓄热介质,降低内部的压力,保护设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房的屋顶和侧壁,所述屋顶上方设置第一蓄热机构,所述侧壁外侧设置第二蓄热机构,所述屋顶下方设置与第一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一散热机构,所述侧壁内侧设置与第二蓄热机构连通的第二散热机构;
所述第一蓄热机构包括在屋顶上方设置的锥形的第一集热板,所述第一集热板内部中空设置第一集热腔,所述第一散热机构包括所述屋顶下方设置的锥形的第一散热板,所述第一散热板内中空设置第一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的上端与所述第一集热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一散热腔的下端通过第一流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集热腔的下端连通;
所述第二蓄热机构包括所述侧壁外侧设置的第二集热板,所述第二集热板内部中空设置第二集热腔,所述第二散热机构包括所述侧壁内侧设置的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内中空设置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二散热腔和第二集热腔的上端连通,所述第二散热腔和第二集热腔的下端通过第二流动机构连通;
所述第一集热腔、第一散热腔、第二集热腔、第二散热腔内充满可流动的蓄热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动机构包括连通第一集热腔和第一散热腔下端的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内通过第一支架设置第一螺旋桨,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设置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第一输出轴插入第一连通管内与所述第一螺旋桨的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流动机构包括连通第二集热腔和第二散热腔下端的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内通过第二支架设置第二螺旋桨,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置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第二输出轴插入第二连通管内与所述第二螺旋桨的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和屋顶采用双层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介质采用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热板上端设置第一注水孔,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下端设置第一出水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热板的上端设置第二注水孔,所述第二集热板的下端设置第二出水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注水孔、第二注水孔、第一出水孔、第二出水孔上设置螺纹密封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37080.2U CN210320866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37080.2U CN210320866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20866U true CN210320866U (zh) | 2020-04-14 |
Family
ID=701364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3708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320866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2086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42564A (zh) * | 2021-04-02 | 2021-06-11 | 洛阳理工学院 | 利用清洁能源的建筑节能装置 |
-
2019
- 2019-04-19 CN CN201920537080.2U patent/CN21032086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42564A (zh) * | 2021-04-02 | 2021-06-11 | 洛阳理工学院 | 利用清洁能源的建筑节能装置 |
CN112942564B (zh) * | 2021-04-02 | 2022-04-12 | 洛阳理工学院 | 利用清洁能源的建筑节能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435654B (zh) | 真空平板玻璃太阳能集热群干燥系统 | |
CN210320866U (zh) | 一种烘干室太阳能蓄热墙壁 | |
CN201246906Y (zh) | 双真空玻璃板超薄型太阳能热水器 | |
CN201522025U (zh) | 太阳能供暖供热水设备 | |
CN207703024U (zh) | 一种水电混合动力节能冷却塔控制系统 | |
CN211084474U (zh) | 一种全天候智能太阳能节能热水系统 | |
CN105423569B (zh) | 多用途平板式太阳能装置制作方法及其制品 | |
CN101769635B (zh) | 注水式承压循环全玻璃真空管集热模块 | |
CN213906623U (zh) | 一种带热水供水装置的太阳能光伏组件 | |
CN204100870U (zh) | 一种船舶专用热管装置 | |
CN103322779B (zh) | 组合式太阳能干燥器 | |
CN106403254A (zh) | 一种蜂窝式加热器 | |
CN204806708U (zh) | 一种带遮阳除尘刷的格栅集热腔平板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 |
CN216141585U (zh) | 一种电加热炉内工件放置架 | |
CN215176075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高效太阳能集热器 | |
CN204043048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排空采暖装置 | |
CN219222883U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换热装置 | |
CN202993619U (zh) |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温差自动循环装置 | |
CN210154064U (zh) | 一种新型螺旋形即热式电热水器内胆 | |
CN203375737U (zh) | 新型平板集热器 | |
CN103363682A (zh) | 一种新型平板集热器 | |
CN216384647U (zh) | 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防过热保护装置 | |
CN209133285U (zh) | 一种用于变频系统的水冷电阻装置 | |
CN213873242U (zh) | 一种高转化效率的太阳能热水器的水循环装置 | |
CN212535911U (zh) | 一种冷却塔无电耗水能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