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20717U - 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20717U CN210320717U CN201921156009.6U CN201921156009U CN210320717U CN 210320717 U CN210320717 U CN 210320717U CN 201921156009 U CN201921156009 U CN 201921156009U CN 210320717 U CN210320717 U CN 2103207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plate
- heat exchange
- fixing base
- fixedly connected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12 desal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35 sea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地脚螺丝,所述地脚螺丝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膨胀管,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表,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套管。该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通过打开控制阀使需要换热的液体进入导温管的内部,地下的地热能对导温管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温度表将温度传感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显示,实时的监测地热能的温度,利用自然的地热能来提供换热设备的转换能源,减少其他资源上的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在某些化工厂的设备投资中,换热器占总投资的30%,在现代炼油厂中,换热器约占全部工艺设备投资的40%以上,在海水淡化工业生产当中,几乎全部设备都是由换热器组成的,换热器的先进性、合理性和运转的可靠性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数量和成本。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换热器可以分为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和冷凝器,衡量一台换热器好坏的标准是传热效率高,成本低,制造、安装和检修方便,但是现在换热器在转换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电能,通过某一种设备达到换热的效果,在换热的过程中存在资源的浪费,且增加了换热的成本,故而提出一种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具备利用天然地热能来进行换热,减少浪费的优点,解决了现在换热器在转换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电能,通过某一种设备达到换热的效果,在换热的过程中存在资源的浪费,且增加了换热的成本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利用天然地热能来进行换热,减少浪费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地脚螺丝,所述地脚螺丝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膨胀管,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表,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套管,所述保护套管远离固定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地脚螺丝和固定座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温管,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板,所述防护外板的外部等距离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防护外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防护外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管,两个所述套管相对的一侧分别和固定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温管一端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所述固定座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呈矩形,固定板的顶部左右对称开设有螺纹孔,固定板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固定板的顶部且位于圆形通孔和螺纹孔之间开设有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地脚螺丝的一端贯穿固定板并延伸至膨胀管的内部,所述固定座、支撑杆和保护套管为一个整体,且固定座、支撑杆和保护套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温管呈“U”状,且导温管的外部和套管的内部套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套管和固定杆为一个整体,所述控制阀、温度表和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外板的内腔左侧壁和内腔右侧壁均等距离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螺丝的一端贯穿固定座并延伸至固定板的内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通过地脚螺丝和膨胀管的螺纹连接使固定板固定在地面上,提高换热设备的稳定性,打开控制阀使需要换热的液体进入导温管的内部,地下的地热能会经过防护外板上开设的透气孔进入防护外板内部,对导温管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会感应地热能的热量并进行转换,温度表将温度传感器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显示,实时的监测地热能的温度,固定杆和两个套管对导温管进行固定,增强导温管的稳定性,利用自然的地热能来提供换热设备的转换能源,减少其他资源上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固定板、2地脚螺丝、3膨胀管、4固定座、5支撑杆、6温度表、7保护套管、8温度传感器、9密封圈、10导温管、11控制阀、12连接杆、13套管、14固定杆、15防护外板、16透气孔、17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呈矩形,固定板1的顶部左右对称开设有螺纹孔,固定板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固定板1的顶部且位于圆形通孔和螺纹孔之间开设有定位孔,固定板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地脚螺丝2,地脚螺丝2的一端贯穿固定板1并延伸至膨胀管3的内部,地脚螺丝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膨胀管3,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4,固定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表6,固定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套管7,固定座4、支撑杆5和保护套管7为一个整体,且固定座4、支撑杆5和保护套管7连通,保护套管7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的型号可为TR/02010,固定板1的顶部且位于地脚螺丝2和固定座4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9,密封圈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温管10,导温管10远离控制阀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泵,导温管10呈“U”状,且导温管10的外部和套管13的内部套接,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板15,防护外板15的内腔左侧壁和内腔右侧壁均等距离开设有安装槽,防护外板15的外部等距离开设有透气孔16,防护外板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套管13和固定杆14为一个整体,连接杆12远离防护外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管13,两个套管13相对的一侧分别和固定杆14的两端固定连接,导温管10一端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1,固定座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7,固定螺丝17的一端贯穿固定座4并延伸至固定板1的内部,控制阀11、温度表6和温度传感器8电连接,从而达到了利用天然地热能来进行换热,减少浪费的目的。
综上所述,该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通过地脚螺丝2和膨胀管3的螺纹连接使固定板1固定在地面上,提高换热设备的稳定性,打开控制阀11使需要换热的液体进入导温管10的内部,地下的地热能会经过防护外板15上开设的透气孔16进入防护外板15内部,对导温管10内部的液体进行加热,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传感器8会感应地热能的热量并进行转换,温度表6将温度传感器8转换后的数据进行显示,实时的监测地热能的温度,固定杆14和两个套管13对导温管10进行固定,增强导温管10的稳定性,利用自然的地热能来提供换热设备的转换能源,减少其他资源上的浪费,解决了现在换热器在转换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电能,通过某一种设备达到换热的效果,在换热的过程中存在资源的浪费,且增加了换热的成本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顶部的左右两端均螺纹连接有地脚螺丝(2),所述地脚螺丝(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膨胀管(3),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表(6),所述固定座(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套管(7),所述保护套管(7)远离固定座(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固定板(1)的顶部且位于地脚螺丝(2)和固定座(4)相对一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导温管(10),所述固定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外板(15),所述防护外板(15)的外部等距离开设有透气孔(16),所述防护外板(15)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杆(12)远离防护外板(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套管(13),两个所述套管(13)相对的一侧分别和固定杆(14)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导温管(10)一端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1),所述固定座(4)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呈矩形,固定板(1)的顶部左右对称开设有螺纹孔,固定板(1)顶端的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固定板(1)的顶部且位于圆形通孔和螺纹孔之间开设有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螺丝(2)的一端贯穿固定板(1)并延伸至膨胀管(3)的内部,所述固定座(4)、支撑杆(5)和保护套管(7)为一个整体,且固定座(4)、支撑杆(5)和保护套管(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温管(10)呈“U”状,且导温管(10)的外部和套管(13)的内部套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套管(13)和固定杆(14)为一个整体,所述控制阀(11)、温度表(6)和温度传感器(8)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板(15)的内腔左侧壁和内腔右侧壁均等距离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固定螺丝(17)的一端贯穿固定座(4)并延伸至固定板(1)的内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56009.6U CN210320717U (zh) | 2019-07-23 | 2019-07-23 | 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56009.6U CN210320717U (zh) | 2019-07-23 | 2019-07-23 | 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20717U true CN210320717U (zh) | 2020-04-14 |
Family
ID=70124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56009.6U Active CN210320717U (zh) | 2019-07-23 | 2019-07-23 | 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20717U (zh) |
-
2019
- 2019-07-23 CN CN201921156009.6U patent/CN2103207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04313U (zh) | 一种防爆集束式管道加热器 | |
CN104990287A (zh) | 抗冻型无水箱高效平板太阳能热水器 | |
CN210320717U (zh) | 基于地热利用的换热设备 | |
CN103344052A (zh) | 一种基于热管自然循环的太阳能集热系统 | |
CN211625735U (zh) | 一种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 | |
CN201697349U (zh) | 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模块 | |
CN101975454B (zh) |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的循环加热装置及其循环加热方法 | |
CN200986265Y (zh) | 独立水循环取暖空调机 | |
CN104390374B (zh) | 光热镜式中高温太阳能供热采暖集热装置 | |
CN204705047U (zh) |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温度控制装置 | |
CN220417450U (zh) | 一种pvt光伏光热空气能供热发电系统 | |
CN219674904U (zh) | 一种换热器回流管箱 | |
CN219868571U (zh) | 一种水热型地热防腐系统 | |
CN211372567U (zh) | 一种太阳能与空气能复合供热水及供暖设备 | |
CN204329356U (zh) | 新型太阳能热水器 | |
CN222783986U (zh) | 一种余热回收设备 | |
CN201093765Y (zh) | 干式热管集热器拼装结构 | |
CN2594722Y (zh) | 平板分体组装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215372998U (zh) | 一种自主调节供水方式的太阳能热水器 | |
CN212984037U (zh) | 一种智慧水务供水设备 | |
CN213125976U (zh) | 一种用于聚能板的散热组件 | |
CN209857169U (zh) | 卧式搪瓷盘管换热下出水下循环集分水箱 | |
RU91144U1 (ru) | Система горячего водоснабжения | |
CN212081423U (zh) | 一种集中供热节能平衡装置 | |
CN204943656U (zh) | 一种超热导翅片式箔管暖气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7 Address after: 450000 No. 601, block B, Financial Plaza, No. 180, Huaxia Avenue,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ic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anjiang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208, 12 / F, Yizhong building, 75 qilihan Road, Zhengzhou area, Hen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450000 Patentee before: HENAN ZHONGNENG LIANJIAN GEOTHERMAL ENGINEERI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