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317492U -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317492U CN210317492U CN201921276672.XU CN201921276672U CN210317492U CN 210317492 U CN210317492 U CN 210317492U CN 201921276672 U CN201921276672 U CN 201921276672U CN 210317492 U CN210317492 U CN 2103174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generation
- generation system
- inlet
- outlet
- pressure compres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2028 Biomass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Di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97 pyro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18 waste hea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包括低压压缩机、中间冷却器、高压压缩机、回热器、燃烧室、除尘器、透平、发电机、冷却器及水分离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中的二氧化碳可直接通过循环系统收集,不需要额外的捕碳装置,实现了二氧化碳负排放,且结构简单、结构紧凑、运行灵活,发电效率高,可实现电厂的小型化和模块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生物质是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分布地域广、大气污染物排放少等优点,国内外均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发电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主要有直接燃烧发电、混合燃烧发电、热解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四类。但是,生物质发电是否是真正二氧化碳零排放发电方式,行业内仍有争议,因为实际上生物质电厂仍然有排放烟气的烟囱。
近年来,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动力循环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采用纯氧直燃加热的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兼具高效发电与廉价捕碳的优点,并且系统简单、结构紧凑、灵活性好。生物质固体经处理后可直接作为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燃料,而后者可方便地从循环回路中分离出水和多余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直接收集用于其它用途或封存。因此,采用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或者说是负排放,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因此,亟待构建一种生物质固体直燃的半闭式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包括低压压缩机、中间冷却器、高压压缩机、回热器、燃烧室、除尘器、透平、发电机、冷却器及水分离器,所述低压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中间冷却器的进口,所述中间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所述高压压缩机的进口,所述高压压缩机出口连接所述回热器的低温侧进口,所述回热器的低温侧出口连接所述燃烧室的工质进口,所述燃烧室的出口连接所述除尘器的进口,所述除尘器的出口连接所述透平的进口,所述透平的出口连接所述回热器的高温侧进口,所述回热器的高温侧出口连接冷却器的进口,所述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水分离器的进口,分离出的水排出所述水分离器的水出口,水分离器的工质出口连接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进口,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透平。
可选的,所述燃烧室上还设有生物质燃料进口和氧气进口。
可选的,所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还包括水收集装置,所述水收集装置连接所述水分离器的水出口。
可选的,所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还包括二氧化碳收集装置,所述二氧化碳收集装置连接所述中间冷却器。
可选的,所述燃烧室与所述除尘器之间的距离为不超过5米。
可选的,所述除尘器与所述透平之间的距离为不超过5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生物质燃烧产物中的二氧化碳可直接通过循环系统收集,不需要额外的捕碳装置,实现了二氧化碳负排放。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发电系统简单、结构紧凑、运行灵活,可实现电厂的小型化和模块化,有利于降低建造成本。
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发电系统的发电效率高,可达55%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低压压缩机,2-中间冷却器,3-高压压缩机,4-回热器,5-燃烧室,6-除尘器,7-透平,8-发电机,9-冷却器,10-水分离器,11-水收集装置,12-二氧化碳收集装置,51-生物质燃料进口,52-氧气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包括低压压缩机1、中间冷却器2、高压压缩机3、回热器4、燃烧室5、除尘器6、透平7、发电机8、冷却器9及水分离器10。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下:低压压缩机1的出口连接中间冷却器2的进口,中间冷却器2的出口连接高压压缩机3的进口,高压压缩机3出口连接回热器4的低温侧进口,回热器4的低温侧出口连接燃烧室5的工质进口,燃烧室5的出口连接除尘器6的进口,除尘器6的出口连接透平7的进口,透平7的出口连接回热器4的高温侧进口,回热器4的高温侧出口连接冷却器9的进口,冷却器9的出口连接水分离器10的进口,分离出的水排出水分离器10的水出口,水分离器10的工质出口连接低压压缩机1的进口,发电机8连接透平7。
在本实施例中,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还包括水收集装置11和二氧化碳收集装置12,所述水收集装置11连接所述水分离器10的水出口,二氧化碳收集装置12连接所述中间冷却器2。燃烧室5上还设有生物质燃料进口51和氧气进口52。
燃烧室5与除尘器6之间、除尘器6与透平7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短,具体的距离大小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涉及的设备均属于现有设备,在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如下设备:低压压缩机(轴流式二氧化碳压缩机),中间冷却器(管式冷却器),高压压缩机(轴流式二氧化碳压缩机),回热器(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燃烧室(高压燃烧室),除尘器(旋风除尘器),透平(轴流式二氧化碳透平),发电机(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冷却器(管式冷却器),水分离器(喷淋式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各个设备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根据系统控制需要,管道上还可布置阀门、仪表等设备。系统中还可包括辅助设施、电气系统、控制系统等。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工作方法如下:
经预处理后的生物质燃料经生物质燃料进口51被送入燃烧室5,同时,氧气经氧气进口52被输入燃烧室5,生物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对燃烧室5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进行加热,使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达到850℃;
然后,超临界二氧化碳工质与燃烧产物形成的混合工质进入除尘器6除尘,除尘后的混合工质再进入透平7膨胀做功,推动发电机8发电,透平7的排气压力为6MPa,且透平7排出的气体经回热器4释放余热,经冷却器9冷却,再通过水分离器10除湿,之后水进入水收集装置11,二氧化碳再经低压压缩机1增压至9MPa,再经中间冷却器2冷却,一部分二氧化碳进入高压压缩机3增压至35MPa,再进入回热器4加热,最后输入燃烧室5,其余二氧化碳储存于二氧化碳收集装置12。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发电效率可达55%以上,且无须设置排放烟气的烟囱,二氧化碳不向大气排放,全部收集,可实现负碳排。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压压缩机、中间冷却器、高压压缩机、回热器、燃烧室、除尘器、透平、发电机、冷却器及水分离器,所述低压压缩机的出口连接所述中间冷却器的进口,所述中间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所述高压压缩机的进口,所述高压压缩机出口连接所述回热器的低温侧进口,所述回热器的低温侧出口连接所述燃烧室的工质进口,所述燃烧室的出口连接所述除尘器的进口,所述除尘器的出口连接所述透平的进口,所述透平的出口连接所述回热器的高温侧进口,所述回热器的高温侧出口连接冷却器的进口,所述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水分离器的进口,分离出的水排出所述水分离器的水出口,水分离器的工质出口连接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进口,所述发电机连接所述透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上还设有生物质燃料进口和氧气进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收集装置,所述水收集装置连接所述水分离器的水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二氧化碳收集装置,所述二氧化碳收集装置连接所述中间冷却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与所述除尘器之间的距离为不超过5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器与所述透平之间的距离为不超过5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76672.XU CN210317492U (zh) | 2019-08-05 | 2019-08-05 |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276672.XU CN210317492U (zh) | 2019-08-05 | 2019-08-05 |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317492U true CN210317492U (zh) | 2020-04-14 |
Family
ID=70128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276672.XU Active CN210317492U (zh) | 2019-08-05 | 2019-08-05 |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3174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07089A (zh) * | 2019-08-05 | 2019-10-08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及方法 |
-
2019
- 2019-08-05 CN CN201921276672.XU patent/CN21031749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07089A (zh) * | 2019-08-05 | 2019-10-08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72636B (zh) | 一种零碳排放的三循环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7829962U (zh) |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核能与太阳能混合发电系统 | |
CN108439336B (zh) | 一种零排放氢电联产系统 | |
CN110273760A (zh) | 一种空气流程高度耦合的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209742983U (zh) | 一种基于汽水系统耦合的垃圾与燃煤集成发电系统 | |
CN102797650A (zh) | 低co2排放的太阳能与甲醇互补的热力循环系统及方法 | |
CN104847428B (zh) | 一种带太阳能加热的外燃式布列顿联合循环发电装置 | |
CN109854321B (zh) | 一种纯氧燃烧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109337715B (zh) | 一种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113865120A (zh) | 一种太阳能辅助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的富氧燃烧脱碳集成系统 | |
CN111102073B (zh) | 一种适用煤气化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 |
CN210568440U (zh) | 一种可提高热效率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 |
CN210317492U (zh) | 一种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 | |
CN209278007U (zh) | 一种太阳能驱动煤气化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零排放发电系统 | |
CN114068991A (zh) | 氢燃料电池与蒸汽透平和燃气透平耦合的发电系统 | |
CN209875238U (zh) | 纯氧燃烧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 | |
CN205714295U (zh) |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和蒸汽联合循环的热发电装置 | |
RU2409746C2 (ru) | Парогазовая установка с паротурбинным приводом компрессора и регенеративной газовой турбиной | |
RU2616148C2 (ru) | Электро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ой парогазовой конденсационной турбиной | |
CN114592971B (zh) | 生物质微型燃机与超临界二氧化碳耦合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115560333A (zh) | 基于生物质电站和燃料电池的医疗垃圾气化零碳发电系统 | |
CN205779062U (zh) | 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煤基燃料纯氧燃烧发电系统 | |
CN209412156U (zh) | 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 | |
CN210068319U (zh) | 零碳排放热力发电系统 | |
CN209210737U (zh) | 一种采用超临界co2底循环的整体煤气化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