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275038U -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75038U
CN210275038U CN201920964976.9U CN201920964976U CN210275038U CN 210275038 U CN210275038 U CN 210275038U CN 201920964976 U CN201920964976 U CN 201920964976U CN 210275038 U CN210275038 U CN 210275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eing
supporting plate
bolt
connecting rod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6497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贾海滨
尹建军
曹彦
叶朝晖
张世祥
刘金善
刘凯
张存霞
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96497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75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75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75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自动培土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和培土盘;第一连接杆一端和固定座沿垂直方向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顶端垂直相接;第二连接杆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培土盘中心部与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座铰接处设有第一紧固螺栓。本实用新型自动培土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培土效率高,适应性好;中耕培土机能够实现锄地的同时进行对植株培土,能针对不同行距的作物实现行距可调,并能根据需求调节培土盘高度实现开沟功能;使锄地机的适应性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本申请中耕培土机适于垄栽作物,一机多用,工作效率极高。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属于农耕锄地领域。
背景技术
农业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产品从而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种植生产的部门是种植业,而锄地是种植业的一个重要步骤,锄地可以除去杂草,让农作物快速生长,也有利于植物的根向土壤深处生长,以便获取更多的水分和营养。也有人选择利用除草剂来除去杂草,但除草剂的使用不仅破坏了土地,还在农产品中产生了大量的残留,不符合绿色健康的要求。
为了提供锄地效率,现有技术中已经有一些对锄地机的研究报道,但由于结构的限制,导致现有的锄地轮仍然存在效率低、稳定性差、适应性差等问题,特别是前面锄地轮锄过的地又被后轮或后面操作者的脚踩平,还需人工进行培土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既解决了现有的锄地轮存在的效率低、稳定性差、适应性差等问题,又能同时进行培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和培土盘;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和固定座沿垂直方向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顶端垂直相接;第二连接杆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培土盘中心部与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座铰接处设有第一紧固螺栓。
上述培土盘为平底锅结构,中间平台,沿周边翘起;第一连接杆能与固定座在水平连接至垂直连接之间任意角度固定。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自动培土机构使用时,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座铰接,能使第一连接杆相对固定座作竖直方向的转动,培土盘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连接,不需要培土时,将第一连接杆向上推动,使培土盘处于悬空状态,需要培土时,将第一连接杆向下推动,使培土盘与地面贴合,在机架前进时,通过培土盘将土往植株上刮起,达到培土功能。
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铰接杆和旋转杆,铰接杆一端与固定座沿垂直方向铰接、另一端与旋转杆前端沿水平方向铰接,铰接部设有第二紧固螺栓;旋转杆后端与第二连接杆顶端垂直连接;能方便调节培土盘的培土角度,调整好角度后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
所述旋转杆的端头设有套管,第二连接杆顶端伸入套管内与旋转杆垂直连接;套管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上设有第三紧固螺栓;第二连接杆上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三紧固螺栓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能调节培土盘高度实现刮土深度,能满足不同植株对培土量的需求。
上述旋转杆的端头为旋转杆与第二连接杆连接的一端。
所述固定板和培土盘连接部对应均匀设有2个以上螺栓孔,每个螺栓孔上对应设有固定螺栓;能增强培土盘的连接稳定性,不易掉落。
包括上述自动培土机构的中耕培土机,包括锄地机和两个自动培土机构,所述自动培土机构分别设在锄地机尾部左右两侧;能实现锄地的同时将后轮或操作人员踩踏过的土通过培土盘刮起,并对植株进行培土,同时还能起开沟的作用。
所述锄地机包括:机架、座椅、动力机构、控制机构、传动机构、扶手、锄地轮和行走轮;动力机构和控制机构相接,均设在机架前端;锄地轮为两个,分别设在机架前端两侧;行走轮为两个,分别设在机架后端两侧并分别与两个锄地轮位置对应;传动机构设在机架底面,分别与控制机构、锄地轮、行走轮连接;扶手为Y形结构,顶端分叉为两个把手向机架中部延伸,底端与控制机构连接;座椅设在机架中部;两个自动培土机构分别对应设在两个行走轮侧边的机架上,固定座与机架连接;通过动力机构向控制机构提供动力,传动机构将控制机构上的动力传送到锄地轮和行走轮,使锄地机能够前进作业;锄地轮在前进过程中同时起到锄地作用,自动培土机构的培土盘将锄地轮锄过的土地和行走轮碾压过的土刮起并向植株培土;操作人员坐在座椅上,双手扶持扶手上的两个把手控制方向和速度,通过控制方向确保锄地轮和行走轮不轧苗,使植株位于锄地机外侧、两锄地轮或两行走轮之间,防止锄地机伤苗。
上述动力机构、控制机构、传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及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如拖拉机、四轮农耕机等,锄地机上的刹车、照明功能均采用拖拉机、四轮农耕机等现有技术。
所述传动机构与锄地轮连接部设有前传动轴、与行走轮连接部设有后传动轴,前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个锄地轮连接,后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个行走轮连接,前后传动轴两端均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两个以上第一螺栓通孔;锄地轮包括支撑圈、锄地叶片和第一连接管;支撑圈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为相对设置、且大小相等的圆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圆心处均设有连接通孔;第一连接管为中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管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上的连接通孔和第二支撑板上的连接通孔相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套接在前传动轴端头,第一连接管向外延伸部设有与前传动轴上第一螺栓通孔相匹配的两个位置对应的第二螺栓通孔,第二螺栓通孔与前传动轴上任一第一螺栓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个行走轮的内侧均设有与行走轮中心部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设有与后传动轴上第一螺栓通孔相匹配的两个位置对应的第三螺栓通孔,第三螺栓通孔与后传动轴上任一第一螺栓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锄地叶片有两块以上、且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锄地叶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和第二支撑板上,且锄地叶片的工作端部超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周边;能在锄地轮前进过程中实现锄地功能,锄地后的土从相邻两锄地叶片之间漏出,能提高锄地机稳定性差。
上述内侧为两个行走轮相对面,使用时,通过调节第二螺栓孔、第三螺栓孔与第一螺栓孔的位置,调节两锄地轮之间、两行走轮之间的距离,以实现不同行距植株的锄地需求,防止锄地轮锄到苗株和后轮轧苗,调节时,同侧锄地轮和行走轮位置对应,以便控制锄地轮位置时自动控制行走轮位置。
所述锄地叶片包括支撑叶片和工作叶片;工作叶片宽度方向上的底端为工作端、宽度方向上的顶端为连接端,工作叶片的连接端连接在支撑叶片上、且工作叶片与支撑叶片之间的夹角为60-120°;支撑叶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和第二支撑板上,且工作叶片的工作端伸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周边;沿锄地轮的滚动方向,所有工作叶片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的夹角均为锐角;能提高锄地效率。
上述工作叶片与支撑叶片可拆卸连接。
所述工作叶片的工作端为锯齿形或直线形;能根据耕地环境及植株对锄地需求更换适应的工作叶片,提高锄地机适应性和工作效率。
上述工作叶片工作端的选择根据土地硬度、湿度和对锄土量的情况来定。使用时可采用全部直线形刀刃或全部锯齿形刀刃的工作叶片,也可选择直线形刀刃和锯齿形刀刃交错设置。
当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座水平连接时,培土盘与对应位置的行走轮水平且相外切;能使培土盘将行走轮碾压过的土刮起,在向植株培土时,通过调整旋转杆调节培土盘角度,使培土盘与行走轮之间形成夹角,无缝衔接,防止培土盘刮起的土向其他方向泄露,使刮起的土全部向植株培土,被刮过的土地自动形成沟壑,更好的起到开沟作用。
上述自动培土机构通过调节第二连接杆的高度,调节培土盘刮入地面的深度,从而实现开沟深度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自动培土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培土效率高,适应性好;中耕培土机能够实现锄地的同时进行对植株培土,能针对不同行距的作物实现行距可调,并能根据需求调节培土盘高度实现开沟功能;使锄地机的适应性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本申请中耕培土机适于垄栽作物,一机多用,工作效率极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培土机构结构示意图(透视);
图2为培土盘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中耕培土机的自动培土机构收起状态示意图;
图4为中耕培土机的自动培土机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锄地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锄地轮内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锄地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前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9为后传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行走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固定座,2为铰接杆,3为第二连接杆,4为固定板,5为培土盘,6为固定螺栓,7为第一紧固螺栓,8为旋转杆,9为第二紧固螺栓,10为套管,11为第三紧固螺栓,12为机架,13为座椅,14为动力机构,15为控制机构,16为传动机构,17为扶手,18为锄地轮,19为行走轮,20为第一连接管,21为第一支撑板,22为第二支撑板,23为锄地叶片,24为连接通孔,25为支撑叶片,26为工作叶片,27为前传动轴,28为第一螺栓通孔,29为后传动轴,30为第二螺栓通孔,31为第二连接管,32为第三螺栓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包括固定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和培土盘;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和固定座沿垂直方向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顶端垂直相接;第二连接杆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培土盘中心部与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座铰接处设有第一紧固螺栓;第一连接杆包括铰接杆和旋转杆,铰接杆一端与固定座沿垂直方向铰接、另一端与旋转杆前端沿水平方向铰接,铰接部设有第二紧固螺栓;旋转杆后端与第二连接杆顶端垂直连接;旋转杆的端头设有套管,第二连接杆顶端伸入套管内与旋转杆垂直连接;套管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上设有第三紧固螺栓;第二连接杆上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三紧固螺栓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
本实用新型自动培土机构使用时,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座铰接,能使第一连接杆相对固定座作竖直方向的转动,培土盘通过第二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连接,不需要培土时,将第一连接杆向上推动,使培土盘处于悬空状态,需要培土时,将第一连接杆向下推动,使培土盘与地面贴合,在机架前进时,通过培土盘将土往植株上刮起,达到培土功能;需要调节培土盘的培土角度时,只需将旋转杆水平旋转,调整好角度后,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固定;为满足不同植株对培土量的需求,可通过调节第二连接杆顶端伸入套管内的长度,调整好后通过第三紧固螺栓固定,以实现调节培土盘刮土深度。本实用新型自动培土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培土效率高,适应性好。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固定板和培土盘连接部对应均匀设有4个螺栓孔,每个螺栓孔上对应设有固定螺栓;能增强培土盘的连接稳定性,不易掉落。
实施例3
包括上述各例自动培土机构的中耕培土机,包括锄地机和两个自动培土机构,所述自动培土机构分别设在锄地机尾部左右两侧;锄地机包括:机架、座椅、动力机构、控制机构、传动机构、扶手、锄地轮和行走轮;动力机构和控制机构相接,均设在机架前端;锄地轮为两个,分别设在机架前端两侧;行走轮为两个,分别设在机架后端两侧并分别与两个锄地轮位置对应;传动机构设在机架底面,分别与控制机构、锄地轮、行走轮连接;扶手为Y形结构,顶端分叉为两个把手向机架中部延伸,底端与控制机构连接;座椅设在机架中部;两个自动培土机构分别对应设在两个行走轮侧边的机架上,固定座与机架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与锄地轮连接部设有前传动轴、与行走轮连接部设有后传动轴,前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个锄地轮连接,后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个行走轮连接,前后传动轴两端均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两个以上第一螺栓通孔;锄地轮包括支撑圈、锄地叶片和第一连接管;支撑圈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为相对设置、且大小相等的圆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圆心处均设有连接通孔;第一连接管为中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管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上的连接通孔和第二支撑板上的连接通孔相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套接在前传动轴端头,第一连接管向外延伸部设有与前传动轴上第一螺栓通孔相匹配的两个位置对应的第二螺栓通孔,第二螺栓通孔与前传动轴上任一第一螺栓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个行走轮的内侧均设有与行走轮中心部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设有与后传动轴上第一螺栓通孔相匹配的两个位置对应的第三螺栓通孔,第三螺栓通孔与后传动轴上任一第一螺栓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锄地叶片有两块以上、且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锄地叶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和第二支撑板上,且锄地叶片的工作端部超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周边;锄地叶片包括支撑叶片和工作叶片;工作叶片宽度方向上的底端为工作端、宽度方向上的顶端为连接端,工作叶片的连接端连接在支撑叶片上、且工作叶片与支撑叶片之间的夹角为60-120°;支撑叶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和第二支撑板上,且工作叶片的工作端伸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周边;沿锄地轮的滚动方向,所有工作叶片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的夹角均为锐角。
本实用新型中耕培土机,通过动力机构向控制机构提供动力,传动机构将控制机构上的动力传送到锄地轮和行走轮,使锄地机能够前进作业;操作人员坐在座椅上,双手扶持扶手上的两个把手控制方向和速度,控制锄地机的锄地轮和行走轮不轧苗,使植株位于锄地机外侧、两锄地轮或两行走轮之间,防止锄地机伤苗,锄地轮在前进过程中同时起到锄地作用,自动培土机构的培土盘将行走轮碾压过的土刮起并向植株培土;能够实现锄地的同时进行对植株培土,并能根据需求调节培土盘高度实现开沟功能;使锄地机的适应性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中耕培土机适于垄栽作物,一机多用,工作效率极高。
实施例4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工作叶片的工作端为锯齿形或直线型。锄地时,根据耕地环境及植株对锄地需求更换适应的工作叶片,提高锄地机适应性和工作效率。
实施例5
与实施例3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当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座水平连接时,培土盘与对应位置的行走轮水平且相外切;能使培土盘将行走轮碾压过的土刮起,在向植株培土时,通过调整旋转杆调节培土盘角度,使培土盘与行走轮之间形成夹角,无缝衔接,防止培土盘刮起的土向其他方向泄露,使刮起的土全部向植株培土,被刮过的土地自动形成沟壑,更好的起到开沟作用。
上述各例中耕培土机能够实现锄地的同时进行对植株培土,并能根据需求调节培土盘高度实现开沟功能;使锄地机的适应性得到更好的提升,同时降低了劳动强度;本申请中耕培土机适于垄栽作物,一机多用,工作效率极高。

Claims (10)

1.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固定板和培土盘;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和固定座沿垂直方向铰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顶端垂直相接;第二连接杆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培土盘中心部与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连接;第一连接杆与固定座铰接处设有第一紧固螺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培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包括铰接杆和旋转杆,铰接杆一端与固定座沿垂直方向铰接、另一端与旋转杆前端沿水平方向铰接,铰接部设有第二紧固螺栓;旋转杆后端与第二连接杆顶端垂直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培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杆的端头设有套管,第二连接杆顶端伸入套管内与旋转杆垂直连接;套管上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通孔上设有第三紧固螺栓;第二连接杆上部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与第一螺纹通孔和第三紧固螺栓相匹配的第二螺纹通孔。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培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和培土盘连接部对应均匀设有2个以上螺栓孔,每个螺栓孔上对应设有固定螺栓。
5.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培土机构的中耕培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锄地机和两个自动培土机构,所述自动培土机构分别设在锄地机尾部左右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耕培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锄地机包括:机架、座椅、动力机构、控制机构、传动机构、扶手、锄地轮和行走轮;动力机构和控制机构相接且均设在机架前端;锄地轮和行走轮均为两个,锄地轮分别设在机架前端两侧;行走轮分别设在机架后端两侧且分别与两个锄地轮位置对应;传动机构设在机架底面,分别与控制机构、锄地轮、行走轮连接;扶手为Y形结构,顶端分叉为两个把手向机架中部延伸,底端与控制机构连接;座椅设在机架中部;两个自动培土机构分别对应设在两个行走轮侧边的机架上,固定座与机架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耕培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与锄地轮连接部设有前传动轴、与行走轮连接部设有后传动轴,前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个锄地轮连接,后传动轴两端分别与两个行走轮连接,前后传动轴两端均沿长度方向均匀设有第一螺栓通孔;锄地轮包括支撑圈、锄地叶片和第一连接管;支撑圈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为相对设置、且大小相等的圆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圆心处均设有连接通孔;第一连接管为中空管状结构,第一连接管一端穿过第一支撑板上的连接通孔和第二支撑板上的连接通孔相接,另一端向外延伸套接在前传动轴端头,第一连接管向外延伸部设有与前传动轴上第一螺栓通孔相匹配的两个位置对应的第二螺栓通孔,第二螺栓通孔与前传动轴上任一第一螺栓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两个行走轮的内侧均设有与行走轮中心部垂直连接的第二连接管,第二连接管上设有与后传动轴上第一螺栓通孔相匹配的两个位置对应的第三螺栓通孔,第三螺栓通孔与后传动轴上任一第一螺栓通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锄地叶片有两块以上、且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锄地叶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和第二支撑板上,且锄地叶片的工作端部超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周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耕培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锄地叶片包括支撑叶片和工作叶片;工作叶片宽度方向上的底端为工作端、宽度方向上的顶端为连接端,工作叶片的连接端连接在支撑叶片上、且工作叶片与支撑叶片之间的夹角为60-120°;支撑叶片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和第二支撑板上,且工作叶片的工作端伸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外周边;沿锄地轮的滚动方向,所有工作叶片与第一支撑板或第二支撑板的夹角均为锐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中耕培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叶片的工作端为锯齿形或直线形。
10.如权利要求5-9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耕培土机,其特征在于:当第一连接杆转动至与固定座水平连接时,培土盘与对应位置的行走轮水平且相外切。
CN201920964976.9U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 Active CN210275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4976.9U CN210275038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64976.9U CN210275038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75038U true CN210275038U (zh) 2020-04-10

Family

ID=70098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64976.9U Active CN210275038U (zh) 2019-06-25 2019-06-25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75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71206U1 (ru) Почвообрабатывающий посевной агрегат
CN105379458B (zh) 一种稻麦通用灭茬免耕施肥播种机
RU2497334C1 (ru)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агрегат для предпосев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тяжелых и средних почв и посева с внесением удобрений
CN108901213B (zh) 一种多功能撒种小推车
CN110637564B (zh) 一种大棚农作物种植自动化作业一体机
CN111886947A (zh) 一种马铃薯种植翻土装置
CN114009168B (zh) 一种手扶式茶园侧位撒施深施肥一体机
CN113508657B (zh) 一种基于处方图的小麦分层变量施肥装置及方法
CN201127167Y (zh) 免耕播种机
CN210275038U (zh) 一种自动培土机构及包含它的中耕培土机
CN105940797B (zh) 一种深松施肥机
CN108283029A (zh) 一种挂接式叶菜联合整地播种机
CN201479558U (zh) 旋耕施肥播种多用机
CN209185007U (zh) 一种随牵引机车车速变化调节施肥量的免耕施肥机
CN113099746B (zh) 一种农业犁田机器人
CN208029355U (zh) 一种挂接式叶菜联合整地播种机
CN108633361B (zh) 一种玉米免耕苗带粉沟沟种播种机
CN100488349C (zh) 可随时左右液压助调并由液压马达传动式中耕机
CN207075195U (zh) 一种带成型器的多垄旋耕起垄施肥一体机
CN204598599U (zh) 一种可切碎农作物根和茎的深松埋肥多功能一体机
KR102299200B1 (ko) 농기계용 파종기 연결장치
CN210959367U (zh) 一种旋耕起垄高效施肥装置
RU2514446C1 (ru) Почвообрабатывающее орудие-щелерез
CN207573892U (zh) 一种用于土豆种植的自动播种机
CN206533694U (zh) 一种悬挂式甘蔗中耕培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