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65329U - 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65329U CN210265329U CN201920772598.4U CN201920772598U CN210265329U CN 210265329 U CN210265329 U CN 210265329U CN 201920772598 U CN201920772598 U CN 201920772598U CN 210265329 U CN210265329 U CN 2102653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ston rod
- oil cylinder
- gasket
- annular groove
- seal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包括活塞杆组件、油缸缸套、油缸盖以及一对拉杆,所述一对拉杆将所述油缸缸套与油缸盖连接起来,所述活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油缸缸套和油缸盖内,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在所述油缸盖中开设有活塞杆孔,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活塞杆孔后旋有一扳手开槽螺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孔的内端设置有同轴的第一环形沟槽、第二环形沟槽,在所述活塞杆孔的外观设置还有同轴的第三环形沟槽,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一环形沟槽、第二环形沟槽之间采用第一Y型密封圈进行动密封,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三环形沟槽之间采用第二Y型密封圈进行动密封。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结构漏油的缺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内园磨床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油缸活塞杆反复动作,使得机床经常使用过程中出现漏油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通过多次试验,最终提出了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包括活塞杆组件、油缸缸套、油缸盖以及一对拉杆,所述一对拉杆将所述油缸缸套与油缸盖连接起来,所述活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油缸缸套和油缸盖内,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在所述油缸盖中开设有活塞杆孔,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活塞杆孔后旋有一扳手开槽螺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塞杆孔的内端设置有同轴的第一环形沟槽、第二环形沟槽,在所述活塞杆孔的外观设置还有同轴的第三环形沟槽,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一环形沟槽、第二环形沟槽之间采用第一Y型密封圈进行动密封,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三环形沟槽之间采用第二Y型密封圈进行动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油缸扣、若干弹簧、第一垫片、密封圈、垫片、金刚内部扣、卡块、第二垫片和第一Y型密封圈;其中所述若干弹簧位于所述油缸扣与所述第一垫片之间,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垫片之间,所述金刚内部扣与所述油缸扣一起对所述若干弹簧、所述第一垫片、所述密封圈、所述第二垫片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卡块位于所述金刚内部扣与所述第二垫片之间,所述第一Y型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垫片叠在一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油缸盖上开设了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活塞杆通过Y型密封圈与油缸盖中的环形沟槽之间的动密封,克服了现有的结构漏油的缺陷,一个月节约用油是原用油量的5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油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当中的油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的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100a,包括活塞杆组件100、油缸缸套200、油缸盖300以及一对拉杆410、420。
在油缸缸套200内开设有活塞孔(图中未示出),活塞孔的底部通过一油缸闭帽210封闭。
在油缸缸套200的上部开设有两个拉杆穿孔(图中未示出),在一对拉杆410、 420与油缸缸套20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螺杆段411、421,螺杆段411、421分别穿过油缸缸套200上部的开设有两个拉杆穿孔后旋在螺母412、422,使一对拉杆410、 420与油缸缸套200连接。
活塞杆组件100包括活塞杆110、油缸扣120、若干弹簧130、垫片140、密封圈150、垫片160、金刚内部扣170、卡块180、垫片190和密封圈190a。活塞杆110的一端设置有活塞头111,油缸扣120、若干弹簧130、垫片140、密封圈 150、垫片160、金刚内部扣170、卡块180、垫片190和密封圈190a依次套设在活塞杆110的杆部上,其中若干弹簧130位于油缸扣120与垫片140之间,密封圈150位于垫片140、160之间,金刚内部扣170与油缸扣120一起对若干弹簧130、垫片140、密封圈150、垫片160进行轴向限位。卡块180位于金刚内部扣170与垫片190之间,密封圈190a与垫片190叠在一起。
在油缸盖300的内部设置有活塞杆孔310以及两个拉杆孔320、330,一对拉杆410、420分别穿过两个拉杆孔320、330,油缸盖300安装在油缸缸套200上。活塞杆110的另一端穿过活塞杆孔310后旋有一扳手开槽螺母340。扳手开槽螺母通过密封圈350实现与活塞杆110之间的动密封,依靠扳手开槽螺母340来调节活塞杆组件100的行程。
密封圈190a用来行程活塞杆组件100的杆部与活塞杆孔310之间的动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
对油缸盖300中的活塞杆孔310进行了改进,在活塞杆孔310的内端设置有同轴的环形沟槽360、370,在活塞杆孔310的外端设置有同轴的环形沟槽380,同时将密封圈190a和密封圈350由原来的O型密封圈改为径向截面为Y型的密封圈,原因是原来的O型密封圈密封端面尺寸小,摩擦余量小,容易产生翻滚、扭转造成破损,直接影响密封效果。
且油缸盖300新增了油孔390与其他改进相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190a的Y型端侧与环形沟槽360、370密封配合,密封圈350的直形端侧与环形沟槽380密封配合,利用Y型密封圈的密封原理,确保往复油缸密封寿命在3到5年内不会出现渗漏现象。Y型密封圈的密封端面尺寸大,密封结构复杂,安装也复杂,在低压时摩擦力小,有少量磨损可自动补偿,使用寿命长。
Claims (3)
1.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塞杆组件、油缸缸套、油缸盖以及一对拉杆,所述一对拉杆将所述油缸缸套与油缸盖连接起来,所述活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油缸缸套和油缸盖内,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在所述油缸盖中开设有活塞杆孔,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活塞杆孔后旋有一扳手开槽螺母;在所述活塞杆孔的内端设置有同轴的第一环形沟槽、第二环形沟槽,在所述活塞杆孔的外观设置还有同轴的第三环形沟槽,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一环形沟槽、第二环形沟槽之间采用第一Y型密封圈进行动密封,所述活塞杆与所述第三环形沟槽之间采用第二Y型密封圈进行动密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组件包括活塞杆、油缸扣、若干弹簧、第一垫片、密封圈、垫片、金刚内部扣、卡块、第二垫片和第一Y型密封圈;其中所述若干弹簧位于所述油缸扣与所述第一垫片之间,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第二垫片之间,所述金刚内部扣与所述油缸扣一起对所述若干弹簧、所述第一垫片、所述密封圈、所述第二垫片进行轴向限位,所述卡块位于所述金刚内部扣与所述第二垫片之间,所述第一Y型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垫片叠在一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盖上开设了油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72598.4U CN210265329U (zh) | 2019-05-27 | 2019-05-27 | 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72598.4U CN210265329U (zh) | 2019-05-27 | 2019-05-27 | 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65329U true CN210265329U (zh) | 2020-04-07 |
Family
ID=7003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72598.4U Active CN210265329U (zh) | 2019-05-27 | 2019-05-27 | 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65329U (zh) |
-
2019
- 2019-05-27 CN CN201920772598.4U patent/CN21026532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65329U (zh) | 一种轴承内圆磨床往复油缸结构 | |
CN201836152U (zh) | 一种液压油缸的导向套 | |
CN203627856U (zh) | 锻钢闸阀 | |
CN203357382U (zh) | 扒圈器 | |
CN202480042U (zh) | 一种适用于四轮一带产品浮动油封的组装工具 | |
CN201190792Y (zh) | 一种轴与轴孔的密封结构 | |
CN208686700U (zh) | 一种液压机顶出油缸 | |
CN202291433U (zh) | 多用弹性活络顶针 | |
CN215214168U (zh) | 一种集成式梭阀组件 | |
CN204572228U (zh) | 高密封性能活塞 | |
CN214055092U (zh) | 高压油泵柱塞组合式o形密封圈安装工装 | |
CN212251329U (zh) | 一种双重密封低维护成本的组合式阀门 | |
CN209818841U (zh) | 一种橡胶密封螺塞式液压缸用排气阀装置 | |
CN210703460U (zh) | 一种用于双骨架油封的压装装置 | |
CN215487685U (zh) | 一种长使用寿命的液化石油气瓶阀密封结构 | |
CN203374852U (zh) | 一种带方便接口的球阀 | |
CN107448603A (zh) | 一种活塞杆 | |
CN109211561B (zh) | 一种薄壁盖板水压试验工装 | |
CN212028553U (zh) | 一种失水仪高压密封结构 | |
CN201614972U (zh) | 四缸曲轴连杆 | |
CN110836252A (zh) | 一种分割器 | |
CN214699272U (zh) | 一种带双重自密封的阀门 | |
CN216950518U (zh) |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放油螺塞与密封垫圈组合密封结构 | |
CN206445746U (zh) | 一种用于api 6a闸阀杆密封带压取出工具 | |
CN219975322U (zh) | 一种装配缸盖气门座圈的油缸活塞杆密封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