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35306U -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35306U CN210235306U CN201920744686.3U CN201920744686U CN210235306U CN 210235306 U CN210235306 U CN 210235306U CN 201920744686 U CN201920744686 U CN 201920744686U CN 210235306 U CN210235306 U CN 2102353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g
- rib
- flying
- hydraulic cylinder
- driv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16 augmen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飞翼式飞机包括内翼、设置在内翼两侧的外翼、设置在内翼后方的副翼,外翼由前翼肋、中翼肋和后翼肋三段组成,中翼肋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与内翼连接,前翼肋可相对于中翼肋旋转的连接第一连接轴,后翼肋可相对于中翼肋旋转的连接第二连接轴,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前翼肋绕第一连接轴旋转,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后翼肋绕第二连接轴旋转。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实现了飞翼式飞机在不同条件下气动外形的改变,降低了飞行成本和改善了飞行性能,还为未来的飞翼式飞行器气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设计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背景技术
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线控增稳技术和放宽静稳定性技术逐渐成熟,为飞翼式气动布局的飞机发展提供了条件。飞翼式气动布局有优良的升阻力特性,技术的发展又使其克服了本身控制方面的不足,飞翼式布局已经成为各国重点研究的气动布局之一,甚至有人提出无尾飞翼布局是无人战斗机的最佳气动布局形式。
国内外不仅诺斯罗普·格鲁门B-2飞翼式隐形战略轰炸机已经得到实际应用,而且针对飞翼式布局航空器的气动特性研究也在不断开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飞行任务综合要求不断提高,飞机能够在剧烈变化的条件下稳定执行多种任务始终保持良好的飞行性能是人们对于飞行器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飞翼式飞机发展的一大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旨在发展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通过研究变体飞机设计的实现途径,结合飞翼式布局,提出一种在飞行过程中改变机翼翼型的变体式飞翼飞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所述飞翼式飞机包括内翼、设置在内翼两侧的外翼、设置在内翼后方的副翼,所述外翼由前翼肋、中翼肋和后翼肋三段组成,所述中翼肋通过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与内翼连接,所述前翼肋可相对于中翼肋旋转的连接第一连接轴,所述后翼肋可相对于中翼肋旋转的连接第二连接轴,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前翼肋绕第一连接轴旋转,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后翼肋绕第二连接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前拉杆、前支杆和前驱动液压缸,所述前拉杆一端与前翼肋铰接,所述前支杆的一端与中翼肋铰接,所述前驱动液压缸缸筒端与中翼肋铰接,前支杆位于前拉杆和前驱动液压缸之间,前拉杆的另一端、前支杆的另一端和前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三个端部在同一点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后拉杆、后支杆和后驱动液压缸,所述后拉杆一端与后翼肋铰接,所述后支杆的一端与中翼肋铰接,所述后驱动液压缸缸筒端与中翼肋铰接,后支杆位于后拉杆和后驱动液压缸之间,后拉杆的另一端、后支杆的另一端和后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端三个端部在同一点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3个。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基于变体飞机和自适应技术,兼顾飞翼式飞机本身优良的气动特性。不仅实现了飞翼式飞机在不同条件下气动外形的改变,降低了飞行成本和改善了飞行性能,还为未来的飞翼式飞行器气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飞翼式飞机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外翼侧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外翼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外翼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外翼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外翼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外翼结构示意图;
图中内翼1、外翼2、副翼3、前翼肋2.1、中翼肋2.2、后翼肋2.3、第一连接轴2.4、第二连接轴2.5、前拉杆2.6、前支杆2.7、前驱动液压缸2.8、后拉杆2.9、后支杆2.10、后驱动液压缸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飞翼式飞机包括内翼1、设置在内翼1两侧的外翼2和设置在内翼1的后方的副翼3。
如图2所示,基于变体飞机自适应技术的发展,翼型可变的新型飞翼式飞机其结构主要为分段翼肋以及可旋转连接机构,通过翼肋的分段旋转,从而改变其翼型,满足在不同的环境和飞行任务要求下采用不同翼型的需求。
具体为,外翼2由前翼肋2.1、中翼肋2.2和后翼肋2.3三段组成,所述中翼肋2.2通过第一连接轴2.4和第二连接轴2.5与内翼1连接,所述前翼肋2.1可相对于中翼肋2.2旋转的连接第一连接轴2.4,所述后翼肋2.3可相对于中翼肋2.3旋转的连接第二连接轴2.5,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前翼肋2.1绕第一连接轴2.4旋转,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后翼肋2.3绕第二连接轴2.5旋转。
同时在图2中进一步表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前拉杆2.6、前支杆2.7和前驱动液压缸2.8,所述前拉杆2.6一端与前翼肋2.1铰接,所述前支杆2.7的一端与中翼肋2.2铰接,所述前驱动液压缸2.8缸筒端与中翼肋2.2铰接,前支杆2.7位于前拉杆2.6和前驱动液压缸2.8之间,前拉杆2.6的另一端、前支杆2.7的另一端和前驱动液压缸2.8的活塞杆端三个端部在同一点铰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后拉杆2.9、后支杆2.10和后驱动液压缸2.11,所述后拉杆2.9一端与后翼肋2.3铰接,所述后支杆2.7的一端与中翼肋2.2铰接,所述后驱动液压缸2.11缸筒端与中翼肋2.2铰接,后支杆2.10位于后拉杆2.9和后驱动液压缸2.11之间,后拉杆2.9的另一端、后支杆2.10的另一端和后驱动液压缸2.11的活塞杆端三个端部在同一点铰接。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多个,优选为3个。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图2表示前翼肋2.1、中翼肋2.2、后翼肋2.3处于未旋转位置即原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中表示前翼肋2.1向下弯折(向下旋转)、中翼肋2.2处于原位置、后翼肋2.3处于原位置,在较低速度下有较好的性能,可以满足起降的要求。
图5中表示前翼肋2.1处于原位置、中翼肋2.2处于原位置、后翼肋2.3向上弯折(向上旋转),可以增大失速迎角,在飞机进行空中格斗和机动使用。
图6中表示前翼肋2.1向上弯折(向上旋转)、中翼肋2.2处于原位置、后翼肋2.3处于原位置,在雷诺数较大时阻力系数大大降低,该翼型适合较高速的飞行。
图7中表示前翼肋2.1处于原位置、中翼肋2.2处于原位置、后翼肋2.3向下弯折(向下旋转),可以起到襟翼增升的效果,适合巡航。
以及根据图4、图5、图6、图7,结合实际的需要可以进行前翼肋2.1、中翼肋2.2和后翼肋2.3自由旋转组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基于变体飞机和自适应技术,兼顾飞翼式飞机本身优良的气动特性。不仅实现了飞翼式飞机在不同条件下气动外形的改变,降低了飞行成本和改善了飞行性能,还为未来的飞翼式飞行器气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所述飞翼式飞机包括内翼(1)、设置在内翼(1)两侧的外翼(2)、设置在内翼(1)后方的副翼(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翼(2)由前翼肋(2.1)、中翼肋(2.2)和后翼肋(2.3)三段组成,所述中翼肋(2.2)通过第一连接轴(2.4)和第二连接轴(2.5)与内翼(1)连接,所述前翼肋(2.1)可相对于中翼肋(2.2)旋转的连接第一连接轴(2.4),所述后翼肋(2.3)可相对于中翼肋(2.3)旋转的连接第二连接轴(2.5),第一驱动装置控制前翼肋(2.1)绕第一连接轴(2.4)旋转,第二驱动装置控制后翼肋(2.3)绕第二连接轴(2.5)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前拉杆(2.6)、前支杆(2.7)和前驱动液压缸(2.8),所述前拉杆(2.6)一端与前翼肋(2.1)铰接,所述前支杆(2.7)的一端与中翼肋(2.2)铰接,所述前驱动液压缸(2.8)缸筒端与中翼肋(2.2)铰接,前支杆(2.7)位于前拉杆(2.6)和前驱动液压缸(2.8)之间,前拉杆(2.6)的另一端、前支杆(2.7)的另一端和前驱动液压缸(2.8)的活塞杆端三个端部在同一点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后拉杆(2.9)、后支杆(2.10)和后驱动液压缸(2.11),所述后拉杆(2.9)一端与后翼肋(2.3)铰接,所述后支杆(2.7)的一端与中翼肋(2.2)铰接,所述后驱动液压缸(2.11)缸筒端与中翼肋(2.2)铰接,后支杆(2.10位于后拉杆(2.9)和后驱动液压缸(2.11)之间,后拉杆(2.9)的另一端、后支杆(2.10)的另一端和后驱动液压缸(2.11)的活塞杆端三个端部在同一点铰接。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多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设置有3个。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与液压控制系统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44686.3U CN210235306U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44686.3U CN210235306U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35306U true CN210235306U (zh) | 2020-04-03 |
Family
ID=69971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44686.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35306U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3530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82354A (zh) * | 2019-05-23 | 2019-08-30 | 厦门大学 |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
WO2022050928A1 (ru) * | 2020-09-03 | 2022-03-10 | Част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Фэд" | Консоль крыла для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и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с такой консолью |
-
2019
- 2019-05-23 CN CN201920744686.3U patent/CN21023530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182354A (zh) * | 2019-05-23 | 2019-08-30 | 厦门大学 |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
CN110182354B (zh) * | 2019-05-23 | 2024-07-30 | 厦门大学 |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
WO2022050928A1 (ru) * | 2020-09-03 | 2022-03-10 | Частн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Фэд" | Консоль крыла для летатель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вертикального взлета и посадки и летательный аппарат с такой консолью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67557B (zh) | 一种鸭式前掠变展长翼面积的伸缩翼气动布局 | |
CN110667822B (zh) | 一种可变面积可转动的仿生翼梢小翼 | |
CN111017194B (zh) | 一种动力增升机翼 | |
CN103332293A (zh) | 倾转式双涵道超小型无人机 | |
CN103057695B (zh) | 一种无尾飞机的组合舵面 | |
CN110979682A (zh) | 一种变面积鸭式前掠翼变体飞行器 | |
CN210235305U (zh) | 一种可变机翼外翼后掠角和可倾斜小翼的飞翼式飞机 | |
CN210235306U (zh) |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 |
CN104859859B (zh) | 一种气动优化油电混合多旋翼飞行器 | |
CN115571323A (zh) | 一种亚声速扁平融合体布局飞行器 | |
CN203638093U (zh) | 一种可倾转四旋翼飞行器 | |
CN110667824B (zh) | 一种可变面积可转动的仿生水平尾翼 | |
CN111169620B (zh) | 一种带开缝襟翼、翼展连续可变的伸缩机翼机构 | |
CN107161322A (zh) | 一种变后掠短距起降固定翼飞行器 | |
CN102501972B (zh) | 一种微型扑翼机的机翼 | |
CN110182354B (zh) | 一种翼型可变的飞翼式飞机 | |
CN203845012U (zh) | 一种旋转扑翼驱动飞机 | |
CN209441616U (zh) | 一种带襟翼装置的航空螺旋桨 | |
CN107697284B (zh) | 一种双段式仿生扑翼无人机机翼 | |
CN206704538U (zh) | 一种长续航翼面多旋翼无人机 | |
CN115056966B (zh) | Z型折叠翼无人飞行器机翼折叠构架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7725616U (zh) | 双尾撑式共轴倾转旋翼无人机 | |
CN105775108B (zh) | 一种外载式布局高空螺旋桨 | |
CN113511333B (zh) | 一种变体飞翼式飞机及其变体方法 | |
CN107487440A (zh) | 一种无人侦察机的可变形伸缩储油机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4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