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223510U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223510U CN210223510U CN201920884240.0U CN201920884240U CN210223510U CN 210223510 U CN210223510 U CN 210223510U CN 201920884240 U CN201920884240 U CN 201920884240U CN 210223510 U CN210223510 U CN 2102235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adjusting
- substrate
- area
- lead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模组包括:覆晶薄膜,设置有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连接的绑定引脚,所述绑定引脚与所述扇出区引线一一对应连接;调节区域,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上,所述调节区域包括多条基底导线,每条基底导线包括多段折线段,多条折线段依次串接形成一条所述基底导线;所述调节区域还包括多条调节导线,调节导线和基底导线并联连接;扇出区引线的长度越长,对应设置的所述调节导线的长度越长,对应设置的所述基底导线和调节导线的总阻抗越小。本申请通过将调节区域设置在覆晶薄膜上,补偿由于扇出引线的长度不同带来的阻抗差异,同时避免了影响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进而导致不良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显示面板逐渐成为显示器的主流产品,并得到了广泛应用。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通常包括多个覆晶薄膜,分别于扫描线和数据线等导线电性连接,进而控制显示面板的像素单元显示画面。对应同一个覆晶薄膜,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存在多条长度不同的扇出区引线,用于连接晶片与和扫描线、数据线,由于导线的长度各不相同,会造成各导线阻抗不同,影响扫描线和数据线的信号传导速度和品质。
如果显示面板上设置调节一些走线图案以均衡扇出区引线的阻抗的话,往往会影响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会给在走线图案形成后的其它后续工艺,如绝缘层沉积、透明导电层沉积等工艺带来较大的影响,可能会导致不良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均衡扇出区引线阻抗同时避免不良现象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多条扇出区引线;所述驱动模组包括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连接的绑定引脚,所述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引线一一对应连接;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上的调节区域,所述调节区域包括多条基底导线,每条基底导线包括多条折线段,多条折线段依次串接形成一条所述基底导线;所述基底导线通过绑定引脚与所述扇出区引线一一对应连接;以及多条调节导线,每一条所述调节导线对应一条所述基底导线,所述调节导线与所述基底导线全部或部分并联连接;其中,所述扇出区引线的长度越长,对应设置的所述调节导线的长度越长,对应设置的所述基底导线和调节导线的总阻抗越小。
可选的,所述覆晶薄膜包括柔性电路板和驱动晶片,所述驱动晶片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调节区域集成在所述驱动晶片内,所述驱动晶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绑定引脚连接。
可选的,所述覆晶薄膜包括柔性电路板和驱动晶片,所述驱动晶片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调节区域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调节区域一端与所述驱动晶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绑定引脚连接。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薄膜扇出区,所述薄膜扇出区包括多个薄膜扇出引线,所述多个薄膜扇出引线一端与所述驱动晶片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区域的基底导线连接;所述基底导线连通在所述薄膜扇出区与所述绑定引脚之间。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两层相互绝缘的导电层,每条所述基底导线和对应的所述调节导线分别位于不同导电层,通过过孔并联导通。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绑定引脚所在的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靠近所述绑定引脚所在的表面;所述基底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调节导线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
可选的,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两层导电层,在一个调节区域内,每一条所述调节导线和对应的基底导线位于同一导电层,相邻的两条所述基底导线位于不同导电层。
可选的,位于扇出区两侧的所述扇出区引线的长度,长于位于扇出区中部的所述扇出区引线的长度;所述调节导线为直线段导线,所述调节导线的长度,从所述调节区域的两侧向中间逐渐变短;所述基底导线与所述直线段导线并联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直线段导线的长度相等。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多条扇出区引线;所述驱动模组包括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包括柔性电路板和驱动晶片,所述驱动晶片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覆晶薄膜上设置有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连接的绑定引脚,所述覆晶薄膜的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引线一一对应连接;调节区域,集成在所述驱动晶片内,且位于驱动晶片靠近显示面板非显示区的一侧,所述调节区域包括多条基底导线,每条基底导线包括多段折线段,多条折线段依次串接形成一条所述基底导线;所述基底导线通过绑定引脚与所述扇出区引线一一对应连接;其中,位于扇出区两侧的所述扇出区引线的长度,长于位于扇出区中部的所述扇出区引线的长度;所述调节区域还包括多条调节导线每一条所述调节导线对应一条所述基底导线,所述调节导线与所述基底导线全部或部分并联连接,所述调节导线为直线段导线,所述调节导线的长度,从所述调节区域的两侧向中间逐渐变短,所述基底导线和调节导线的总阻抗逐渐变大。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面板。
本申请设置在覆晶薄膜上调节区域,调节区域包括多条的基底导线和多条调节导线,每条基底导线和对应的调节导线并联连接,从调节区域中间到两侧,对应设置的所述基底导线和调节导线的总阻抗逐渐减少,进而与扇出区引线的阻抗对应,使从驱动晶片到各个信号线的阻抗大致相同。同时,调节区域位于覆晶薄膜上,也不会对显示面板的表面平整度产生影响,进而避免不良现象。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覆晶薄膜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柔性电路板层级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覆晶薄膜的放大的示意图。
其中,100、显示装置;200、显示面板;210、显示区;220、非显示区;230、扇出区;231、扇出区引线;300、驱动模组;310、覆晶薄膜;311、绑定引脚;320、调节区域;321、基底导线;322、调节导线;330、柔性电路板;331、薄膜扇出区;332、薄膜扇出引线;333、第一导电层;334、第二导电层;340、驱动晶片;350、驱动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级或者更多级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级”的含义是两级或两级以上。另外,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级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不意图限制示例性实施例。除非上下文明确地另有所指,否则这里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级”、“一项”还意图包括复数。还应当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规定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和/或组件的存在,而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级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面板200以及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300。其中,所述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210和非显示区220,所述非显示区220包括扇出区230,所述扇出区230包括多条扇出区引线231;所述驱动模组300包括覆晶薄膜310,所述覆晶薄膜310包括: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绑定连接的绑定引脚311,所述覆晶薄膜310的绑定引脚311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扇出区引线231一一对应连接;调节区域320,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310上,所述调节区域320包括多条基底导线321,每条基底导线321包括多条折线段,多条折线段依次串接形成一条所述基底导线321,不同的所述基底导线321的图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所述基底导线321通过绑定引脚311与所述扇出区引线231一一对应连接。以及多条调节导线322,每一条所述调节导线322对应一条所述基底导线321,所述调节导线322与所述基底导线321全部或部分并联连接。其中,所述显示面板200的扇出区引线231的长度越长,对应设置的所述调节导线322的长度越长,对应设置的所述基底导线321和调节导线322的总阻抗越小。
显示面板200的非显示区220存在扇出区用来将显示面板200的驱动信号传递至对应的扫描线或数据线,但扇出区引线231的长度是不同的,通常扇出区230中间的引线比两侧的引线长度要短。这就造成了两侧扇出区引线231的阻抗比中间扇出区引线231的阻抗大,这也会影响信号传输的速度和品质。本申请在覆晶薄膜310上设置调节区域320,用以对应调节扇出区引线231的阻抗。其中,调节区域320包括多条基底导线321和多条调节导线322,每一条调节导线322都有对应的基底导线321对应,调节导线322和基底导线321并联连接。调节导线322和基底导线321的总阻抗与调节导线322的长度有关,调节导线322的长度越长,整体的总阻抗就越小。对应的,扇出区引线231越长,与之相对的调节导线322长度设置越长,这样每一条导线从驱动晶片340到数据线或扫描线的整体阻抗相同,进而保证各个导线上的阻抗均匀,提升显示品质。同时,调节区位于覆晶薄膜310上,覆晶薄膜上的形成导线图案的工艺是不会对后续制程造成影响的,可以避免因为显示面板上需要沉积的其他膜层(绝缘层、透明导电层等)在导线上导致的不良现象。例如,如果调节区域320位于显示面板200的非显示区220,在调节区域320上还需要进行涂布膜层时,可能会导致基底导线321、调节导线322和其他位置处膜厚不均,进而影响显示面板200的正常显示。
具体的,所述覆晶薄膜310包括柔性电路板330和驱动晶片340,所述驱动晶片340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330上,所述调节区域320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330上,所述调节区域320一端与所述驱动晶片34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绑定引脚311连接。调节区域320位于驱动晶片340和绑定引脚311之间,方便调节区域320布线。
更具体的,所述柔性电路板330包括薄膜扇出区331,所述薄膜扇出区331包括多个薄膜扇出引线332,所述多个薄膜扇出引线332一端与所述驱动晶片340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基底导线321连接;所述基底导线321连通在所述薄膜扇出区331与所述绑定引脚311之间。当驱动晶片340和调节区域320在水平方向尺寸存在差异时,可以通过薄膜扇出区331进行连接,薄膜扇出区331中的多个薄膜扇出引线332和调节区域320的基底导线321一一对应连接,此时多条薄膜扇出引线332上的阻抗也会不同,对应的需要在调整调节导线322的长度,使显示面板200上的导线阻抗相同。
参考图3,柔性电路板330包括至少两层互相绝缘的导电层,这里以两层导电层为例。柔性电路板330包括第一导电层333和第二导电层334,每条所述基底导线321和对应的所述调节导线322分别位于不同导电层,通过过孔并联导通。具体的,所述基底导线321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333,所述调节导线322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334;所述第一导电层333远离所述绑定引脚311所在的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334靠近所述绑定引脚311所在的表面。当然也可以将基底导线321层位于第二导电层334,调节导线322位于第一导电层333。也可以是同一层中任意两条相邻的导线不同,即第一层导电层333中第一条基础导线321,与其相邻的为调节导线322,并按照此情况以此类推,而第二导电层334的布局与第一导电层333相反。将调节导线322和基底导线321设置在不同的两层导电层,这样可以方便首层布线,降低布线难度,从而降低工艺生产难度。
调节导线322和基底导线321也可以位于同一层导电层。柔性电路板330包括至少两层导电层,在一个调节区域320内,每一条所述调节导线322和对应的基底导线321位于同一导电层,相邻的两条所述基底导线321位于不同导电层。奇数列的所述基底导线321和偶数列的基底导线321位于不同导电层。将每一条基底导线321和对应的调节导线322位于同一层,而相邻的基底导线321位于不同层,这样的设计可以合理利用空间,有利于窄边框的实现。
具体的,位于扇出区230两侧的所述扇出区引线231的长度,长于位于扇出区230中部的所述扇出区引线231的长度;所述调节导线322为直线段导线,所述调节导线322的长度,从所述调节区域320的两侧向中间逐渐变短;所述基底导线321与所述直线段导线并联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直线段导线的长度相等。扇出区引线231两侧的长度长于中间引线的长度,这就导致两侧引线上的阻抗大于中间引线的阻抗。对应的,调整调节区域320里调节导线322的长度,使调节导线322的长度从两侧到中间逐渐变短,使得调节区域320中间导线的阻抗大于两侧的阻抗。这样就对应调节了整体导线的阻抗,补偿扇出引线长度不同带来的阻抗差异,进而提升显示品质。同时,因为调节导线322为直线段导线,直线段导线更容易形成,降低了工艺难度。当然调整线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
当然,调节区域320还可以位于其他地方。参考图5,所述覆晶薄膜310包括柔性电路板330和驱动晶片340,所述驱动晶片340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330上,所述调节区域320集成在所述驱动晶片340内,所述驱动晶片340的输出端与所述绑定引脚311连接。将调整区域直接集成在驱动晶片340内,减少布线,同时节省空间。调节区域320位于驱动晶片340靠近非显示区220的一侧,这样可以减少导线布线长度,节省材料。调节导线322可以设置在调节区域320中上半部区域(远离绑定引脚311的一端),也可设置在靠近绑定引脚311的一端。调节导线322相错连接,特别的,相邻的两条调节导线322的长度之和小于调节区域320的长度时,两条调节导线322相错设置;例如,其中一条可以设置在靠近绑定引脚311的位置,另一条可以设置在远离绑定引脚311的位置,避免因为导线距离过近可能造成的短路。
显示面板200的驱动模组300还包括驱动电路板350,驱动电路板350与覆晶薄膜310连接,用于提供驱动电路信号至驱动晶片340。一般来说,源极覆晶薄膜310与驱动电路板连接,而栅极的覆晶薄膜310不与驱动电路板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显示装置附图中以两个覆晶薄膜310为例,也可以设置多个覆晶薄膜310。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如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均可适用上述方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可选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多条扇出区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包括:
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连接,所述覆晶薄膜的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引线一一对应连接;
调节区域,设置在所述覆晶薄膜上,所述调节区域包括:
多条基底导线,每条基底导线包括多条折线段,多条折线段依次串接形成一条所述基底导线;所述基底导线通过绑定引脚与所述扇出区引线一一对应连接;以及
多条调节导线,每一条所述调节导线对应一条所述基底导线,所述调节导线与所述基底导线全部或部分并联连接;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引线的长度越长,对应设置的所述调节导线的长度越长,对应设置的所述基底导线和调节导线的总阻抗越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包括:
柔性电路板,以及
驱动晶片,所述驱动晶片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所述调节区域集成在所述驱动晶片内,所述驱动晶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绑定引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覆晶薄膜包括柔性电路板和驱动晶片,所述驱动晶片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
所述调节区域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调节区域一端与所述驱动晶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绑定引脚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薄膜扇出区,所述薄膜扇出区包括多个薄膜扇出引线,所述多个薄膜扇出引线一端与所述驱动晶片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调节区域的基底导线连接;所述基底导线连通在所述薄膜扇出区与所述绑定引脚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两层相互绝缘的导电层,每条所述基底导线和对应的所述调节导线分别位于不同导电层,通过过孔并联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远离所述绑定引脚所在的表面;所述第二导电层靠近所述绑定引脚所在的表面;所述基底导线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调节导线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层。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至少两层导电层,在一个调节区域内,每一条所述调节导线和对应的基底导线位于同一导电层,相邻的两条所述基底导线位于不同导电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扇出区两侧的所述扇出区引线的长度,长于位于扇出区中部的所述扇出区引线的长度;
所述调节导线为直线段导线,所述调节导线的长度,从所述调节区域的两侧向中间逐渐变短;
所述基底导线与所述直线段导线并联部分的长度,与所述直线段导线的长度相等。
9.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扇出区,所述扇出区包括多条扇出区引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覆晶薄膜,所述覆晶薄膜包括:
柔性电路板,
驱动晶片,所述驱动晶片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所述覆晶薄膜上设置有与所述显示面板绑定连接的绑定引脚,所述覆晶薄膜的绑定引脚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引线一一对应连接;以及
调节区域,集成在所述驱动晶片内,且位于驱动晶片靠近显示面板非显示区的一侧,所述调节区域包括多条基底导线,每条基底导线包括多段折线段,多条折线段依次串接形成一条所述基底导线;所述基底导线通过绑定引脚与所述扇出区引线一一对应连接;
其中,位于扇出区两侧的所述扇出区引线的长度,长于位于扇出区中部的所述扇出区引线的长度;
所述调节区域还包括多条调节导线每一条所述调节导线对应一条所述基底导线,所述调节导线与所述基底导线全部或部分并联连接,所述调节导线为直线段导线,所述调节导线的长度,从所述调节区域的两侧向中间逐渐变短,所述基底导线和调节导线的总阻抗逐渐变大。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84240.0U CN210223510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884240.0U CN210223510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223510U true CN210223510U (zh) | 2020-03-31 |
Family
ID=69931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884240.0U Active CN210223510U (zh) | 2019-06-11 | 2019-06-11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223510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1165A (zh) * | 2020-10-23 | 2021-01-08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3608387A (zh) * | 2021-07-30 | 2021-11-05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覆晶薄膜和显示装置 |
CN114333697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446218A (zh) * | 2022-03-21 | 2022-05-06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677963A (zh) * | 2022-04-11 | 2022-06-28 | 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
-
2019
- 2019-06-11 CN CN201920884240.0U patent/CN21022351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1165A (zh) * | 2020-10-23 | 2021-01-08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CN112201165B (zh) * | 2020-10-23 | 2021-12-28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WO2022082972A1 (zh) * | 2020-10-23 | 2022-04-28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US12230640B2 (en) | 2020-10-23 | 2025-02-18 |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13608387A (zh) * | 2021-07-30 | 2021-11-05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覆晶薄膜和显示装置 |
CN114333697A (zh) * | 2021-12-30 | 2022-04-12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446218A (zh) * | 2022-03-21 | 2022-05-06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446218B (zh) * | 2022-03-21 | 2024-01-30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4677963A (zh) * | 2022-04-11 | 2022-06-28 | 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 |
CN114677963B (zh) * | 2022-04-11 | 2024-03-22 | 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223510U (zh)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11048132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
CN210325151U (zh)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210323695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070002243A1 (en) | Displ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 |
CN210223509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WO2023005235A1 (zh) |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3299218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10104594A1 (en) | Display panel,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US20070222777A1 (en) | Electrooptic device, wiring boar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210323694U (zh) | 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 |
CN112255850B (zh) | 扇出走线结构及显示面板 | |
JP4304134B2 (ja) | 入力用配線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 |
CN113325637A (zh) | 显示面板 | |
CN113156727B (zh) | 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CN113178132A (zh) | 覆晶薄膜组、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 |
CN114035387B (zh) | 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
CN112435577A (zh) | 阵列基板母板、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 |
KR100293982B1 (ko) | 액정패널 | |
CN210294739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210323697U (zh) | 一种显示面板、覆晶薄膜和显示装置 | |
CN210605298U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0930931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3506520A (zh) | 一种无边缘布线的led透明显示屏及其生产方法 | |
JP2018093101A (ja) | フレキシブルプリント基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