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202718U - 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202718U
CN210202718U CN201920725939.2U CN201920725939U CN210202718U CN 210202718 U CN210202718 U CN 210202718U CN 201920725939 U CN201920725939 U CN 201920725939U CN 210202718 U CN210202718 U CN 2102027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fermentation
pipe
threaded rod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59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ufei Xu
徐久飞
Wei Zhou
周伟
Meng Hu
胡萌
Yuliang Qiu
仇玉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7259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2027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2027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2027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包括搅拌机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发酵罐体、渗液循环机构和通气机构,搅拌机组包括搅拌电机、减速机和搅拌轴,发酵罐体包括上圆形罐体、中方形罐体和下锥形罐体,渗液循环机构包括渗液桶、输送管道、水泵和喷淋头,通气机构包括鼓风机、通气圆管和通气竖管。在实际应用时,搅拌轴在旋转过程中同时能够沿着上圆形罐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可实现基质的充分翻转,在翻转过程中,同时利用竖直通气管向基质内通入空气,从而实现基质的供氧调节,利于发酵的持续进行;通过水泵将渗液桶内流入的发酵渗液再次喷淋到基质上部,从而可在发酵过程保持基质湿度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生产有机栽培基质是实现其增值利用的重要形式。物料彻底发酵是基质成功的关键环节,通过高温好氧发酵将有机质降解为相对稳定的腐殖质,并使物料中的病原菌无害化和稳定化,才能用于栽培农作物。
在一些生产技术落后的地区,基质的发酵常采用建堆自然发酵方法进行发酵,在自然发酵过程中,为调控基质堆内的氧气状况,需要适时对基质堆进行翻堆处理,因生产技术落后,在翻堆时仍采用人工进行翻堆,导致翻堆效率低,同时,人工劳动强度大;进一步地,堆肥中由于重力作用,渗滤液乱流污染堆肥场地,且常出现顶部物料干化,底部物料积水严重的现象,湿度梯度效应明显,影响微生物的活性,延长了发酵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在实际应用时,搅拌轴在旋转过程中同时能够沿着上圆形罐体的径向方向往复移动,可实现基质的充分翻转,在翻转过程中,同时利用通气竖管向基质内通入空气,从而实现基质的供氧调节,利于发酵的持续进行;通过水泵将渗液桶内流入的发酵渗液再次喷淋到基质上部,从而可在发酵过程保持基质湿度均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包括搅拌机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发酵罐体、渗液循环机构和通气机构,所述搅拌机组包括搅拌电机、减速机和搅拌轴,所述发酵罐体包括上圆形罐体、中方形罐体和下锥形罐体,所述上圆形罐体、中方形罐体和下锥形罐体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圆形罐体内,在下锥形罐体的下部设置一出料管,在所述下锥形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支腿,所述搅拌机组设置在所述上圆形罐体上方,且搅拌轴套置在上圆形罐体内,所述搅拌机组可沿着上圆形罐体的径向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在所述中方形罐体上上下依次设置有阻挡板和过滤网,在所述阻挡板上设置有若干渗水孔,所述阻挡板和过滤网均可在中方形罐体内自由移动,所述渗液循环机构包括渗液桶、输送管道、水泵和喷淋头,所述渗液桶位于出料管下方,且渗液桶的桶口与出料管相对,所述输送管道的进水端与渗液桶相贯通,输送管道的出水端位于所述上圆形罐体的上部,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水端,所述水泵串接在输送管道上,所述通气机构包括鼓风机、通气圆管和通气竖管,所述通气圆管设置在所述上方形罐体内部下侧,若干所述通气竖管沿着通气圆管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在通气圆管上,且通气竖管与通气圆管相贯通,通气竖管的上端为封闭状态,在通气竖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鼓风机位于上圆形罐体外侧,且鼓风机的出气端通过一贯穿上圆形罐体侧壁的连接管与所述通气圆管相贯通。
优选地,在所述上圆形罐体内部上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行导轨,在滑行导轨上设置一滑动块,所述搅拌电机和减速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搅拌轴的上部贯穿滑动块后与所述减速机相连接,在所述上圆形罐体的上部外侧设置一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一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一转动圆盘,在所述转动圆盘上设置一沿着转动圆盘径向方向分布的偏心孔,一传动连杆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铰接连接,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偏心孔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沿着偏心孔在转动圆盘上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调节孔,且调节孔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地,在所述中方形罐体一侧设置一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套置在两个第一支撑块上,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与所述阻挡板外端相连接,通过旋转第一螺纹杆可实现阻挡板的前后运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中方形罐体一侧设置一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套置在两个第二支撑块上,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与所述过滤网的外端相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螺纹杆可实现过滤网的前后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当需要进行翻堆操作时,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进行转动,实现基质的搅拌翻转,同时,搅拌轴在转动圆盘的带动下,实现往复运动,从而增大了搅拌轴的搅拌范围,使得基质的翻堆效果更好,在搅拌轴进行搅拌的同时,鼓风机通过竖直通气管向基质内通入空气,从而使得基质内供氧效果更好,利于基质的有效发酵;阻挡板上设置有渗水孔,从而使得基质堆底部不会发生积液现象,渗液通过水泵的输送,再次从基质堆上部流入,从而可使得基质堆的湿度保持基本平衡,为基质堆的全面发酵提供保障;利用过滤网可防止从渗水孔内跌落的基质进入到渗液桶内,从而可防止喷淋头的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3为发酵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11搅拌电机、12减速机、13搅拌轴、14滑行导轨、15滑块、16支撑架、17转动圆盘、171调节孔、18驱动电机、19传动连杆、2温度传感器、3湿度传感器、41上圆形罐体、42中方形罐体、421第一支撑滑板、422第二支撑滑板、43下锥形罐体、431出料管、432支腿、51渗液桶、52输送管道、53水泵、54喷淋头、61通气圆管、62通气竖管、63连接管、7阻挡板、71第一螺纹杆、72第一支撑块、73渗水孔、8过滤网、81第二螺纹杆、82第二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变形,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搅拌机组、温度传感器2、湿度传感器3、发酵罐体、渗液循环机构和通气机构,所述搅拌机组包括搅拌电机11、减速机12和搅拌轴13,所述发酵罐体包括上圆形罐体41、中方形罐体42和下锥形罐体43,所述上圆形罐体41、中方形罐体42和下锥形罐体43从上到下依次连接,且上圆形罐体41、中方形罐体42和下锥形罐体43内部相互贯通,所述温度传感器2和湿度传感器3设置在所述上圆形罐体41内,在基质发酵过程中,利用温度传感器2实时监测基质发酵温度,利用湿度传感器3可实时监测基质发酵湿度,在下锥形罐体43的下部设置一出料管431,在基质发酵完成后,可通过出料管431将发酵好的基质排出,在所述下锥形罐体4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支腿432,所述搅拌机组设置在所述上圆形罐体41上方,且搅拌轴13套置在上圆形罐体41内,所述搅拌机组可沿着上圆形罐体41的径向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搅拌机组实现往复运动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所述上圆形罐体41内部上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行导轨14,在滑行导轨14上设置一滑动块15,滑动块15卡置在两个滑行导轨14上,滑动块15可沿滑行导轨14的长度方向移动,但不会沿着滑动导轨14的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发生晃动,所述搅拌电机11和减速机12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滑动块15上,所述搅拌轴13的上部贯穿滑动块15后与所述减速机12相连接,搅拌电机11可通过减速机12带动搅拌轴13转动,在所述上圆形罐体41的上部外侧设置一支撑架16,在所述支撑架16上设置一驱动电机18,在所述驱动电机18的输出轴上设置一转动圆盘17,在所述转动圆盘17上设置一沿着转动圆盘17径向方向分布的偏心孔,一传动连杆19一端与所述滑动块15铰接连接,传动连杆19的另一端与所述偏心孔铰接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8可带动转动圆盘17的转动,转动圆盘17的转动可实现滑动块15的往复移动,继而实现搅拌轴13的往复移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便于调节搅拌轴13的往复移动行程,在此,在沿着偏心孔在转动圆盘17上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调节孔171,且调节孔171等间距分布。在所述中方形罐体42上上下依次设置有阻挡板7和过滤网8,在所述阻挡板7上设置有若干渗水孔71,所述阻挡板7和过滤网8均可在中方形罐体42内自由移动,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阻挡板7和过滤网8在中方形罐体42上设置的具体方式为:在中方形罐体42内侧上部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支撑滑板421,阻挡板7卡置在第一支撑滑板421与中方形罐体42的上侧壁之间,在中方形罐体42内侧中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二支撑滑板422,过滤网8的边缘部相应的卡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滑板422之间。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阻挡板7和过滤网8实现自由移动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在所述中方形罐体42一侧设置一第一螺纹杆71,所述第一螺纹杆71套置在两个第一支撑块72上,所述第一螺纹杆71的顶端与所述阻挡板7外端相连接,通过旋转第一螺纹杆71可实现阻挡板7的前后运动,在所述中方形罐体42一侧设置一第二螺纹杆81,所述第二螺纹杆81套置在两个第二支撑块82上,所述第二螺纹杆82的顶端与所述过滤网8的外端相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螺纹杆81可实现过滤网8的前后运动。阻挡板7用于阻挡上圆形罐体41内部的基质进入到中方形罐体42内,过滤网8用于阻挡从渗水孔73内漏出的基质。当基质发酵完成后,将阻挡板7和过滤网8从中方形罐体42内部移开,从而便于基质下落到下锥形罐体43内。
所述渗液循环机构包括渗液桶51、输送管道52、水泵53和喷淋头54,所述渗液桶51位于出料管431下方,且渗液桶51的桶口与出料管431相对,所述输送管道52的进水端与渗液桶51相贯通,输送管道52的出水端位于所述上圆形罐体41的上部,所述喷淋头54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52的出水端,所述水泵53串接在输送管道52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从渗水孔71内渗出的水可直接落入到渗液桶51内,从而可防止基质底部出现积液现象,渗液桶51内的积水达到一定程度后,可通过水泵53将积水重新喷洒到基质上,从而可保持基质湿度阶梯达到平衡,在基质发酵完成后,将渗液桶51从出料管431下端移开,从而可便于基质从出料管431排出和收集。所述通气机构包括鼓风机(为保持附图清洗,为将其在附图中画出)、通气圆管61和通气竖管62,所述通气圆管61设置在所述上方形罐体41内部下侧,若干所述通气竖管62沿着通气圆管51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在通气圆管61上,且通气竖管62与通气圆管61相贯通,通气竖管62的上端为封闭状态,在通气竖管62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鼓风机位于上圆形罐体41外侧,且鼓风机的出气端通过一贯穿上圆形罐体41侧壁的连接管63与所述通气圆管51相贯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需要对发酵基质进行通风送氧时,启动鼓风机,空气通过通气竖管62上的通气孔便可将空气送入到基质内。
本实用新型中,“上”、“下”、“左”、“右”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包括搅拌机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搅拌机组包括搅拌电机、减速机和搅拌轴,其特征是,该发酵装置还包括发酵罐体、渗液循环机构和通气机构,所述发酵罐体包括上圆形罐体、中方形罐体和下锥形罐体,所述上圆形罐体、中方形罐体和下锥形罐体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上圆形罐体内,在下锥形罐体的下部设置一出料管,在所述下锥形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支腿,所述搅拌机组设置在所述上圆形罐体上方,且搅拌轴套置在上圆形罐体内,所述搅拌机组可沿着上圆形罐体的径向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在所述中方形罐体上上下依次设置有阻挡板和过滤网,在所述阻挡板上设置有若干渗水孔,所述阻挡板和过滤网均可在中方形罐体内自由移动,所述渗液循环机构包括渗液桶、输送管道、水泵和喷淋头,所述渗液桶位于出料管下方,且渗液桶的桶口与出料管相对,所述输送管道的进水端与渗液桶相贯通,输送管道的出水端位于所述上圆形罐体的上部,所述喷淋头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的出水端,所述水泵串接在输送管道上,所述通气机构包括鼓风机、通气圆管和通气竖管,所述通气圆管设置在所述上圆形罐体内部下侧,若干所述通气竖管沿着通气圆管的周向方向均匀分布在通气圆管上,且通气竖管与通气圆管相贯通,通气竖管的上端为封闭状态,在通气竖管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鼓风机位于上圆形罐体外侧,且鼓风机的出气端通过一贯穿上圆形罐体侧壁的连接管与所述通气圆管相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上圆形罐体内部上侧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行导轨,在滑行导轨上设置一滑动块,所述搅拌电机和减速机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所述滑动块上,所述搅拌轴的上部贯穿滑动块后与所述减速机相连接,在所述上圆形罐体的上部外侧设置一支撑架,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一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一转动圆盘,在所述转动圆盘上设置一沿着转动圆盘径向方向分布的偏心孔,一传动连杆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铰接连接,传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偏心孔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其特征是,在沿着偏心孔在转动圆盘上的径向方向上设置有若干调节孔,且调节孔等间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中方形罐体一侧设置一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套置在两个第一支撑块上,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与所述阻挡板外端相连接,通过旋转第一螺纹杆可实现阻挡板的前后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中方形罐体一侧设置一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套置在两个第二支撑块上,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与所述过滤网的外端相连接,通过旋转第二螺纹杆可实现过滤网的前后运动。
CN201920725939.2U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027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5939.2U CN210202718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5939.2U CN210202718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202718U true CN210202718U (zh) 2020-03-31

Family

ID=69926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593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202718U (zh) 2019-05-17 2019-05-17 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20271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0169A (zh) * 2020-08-31 2020-11-27 衡阳市长航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栽培菌菇培养基质深度发酵装置
CN116616049A (zh) * 2023-04-19 2023-08-2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微生物菌肥联合作业机
CN116849082A (zh) * 2023-09-01 2023-10-10 山东福禾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基质发酵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0169A (zh) * 2020-08-31 2020-11-27 衡阳市长航菌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栽培菌菇培养基质深度发酵装置
CN116616049A (zh) * 2023-04-19 2023-08-22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玉米秸秆还田微生物菌肥联合作业机
CN116849082A (zh) * 2023-09-01 2023-10-10 山东福禾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基质发酵装置
CN116849082B (zh) * 2023-09-01 2023-11-24 山东福禾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基质发酵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202718U (zh) 一种菌菇基质发酵装置
CN105541420A (zh) 一种畜禽养殖场死亡畜禽连续好氧堆肥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3204615B (zh) 养殖粪便的发酵工艺
CN110713396A (zh) 一种新式畜禽粪便好氧发酵罐
CN220034521U (zh) 微生物菌剂发酵罐
CN114134038A (zh) 一种实验用新型好氧发酵装置
CN209049286U (zh) 一种微生物肥料生产用防粘壁搅拌装置
CN119080544A (zh) 自动运行的膜式堆肥装置
CN109593643A (zh) 一种微生物高效发酵装置
CN115109683B (zh) 一种甘蔗专用微生物菌剂制备方法以及专用生产设备
CN210419798U (zh) 一种方便操作的有机肥发酵装置
CN205821202U (zh) 一种有机堆肥系统
CN209576422U (zh) 一种生物质有机肥混合蓬松化装置及加工生产线
CN104261926B (zh) 一种卧式螺旋搅拌型秸秆堆肥发生设备
CN108441416A (zh) 一种静态发酵装置及其发酵方法与应用
CN208414429U (zh) 一种静态发酵装置
CN207552294U (zh) 一种微生物孵化器及净水系统
CN112457089B (zh) 一种交错桨叶曝气的好氧堆肥反应装置
CN209098523U (zh) 一种生物有机肥生产用腐熟装置
CN213708337U (zh) 一种高效充分的好氧发酵装置
CN212451424U (zh) 生活垃圾生物反应器
CN208617720U (zh) 一种生物肥发酵罐
CN210470593U (zh) 一种粪便利用循环灌溉种植装置
CN207685300U (zh) 异位发酵系统
CN114631414A (zh) 一种清洗消毒牧草种子的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31

Termination date: 2021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