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7273U - 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97273U CN210197273U CN201920429124.XU CN201920429124U CN210197273U CN 210197273 U CN210197273 U CN 210197273U CN 201920429124 U CN201920429124 U CN 201920429124U CN 210197273 U CN210197273 U CN 2101972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enters
- pressure cylinder
- main
- rehe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12—Heat utilisation in combustion or incineration of waste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通过提高垃圾焚烧炉蒸汽参数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蒸汽再热系统,是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包括余热锅炉、过热器、蒸汽再热器、汽水分离器、汽轮机高压缸和低压缸、凝汽器、除氧器、给水泵等主要组成部分。锅炉主蒸汽以两路分别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和蒸汽再热器。主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进入汽水分离器,分出的水分进入除氧器,蒸汽进入蒸汽再热器并与另一路主蒸汽进行热交换,再热后的过热蒸汽通入汽轮机低压缸做功。该系统不仅提高了垃圾焚烧炉的能源利用效率,还避免了蒸汽再热的管道腐蚀,提高了垃圾焚烧厂的设备稳定性和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蒸汽参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是一种汽轮机高压缸排汽经汽水分离后,再于蒸汽再热器中由主蒸汽加热后进入汽轮机低压缸做功的系统,提高垃圾焚烧炉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降低高蒸汽参数垃圾焚烧炉高温腐蚀的危害。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能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是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最优方案,因而被广泛采用。在我国,生活垃圾处理补贴与售电是垃圾焚烧厂的重要收入来源,随着行业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来源于政府的垃圾处理补贴越来越少,垃圾焚烧厂也越来越依赖于售电收入,因此提高发电效率是众多垃圾焚烧厂的首要任务。
生活垃圾焚烧炉通常采用参数为400℃、4MPa的主蒸汽发电,但是该蒸汽参数局限了垃圾焚烧炉的能源利用效率。采用上述参数的垃圾焚烧炉发电效率一般为23%。为了提高垃圾焚烧炉的发电效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垃圾焚烧厂通过在锅炉内增加过热器的换热比例,使蒸汽参数提高到450-485℃同时提高蒸汽压力以提高发电效率。然而,受到锅炉高温腐蚀、汽轮机末端叶片干度要求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方式,蒸汽参数已无法进一步提高,因此可采取蒸汽再热的方式,在不提高蒸汽温度的情况下提高焚烧厂的整体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高垃圾焚烧炉的发电效率,本实用新型综合采用了汽轮机高、低压缸,再热蒸汽汽水分离、炉外蒸汽中间再热、主蒸汽加热等方式,提高了垃圾焚烧率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了锅炉的高温腐蚀和汽轮机末级叶片的干度限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锅炉主蒸汽以两路分别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和蒸汽再热器。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进入汽水分离器,主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进入汽水分离器,分出的饱和水进入除氧器,饱和蒸汽则进入蒸汽再热器与另一路主蒸汽进行热交换,再热后的过热蒸汽通入汽轮机低压缸做功。蒸汽再热器的热源是来自过热器的锅炉主蒸汽。
进一步的,余热锅炉1中,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器被水吸收;来自汽包2的饱和蒸汽在过热器12中吸收更多能量,成为高温高压的系统主蒸汽;来自过热器12的主蒸汽以两路分别进入汽轮机高压缸5和蒸汽再热器4;主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5做功后进入汽水分离器10;汽水分离器10将饱和水与饱和蒸汽分离,其中饱和蒸汽进入蒸汽再热器4,与来自过热器12 的主蒸汽进行热交换,加热至过热蒸汽后进入汽轮机低压缸6膨胀做功发电;汽水分离器10 分离得到的饱和水进入除氧器9;汽轮机低压缸6的乏汽进入凝汽器8冷凝;凝汽器8得到的饱和水随后经过除氧器9、给水泵11、省煤器3等进入汽包2,开始下一个汽水循环过程。
进一步的,采用的蒸汽再热器4为管壳式加热器,来自过热器12的主蒸汽走蒸汽再热器4 的管程作为加热介质,来自汽轮机高压缸5出口的回流蒸汽走壳程被加热。
进一步的,采用汽水分离器10分离汽轮机高压缸5排汽的水汽两相组分。
进一步的,采用汽轮机高压缸5和低压缸6,高压缸5的排汽加热后作为低压缸6的进汽。
进一步的,来自蒸汽再热器的再热蒸汽压力不低于1.4MPa,温度不低于320℃。
进一步的,余热锅炉1的第一烟道上方、第二烟道采用Inconel 625堆焊保护。
进一步的,来自余热锅炉1的主蒸汽压力不低于13MPa,温度不低于440℃。
进一步的,系统内配置至少2个以上的余热锅炉,主蒸汽通过母管制并联,系统内同时配置至少2个以上的汽轮发电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了蒸汽再热技术,提高了垃圾焚烧炉的能源利用效率;避免了将换热效果较差的再热器管束放置在具有高温腐蚀危害的余热锅炉烟道内,减少了蒸汽再热系统的管道腐蚀,增加了垃圾焚烧厂的设备稳定性和经济效益;余热锅炉通过蒸汽管道向汽轮发电机组(每套汽轮发电机组包括了一套汽水分离器和蒸汽再热器)仅提供主蒸汽,因而本再热系统可用于母管制、多汽机(2个及以上)的焚烧发电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示意图。
图中1.余热锅炉,2.汽包,3.省煤器,4.蒸汽再热器,5.汽轮机高压缸,6.汽轮机低压缸, 7.发电机,8.凝汽器,9.除氧器,10.汽水分离器,11.给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通过提高垃圾焚烧炉蒸汽参数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蒸汽中间再热系统,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系统由余热锅炉1、汽包2、省煤器3、蒸汽再热器4、汽轮机高压缸5、汽轮机低压缸6、发电机7、凝汽器8、除氧器9、汽水分离器10、给水泵11等主要设备组成。
(1)余热锅炉1中,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器被水吸收;
(2)来自汽包2的饱和蒸汽在过热器12中吸收更多能量,成为高温高压的系统主蒸汽;
(3)来自过热器12的主蒸汽以两路分别进入汽轮机高压缸5和蒸汽再热器4;
(4)主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5做功后进入汽水分离器10;
(5)汽水分离器10将饱和水与饱和蒸汽分离,其中饱和蒸汽进入蒸汽再热器4,与来自过热器12的主蒸汽进行热交换,加热至过热蒸汽后进入汽轮机低压缸6膨胀做功发电;
(6)汽水分离器10分离得到的饱和水进入除氧器9;
(7)汽轮机低压缸6的乏汽进入凝汽器8冷凝;
(8)凝汽器8得到的饱和水随后经过除氧器9、给水泵11、省煤器3等进入汽包2,开始下一个汽水循环过程。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余热锅炉1的一烟道内耐火浇筑料以上水冷壁面及二烟道水冷壁使用了Inconel625堆焊保护。来自过热器12的主蒸汽温度和压力分别为485℃、13MPa,该主蒸汽进入汽轮机高压缸5 做功后,温度和压力分别下降到195℃、1.4MPa;在蒸汽再热器4中,来自过热器12的485℃、 13MPa的主蒸汽将从高压缸5回流而来的195℃、1.4MPa的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分解提升至320℃、 1.4MPa,成为过热蒸汽,该过热蒸汽(320℃、1.4MPa)进入汽轮机低压缸6做功,在凝汽器8 中汽轮机低压缸6的排汽被冷却为25℃、0.003MPa的过饱和水,过饱和水经过除氧器9、省煤器3、汽包2进入下一个汽水循环过程。
Claims (6)
1.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锅炉主蒸汽以两路分别进入汽轮机高压缸和蒸汽再热器;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做功后进入汽水分离器,分出的饱和水进入除氧器,饱和蒸汽则进入蒸汽再热器与另一路主蒸汽进行热交换,再热后的过热蒸汽通入汽轮机低压缸做功;蒸汽再热器的热源是来自过热器的锅炉主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锅炉(1)中,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换热器被水吸收;来自汽包(2)的饱和蒸汽在过热器(12)中吸收更多能量,成为高温高压的系统主蒸汽;来自过热器(12)的主蒸汽以两路分别进入汽轮机高压缸(5)和蒸汽再热器(4);主蒸汽在汽轮机高压缸(5)做功后进入汽水分离器(10);汽水分离器(10)将饱和水与饱和蒸汽分离,其中饱和蒸汽进入蒸汽再热器(4),与来自过热器(12)的主蒸汽进行热交换,加热至过热蒸汽后进入汽轮机低压缸(6)膨胀做功发电;汽水分离器(10)分离得到的饱和水进入除氧器(9);汽轮机低压缸(6)的乏汽进入凝汽器(8)冷凝;凝汽器(8)得到的饱和水随后经过除氧器(9)、给水泵(11)、省煤器(3)进入汽包(2),开始下一个汽水循环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的蒸汽再热器(4)为管壳式加热器,来自过热器(12)的主蒸汽走蒸汽再热器(4)的管程作为加热介质,来自汽轮机高压缸(5)出口的回流蒸汽走壳程被加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汽轮机高压缸(5)和低压缸(6),高压缸(5)的排汽加热后作为低压缸(6)的进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余热锅炉(1)的第一烟道上方、第二烟道采用Inconel 625堆焊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内配置至少2个以上的余热锅炉,主蒸汽通过母管制并联,系统内同时配置至少2个以上的汽轮发电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29124.XU CN210197273U (zh) | 2019-03-30 | 2019-03-30 | 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29124.XU CN210197273U (zh) | 2019-03-30 | 2019-03-30 | 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97273U true CN210197273U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9876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29124.XU Active CN210197273U (zh) | 2019-03-30 | 2019-03-30 | 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9727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8432A (zh) * | 2019-03-30 | 2019-12-24 |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
CN111852594A (zh) * | 2020-08-03 | 2020-10-30 |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焦电耦合煤气联产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065519A (zh) * | 2020-09-11 | 2020-12-11 |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除湿的高参数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
-
2019
- 2019-03-30 CN CN201920429124.XU patent/CN21019727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08432A (zh) * | 2019-03-30 | 2019-12-24 |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
CN111852594A (zh) * | 2020-08-03 | 2020-10-30 | 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焦电耦合煤气联产发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065519A (zh) * | 2020-09-11 | 2020-12-11 |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除湿的高参数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97481B (zh) | 提升主蒸汽参数的垃圾焚烧发电装置 | |
CN210197273U (zh) | 采用主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 |
CN209569040U (zh) | 一种干熄焦再热发电装置 | |
CN111206968B (zh) | 钢铁厂亚临界余能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3353239A (zh) | 改进型石灰窑废气余热发电系统及其发电方法 | |
CN211900715U (zh) | 一种高参数垃圾发电机组 | |
CN110206605A (zh) | 一种干熄焦再热发电系统 | |
CN108590789A (zh) | 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与红焦显热联合发电工艺及系统 | |
CN110793018A (zh) | 一种采用饱和蒸汽加热的生活垃圾焚烧余热锅炉蒸汽再热系统 | |
CN207262971U (zh) | 一种干熄焦超高温超高压蒸汽再热发电系统 | |
CN110206606A (zh) | 一种带补汽的干熄焦再热发电系统 | |
KR20150008066A (ko) | 원자력 발전소에서 열 사이클의 수득률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방법 | |
CN108119198B (zh) | 钢铁厂余能余热回收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
CN206647143U (zh) | 带中间再热系统的发电装置 | |
CN109595538B (zh)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
CN106352313B (zh) | 燃气轮机压水堆蒸汽轮机联合循环使用的余热锅炉 | |
CN209485081U (zh) | 一种余热回收综合利用系统 | |
CN106500082A (zh) | 一种基于钢厂饱和蒸汽优化利用的煤气发电系统 | |
CN106643191A (zh) | 一种基于炼钢炉与轧钢加热炉余热集成的发电系统 | |
CN213574261U (zh) | 一种带有除湿的高参数垃圾焚烧发电系统 | |
CN212929969U (zh) | 耦合于锅炉车间的锅炉给水加热除氧系统 | |
CN109838776B (zh) | 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汽水循环系统 | |
CN208650930U (zh) | 一种焦炉荒煤气显热与红焦显热联合发电系统 | |
CN105627283B (zh) | 适用于蒸汽参数为700℃等级及以上电站锅炉的蒸汽系统 | |
CN104832227B (zh) | 一种燃煤机组高效亚临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0 Address after: No.9, songqiu Road, Xianghuaqiao street,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170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SUS ENVIRON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 songqiu Road, Xianghuaqiao street,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17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SUS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