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5470U - 分体式锁块及外开窗锁闭机构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锁块及外开窗锁闭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95470U CN210195470U CN201920563094.1U CN201920563094U CN210195470U CN 210195470 U CN210195470 U CN 210195470U CN 201920563094 U CN201920563094 U CN 201920563094U CN 210195470 U CN210195470 U CN 2101954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buckle
- locking
- split type
-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29920006351 engineering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5000001674 Agaricus brunnescen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7 amalga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分体式锁块及外开窗锁闭机构,包含上支座、下支座、2个卡扣组件和铆接件,上支座设置供锁头卡入的U形槽口,且上支座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侧板,内部形成容置腔,下支座两端向下弯折后外翻形成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通过铆接件固定于传动机构上,每个卡扣组件3上通过卡合结构与侧板下端部相连,2个卡扣组件3的两端相互通过连接卡合结构固定,上支座、下支座、铆接件均使用金属材质,卡扣组件使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工程塑料材质,安装时锁块安装于窗扇上、锁点安装于窗框上,本实用新型的锁块结构简单实用、安装方式安全性高、成本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门窗锁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铝合金门窗系统市场上,门窗的锁闭功能大部分是安装在框上和安装在扇上的锁闭机构互相配合完成的,除了起锁闭作用外兼具调整门窗系统密封性的功能。锁闭机构包括锁块和锁点部分,锁块安装在框上,锁点安装在扇上。这种安装方案其实在应用中有一个缺点,特别是应用在高层建筑的外开窗上,在调整锁块和锁点的密封性时,由于必须在扇开启的状态下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身体探出窗框洞口之外通过专门的工具来调整,对人身安全有极大隐患,而且调整的工具有从高层掉落的可能,从而危害到他人的生命安全。对于双向多点锁闭,其锁块还需要分方向,或做成对称的结构,浪费材料。而现有的锁闭结构,若将锁块、锁点的位置相互调换,其对应的锁闭传动机构需要相应调整,则会大大增加生产成本。
现有的锁块通常是一整个金属板通过多次不同方向的弯折形成供锁点卡合的卡槽,但是这样的一体制成锁块在生产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在多次使用后容易受力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分体式锁块及外开窗锁闭机构,其安装在扇上,并且不需要区分方向,安装维护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分体式锁块,包含上支座、下支座、2个卡扣组件和铆接件;所述上支座设置供锁点卡入的U形槽口,且上支座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侧板,内部形成容置腔,侧板的下端部为第一卡合公部;所述下支座两端向下弯折后外翻形成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上设固定铆接件的通孔;所述每个卡扣组件上设有与第一卡合公部配合的第一卡合母部;每个卡扣组件一端设置第二卡合公部、另一端设置与第二卡合公部配合的第二卡合母部,或者1个卡扣组件的两端均设置第二卡合公部、另1个卡扣组件的两端均设置与第二卡合公部配合的第二卡合母部;所述2组第一卡合公部与第一卡合母部、2组第二卡合公部与第二卡合母部均卡紧,将所述下支座卡固于所述容置腔内。
所述下支座的两侧内凹形成第一缺口,所述侧板的两端底部均内凹形成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宽度与同一侧板上的2个第二缺口的间距相同,以将侧板的下半部分置于第一缺口内;每个卡扣组件上设置与所述第二缺口对应的凸缘,连接时,凸缘将下支座两侧边沿抵在第二缺口的边沿。
所述第一卡合公部为侧板向外弯折形成的第二固定板,该第二固定板上设置卡合块,所述第一卡合母部为形状、数量与所述卡合块对应的卡合通孔,所述卡合块插入卡合通孔以固定上支座;所述第二卡合公部为卡勾板,该卡勾板的顶部设置突出的卡勾块,所述第二卡合母部为卡槽,另一个卡扣组件上的卡勾板插入卡槽并将卡勾块卡扣在卡槽的边沿。
所述第一固定板弯折的根部两侧均内凹形成第三缺口,所述每个卡扣组件的两端均设置突出的限位部,所述卡勾板与卡槽卡合时,限位部抵在对应的第三缺口内。
所述上支座、下支座、铆接件的材质均为金属,卡扣组件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工程塑料。
所述铆接件为阶梯状,该铆接件从所述通孔的2个方向选择性安装。
一种外开窗锁闭机构,包含如上所述的分体式锁块,还包含配合该分体式锁块实现锁闭功能的锁点,所述分体式锁块安装于窗扇,所述锁点安装于窗框。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锁块通过上支座、下支座、卡扣组件和铆接件4种零件组合,通过各部件之间卡固结构进行拼合固定,锁块整体为分体组合式,便于安装、维修和更换,同时也降低了生产加工的难度。
2、上支座2、下支座1、铆接件均使用金属材质,使用时不易变形;卡扣组件使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工程塑料材质,辅助在安装时的卡扣固定,实用性强。
3、将锁块安装于扇上,蘑菇头锁点安装于框上,锁块两端的铆接件与传动机构连接穿进扇槽内即可,在锁闭时传动机构带动锁块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将锁块的U形槽口卡到安装在蘑菇头锁点上,将其收容于锁块的U形槽口之内,从而有效起到防盗的作用。
4、与传统的锁点锁块的布置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锁块安装在扇上,锁点安装在框上,调节时,打开扇后无需将身体探出窗框洞口外,直接对框上的锁点进行调节,对安装及维修调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升安装使用的安全性,同时配合现有的传动机构使用,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式锁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体式锁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保护一种分体式锁块及外开窗锁闭机构,以如图1至图5所示的最佳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锁块安装于窗扇,而配合使用的锁点安装于窗框。
分体式锁块包含相互连接的上支座2、下支座1、2个卡扣组件和2个铆接件4。上支座2、下支座1、铆接件4均使用金属材质,卡扣组件3使用具有一定弹性的工程塑料材质。
如图3所示,下支座1为条状的下支座主板110,下支座主板110的两端向底面方向弯折延伸并向外弯折形成2个相同的第一固定板130,第一固定板130上均设置有通孔140,该通孔140可根据实际情况变形为向上/向下挤压成的抽芽盲孔或抽芽通孔。下支座主板110的另两个侧边的中间部分均内凹形成第一缺口150。
结合图2及图4所示,上支座2包含上支座主板210,上支座主板210的一端设置U形槽口220,用于固定锁头。上支座主板210的与上述U型槽口相邻的两侧向底面方向延伸形成侧板230,上支座主板210与两个侧板230的内部形成容置腔,每个侧板230的底端向外弯折形成第二固定板240。每个第二固定板240上可设置有卡合块241该,其可为1个、2个或多个,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即可。每个侧板230的两端底部均设置内凹的第二缺口350。上述第一缺口150的宽度与同一侧板上的2个第二缺口250之间的间距相同,以将侧板230下半部分置于第一缺口150内。
结合图2及图5所示,每个卡扣组件3包含横梁310,横梁310的一端设置卡勾板350,卡勾板350的顶部向横梁310的反向设置突出的卡勾块351。在横梁310的另一端穿设有卡槽330,供另一个卡扣组件3上的卡勾板350插入、并且通过卡勾块351卡扣在卡槽330的边沿。或者,1个卡扣组件的两端均设置卡勾板,且卡勾板的端部为相反设置的卡勾块,另1个卡扣组件的两端均设置供卡勾板、卡勾块卡合的卡槽。
横梁310上设横梁通孔320,该横梁通孔320的数量、位置、大小与上述卡合块241对应,图示的实施例中,每侧有2个卡合块241且对应设置有2个卡合通孔320。横梁310的上表面的两端均设置向上凸出的凸缘340,其位置与第二缺口250对应。
结合图1及图3所示,上支座主板110与每个第一固定板130之间为连接壁120,连接壁120的两侧底部均内凹形成第三缺口131,每个卡扣组件3的两端均设置突出的限位部311,卡勾板350与卡槽330卡合时,2个限位部311抵在同一个连接壁120底部的两个第三缺口131内。
上述铆接件4通过通孔140将锁块整体连接于传动杆(图未视)上,以实现锁块随传动杆移动位置。铆接件4可从图1所示下支座的上方按压入通孔140,或从下支座的下方向上按压在通孔140上,铆接件4的固定方式是本领域人员均可实现的,不再具体限定。
图示实施例在连接时,上支座2的2个侧板230的下半部分分别卡在下支座1的两个第一缺口150内,且第一缺口150的边沿卡在第二缺口250内,此时下支座1收容在上支座的容置腔内,实现上支座、下支座的相互定位。将2个卡扣组件3的卡合通孔320分别卡固于上支座2两侧的卡合块241处,同时卡扣组件3上的卡勾板350插入另一卡扣组件3的卡槽330内进行卡合固定。卡紧的同时,卡扣组件3上的凸缘340向上插入对应的第二缺口250内,凸缘340的顶部抵住第一缺口150两旁的下支座主板110的底面上,即实现将下支座1抵在上支座2的第二缺口250边沿处,且限位部311抵在对应的第三缺口131内,将下支座1的连接壁120底部夹在两个限位部311之间,辅助固定下支座1。通过上述连接过程,将上支座2、下支座3和2个卡扣组件3牢固的拼装在一起。再将2个阶梯状的铆接件4分别穿过下支座两端第一固定板130上的通孔140,通过压力的作用将铆接件与下支座进行连接,以实现整体锁块的位置固定,连接完成后的结构如图1所示。
安装拼装好的锁块于扇上时,锁块两端的铆接件与传动机构连接穿进扇槽内即可,在锁闭时传动机构带动锁块在垂直方向上将锁块的U形槽口卡到安装在框上的蘑菇头锁点上,并将其收容与锁块的U形槽口之内,起到防盗的作用。
与传统的锁点锁块相比,本实用新型将锁块安装在扇上,锁点安装在框上,这样的设置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成本很低。调节时,仅需要对窗框锁点进行调整,无需再将身体探出窗框洞口外,对于操作者及窗外他人来说,有效避免传统施工过程中的危险发生,且产品的维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锁块的方向并非限于如下的“上方”“下方”“前后”“底向”等方位词,而是为了辅助说明在图示状态下的相对位置,避免因物体摆放不同视角造成的误解。
Claims (7)
1.一种分体式锁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上支座(2)、下支座(1)、2个卡扣组件(3)和铆接件(4);
所述上支座(2)设置供锁点卡入的U形槽口(220),且上支座(2)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侧板(230),内部形成容置腔,侧板(230)的下端部为第一卡合公部;
所述下支座(1)两端向下弯折后外翻形成第一固定板(130),第一固定板上设固定铆接件(4)的通孔(140);
所述每个卡扣组件(3)上设有与第一卡合公部配合的第一卡合母部;
每个卡扣组件(3)一端设置第二卡合公部、另一端设置与第二卡合公部配合的第二卡合母部,或者1个卡扣组件(3)的两端均设置第二卡合公部、另1个卡扣组件(3)的两端均设置与第二卡合公部配合的第二卡合母部;
所述2组第一卡合公部与第一卡合母部、2组第二卡合公部与第二卡合母部均卡紧,将所述下支座(1)卡固于所述容置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1)的两侧内凹形成第一缺口(150),所述侧板(230)的两端底部均内凹形成第二缺口(250),所述第一缺口(150)的宽度与同一侧板上的2个第二缺口(250)的间距相同,以将侧板(230)的下半部分置于第一缺口(150)内;
每个卡扣组件(3)上设置与所述第二缺口(250)对应的凸缘(340),连接时,凸缘(340)将下支座两侧边沿抵在第二缺口(250)的边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公部为侧板(230)向外弯折形成的第二固定板(240),该第二固定板(240)上设置卡合块(241),所述第一卡合母部为形状、数量与所述卡合块(241)对应的卡合通孔(320),所述卡合块(241)插入卡合通孔(320)以固定上支座(2);
所述第二卡合公部为卡勾板(350),该卡勾板(350)的顶部设置突出的卡勾块(351),所述第二卡合母部为卡槽(330),另一个卡扣组件(3)上的卡勾板(350)插入卡槽(330)并将卡勾块(351)卡扣在卡槽(330)的边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板(130)弯折的根部两侧均内凹形成第三缺口(131),所述每个卡扣组件(3)的两端均设置突出的限位部(311),所述卡勾板(350)与卡槽(330)卡合时,限位部(311)抵在对应的第三缺口(131)内。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分体式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2)、下支座(1)、铆接件(4)的材质均为金属,卡扣组件(3)的材质为具有弹性的工程塑料。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分体式锁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件(4)为阶梯状,该铆接件(4)从所述通孔(140)的2个方向选择性安装。
7.一种外开窗锁闭机构,包含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分体式锁块,还包含配合该分体式锁块实现锁闭功能的锁点,所述分体式锁块安装于窗扇,所述锁点安装于窗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63094.1U CN210195470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分体式锁块及外开窗锁闭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63094.1U CN210195470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分体式锁块及外开窗锁闭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95470U true CN210195470U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9877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63094.1U Active CN210195470U (zh) | 2019-04-23 | 2019-04-23 | 分体式锁块及外开窗锁闭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9547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9868A (zh) * | 2019-04-23 | 2019-07-19 | 广东兴发奥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分体式锁块 |
-
2019
- 2019-04-23 CN CN201920563094.1U patent/CN21019547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29868A (zh) * | 2019-04-23 | 2019-07-19 | 广东兴发奥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分体式锁块 |
CN110029868B (zh) * | 2019-04-23 | 2024-07-05 | 广东兴发奥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分体式锁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250795A1 (en) | Shower door assembly | |
CN107120036B (zh) | 一种窄边框体装置及其推拉门窗系统 | |
CN210195470U (zh) | 分体式锁块及外开窗锁闭机构 | |
CN212249532U (zh) | 一种锁座 | |
CN211342407U (zh) | 可调节的门框套 | |
CN110029868B (zh) | 分体式锁块 | |
CN210768481U (zh) | 一种铝合金防火窗玻璃压边结构 | |
US7207372B2 (en) | Garage door ventilation apparatus | |
US7207637B2 (en) | Coupling apparatus for a side panel and a face panel of drawers | |
CN217054887U (zh) | 一种免工具快装斜拉杆组件 | |
CN110454049B (zh) | 一种快速定位外窗扇固定连接结构 | |
CN210918744U (zh) | 一种快速定位外窗扇固定连接结构 | |
US11499580B2 (en) | Framework structure of a piece of home automation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framework structure of a piece of home automation equipment | |
CN212406479U (zh) | 一种门窗用单体集成多功能翻转锁块 | |
CN222162303U (zh) | 一种快装式隐形铰链 | |
CN210976228U (zh) | 单元幕墙装饰翼系统 | |
CN213510191U (zh) | 一种推拉门扇防摆端盖 | |
US4663949A (en) | Door latch assembly | |
CN218324342U (zh) | 一种新型铝合金门窗五金传动组件 | |
CN214659541U (zh) | 一种安装简便的铰链座及铝材结构 | |
CN116427786A (zh) | 锁座和门窗 | |
KR102575762B1 (ko) | 연동구조를 가진 자동문의 케이스 구조물 | |
CN218438752U (zh) | 一种用于铝包木门窗从动扇上无极调节锁紧度的销块 | |
CN214614917U (zh) | 吊挂组件及吊顶机构 | |
US6687954B2 (en) | Pulley, cradle arrangement for a sliding doo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