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92516U - 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 - Google Patents
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92516U CN210192516U CN201920744994.6U CN201920744994U CN210192516U CN 210192516 U CN210192516 U CN 210192516U CN 201920744994 U CN201920744994 U CN 201920744994U CN 210192516 U CN210192516 U CN 2101925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ller
- pair
- corner
- van
- plat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包括至少一组传输装置,传输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两侧有侧板;一对连杆,设在侧板内侧且一端有连杆座;复数个滚轮,间隔设在两三角板的一转角处,两三角板的另一转角处有滚套,滚套内穿设摆动轴,摆动轴的两端支承在一对侧板上,两三角板的第三转角处有牵引杆,牵引杆的两端连接在一对连杆上;油缸,一端与连杆座铰接、另端与车架铰接,特点:滚轮的中间有滚轴,滚轴的两端延伸至侧板外且在端部设双排链轮,双排链轮之间设置链条;底座下方设马达,靠近马达上方的一滚轮的滚轴的一端设从动轮、一摆动轴的一端设摆动轴双排链轮,摆动轴双排链轮与从动轮、马达连接。降低装卸货物的难度,提高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厢式车辆的辅助设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
背景技术
厢式车又叫厢式货车,主要用于全密封运输各种物品,特殊种类的厢式车还可以运输化学危险物品 。大多数厢式车的车厢采用后方开门和侧开门的结构,这样便于货物填充满货仓,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较重的货物很难搬运至厢体的最里端,从而无法给更多的货物让出空间。目前不乏有一些厢式车在厢体的底板上安装有滚轮组,这样不仅降低了装卸货物的难度,增加了车厢的拉货量,而且降低了工人在装卸货物时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效率,但是仍存在以下弊端:底板上的滚轮组使货物无法固定和仍需大量人力对货物进行拖运,特别是当滚轮上承载的货物重量较重时,存在着人力无法控制货物在滚轮上滑动的问题,导致货物顺着滚道滑出车厢或滑入车厢内与厢壁或货物发生碰撞的情形,故存在安全隐患。
已有技术中,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896364U所提供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的装卸平台”,包括底板,底板的长边方向的两侧构成底板折边,底板的短边方向的两侧固定封板;一组台板和滚轮面板,沿着底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彼此间隔分布;货物驱送导引机构,包括作用缸、牵引杆固定座、第一、第二牵引杆、一组滚轮架和滚轮,作用缸固定在底板上,牵引杆固定座与底板贴触,且与作用缸的作用缸柱连接,第一牵引杆的一端与牵引杆固定座的一侧连接,另一端朝着腾空腔的方向延伸,第二牵引杆的一端与牵引杆固定座的另一侧连接,另一端朝着腾空腔的方向延伸,滚轮架设置在第一、第二牵引杆之间,滚轮设置在滚轮架上,虽然能够让货物在厢体内滑动并降低了货物堆砌时的运输难度,且能够将滚轮收纳入车厢底板下而防止货物随着滚轮滑动,但是依然无法解决需要大量人力拖运货物的问题,以及当遇到较重货物时容易发生滑动而出现意外的情形。
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升降滚轮而防止货物滑动,能够对滚轮进行管制并控制其传动的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有助于优化滚轮之间的连接与传动结构来对滚轮进行管制并能够控制滚轮的旋转,有利于降低装卸货物的难度和提高装卸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包括至少一组安装在厢体底盘上方且呈间隔设置的传输装置,所述的传输装置包括一安装在厢体底盘的横梁上方并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底座,该底座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翻折有一侧板;一对位于底座上方且设置在一对侧板内侧的连杆,该对连杆沿底座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两连杆彼此相对的一端端部之间固定有一连杆座;复数个沿两连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滚轮,每一滚轮各自旋转地设置在位于一对连杆内侧的彼此相对应的两三角板之间的其中一转角处,所述的两三角板之间的其中另一转角处固定连接有一滚套,该滚套内穿设有一摆动轴,所述的摆动轴的两端分别朝左右两侧延伸并旋转地支承在一对侧板上,所述的两三角板之间的其中第三转角处连接有一牵引杆,该牵引杆的两端分别朝左右两侧延伸并分别旋转地连接在一对连杆上;一油缸,该油缸的一端与连杆座铰接、而另一端铰接在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每一滚轮的中间穿设并固定有一滚轴,该滚轴旋转地支承在对应两三角板之间的其中一转角处,且滚轴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在穿过一对侧板后其端部分别固定有一双排链轮,相邻两双排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的底座下方还设置有一马达,在靠近马达上方的一滚轮的滚轴的一端在穿过其中一侧的侧板后其端部固定有一从动轮,该滚轮一旁的摆动轴的一端在穿过同一侧的侧板后其端部固定有一摆动轴双排链轮,所述的摆动轴双排链轮分别与从动轮、马达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滚轴通过一对轴承分别旋转地支承在对应两三角板之间的其中一转角处,所述的三角板在轴承的外侧安装有一轴承盖,该轴承盖套设在滚轴上;所述的一对侧板上分别开设有用于供滚轴穿过且可上下翻转的滚轴让位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摆动轴在与一对侧板的其中一侧板的连接位置处的外侧设置有一摆动轴座,该摆动轴座的一端套设在摆动轴上,另一端与对应的侧板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油缸的油缸柱通过端部的油缸柱销轴铰接在连杆座的一侧面上,该油缸的另一端通过油缸销轴铰接在一固定于车架上的油缸座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输装置的上方设置有一厢体底板,该厢体底板固定在底座的一对侧板上,并且所述的厢体底板在对应于各滚轮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滚轮让位口;所述的厢体底板采用花纹钢板冲压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双排链轮和摆动轴双排链轮为并排连接的两个齿轮结构,相邻两双排链轮之间分别通过一链条进行交错传动连接,所述的从动轮与摆动轴双排链轮之间通过从动链传动连接,所述的马达上构成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的端部设置有一主动轮,所述的主动轮通过传动链与摆动轴双排链轮传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马达为液压马达。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滚轮的表面具有一圈防滑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滚轮采用铝合金制成;所述的底板采用BS600高强度钢冲压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传输装置中一滚轴与相邻的另一传输装置中对应的滚轴之间通过联轴器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由于采用了马达驱动滚轴旋转和双排链轮与链条交错传动连接的结构,因而货物的移动距离能够通过马达控制,并且能够通过致停马达来锁死滚轮,有效避免了滚轮因缺乏管制而过度旋转使货物发生意外的情形,降低了装卸货物的难度和提高了装卸的安全性;其次,由于采用了滚轮在三角板上围绕摆动轴旋转的结构,因而能够升降滚轮而便于货物平放在厢体底板上;第三,滚轮通过滚轴分别安装在一对三角板的轴承上,每个滚轮的安装或拆卸都相对独立,减少了大量的安装强度,且便于日后的维护与检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结构侧视图。
图中:1.传输装置、11.底座、111.侧板、1111.滚轴让位腔、12.连杆、121.连杆座、13.滚轮、131.三角板、132.滚套、133.牵引杆、134.摆动轴、1341.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1.从动链、1342.摆动轴座、135.滚轴、1351.双排链轮、13511.链条、1352.从动轮、13521.从动链、1353.轴承、1354.轴承盖、136.防滑凹槽、14.油缸、141.油缸柱、142.油缸柱销轴、143.油缸销轴、144.油缸座、15.联轴器、16.马达、161.输出轴、162.主动轮、1621.传动链、17.厢体底板、171.滚轮让位口;2.厢体底盘、21.横梁;3.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针对目前图1所处的位置状态而言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包括至少一组安装在厢体底盘2上方且呈间隔设置的传输装置1,其中图2示意了六条传输装置1,三条传输装置1为一组,可左侧三条或右侧三条,分别用于输送货物,也可以两侧同时输送。单侧承载重量为5吨左右,每一传输装置1由一个单独的油缸14控制。具体地,所述的传输装置1包括一安装在厢体底盘2的横梁21上方并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底座11,该底座1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翻折有一侧板111,从而形成用于安装滚轮的专用轨道;一对位于底座11上方且设置在一对侧板111内侧的连杆12,该对连杆12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两连杆12彼此相对的一端端部之间固定有一连杆座121;复数个沿两连杆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滚轮13,每一滚轮13各自旋转地设置在位于一对连杆12内侧的彼此相对应的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一转角处,所述的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另一转角处固定连接有一滚套132,该滚套132内穿设有一摆动轴134,所述的摆动轴134的两端分别朝左右两侧延伸并旋转地支承在一对侧板111上,所述的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第三转角处连接有一牵引杆133,该牵引杆133的两端分别朝左右两侧延伸并分别旋转地连接在一对连杆12上;一油缸14,该油缸14的一端与连杆座121铰接、而另一端铰接在车架3上,特点是:每一滚轮13的中间穿设并固定有一滚轴135,该滚轴135旋转地支承在对应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一转角处,且滚轴135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在穿过一对侧板111后其端部分别固定有一双排链轮1351,相邻两双排链轮1351之间通过链条13511传动连接;所述的底座11下方还设置有一马达16,在靠近马达16上方的一滚轮13的滚轴135的一端在穿过其中一侧的侧板111后其端部固定有一从动轮1352,该滚轮13一旁的摆动轴134的一端在穿过同一侧的侧板111后其端部固定有一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所述的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分别与从动轮1352、马达16传动连接。所述的传输装置1中一滚轴135与相邻的另一传输装置1中对应的滚轴135之间通过联轴器15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滚轴135通过一对轴承1353分别旋转地支承在对应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一转角处,所述的三角板131在轴承1353的外侧安装有一轴承盖1354,该轴承盖1354套设在滚轴135上;所述的一对侧板111上分别开设有用于供滚轴135穿过且可上下翻转的滚轴让位腔1111。
进一步地,所述的摆动轴134在与一对侧板111的其中一侧板连接位置处的外侧设置有一摆动轴座1342,该摆动轴座1342的一端套设在摆动轴134上,另一端与对应的侧板111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油缸14的油缸柱141通过端部的油缸柱销轴142铰接在连杆座121的一侧面上,该油缸14的另一端通过油缸销轴143铰接在一固定于车架3上的油缸座144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输装置1的上方设置有一厢体底板17,该厢体底板17固定在底座11的一对侧板111上,并且所述的厢体底板17在对应于各滚轮13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滚轮让位口171。
进一步地,所述的双排链轮1351和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为并排连接的两个齿轮结构,相邻两双排链轮1351之间分别通过一链条13511进行交错传动连接,所述的从动轮1352与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之间通过从动链13411传动连接,所述的马达16上构成有一输出轴161,该输出轴161的端部设置有一主动轮162,所述的主动轮162通过传动链1621与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马达16的种类不是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液压马达。
进一步地,所述的底座11优选采用BS600高强度钢冲压成型,是普通钢材(Q235-A)强度的2.5倍。所述的厢体底板17优选采用花纹钢板冲压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的滚轮13的材质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铝合金制成,在保证产品强度的基础上,减轻了机构的重量。同时,在所述的滚轮13的表面具有一圈防滑凹槽1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滚轮13表面均布的防滑凹槽136的数量为60条左右,以提高与货架的摩擦系数,增加可靠性。
请参阅图1并结合图2和图3,当需要把货物传输至厢体内部时,先驱动所述的油缸14,通过油缸柱141拉动连杆座121以及一对连杆12向一端移动,所述的连杆12通过牵引杆133带动三角板131围绕摆动轴134旋转,使滚轮13向上抬升并穿过滚轮让位口171而突起于厢体底板17表面,此时,货物被滚轮13向上举升而脱离厢体底板17表面,接着驱动所述的马达16,所述的马达16通过输出轴161带动主动轮162旋转,进而由传动链1621带动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旋转,而所述的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又通过从动链13411带动从动轮1352和滚轴135以及对应的滚轮13旋转,所述的滚轴135在旋转过程中通过相邻两双排链轮1351之间的链条13511交错传动连接的结构实现传输装置1上各滚轮13间的转动,而相邻两传输装置1之间又通过联轴器15实现相邻滚轴135之间的传动,从而实现了一组传输装置1之间的同步传动,货物随着滚轮13的旋转而匀速向厢体内滑动,当货物移动至理想位置时,所述的马达16停止工作,输出轴161停转而使主动轮162停止旋转,所述的滚轮13在传动链1621、从动链13411和链条13511的限制下快速停止旋转,货物在滚轮13表面防滑凹槽136的摩擦力下停止滑动,此时,反向驱动油缸14工作,所述的油缸14通过油缸柱141拉动连杆座121以及连杆12向另一端移动,所述的连杆12通过牵引杆133带动三角板131围绕摆动轴134旋转,使滚轮13向下位移至厢体底板17的下方,货物脱离滚轮13的支撑而搁置在厢体底板17的上表面上,从而完成了货物的传输;当需要取出货物时,重复上述步骤并反向驱动所述的马达16,所述的滚轮13发生反转而使货物从厢体内部向外滑出。
Claims (10)
1.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包括至少一组安装在厢体底盘(2)上方且呈间隔设置的传输装置(1),所述的传输装置(1)包括一安装在厢体底盘(2)的横梁(21)上方并沿车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底座(11),该底座(11)的左右两侧分别向上翻折有一侧板(111);一对位于底座(11)上方且设置在一对侧板(111)内侧的连杆(12),该对连杆(12)沿底座(1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在两连杆(12)彼此相对的一端端部之间固定有一连杆座(121);复数个沿两连杆(12)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滚轮(13),每一滚轮(13)各自旋转地设置在位于一对连杆(12)内侧的彼此相对应的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一转角处,所述的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另一转角处固定连接有一滚套(132),该滚套(132)内穿设有一摆动轴(134),所述的摆动轴(134)的两端分别朝左右两侧延伸并旋转地支承在一对侧板(111)上,所述的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第三转角处连接有一牵引杆(133),该牵引杆(133)的两端分别朝左右两侧延伸并分别旋转地连接在一对连杆(12)上;一油缸(14),该油缸(14)的一端与连杆座(121)铰接、而另一端铰接在车架(3)上,其特征在于:每一滚轮(13)的中间穿设并固定有一滚轴(135),该滚轴(135)旋转地支承在对应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一转角处,且滚轴(135)的两端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在穿过一对侧板(111)后其端部分别固定有一双排链轮(1351),相邻两双排链轮(1351)之间通过链条(13511)传动连接;所述的底座(11)下方还设置有一马达(16),在靠近马达(16)上方的一滚轮(13)的滚轴(135)的一端在穿过其中一侧的侧板(111)后其端部固定有一从动轮(1352),该滚轮(13)一旁的摆动轴(134)的一端在穿过同一侧的侧板(111)后其端部固定有一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所述的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分别与从动轮(1352)、马达(16)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轴(135)通过一对轴承(1353)分别旋转地支承在对应两三角板(131)之间的其中一转角处,所述的三角板(131)在轴承(1353)的外侧安装有一轴承盖(1354),该轴承盖(1354)套设在滚轴(135)上;所述的一对侧板(111)上分别开设有用于供滚轴(135)穿过且可上下翻转的滚轴让位腔(11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动轴(134)在与一对侧板(111)的其中一侧板的连接位置处的外侧设置有一摆动轴座(1342),该摆动轴座(1342)的一端套设在摆动轴(134)上,另一端与对应的侧板(111)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14)的油缸柱(141)通过端部的油缸柱销轴(142)铰接在连杆座(121)的一侧面上,该油缸(14)的另一端通过油缸销轴(143)铰接在一固定于车架(3)上的油缸座(14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装置(1)的上方设置有一厢体底板(17),该厢体底板(17)固定在底座(11)的一对侧板(111)上,并且所述的厢体底板(17)在对应于各滚轮(13)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滚轮让位口(171);所述的厢体底板(17)采用花纹钢板冲压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排链轮(1351)和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为并排连接的两个齿轮结构,相邻两双排链轮(1351)之间分别通过一链条(13511)进行交错传动连接,所述的从动轮(1352)与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之间通过从动链(13411)传动连接,所述的马达(16)上构成有一输出轴(161),该输出轴(161)的端部设置有一主动轮(162),所述的主动轮(162)通过传动链(1621)与摆动轴双排链轮(1341)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达(16)为液压马达。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13)的表面具有一圈防滑凹槽(13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13)采用铝合金制成;所述的底座(11)采用BS600高强度钢冲压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装置(1)中一滚轴(135)与相邻的另一传输装置(1)中对应的滚轴(135)之间通过联轴器(15)传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44994.6U CN210192516U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44994.6U CN210192516U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92516U true CN210192516U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9875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44994.6U Active CN210192516U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925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78918A (zh) * | 2020-08-25 | 2020-12-15 | 温州优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针织机械零部件的货架 |
-
2019
- 2019-05-22 CN CN201920744994.6U patent/CN21019251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78918A (zh) * | 2020-08-25 | 2020-12-15 | 温州优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针织机械零部件的货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777218B (zh) | 一种地下管道运输货物转接系统 | |
CN102501900B (zh) | 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其使用方法、一种运输工具 | |
KR101100331B1 (ko) | 포크리프트용 컨베이어 파렛트 | |
CN107758261A (zh) | 一种货物转接系统 | |
CN105883334A (zh) | 皮带过渡式移动装卸机 | |
CN107304006B (zh) | 一种用于汽车座椅自动装卸的传输系统 | |
US2812868A (en) | Loading and unloading device for trucks | |
CN208120001U (zh) | 一种地下管道运输货物转接系统 | |
CN202464829U (zh) | 可移动的双门快速散货接料装车斗 | |
CN210192516U (zh) | 配置于厢式车上具有传输功能的装卸平台 | |
CN112408260A (zh) | 一种全向移动多箱并取运输车 | |
CN111847323A (zh) | 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 | |
CN105731104B (zh) | 自伸缩套筒式承重轨道 | |
CN202283934U (zh) | 可移动装载物的车架总成及装设该车架的运输工具 | |
CN112850568A (zh) | 一种铁路棚车自动装车机 | |
CN116495501A (zh) | 一种火车集装箱卸料系统及卸料方法 | |
CN208964467U (zh) | 一种升降搬运小车 | |
CN106395686A (zh) | 袋装硫酸钡的车间内便捷转运装置 | |
CN206126761U (zh) | 大容量便捷式袋装硫酸钡转运装置 | |
CN214780120U (zh) | 一种带有滚筒小车的提升装置 | |
CN212832662U (zh) | 一种自驱动齿轮齿条叉车 | |
CN213679652U (zh) | 一种吊钩式多箱并取运输小车 | |
CN220562610U (zh) | 一种平板车及具有其的搬运装置 | |
CN211869228U (zh) | 纵梁式移送车辆结构 | |
CN220562620U (zh) | 一种车载货物装卸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