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84137U - 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84137U CN210184137U CN201920299198.6U CN201920299198U CN210184137U CN 210184137 U CN210184137 U CN 210184137U CN 201920299198 U CN201920299198 U CN 201920299198U CN 210184137 U CN210184137 U CN 2101841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water
- pot body
- hole
- filter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2010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101150114468 TU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62 irri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973 irr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381 stabiliz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464837 Viridiplant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21 irrigation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41 in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35 plant grow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20—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in agriculture, e.g. CO2
- Y02P60/21—Dinitrogen oxide [N2O], e.g. using aquaponics, hydroponics or efficiency measur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包括盆体和设置在所述盆体内部的滤芯,所述盆体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穿设孔,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穿设孔处,且所述滤芯的正投影能够覆盖所述穿设孔;所述滤芯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固定腔,所述滤芯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流水孔,且全部的所述流水孔均与所述固定腔连通;所述盆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用以嵌设另一所述无土种植盆的底部;所述盆体内设置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包括第一罩体和与所述第一罩体连接的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罩设在所述滤芯的外壁上,所述第二罩体覆盖所述盆体的底壁。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搭建,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绿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立体栽培装置一般采用收纳袋式的种植方式,但是在搭建立体栽培装置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搭建时一般先将收纳袋式的立体栽培装置固定好之后,再将绿植依次放入收纳袋中。在放置绿植的过程中存在绿植根部的基土脱落,从而导致搭建区域的地面被污染,需要在搭建完成后专门进行清洁,因而装配者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其能够方便搭建,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并提高空间利用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土种植盆,包括盆体和设置在所述盆体内部的滤芯,所述盆体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穿设孔,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穿设孔处,且所述滤芯的正投影能够覆盖所述穿设孔;所述滤芯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固定腔,所述滤芯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流水孔,且全部的所述流水孔均与所述固定腔连通;所述盆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用以嵌设另一所述无土种植盆的底部;所述盆体内设置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包括第一罩体和与所述第一罩体连接的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罩设在所述滤芯的外壁上,所述第二罩体覆盖所述盆体的底壁。
进一步的,所述滤芯与所述盆体卡接或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的外侧壁凹陷形成有生长空间,所述生长空间位于所述盆体的下端部;所述盆体的上边缘沿远离其中心的方向形成有外延空间;所述外延空间和所述生长空间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的底壁在位于所述穿设孔处设置有导流环,且所述导流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穿设孔的孔径。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的外底壁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位于所述导流环的外侧,且所述卡环和所述导流环能够围成卡设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盆体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折弯,所述第一折弯处设置有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利用无土种植盆搭建的立体栽培装置,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搭建单元,任一所述搭建单元包括底座、连接座、加强柱和若干所述的无土种植盆,全部的所述无土种植盆沿竖直方向依次堆叠,且所述加强柱依次通过所述穿设孔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最下方的所述盆体的底壁接触,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储水腔,且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出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供所述加强柱穿设的插入孔,所述连接座呈倒置的圆台型设置,所述插入孔呈圆台型设置;所述连接座内可拆卸的设置有稳定件,所述稳定件能够插设进所述插入孔内,且所述稳定件能够套设在所述加强柱的外侧壁上,以增大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加强柱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搭建单元还包括盛水槽,所述盛水槽与最上端的所述无土种植盆连接,且所述盛水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浇灌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水管和与所述水管连通的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搭建单元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在搭建的过程中,先将植株放置在盆体的边缘处,然后将盆体依次堆叠,因而在搭建的过程中减少了植株根部附着的基土的脱落,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无土种植盆的整体示意图一;
图2是无土种植盆的整体示意图二;
图3是无土种植盆搭建立体栽培装置时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无土种植盆堆叠时的整体示意图;
图5是盛水槽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连接座的整体示意图;
图7是挡圈的整体示意图;
图8是过滤罩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盆体;11、卡环;12、卡槽;13、穿设孔;14、生长空间;15、第一折弯;151、加强筋;152、外延空间;16、导流环;161、卡设空间;2、滤芯;21、固定腔;22、流水孔;3、挡圈;31、套筒;32、挡板;4、底座;5、连接座;51、储水腔;52、出水孔;53、稳定件;6、加强柱;7、过滤罩;71、第一罩体;72、第二罩体;8、盛水槽;81、浇灌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土种植盆的一实施例,包括盆体1和设置在盆体1内部的滤芯2,滤芯2和盆体1可以卡接固定也可以一体成型。盆体1位于其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穿设孔13,滤芯2设置在穿设孔13处,并且滤芯2的正投影面积能够完全覆盖穿设孔13的开设面积。在加工的过程中,为了便于脱模滤芯2设置呈锥形。在运输无土种植盆的过程中将无土种植盆依次堆叠,然后下方的滤芯会穿设进上方滤芯的固定腔内,从而减少了无土种植盆运输时的占地面积,方便运输。
参照图1和图2,滤芯2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固定腔21,同时滤芯2沿其周向阵列开设有若干流水孔22,全部的流水孔22均与固定腔21连通。在使用的过程中,灌溉时多余的水会经流水孔22汇入固定腔21,然后经固定腔21流出。为了保证种植在盆体1内的植株生长所需的水份,开设在滤芯2最下方的流水孔22与盆体1的底壁留有一定的距离,当盆体1内的水位低于最下方的流水孔22时,水会储存在盆体1内;当盆体1的水位超过最低位置处的流水孔22时,水会经流水孔22溢流进固定腔21内流出。
参照图1和图8,盆体1内设置有过滤罩7,以减小落叶以及水中的杂质对流水孔22的堵塞。过滤罩7包括第一罩体71和与第一罩体71的外边缘连接的第二罩体72,本实施例中过滤罩7优选无纺布,且第一罩体71和第二罩体72一体成型。第一罩体71罩设在滤芯2的外侧壁上,第二罩体72覆盖在盆体1的底壁上。当将植株放置在盆体1内部时,植株和基土能够压设在第二罩体72上,从而能够实现过滤罩7相对于盆体1的固定。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盆体1的外侧壁向内凹陷形成有生长空间14,当将无土种植盆堆叠时,上方盆体1外侧壁上的生长空间14会减小位于下方盆体1内的植株的生长限制,以减小盆体1堆叠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同时盆体1的上边缘沿远离其中心的方向形成有外延空间152,当将植株放置在盆体1内部时,外延空间152能够增大植株的增长空间,同时对植株的生长也具有一定的引导的作用。为了保证盆体1使用时的强度,生长空间14位于盆体1的下端部,而外延空间152设置在盆体1的上边缘处,且外延空间152和生长空间14间隔设置。
参照图1,盆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卡槽12,本实施例中盆体1上端部的边上均开设有上述卡槽12。当盆体1堆叠时,上方盆体1的底部能够卡嵌在卡槽12内,从而提高了盆体1堆叠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图2和图7,在另一实施例中,盆体1内设置有挡圈3,挡圈3包括套筒31和与套筒31固定的若干挡板32。套筒31套设在滤芯2的外侧壁上,以实现挡圈3的固定。挡板32的一端与套筒31的外侧壁固定,另一端与盆体1的内侧壁接触,从而利用设置在盆体1内的挡板32能够将挡板32分成若干个空间,从而能够限制种植在相邻两挡板32间的植株的生长,减少植株因倾斜放置对其生长的影响。为了便于将挡圈3放置在盆体1的内部,本实施例中挡圈3可以选用材质稍软的塑料。
参照图1和图7,进一步的,套筒31的上端面和挡板32的上表面均与卡槽12的底壁齐平,因而在盆体1堆叠的过程中,放置在下方盆体1内的挡圈3能够与上方盆体1的底部接触,从而能够对上方的盆体1起支撑作用,以减小上方盆体1和植株的重力对其影响,增大盆体1堆叠时的稳定性。
参照图2,盆体1的上表面的边缘处沿远离盆体1中心的方向设置有第一折弯15,第一折弯15能够增大盆体1的强度,同时也便于拿取盆体1。盆体1在位于第一折弯15处设置有加强筋151,加强筋151能够增大盆体1的强度。
实施例二
一种利用无土种植盆搭建的立体栽培装置,参照图3,其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搭建单元,利用搭建单元实现空间的隔离。搭建单元包括底座4、加强柱6和若干无土种植盆,在搭建的过程中先将无土种植盆依次堆叠,因为穿设孔13均开设在无土种植盆底部的中心处,因而堆叠后的穿设孔13均位于同一直线上。将加强柱6依次穿设过开设在无土种植盆上的穿设孔13,并加强柱6的底部与底座4固定连接。底座4可以通过紧固螺栓与地面固定,以实现搭建单元的固定。滤芯2的上端部向靠近其中轴线的方向设置有第二折弯,第二折弯能够与加强柱6的外侧壁接触,从而能够增大无土种植盆堆叠时的稳定性,本实施中,为了便于滤芯2的加工,滤芯2和第二折弯一体成型设置。
参照图3和图6,搭建单元还包括连接座5,连接座5设置在底座4上方,与底座4固定连接。连接座5的上端面能够与最下方的无土种植盆的盆底接触,连接座5的内部开设有储水腔51,同时其下端开设有与储水腔51连通的出水孔52。储水腔51上端部的开口大于穿设孔13的开设面积,在灌溉的过程中,无土种植盆中的水经滤芯2和穿设孔13流出后最终汇入储水腔51中,然后经由与储水腔51连通的出水孔52流出,利用储水腔51收集灌溉剩余的水,减少灌溉时水的外漏;同时能够将灌溉剩余的水重新进行灌溉,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参照图2、图3和图6,盆体1的底部设置有导流环16,导流环16设置在穿设孔13处,且导流环16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穿设孔13的孔径。盆体1的底部设置有卡环11,卡环11和导流环16共同围成卡设空间161,当连接座5和最下方的盆体1接触时,连接座5能够卡嵌在卡设空间161中,从而能够利用卡环11和导流环16限制连接座5的位置,从而能够增大立体栽培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导流环16能够对沿穿设孔13流出的水流导向,从而使得流水能够汇入到连接座5内,减小水流沿盆体1底壁的扩散。
参照图2、图3和图6,连接座5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供加强柱6穿设的插入孔,为了便于连接座5的堆叠和收纳,连接座5呈倒置的圆台型设置,插入孔呈圆台型设置。当将连接座5套设在加强柱6的外侧壁上时,因为插入孔呈圆台型设置,因而插入孔的上端部和加强柱的外侧壁接触,但插入孔的下端部和加强柱间留有一定的间隙。因而为了增大连接座5和加强柱6间的稳定性,连接座5位于插入孔的底部可拆卸的设置有稳定件53。稳定件53呈圆台型设置,且稳定件53的外侧壁能够与插入孔的内壁贴合。加强柱6穿设在连接座5和稳定件53内部,从而增大了连接座5和加强柱6间的稳定性。
参照图5,搭建单元还包括盛水槽8,盛水槽8设置在最顶部盆体1的上方,并与最上方的盆体1固定连接。盛水槽8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浇灌口81。为了增大浇灌的面积,本实施例中浇灌口81开设在盛水槽8侧壁的下端处。
参照图3,立体栽培装置还包括喷洒装置,喷洒装置包括水管(图中未示出)和若干喷头(图中未示出),利用水管实现灌溉水的输送,利用喷头实现对无土种植盆的喷淋。为了减少灌溉时水的外漏,喷头和搭建单元对应设置,使得喷头内的灌溉水能够充分的流入无土种植盆中并依次实现对植株的灌溉。
参照图3,全部的搭建单元共同连接有第二储水箱(图中未示出),第二储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水泵(图中未示出),从而能够利用第二水泵实现第二储水箱内的水的循环。为了扩大立体栽培装置的应用场景,可以将搭建单元单独使用,任一搭建单元还包括第一储水箱(图中未示出),第一储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水泵(图中未示出),从而利用第一水泵实现第一储水箱内水的循环。因而在搭建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合理选择搭建单元的部件和设置方式,能够提高立体栽培装置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土种植盆,其特征在于,包括盆体和设置在所述盆体内部的滤芯,所述盆体底部的中心处开设有穿设孔,所述滤芯设置在所述穿设孔处,且所述滤芯的正投影能够覆盖所述穿设孔;所述滤芯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固定腔,所述滤芯沿其周向开设有若干流水孔,且全部的所述流水孔均与所述固定腔连通;所述盆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卡槽,用以嵌设另一所述无土种植盆的底部;所述盆体内设置有过滤罩,所述过滤罩包括第一罩体和与所述第一罩体连接的第二罩体,所述第一罩体罩设在所述滤芯的外壁上,所述第二罩体覆盖所述盆体的底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与所述盆体卡接或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的外侧壁凹陷形成有生长空间,所述生长空间位于所述盆体的下端部;所述盆体的上边缘沿远离其中心的方向形成有外延空间;所述外延空间和所述生长空间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的底壁在位于所述穿设孔处设置有导流环,且所述导流环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所述穿设孔的孔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土种植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的外底壁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位于所述导流环的外侧,且所述卡环和所述导流环能够围成卡设空间。
6.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土种植盆搭建的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阵列设置的搭建单元,任一所述搭建单元包括底座、连接座、加强柱和若干所述的无土种植盆,全部的所述无土种植盆沿竖直方向依次堆叠,且所述加强柱依次通过所述穿设孔与所述底座固定;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最下方的所述盆体的底壁接触,所述连接座内开设有储水腔,且所述连接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出水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搭建单元包括第一储水箱,所述第一储水箱内设置有第一水泵;或者全部的所述搭建单元共同连接有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二储水箱内设置有第二水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沿其轴向贯穿开设有供所述加强柱穿设的插入孔,所述连接座呈倒置的圆台型设置,所述插入孔呈圆台型设置;所述连接座内可拆卸的设置有稳定件,所述稳定件能够插设进所述插入孔内,且所述稳定件能够套设在所述加强柱的外侧壁上,以增大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加强柱间的稳定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建单元还包括盛水槽,所述盛水槽与最上端的所述无土种植盆连接,且所述盛水槽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浇灌口。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体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建单元还包括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包括水管和与所述水管连通的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搭建单元对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99198.6U CN210184137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99198.6U CN210184137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84137U true CN210184137U (zh) | 2020-03-27 |
Family
ID=6988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99198.6U Active CN210184137U (zh) | 2019-03-08 | 2019-03-08 | 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8413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9965A (zh) * | 2019-03-08 | 2019-05-10 | 江苏安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 |
-
2019
- 2019-03-08 CN CN201920299198.6U patent/CN2101841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29965A (zh) * | 2019-03-08 | 2019-05-10 | 江苏安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306863C (zh) | 溶液培养管的附件 | |
US20140075841A1 (en) | Hydroponic growing system | |
KR102039379B1 (ko) | 식재가 용이한 저수조 멀티 화분 | |
JP4564984B2 (ja) | 育苗装置 | |
EP4046477B1 (en) | A plant container for greening walls | |
CN210184137U (zh) | 无土种植盆和利用无土种植盆组合的立体栽培装置 | |
CN108934551B (zh) | 园林绿化景观墙 | |
US20010052199A1 (en) | Stackable planter | |
KR102458955B1 (ko) | 다용도 모듈형 화분 | |
CN211872862U (zh) | 一种用于迎风坡的生态护坡块 | |
KR20090056752A (ko) | 안정된 급·배수구조가 마련된 적층식 화분 | |
US12256681B2 (en) | Water culture block | |
CN213214503U (zh) | 一种防漏陶瓷花盆 | |
CN210630275U (zh) | 一种滴灌式的陶瓷花盆 | |
PL190478B1 (pl) | Płyta uprawowa do ukorzeniania rozsad i rząd płytuprawowych | |
CN215269627U (zh) | 一种具有引流口的种植单元及种植系统 | |
KR101576540B1 (ko) | 화분조립체 | |
CN210808396U (zh) | 喷淋绿化墙 | |
CN217011944U (zh) | 一种小麦育种用植培盘 | |
CN210808397U (zh) | 具备喷淋功能的种植装置 | |
CN217659081U (zh) | 一种一体式花盆花架装置 | |
KR20170003332U (ko) | 포트 꽂이 화분 | |
KR200191189Y1 (ko) | 화분용 관수육묘상자 | |
CN217790539U (zh) | 一种农业立体种植设备 | |
KR200457473Y1 (ko) | 화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