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72479U - 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72479U CN210172479U CN201821982688.8U CN201821982688U CN210172479U CN 210172479 U CN210172479 U CN 210172479U CN 201821982688 U CN201821982688 U CN 201821982688U CN 210172479 U CN210172479 U CN 21017247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cylinder
- guide rail
- vibration
- moun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包括机构固定板、用于装载线圈的振动盘机构、连接振动盘机构的直振器机构、连接直振器机构的定位机构和与定位机构配合的上料机械手;直振器机构和定位机构设于机构固定板上;直振器机构包括直振器和设于直振器上的直振器导轨直振器导轨;振动盘机构连接直振器导轨的第一端,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和定位机构配合;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设有与定位机构的定位针配合的定位通孔;定位机构的定位气缸驱动定位针沿着上升并穿过定位通孔,实现拦截和抬升线圈。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实现对线圈自动上料,取代人工上料,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且消除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喇叭线圈上料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喇叭线圈模具的上料方式为人工操作:工人手工叠好组装配件,然后把组装配件放入组装件模具中,再放入铆钉固定进行冲压。人工上料存在如下缺陷:对于产品而言,产品欠缺一致性,质量参差不齐;对于人而言,劳动强度大,导致生产效率不高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也不利于自动化设备的开发配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解决了现有人工对喇叭线圈模具上料无法保证质量、工人劳动强度大、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包括机构固定板、用于装载线圈的振动盘机构、连接振动盘机构的直振器机构、连接直振器机构的定位机构和与定位机构配合的上料机械手;直振器机构和定位机构设于机构固定板上;直振器机构包括直振器和设于直振器上的直振器导轨直振器导轨;振动盘机构连接直振器导轨的第一端,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和定位机构配合;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设有与定位机构的定位针配合的定位通孔;定位机构的定位气缸驱动定位针沿着上升并穿过定位通孔,实现拦截和抬升线圈。
进一步,所述振动盘机构包括振动盘和振动盘导轨,振动盘导轨的第一端连接振动盘,振动盘导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直振器导轨的第一端。
进一步,所述直振器机构包括直振器和设于直振器上的所述直振器导轨;所述线圈在直振器的振动下,沿着直振器导轨位移至所述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构固定板上的第一水平气缸结构、定位机构座、设于定位机构座上的第一气缸安装板、设于第一气缸安装板上的所述定位气缸和连接定位气缸的所述定位针;
进一步,所述第一水平气缸结构包括第一线性导轨、与第一线性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线性滑块、连接第一线性滑块的滑块安装座和第一水平气缸;滑块安装座连接第一气缸安装板,第一水平气缸驱动滑块安装座和第一线性滑块沿着第一线性导轨位移,并带动第一气缸安装板、定位气缸、定位针和传感器沿着第一线性导轨位移。
进一步,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线圈的传感器,传感器设于所述定位机构座且连接定位气缸,定位传感器位于和所述定位孔配合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第二水平气缸结构、连接第二水平气缸结构的第二气缸安装板、连接第二气缸安装板的竖直气缸结构、连接竖直气缸结构的夹具气缸、连接夹具气缸的夹具,夹具位于所述定位针上方且和定位针相互配合。
进一步,所述夹具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线圈的定位槽和定位柱。
进一步,所述第二水平气缸结构包括水平安装板、设于水平安装板的导杆滑块座,设于导杆滑块座上的第二水平气缸、穿过导杆滑块座的第二导杆和设于第二导杆末端的导杆固定座;第二导杆前端连接第二气缸安装板,水平气缸的活动杆连接第二气缸安装板;第二导杆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当水平气缸的活动杆伸出或缩回时,第二水平气缸驱动第二气缸安装板沿着第二导杆位移,第二导杆相对导杆滑块座位移,同时带动所述竖直气缸结构、所述夹具气缸和所述夹具沿着所述第二导杆位移。
进一步,所述竖直气缸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上的第二线性导轨、与第二线性导轨活动配合的第二线性滑块、连接第二线性滑块的夹具滑块座和设于第二气缸安装板上的竖直气缸;第二线性导轨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夹具滑块座连接所述夹具气缸;竖直气缸连接第二线性滑块并驱动第二线性滑块沿着第二线性导轨位移,同时带动夹具滑块座、所述夹具气缸和所述夹具沿着第二线性导轨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振动盘机构、直振器机构、定位机构和上料机械手配合的结构,实现线圈自动上料,取代人工上料,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且消除安全隐患。采用传感器实现控制线圈补料、送料、上料等工序,保证送料、出料的畅顺,再由上料机械手经气缸、直线导轨、滑块的配合完成一系列上料动作;保证产品零件位置、角度、冲压效果的一致性,提升工作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配合自动化生产线的开发,大大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并减轻劳动负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直振器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定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上料机械手的正视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机构固定板1;振动盘机构2;振动盘21;振动盘导轨22;振动盘导轨的第一端221;振动盘导轨的第二端222;振动盘固定座23;直振器机构3;直振器31;直振器导轨32;直振器导轨的第一端321;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322;直振器固定座33;定位通孔34;定位机构4;第一水平气缸结构41;第一线性导轨411;第一线性滑块412;滑块安装座413;第一水平气缸414;定位机构座42;第一气缸安装板43;定位气缸44;定位针45;传感器46;上料机械手5;第二水平气缸结构51;水平安装板511;导杆滑块座512;第二水平气缸513;水平气缸的活动杆5131;第二导杆514;导杆固定座515;第二气缸安装板52;竖直气缸结构53;第二线性导轨531;第二线性滑块532;夹具滑块座533;竖直气缸534;第二浮动接头535;夹具气缸54;夹具55;定位槽551;定位柱5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至图5实施例所示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包括机构固定板1、用于装载线圈的振动盘机构2、连接振动盘机构2的直振器机构3、连接直振器机构3的定位机构4和与定位机构4配合的上料机械手5。直振器机构3和定位机构4设于机构固定板1上。
振动盘机构2包括振动盘21、振动盘导轨22和用于支撑振动盘21的振动盘固定座23,振动盘导轨的第一端221连接振动盘21且振动盘导轨的第二端222连接直振器机构3。线圈在振动盘21的振动下,沿着振动盘导轨22位移至直振器机构3中。
直振器机构3包括直振器31、设于直振器31上的直振器导轨32和用于支撑直振器31的直振器固定座33。振动盘导轨的第二端222连接直振器导轨的第一端321,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322和定位机构4配合。直振器固定座33设于机构固定板1上。线圈在直振器31的振动下,沿着直振器导轨32位移至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322。
定位机构4包括设于机构固定板1上的第一水平气缸结构41、定位机构座42、设于定位机构座42上的第一气缸安装板43、设于第一气缸安装板43上的定位气缸44、连接定位气缸44的定位针45和用于感应线圈的传感器46,传感器46设于定位机构座42上。第一水平气缸结构41包括第一线性导轨411、与第一线性导轨411滑动连接的第一线性滑块412、连接第一线性滑块412的滑块安装座413和第一水平气缸414。第一线性导轨411沿着水平X向延伸,滑块安装座413连接第一气缸安装板43。第一水平气缸414驱动滑块安装座413和第一线性滑块412沿着第一线性导轨411位移,并带动第一气缸安装板43、定位气缸44、定位针45和传感器46沿着第一线性导轨411在水平X向上位移。
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322设有与定位针45配合的定位通孔34,传感器46连接定位气缸44,当传感器46感应到线圈时,定位气缸44驱动定位针45沿着竖直Z向上升并穿过定位通孔34,实现拦截和抬升线圈的功能,控制线圈进行及时的补料及送料,然后上料机械手5开始动作。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气缸44为三轴气缸;定位针45具备弹性伸缩功能,避免硬性触碰造成线圈的损伤。
上料机械手5包括第二水平气缸结构51、连接第二水平气缸结构51的第二气缸安装板52、连接第二气缸安装板52的竖直气缸结构53、连接竖直气缸结构53的夹具气缸54、连接夹具气缸54的夹具55,夹具55位于定位针上方且和定位针相互配合。夹具55设有定位槽551和定位柱552,保证线圈在上料的过程中不会走位或走偏角度。
第二水平气缸结构51包括水平安装板511、设于水平安装板511的导杆滑块座512,设于导杆滑块座512上的第二水平气缸513、穿过导杆滑块座512的第二导杆514、设于第二导杆514末端的导杆固定座515。第二导杆514前端连接第二气缸安装板52。水平气缸的活动杆5131连接第二气缸安装板52。第二导杆514沿着水平方向X向延伸,当水平气缸的活动杆5131伸出或缩回时,第二水平气缸513驱动第二气缸安装板52沿着第二导杆514位移,第二导杆514相对导杆滑块座512位移,同时带动竖直气缸结构53、夹具气缸54和夹具55沿着第二导杆514在水平X向上位移。
竖直气缸结构53包括设于第二气缸安装板52上的第二线性导轨531、与第二线性导轨531活动配合的第二线性滑块532、连接第二线性滑块532的夹具滑块座533和设于第二气缸安装板52上的竖直气缸534。第二线性导轨531沿着竖直Z向延伸,夹具滑块座533连接夹具气缸54。竖直气缸534通过第二浮动接头535连接第二线性滑块532并驱动第二线性滑块532沿着第二线性导轨531位移,同时带动夹具滑块座533、夹具气缸54和夹具55沿着第二线性导轨531在竖直Z向上位移。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说明,现说明其工作流程:S1、在振动盘机构2的驱动下,线圈沿着振动盘导轨22位移至直振器导轨32中。S2、在直振器机构3的驱动下,线圈沿着直振器导轨32位移至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322。S3、定位机构4动作,第一水平气缸结构41驱动定位针45到定位通孔34下方,传感器46感应到线圈同时定位气缸44驱动定位针上升穿过定位通孔34,实现对线圈定位。S4、上料机械手5开始动作,首先,通过第二水平气缸513和竖直气缸534配合完成进退、上下动作,再经夹具气缸54夹紧线圈升起并再平稳放置到另外的组装件模具中待冲压。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构固定板、用于装载线圈的振动盘机构、连接振动盘机构的直振器机构、连接直振器机构的定位机构和与定位机构配合的上料机械手;直振器机构和定位机构设于机构固定板上;直振器机构包括直振器和设于直振器上的直振器导轨直振器导轨;振动盘机构连接直振器导轨的第一端,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和定位机构配合;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设有与定位机构的定位针配合的定位通孔;定位机构的定位气缸驱动定位针沿着上升并穿过定位通孔,实现拦截和抬升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振动盘机构包括振动盘和振动盘导轨,振动盘导轨的第一端连接振动盘,振动盘导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直振器导轨的第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直振器机构包括直振器和设于直振器上的所述直振器导轨;所述线圈在直振器的振动下,沿着直振器导轨位移至所述直振器导轨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于所述机构固定板上的第一水平气缸结构、定位机构座、设于定位机构座上的第一气缸安装板、设于第一气缸安装板上的所述定位气缸和连接定位气缸的所述定位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水平气缸结构包括第一线性导轨、与第一线性导轨滑动连接的第一线性滑块、连接第一线性滑块的滑块安装座和第一水平气缸;滑块安装座连接第一气缸安装板,第一水平气缸驱动滑块安装座和第一线性滑块沿着第一线性导轨位移,并带动第一气缸安装板、定位气缸、定位针和传感器沿着第一线性导轨位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用于感应所述线圈的传感器,传感器设于所述定位机构座且连接定位气缸,定位传感器位于和定位孔配合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第二水平气缸结构、连接第二水平气缸结构的第二气缸安装板、连接第二气缸安装板的竖直气缸结构、连接竖直气缸结构的夹具气缸、连接夹具气缸的夹具,夹具位于所述定位针上方且和定位针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夹具设有用于定位所述线圈的定位槽和定位柱。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水平气缸结构包括水平安装板、设于水平安装板的导杆滑块座,设于导杆滑块座上的第二水平气缸、穿过导杆滑块座的第二导杆和设于第二导杆末端的导杆固定座;第二导杆前端连接第二气缸安装板,水平气缸的活动杆连接第二气缸安装板;第二导杆沿着水平方向延伸,当水平气缸的活动杆伸出或缩回时,第二水平气缸驱动第二气缸安装板沿着第二导杆位移,第二导杆相对导杆滑块座位移,同时带动所述竖直气缸结构、所述夹具气缸和所述夹具沿着所述第二导杆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竖直气缸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气缸安装板上的第二线性导轨、与第二线性导轨活动配合的第二线性滑块、连接第二线性滑块的夹具滑块座和设于第二气缸安装板上的竖直气缸;第二线性导轨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夹具滑块座连接所述夹具气缸;竖直气缸连接第二线性滑块并驱动第二线性滑块沿着第二线性导轨位移,同时带动夹具滑块座、所述夹具气缸和所述夹具沿着第二线性导轨位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82688.8U CN210172479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82688.8U CN210172479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72479U true CN210172479U (zh) | 2020-03-24 |
Family
ID=69828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82688.8U Active CN210172479U (zh) | 2018-11-28 | 2018-11-28 | 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7247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5243A (zh) * | 2020-07-20 | 2020-10-09 | 济宁市海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插接件激光焊锡球装置及焊接方法 |
CN113600703A (zh) * | 2021-09-07 | 2021-11-05 | 温州揽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滤清器封盖冲压生产线的上料装置 |
-
2018
- 2018-11-28 CN CN201821982688.8U patent/CN21017247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45243A (zh) * | 2020-07-20 | 2020-10-09 | 济宁市海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插接件激光焊锡球装置及焊接方法 |
CN111745243B (zh) * | 2020-07-20 | 2025-05-27 | 济宁市海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插接件激光焊锡球装置及焊接方法 |
CN113600703A (zh) * | 2021-09-07 | 2021-11-05 | 温州揽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滤清器封盖冲压生产线的上料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03661A (zh) | 一种翻转下料部件 | |
CN210172479U (zh) | 一种自动上线圈机构 | |
CN209466577U (zh) | 全自动上下料生产系统 | |
CN109624201B (zh) | 自动铁片上料二次取出埋入生产系统 | |
CN205021108U (zh) | 冷凝器弹性螺帽安装机 | |
CN203863673U (zh) | 一种自动放置机械手 | |
CN205703208U (zh) | 一种挂带全自动组装机的吊环安装装置 | |
CN201573070U (zh) | 薄壁件缸体定位夹紧装置 | |
CN217701043U (zh) | 一种用于调整冲压机的送料杆的调试机 | |
CN212217424U (zh) | 一种智能自动点焊专机 | |
CN216929145U (zh) | 一种线材整角成型机构 | |
CN110640499B (zh) | 一种打孔辅助定位装置 | |
CN213621943U (zh) | 一种自动定位的上料工装 | |
CN205798763U (zh) | 一种车架纵梁的焊接装置 | |
CN209409119U (zh) | 一种纱管自动生产设备 | |
CN2912919Y (zh) | 模具与工作台的快速定位装置 | |
CN207736772U (zh) | 一种定位载具及螺母植入装置 | |
CN208497509U (zh) | 一种五金端子注塑自动送拉料带装置 | |
CN210001763U (zh) | 一种石英产品数字化定位装置 | |
CN211277582U (zh) | 物料上料机构 | |
CN110181222A (zh) | 板料自动化点焊装置 | |
CN220841480U (zh) | 一种高光注塑产品柔性焊接设备 | |
CN220943888U (zh) | 一种焊接夹具定位机构 | |
CN211219315U (zh) | 一种u盘组装设备上的焊接装置 | |
CN110861909A (zh) | 一种供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