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69803U -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69803U CN210169803U CN201920622656.5U CN201920622656U CN210169803U CN 210169803 U CN210169803 U CN 210169803U CN 201920622656 U CN201920622656 U CN 201920622656U CN 210169803 U CN210169803 U CN 21016980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drive shaft
- air
- air inlet
- contai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KJLPSBMDOIVXSN-UHFFFAOYSA-N 4-[4-[2-[4-(3,4-dicarboxyphenoxy)phenyl]propan-2-yl]phenoxy]phthal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1C=C(OC=2C=C(C(C(O)=O)=CC=2)C(O)=O)C=CC=1C(C)(C)C(C=C1)=CC=C1OC1=CC=C(C(O)=O)C(C(O)=O)=C1 KJLPSBMDOIVXS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1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025 ste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furosemide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S(=O)(=O)N)=CC(C(O)=O)=C1NCC1=CC=CO1 ZZUFCTLCJUWOS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372 meat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3659 Aver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168 barbecu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81 coal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365 direct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21056 liquid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7/00—Baking; Roasting; Grilling; Frying
- A47J37/06—Roasters; Grills; Sandwich grills
- A47J37/0623—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 A47J37/0629—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 A47J37/0641—Small-size cooking ovens, i.e. defining an at least partially closed cooking cavity with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s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air fr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设有热风风扇和加热装置,下机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及驱动所述搅拌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下机体的驱动源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中空设置,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驱动轴连通并通过中空的驱动轴将蒸汽通入所述容器内。通过增加蒸汽发生器,拓展现有空气炸锅的功能;将驱动轴中空设置,并同时实现驱动和蒸汽的传输,依靠现有产品结构,只需将驱动轴替换为中空的驱动轴,即可满足注入蒸汽的功能,对于现有产品改变较小,产品升级方便。蒸汽和动力共路传输,可共用密封结构,密封性能得以保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空气炸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炸锅,特别是一种包括搅拌装置的空气炸锅,通常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上机体设有热风风扇和加热装置,下机体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容器,搅拌装置设置于容器内。该空气炸锅依靠热风风扇和加热装置对放置于容器内的食材进行加热烧烤,以完成对食材的加工。而设置搅拌装置,可进一步的对容器内的食材进行搅拌翻转,特别是对于较小的、分散的食材,当食材堆积时不易加工均匀,设置搅拌装置可解决该问题。
但这种空气炸锅相对加工功能单一,只能用于烧烤食材,并且持续烧烤食材,还会使得食材过于干燥,在加工肉类时,会使得肉类食材失水过多,而影响肉类食材的口感。
对于上述的问题,申请号CN201720587695.7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其在容器内设置储水装置,在储水装置内注水,工作过程中,储水装置内的水会被加热而形成蒸汽,蒸汽进入容纳腔内,使得容纳腔内的温度增加,进而改善食物的口感。
但这种空气炸锅直接将储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储水装置内有水,则能实现增加蒸汽的功能,或储水装置内无水或者水被蒸发完,则无法再实现加温容纳腔的目的,并且,储水装置设置于容纳腔内,若设定的程序不需要蒸汽加温,但如果用户在储水装置内注水,则加工过程中无法控制蒸汽的产生,反而使得食材不能被更好的加工。而储水装置仅依靠空气炸锅本身的加热装置来实现加热,随着容纳腔内的温度升高,蒸汽产生的速度增加,但蒸汽的速度无法控制,对于需要快速产生蒸汽的功能,无法满足;而由于储水装置会吸收部分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也使得空气炸锅整体加工效率降低。
在容纳腔内设置储水装置,特别是将储水装置设置在搅拌装置上,使得搅拌装置受力增大,特别是将储水装置设置在搅拌装置上端时,受重力影响,搅拌装置易出现晃动、磨损等问题;在容纳腔内增加储水装置,必然要占据现有容纳腔的空间,使得空气炸锅容纳有效利用率下降。在容纳腔内设置储水装置,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蒸汽会进入机体内部,特别是会沿驱动结构
综上而言,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仅仅是部分解决现有问题存在的缺陷,例如当用户需要大量蒸汽来实现纯蒸的功能时,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稳定可靠、结构简单的多功能空气炸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设有热风风扇和加热装置,下机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搅拌装置,其中,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及驱动所述搅拌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下机体的驱动源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中空设置,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驱动轴连通并通过中空的驱动轴将蒸汽通入所述容器内,所述搅拌装置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驱动轴上端,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之间的密封结构,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扣合后密封结构封闭所述容纳腔。
优选的,还包括与蒸汽发生器连通进气腔,所述进气腔通过进气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进气腔内并实现导通。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设置于所述容器底部中心,所述驱动轴包括相互连通的驱动段和连接段,所述驱动段插入所述进气腔内,所述连接段设置于所述容器上且所述驱动段可拆卸连通,所述连接段驱动所述搅拌装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段和连接段的单向阀和触发部。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进气腔之间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腔一侧,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进气腔中心,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进气腔部分设有导通所述进气腔和驱动轴内的通气孔。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进气腔且伸出端封闭,所述通气孔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进气腔内部分侧壁。
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桨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端,所述搅拌桨设有连通所述驱动轴内部与容器的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搅拌桨上端侧壁,所述出气孔设置为多个且均布设置,所述搅拌叶片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出气孔下方。
优选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机体下端外缘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贴合所述下机体上表面以封闭所述容纳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额外设置向容纳腔内提供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由于蒸汽发生器单独设置,可对蒸汽发生器的蒸汽量、时间、是否运行等多种控制,进而进入容纳腔内的蒸汽量、进蒸汽时间及切断蒸汽时间可控,可满足纯蒸、辅助蒸汽等多种需求,蒸汽发生器单独设置,不需要加工腔内的加热装置额外加热,不影响空气炸锅的正常工作;并且,蒸汽发生器单独设置,加水量可控,甚至可通过外围水源来满足持续注水的需求,即使在加工过程中需要临时增加蒸汽,只需向蒸汽发生器注水并打开蒸汽发生器,即可实现蒸的功能,而无需关闭及打开空气炸锅来额外操作。将驱动搅拌装置的驱动轴设置为中空,蒸汽发生器与驱动轴连通并通过中空的驱动轴将蒸汽通入容器内,依靠现有产品中现有结构,只需要将驱动轴替换为中空的驱动轴,即可满足注入蒸汽的功能,对于产品的改变很小,需要替换的配件较小,产品升级方便。蒸汽依靠驱动轴进行传输,可同时实现蒸汽及动力传输,满足空气炸锅多功能的需求,并且,只需设置共同的传输路径即可实现蒸汽和动力传输,结构要求简单。蒸汽依靠驱动轴进行传输,依靠现有的密封结构,即可同时满足驱动结构和蒸汽传输的要求,技术要求简单,而由于驱动轴本身的密封结构技术成熟,因此,对于整机的密封,特别是蒸汽传输的密封要求大大降低,蒸汽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保证;蒸汽在驱动轴内传输,能更好的防止蒸汽进入驱动系统,特别是驱动电机,从而更好的解决了蒸汽泄漏的问题。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之间设置密封结构,使得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扣合后能封闭所述容纳腔,这样空气炸锅在加工过程中,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或者蒸汽不会由上机体和下机体之间的缝隙排出,不会影响用户的正常操作。并且,蒸汽随意由缝隙排出,也会影响容纳腔内正常的蒸汽压力,设置密封结构,能保证容纳腔内压力在可控范围内,使得食材加工可靠。并且,空气炸锅还可设置排蒸汽结构,来控制容纳腔内废气向可控方向排出,以提升用户舒适度和满意度。
2.设置进气腔,驱动轴可通过插入方式来实现连通,即保证了蒸汽由中空的驱动轴来传输,同时,驱动轴也可拆卸设置,这样,对于驱动轴的清洗、维护等带来更大的方便,同时,对于不同的产品以及不同的功能需求,可更换不同的驱动轴,实现多功能的目的。例如,在不需要搅拌的功能中,可仅设置带蒸汽管路的中空管即可实现蒸汽传输,满足蒸的功能需求即可,而不再需要中空管实现驱动的功能,当然通用驱动轴来实现蒸汽的传输,只需在程序中控制驱动源不工作,即可实现蒸的功能;对于蒸汽量需求不同的功能,可更换不同传输内径的驱动轴,来满足相应的功能。而对于不需要蒸汽功能时,可通过设置非中空的驱动轴来封闭蒸汽管路,从根源上防止蒸汽外泄。同时,设置进气腔,特别是进气腔与中空的驱动轴在截面上具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会在进气腔内产生缓冲,并重新在进气腔内集聚并通入驱动轴内,这样,蒸汽发生器可能产生的压力变化,特别是压力不稳定,会在进气腔内得以缓解,并形成稳定的压力蒸汽由驱动轴传输入容纳腔内。同时,对于蒸汽发生器本身产生的水汽或者聚结的水滴,也会在进气腔内凝结,而不会进一步传输进容纳腔内,保证了进入容纳腔的蒸汽纯度,确保食材加工可靠。
3.由于搅拌装置通常设置于容器底部,以对容器内的食材进行搅拌,将驱动轴设置于容器底部中心,这样,驱动源及驱动轴设置于下机体,对于驱动轴的传输路径要求最短,这样,位于驱动轴内的蒸汽传输路径也比较短,方便蒸汽的快速传输,密封可靠性也能保证。将驱动轴设置于容器底部中心,蒸汽出口通常也设置于容器底部中心,这样蒸汽从容器底部进入容器内,而蒸汽本身向上升,顺应了蒸汽本身的特性,能提升蒸汽的加工效率,设置于容器中心,搅拌和蒸汽在整体容器风均匀设置,不会存在死角,加工均匀。驱动轴设置为驱动段和连接段,驱动段与下机体连接设置,连接段设置于容器上,这样连接段可随容器一起拆装,在连接段与容器之间设置密封结构,即可保证驱动轴与容器之间的密封,防止蒸汽由驱动轴与容器之间的连接处进入下机体内。并且,连接段设置于容器上,当空气炸锅加工完成后,连接段及搅拌装置可随容器一起拆卸拿起,而无需将驱动轴和搅拌装置再拆卸,方便用户操作使用。
4.驱动轴设置单向阀和触发部,这样,仅在驱动段和连接段安装到位后,蒸汽输送管路才导通并实现蒸汽传输,未安装连接段时,单向阀未触发,不会有蒸汽传输进容器内,这样在不需要蒸汽的功能时,不安装触发结构,就不会产生蒸汽,即使用户误触发了产生蒸汽的功能,也不会有蒸汽进入容器内,有效保证了蒸汽使用的可靠性。
5.在驱动轴与进气腔之间设置密封件,可进一步提升驱动轴与进气腔之间密封的可靠性,而不单单依靠驱动轴与进气腔之间的机械结构。并且,设置密封件,也方便了驱动轴与进气腔之间的拆卸。
6.进气口位于进气腔一侧,驱动轴由进气腔中心插入进气腔内,这样进气口与驱动轴的通气孔不会直接相对,对于进气腔的缓冲功能得以进一步提升,特别是,由于进气口位于一侧,在向进气腔进蒸汽时,蒸汽会在进气腔内形成旋流,而旋流的蒸汽在中心集聚,而驱动轴设置于进气腔的中心,恰恰会使得集聚的蒸汽由通气孔进入驱动轴,使得蒸汽的整体传输更加高效。
7.驱动轴贯穿所述进气腔且伸出端封闭,驱动源可在驱动轴的下端对驱动轴进行驱动,结构简单,连接方便。通气孔设置于驱动轴的侧壁,蒸汽在由通气孔进入驱动轴内部时,会在通气孔处进行变向,同时由于蒸汽在进气腔内产生的旋流,蒸汽得以在驱动轴内集中,蒸汽在驱动轴内的传输效率高,传输稳定可靠,进而使得空气炸锅的加工稳定可靠。
8.搅拌装置设有搅拌桨,搅拌桨套设于驱动轴上端,方便搅拌装置的拆装,对于需要搅拌装置的功能,可安装搅拌装置,对于不需要搅拌功能时,可不安装搅拌装置,使用方便快捷。搅拌桨上设置连通驱动轴内部与容器内部的蒸汽,使得蒸汽由搅拌装置排出,进而直接与食材进行接触,以对食材进行加工,加工效率高。
9.出气孔设置于搅拌桨侧壁且位于搅拌叶片上方,在搅拌叶片旋转过程中,出气孔能持续均匀的向容器内通入蒸汽,而出气孔位于搅拌叶片上方,食材不容器触及出气孔,能有效防止出气孔被食材堵塞,保证了蒸汽传输管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10.在上机体下侧外缘安装密封圈,在上机体和下机体扣合时用来封闭所述容纳腔,结构实现方便,利用现有结构特征,增加密封结构即可实现密封的要求。同时,在上机体设置密封圈,利用上机体本身的重量来进一下压迫密封圈,使得密封圈产生形变,与上机体和下机体之间贴合的面积增大,密封性能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驱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驱动轴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进气腔下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进气腔与驱动轴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驱动轴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连接段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单向阀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驱动段与连接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连接段结构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连接段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搅拌装置和容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一实施例排蒸汽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二实施例驱动轴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三实施例进气腔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第四实施例驱动轴与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标各部件名称如下:
100.上机体;101.加热管;102.热风风扇;103.热风电机;104.密封圈;110.下机体;111.容纳腔;120.容器;121.安装孔;130.搅拌装置;131.搅拌桨;132.搅拌叶片;133.出气孔;134.触发柱;140.连接轴;150.蒸汽发生器;151.蒸汽管;152.蒸汽管密封圈;160.驱动源;161.驱动轴孔;162.传输皮带;170.排蒸汽通道;171.排蒸汽进口;172.排蒸汽出口;2.进气腔;20.进气口;21.进气腔下盖;211.通孔;212.环形凸筋;213.下盖密封槽;214.进气腔密封槽;215.驱动源固定架;216.挡板;22.进气腔上盖;221.出气口;222.上盖环形凸起;223.上盖密封槽;23.进气腔下密封件;231.密封唇口;232.密封环筋;24.进气腔密封件;25.进气腔上密封件;26.进气格栅;3.驱动段;30.通气孔;31.驱动段下段;310.下段连接孔;311.下段密封槽;312.下段环筋;313.下连接板;314. 驱动段轮;32.驱动段上段;321.外花键齿;322.阀固定环;323.过气孔;324.上连接板;325.上段密封槽;326.密封槽环筋;327.密封槽限位筋;33.驱动段密封垫;34.单向阀体;341.阀芯柱;342.阀芯安装槽;343.阀芯定位环;344.阀芯槽;35.弹簧;36.单向阀密封件;37.驱动段密封件;38.轴孔;4.连接段;41.连接段体;411.上连接体;412.下连接体;413.内花键齿;414.触发件;4140.过气槽;415.限位环筋;416.连接密封槽;42.下固定件;421.下支撑环;422.下固定环;43.上固定件;431.上限位环;432.上固定环;44.固定件密封件;45.连接段密封件;461.第二单向阀体;462.第二弹簧;463.第二阀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对于“上游”、“下游”等位置关系,是基于流体正常流动时位置关系。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的结构如图1-17所示,包括上机体100和下机体110,所述上机体100与下机体110通过连接轴140铰接,使得上机体100可旋转的设置于下机体110上方。上机体100设有加热装置、热风风扇102、风扇电机103,优选的,加热装置为加热管101,热风风扇102设置于加热管101上方,风扇电机103驱动热风风扇102旋转并将加热管101产生的热量吹入加工腔内。所述下机体110设有容纳腔111,容纳腔111内设有容器120,容器120内设有搅拌装置130。当所述上机体100扣合于所述下机体110时,所述加热管101和热风风扇102位于所述容纳腔111及容器120上方,所述加热管101发热,热风风扇将加热管101产生的热量吹向容器120,以对容器内的食材进行加热,同时,加热管也可通过热辐射同时对食材进行烘烤。
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蒸汽发生器150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搅拌装置130,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下机体的驱动源160和驱动轴,驱动轴中空设置,蒸汽发生器与驱动轴连通并通过中空的驱动轴将蒸汽通入容器内。
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之间的密封结构,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扣合后密封结构封闭所述容纳腔。
通过设置中空的驱动轴,来实现蒸汽的传输,使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炸锅可实现纯烤、纯蒸、蒸烤相结构的功能。要实现纯烤,只需打开加热装置和热风风扇,即可在容器内形成循环的热风进行加热烧烤。要实现纯蒸功能,只需打开蒸汽发生器,并通过驱动轴将蒸汽注入容器内,以实现蒸的功能。要实现蒸烤功能,只需同时打开加热装置、热风风扇和蒸汽发生器,即可同时实现加热、蒸汽的功能。同时,驱动轴可在功能需要的时候驱动搅拌装置来对容器内的食材进行搅拌,以使得加工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将驱动轴中空设置,直接利用现有产品中已有的驱动轴,来实现蒸汽的传输,使得产生功能增加,而相对现有产品而言,不需要更多的技术变动,只需将现有的驱动轴替换为中空的驱动轴,即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同时,将驱动轴中空设置以实现蒸汽的传动,利用现有驱动轴本身的密封结构,即可实现驱动以及蒸汽结构的双重密封,技术实现方便,可靠性高。
实施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14所示,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与蒸汽发生器150连通的进气腔2,所述进气腔2通过进气口20与蒸汽发生器150相连通,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进气腔2内并实现导通。
如图1所示,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104,所述密封圈104设置于所述上机体100下侧外缘,所述密封圈104可在上机体100和下机体110扣合时与下机体110贴合,并在上机体100和下机体110的压迫下产生形变,以提高密封圈104与上机体100和下机体110的贴合面积。通过设置密封圈,来提升容纳腔的密封性能,保证容纳腔在加工过程中处于内部可控,特别是可有效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或蒸汽由上机体和下机体之间缝隙自由排出,提升用户使用舒适度和满意度。
如图1、2所示,所述驱动轴设置于所述容器底部中心,所述驱动轴包括相互连通的驱动段3和连接段4,所述驱动段3插入所述进气腔2内,所述连接段4设置于容器120上,所述连接段4进一步驱动所述搅拌装置。对于现有的空气炸锅而言,通常技术是将驱动轴设置于容器底部中心,这样可方便搅拌装置对容器内食材的搅拌,而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改变现有驱动轴及容器的结构设置,在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将驱动轴中空设置,即可满足同时实现动力传输和蒸汽传输,满足空气炸锅多功能的需求。并且,将驱动轴设置在底部中心,也方便蒸汽在容器内均匀分布,对于蒸功能时使得加工更均匀,加工更可靠。
如图2、3所示,所述进气腔2呈圆盘状,所述进气腔2包括进气腔下盖21和进气腔上盖22,所述进气腔下盖21和进气腔上盖22相互扣合,并在内部形成进气空间。所述进气口20设置于进气腔下盖21侧壁,且进气口20位于所述进气腔2的底部,使得进气口20由进气空间的最底部实现进气。进气腔上盖22中心设有出气口221,进气腔下盖21相对的设有通孔211,所述驱动段3由所述出气口221插入所述进气腔2并由通孔211伸入所述进气腔2,驱动段3下端封闭,驱动段3位于所述进气腔2内部的侧壁设有连通进气腔2和驱动段3内部的通气孔30,驱动轴3下端与驱动源160固定连接,使得驱动源160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3,优选的,所述驱动源160为驱动电机。所述驱动段3进一步与连接段4相连接并通过驱动段4驱动搅拌装置130。进气腔设置为圆盘状,一方面可通过改变蒸汽传输路径的有效截面尺寸,来提升蒸汽传输压力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圆盘状的进气腔,进气口由侧壁进,而出气口设置于中心,利于蒸汽的整体流动,蒸汽由侧壁向中心集聚,同样有利于蒸汽压力的稳定,再者,圆盘状的进气腔在轴向上不占据更多空间,而充分利用于空气炸锅本身在径向上尺寸较大的特性,不会改变现有空气炸锅的尺寸,防止体积过大造成的用户满意度下降。
如图3-6所示,所述进气腔下盖21内壁设有向上延伸的环形凸筋212,所述环形凸筋212环绕所述通孔211设置,所述环形凸筋212形成下盖密封槽213,在下盖密封槽213处设有进气腔下密封件23,所述驱动段3由通孔211穿出所述进气腔2时,所述进气腔下密封件23套设于驱动段3外,并分别与进气腔下盖21及驱动段3相贴合,用于对进气腔下盖21及驱动段3密封。如图6所示,所述进气腔下密封件23设有与驱动段3相贴合的密封唇口231、与下盖密封槽213表面相贴合的密封环筋232,密封唇口231和密封环筋232可提升进气腔下密封件23与驱动段3及下盖密封槽213的贴合面积,提升密封性能。通过设置环形凸筋,一方面,可改变进气腔内部的流体区域,另一方面,环形凸筋自然形成用于安装密封件的槽,结构及空间利用率提升,而环形凸筋向内延伸,不会增加进气腔在空气炸锅内部所占据的体积,还可提升密封可靠性。
进气腔上盖22内壁设有向下延伸的上盖环筋凸起222,上盖环形凸起222环绕所述出气口221设置,且上盖环形凸起222相对所述环形凸筋212设置,所述环形凸筋212与上盖环形凸起222使得进气腔2内形成缓冲区26和导通区27,所述缓冲区26与进气口20相连通,所述导通区27与通气孔30相连通。所述上盖环形凸起222在进气腔上盖外壁形成上盖密封槽223,上盖密封槽223内设有进气腔上密封件25,所述驱动段3由出气口221插入所述进气腔2时,所述进气腔上密封件25套设于驱动段3外,并分别与进气腔上盖22及驱动段3相贴合,用于对进气腔上盖22及驱动段3密封。优选的,所述进气腔上密封件25与进气腔下密封件23结构相同,这样在生产组装时,不用再对上、下密封件进行区分,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
进气腔下盖21与进气腔上盖22固定连接贴合的表面设有进气腔密封槽214,进气腔密封槽214处设有进气腔密封件24,当进气腔下盖21与进气腔上盖22相扣合时,进气腔密封件24分别与进气腔下盖21和进气腔上盖22相贴合并用于密封进气腔2。进气腔下盖21内壁还设有挡板216,所述挡板216相对所述进气口20设置,当蒸汽由进气口20进入进气腔时,会直接冲击挡板216,从而进一步释放蒸汽本身的冲击力,保证进气腔内蒸汽的压力稳定。
蒸汽发生器本身产生的蒸汽会存在压力不稳定问题,还有可能混杂有水珠,直接通过驱动轴传输进容器内时,会影响空气炸锅整体对食材的加工,加工效率及加工效果均下降。通过设置进气腔,进气腔相对进气口及通气口体积及有效截面有明显的变化,使得由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在进气腔内得以缓冲和稳定,压力稳定的蒸汽再由通气口进入驱动轴内部并通入容器内,使得到达容器内蒸汽压力稳定,蒸汽量及蒸汽时间控制精准,对于食材的加工控制可靠,加工效率及加工效果改善提升。同时,由于压力的释放,混杂在蒸汽中的水珠得以沉淀凝结,并在进气腔内汇聚,不会再由驱动轴传输进容器内,也保证了通入容器内的蒸汽纯净。而将进气口设置于进气腔的底部最低处,还可通过设置排出机构等将进气腔内的凝结水排出。
如图3-9所示,所述驱动段3包括驱动段下段31和驱动段上段32,所述驱动段下段31和驱动段上段32固定连接,驱动段下段31贯穿所述进气腔2并与进气腔2连通,驱动段上段32伸入所述下机体110并伸入容纳腔111内,所述驱动段下段31底端还设有与驱动源160连接的下段连接孔310,优选的,所述驱动源160电机轴上设有驱动轴孔161,所述驱动源160的电机轴插入驱动段下段31的底端,在驱动轴孔161和下段连接孔310处设有传动销,以此将驱动源与驱动段固定连接。而进气腔下盖21外壁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驱动源160的驱动源固定架215,通常的,驱动源160通过螺钉固定于驱动源固定架215。这样,驱动源直接固定于进气腔外侧壁,可将驱动源与进气腔设置为整套的组件,方便驱动轴及进气腔的生产组装;驱动源直接驱动驱动轴,之间不需要额外的传动结构,传动效率高。
所述驱动段下段31位于所述进气腔2内侧壁设有通气孔30,所述通气孔30设置为多个,且沿驱动段下段31径向均布,这样即使驱动轴在旋转时,由进气腔进入驱动轴内部的蒸汽也是均匀进入,而不会存在从某个方向进气过多的问题。
所述驱动段下段31上端设有下连接板313,所述驱动段上段32的底端设有上连接板324,所述下连接板313上表面还设有下段密封槽311,所述下段密封槽311处设有驱动段密封件33,所述下连接板313与上连接板324之间通过螺钉连接以固定所述驱动段3,所述驱动段密封件33分别贴合所述下连接板313和上连接板324以封闭所述驱动段。所述驱动段下段31内壁向上延伸形成下段环筋312,所述下段环筋312可插入驱动段上段32腔内。将驱动段设置为分体的两段,每段长度不需要设置过长,防止驱动段内部中空尺寸过大时不易生产加工;同时,驱动段还需要设置单向阀,设置为两段,可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分别组件后再将两者组装以组成驱动段,方便快捷。进一步设置下段环筋,并将下段环筋插入驱动段上段内,增加了驱动段上段和驱动段下段之间的连接关系,使得驱动段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加提升,并且,蒸汽是由驱动段下段向上流动,自然会顺着下段环筋进入驱动段上段,能防止蒸汽再由两段之间的间隙漏出。
所述驱动轴还包括位于所述驱动段3和连接段4的单向阀和触发部,其中,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驱动段3上。所述驱动段上段32内壁设有向内延伸的阀固定环322,所述阀固定环322中心具有过气孔323,蒸汽可由过气孔323通过并传输。阀固定环322处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单向阀体34、弹簧35和单向阀密封件36。所述单向阀体34贯穿所述过气孔323,所述弹簧35和单向阀密封件36分别位于所述阀固定环322两侧。所述单向阀体34包括阀芯柱341,所述阀芯柱341下端设有阀芯安装槽342,所述单向阀密封件36设置于所述阀芯安装槽342个,所述阀芯柱341上端设有阀芯定位环343,所述弹簧35可抵触于所述阀芯定位环343并带动所述阀芯柱341,并进一步带动单向阀密封件36以封闭所述过气孔323,阀芯柱341上还设有阀芯槽344,所述阀芯槽344贯穿所述阀芯定位环343,当单向阀密封件36打开过气孔323时导通所述驱动段3。通过设置单向阀,并且在连接段上设置触发部,使得仅在安装连接段时才导通驱动轴,这样,防止误触发蒸汽发生器开关时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进入加工腔内,保证了食材加工可靠。
所述驱动段上段32插入所述连接段4并与连接段4传动连通,所述驱动段上段32与连接段4之间设有传动花键,其中,所述驱动段上段32上端外侧壁设有外花键齿321,所述外花键齿321为沿所述驱动段上段32轴向延伸的筋条,且多条均布设置。位于外花键齿321上端进一步设置有上段密封槽325,所述上段密封槽325处设有驱动段密封件37,所述上段密封槽325内壁上还设有密封槽环筋326,所述密封槽环筋326用于对所述驱动段密封件37进行限位,防止驱动段密封件37脱落。通过设置花键,驱动段与连接段之间插接配合简单,方便连接段的拆卸;在驱动段上端设置密封结构,提升驱动段与连接段之间的密封性能,更进一步防止驱动轴蒸汽泄漏。
如图3-12所示,所述容器120底部中心设有安装孔121,所述连接段4包括连接段体41、下固定件42和上固定件43,所述连接段体41贯穿所述安装孔121,所述连接段体41通过下固定件42和上固定件43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安装孔121处。所述下固定件42包括下支撑环421和下固定环422,所述上固定件43包括上限位环431和上固定环432,其中,所述下固定环422和上固定环432相对设置,并将容器120夹在两者之间,所述上固定环432与容器120之间还设有固定件密封件44。所述连接段体41放置于所述下支撑环421上并在轴向限位,所述连接段体41随下支撑环421插入上限位环431内并在径向限位,这样,当下固定件42与上固定件43固定连接后,连接段体41仅可沿轴向旋转。
所述连接段体41进一步分为上连接体411和下连接体412,其中,所述上连接体411与搅拌装置连接并用于驱动搅拌装置,所述下连接体412与驱动段3相连通。所述下连接体412内壁设有内花键齿413,所述内花键齿413为下连接体412内壁沿轴向设置的筋条,且设置为多个,优选的,内花键齿与外花键齿数量相同。下连接体412内壁还设有触发部414,所述触发部414内设置于下连接体412内部向下延伸的环筋,所述触发部414可推动单向阀体34以打开单向阀,所述触发部414侧壁还设有供蒸汽通过的过气槽4140。所述下连接体412外侧壁上端还设有限位环筋415,所述限位环筋415可旋转于所述下支撑环421上,所述限位环筋415进一步形成连接密封槽416,连接密封槽416处设有连接段密封件45,连接段密封件45可与上限位环431的内壁相贴合以封闭所述连接段与容器。通过设置下固定件及上固定件,以将连接段可旋转的固定于容器上,这样,在安装容器时,即可实现连接段与驱动段的连通,而在加工完成后,直接取下容器,连接段即随容器一起分离,方便容器及容器内食材的操作。
如图2-13所示,所述搅拌装置130包括搅拌桨131、搅拌叶片132和出气孔133,所述搅拌叶片132设置于所述搅拌桨131侧壁,优选的,所述搅拌叶片132设置为一片,这主要是因为空气炸锅在工作过程中,通常只需要对食材进行翻转即可,需要的扭力及转速不高,单片叶片即可满足搅拌需求。搅拌桨131与连接段4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上连接体411设置为扁轴,所述搅拌桨131内壁设有与扁轴配合的限位。所述出气孔133设置于所述搅拌桨131上端侧壁,所述出气孔133设置为多个且均布设置,同时,所述搅拌叶片132在轴向上位于的所述出气孔133下方。通过在搅拌桨上设置出气孔,可使得驱动轴内注入的蒸汽沿搅拌装置进入容器内,当搅拌装置在工作时,蒸汽可随着搅拌装置的旋转,均匀的分布于容器空间内,使得空气炸锅对于食材的加工更均匀,加工更可靠。同时,出气孔位于搅拌叶片的上方,食材不容易触及出气孔,能有效防止出气孔被食材堵塞,保证了蒸汽传输管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如图14所示,所述上机体100还设有排蒸汽通道170,所述排蒸汽通道170设有排蒸汽进口171和排蒸汽出口172,所述排蒸汽进口171与容器120内部空间相连通,所述排蒸汽出口172与空气炸锅外部空间相连通,这样,容纳腔111内部多余的蒸汽,可通过排蒸汽进171、排蒸汽通道170及排蒸汽出口172排出至空气炸锅外部,防止容纳腔内持续注入蒸汽后压力过大而产生的危险。
综上,通过将驱动轴中空设置,在现有产品不做大的变更的基础上,可增加蒸的功能,拓展现有产品的功能,并且,相较现有技术中仅仅在内部增加加湿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可控制的蒸汽发生器,在加工过程中,蒸汽的进气时间、进气量均可控,并且,蒸汽发生器单独设置,不会影响空气炸锅本身加热装置的效率,空气炸锅本身的加工效率得以保证。驱动装置中空设置,蒸汽进一步的搅拌装置排出,在搅拌装置旋转进对食材进行加工,加工均匀,可靠性高。
可以理解的,所述上机体与下机体可分离设置,上机体直接扣合于所述下机体。
可以理解的,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可分离设置,所述上机体与下机体旋转扣合。
可以理解的,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进气腔之间依靠相互贴合的平面密封,而不需要单独设置密封件。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气口可设置于所述进气腔的上端或下端面;或者,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进气腔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进气腔的中端或上端。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气口与通气孔位于同一轴线上,但所述进气口与通气孔错位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气腔设有出气口,所述驱动轴由所述出气口插入所述进气腔且下端位于所述进气腔内,所述驱动轴底部或侧壁设有导通打磨驱动轴与进气腔的通气孔,或者所述驱动轴中空设置且贯穿两端,所述进气腔通过驱动轴下端的轴孔直接与所述驱动轴导通。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气腔开设有出气口,所述驱动轴中空设置且贯穿两端,所述驱动轴下端与所述进气腔外表面相贴合,所述进气腔通过出气口与驱动轴相导通。
可以理解的,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下机体上端外缘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上机体和下机体扣合时贴合上机体以封闭所述容纳腔;或者,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容器上端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上机体和下机体扣合时分别与上机体和下机体贴合以封闭所述容纳腔。
可以理解的,所述搅拌叶片可设置为多个,可且沿搅拌桨径向均布;或者,搅拌叶片设置为多个,并且在轴向错位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搅拌装置与驱动轴之间设有间隙,蒸汽可由搅拌装置与驱动轴之间的间隙注入容器内,而不再设置单独的排气孔。
可以理解的,所述出气孔可在轴向上位于所述搅拌叶片下方。
可以理解的,所述出气孔可设置在搅拌桨顶端。
可以理解的,所述排蒸汽通道可设置于所述下机体。
可以理解的,所述单向阀设置于连接段,而所述触发部设置于所述驱动段。对于不同加工功能需求,容器需要设置不同的密封要求,比如容器内需要旋转流体状食材,如煮粥或者火锅功能时,只需要持续对容器内注入蒸汽,即可完成粥或火锅的加热,但此时需要容器具有防漏的密封性能,将单向阀设置于连接段,即保证了蒸汽传输路径的可控,单向阀又可防止容器内的食材经驱动轴进入蒸汽发生器,提升传输可靠性,整机安全性能也得以提高。
可以理解的,所述驱动轴可一体设置,所述驱动轴伸入所述容器内驱动所述搅拌装置并实现蒸汽传输。
可以理解的,所述驱动轴一体设置,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进气腔可拆卸设置。优选的,所述驱动轴可设置于所述容器上,并随所述容器拆卸。
可以理解的,所述驱动轴及蒸汽发生器设置于上机体,所述驱动轴由上机体伸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容器内,所述驱动轴与所述搅拌装置连接以驱动所述搅拌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中空的驱动轴将蒸汽注入所述容器内。
实施例二。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不设置进气腔。
如图15所示,所述空气炸锅包括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管151。所述驱动轴中空设置,且中空的驱动轴贯穿设置,使得所述驱动轴下端形成轴孔38,所述蒸汽管151可插入所述轴孔38内,所述蒸汽管外侧壁还设有蒸汽管密封圈152,所述蒸汽管密封圈套设于蒸汽管151外,并在蒸汽管151插入驱动轴内时与驱动轴内壁相贴合以封闭蒸汽管与驱动轴。
所述驱动轴包括驱动段3,所述驱动段3设有驱动段轮314,所述驱动源160设有传输皮带162,所述驱动源160通过传输皮带162驱动所述驱动段轮314以驱动所述驱动轴。所述驱动源160固定于下机体内壁。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蒸汽发生器直接通过蒸汽管与驱动轴连接,蒸汽管与驱动轴直接插接即可,结构实现简单,只需增加蒸汽发生器即可满足蒸功能,同时,蒸汽发生器可设置于容纳腔外部,不会占用空气炸锅加热装置本身的功耗,保证了空气炸锅本身加工的稳定可靠。蒸汽管与驱动轴之间设置密封结构,进一步保证了蒸汽传输的可靠性,即使驱动轴相对蒸汽管转动,也能保证蒸汽传输的可靠。蒸汽管直接插入驱动轴内部,蒸汽可顺着中空的驱动轴向上快速传输,这也是蒸汽本身自然上升的方向,而蒸汽若反向向下时,会受到蒸汽本身上升的浮力和后续空气的压力,蒸汽泄漏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驱动源通过皮带带动驱动轴旋转,利用皮带本身传输的大传动比,使得驱动源可选择性大大提升,可使用较低成本较高转速的电机来满足驱动需求。
可以理解的,所述驱动源设有驱动齿,所述驱动轴外设有从动齿,驱动源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驱动轴。
可以理解的,所述蒸汽管套设于所述驱动轴外部,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管与驱动轴导通。
实施例三。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所述进气腔内进一步设置进气格栅。
如图16所示,所述进气腔包括进气口20、出气口221,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腔2的侧部,所述出气口221位于所述进气腔2的中心,所述进气腔内壁还设有进气格栅26,所述进气格栅26设置于所述进气腔2的内侧壁,所述进气格栅26螺旋上升设置,进入进气腔2内的蒸汽可顺着进气格栅26螺旋上升并通过所述出气口221排出。
通过设置进气格栅,使得蒸汽在进气腔内的运动路径更加可控。一方面,蒸汽进入进气腔内时,由于体积及有效截面的变化,蒸汽的压力得以释放并重新在进气腔内集聚以形成压力稳定的蒸汽,进而通过驱动轴传输至容纳腔内,保证空气炸锅的加工可靠;另一方面,进气格栅使得蒸汽在进气腔内的运动路径延长,相应的蒸汽在进气腔内存留的时间较长,使得由蒸汽发生器出来压力不稳定的蒸汽,在进气腔内得以充分的释放,从而使得由进气腔排出的蒸汽压力稳定可控,进而使得空气炸锅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可靠。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气格栅设置为多条,且相互间隙设置。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腔侧壁底部,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腔侧壁顶端,且与所述进气口相对设置,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出气口的蒸汽管,所述蒸汽发生器通过蒸汽管与驱动轴导通。
可以理解的,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腔侧壁顶部,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进气腔底部或侧壁底部,蒸汽由上部进入进气腔并由下部排出进气腔。由于蒸汽本身具有向上的浮力,反向设置的进气腔,使得进气腔内的蒸汽,必需由后续的蒸汽压迫才能更好的由出气口排出,而通过进气腔内体积的变化,使得蒸汽的压力经释放、重新集聚、增压等几重步骤,最终排出的蒸汽压力可控且稳定,保证了食材加工的稳定可靠。蒸汽向下压迫的过程中,残留在蒸汽中的水珠得以凝结,并最终在进气腔内集聚,再通过排水结构等排出,保证了进入容纳腔的蒸汽纯净高效。
实施例四: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的第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别在于,所述传动段与所述搅拌装置之间设有单向阀及触发部。
如图17所示,所述连接段41内设有第二单向阀体461、第二弹簧462、第二阀密封件463,所述第二阀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单向阀体461上,所述第二弹簧462推动所述第二单向阀体461并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463以封闭所述连接段41内部通道。所述搅拌装置130包括搅拌桨131、搅拌叶片132,所述搅拌桨131中空设置且可拆卸的安装于连接段41上端,所述搅拌桨131设有连通连接段41内部与容器的出气孔133,所述搅拌桨131内还设有可推动触发单向阀的触发柱134,所述触发柱134由所述搅拌桨131内顶端向下延伸设置,并在所述搅拌装置安装到所述连接段时,推动所述第二单向阀体461并带动所述第二密封件463以打开连接段41内部通道。所述搅拌桨131与所述连接段41之间还设有固定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搅拌桨后固定所述搅拌桨,以防止被蒸汽推动移位。
通过在传动段与搅拌装置之间设置单向阀,即保证了蒸汽传输管路可控,又使得容器内食材不会从连接段漏出,使得容器内可加工流体等食材,进一下提升了空气炸锅的使用功能。
可以理解的,所述搅拌装置不设置搅拌叶片,而仅仅具有触发功能,例如纯蒸功能时,搅拌装置仅设置触发柱用于触发单向阀来导通蒸汽通道,蒸汽能进入容纳腔内,由于不需要设置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也不需要额外占用容器内的空间,容器内可旋转较大体积的食材。进一步的,所述搅拌装置的出气孔处还设有设置密封结构,使得蒸汽可由出气孔向容器内注入蒸汽,而容器内的食材无法通过出气孔进入蒸汽传输管路。例如可将所述出气孔直径设置的足够小,内部的蒸汽在压力作用下可通过出气孔进入容器内,而外部的食材由于体积较大,而无法进入;或者在加工液体状食材时,流体会在出气孔处形成影响流体通过的表面张力,依靠流体本身的特性来阻止食材经出气孔进入蒸汽管路。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为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涵盖,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Claims (10)
1.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包括上机体和下机体,所述上机体设有热风风扇和加热装置,下机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容器,所述容器内设有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蒸汽发生器及驱动所述搅拌装置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于下机体的驱动源及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中空设置,所述蒸汽发生器与所述驱动轴连通并通过中空的驱动轴将蒸汽通入所述容器内,所述空气炸锅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之间的密封结构,所述上机体和下机体扣合后密封结构封闭所述容纳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蒸汽发生器连通的进气腔,所述进气腔通过进气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进气腔内并实现导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设置于所述容器底部中心,所述驱动轴包括相互连通的驱动段和连接段,所述驱动段插入所述进气腔内,所述连接段设置于所述容器上且所述驱动段可拆卸连通,所述连接段驱动所述搅拌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段和连接段的单向阀和触发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进气腔之间设有密封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进气腔一侧,所述驱动轴插入所述进气腔中心,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进气腔部分设有导通所述进气腔和驱动轴内的通气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贯穿所述进气腔且伸出端封闭,所述通气孔设置于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进气腔内部分侧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及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桨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上端,所述搅拌桨设有连通所述驱动轴内部与容器的出气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设置于所述搅拌桨上端侧壁,所述出气孔设置为多个且均布设置,所述搅拌叶片在轴向上位于所述出气孔下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机体下端外缘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可贴合所述下机体上表面以封闭所述容纳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22656.5U CN210169803U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22656.5U CN210169803U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69803U true CN210169803U (zh) | 2020-03-24 |
Family
ID=6983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22656.5U Active CN210169803U (zh) | 2019-04-30 | 2019-04-30 |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69803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14101A (zh) * | 2019-04-30 | 2020-06-02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
CN111449536A (zh) * | 2020-03-25 | 2020-07-28 | 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蒸煮功能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 |
US11134808B2 (en) | 2020-03-30 | 2021-10-05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
EP3912527A1 (fr) * | 2020-05-19 | 2021-11-24 | Seb S.A. | Appareil de cuisson comprenant une pale de brassage avec injection de vapeur |
CN113842033A (zh) * | 2021-10-22 | 2021-12-28 | 浙江田螺云厨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功能食物处理器的蒸食装置、辅食器 |
US11627834B2 (en) | 2017-08-09 | 2023-04-18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Cooking system for cooking food |
US11751710B2 (en) | 2019-02-25 | 2023-09-12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Guard for cooking system |
-
2019
- 2019-04-30 CN CN201920622656.5U patent/CN210169803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627834B2 (en) | 2017-08-09 | 2023-04-18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Cooking system for cooking food |
US12226039B2 (en) | 2019-02-25 | 2025-02-18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Guard for cooking system |
US11751710B2 (en) | 2019-02-25 | 2023-09-12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Guard for cooking system |
CN111214101B (zh) * | 2019-04-30 | 2021-03-23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
CN111214101A (zh) * | 2019-04-30 | 2020-06-02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
CN111449536A (zh) * | 2020-03-25 | 2020-07-28 | 宁波市嘉乐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蒸煮功能空气炸锅的控制方法 |
US11678765B2 (en) | 2020-03-30 | 2023-06-20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
US11647861B2 (en) | 2020-03-30 | 2023-05-16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
US11969118B2 (en) | 2020-03-30 | 2024-04-30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
US11134808B2 (en) | 2020-03-30 | 2021-10-05 |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
FR3110375A1 (fr) * | 2020-05-19 | 2021-11-26 | Seb S.A. | Pale de brassage avec injection de vapeur |
EP3912527A1 (fr) * | 2020-05-19 | 2021-11-24 | Seb S.A. | Appareil de cuisson comprenant une pale de brassage avec injection de vapeur |
CN113842033A (zh) * | 2021-10-22 | 2021-12-28 | 浙江田螺云厨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多功能食物处理器的蒸食装置、辅食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169803U (zh) |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 |
CN111214101B (zh) | 一种加工可靠的空气炸锅 | |
CN210697273U (zh) | 一种连接稳定的空气炸锅 | |
CN210697274U (zh) | 一种多功能空气炸锅 | |
CN211609339U (zh) | 一种操控方便的空气炸锅 | |
CN210540972U (zh) | 一种传输可靠的空气炸锅 | |
CN111214102B (zh) |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 |
CN110876567B (zh) | 一种操控可靠的空气炸锅 | |
US20130081544A1 (en) | Soybean milk machine of rapid pulping | |
CN110025223B (zh) | 电饭煲 | |
CN113133684A (zh) | 空气炸锅 | |
CN206414178U (zh) | 一种便于拆卸的搅拌棒及设有同其旋转蒸架的空气炸锅 | |
CN210408119U (zh) | 电饭煲 | |
CN106361177A (zh) | 一种能避免锅底漏液的空气炸锅 | |
CN211609340U (zh) | 一种操控可靠的空气炸锅 | |
CN211609338U (zh) | 一种结构紧凑的空气炸锅 | |
KR20100011019A (ko) | 자동 연속 곡물 볶음기 | |
WO2023207075A1 (zh) | 一种烹饪器具 | |
CN210169897U (zh) | 一种多功能烹饪器具 | |
WO2020220788A1 (zh) | 一种方便加工的空气炸锅 | |
CN211748982U (zh) | 一种观察可靠的空气炸锅 | |
CN209863301U (zh) | 一种旋转式加热的炒菜机 | |
CN210169795U (zh) | 一种使用方便的蒸汽烤箱 | |
CN217524745U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14964704U (zh) | 一种安全紧凑的空气炸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