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6147U -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16147U CN210116147U CN201920434380.8U CN201920434380U CN210116147U CN 210116147 U CN210116147 U CN 210116147U CN 201920434380 U CN201920434380 U CN 201920434380U CN 210116147 U CN210116147 U CN 2101161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hole
- cylinder
- communicated
- oil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38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38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10
- 230000003466 anti-cip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92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3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属于注射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注射机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预料发泡注射机,包括机座、油泵、滑动设置在机座上的注射座一、驱动注射座一前后移动的油缸一和驱动送料螺杆转动的液压马达,油泵的出油口分别接通换向阀V1和换向阀V2,油缸一的前、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1连通,液压马达的上、下进油口与换向阀V2连通,油缸一的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1之间串接有单向节流阀V4。本结构在注射座一向后移动复位的同时液压马达驱动送料螺杆进行预料,实现注射座一的复位和料筒内的预料同时进行,大大缩短了一次注料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注射机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射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背景技术
注射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具体为加热塑料,使其达到熔化状态,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射机主要由注射系统和液压传动系统构成,液压传动系统的作用是实现注塑机按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各种动作提供动力,并满足注塑机各部分所需压力、速度、温度等的要求。
目前,中国专利网公开了一种预塑发泡伺服注射机液压回路【授权公告号:CN205969849U】,注射返回油缸C1、送料料筒和入料反转油马达V5安装在射座上,射座由射座油缸C2推动进行前后动作,送料螺杆可转动设于送料料筒内并由入料反转油马达V5带动进行转动,注射返回油缸C1带动送料螺杆在送料料筒内可前后移动,入料反转油马达V5在反转时带动送料螺杆进行后退动作。①预塑发泡工作时,起始位置,射座后限位,注射前限位(送料螺杆靠前)伺服电机M驱动油泵P工作,液压油分成三路;②三位四通阀V3投入工作,第一路液压油通过三位四通阀V3后带动入料反转油马达V5反转,送料螺杆将料送到料筒内的前端部,对应的送料螺杆进行后退动作,直到预料到位后,三位四通阀V3 退出工作,入料反转油马达V5停止反转;③三位四通阀Vl投入工作,第二路液压油通过三位四通阀Vl后进入射座油缸C2,射座油缸C2推动射座前限位,射座带动送料料筒向前移动,使得送料料筒前端的喷射嘴抵靠在模具上,送料料筒前端的喷射嘴被打开;④三位四通阀V2投入工作,第三路液压油通过三位四通阀V2后进入注射返回油缸Cl,注射返回油缸Cl推动送料螺杆向前移动,送料螺杆将料筒内的料向前挤,使得料筒内的料通过喷射嘴注入到模具内;⑤三位四通阀V2退出工作,三位四通阀Vl转换位置,射座油缸C2推动射座向后移动复位,当射座向后复位完成后,再重复第②步操作实现预料。
上述步骤②入料反转油马达V5反转预料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压油才能驱动入料反转油马达V5反转,而步骤⑤射座油缸C2推动射座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只需要少量的高压油即可驱动射座油缸C2动作,入料反转油马达V5工作时远大于射座油缸C2工作时需要的高压油量。在注射机一次注料完成后,射座油缸C2推动射座向后移动复位过程中如果同时入料反转油马达V5反转进行预料的话,即同时进行步骤⑤和步骤②的话,为了满足入料反转油马达V5能够反转预料,伺服电机M驱动油泵P 工作提供大量的高压油输入到步骤②的第一路液压油中,由于油泵P的输出同时与三路液压油连通的,因此第三路液压油中也具有大量的高压油,使得第三路液压油的油压很高,该油压通过射座油缸C2的前进油口作用在射座油缸C2的活塞上,使得活塞受到具有较大的向后推力,与此同时射座油缸C2的后进油口快速的回油,使得射座向后移动复位的速度很快,导致射座在瞬间快速的复位,造成注射机整机剧烈的抖动,容易对射座造成损害,不利于注射机的平稳运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射座移动的平稳性的同时提高注射机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包括机座、油泵、滑动设置在机座上用于带动料筒前后移动的注射座一、驱动注射座一前后移动的油缸一和驱动位于料筒内的送料螺杆转动的液压马达,所述油泵的出油口分别接通换向阀V1和换向阀V2,所述油缸一的前、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1连通,所述液压马达的上、下进油口与换向阀V2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一的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1之间串接有单向节流阀V4,油缸一的前进油口进油时能够推动注射座一向后移动,且单向节流阀V4对注射油缸一的后进油口的回油进行节流。
本结构的油泵工作后,液压油从油泵的出油口出来后分成两路液压油,两路液压油分别给油缸一和液压马达供油使两者动作,当液压油通过油缸一的前进油口进入到油缸一内时,油缸一的后进油口回油,油缸一驱动注射座一向后移动,当液压油通过油缸一的后进油口进入到油缸一内时,油缸一的前进油口回油,油缸一驱动注射座一向前移动。当注射机一次注料完成后,换向阀V1和换向阀V2同时打开,使得油泵工作同时给油缸一和液压马达供油,油泵通过增大转速来增加单位时间液压油的供油量,进而保证液压马达能够转动预料,同时也增加了油缸一的液压油路的供油量,使得该液压油路中的油压很高,该高压油作用在油缸一内的活塞上挤压活塞,使得油缸一内的活塞具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此时油缸一的后进油口回油,但是由于单向节流阀V4的存在,单向节流阀 V4对油缸一后进油口的回油起到节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无论油缸一的前进油口具有多大的油压,油缸一后进油口的回油都是缓慢进行的,进而活塞向后移动缓慢,使得注射座一缓慢平稳的向后移动复位。因此,本结构在注射座一向后移动复位的同时液压马达驱动送料螺杆进行预料,实现注射座一的复位和料筒内的预料同时进行,当注射座一复位到位后,同时料筒内也完成预料,进而即可通过油缸一驱动注射座一向前移动注料,使得注射机的工作具有连续性,大大缩短了一次注料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注射机的工作效率。
在上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中,所述油缸一的前进油口与换向阀 V1之间串接所述的单向节流阀V4,且单向节流阀V4对油缸一的前进油口的回油进行节流,所述单向节流阀V4为AB型叠加式单向节流阀。当料筒内预料完成后,需要注射座一向前移动注料,液压油通过油缸一的后进油口进入到油缸一内,推动油缸一内的活塞向前移动,油缸一的前进油口回油,由于单向节流阀V4的存在,油缸一的前进油口的回油缓慢,进而使得活塞向前移动缓慢,使得注射座一向前移动缓慢,保证注射机稳定运行。
在上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中,所述机座前后端的上表面均具有限位凸台,所述注射座一位于两限位凸台之间。该结构中,机座前端的限位凸台对注射座一的向前移动距离进行限位,保证料筒前端的喷射嘴能够准确对模具进行注料,机座后端的限位凸台对注射座一的向后移动距离进行限位,保证料筒能够准确复位,前后两个限位凸台对注射座一的前后移动进行行程限制,保证注射精度。而注射座一的前后移动都是平稳缓慢的,避免注射座一与限位凸台发生剧烈碰撞,注射机运行时的噪音较小,同时注射座一也不易损坏。
在上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中,所述注射座一包括滑动设置在机座上的滑板和固定在滑板上表面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包括底板、竖板和连接筒,所述底板、竖板和连接筒均由钢材料制成,所述竖板的下端与底板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筒的后端与竖板的一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竖板上开设有让位孔,所述注射机还包括有注射座二和固定在注射座一上用于驱动注射座二前后移动的油缸二,所述油缸二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竖板上,且油缸二的活塞杆穿过让位孔。本结构定位座由钢材料的底板、竖板和连接筒焊接形成,使得定位座为钢材料定位座,具有非常高的结构强度,因此油缸二通过紧固件与竖板连接后,竖板不易破裂。当油缸二出现故障后,可将整个油缸二从竖板上拆卸下来,提高了油缸二维修的便利性。
在上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所述连接筒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连接筒的外周面固定有料斗,所述料斗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竖板的侧面上开设有连通连接筒的通孔,所述连接筒前端的外周面套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与连接筒的外周面焊接连接,所述料筒的后端固定在法兰盘上,所述送料螺杆穿过通孔和连接筒伸至料筒内。进料口的设置使得料斗安装在连接筒上后,料斗内的料能够通过进料口进入到连接筒内,通孔与连接筒相连通使得送料螺杆能够贯穿连接筒伸至料筒内,法兰盘的设置则方便料筒与连接筒的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中,所述定位座还包括有位于连接筒下方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下端与底板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所述支撑台的上端与连接筒的外周面焊接连接,所述支撑台的后端与竖板的一侧面焊接连接。由于连接筒上要安装料斗和料筒,连接筒的承重较大,连接筒与竖板的焊接处容易断裂,而支撑台的设置对连接筒起到支撑的作用,提高连接筒的承重性能,使连接筒与竖板的焊接处不易断裂,支撑台对竖板也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得竖板的固定更加的牢靠和稳定,提高竖板安装的结构强度。
在上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中,所述注射座一后端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座,且支撑座与注射座一之间具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支撑座固定、另一端与注射座一固定,所述注射座二滑动设置在导杆上,所述油缸二的活塞杆与注射座二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马达固定在注射座二上。油缸二驱动注射座二前后移动,并且导杆对注射座二的前后移动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上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中,所述油泵的出油口接通有换向阀 V3,所述油缸二的前、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3连通,所述油缸二的前进油口与换向阀V3之间串接有背压阀V5,所述注射机还包括有油箱,所述机座固定在油箱的上表面,所述换向阀V1、换向阀V2和换向阀V3均与油箱连通,所述换向阀V1为液动三位四通阀,所述换向阀V3为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换向阀V2为液动二位二通阀。
在上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中,所述注射机还包括有液压油路块,所述液压油路块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液压油路块的右侧面开设有连通油泵主进油孔、左侧面开设有连通油箱的主回油孔,所述液压油路块的上表面开设有液压马达上进油孔和连通主回油孔的液压马达下进油孔,所述液压马达上进油孔和液压马达下进油孔均与液压马达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前侧面的上部开设有连通主进油孔的出油孔一和连通液压马达上进油孔的进油孔一,所述出油孔一和进油孔一均与换向阀V2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的左侧面开设有油缸二前进油孔和油缸二后进油孔,所述液压油路块前侧面的中部开设有连通主进油孔的出油孔二、进油孔二、连通油缸二后进油孔的进油孔三和连通主回油孔的油缸二回油孔,所述出油孔二、进油孔二、进油孔三和油缸二回油孔均与换向阀V3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的后侧面开设有油缸一前进油孔和油缸一后进油孔,所述液压油路块前侧面的下部开设有连通主进油孔的出油孔三、连通油缸一前进油孔的进油孔四、连通油缸一后进油孔的进油孔五和连通主回油孔的油缸一回油孔,所述出油孔三、进油孔四、进油孔五和油缸一回油孔均与换向阀V1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的右侧面开设有连通油缸二前进油孔的进油孔六、连通进油孔二的进油孔七,所述进油孔六和进油孔七均与背压阀V5连通。本结构的背压阀位于液压油路块的右侧面,液压油路块正面用于布置三个换向阀,充分利用液压油路块的体积,使得阀门的布置更加分散,三个换向阀从上到下间隔设置的结构能够避免发生干涉问题,可降低液压油路块正面的安装面积,进而使得液压油路块整体的体积缩小;另外,液压马达上进油孔、液压马达下进油孔、油缸二前进油孔、油缸二后进油孔、油缸一前进油孔和油缸一后进油孔均是要连接油管的,本结构液压马达上进油孔和液压马达下进油孔设置在液压油路块的上表面,油缸二前进油孔和油缸二后进油孔设置在液压油路块的左侧面,油缸一前进油孔和油缸一后进油孔设置在液压油路块的后侧面,使得油管的布置比较分散,避免油管集中布置从而发生干涉问题。
在上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路块的左侧面开设有连通出油孔一的连接孔一、连通出油孔二的连接孔二、连通出油孔三的连接孔三、连通油缸一前进油孔和进油孔四的连接孔四;所述液压油路块的下表面开设有连通连接孔一和连接孔三的连接孔五、连通主回油孔的连接孔六、连通油缸二回油孔和油缸一回油孔的连接孔七、连通油缸二前进油孔的连接孔八;所述液压油路块的后侧面开设有连通连接孔二和连接孔五的连接孔九、连通连接孔六和连接孔七的连接孔十;所述连接孔一、连接孔二、连接孔三、连接孔四、连接孔五、连接孔六、连接孔七、连接孔八、连接孔九和连接孔十均螺接有堵头。为了加工制造的需要,将连接孔一、连接孔二、连接孔三、连接孔四、连接孔五、连接孔六、连接孔七、连接孔八、连接孔九和连接孔十外端均用堵头封死,避免漏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预料发泡注射机具有以下优点:本结构中单向节流阀V4对油缸一后进油口的回油起到节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无论油缸一的前进油口具有多大的油压,油缸一后进油口的回油都是缓慢进行的,进而活塞向后移动缓慢,使得注射座一缓慢平稳的向后移动复位;本结构在注射座一向后移动复位的同时液压马达驱动送料螺杆进行预料,实现注射座一的复位和料筒内的预料同时进行,当注射座一复位到位后,同时料筒内也完成预料,进而即可通过油缸一驱动注射座一向前移动注料,使得注射机的工作具有连续性,大大缩短了一次注料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注射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座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块上安装有换向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块的主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块的后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块的左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块的右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块的俯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油路块的仰视图。
图中,1、机座;1a、限位凸台;2、油泵;3、料筒;4、注射座一; 41、滑板;42、定位座;421、底板;422、竖板;423、支撑台;424、连接筒;5、油缸一;6、送料螺杆;7、液压马达;8、换向阀V1;9、换向阀V2;10、单向节流阀V4;11、注射座二;12、油缸二;121、活塞杆;13、换向阀V3;14、背压阀V5;15、油箱;16、液压油路块;1601、主进油孔;1602、主回油孔;1603、液压马达上进油孔;1604、液压马达下进油孔;1605、出油孔一;1606、进油孔一;1607、油缸二前进油孔;1608、油缸二后进油孔;1609、出油孔二;1610、进油孔二;1611、进油孔三;1612、油缸二回油孔;1613、油缸一前进油孔;1614、油缸一后进油孔;1615、出油孔三;1616、进油孔四;1617、进油孔五;1618、油缸一回油孔;1619、进油孔六;1620、进油孔七;1621、连接孔一;1622、连接孔二;1623、连接孔三;1624、连接孔四;1625、连接孔五; 1626、连接孔六;1627、连接孔七;1628、连接孔八;1629、连接孔九; 1630、连接孔十;17、冷却装置;18、支撑座;19、导杆;20、伺服电机;21、堵头;22、料斗;2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预料发泡注射机,包括机座1、油泵2、滑动设置在机座1上用于带动料筒3前后移动的注射座一4、驱动注射座一4 前后移动的油缸一5和驱动位于料筒3内的送料螺杆6转动的液压马达 7,注射座一4包括滑动设置在机座1上的滑板41和固定在滑板41上表面的定位座42,料筒3和油缸二12均固定在定位座上42,所述注射座一4后端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座18,且支撑座18与注射座一4之间具有导杆19,所述导杆19的一端与支撑座18固定、另一端与注射座一4 固定,所述注射座二11滑动设置在导杆19上,所述油缸二12的活塞杆与注射座二1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马达7固定在注射座二11上,油缸一5固定在机座1上并能够驱动滑板41前后移动,机座1前后端的上表面均具有限位凸台1a,滑板41位于两限位凸台1a之间,滑板41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能够与限位凸台1a相抵靠。首先,液压马达7带动送料螺杆6实现料筒3预料,预料完成后油缸一5驱动滑板41向前移动直至滑板41与机座1前端的限位凸台1a相抵靠,当滑板41与机座1前端的限位凸台1a相抵靠时,料筒3前端的喷射嘴抵靠在模具上,喷射嘴打开,油缸二12驱动注射座二11向前移动,带动送料螺杆6向前移动,送料螺杆6将料筒3内的料往前挤,使料通过喷射嘴射入到模具内,注料完成后,油缸一5驱动滑板41向后移动直至滑板41与机座1后端的限位凸台1a相抵靠,注射座一4复位到位。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定位座42包括底板421、竖板422 和连接筒423,所述连接筒42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进料口423a,所述竖板422的下端与底板421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筒423的后端与竖板422 的一侧面焊接连接,所述定位座42还包括有位于连接筒423下方的支撑台424,所述支撑台424的下端与底板421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所述支撑台424的上端与连接筒423的外周面焊接连接,所述支撑台424的后端与竖板422的一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竖板422的侧面上开设有连通连接筒423的通孔422a,所述连接筒423前端的外周面套设有法兰盘425,所述法兰盘425与连接筒423的外周面焊接连接,所述料筒3的后端固定在法兰盘425上,所述送料螺杆6穿过通孔422a和连接筒423伸至料筒3内,料斗22固定在连接筒423的外周面且进料口423a与料斗22 相连通,油缸二12通过螺栓23固定在竖板422上,且油缸二12的活塞杆121穿过让位孔422b。本结构的定位座42由钢材料的底板421、竖板 422和连接筒423焊接形成,使得定位座42为钢材料定位座,具有非常高的结构强度,因此油缸二12通过紧固件23与竖板422连接后,竖板 422不易破裂。当油缸二12出现故障后,可将整个油缸二12从竖板422 上拆卸下来,提高了油缸二12维修的便利性。
如图3所示,所述油泵2的出油口接通有换向阀V313,所述油缸二 12的前、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313连通,所述油缸二12的前进油口与换向阀V313之间串接有背压阀V514,所述注射机还包括有油箱15,所述机座1固定在油箱15的上表面,所述换向阀V18、换向阀V29和换向阀 V313均与油箱15连通,所述换向阀V18液动三位四通阀,所述换向阀 V313均为三位四通电磁阀,所述换向阀V29为液动二位二通阀。液动换向阀与普通的电磁换向阀相比,允许通过的流量更大,是一种大流量阀,采用液动换向阀后,使得液压油路块16上与液动换向阀配合的油孔的孔径更大,使得油路中液压油的流量较大,实现液压马达7、油缸一4和油缸二12的大油量供应,并且液压油在液压油路块16内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更小,能更有效的推动液压马达7、油缸一4和油缸二12工作。
如图7~图13所示,所述注射机还包括有液压油路块16,所述液压油路块16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右侧面开设有连通油泵2主进油孔1601、左侧面开设有连通油箱15的主回油孔1602,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上表面开设有液压马达上进油孔1603和连通主回油孔 1602的液压马达下进油孔1604,所述液压马达上进油孔1603和液压马达下进油孔1604均与液压马达7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16前侧面的上部开设有连通主进油孔1601的出油孔一1605和连通液压马达上进油孔 1603的进油孔一1606,所述出油孔一1605和进油孔一1606均与换向阀 V29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左侧面开设有油缸二前进油孔1607和油缸二后进油孔1608,所述液压油路块16前侧面的中部开设有连通主进油孔1601的出油孔二1609、进油孔二1610、连通油缸二后进油孔1608 的进油孔三1611和连通主回油孔1602的油缸二回油孔1612,所述出油孔二1609、进油孔二1610、进油孔三1611和油缸二回油孔1612均与换向阀V313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后侧面开设有油缸一前进油孔1613 和油缸一后进油孔1614,所述液压油路块16前侧面的下部开设有连通主进油孔1601的出油孔三1615、连通油缸一前进油孔1613的进油孔四 1616、连通油缸一后进油孔1614的进油孔五1617和连通主回油孔1602 的油缸一回油孔1618,所述出油孔三1615、进油孔四1616、进油孔五1617和油缸一回油孔1618均与换向阀V18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右侧面开设有连通油缸二前进油孔1607的进油孔六1619、连通进油孔二1610的进油孔七1620,所述进油孔六1619和进油孔七1620均与背压阀V514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左侧面开设有连通出油孔一1605 的连接孔一1621、连通出油孔二1609的连接孔二1622、连通出油孔三 1615的连接孔三1623、连通油缸一前进油孔1613和进油孔四1616的连接孔四1624;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下表面开设有连通连接孔一1621和连接孔三1623的连接孔五1625、连通主回油孔1602的连接孔六1626、连通油缸二回油孔1612和油缸一回油孔1618的连接孔七1627、连通油缸二前进油孔1607的连接孔八1628;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后侧面开设有连通连接孔二1622和连接孔五1625的连接孔九1629、连通连接孔六 1626和连接孔七1627的连接孔十1630;所述连接孔一1621、连接孔二 1622、连接孔三1623、连接孔四1624、连接孔五1625、连接孔六1626、连接孔七1627、连接孔八1628、连接孔九1629和连接孔十1630均螺接有堵头21。
油泵2工作后将油箱15内的液压油通过主进油孔1601进入到液压油路块16内,换向阀V29控制使得出油孔一1605和进油孔一1606连通,主进油孔1601内的液压油通过出油孔一1605、进油孔一1606、液压马达上进油孔1603进入到液压马达7内,进而驱动液压马达7转动,液压马达7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马达下进油孔1604、主回油孔1602回流至油箱15内;
主进油孔1601内的液压油通过连接孔一1621、连接孔五1625、连接孔九1629和连接孔二1622进入到出油孔二1609中,当换向阀V313 控制出油孔二1609与进油孔二1610连通时,液压油通过进油孔二1610、油缸二后进油孔1608进入到油缸二12内,使得油缸二12驱动注射座二 11向后移动;当换向阀V313控制出油孔二1609与进油孔三1611连通时,液压油通过进油孔三1611、进油孔六1619、背压阀V514、进油孔七1620、连接孔八1628和螺杆油缸前进油孔1607进入到油缸二12内,油缸二 12驱动注射座二11向前移动;当换向阀V313控制进油孔二1610或进油孔三1611与油缸二回油孔1612连通时,液压油通过油缸二回油孔1612、连接孔七1627、连接孔十1630、连接孔六1626和主回油孔1602回流至油箱15内;
主进油孔1601内的液压油通过连接孔一1621、连接孔五1625和连接孔三1623进入到出油孔三1615内,当换向阀V18控制出油孔三1615 与进油孔四1616连通时,液压油通过进油孔四1616、连接孔四1624和油缸一前进油孔1613进入到油缸一5内,油缸一5驱动注射座一4向后移动;当换向阀V18控制出油孔三1615与进油孔五1617连通时,液压油通过进油孔五1617、油缸一后进油孔1614进入到油缸一5内,油缸一5驱动注射座一4向前移动;当换向阀V18控制进油孔四1616或进油孔五1617与油缸一回油孔1618连通时,液压油通过油缸一回油孔1618、连接孔七1627、连接孔十1630、连接孔六1626和主回油孔1602回流至油箱15内。
如图3所示,油缸一5的前、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18之间均串接有单向节流阀V410,且单向节流阀V410对注射油缸一5的回油进行节流,单向节流阀V410为AB型叠加式单向节流阀。当注射机一次注料完成后,换向阀V1和换向阀V2同时打开,使得油泵2工作同时给油缸一5和液压马达7供油,油泵2通过增大转速来增加单位时间液压油的供油量,进而保证液压马达7能够转动预料,同时也增加了油缸一5的液压油路的供油量,使得该液压油路中的油压很高,该高压油作用在油缸一5内的活塞上挤压活塞,使得油缸一5内的活塞具有向后移动的趋势,此时油缸一5的后进油口回油,但是由于单向节流阀V410的存在,单向节流阀 V410对油缸一5后进油口的回油起到节流的作用,在此情况下,无论油缸一5的前进油口具有多大的油压,油缸一5后进油口的回油都是缓慢进行的,进而活塞向后移动缓慢,使得注射座一4缓慢平稳的向后移动复位。因此,本结构在注射座一4向后移动复位的同时液压马达7驱动送料螺杆6进行预料,实现注射座一4的复位和料筒3内的预料同时进行,当注射座一4复位到位后,同时料筒3内也完成预料,进而即可通过油缸一5驱动注射座一4向前移动注料,使得注射机的工作具有连续性,大大缩短了一次注料所需的时间,提高了注射机的工作效率;当料筒3内预料完成后,需要注射座一4向前移动注料,液压油通过油缸一5的后进油口进入到油缸一5内,推动油缸一5内的活塞向前移动,油缸一5的前进油口回油,由于单向节流阀V410的存在,油缸一5的前进油口的回油缓慢,进而使得活塞向前移动缓慢,使得注射座一4向前移动缓慢,保证注射机稳定运行。由于注射座一4的前后移动是缓慢平稳的,限位凸台1a与注射座一4发生触碰时的声音非常小,避免限位凸台 1a与注射座一4发生剧烈撞击造成注射座一4损坏。
如图1所示,注射机还包括有用于对从回油孔162回流至油箱15 内的液压油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17和驱动油泵2的伺服电机20,油泵2 为精密齿轮泵。液压油进出循环流动时会产生热量导致液压油温度升高,高温液压油容易造成机器损坏,冷却装置17对液压油起到降温的效果。伺服电机20驱动精密齿轮泵实现供油,这种供油方式的供油量和供油压力都是可控的。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包括机座(1)、油泵(2)、滑动设置在机座(1)上用于带动料筒(3)前后移动的注射座一(4)、驱动注射座一(4)前后移动的油缸一(5)和驱动位于料筒(3)内的送料螺杆(6)转动的液压马达(7),所述油泵(2)的出油口分别接通换向阀V1(8)和换向阀V2(9),所述油缸一(5)的前、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1(8)连通,所述液压马达(7)的上、下进油口与换向阀V2(9)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一(5)的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1(8)之间串接有单向节流阀V4(10),油缸一(5)的前进油口进油时能够推动注射座一(4)向后移动,且单向节流阀V4(10)对注射油缸一(5)的后进油口的回油进行节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一(5)的前进油口与换向阀V1(8)之间串接所述的单向节流阀V4(10),且单向节流阀V4(10)对注射油缸一(5)的前进油口的回油进行节流,所述单向节流阀V4(10)为AB型叠加式单向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前后端的上表面均具有限位凸台(1a),所述注射座一(4)位于两限位凸台(1a)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座一(4)包括滑动设置在机座(1)上的滑板(41)和固定在滑板(41)上表面的定位座(42),所述定位座(42)包括底板(421)、竖板(422)和连接筒(423),所述底板(421)、竖板(422)和连接筒(423)均由钢材料制成,所述竖板(422)的下端与底板(421)焊接连接,所述连接筒(423)的后端与竖板(422)的一侧面焊接连接,所述竖板(422)上开设有让位孔(422b),所述注射机还包括有注射座二(11)和固定在注射座一(4)上用于驱动注射座二(11)前后移动的油缸二(12),所述油缸二(12)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竖板(422)上,且油缸二(12)的活塞杆(121)穿过让位孔(422b)。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423)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进料口(423a),所述连接筒(423)的外周面固定有料斗(22),所述料斗(22)与进料口(423a)相连通,所述竖板(422)的侧面上开设有连通连接筒(423)的通孔(422a),所述连接筒(423)前端的外周面套设有法兰盘(425),所述法兰盘(425)与连接筒(423)的外周面焊接连接,所述料筒(3)的后端固定在法兰盘(425)上,所述送料螺杆(6)穿过通孔(422a)和连接筒(423)伸至料筒(3)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座(42)还包括有位于连接筒(423)下方的支撑台(424),所述支撑台(424)的下端与底板(421)的上表面焊接连接,所述支撑台(424) 的上端与连接筒(423)的外周面焊接连接,所述支撑台(424)的后端与竖板(422)的一侧面焊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座一(4)后端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座(18),且支撑座(18)与注射座一(4)之间具有导杆(19),所述导杆(19)的一端与支撑座(18)固定、另一端与注射座一(4)固定,所述注射座二(11)滑动设置在导杆(19)上,所述油缸二(12)的活塞杆(121)与注射座二(11)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马达(7)固定在注射座二(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2)的出油口接通有换向阀V3(13),所述油缸二(12)的前、后进油口与换向阀V3(13)连通,所述油缸二(12)的前进油口与换向阀V3(13)之间串接有背压阀V5(14),所述注射机还包括有油箱(15),所述机座(1)固定在油箱(15)的上表面,所述换向阀V1(8)、换向阀V2(9)和换向阀V3(13)均与油箱(15)连通,所述换向阀V1(8)和换向阀V3(13)均为液动三位四通阀,所述换向阀V2(9)为液动二位二通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射机还包括有液压油路块(16),所述液压油路块(16)呈长方体结构,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右侧面开设有连通油泵(2)主进油孔(1601)、左侧面开设有连通油箱(15)的主回油孔(1602),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上表面开设有液压马达上进油孔(1603)和连通主回油孔(1602)的液压马达下进油孔(1604),所述液压马达上进油孔(1603)和液压马达下进油孔(1604)均与液压马达(7)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16)前侧面的上部开设有连通主进油孔(1601)的出油孔一(1605)和连通液压马达上进油孔(1603)的进油孔一(1606),所述出油孔一(1605)和进油孔一(1606)均与换向阀V2(9)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左侧面开设有油缸二前进油孔(1607)和油缸二后进油孔(1608),所述液压油路块(16)前侧面的中部开设有连通主进油孔(1601)的出油孔二(1609)、进油孔二(1610)、连通油缸二后进油孔(1608)的进油孔三(1611)和连通主回油孔(1602)的油缸二回油孔(1612),所述出油孔二(1609)、进油孔二(1610)、进油孔三(1611)和油缸二回油孔(1612)均与换向阀V3(13)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后侧面开设有油缸一前进油孔(1613)和油缸一后进油孔(1614),所述液压油路块(16)前侧面的下部开设有连通主进油孔(1601)的出油孔三(1615)、连通油缸一前进油孔(1613)的进油孔四(1616)、连通油缸一后进油孔(1614)的进油孔五(1617)和连通主回油孔(1602)的油缸一回油孔(1618),所述出油孔三(1615)、进油孔四(1616)、进油孔五(1617)和油缸一回油孔(1618)均与换向阀V1(8)连通;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右侧面开设有连通油缸二前进油孔(1607)的进油孔六(1619)、连通进油孔二(1610)的进油孔七(1620),所述进油孔六(1619)和进油孔七(1620)均与背压阀V5(14)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左侧面开设有连通出油孔一(1605)的连接孔一(1621)、连通出油孔二(1609)的连接孔二(1622)、连通出油孔三(1615)的连接孔三(1623)、连通油缸一前进油孔(1613)和进油孔四(1616)的连接孔四(1624);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下表面开设有连通连接孔一(1621)和连接孔三(1623)的连接孔五(1625)、连通主回油孔(1602)的连接孔六(1626)、连通油缸二回油孔(1612)和油缸一回油孔(1618)的连接孔七(1627)、连通油缸二前进油孔(1607)的连接孔八(1628);所述液压油路块(16)的后侧面开设有连通连接孔二(1622)和连接孔五(1625)的连接孔九(1629)、连通连接孔六(1626)和连接孔七(1627)的连接孔十(1630);所述连接孔一(1621)、连接孔二(1622)、连接孔三(1623)、连接孔四(1624)、连接孔五(1625)、连接孔六(1626)、连接孔七(1627)、连接孔八(1628)、连接孔九(1629)和连接孔十(1630)均螺接有堵头(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4380.8U CN210116147U (zh) | 2019-04-01 | 2019-04-01 |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4380.8U CN210116147U (zh) | 2019-04-01 | 2019-04-01 |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16147U true CN210116147U (zh) | 2020-02-28 |
Family
ID=69612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34380.8U Active CN210116147U (zh) | 2019-04-01 | 2019-04-01 |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161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1020A (zh) * | 2019-04-01 | 2019-07-12 | 温岭市横峰新沃机械厂 |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
-
2019
- 2019-04-01 CN CN201920434380.8U patent/CN21011614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001020A (zh) * | 2019-04-01 | 2019-07-12 | 温岭市横峰新沃机械厂 |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
CN110001020B (zh) * | 2019-04-01 | 2024-11-08 | 温岭市横峰新沃机械厂 |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72518B (zh) | 夹具和成型机 | |
CN103950144B (zh) | 电液复合式注射成型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3752404U (zh) | 电液复合式注射成型机 | |
CN210116147U (zh) |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 |
CN103068548A (zh) | 集成在注塑成型系统中的辅助注射单元 | |
US11752676B1 (en) | Mold for manufacturing faucet body | |
CN201026661Y (zh) | 发泡及薄壁塑料制件快速高效注塑机结构 | |
CN102161227A (zh) | 大注射量的注射成型机构 | |
CN201172270Y (zh) | 注预独立同步的注塑机 | |
CN110341117A (zh) | 双组份混色共注装置 | |
CN103501938B (zh) | 成型机的射出装置 | |
CN201659663U (zh) | 混双色注射成型机 | |
CN110001020B (zh) | 一种预料发泡注射机 | |
CN201881533U (zh) | 一种用于90度弯管注塑模具的抽芯机构 | |
CN210705688U (zh) | 一种木纹机的注射装置 | |
CN210501144U (zh) | 注塑机高效联动装置 | |
CN103817885B (zh) | 一种大容量多缸循环注塑装置 | |
CN208232272U (zh) | 一种新型注塑机开锁模与熔胶同步的液压控制装置 | |
CN210390010U (zh) | 卧式多站四缸橡胶注射成型机注射机构 | |
CN212422119U (zh) | 一种电动液位线射料装置 | |
CN103192485A (zh) | 两板精密多螺杆柱塞式射出成型机 | |
CN201579968U (zh) | 注射机预塑、开模液压回路 | |
CN105108983A (zh) | 一种注射机的注射机构 | |
CN200988295Y (zh) | 一种注胚机的独立注射/保压机构 | |
CN205044102U (zh) | 一种注射机的注射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