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11729U -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11729U CN210111729U CN201921198306.7U CN201921198306U CN210111729U CN 210111729 U CN210111729 U CN 210111729U CN 201921198306 U CN201921198306 U CN 201921198306U CN 210111729 U CN210111729 U CN 2101117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blocking
- oil
- rotor assembly
- assembly structure
- r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36
- 239000010726 refrigerant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2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347 demagnet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449 preven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涉及制冷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转子组件结构使得冷媒对转子组件的降温作用相对差的技术问题。转子组件结构包括转子铁芯和流通孔,其中,所述转子铁芯上设置有流通孔且所述流通孔的呈螺旋状,部分冷媒能沿所述流通孔从所述转子铁芯的下方流至所述转子铁芯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用于降低压缩机温度以及排油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内设置有该转子组件结构的电机以及内设置有该转子组件结构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旋转式压缩机,其电机直接带动旋转活塞作旋转运动来完成对制冷剂蒸气的压缩。该压缩机的结构如下:电机定子固定在压缩机壳体上,电机转子固定在曲轴上,压缩机的电机通电后转子转动,进而带动曲轴转动,曲轴带动气缸内的活塞转动以压缩气缸内的冷媒,压缩的冷媒可以通过轴承上的排气孔排出后进入消音器,之后从消音器的排气口排出进入电机与压缩机壳体之间,并最终从压缩机的排气管排出。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冷媒(含冷冻油)从电机的下方流动至电机的上方时,电机与壳体之间的间隙做为主要流通通道;空调压缩机内的转子组件在工作时,若转子的温度偏高,可能会导致转子磁钢退磁的情况,降低电机性能,而由于很少有冷媒(含冷冻油)通过转子流向电机上方,冷媒对转子的降温效果相对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转子组件结构使得冷媒对转子组件的降温作用相对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包括转子铁芯和流通孔,其中,所述转子铁芯上设置有流通孔且所述流通孔呈螺旋状,部分冷媒能沿所述流通孔从所述转子铁芯的下方流至所述转子铁芯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铁芯包括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上设置有冲片流通孔,当所述转子冲片叠加成所述转子铁芯时,所有所述冲片流通孔形成所述流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组件结构还包括挡油帽,所述挡油帽设置在所述转子铁芯的一端,从所述流通孔流出来的冷媒能流向所述挡油帽并能通过所述挡油帽上的槽口向背离压缩机排气口的一侧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挡油帽包括连接部和第一挡油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挡油部、另一端与所述转子组件结构的平衡块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挡油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存在所述槽口,从所述流通孔流出来的冷媒能流向所述第一挡油部并能通过所述槽口以及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挡油部之间的间隙流出所述挡油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油部的外轮廓呈圆环状且所述第一挡油部的纵截面形状呈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外轮廓呈圆环状,所述连接部伸入所述第一挡油部的上端边缘与所述第一挡油部相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边缘上开设在所述槽口,所述连接部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挡油部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槽口相连通的导油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油部的内侧面包括顶部挡油面和与所述顶部挡油面相连接的侧部挡油面,所述顶部挡油面和所述侧部挡油面均呈环状,所述顶部挡油面的纵截面形状为弧线且所述顶部挡油面位于所述连接部上方,所述侧部挡油面的纵截面形状为直线且所述侧部挡油面形成所述导油间隙的外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用以形成所述导油间隙的外侧面与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相交形成所述连接部的上端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槽口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平衡块相连接的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油部绕设在所述连接部外侧的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以限制冷冻油走向的第二挡油部,冷冻油能通过所述第二挡油部与所述连接部外侧面之间的间隙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油部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挡油部包括中间挡板部,所述中间挡板部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中间挡板部的一端通过弧形挡板部与所述第一挡油部相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形成环状的挡板收口部。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组件结构还包括挡油帽和平衡块,所述平衡块与所述转子铁芯相连接,所述挡油帽与所述平衡块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块包括螺纹连接部和平衡部,所螺纹连接部连接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平衡部,所述螺纹连接部为圆环状结构且所述螺纹连接部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螺纹。
一种电机,包括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
一种压缩机,包括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子组件结构,转子铁芯上设置有流通孔且流通孔呈螺旋状,部分冷媒能沿流通孔从转子铁芯的下方流至转子铁芯的上方,由于冷媒中含有冷冻油,因此,可以实现冷冻油在流通孔内流动已达到给转子铁芯降温的作用,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转子组件结构使得冷媒对转子组件的降温作用相对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转子组件结构还包括挡油帽,挡油帽设置在转子铁芯的一端,挡油帽有效防止大量冷冻油随冷媒一起通过压缩机排气口流出至压缩机外,避免压缩机含油量降低;
挡油部绕设在连接部外侧的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以限制冷冻油走向的挡油部,挡油部可以有效防止油随意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铁芯上的流通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冲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子组件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油帽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油帽上槽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挡油帽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平衡块的剖视示意图。
图中1-转子铁芯;11-转子冲片;12-冲片流通孔;2-流通孔;3-连接部;4-第一挡油部;41-顶部挡油面;42-侧部挡油面;43-避让部位;5-槽口;6-导油间隙;7-平衡块;71-螺纹连接部;72-平衡部;8-第二挡油部;81-中间挡板部;82-弧形挡板部;83-挡板收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包括转子铁芯1和流通孔2,其中,转子铁芯1上设置有流通孔2且流通孔2呈螺旋状,部分冷媒能沿流通孔2从转子铁芯1的下方流至转子铁芯1的上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组件结构可以安装在压缩机内,当压缩机在运行时,冷媒会在流通孔2内流动,由于冷媒中含有冷冻油,因此,可以实现冷冻油在流通孔2内流动已达到给转子铁芯1降温的作用,对转子铁芯1因为温度过高而导致磁钢退磁具有一定的防止作用;流通孔2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冷媒阻力,可以加快冷冻油的流动频率,从而达到降温效果。参见图1,流通孔2可以呈螺旋状,螺旋圈数可以为多圈,流通孔2螺旋圈数越多,降温的效果相对越好些。此外,流通孔2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降低电机噪音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3,转子铁芯1包括转子冲片11,转子冲片11上设置有冲片流通孔12,当转子冲片11叠加成转子铁芯1时,相邻的两个转子冲片11上的冲片流通孔12相互错开些,使得叠加后的冲片流通孔12最终形成流通孔2。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图6,转子组件结构还包括挡油帽,挡油帽设置在转子铁芯1的一端,从流通孔2流出来的冷媒能流向挡油帽并能通过挡油帽上的槽口5向背离压缩机排气口的一侧流动。挡油帽有效防止大量冷冻油随冷媒一起通过压缩机排气口流出至压缩机外,避免压缩机含油量降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挡油帽的结构可以如下:参见图3-图6,挡油帽包括连接部3和第一挡油部4,连接部3的一端伸入第一挡油部4、另一端与转子组件结构的平衡块7可拆卸连接,第一挡油部4与连接部3之间存在槽口5,从流通孔2流出来的冷媒能流向第一挡油部4并能通过槽口5以及连接部3和第一挡油部4之间的间隙流出挡油帽。由于流通孔2成螺旋状结构,冷冻油由惯性原理甩到第一挡油部4上时会产生一个旋转式的运动,这个过程中可以起到冷冻油冷却的效果;冷冻油可以通过槽口5以及连接部3和第一挡油部4之间的间隙流回压缩机起到二次冷却整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图6,第一挡油部4的外轮廓可以呈圆环状且第一挡油部4的纵截面形状可以为弧状;连接部3的外轮廓呈圆环状,连接部3伸入第一挡油部4的上端边缘与第一挡油部4相连接,连接部3的上端边缘上开设在槽口5,槽口5可以沿连接部3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槽口5的个数可以为6个,连接部3的外侧面与第一挡油部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与槽口5相连通的导油间隙6。此外,参见图5,第一挡油部4上也可以设置有避让部位43,以配合连接部3上的槽口5。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挡油部4的具体结构可以如下:参见图4,第一挡油部4的内侧面包括顶部挡油面41和与顶部挡油面41相连接的侧部挡油面42,顶部挡油面41和侧部挡油面42均呈环状,顶部挡油面41的纵截面形状为弧线且顶部挡油面41位于连接部3上方,冷冻油由惯性原理甩到顶部挡油面41上时会产生一个旋转式的运动,侧部挡油面42的纵截面形状为直线且侧部挡油面42形成导油间隙6的外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连接部3的具体结构可以如下:参见图4,连接部3上用以形成导油间隙6的外侧面与连接部3的内侧面相交形成连接部3的上端边缘。参见图4,连接部3上用以形成导油间隙6的外侧面的纵截面与侧部挡油面42的纵截面可以相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挡油部4绕设在连接部3外侧的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以限制冷冻油走向的第二挡油部8,冷冻油能通过第二挡油部8与连接部3外侧面之间的间隙流出。当冷冻油回压缩机时,第二挡油部8可以有效防止油随意洒出,第二挡油部8的具体形状可以如下:第二挡油部8为环状结构,第二挡油部8包括中间挡板部81,中间挡板部81为圆筒状结构且中间挡板部81的一端通过弧形挡板部82与第一挡油部4相连接、另一端向靠近连接部3的方向延伸形成环状的挡板收口部83,冷冻油可通过挡板收口部83与连接部3外侧面之间的间隙流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3-图5、图7,转子组件结构还包括挡油帽和平衡块7,平衡块7与转子铁芯1相连接,平衡块7与转子铁芯1可以通过铆接连接,挡油帽与平衡块7螺纹连接;平衡块7包括螺纹连接部71和平衡部72,所螺纹连接部71连接转子铁芯1和平衡部72,螺纹连接部71为圆环状结构且螺纹连接部71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螺纹,挡油帽连接部3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与平衡块7相连接的螺纹,螺纹连接部71与连接部3螺纹连接;平衡部72可以为半环状结构。
一种电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组件结构。
一种压缩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子组件结构,以有效降低压缩机的排油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1)和流通孔(2),其中,
所述转子铁芯(1)上设置有流通孔(2)且所述流通孔(2)呈螺旋状,部分冷媒能沿所述流通孔(2)从所述转子铁芯(1)的下方流至所述转子铁芯(1)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包括转子冲片(11),所述转子冲片(11)上设置有冲片流通孔(12),当所述转子冲片(11)叠加成所述转子铁芯(1)时,所有所述冲片流通孔(12)形成所述流通孔(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结构还包括挡油帽,所述挡油帽设置在所述转子铁芯(1)的一端,从所述流通孔(2)流出来的冷媒能流向所述挡油帽并能通过所述挡油帽上的槽口(5)向背离压缩机排气口的一侧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帽包括连接部(3)和第一挡油部(4),所述连接部(3)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挡油部(4)、另一端与所述转子组件结构的平衡块(7)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挡油部(4)与所述连接部(3)之间存在所述槽口(5),从所述流通孔(2)流出来的冷媒能流向所述第一挡油部(4)并能通过所述槽口(5)以及所述连接部(3)和所述第一挡油部(4)之间的间隙流出所述挡油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油部(4)的外轮廓呈圆环状且所述第一挡油部(4)的纵截面形状呈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的外轮廓呈圆环状,所述连接部(3)伸入所述第一挡油部(4)的上端边缘与所述第一挡油部(4)相连接,所述连接部(3)的上端边缘上开设在所述槽口(5),所述连接部(3)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挡油部(4)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与所述槽口(5)相连通的导油间隙(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油部(4)的内侧面包括顶部挡油面(41)和与所述顶部挡油面(41)相连接的侧部挡油面(42),所述顶部挡油面(41)和所述侧部挡油面(42)均呈环状,所述顶部挡油面(41)的纵截面形状为弧线且所述顶部挡油面(41)位于所述连接部(3)上方,所述侧部挡油面(42)的纵截面形状为直线且所述侧部挡油面(42)形成所述导油间隙(6)的外侧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上用以形成所述导油间隙(6)的外侧面与所述连接部(3)的内侧面相交形成所述连接部(3)的上端边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5)沿所述连接部(3)的周向方向均匀间隔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的内侧面上设有用以与所述平衡块(7)相连接的螺纹。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油部(4)绕设在所述连接部(3)外侧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以限制冷冻油走向的第二挡油部(8),冷冻油能通过所述第二挡油部(8)与所述连接部(3)外侧面之间的间隙流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油部(8)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二挡油部(8)包括中间挡板部(81),所述中间挡板部(81)为圆筒状结构且所述中间挡板部(81)的一端通过弧形挡板部(82)与所述第一挡油部(4)相连接、另一端向靠近所述连接部(3)的方向延伸形成环状的挡板收口部(83)。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4或10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结构还包括挡油帽和平衡块(7),所述平衡块(7)与所述转子铁芯(1) 相连接,所述挡油帽与所述平衡块(7)螺纹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块(7)包括螺纹连接部(71)和平衡部(72),所螺纹连接部(71)连接所述转子铁芯(1)和所述平衡部(72),所述螺纹连接部(71)为圆环状结构且所述螺纹连接部(71)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有螺纹。
15.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
16.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转子组件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98306.7U CN210111729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98306.7U CN210111729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11729U true CN210111729U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9567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98306.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0111729U (zh) | 2019-07-26 | 2019-07-26 |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117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65147A (zh) * | 2019-07-26 | 2019-10-22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
-
2019
- 2019-07-26 CN CN201921198306.7U patent/CN210111729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65147A (zh) * | 2019-07-26 | 2019-10-22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
CN110365147B (zh) * | 2019-07-26 | 2025-03-14 |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60908A (zh) |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 |
CN104696222B (zh) | 压缩机 | |
EP2960514B1 (en) | Compressor | |
CN210111729U (zh) |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 |
CN105782053B (zh) | 压缩机 | |
CN112412786B (zh) | 一种高效压缩机排气结构 | |
WO2024239652A1 (zh) |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空调器 | |
CN206917862U (zh) | 挡油板以及压缩机 | |
CN202391740U (zh) | 旋转式压缩机 | |
WO2023035382A1 (zh) | 转子组件及压缩机 | |
CN110011472A (zh) | 一种压缩机及其电机和转子平衡块 | |
CN206274033U (zh) | 一种具有新型挡油结构的回转式压缩机 | |
CN110365147A (zh) | 转子组件结构、电机以及压缩机 | |
CN105649983A (zh) | 一种空气压缩泵 | |
CN211116603U (zh) | 转子和压缩机 | |
CN109578285B (zh) | 一种平衡块、挡油板结构及应用其的压缩机 | |
CN205677795U (zh) | 一种用于全封闭变频压缩机的泵油装置 | |
CN220168169U (zh) | 一种消音、挡油转子组件及其压缩机 | |
CN103410736A (zh) | 低背压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设备 | |
CN106089650A (zh) | 一种用于压缩机阀片的缓冲降噪装置 | |
JP2011147313A (ja) | 電動機および圧縮機並びに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2023544921A (ja) | 回転子アセンブリ及び圧縮機 | |
CN216198989U (zh) | 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210565085U (zh) | 用于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结构、旋转式压缩机、空调 | |
CN209557251U (zh) | 一种平衡块、挡油板结构及应用其的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314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50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