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0107627U -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107627U
CN210107627U CN201920858599.0U CN201920858599U CN210107627U CN 210107627 U CN210107627 U CN 210107627U CN 201920858599 U CN201920858599 U CN 201920858599U CN 210107627 U CN210107627 U CN 2101076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umidifier
isolation cover
water
outlet
wat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585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镜波
杨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Jinxinghu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Jinxinghu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9563794&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10107627(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Jinxinghu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Jinxinghu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585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1076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1076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1076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蓄水池,还包括加热装置和雾化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水槽,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水槽,所述加热水槽和所述雾化水槽分别设置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所述加热水槽中的水与所述雾化水槽中的水通过所述蓄水池相连通。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实现了加热与雾化功能块能够近距离设置,隔离罩的结构简单、用料少、便于清洗、实现对隔离罩内部腔体中的气雾加压、有效隔音、有效利用其它部件现有结构,以及加湿器的内部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气雾扩散速度快、产品能耗低、最大加热功率上限被显著提高、加湿效果好、静音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
背景技术
加湿器作为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空气湿度的电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因加热模块的高温会影响雾化器的正常工作(雾化器能接受的最高工作环境温度大概在60℃左右,而加热模块为使液态水汽化,其温度高达100℃),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加湿器不能做到雾化功能和加热功能共存;即使两种功能共存,加热器与雾化器之间的距离也比较远,或者通过水道分别与蓄水池相连通,加湿器的内部结构也较为松散、庞大、复杂,以避免加热模块产生的热量影响雾化器的正常工作。
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8644949A、题为一种上加水加湿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上加水加湿器包括水箱,还包括下端面与水箱内底面相连的雾化节能罩,该雾化节能罩包括下端面开口设置的隔离罩,该隔离罩的下端面分隔处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向上延伸设有导雾筒,第二空腔具有沿着导雾筒向上延伸设置的引导槽,该引导槽与导雾筒相连的内侧壁设有与导雾筒相连通的槽口;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分别与水箱内底面连接从而形成雾化腔和加热腔,雾化元件和加热元件分别位于雾化腔和加热腔内。该发明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不足:隔离罩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分别向上延伸形成相靠接的导雾筒和引导槽,用料多、成本高、结构复杂,而且不会对现有气雾进行加压,无法形成“喷出”气雾的效果;隔离罩本身结构复杂不利于清洗;隔离罩形成雾化腔和加热腔,不能利用其它部件的现有结构,设计不集约,导致加湿器内部结构松散。
再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8444024A、题为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包括水箱,水箱的内底面有雾化元件和加热元件,还包括下端面与水箱内底面相连的雾化节能罩,该雾化节能罩包括下端面开口设置的隔离罩,该隔离罩的下端面分隔出相互独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分别与水箱内底面连接从而形成雾化腔和加热腔,雾化元件和加热元件分别位于雾化腔和加热腔内。该发明专利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不足:隔离罩本身结构复杂,不便于清洗;隔离罩形成雾化腔和加热腔,对隔离罩本身的隔热性能、两腔之间的距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加热与雾化功能块能够近距离设置于蓄水池中(避免结构松散、避免使用水道结构)、本身结构简单、用料少、便于清洗、实现对隔离罩内部腔体中的气雾加压(以达到“喷出”气雾的效果)、有效隔音、供水量充分、有效利用其它部件现有结构(导水围筋、)以达到更明显隔热效果的隔离罩,从而开发出内部结构简单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气雾扩散速度快(加热和雾化功能同时具备,加热后的气雾带动雾更快地排出加湿器,加湿范围更大)、产品能耗低、最大加热功率上限被显著提高(可随意煮开加热水槽中的水,不同于现有加热装置将水加热至60℃仅达到提高分子运动的目的)、加湿效果好、静音效果好的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和雾化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水槽,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水槽,所述加热水槽和所述雾化水槽分别设置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所述加热水槽中的水与所述雾化水槽中的水通过所述蓄水池相连通。
其中,还包括隔离罩,所述隔离罩隔离所述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所述隔离罩罩设于所述加热装置或者所述雾化装置的上方。
其中,所述蓄水池中设置有导水围筋,所述导水围筋设置在所述加热水槽和所述雾化水槽之间,所述导水围筋与所述蓄水池的池壁之间预留有导水口。
其中,所述隔离罩包括罩本体和出口,所述罩本体形成具有内部空腔的下端敞口结构,所述出口用以排出罩本体内的气雾。
其中,所述罩本体的侧壁设置为至少一层。
其中,所述罩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水隙。
其中,所述隔离罩还包括引导通道,所述出口通过所述引导通道与所述罩本体相连通。
其中,还包括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将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所述雾化装置产生的气雾排出加湿器。
其中,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蓄水池的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所述雾化装置产生的气雾通过所述通孔排出加湿器。
其中,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蓄水池的水面与所述盖板形成的空间中。
其中,所述出口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
其中,所述出口位于所述雾化装置的上方。
其中,还包括风机和风道,所述风机向所述风道内吹风,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其中,所述风道包括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上风道包括上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位于加湿器的上部,所述上出风口与所述下风道相连通。
其中,还包括面板体,所述上风道设置于所述面板体上。
其中,还包括壳体,所述上风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其中,所述下风道包括下出风口,所述下出风口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
其中,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形成有内凹腔结构,所述内凹腔结构形成为所述出雾通道。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加热装置/雾化装置罩设于隔离罩内,可以有效地隔离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将热量限制在隔离罩内/外,以防高温影响雾化器的正常工作,无需设置迂回的水道(模具成型简单)或者远距离隔热来防止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损坏雾化器,加热装置与雾化装置能够近距离设置于同一蓄水池中,克服了技术难题,显著地提高了最大加热功率的上限(加热器可以将水煮开);罩本体设计为具有内部空腔的下端敞口结构,可以对罩设于其中的气雾进行加压,达到“喷出”气雾的效果,同时,加热/雾化过程中容易产生噪声,由于隔离罩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密闭空间,从而降低了加湿器的噪声;罩本体上设置有出口或者罩本体通过引导通道与出口相连通,结构设计简单、便于清洗,而且出口与出雾通道、风道相连通,可以有效利用出雾通道、风道的现有结构,节省产品成本;罩本体可以设置为至少一层,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导水围筋与隔热罩相配合,即能起到引导水的作用又能进一步隔热,加湿器整体结构设计更集约、用料更少、内部结构空间占用量更小;风道出风口在加湿器上部有利于防止漏水后倒灌到风机等电器元件中;盖板可以是水箱的底板,以及风道部分地集成在面板体内、壳体上、出雾通道上、水箱内凹腔结构中,有效地实现了加湿器集成化设计,降低了内部结构的空间占用量,为加湿器外形的人性化设计提供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加湿器结构示意图、隔离罩正反结构示意图以及两层侧壁的罩本体的剖开示意图。
图2为隔离罩扣装在加热装置处的加湿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出口设置在罩本体上的隔离罩示意图。
图4为出口通过引导通道与罩本体相连通的隔离罩正、反结构示意图以及两层侧壁的罩本体的剖开示意图。
图5为加湿器结构示意图及出雾通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加湿器侧部剖视图。
1机座、2加热装置、22加热水槽、3雾化装置、32雾化水槽、4隔离罩、40出口、41罩本体、410内部空腔、42引导通道、5出雾通道、6风道、61上风道、610上出风口、62下风道、620下出风口、7导水围筋、8面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参见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包括机座1,机座1上设置有蓄水池,还包括加热装置2和雾化装置3,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水槽22,雾化装置3包括雾化水槽32,加热水槽22和雾化水槽32中的水通过蓄水池相连通。优选地,加热装置2还包括加热器,雾化装置3还包括雾化器。优选地,加湿器通过水位控制装置向蓄水池中持续性供水,更优选地,水位控制装置设置在蓄水池中。该种结构设计实现了加热装置和雾化装置同时近距离设置在同一蓄水池中,避免采用迂回的水道结构或者将两者设置较远的距离来防止加热水槽中的热水损坏雾化器,模具成型也较简单,从而能够显著地提高加湿器最大加热功率的上限,加热装置可以将水煮开(而不是仅仅加热到60℃),能够促进更大规模的分子运动、加快气雾的排出,提高了加湿器的工作效率、工作效果也更显著。
参见图2、图5和图6所示,还包括隔离罩4,隔离罩4隔离加热装置2产生的热量,隔离罩7罩设于加热装置2或者雾化装置3的上方。优选地,隔离罩4采用耐高温塑胶。优选地,隔离罩4与导水围筋7之间的间隙为1-8mm,该尺寸范围既能保证隔离罩4的良好隔热效果,又能保证隔离罩4与导水围筋7之间的间隙中有充盈的水以供应加热装置或者雾化装置的用水。优选地,隔离罩4扣装在加热装置2的边缘,或者隔离罩4与加热装置2的边缘一体成型,更优选地,隔离罩4扣装在加热水槽22的边缘,或者与加热水槽22的边缘一体成型。优选地,隔离罩4扣装在雾化装置3的边缘,或者隔离罩4与雾化装置3的边缘一体成型,更优选地,隔离罩4扣装在雾化水槽32的边缘,或者与雾化水槽32的边缘一体成型。该种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将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隔离在雾化装置之外,保证雾化装置的工作环境温度不致过高,最优选地,必要时可以将除加热装置2之外的其他对高温敏感的工作部件连同雾化装置3一并设置在隔离罩4内。加热水槽中的水被汽化为水蒸气时,水处于煮开状态、水温高达100℃,一般地,雾化装置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在60℃左右,因此,大多数加湿器不能同时设置加热装置和雾化装置,或者即便在加湿器中同时设置加热装置和雾化装置,也必须将两者分开较大的距离或者设置水道等迂回复杂的结构(有一部分加湿器只是将水加热到一定程度而不会加热到使水汽化),以免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影响雾化器的正常工作,这样就导致加湿器内部结构松散、空间占用量大。而上述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隔离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将热量限制在隔离罩内以防止影响其他工作部件,并通过源源不断地产生水蒸气对隔离罩内原有的水蒸气进行加压达到“喷出”水蒸气的效果,降低了加湿器内部空间占用量,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喷雾更强劲、加湿效果更好。
参见图1、图2和图5所示,蓄水池中设置有导水围筋7,导水围筋7设置在加热水槽22和雾化水槽32之间,导水围筋7与蓄水池的池壁之间预留有导水口。优选地,导水围筋7部分地环绕加热水槽22或者雾化水槽32的边缘设置,导水围筋7与蓄水池的池壁之间预留的导水口既允许加热水槽22与雾化水槽32中的水相互连通,又能够有效地将加热装置2产生的热量限制在导水围筋7的范围内/外。优选地,导水围筋7可以与蓄水池底部一体形成或者是与蓄水池的池底、池壁形状相适配的独立件。
参见图3、图4所示,隔离罩4包括罩本体41和出口40,罩本体41形成具有内部空腔410的下端敞口结构,出口40用以排出罩本体41内的气雾。优选地,出口40设置在罩本体41的上部,更优选地,出口40设置在罩本体41三分之二位置处至罩本体41顶端,以防止加热水槽22中的高温水/雾化水槽32中的水从出口40溢出。优选地,当加热装置2设置在隔离罩4内时,罩本体41的内部空腔410中大部分为水蒸气(小部分为水蒸气遇冷形成的雾),出口40用以排出水蒸气;当雾化装置3设置在隔离罩4内时,罩本体41的内部空腔410中为雾,出口40用以排出雾。
参见图4所示,罩本体41的侧壁设置为至少一层。优选地,罩本体41的侧壁厚度为1-6mm。优选地,罩本体41的侧壁为一层或者两层。该种结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隔离罩的良好的隔热效果,同时能够降低噪声,静音效果更明显。
参见图1和图4所示,罩本体41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水隙。优选地,罩本体41的侧壁与加热水槽22或者雾化水槽32的槽壁相配合,并通过过水隙向加热水槽22或者雾化水槽32供水。
参见图4所示,隔离罩4还包括引导通道42,出口40通过引导通道42与罩本体41相连通。
参见图5所示,还包括出雾通道5,出雾通道5将加热装置2和/或雾化装置3产生的气雾排出加湿器。优选地,出雾通道5位于加热装置2和/或雾化装置3的上方。优选地,加热装置2产生的水蒸气(包括小部分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雾)和/或雾化装置3产生的雾通过所述出雾通道5排出加湿器。优选地,出雾通道5的下端可以罩设在加热装置2/雾化装置3上方形成加热腔/雾化腔,也可以与加热装置2/雾化装置3的加热腔/雾化腔相连通。
参见图5所示,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蓄水池的盖板,盖板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出雾通道5相连通,加热装置2和/或雾化装置产生的气雾通过通孔进入出雾通道5进而排出加湿器。优选地,盖板上还设置有通水孔以允许水进入蓄水池中。
参见图5、图6所示,出口40位于蓄水池的水面与盖板形成的空间中。
参见图5所示,出口40与出雾通道5相连通。优选地,出雾通道5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接合口,出口40与接合口相连通。优选地,也可以将出雾通道5的底端套设在出口40甚至隔离罩4的外围。更优选地,可以通过引导通道42使出口40与出雾通道5相连通。
参见图2、图5所示,出口40位于雾化装置3的上方。出口可以位于其他位置,但为加快分子运动,尽可能多地带动雾向外排出,出口40位于雾化装置的上方。
参见图6所示,还包括风机和风道6,风机向风道6内吹风,风道6与出雾通道5相连通,出口40与风道6相连通。优选地,风道6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接合口,出口40与接合口相连通,需要注意的是某些情况下,风道6是由其他部件的内凹腔结构(例如水箱上设置的内凹腔结构)构成,此时风道无侧壁,那么此时出口可以直接与风道6相连通。更优选地,可以通过引导通道42使出口40与风道6相连通。
参见图6所示,风道6包括上风道61和下风道62,上风道61包括上出风口610,上出风口610位于加湿器的上部,上出风口610与下风道62相连通。上出风口设置于加湿器上部可以有效地防止水箱漏水后通过风道倒灌进风机等元件中。优选地,风道整体呈“n”型或者“几”型结构。优选地,上风道61可以设置在机座1上。
参见图6所示,还包括面板体8,上风道61设置于面板体8上。优选地,上风道61设置于面板体8内部,下风道62也可以设置在面板体8内部,更优选地,面板体8还可以形成内凹腔结构,该内凹腔结构与其他部件配合形成下风道62。此处上风道和/或下风道设置在面板体上包括设置在面板体内部以及外部的情况。
或者,还包括壳体,上风道61设置在壳体上。
参见图6所示,下风道62包括下出风口620,下出风口620与出雾通道5相连通。优选地,下出风口620位于未罩设于隔离罩4内的加热装置2/雾化装置3处。优选地,下风道62壁可以沿出雾通道5延伸,并与出雾通道5一体成型。
或者,还包括水箱,水箱形成有内凹腔结构,内凹腔结构形成为出雾通道5。优选地,下风道62可以由水箱的其他内凹腔结构形成或者与出雾通道5一体成型。优选地,盖板可以是水箱的底板。
尽管上述已经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原理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变换,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其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的。

Claims (18)

1.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设置有蓄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装置和雾化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水槽,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水槽,所述加热水槽和所述雾化水槽分别设置于所述蓄水池的底部,所述加热水槽中的水与所述雾化水槽中的水通过所述蓄水池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罩,所述隔离罩隔离所述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所述隔离罩罩设于所述加热装置或者所述雾化装置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中设置有导水围筋,所述导水围筋设置在所述加热水槽和所述雾化水槽之间,所述导水围筋与所述蓄水池的池壁之间预留有导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包括罩本体和出口,所述罩本体形成具有内部空腔的下端敞口结构,所述出口用以排出罩本体内的气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本体的侧壁设置为至少一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过水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罩还包括引导通道,所述出口通过所述引导通道与所述罩本体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雾通道,所述出雾通道将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所述雾化装置产生的气雾排出加湿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蓄水池的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所述加热装置和/或所述雾化装置产生的气雾通过所述通孔排出加湿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位于所述蓄水池的水面与所述盖板形成的空间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中任一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位于所述雾化装置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中任一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风机和风道,所述风机向所述风道内吹风,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所述出口与所述风道相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包括上风道和下风道,所述上风道包括上出风口,所述上出风口位于加湿器的上部,所述上出风口与所述下风道相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板体,所述上风道设置于所述面板体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上风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道包括下出风口,所述下出风口与所述出雾通道相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8、9或10中任一所述的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形成有内凹腔结构,所述内凹腔结构形成为所述出雾通道。
CN201920858599.0U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 Active CN2101076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8599.0U CN210107627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58599.0U CN210107627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107627U true CN210107627U (zh) 2020-02-21

Family

ID=69563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58599.0U Active CN210107627U (zh) 2019-06-10 2019-06-10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10762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216A (zh) * 2021-06-10 2021-07-30 欧兰普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热雾除菌加湿器
CN113375253A (zh) * 2021-06-30 2021-09-10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
CN114322149A (zh) * 2022-01-28 2022-04-12 江门市恒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雾化加湿器
WO2024119550A1 (zh) * 2022-12-07 2024-06-13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洗的加热式加湿器
WO2024119549A1 (zh) * 2022-12-07 2024-06-13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烫伤功能的加热式加湿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216A (zh) * 2021-06-10 2021-07-30 欧兰普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热雾除菌加湿器
CN113375253A (zh) * 2021-06-30 2021-09-10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湿器
CN114322149A (zh) * 2022-01-28 2022-04-12 江门市恒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雾化加湿器
WO2024119550A1 (zh) * 2022-12-07 2024-06-13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清洗的加热式加湿器
WO2024119549A1 (zh) * 2022-12-07 2024-06-13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防烫伤功能的加热式加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07627U (zh) 一种具有隔离罩的加湿器
CN107780134B (zh) 一种具有蒸汽洗涤护理功能的洗衣机
WO2020001018A1 (zh) 一种上加水加湿器
CN106197060A (zh) 离心式鼓风横流开式冷却塔
CN209639189U (zh) 一种热雾加湿器
CN110848860B (zh) 风扇下置式蒸发加湿器
WO2020052173A1 (zh) 加湿器及取暖器
CN108444024A (zh)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CN106051990A (zh) 一种把手带风道的加湿器
CN217715244U (zh) 一种具有喷雾功能的冷风扇
CN201091674Y (zh) 一种美容加湿器
CN217900093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7423493U (zh) 一种暖雾加湿器
CN217423496U (zh) 一种快速产生蒸汽的低能耗低噪音热蒸发式加湿器
CN207162814U (zh) 一种自清洁型厨房制冷吸油烟机
CN105570968A (zh) 一种自带加湿功能的电热式介质取暖器
WO2018188214A1 (zh) 一种喷雾单元以及具有该喷雾单元的蒸脸器
CN114508498A (zh) 一种多功能无叶手持风扇
CN115315143A (zh) 一种具有降噪除湿循环冷却功能的环保型智能网络机柜
CN201497128U (zh) 水箱结构及恒湿机
CN203518085U (zh) 一种直热型两步式空气高焓加热器
CN215808702U (zh) 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降噪结构
CN109009996B (zh) 一种稳定可靠的蒸脸器
CN208312614U (zh) 提供热雾的上加水加湿器
CN209176684U (zh) 列车电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IP01 Partia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Commission number: 5W133832

Conclusion of examination: Maintain the validity of the patent based on claims 8-18 submitted by the patentee on April 23, 2024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40507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68321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humidifier with an isolation cover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21

Patentee: FOSHAN JINXINGHU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