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101474U - 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101474U CN210101474U CN201920751732.2U CN201920751732U CN210101474U CN 210101474 U CN210101474 U CN 210101474U CN 201920751732 U CN201920751732 U CN 201920751732U CN 210101474 U CN210101474 U CN 2101014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plate
- ambient light
- arm
- thor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651 moo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包括汽车车门防护板、氛围灯罩壳。在汽车车门防护板上设置有沉放凹槽,且安装完成后,氛围灯罩壳不得外凸于该沉放凹槽。在氛围灯罩壳上设置有多个插装座,相应地,在沉放凹槽上设置有多个与插装座位置相适配的插装部。上述插装部包括开设于沉放凹槽上的插装孔以及卡设于插装孔内的弹性卡接件。通过弹性卡接件弹性夹紧所产生的摩擦力作用以实现对氛围灯罩壳位置的固定,这样一来,安装操作十分方便、快捷,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另外,氛围灯罩壳下沉于沉放凹槽内,其自身不易受到挣脱拉力的作用,从而使得氛围灯罩壳具有较高的安装稳定性及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结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车主为了提高汽车的乘坐体验性以及档次,通常要求在汽车车门护板上安装氛围灯,用于车内照明,提高车主的心情愉悦性。但现有技术中,适配于氛围灯的安装结构稳定性较差,容易受到外力发生脱落现象。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715078U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板氛围灯组件,如图1中所示,其包括氛围灯导光条、氛围灯灯头和装饰亮条,装饰亮条安装在汽车门板上,装饰亮条包括亮条主体部,亮条主体部的底部设有侧翻边,亮条主体部与侧翻边之间形成条形容置腔,侧翻边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一卡角,亮条主体部的底部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卡角,第一卡角和第二卡角相对设置,氛围灯导光条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收容在条形容置腔内,并通过第一卡角和第二卡角固定,亮条主体部上设有第三卡角,汽车门板上设有卡槽,第三卡角与卡槽配合卡接,以将装饰亮条安装在汽车门板上。虽说上述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氛围灯的安装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问题,但是,结构较为复杂,安装操作十分不便,另外,氛围灯安装完成后不便于进行拆卸,对于后期的氛围灯罩壳换新等日常维护工作非常不利,因而,亟待技术人员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安装稳定性好,且便于进行换新操作的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包括汽车车门防护板、氛围灯罩壳。在汽车车门防护板上设置有与氛围灯罩壳外形相适配的沉放凹槽,且安装完成后,氛围灯罩壳不得外凸于沉放凹槽。在氛围灯罩壳上设置有多个插装座,相应地,在沉放凹槽上设置有多个与插装座位置相适配的插装部。上述插装部包括开设于沉放凹槽上的插装孔以及卡设于插装孔内的弹性卡接件。弹性卡接件设置有一插槽,且其依序由左顶靠臂、左连接臂、弧形过渡臂、与上述左连接臂对称布置的右连接臂以及与上述左顶靠臂对称布置的右顶靠臂构成。在左连接臂设置有第一卡刺和第二卡刺,在右连接臂设置有第三卡刺和第四卡刺,其中,第一卡刺和第三卡刺相背于插槽向外进行延伸翘曲,且辅以左顶靠臂和右顶靠臂的配合实现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固定卡接。第二卡刺和第四卡刺相向于插槽相内进行延伸翘曲,实现对插装座的弹性夹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第二卡刺的数量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第一卡刺的左、右侧。第四卡刺的数量亦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第三卡刺的左、右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沉放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加强压形凹槽,插装孔即开设于加强压形凹槽上。上述加强压形凹槽的槽深不小于3倍汽车车门防护板的板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插装座由主板、加强筋板以及限位板构成。限位板的数量设置为2件,平行固定于主板的两侧,用来限制弹性卡接件的运动极限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主板、加强筋板以及限位板与氛围灯罩壳一体压塑或注塑成型。
相较于传统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在汽车车门防护板布置多个弹性卡接件,相对应地,在氛围灯罩壳上设置有多个与弹性卡接件相适配的插装座。在实际装配过程中,调整各插装座的位置直至与弹性卡接件相对准,而后摁压氛围灯罩壳即可,通过弹性卡接件弹性夹紧所产生的摩擦力作用以实现对氛围灯罩壳位置的固定。这样一来,安装操作十分方便、快捷,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另外,氛围灯罩壳下沉于沉放凹槽内,其自身不易受到挣脱拉力的作用,从而使得氛围灯罩壳具有较高的安装稳定性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氛围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中汽车车门防护板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中汽车车门防护板另一种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的II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中氛围灯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III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中插装座与弹性卡接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中弹性卡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主视图。
图12是图10的左视图。
1-汽车车门防护板;11-沉放凹槽;111-加强压形凹槽;12-插装部;121-插装孔;122-弹性卡接件;1221-插槽;1222-左顶靠臂;1223-左连接臂;12231-第一卡刺;12232-第二卡刺;1224-弧形过渡臂;1225-右连接臂;12251-第三卡刺;12252-第四卡刺;1226-右顶靠臂;2-氛围灯罩壳;21-插装座;211-主板;212-加强筋板;213-限位板;22-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适用于汽车车门防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其由汽车车门防护板1和氛围灯罩壳2构成。在汽车车门防护板1上设置有沉放凹槽11,用来放置该氛围灯罩壳2。在氛围灯罩壳2的内部固定有灯管22,且围绕灯管22布置有多个插装座21(如图7中所示),相应地,在沉放凹槽11上设置有多个与插装座21位置相适配的插装部12(如图3中所示)。其中,每个插装部12均包括开设于沉放凹槽11上的插装孔121以及卡设于插装孔121内的弹性卡接件122(如图4中所示)。在弹性卡接件122上设置有一插槽1221,且其依序由左顶靠臂1222、左连接臂1223、弧形过渡臂1224、右连接臂1225以及右顶靠臂1226构成,右连接臂1225、右顶靠臂1226分别相对于连接臂1223、左顶靠臂1222进行对称布置。且在左连接臂1223上设置有第一卡刺12231和第二卡刺12232,在右连接臂1225上设置有第三卡刺12251和第四卡刺12252(如图10、11、12中所示),其中,第一卡刺12231和第三卡刺12251相背于插槽1221向外进行延伸翘曲,且辅以左顶靠臂1222和右顶靠臂1226的配合实现与汽车车门防护板1的固定卡接(如图5、6中所示)。第二卡刺12232和第四卡刺12252相向于插槽1221相内进行延伸翘曲,以实现对插装座21的弹性夹紧(如图9中所示)。如此一来,安装操作十分方便、快捷,具有较高的装配效率。另外,氛围灯罩壳2下沉于沉放凹槽11内,其自身不易受到挣脱拉力的作用,从而使得氛围灯罩壳2具有较高的安装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实际装配过程中,操作人员首先将弹性卡接件122对准于上述各插装孔121,用力摁压,在第一卡刺12231和第三卡刺12251的作用下实现其与汽车车门防护板1的固定。随后,拿起氛围灯罩壳2,且调整其各插装座21的位置直至与上述弹性卡接件122相对准,而后用力摁压氛围灯罩壳2即可,与此同时,相向对置的第二卡刺12232和第四卡刺12252对插装座21进行夹紧,弹性夹紧所产生的摩擦力足以实现对氛围灯罩壳2位置的固定。
在此需要着重说明的是,为了防止氛围灯罩壳2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导致脱离现象发生,因此,需要对上述沉放凹槽11的深度进行控制,理论上,氛围灯罩壳2不得外凸于沉放凹槽11。另外,出于增大弹性卡接件122相对于插装座21的摩擦力方面考虑,还可以在插装座21的相应区域上增设防滑凸起(图中未示出)。不过,如此一来,当对氛围灯罩壳2进行拆卸时,需要借助于真空吸盘等工具进行辅助,即真空吸盘吸附于氛围灯罩壳2的外表,当拉扯力大于弹性卡接件122与插装座21摩擦力的总和时即可将氛围灯罩壳2拉出。
出于提高氛围灯罩壳2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方面考虑,作为上述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上述第二卡刺12232的数量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第一卡刺12231的左、右侧。上述第四卡刺12252的数量亦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第三卡刺12251的左、右侧(如图12中所示)。当然,还可以在沉放凹槽11内设置有多个加强压形凹槽111(如图4中所示),插装孔121即开设于加强压形凹槽111上,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插装孔121的抗变形能力,防止插装孔121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现象。为了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根据长期的实验数据表明:上述加强压形凹槽111的槽深不小于3倍汽车车门防护板1的自身板厚,一般不小于5mm。
再者,上述插装座21可以由主板211、加强筋板212以及限位板213(如图8中所示)等几部分构成。限位板213的数量设置为2件,平行固定于主板211的两侧,用来限制弹性卡接件122在左右方向上的运动极限位,从而通过插装座21实现对氛围灯罩壳2沿左右方向上位移的限定,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依靠氛围灯罩壳2对沉放凹槽侧壁11顶靠的方式进行限位。
最后,上述主板211、加强筋板212以及限位板213与氛围灯罩壳2一体压塑或注塑成型,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大大地提高了插装座21自身的结构强度,进而确保了氛围灯罩壳2安装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减少装配工艺路线长度,减低生产成本。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包括汽车车门防护板、氛围灯罩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车门防护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氛围灯罩壳外形相适配的沉放凹槽,且安装完成后,所述氛围灯罩壳不得外凸于所述沉放凹槽;在所述氛围灯罩壳上设置有多个插装座,相应地,在所述沉放凹槽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插装座位置相适配的插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部包括开设于所述沉放凹槽上的插装孔以及卡设于所述插装孔内的弹性卡接件;所述弹性卡接件设置有一插槽,且其依序由左顶靠臂、左连接臂、弧形过渡臂、与所述左连接臂对称布置的右连接臂以及与所述左顶靠臂对称布置的右顶靠臂构成;在所述左连接臂设置有第一卡刺和第二卡刺,在所述右连接臂设置有第三卡刺和第四卡刺,其中,所述第一卡刺和所述第三卡刺相背于所述插槽向外进行延伸翘曲,且辅以所述左顶靠臂和所述右顶靠臂的配合实现与所述汽车车门防护板的固定卡接;所述第二卡刺和所述第四卡刺相向于所述插槽相内进行延伸翘曲,实现对所述插装座的弹性夹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刺的数量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所述第一卡刺的左、右侧;所述第四卡刺的数量亦设置为2件,对称地布置于所述第三卡刺的左、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沉放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加强压形凹槽,所述插装孔即开设于所述加强压形凹槽上;所述加强压形凹槽的槽深不小于3倍所述汽车车门防护板的板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座由主板、加强筋板以及限位板构成;所述限位板的数量设置为2件,平行固定于所述主板的两侧,用来限制所述弹性卡接件的运动极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所述加强筋板以及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氛围灯罩壳一体压塑或注塑成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51732.2U CN210101474U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51732.2U CN210101474U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101474U true CN210101474U (zh) | 2020-02-21 |
Family
ID=695616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51732.2U Active CN210101474U (zh) | 2019-05-23 | 2019-05-23 | 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101474U (zh) |
-
2019
- 2019-05-23 CN CN201920751732.2U patent/CN2101014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68063B (zh) | 太阳能路灯 | |
CN209796053U (zh) | 定位工装 | |
CN203384807U (zh) | 吸顶灯 | |
CN210101474U (zh) | 一种适用于汽车车门护板的氛围灯罩壳安装结构 | |
CN210179347U (zh) | 一种支架灯 | |
CN211032427U (zh) | 三角窗亮饰条安装装置 | |
CN210852296U (zh) | 一种行李箱地毯结构及汽车 | |
CN210363312U (zh) | 一种用于安装喇叭的汽车门板装饰件 | |
CN214296223U (zh) | 一种固定天窗安装工装 | |
CN206708825U (zh) | 一种一体化的led筒灯 | |
CN209819435U (zh) | 一种新型光导安装结构 | |
CN209960409U (zh) | 灯罩、车灯及车辆 | |
CN205350928U (zh) | 一种软条形工作灯 | |
CN219588749U (zh) | 一种快装墙板一体化装饰灯条 | |
CN205097929U (zh) | 一种汽车进风格栅 | |
CN208141755U (zh) | 一种内嵌式车用广告牌 | |
CN213583552U (zh) | 一种接触弹片与滑块配合的结构 | |
CN206036834U (zh) | 一种超薄型嵌入式筒灯 | |
CN211902544U (zh) | 一种轨道灯结构 | |
CN210174728U (zh) | 汽车、汽车尾灯及其壳体与饰板的装配结构 | |
CN220102903U (zh) | Led直管灯 | |
CN204611684U (zh) | 便于组装的led灯支架及包含该支架的led灯 | |
CN216010743U (zh) | 一种射灯 | |
CN218599509U (zh) | 磁性连接件及灯具 | |
CN208558981U (zh) | 一种遮阳帘挂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1106 Address after: 201100 1st floor, building 5, 951 Jian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1322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568 Fengting Avenue, Industrial Park,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5122 Patentee before: FAST STAR ADVANCED POWER SYSTEM (SUZHOU)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