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93463U -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 Google Patents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93463U CN210093463U CN201921179044.XU CN201921179044U CN210093463U CN 210093463 U CN210093463 U CN 210093463U CN 201921179044 U CN201921179044 U CN 201921179044U CN 210093463 U CN210093463 U CN 2100934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pcb
- loudspeaker
- installation department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第一PCB板及电性连接于第一PCB板的喇叭组件、电池;该壳体具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具有前、后端开口,前端开口为耳塞连接端;该喇叭组件、电池、第一PCB板自前往后依次安装于安装腔内;该电池与喇叭组件间距设置,该第一PCB板封装于后端开口,以使安装腔的后侧密闭;借此,其使耳机模组的整个前腔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式气室,无需后序对音效进行调整,方便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且耳机模组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其整个模块应用于耳机产品中,方便拆装更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背景技术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耳机一般是与媒体播放器可分离的,利用一个插头连接,好处是在不影响旁人的情况下,可独自聆听音响;亦可隔开周围环境的声响,对在录音室、酒吧、旅途、运动等在噪吵环境下使用的人很有帮助。耳机原是给电话和无线电上使用的,但随着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盛行,耳机多用于手机、随身听、收音机、可携式电玩和数位音讯播放器等。
现有技术中的耳机里面的喇叭单元通常是固定式的,喇叭单元在组装于耳机主体上时,喇叭单元的音腔会受到耳机主体的内腔的影响,对于不同的音效需求需对喇叭单元与耳机主体之间的音腔进行调整,以调整至所需音效,导致使用繁琐不便,体验效果较差。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使耳机模组的整个前腔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式气室,无需后序对音效进行调整,方便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且耳机模组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其整个模块应用于耳机产品中,方便拆装更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第一PCB板及电性连接于第一PCB板的喇叭组件、电池;
该壳体具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具有前、后端开口,前端开口为耳塞连接端;该喇叭组件、电池、第一PCB板自前往后依次安装于安装腔内;该电池与喇叭组件间距设置,该第一PCB板封装于后端开口,以使安装腔的后侧密闭。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上自前往后依次间距设置有用于安装喇叭组件的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电池的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PCB板的第三安装部,所述喇叭组件、电池、第一PCB板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喇叭组件的前端受限于第一限位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喇叭组件之间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前端抵接于第一限位部,所述喇叭组件的前端抵接于垫圈的后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喇叭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喇叭组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可拆卸式卡接于第一安装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池通过一支架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二安装部上,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可拆卸式卡接于第二安装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架的前端受限于第一限位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PCB板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三安装部上,所述第一PCB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可拆卸式卡接于第三安装部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PCB板露于后端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电源与信号的连接触点,若干连接触点露于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喇叭组件包括第二PCB板,所述第二PCB板、电池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PCB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电池与喇叭组件间距设置形成音腔,并利用第一PCB板封盖于壳体的后端开口,以使安装腔的后侧密闭,让耳机模组的整个前腔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式气室;该种耳机模组与耳机后壳等配件组合应用,以形成耳机产品时,无需后序对音效进行调整,方便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以及,通过将喇叭组件、电池、第一PCB板安装于壳体内形成耳机模组,该耳机模组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其整个模块应用于耳机产品中,方便拆装更换;
还有,该耳机模组内的喇叭组件、电池、第一PCB板于壳体内的组装简单,且可拆装,也方便对耳机模组内的零配件进行检修更换等。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另一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 11、安装腔
12、主体部 13、第一安装部
14、第二安装部 15、第三安装部
16、第一限位部 17、第二限位部
18、连接部 181、中空通道
20、耳塞 30、第一PCB板
31、连接触点 40、喇叭组件
41、第二PCB板 50、电池
60、音腔 70、垫圈
8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所述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包括壳体10及安装于上壳体10上的耳塞20;该壳体10内设置有喇叭组件40、电池50、第一PCB板30;该壳体10具有安装腔11,该安装腔11具有前、后端开口,该喇叭组件40、电池50、第一PCB板30自前往后依次安装于安装腔11内;该电池50与喇叭组件40间距设置形成音腔60,该第一PCB板30封装于后端开口,以使安装腔11的后侧密闭;所述壳体10包括主体部12及一体式连接于主体部12的连接部18,所述耳塞20安装于连接部18上。
具体而言,所述安装腔11的内侧壁上自前往后依次间距设置有用于安装喇叭组件40的第一安装部13、用于安装电池50的第二安装部14、用于安装第一PCB板30的第三安装部15,所述喇叭组件40、电池50、第一PCB板30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部13、第二安装部14、第三安装部15上。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部13的前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6,所述喇叭组件40的前端受限于第一限位部16;所述第一限位部16优选为环形限位部,以使喇叭组件40的前端受限于第一限位部16后能封盖住前端开口。借此,通过第一安装部13与第一限位部16的设置,实现了喇叭组件40的定位,使喇叭组件40顺利地安装于安装腔11内,且能使喇叭组件40封盖住前端开口。
于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16与喇叭组件40之间设置有垫圈70,所述垫圈70的前端抵接于第一限位部16,所述喇叭组件40的前端抵接于垫圈70的后端;所述垫圈70优选为中空状的环形垫圈70;借此,通过垫圈70的设置,可对喇叭组件40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避免出现喇叭组件40的一端直接接触壳体10的内侧壁而造成损坏的现象。
优选地,所述喇叭组件40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安装部13上,所述喇叭组件4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可拆卸式卡接于第一安装部13上。借此,通过将第一卡接部卡接于第一安装部13的设置,使喇叭组件40可拆卸式地安装于壳体10内,以便于喇叭组件40的组装与更换,简化了喇叭组件40的安装结构。
所述电池50通过一支架80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二安装部14上,所述支架8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可拆卸式卡接于第二安装部14上;所述第二安装部14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7,所述支架80的一端受限于第一限位部16;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17为环形限位部。借此,通过第二卡接部卡接于第二安装部14的设置,使电池50经支架80可拆卸式地安装于壳体10内,以便于电池50的拆装更换,以及,通过第二限位部17的设置,可使支架80的一端能封盖住安装腔11的后侧,结合前述第一PCB板30封装于后端开口,前述喇叭组件40封盖住前端开口,以使安装腔11的后侧密闭,让耳机模组的整个前腔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式气室,无需在后序使用时为了达到所需音效而需要进行调节,只需在出厂前根据不同的喇叭组件在壳体10内预留喇叭组件40、电池50的安装空间及间距即可,如此,可在出厂时即可确定音效。
所述第一PCB板30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三安装部15上,所述第一PCB板3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可拆卸式卡接于第三安装部15上。借此,通过第三卡接部卡接于第三安装部15的设置,可使第一PCB板30可拆卸式地安装于壳体10内,以便于第一PCB板30的拆装更换。以及,于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第一PCB板30露于开口12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电源与信号的连接触点31,若干连接触点31露于开口12,以用于电源接触及信号线的连接;当然,此处,所述第一PCB板30与外部电源、信号线的连接并不局限于触点式连接,也可为弹片弹性接触、线材连接、顶针连接、接头连接等连接方式,只需满足第一PCB板30与外部电源、信号线连接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第一卡接部、第二卡接部、第三卡接部与相应的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的卡接,可通过弹性卡扣与卡孔的连接实现卡接,也可通过其他卡接结构进行卡接,例如:卡勾与卡槽的连接结构,只需使得喇叭组件40、电池50、第一PCB板30可拆卸式地安装即可。
另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喇叭组件40包括第二PCB板41,所述第二PCB板41、电池50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PCB板30;优选地,所述第二PCB板41、电池50可通过弹片弹性接触、线材连接、顶针连接、接头连接等连接方式与第一PCB板30进行电性连接,当然,并不局限于上述连接方式,只需满足第二PCB板41、电池50均电性连接于第一PCB板30即可,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电池与喇叭组件间距设置形成音腔,并利用第一PCB板封盖于壳体的后端开口,以使安装腔的后侧密闭,让耳机模组的整个前腔形成一个独立的密闭式气室;该种耳机模组与耳机后壳等配件组合应用,以形成耳机产品时,无需后序对音效进行调整,方便使用,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以及,通过将喇叭组件、电池、第一PCB板安装于壳体内形成耳机模组,该耳机模组的模块化设计,便于其整个模块应用于耳机产品中,方便拆装更换;还有,该耳机模组内的喇叭组件、电池、第一PCB板于壳体内的组装简单,且可拆装,也方便对耳机模组内的零配件进行检修更换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第一PCB板及电性连接于第一PCB板的喇叭组件、电池;
该壳体具有安装腔,该安装腔具有前、后端开口,前端开口为耳塞连接端;该喇叭组件、电池、第一PCB板自前往后依次安装于安装腔内;该电池与喇叭组件间距设置,该第一PCB板封装于后端开口,以使安装腔的后侧密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上自前往后依次间距设置有用于安装喇叭组件的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电池的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PCB板的第三安装部,所述喇叭组件、电池、第一PCB板分别安装于第一安装部、第二安装部、第三安装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喇叭组件的前端受限于第一限位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喇叭组件之间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的前端抵接于第一限位部,所述喇叭组件的前端抵接于垫圈的后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组件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一安装部上,所述喇叭组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可拆卸式卡接于第一安装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通过一支架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二安装部上,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可拆卸式卡接于第二安装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前侧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架的前端受限于第一限位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可拆卸式安装于第三安装部上,所述第一PCB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可拆卸式卡接于第三安装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露于后端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电源与信号的连接触点,若干连接触点露于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组件包括第二PCB板,所述第二PCB板、电池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PCB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79044.XU CN210093463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179044.XU CN210093463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93463U true CN210093463U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9485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17904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93463U (zh) | 2019-07-25 | 2019-07-25 |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93463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716581B2 (en) | 2020-05-28 | 2023-08-01 | Merry Electronics(Suzhou) Co., Ltd. | Medical hearing-aid earphone |
-
2019
- 2019-07-25 CN CN201921179044.XU patent/CN2100934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716581B2 (en) | 2020-05-28 | 2023-08-01 | Merry Electronics(Suzhou) Co., Ltd. | Medical hearing-aid earphon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17033B2 (en) | Loudspeaker apparatus | |
US11234066B2 (en) | Earphone | |
US20070230735A1 (en) | Selective type headset | |
JP3221202U (ja) | モジュール化したワイヤレスイヤホン | |
US9762991B2 (en) | Passive noise-cancellation of an in-ear headset module | |
US20140211970A1 (en) | Earphone arrangements | |
CN208783051U (zh) | 一种反馈式降噪入耳式耳机 | |
TWM617940U (zh) | 頭戴式耳機模組及頭戴式耳機 | |
CN210093463U (zh) | 自带音腔的耳机模组 | |
CN114697792B (zh) | 一种耳机 | |
CN219478097U (zh) | 一种耳机 | |
CN113727230A (zh) | 聆听装置及其支架 | |
CN213403471U (zh) | 具有防尘功能的无线耳机 | |
WO2023051005A1 (zh) | 圈铁喇叭组件及耳机 | |
CN216721537U (zh) | 耳机及耳机组件 | |
CN212278427U (zh) | 聆听装置及其支架 | |
CN210120649U (zh) | 一种耳饰耳机 | |
CN108156547B (zh) | 一种tws耳机 | |
CN222655297U (zh) | 耳机 | |
CN212909944U (zh) | 一种具有麦克风新装配结构的耳机 | |
CN219087276U (zh) | 机芯模组及耳机 | |
CN222621147U (zh) |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
CN222301966U (zh) | 一种蓝牙话务耳机 | |
CN221670042U (zh) | 一种耳机结构 | |
CN219087251U (zh) | 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