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88991U -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 Google Patents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88991U CN210088991U CN201890000333.6U CN201890000333U CN210088991U CN 210088991 U CN210088991 U CN 210088991U CN 201890000333 U CN201890000333 U CN 201890000333U CN 210088991 U CN210088991 U CN 21008899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door unit
- panel
- grip portion
- air conditioner
- side pa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56—Casing or covers of 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fan guard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1)具备由多个面板构成的箱状的壳体(2),壳体在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角部(14)具有把持部(13),把持部设置于构成角部的面板(7),以从面板的角部的端部向内侧折弯的形状并且沿一个方向延伸而形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更详细地涉及在搬运室外单元时所使用的把手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具有:配置于前表面的吹出面板以及前面板、右侧面板、左侧面板、基座面板以及顶面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在前面板以及右侧面板各自的高度方向的中心部设置有搬运时等所把持的把手。左侧面板构成为L字状,构成为包括格子状的线状部件、和在上下方向设置于L字状的角部的长条的支柱。
而且,在专利文献1中,以搬运时能够代替把手而把持左侧面板的方式用金属部件构成支柱,并且在支柱设置有把持部。把持部通过使支柱的高度方向的一处的宽度变窄而形成,从而成为容易握持的构成。这样,通过设置在搬运时容易握持的把持部,在以单手握住把手的基础上,用另一只手来把持把持部,从而能够安全地移动室外单元。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65951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中,虽然在多个面板设置有把手或者把持部,但它们各自的高度位置是确定的。因此在各种情况下,在用一只手握住把手而另一只手的位置确定时,另一只手也必须把持确定的高度位置的把持部。因此,搬运作业者的姿势可能变得不稳定,在搬运作为重物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时的安全性方面需要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全地搬运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是具备由多个面板构成的箱状的壳体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壳体在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角部具有把持部,把持部设置于构成角部的面板,以从面板的角部的端部向内侧折弯的形状并且沿一个方向延伸而形成。
优选地,所述把持部具有沿着人弯曲手指并握住物体时人的手形的形状。
优选地,所述把持部在外表面具有防滑构造。
优选地,所述防滑构造是被粘贴防滑用的其他部件的构造、或者被实施了表面处理的构造。
优选地,所述壳体作为所述多个面板具有:构成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顶面板、构成所述壳体的底面的基座面板、以及构成所述壳体的侧面的侧面板,所述侧面板连接于所述顶面板与所述基座面板之间,所述把持部形成于所述侧面板的所述角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在壳体的角部遍布一个方向设置有把持部,因此搬运作业者能够自由地选择把持把持部的位置,能够进行安全的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前表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立体图。
图3是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取下顶面板而从上表面侧观察的内部构成图。
图4是从侧面板的后方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侧面板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搬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时,搬运作业者把持把持部的情形的图。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左侧的侧面板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搬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时,搬运作业者把持把持部的情形的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防滑橡胶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符号,并适当省略或者简化其说明。另外,关于各图中记载的构成,其形状、大小以及配置等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进行适当改变。
实施方式1.
图1~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图。
图1是从前表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从背面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取下顶面板而从上表面侧观察的内部构成图。另外,以下的说明所使用的、前、后、右、左、近前、里侧是指从前表面侧观察室外单元的情况下的方向。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室外单元1具备箱状的壳体2。壳体2的上表面由顶面板3构成,底面由基座面板4构成。壳体2的侧面具有:配置于前表面的吹出面板5以及前面板5a、从右侧面到背面的一部分配置的侧面板6、配置于左侧面的侧面板7、以及配置于背面的轮廓部线缆8。轮廓部线缆8具有将多个线状部件组合为格子状的构成。
在壳体2设置有在搬运室外单元1时被握住的树脂制的嵌合式把手 (以下称为把手)9a、把手9b以及把手9c。把手9a设置于前面板5a的右端部。把手9b设置于吹出面板5的左角部。把手9c设置于侧面板6的背面右侧。另外,任一把手均设置于高度方向的中央附近。
如图3所示,在壳体2内配置有L字型的热交换器10。在壳体2内除了热交换器10以外,虽未图示但还配置有压缩机以及膨胀阀,它们通过制冷剂配管与热交换器10连接而构成制冷循环。
本实施方式1的特征在于,在侧面板7处在沿着高度方向延伸的角部,设置遍布该角部的整体而作为搬运时被把持的把持部的功能。以下对该特征部分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4是从侧面板的后方侧观察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侧面板的立体图。
侧面板7由钣金面板构成,具备:侧面板主体11、以及从侧面板主体 11的后方侧的端部垂直地向左右方向的内侧延伸的平面部12。利用侧面板主体11和平面部12形成有在高度方向延伸的角部14,侧面板7还具备从构成角部14的平面部12的端部向内侧折弯后的形状的把持部13。把持部13遍布上下方向设置于角部14。
侧面板主体11、平面部12以及把持部13由一张钣金面板一体地构成,平面部12由折弯加工而形成,把持部13通过卷边加工而形成。侧面板主体11、平面部12以及把持部13成为沿着人弯曲手指并握住物体时的人的手形的形状,并且把持部13形成为曲线地折弯的形状。
另外,在侧面板主体11形成有具有成为空气朝向热交换器10的通道的作用的多个侧面板孔11a。而且如图4所示,侧面板7用螺钉24与顶面板3以及基座面板4分别连接。
图6是表示搬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1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时,搬运作业者把持把持部的情形的图。
在搬运作业者把持把持部13时,如图6所示,手掌与平面部12抵接,大拇指与侧面板主体11抵接,并且使大拇指以外的手指沿着把持部13弯曲,从而能够用手牢牢地把持把持部13。
接下来,对室外单元1的搬运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在壳体2设置有多个把手9a~9c以及把持部13,使用它们进行室外单元1的搬运。室外单元1的搬运由两名搬运作业者进行。一个搬运作业者用右手握住前面左侧的把手9b,用左手把持把持部13。由于把持部13遍布高度方向设置于侧面板7的角部14,因此搬运作业者在把持把持部13时,能够在高度方向的任意位置把持把持部13。另一个搬运作业者用右手握住背面右侧的把手9c,用左手握住前面右侧的把手9a。如上所述由两名搬运作业者支承室外单元1来搬运壳体2。
如以上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1,把持部13遍布室外单元1的高度方向形成,因此在搬运作业者把持把持部13时,能够根据搬运状况自由地选择高度方向的把持位置。其结果能够进行安全的搬运。
另外,侧面板主体11、平面部12以及把持部13设为沿着人弯曲手指并握住物体时的手形的形状。因此,能够减轻施加于搬运作业者的手的负担,改善搬运作业性。
另外,把持部13一体地形成于侧面板7,侧面板7不仅作为构成壳体2的面板部件,而且具有作为搬运时被把持的部件的作用。因此与用和侧面板7分体构成把持部13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制造成本,能够提供廉价的室外单元。
另外,把持部13还有助于提高壳体2的强度。即与不具备把持部13 而用由侧面板主体11和平面部12构成的L字型的钣金面板来构成侧面板 7的情况相比,具备把持部13的侧面板7增加壳体2的高度方向的对于抗弯的强度。因此能够提高壳体2的强度。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涉及在把持把持部13时,手难以打滑的构成。以下,以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左侧的侧面板的立体图。
实施方式2的侧面板7从侧面板主体11的后方侧(图7的左侧)的端部遍布把持部13,并遍布高度方向设置有防滑构造20。具体而言,防滑构造20通过将防滑用的其他部件亦即防滑橡胶20a粘贴于侧面板7而构成。在侧面板主体11处供防滑橡胶20a粘贴的左侧端部,将在把持着把持部13时,大拇指所到的范围设定为目标。
图8是表示在搬运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2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时,搬运作业者把持把持部的情形的图。
如图8所示,在把持把持部13时,由于在搬运作业者的手接触的范围的区域设置有防滑构造20,因此能够防止室外单元1从搬运作业者的手滑落。另外,在此虽然成为在搬运作业者的手接触的范围整体设置有防滑构造20的构成,但只要至少设置于把持部13,则能够发挥防滑效果。
根据实施方式2,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效果,并且通过在侧面板7设置有防滑构造20,从而能够防止室外单元1从搬运作业者的手滑落。
另外,在上述中,虽然防滑构造20由防滑橡胶20a构成,但也可以通过对侧面板7的外表面实施具有防滑功能的表面处理来构成。在该情况下,在搬运作业者搬运室外单元1时在把持着把持部13时,也能够防止室外单元1从搬运作业者的手滑落。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涉及改变实施方式2的防滑橡胶20a的形状,进一步提高搬运作业的安全性的技术。以下,以实施方式3与实施方式2不同的构成为中心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2的防滑橡胶20a是把持部13侧的端部与把持部13的前端一致的构成。与此相对,实施方式3的防滑橡胶20b具有下面的图9所示的构成。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3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的防滑橡胶的说明图。
实施方式3的防滑橡胶20b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防滑橡胶20a 的基础上,还具有具备覆盖把持部13的前端侧的边缘13a的防切伤部20c 的构成。防滑橡胶20b也包括防切伤部20c在内整体由同一材料一体地构成。具体而言,防切伤部20c例如能够通过延长防滑橡胶20a的长度,在把持部13的前端部折回并粘贴至把持部13的里侧而构成。
相当于防切伤部20c与侧面板7的侧面板主体11的最短距离的间隙21,被设定为充分小于假定的搬运作业者的手指尖的宽度22(以下称为指尖宽度)。
根据实施方式3,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效果,并且防滑橡胶 20b具备防切伤部20c,从而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即、在搬运作业者把持着把持部13时,能够防止手指被把持部13的边缘13a切伤,能够提高搬运作业的安全性。
另外,将相当于防切伤部20c与侧面板7的侧面板主体11的最短距离的间隙21设定为充分地小于指尖宽度22。因此,能够防止搬运作业者的指尖夹入间隙21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搬运作业的安全性。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对将设置把持部13的面板作为侧面板7,在左里侧的角部设置有把持部13的构成进行了说明,但设置把持部13的位置并不限于该位置,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左近前侧的角部。总之,只要把持部13在壳体2中设置于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角部即可。另外,在各实施方式中,把持部13虽然形成于一个角部,但也可以设置于多个角部。
附图标记说明:1…室外单元;2…壳体;3…顶面板;4…基座面板; 5…吹出面板;5a…前面板;6…侧面板;7…侧面板;8…轮廓部线缆;9a…把手;9b…把手;9c…把手;10…热交换器;11…侧面板主体;11a…侧面板孔;12…平面部;13…把持部;13a…边缘;14…角部;20…防滑构造;20a…防滑橡胶;20b…防滑橡胶;20c…防切伤部;21…间隙;22…指尖宽度;24…螺钉。
Claims (5)
1.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具备由多个面板构成的箱状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在沿一个方向延伸的角部具有把持部,
所述把持部设置于构成所述角部的所述面板,以从所述面板的所述角部的端部向内侧折弯的形状并且沿所述一个方向延伸而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具有沿着人弯曲手指并握住物体时人的手形的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持部在外表面具有防滑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构造是被粘贴防滑用的其他部件的构造、或者被实施了表面处理的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作为所述多个面板具有:构成所述壳体的上表面的顶面板、构成所述壳体的底面的基座面板、以及构成所述壳体的侧面的侧面板,所述侧面板连接于所述顶面板与所述基座面板之间,所述把持部形成于所述侧面板的所述角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8/009948 WO2019176006A1 (ja) | 2018-03-14 | 2018-03-14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88991U true CN210088991U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7906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90000333.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88991U (zh) | 2018-03-14 | 2018-03-14 |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86174B2 (zh) |
CN (1) | CN210088991U (zh) |
WO (1) | WO2019176006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85572U (ja) * | 1983-05-27 | 1984-12-1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ツト |
JPH0791688A (ja) * | 1993-09-27 | 1995-04-04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ユニット用取手 |
JP5642053B2 (ja) | 2011-12-15 | 2014-12-1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JP5729294B2 (ja) * | 2011-12-28 | 2015-06-03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
KR102283537B1 (ko) | 2015-01-05 | 2021-07-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 조화기의 실외기 및 그 제조 방법 |
WO2017183069A1 (ja) | 2016-04-18 | 2017-10-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2018
- 2018-03-14 CN CN201890000333.6U patent/CN21008899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03-14 WO PCT/JP2018/009948 patent/WO201917600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3-14 JP JP2020506017A patent/JP7086174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086174B2 (ja) | 2022-06-17 |
JPWO2019176006A1 (ja) | 2021-01-07 |
WO2019176006A1 (ja) | 2019-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62717B (zh) | 工业车辆扶手 | |
US20120104781A1 (en) | Lifting Device | |
JP2009091719A (ja) | 携帯用ブロワ | |
WO2002070377A2 (en) | Hand tool for gripping and carrying objects | |
CN210088991U (zh) | 空调装置的室外单元 | |
JP5565072B2 (ja) | 室外機用取っ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室外機 | |
JP3893499B2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 |
US20140182425A1 (en) | Hand Tool | |
CN109564016B (zh) | 空调单元 | |
US20190255683A1 (en) | Tool with handle offsets | |
JP2010210097A (ja)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 |
US20090121505A1 (en) | Battery- powered telescopic grasping apparatus | |
CN112400083B (zh) | 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 |
EP0240471B1 (en) | A handle for a manually operable industrial pressing iron | |
JP3195410U (ja) | 取っ手 | |
JP3193241U (ja) | ルンルンハンドル | |
CN207819270U (zh) | 一种安装机柜用轿抬工具 | |
JP6920807B2 (ja) | ナースカート | |
JP7065167B1 (ja) | 作業用手袋 | |
JPWO2019163127A1 (ja) |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 |
US8424165B1 (en) | Extension handle for rolling luggage | |
CN206653022U (zh) | 手持切割工具 | |
TWM550205U (zh) | 空氣斷路器之搬運把手 | |
JP6767514B2 (ja) | L字コネクタ用カバー | |
WO2023072412A1 (en) | Carrying holder for window air conditioning uni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