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79034U - 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79034U CN210079034U CN201920778949.2U CN201920778949U CN210079034U CN 210079034 U CN210079034 U CN 210079034U CN 201920778949 U CN201920778949 U CN 201920778949U CN 210079034 U CN210079034 U CN 2100790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belt pulley
- sedimentation tank
- silt
- fixed conn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7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647 drug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5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716 precipita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20317 Ros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28 ele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62 soil e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泥沙过滤机构和沉淀机构,所述泥沙过滤机构设置在沉淀机构的旁侧,所述泥沙过滤机构和沉淀机构之间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泥沙过滤机构包括中转池、安装架、入水管、阀门、过滤架、滑板架、回收池和推送组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中转池的旁侧,所述过滤架与中转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入水管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回收池设置在中转池远离安装架的旁侧,所述滑板架的两端分别与回收池和过滤架固定连接,所述推送组件安装在过滤架的旁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长期使用下体积较大泥沙会堵塞管道,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并且泥沙会大量聚集在沉淀池底部,不易清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在污水处理时,大量泥沙随着污水进入至污水处理设备内,长期使用下体积较大泥沙会堵塞管道,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并且泥沙会大量聚集在沉淀池底部,不易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长期使用下体积较大泥沙会堵塞管道,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并且泥沙会大量聚集在沉淀池底部,不易清理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包括泥沙过滤机构和沉淀机构,所述泥沙过滤机构设置在沉淀机构的旁侧,所述泥沙过滤机构和沉淀机构之间设有第一水泵,所述泥沙过滤机构包括中转池、安装架、入水管、阀门、过滤架、滑板架、回收池和推送组件,所述安装架设置在中转池的旁侧,所述过滤架与中转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入水管设置在安装架上且入水管的底端位于过滤架的上方,所述阀门安装在入水管上,所述回收池设置在中转池远离安装架的旁侧,所述滑板架的两端分别与回收池和过滤架固定连接,所述推送组件安装在过滤架的旁侧且推送组件的一端与过滤架滑动配合,所述过滤架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
进一步的,所述推送组件包括推板、连接块、承载架、主动辊、从动辊、传送带、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皮带,所述推板设置在过滤架内上且推板的两侧与过滤架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架与过滤架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和从动辊均设置在承载架上且主动辊的一端贯穿承载架延伸至承载架的外部,所述传送带套设在主动辊和从动辊的外部,所述连接块的两端分别与推板和传送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安装在主动辊贯穿承载架延伸至承载架外部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中转池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皮带轮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外部。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机构包括沉淀池、升降箱、固定架、升降组件、投药组件和两个滑动柱,所述沉淀池设置在中转池的旁侧,两个所述滑动柱呈对称设置在沉淀池内,所述升降箱设置在沉淀池底部且升降箱与两个滑动柱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架与沉淀池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上且升降组件的底端与升降箱固定连接,所述投药组件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入端与中转池的内部之间设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水泵的输出端与沉淀池的内部之间设有第二输送管,所述升降箱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滤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驱动电机、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第二皮带、第三驱动电机、第二转轴、两个安装座、两个承载座和两个升降件,两个所述安装座呈对称设置在固定架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设置在两个安装座上且第一转轴的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安装座的外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固定架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安装在第一转轴延伸至其中一个安装座外部的一端上,所述第四皮带轮与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套设在第三皮带轮和第四皮带轮的外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与固定架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承载座呈对称设置在固定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设置在两个承载座上且第二转轴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件呈对称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且两个升降件的底端与升降箱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升降件均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升降链条,所述第一链轮安装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链轮安装在第二转轴上,所述升降链条的底端与升降箱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链条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后与第二链轮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链条与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毛刷头,若干个所述毛刷头均与沉淀池的内壁抵触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投药组件包括储药罐、添药口、投药管和电磁阀,所述储药罐安装在固定架的顶部,所述添药口设置在储药罐的顶部,所述投药管设置在储药罐的底部且投药管的底端贯穿固定架延伸至固定架的下方,所述电磁阀安装在投药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旁侧设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入端与沉淀池的内部之间设有第三输送管,所述第二水泵的输出端上设有出水管,所述第三输送管内设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打开阀门,污水经过入水管落至过滤架上,过滤架上的若干个过滤孔对污水进行过滤,将污水中体积较大泥沙堆积在过滤架上,过滤后的污水落至中转池内,防止体积较大泥沙随着污水进入至污水处理设备内,避免长期使用下堵塞管道,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然后第一水泵工作将过滤后的污水抽取流至沉淀机构内,沉淀机构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沉淀,当过滤架上堆积的泥沙过多时,关闭阀门,推送组件工作将过滤架上堆积的泥沙推送至滑板架上,随后泥沙再滑至回收池中进行回收,避免了水土流失;
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水泵工作,抽取中转池中过滤后的污水经过第一输送管和第二输送管流至沉淀池内,投药组件工作对沉淀池内投放污水沉淀剂加快沉淀池内的污水沉淀,污水中的泥沙被沉淀至沉淀池底部的升降箱内聚集,当升降箱内聚集的泥沙过多时,升降组件工作,带动升降箱上升,升降箱底端设有的若干个滤水孔将聚集的泥沙中的水过滤,当升降箱上升至沉淀池上方时,升降组件停止工作,人工将升降箱内聚集的泥沙清除,无需将沉淀池中的水放干,再进入沉淀池底部进行清理,十分方便;
其三,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四皮带轮转动,再利用第二皮带带动第三皮带轮转动,随后第一转轴同步转动,第一转轴上的第一链轮也转动,在第二驱动电机工作的同时,第三驱动电机也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上的第二链轮也同步转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转动带动升降链条拉动升降箱上升,同时第二链轮对升降链条进行收卷,达到了升降箱上升至沉淀池上方的目的,方便清理升降箱内聚集的泥沙;
其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升降箱上升的同时,若干个毛刷头随之上升对沉淀池内壁上粘附的泥沙进行清扫,达到了将沉淀池内壁上粘附的泥沙清扫干净的目的;
其五,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阀开启,储药罐内的污水沉淀剂经过投药管落至沉淀池内,达到了加快沉淀池内的污水沉淀的目的,同时添药口方便人工向储药罐内添加污水沉淀剂;
其六,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水泵工作,抽取沉淀池内沉淀后的污水经过第三输送管和出水管排出,第三输送管内的过滤网能够阻挡泥沙被排出,达到了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泥沙过滤机构1,中转池1a,安装架1b,入水管1c,阀门1d,过滤架1e,过滤孔1e1,滑板架1f,回收池1g,推送组件1h,推板1h1,连接块1h2,承载架1h3,主动辊1h4,从动辊1h5,传送带1h6,第一皮带轮1h7,第二皮带轮1h8,第一驱动电机1h9,第一皮带1h10,沉淀机构2,沉淀池2a,升降箱2b,毛刷头2b1,滤水孔2b2,固定架2c,升降组件2d,第一转轴2d1,第二驱动电机2d2,第三皮带轮2d3,第四皮带轮2d4,第二皮带2d5,第三驱动电机2d6,第二转轴2d7,安装座2d8,承载座2d9,升降件2d10,第一链轮2d11,第二链轮2d12,升降链条2d13,投药组件2e,储药罐2e1,添药口2e2,投药管2e3,电磁阀2e4,滑动柱2f,第一水泵3,第一输送管3a,第二输送管3b,第二水泵4,第三输送管4a,过滤网4a1,出水管4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包括泥沙过滤机构1和沉淀机构2,所述泥沙过滤机构1设置在沉淀机构2的旁侧,所述泥沙过滤机构1和沉淀机构2之间设有第一水泵3,所述泥沙过滤机构1包括中转池1a、安装架1b、入水管1c、阀门1d、过滤架1e、滑板架1f、回收池1g和推送组件1h,所述安装架1b设置在中转池1a的旁侧,所述过滤架1e与中转池1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入水管1c设置在安装架1b上且入水管1c的底端位于过滤架1e的上方,所述阀门1d安装在入水管1c上,所述回收池1g设置在中转池1a远离安装架1b的旁侧,所述滑板架1f的两端分别与回收池1g和过滤架1e固定连接,所述推送组件1h安装在过滤架1e的旁侧且推送组件1h的一端与过滤架1e滑动配合,所述过滤架1e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1e1,通过人工打开阀门1d,污水经过入水管1c落至过滤架1e上,过滤架1e上的若干个过滤孔1e1对污水进行过滤,将污水中体积较大泥沙堆积在过滤架1e上,过滤后的污水落至中转池1a内,防止体积较大泥沙随着污水进入至污水处理设备内,避免长期使用下堵塞管道,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然后第一水泵3工作将过滤后的污水抽取流至沉淀机构2内,沉淀机构2对过滤后的污水进行沉淀,当过滤架1e上堆积的泥沙过多时,关闭阀门1d,推送组件1h工作将过滤架1e上堆积的泥沙推送至滑板架1f上,随后泥沙再滑至回收池1g中进行回收,避免了水土流失。
具体地,所述推送组件1h包括推板1h1、连接块1h2、承载架1h3、主动辊1h4、从动辊1h5、传送带1h6、第一皮带轮1h7、第二皮带轮1h8、第一驱动电机1h9和第一皮带1h10,所述推板1h1设置在过滤架1e内上且推板1h1的两侧与过滤架1e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架1h3与过滤架1e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1h4和从动辊1h5均设置在承载架1h3上且主动辊1h4的一端贯穿承载架1h3延伸至承载架1h3的外部,所述传送带1h6套设在主动辊1h4和从动辊1h5的外部,所述连接块1h2的两端分别与推板1h1和传送带1h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1h7安装在主动辊1h4贯穿承载架1h3延伸至承载架1h3外部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h9安装在中转池1a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皮带轮1h8与第一驱动电机1h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1h10套设在第一皮带轮1h7和第二皮带轮1h8的外部,当过滤架1e上堆积的泥沙过多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h9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皮带轮1h8转动,再利用第一皮带1h10带动第一皮带轮1h7同步转动,随后第一皮带轮1h7带动主动辊1h4转动,套设在主动辊1h4和从动辊1h5外部的传送带1h6也随之转动,最后利用连接块1h2带动推板1h1在过滤架1e内滑动,推板1h1滑动将过滤架1e上堆积的泥沙推送至滑板架1f上,随后泥沙再滑至回收池1g中进行回收,避免了水土流失。
具体地,所述沉淀机构2包括沉淀池2a、升降箱2b、固定架2c、升降组件2d、投药组件2e和两个滑动柱2f,所述沉淀池2a设置在中转池1a的旁侧,两个所述滑动柱2f呈对称设置在沉淀池2a内,所述升降箱2b设置在沉淀池2a底部且升降箱2b与两个滑动柱2f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架2c与沉淀池2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2d设置在固定架2c上且升降组件2d的底端与升降箱2b固定连接,所述投药组件2e设置在固定架2c上,所述第一水泵3的输入端与中转池1a的内部之间设有第一输送管3a,所述第一水泵3的输出端与沉淀池2a的内部之间设有第二输送管3b,所述升降箱2b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滤水孔2b2,通过第一水泵3工作,抽取中转池1a中过滤后的污水经过第一输送管3a和第二输送管3b流至沉淀池2a内,投药组件2e工作对沉淀池2a内投放污水沉淀剂加快沉淀池2a内的污水沉淀,污水中的泥沙被沉淀至沉淀池2a底部的升降箱2b内聚集,当升降箱2b内聚集的泥沙过多时,升降组件2d工作,带动升降箱2b上升,升降箱2b底端设有的若干个滤水孔2b2将聚集的泥沙中的水过滤,当升降箱2b上升至沉淀池2a上方时,升降组件2d停止工作,人工将升降箱2b内聚集的泥沙清除,无需将沉淀池2a中的水放干,再进入沉淀池2a底部进行清理,十分方便。
具体地,所述升降组件2d包括第一转轴2d1、第二驱动电机2d2、第三皮带轮2d3、第四皮带轮2d4、第二皮带2d5、第三驱动电机2d6、第二转轴2d7、两个安装座2d8、两个承载座2d9和两个升降件2d10,两个所述安装座2d8呈对称设置在固定架2c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2d1设置在两个安装座2d8上且第一转轴2d1的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安装座2d8的外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d2与固定架2c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2d3安装在第一转轴2d1延伸至其中一个安装座2d8外部的一端上,所述第四皮带轮2d4与第二驱动电机2d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2d5套设在第三皮带轮2d3和第四皮带轮2d4的外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d6与固定架2c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承载座2d9呈对称设置在固定架2c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2d7设置在两个承载座2d9上且第二转轴2d7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2d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件2d10呈对称设置在第一转轴2d1和第二转轴2d7上且两个升降件2d10的底端与升降箱2b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升降件2d10均包括第一链轮2d11、第二链轮2d12和升降链条2d13,所述第一链轮2d11安装在第一转轴2d1上,所述第二链轮2d12安装在第二转轴2d7上,所述升降链条2d13的底端与升降箱2b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链条2d13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一链轮2d11和第二链轮2d12后与第二链轮2d1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链条2d13与第一链轮2d11和第二链轮2d12啮合,通过第二驱动电机2d2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四皮带轮2d4转动,再利用第二皮带2d5带动第三皮带轮2d3转动,随后第一转轴2d1同步转动,第一转轴2d1上的第一链轮2d11也转动,在第二驱动电机2d2工作的同时,第三驱动电机2d6也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2d7转动,第二转轴2d7上的第二链轮2d12也同步转动,第一链轮2d11和第二链轮2d12转动带动升降链条2d13拉动升降箱2b上升,同时第二链轮2d12对升降链条2d13进行收卷,达到了升降箱2b上升至沉淀池2a上方的目的,方便清理升降箱2b内聚集的泥沙。
具体地,所述升降箱2b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毛刷头2b1,若干个所述毛刷头2b1均与沉淀池2a的内壁抵触配合,在升降箱2b上升的同时,若干个毛刷头2b1随之上升对沉淀池2a内壁上粘附的泥沙进行清扫,达到了将沉淀池2a内壁上粘附的泥沙清扫干净的目的。
具体地,所述投药组件2e包括储药罐2e1、添药口2e2、投药管2e3和电磁阀2e4,所述储药罐2e1安装在固定架2c的顶部,所述添药口2e2设置在储药罐2e1的顶部,所述投药管2e3设置在储药罐2e1的底部且投药管2e3的底端贯穿固定架2c延伸至固定架2c的下方,所述电磁阀2e4安装在投药管2e3上,通过电磁阀2e4开启,储药罐2e1内的污水沉淀剂经过投药管2e3落至沉淀池2a内,达到了加快沉淀池2a内的污水沉淀的目的,同时添药口2e2方便人工向储药罐2e1内添加污水沉淀剂。
具体地,所述沉淀池2a的旁侧设有第二水泵4,所述第二水泵4的输入端与沉淀池2a的内部之间设有第三输送管4a,所述第二水泵4的输出端上设有出水管4b,所述第三输送管4a内设有过滤网4a1,通过第二水泵4工作,抽取沉淀池2a内沉淀后的污水经过第三输送管4a和出水管4b排出,第三输送管4a内的过滤网4a1能够阻挡泥沙被排出,达到了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人工打开阀门1d,污水经过入水管1c落至过滤架1e上,过滤架1e上的若干个过滤孔1e1对污水进行过滤,将污水中体积较大泥沙堆积在过滤架1e上,过滤后的污水落至中转池1a内,防止体积较大泥沙随着污水进入至污水处理设备内,避免长期使用下堵塞管道,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当过滤架1e上堆积的泥沙过多时,第一驱动电机1h9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皮带轮1h8转动,再利用第一皮带1h10带动第一皮带轮1h7同步转动,随后第一皮带轮1h7带动主动辊1h4转动,套设在主动辊1h4和从动辊1h5外部的传送带1h6也随之转动,利用连接块1h2带动推板1h1在过滤架1e内滑动,推板1h1滑动将过滤架1e上堆积的泥沙推送至滑板架1f上,随后泥沙再滑至回收池1g中进行回收,避免了水土流失,第一水泵3工作将过滤后的污水经过第一输送管3a和第二输送管3b流至沉淀池2a内,随后电磁阀2e4开启,储药罐2e1内的污水沉淀剂经过投药管2e3落至沉淀池2a内,达到了加快沉淀池2a内的污水沉淀的目的,污水中的泥沙被沉淀至沉淀池2a底部的升降箱2b内聚集,当升降箱2b内聚集的泥沙过多时,第二驱动电机2d2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四皮带轮2d4转动,再利用第二皮带2d5带动第三皮带轮2d3转动,随后第一转轴2d1同步转动,第一转轴2d1上的第一链轮2d11也转动,在第二驱动电机2d2工作的同时,第三驱动电机2d6也工作,带动与其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转轴2d7转动,第二转轴2d7上的第二链轮2d12也同步转动,第一链轮2d11和第二链轮2d12转动带动升降链条2d13拉动升降箱2b上升,同时第二链轮2d12对升降链条2d13进行收卷,达到了升降箱2b上升至沉淀池2a上方的目的,在升降箱2b上升的同时,若干个毛刷头2b1随之上升对沉淀池2a内壁上粘附的泥沙进行清扫,达到了将沉淀池2a内壁上粘附的泥沙清扫干净的目的,人工将升降箱2b内聚集的泥沙清除,无需将沉淀池2a中的水放干,再进入沉淀池2a底部进行清理,十分方便,最后第二水泵4工作,抽取沉淀池2a内沉淀后的污水经过第三输送管4a和出水管4b排出,第三输送管4a内的过滤网4a1能够阻挡泥沙被排出,达到了将处理后的污水排出的目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沙过滤机构(1)和沉淀机构(2),所述泥沙过滤机构(1)设置在沉淀机构(2)的旁侧,所述泥沙过滤机构(1)和沉淀机构(2)之间设有第一水泵(3),所述泥沙过滤机构(1)包括中转池(1a)、安装架(1b)、入水管(1c)、阀门(1d)、过滤架(1e)、滑板架(1f)、回收池(1g)和推送组件(1h),所述安装架(1b)设置在中转池(1a)的旁侧,所述过滤架(1e)与中转池(1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入水管(1c)设置在安装架(1b)上且入水管(1c)的底端位于过滤架(1e)的上方,所述阀门(1d)安装在入水管(1c)上,所述回收池(1g)设置在中转池(1a)远离安装架(1b)的旁侧,所述滑板架(1f)的两端分别与回收池(1g)和过滤架(1e)固定连接,所述推送组件(1h)安装在过滤架(1e)的旁侧且推送组件(1h)的一端与过滤架(1e)滑动配合,所述过滤架(1e)上设有若干个过滤孔(1e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组件(1h)包括推板(1h1)、连接块(1h2)、承载架(1h3)、主动辊(1h4)、从动辊(1h5)、传送带(1h6)、第一皮带轮(1h7)、第二皮带轮(1h8)、第一驱动电机(1h9)和第一皮带(1h10),所述推板(1h1)设置在过滤架(1e)上且推板(1h1)的两侧与过滤架(1e)的内侧壁滑动配合,所述承载架(1h3)与过滤架(1e)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辊(1h4)和从动辊(1h5)均设置在承载架(1h3)上且主动辊(1h4)的一端贯穿承载架(1h3)延伸至承载架(1h3)的外部,所述传送带(1h6)套设在主动辊(1h4)和从动辊(1h5)的外部,所述连接块(1h2)的两端分别与推板(1h1)和传送带(1h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轮(1h7)安装在主动辊(1h4)贯穿承载架(1h3)延伸至承载架(1h3)外部的一端上,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h9)安装在中转池(1a)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皮带轮(1h8)与第一驱动电机(1h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皮带(1h10)套设在第一皮带轮(1h7)和第二皮带轮(1h8)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机构(2)包括沉淀池(2a)、升降箱(2b)、固定架(2c)、升降组件(2d)、投药组件(2e)和两个滑动柱(2f),所述沉淀池(2a)设置在中转池(1a)的旁侧,两个所述滑动柱(2f)呈对称设置在沉淀池(2a)内,所述升降箱(2b)设置在沉淀池(2a)底部且升降箱(2b)与两个滑动柱(2f)滑动配合,所述固定架(2c)与沉淀池(2a)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组件(2d)设置在固定架(2c)上且升降组件(2d)的底端与升降箱(2b)固定连接,所述投药组件(2e)设置在固定架(2c)上,所述第一水泵(3)的输入端与中转池(1a)的内部之间设有第一输送管(3a),所述第一水泵(3)的输出端与沉淀池(2a)的内部之间设有第二输送管(3b),所述升降箱(2b)的底端设有若干个滤水孔(2b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d)包括第一转轴(2d1)、第二驱动电机(2d2)、第三皮带轮(2d3)、第四皮带轮(2d4)、第二皮带(2d5)、第三驱动电机(2d6)、第二转轴(2d7)、两个安装座(2d8)、两个承载座(2d9)和两个升降件(2d10),两个所述安装座(2d8)呈对称设置在固定架(2c) 的顶部,所述第一转轴(2d1)设置在两个安装座(2d8)上且第一转轴(2d1)的一端延伸至其中一个安装座(2d8)的外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d2)与固定架(2c)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皮带轮(2d3)安装在第一转轴(2d1)延伸至其中一个安装座(2d8)外部的一端上,所述第四皮带轮(2d4)与第二驱动电机(2d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2d5)套设在第三皮带轮(2d3)和第四皮带轮(2d4)的外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d6)与固定架(2c)的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承载座(2d9)呈对称设置在固定架(2c)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2d7)设置在两个承载座(2d9)上且第二转轴(2d7)的一端与第三驱动电机(2d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升降件(2d10)呈对称设置在第一转轴(2d1)和第二转轴(2d7)上且两个升降件(2d10)的底端与升降箱(2b)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升降件(2d10)均包括第一链轮(2d11)、第二链轮(2d12)和升降链条(2d13),所述第一链轮(2d11)安装在第一转轴(2d1)上,所述第二链轮(2d12)安装在第二转轴(2d7)上,所述升降链条(2d13)的底端与升降箱(2b)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链条(2d13)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一链轮(2d11)和第二链轮(2d12)后与第二链轮(2d12)固定连接,所述升降链条(2d13)与第一链轮(2d11)和第二链轮(2d1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箱(2b)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毛刷头(2b1),若干个所述毛刷头(2b1)均与沉淀池(2a)的内壁抵触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药组件(2e)包括储药罐(2e1)、添药口(2e2)、投药管(2e3) 和电磁阀(2e4),所述储药罐(2e1)安装在固定架(2c)的顶部,所述添药口(2e2)设置在储药罐(2e1)的顶部,所述投药管(2e3)设置在储药罐(2e1)的底部且投药管(2e3)的底端贯穿固定架(2c)延伸至固定架(2c)的下方,所述电磁阀(2e4)安装在投药管(2e3)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2a)的旁侧设有第二水泵(4),所述第二水泵(4)的输入端与沉淀池(2a)的内部之间设有第三输送管(4a),所述第二水泵(4)的输出端上设有出水管(4b),所述第三输送管(4a)内设有过滤网(4a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78949.2U CN210079034U (zh) | 2019-05-27 | 2019-05-27 | 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78949.2U CN210079034U (zh) | 2019-05-27 | 2019-05-27 | 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79034U true CN210079034U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9480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78949.2U Active CN210079034U (zh) | 2019-05-27 | 2019-05-27 | 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79034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69526A (zh) * | 2020-05-25 | 2020-08-25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二水石膏生产线的自动升降过滤产物系统 |
CN112370821A (zh) * | 2020-10-23 | 2021-02-19 | 袁晓柯 | 一种市政污水沉降系统 |
CN112843874A (zh) * | 2021-01-18 | 2021-05-28 | 陈冬娥 | 一种石油过滤装置 |
CN113069819A (zh) * | 2021-03-30 | 2021-07-06 | 辛宁宁 | 一种冶金废水的处理装置 |
CN116392893A (zh) * | 2023-04-07 | 2023-07-07 | 佛山荣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堵效果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
-
2019
- 2019-05-27 CN CN201920778949.2U patent/CN21007903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569526A (zh) * | 2020-05-25 | 2020-08-25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二水石膏生产线的自动升降过滤产物系统 |
CN111569526B (zh) * | 2020-05-25 | 2022-03-11 |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二水石膏生产线的自动升降过滤产物系统 |
CN112370821A (zh) * | 2020-10-23 | 2021-02-19 | 袁晓柯 | 一种市政污水沉降系统 |
CN112843874A (zh) * | 2021-01-18 | 2021-05-28 | 陈冬娥 | 一种石油过滤装置 |
CN113069819A (zh) * | 2021-03-30 | 2021-07-06 | 辛宁宁 | 一种冶金废水的处理装置 |
CN116392893A (zh) * | 2023-04-07 | 2023-07-07 | 佛山荣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防堵效果的污水处理用排泥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79034U (zh) | 一种节能型污水沉降除泥装置 | |
CN110228864A (zh) | 一种新农村建设用的污水集中处理装置 | |
CN211394092U (zh) | 一种便于移动的小型废水处理装置 | |
CN213668056U (zh) | 一种环保型市政污水处理沉淀池 | |
CN112456603A (zh) |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110730566B (zh) | 一种印刷电路板膜渣过滤收集装置 | |
CN215505789U (zh) | 一种河流污水治理装置 | |
CN214658334U (zh) |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工程的排水系统 | |
CN114249464A (zh) | 一种水产养殖污水循环处理设备 | |
CN210406724U (zh) | 一种水产养殖池水循环用过滤装置 | |
CN217458971U (zh) | 一种防止滤材堵塞的曝气生物滤池 | |
CN218076829U (zh) | 污水预处理用污水处理格栅 | |
CN215505631U (zh) | 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 |
CN115010294A (zh) | 反渗透废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 |
CN210145667U (zh) | 一种再生混凝土污水沉淀池 | |
CN207356662U (zh) | 一种酸洗废液渣沉淀系统 | |
CN217059514U (zh) | 地埋式生化反应池的取样装置 | |
CN214990628U (zh) | 一种废水预处理系统 | |
CN216320418U (zh) | 一种便于处理污水中残渣的市政污水处理设备 | |
CN112392776A (zh) | 一种污水泵用的防淤堵的反冲洗装置 | |
CN213192859U (zh) | 一种直饮水供水系统 | |
CN217794899U (zh) | 一种全自动龙门化学镍金生产线过滤装置 | |
CN214913957U (zh) | 一种水循环过滤装置 | |
CN218204632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 |
CN220736349U (zh) | 一种用于洗药机污水处理的沉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