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61627U - 一种手持式切割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切割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61627U CN210061627U CN201920403962.XU CN201920403962U CN210061627U CN 210061627 U CN210061627 U CN 210061627U CN 201920403962 U CN201920403962 U CN 201920403962U CN 210061627 U CN210061627 U CN 21006162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tooth
- gear set
- support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切割机,包括壳体,扶手,开关组件,动力源,及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源相连的切刀组件;传动机构包括支架组件,与动力源相连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同步转动的从动轮,可与从动轮同步旋转的主轴,用于保持传动带张紧的滚轮组件,及与主轴相连的齿轮组件,该齿轮组件与切刀组件相连;支架组件包括靠近主动轮设置的第一支架,靠近从动轮设置的第二支架,及用于拼合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上的调节组件相抵。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布局设计合理,对加工的要求小,装配耗时短,切割力量大,切割平稳,切割的效率高,对硬度较高的材质也能轻松实现切割,切割时不会产生打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材等硬质材料的切割器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切割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于切割石材等材质的小型切割器具多采用三角带传动的切割装置,当切割过于坚硬的材料,下压力量多大时,三角带容易发生打滑,切割力量小,切割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割力量大,切割稳定,切割效率高,结构稳固的手持式切割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切割机,包括壳体,与壳体相连的扶手,开关组件,动力源,及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源相连的切刀组件;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架组件,与动力源相连的主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同步转动的从动轮,可与从动轮同步旋转的主轴,用于保持传动带张紧的滚轮组件,及与主轴相连的齿轮组件,该齿轮组件与切刀组件相连;所述支架组件包括靠近主动轮设置的第一支架,靠近从动轮设置的第二支架,及用于拼合连接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第三支架,所述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上的调节组件相抵。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的传动方式,传动更加稳定,切割力量大,切割更加平稳有效,切割效率高;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体设置,降低了装配的难度,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降低。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和第三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可与主轴同步转动的第一旋转轴,和与第一旋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第二齿轮组包括可与第一齿啮合的第二齿,第三齿轮组包括与切刀组件配合连接的第三旋转轴,和与第二齿啮合的第三齿。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和第三齿轮组的配合增加了扭矩,进而增加了切割力量,在较小的动力下就能切割硬度较高的材质,适应性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第四齿轮组,所述第三齿轮组还包括与第三齿平行设置的齿轮三和与切刀组件配合连接的旋转轴三,所述第二齿轮组还包括与第二齿平行设置的齿轮二,该齿轮二与第四齿轮组的第四齿啮合,第四齿与齿轮三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切刀组件包括保护罩,部分罩设于保护罩内的第一刀片,及与第一刀片平行设置的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三旋转轴相连,所述第二刀片与旋转轴三相连。第四齿轮组的设置实现了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的同步、逆向旋转,从而有效保证切割的平稳性,避免待切割材质对切刀组件的反作用力造成较大的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和第三齿轮组,第一齿轮组包括可与主轴同步转动的第一旋转轴和与第一旋转轴同轴设置的第一齿,第二齿轮组包括可与第一齿啮合的第二齿和第二旋转轴,第三齿轮组包括与切刀组件配合连接的旋转轴三和与第二齿啮合的齿轮三。
进一步的,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外壁与传动带贴合的滚轮,一端与第二支架相连、另一端与滚轮相连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处于拉伸状态。滚轮组件实现了传动带的免调节功能,由于弹性件一直处于拉伸状态,即其对滚轮施加一个压向传动带的作用力,保证传动带一直处于张紧的状态,使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传递有效性。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带的外侧壁为平滑结构,其内侧壁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凸齿,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外壁上形成与该凸齿适配的卡槽。凸齿的设计保证传动带不会打滑,传递更加平稳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上的连接板,和贯穿连接板的螺纹杆,该螺纹杆的端面与第三支架的端面相抵接。装配时,调节螺纹杆可以将第三支架向第一支架所在一侧抵压,也对传动带起到了张紧作用,降低装配时的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架上与第一支架相正对的区域设有多个第一腰型孔,第三支架与第二支架相正对的区域也设有多个第二腰型孔。腰型孔的设计方便装配时的调节,即使零部件之间存在一定的加工间隙,也能快速调节。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组件设于齿轮箱内,该齿轮箱上设有与齿轮组件适配的腔体,齿轮箱侧壁与腔体外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齿轮箱边缘沿周向设有多个安装柱。整个空间布局合理,齿轮组件不会受到其他零部件的过多干扰,传动更加高效,整体结构紧凑,牢固性高,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布局设计合理,对加工的要求小,装配耗时短,切割力量大,切割平稳,切割的效率高,对硬度较高的材质也能轻松实现切割,切割时不会产生打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未完全装配好)。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传动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第三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齿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一种手持式切割机,包括壳体1,扶手11,开关组件12,动力源,传动机构和切刀组件2,扶手11呈U字形,其开口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两侧固定连接,开关组件12设置在壳体1的一端,切刀组件2设置在壳体1的另一端,壳体1与扶手11 相对的一侧面连接有轮子13,该轮子13靠近切刀组件2设置。
传动机构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布设,其包括支架组件,与动力源相连的主动轮4,传动带5,从动轮6,位于从动轮6中心、可以与其同步旋转的主轴61,用于保持传动带5处于张紧状态的滚轮组件,及与主轴61相连的齿轮组件。
支架组件包括靠近主动轮4设置的第一支架71,靠近从动轮6 设置的第二支架72,分别与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相连的第三支架73,及第四支架74,第三支架73将分体的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拼合相连,为了在传动带5张紧状态轻松实现装配,在第二支架72上设置调节组件,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72内表面的连接板91和贯穿连接板91的螺纹杆92,连接板91与第二支架72相垂直,螺纹杆92平行于第二支架72,、与连接板91相垂直,装配时,第三支架73的右端面与螺纹杆92的左端面相抵接,再施加外力旋转螺纹杆92,将第三支架73向远离第二支架72的方向抵制,保证整体装配的有效性。
为了方便装配时随时进行微调,在第三支架73上、与第一支架71相正对的区域设置多个第一腰型孔731,从而可以在完成位置对应后再用螺丝穿过腰型孔进行固定,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降低,进而节约生产成本,也便于拆装,同样的,在第三支架73上与第二支架72相正对的区域也设置多个第二腰型孔732,可以在完成位置对应后再用螺丝穿过腰型孔进行固定。
传动带5的外侧壁为平滑结构,其内侧壁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多个凸齿51,凸齿51沿传动带5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布设整个长度方向,主动轮4的外壁上、从动轮6的外壁上开设有与凸齿51的形状、大小适配的卡槽62,从而传动时,凸齿51可以卡在卡槽62 内,不会发生打滑。
为了保证传动带5在长时间使用后始终处于张紧的状态,在第二支架72上设置滚轮组件,其包括外壁贴合传动带5的外侧壁的滚轮31,在传动带5不断运动时,滚轮31随之周向转动,滚轮31 的中心轴(图中未示出)与弹性件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2为弹簧,弹性件32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架72上的连接块721固定连接,从而弹性件32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被拉伸后处于活动状态,当传动带5稍有间隙时,弹性件32可以将滚轮 31向靠近连接块721的方向拉动,增加传动带5与从动轮6的贴合面积,即处于拉伸状态的弹性件32始终让传动带5保持一个张紧的状态。
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组81、第二齿轮组82、第三齿轮组83 和第四齿轮组84,第一齿轮组81包括可以与主轴61相连、并与之同步转动的第一旋转轴811,和与第一旋转轴811同轴设置的第一齿812;第二齿轮组82包括可以与第一齿812啮合传动的第二齿 821,同轴、平行地设置在第二齿821下方的齿轮二822,及第二旋转轴823;第三齿轮组83包括可以与切刀组件2配合连接的第三旋转轴831,可以与第二齿821啮合传动的第三齿832,平行地设置在第三齿832下方的齿轮三833,及可以与切刀组件2配合连接的旋转轴三(图中未示出),第三旋转轴831配合连接在第三齿832 的中心,第三齿832与第二齿821啮合传动,旋转轴三配合连接在齿轮三833的中心,齿轮三833与齿轮二822啮合传动,即第三旋转轴831和旋转轴三相互独立运动;第四齿轮组84包括第四旋转轴和第四齿841,第四齿841分别与齿轮二822和齿轮三833啮合传动。
上述齿轮组件设置在齿轮箱85内,齿轮箱85上设计了与第一齿轮组81、第二齿轮组82、第三齿轮组83和第四齿轮组84适配的腔体851,腔体851的外形与其整体装配后的外形相适应,齿轮箱85的内侧壁与腔体851的外壁之间还连接有多个条状的加强筋 852,以增加齿轮箱85的整体牢固性,齿轮箱85边缘一周设置多个安装柱853,便于螺丝与其连接将齿轮箱85固定安装。
切刀组件2包括保护罩21,部分区域被罩设在保护罩21内的第一刀片22,与第一刀片22平行且正对的第二刀片(图中被第一刀片22遮挡)。第一刀片22与第三旋转轴831相连,第二刀片与旋转轴三相连,从而当动力源通过主轴61驱动第一旋转轴811同步旋转时,第一齿812也同步转动,例如此处为顺时针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821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外径较大的第三齿832 顺时针转动,与第三旋转轴831相连的第一刀片22就顺时针同步转动;此时,第二齿821带动第二旋转轴823转动,位于第二齿821 下方的齿轮二822也就同步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与其啮合的第四齿841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外径较大、与其啮合的齿轮三833逆时针转动,与旋转轴三相连的第二刀片就逆时针同步转动;从而实现第一刀片22和第二刀片的同步、反向旋转,保证切割的平稳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的手持式切割机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齿轮组件的结构,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组81、第二齿轮组82和第三齿轮组83,第一齿轮组81 包括可以与主轴61相连、并与之同步转动的第一旋转轴811,和与第一旋转轴811同轴设置的第一齿812;第二齿轮组82包括可以与第一齿812啮合传动的第二齿821,和与第二齿821同心设置的第二旋转轴823;第三齿轮组83包括可以与切刀组件2配合连接的旋转轴三834,和可以与第二齿821啮合传动的齿轮三833,旋转轴三834配合连接在齿轮三833的中心。
切刀组件2包括保护罩21,和部分区域被罩设在保护罩21内的第一刀片22,第一刀片22与旋转轴三834相连,当动力源通过主轴61驱动第一旋转轴811同步旋转时,第一齿812也同步转动,例如此处为顺时针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齿821逆时针旋转,进而带动外径较大的齿轮三833顺时针转动,与旋转轴三834相连的第一刀片22就顺时针同步转动,此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只有一个刀片。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与壳体(1)相连的扶手(11),开关组件(12),动力源,及通过传动机构与动力源相连的切刀组件(2);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支架组件,与动力源相连的主动轮(4),通过传动带(5)与主动轮(4)同步转动的从动轮(6),可与从动轮(6)同步旋转的主轴(61),用于保持传动带(5)张紧的滚轮组件,及与主轴(61)相连的齿轮组件,该齿轮组件与切刀组件相连;所述支架组件包括靠近主动轮(4)设置的第一支架(71),靠近从动轮(6)设置的第二支架(72),及用于拼合连接第一支架(71)和第二支架(72)的第三支架(73),所述第三支架(73)与第二支架(72)上的调节组件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至少包括第一齿轮组(81),第二齿轮组(82)和第三齿轮组(83),第一齿轮组(81)包括可与主轴(61)同步转动的第一旋转轴(811),和与第一旋转轴(811)同轴设置的第一齿(812),第二齿轮组(82)包括可与第一齿(812)啮合的第二齿(821),第三齿轮组(83)包括与切刀组件(2)配合连接的第三旋转轴(831),和与第二齿(821)啮合的第三齿(8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还包括第四齿轮组(84),所述第三齿轮组(83)还包括与第三齿(832)平行设置的齿轮三(833)和与切刀组件(2)配合连接的旋转轴三,所述第二齿轮组(82)还包括与第二齿(821)平行设置的齿轮二(822),该齿轮二(822)与第四齿轮组(84)的第四齿(841)啮合,第四齿(841)与齿轮三(833)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件(2) 包括保护罩(21),部分罩设于保护罩(21)内的第一刀片(22),及与第一刀片(22)平行设置的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22)与第三旋转轴(831)相连,所述第二刀片与旋转轴三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组(81),第二齿轮组(82)和第三齿轮组(83),第一齿轮组(81)包括可与主轴(61)同步转动的第一旋转轴(811)和与第一旋转轴(811)同轴设置的第一齿(812),第二齿轮组(82)包括可与第一齿(812)啮合的第二齿(821)和第二旋转轴(823),第三齿轮组(83)包括与切刀组件(2)配合连接的旋转轴三(834)和与第二齿(821)啮合的齿轮三(8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组件包括外壁与传动带(5)贴合的滚轮(31),一端与第二支架(72)相连、另一端与滚轮(31)相连的弹性件(32),所述弹性件(32)处于拉伸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5)的外侧壁为平滑结构,其内侧壁沿周向均匀布设有凸齿(51),所述主动轮(4)和从动轮(6)外壁上形成与该凸齿(51)适配的卡槽(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架(72)上的连接板(91),和贯穿连接板(91)的螺纹杆(92),该螺纹杆(92)的端面与第三支架(73)的端面相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73)上与第一支架(71)相正对的区域设有多个第一腰型孔(731),第三支架(73)与第二支架(72)相正对的区域也设有多个第二腰型孔(73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切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件设于齿轮箱(85)内,该齿轮箱(85)上设有与齿轮组件适配的腔体(851),齿轮箱(85)侧壁与腔体(851)外壁之间设有多个加强筋(852),齿轮箱(85)边缘沿周向设有多个安装柱(85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03962.XU CN210061627U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一种手持式切割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03962.XU CN210061627U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一种手持式切割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61627U true CN210061627U (zh) | 2020-02-14 |
Family
ID=69435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03962.XU Active CN210061627U (zh) | 2019-03-27 | 2019-03-27 | 一种手持式切割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61627U (zh) |
-
2019
- 2019-03-27 CN CN201920403962.XU patent/CN21006162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147735A2 (en) | Plastic pipe cutting tool | |
CN111409144B (zh) | 一种砧板切槽装置 | |
CN108849006B (zh) | 旋转刀盘式树篱修剪机 | |
CN210061627U (zh) | 一种手持式切割机 | |
CN214801318U (zh) | 一种圆柱凸轮驱动的往复式割胶刀 | |
CN111994690B (zh) | 一种布料收卷机构 | |
CN216968058U (zh) | 一种圆压圆模切用辊机构 | |
CN112893984B (zh) | 一种电缆剪 | |
CN201186443Y (zh) | 电动刀 | |
CN210231786U (zh) | 一种农机齿轮用磨削器 | |
CN214882523U (zh) | 一种伺服直驱圆刀裁剪机 | |
CN101486116A (zh) | 一种电动切割机 | |
CN219562551U (zh) | 一种多功能角磨机 | |
KR20080107332A (ko) | 구동축을 분리 구성하는 원형톱날 | |
CN211006092U (zh) | 一种旋转裁切圆刀 | |
CN220593227U (zh) | 一种羊毛剪 | |
CN206335198U (zh) | 一种新型便携式可折叠半自动电锯 | |
CN220921142U (zh) | 齿轮磨棱机 | |
CN218640019U (zh) | 一种绳锯的导轮机构 | |
CN216029846U (zh) | 一种铜带磨边轮安装座 | |
CN216369965U (zh) | 二极管针脚弯曲位置可调式收卷设备 | |
CN220462377U (zh) | 一种高效剪板机 | |
CN214291114U (zh) | 一种电切刀 | |
CN203901107U (zh) | 主轮头传动机构 | |
CN214867599U (zh) | 一种圆刀式电动剪刀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