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4126U - 一种防松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松紧固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34126U CN210034126U CN201920429737.3U CN201920429737U CN210034126U CN 210034126 U CN210034126 U CN 210034126U CN 201920429737 U CN201920429737 U CN 201920429737U CN 210034126 U CN210034126 U CN 21003412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butting surface
- nut
- connecting section
- bolt
- abut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紧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松紧固件,包括:螺栓,其螺杆上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相较于第二连接段靠近螺栓的头部,且其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段的直径;第一螺母,与第一连接段通过第一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螺母,与第二连接段通过第二螺纹配合连接,且与第一螺母抵接;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旋向相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紧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松紧固件。
背景技术
螺栓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其有头部及螺杆组成,通常与螺母配合将两个带有通孔的被紧固件紧固连接。采用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连接被紧固件,在某些振动的环境中,螺栓与螺母经长时间的振动,极容易发生松动,致使对被连接件的紧固作用失效,甚至螺栓与螺母之间发生脱离,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松紧固件,以克服或减轻上述至少一方面的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松紧固件,包括:
螺栓,其螺杆上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相较于第二连接段靠近螺栓的头部,且其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段的直径;
第一螺母,与第一连接段通过第一螺纹配合连接;
第二螺母,与第二连接段通过第二螺纹配合连接,且与第一螺母抵接;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旋向相反。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抵接的一面上印有网纹;
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抵接的一面上印有网纹。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一螺母与第二螺母抵接的一面为第一抵接面;
第二螺母与第一螺母抵接的一面为第二抵接面;
第一抵接面的形状与第二抵接面的形状相适配。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一抵接面向第二抵接面的方向突出形成第一抵接面凸出,第一抵接面凸出环绕螺栓的螺杆;第二抵接面向远离第一抵接面的方向凹陷出形成第二抵接面凹陷;第一抵接面凸出插入至第二抵接面凹陷;
或者,
第二抵接面向第一抵接面的方向突出形成第二抵接面凸出,第二抵接面凸出环绕螺栓的螺杆;第一抵接面向远离第二抵接面的方向凹陷出形成第一抵接面凹陷;第二抵接面凸出插入至第一抵接面凹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放松紧固件与被连接件配合的工作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螺栓;2-第一螺母;3-第二螺母;4-第一被连接件,其上具有供螺栓1的螺杆穿过的第一通孔;5-第一被连接件,其上具有供螺栓1 的螺杆穿过的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申请,而非对该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防松紧固件,包括:
螺栓1,其螺杆上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其中,第一连接段相较于第二连接段靠近螺栓1的头部,且其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段的直径;
第一螺母2,与第一连接段通过第一螺纹配合连接;
第二螺母3,与第二连接段通过第二螺纹配合连接,且与第一螺母2抵接;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旋向相反。
对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第一螺母2 与第二螺母3抵接,且第一螺母2与第二螺母3的螺纹旋向相反,当其中一个螺母向松动方向转动时,带动另一个螺母向拧紧方向转动,该螺母会阻止向松动方向转动的螺母发生进一步的转动,从而保证第一螺母2 与第二螺母3能够可靠的连接在螺栓1上,避免第一螺母2与第二螺母3 松动脱离螺栓1。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母2与第二螺母3抵接的一面上印有网纹;
第二螺母3与第二螺母2抵接的一面上印有网纹。
对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螺母 2与第二螺母3相互抵接的面上印制网文,可增加第一螺母2与第二螺母 3之间的摩擦力,进一步保证第一螺母2与第二螺母3间配合的防松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螺母2与第一螺母3抵接的一面为第一抵接面;
第二螺母3与第一螺母2抵接的一面为第二抵接面;
第一抵接面的形状与第二抵接面的形状相适配。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抵接面向第二抵接面的方向突出形成第一抵接面凸出,第一抵接面凸出环绕螺栓1的螺杆;第二抵接面向远离第一抵接面的方向凹陷出形成第二抵接面凹陷;第一抵接面凸出插入至第二抵接面凹陷;
或者,
第二抵接面向第一抵接面的方向突出形成第二抵接面凸出,第二抵接面凸出环绕螺栓1的螺杆;
第一抵接面向远离第二抵接面的方向凹陷出形成第一抵接面凹陷;第二抵接面凸出插入至第一抵接面凹陷。
对于上述实施例,本领技术人员可以想象到的第一抵接面凸出的形状为锥形或者为环形,第二抵接面凹陷的形状对应为内锥形或者为环形凹槽,在本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抵接面凸出的形状选为锥形,第二抵接面凹陷的形状对应选为内锥形,以便于制造,以及可保证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间的有效接触面积。
对于第二抵接面凸出及第一抵接面凹陷的形状可参照上述第一抵接面凸出及第二抵接面凹陷的形状进行设置。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螺栓(1),其螺杆上具有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段相较于所述第二连接段靠近所述螺栓(1)的头部,且其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连接段的直径;
第一螺母(2),与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第一螺纹配合连接;
第二螺母(3),与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第二螺纹配合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螺母(2)抵接;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母(2)与所述第二螺母(3)抵接的一面上印有网纹;
所述第二螺母(3)与所述第一螺母(2)抵接的一面上印有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螺母(2)与所述第二螺母(3)抵接的一面为第一抵接面;
所述第二螺母(3)与所述第一螺母(2)抵接的一面为第二抵接面;
所述第一抵接面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抵接面的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抵接面向所述第二抵接面的方向突出形成第一抵接面凸出,所述第一抵接面凸出环绕所述螺栓(1)的螺杆;
所述第二抵接面向远离所述第一抵接面的方向凹陷出形成第二抵接面凹陷;所述第一抵接面凸出插入至所述第二抵接面凹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松紧固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抵接面向所述第一抵接面的方向突出形成第二抵接面凸出,所述第二抵接面凸出环绕所述螺栓(1)的螺杆;
所述第一抵接面向远离所述第二抵接面的方向凹陷出形成第一抵接面凹陷;所述第二抵接面凸出插入至所述第一抵接面凹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29737.3U CN210034126U (zh) | 2019-04-01 | 2019-04-01 | 一种防松紧固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29737.3U CN210034126U (zh) | 2019-04-01 | 2019-04-01 | 一种防松紧固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34126U true CN210034126U (zh) | 2020-02-07 |
Family
ID=69357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29737.3U Active CN210034126U (zh) | 2019-04-01 | 2019-04-01 | 一种防松紧固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34126U (zh) |
-
2019
- 2019-04-01 CN CN201920429737.3U patent/CN21003412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60465B2 (en) | Anti-loosening bolt | |
US20100098511A1 (en) | Locking system and fastening elements | |
TW201309930A (zh) | 彈簧螺絲 | |
JP6542765B2 (ja) | 締結要素および締結アセンブリ | |
CA2537081A1 (en) | Lock nut | |
CA2967052C (en) | One-piece self-locking nut | |
JP6096420B2 (ja) | ロックナット | |
CN210034126U (zh) | 一种防松紧固件 | |
JP2008144955A (ja) | 締結部材のねじ山 | |
KR20180043692A (ko) | 풀림 방지 체결구 | |
CN212155409U (zh) | 防松脱的螺栓紧固组件 | |
US20120282060A1 (en) | Loose resistant nut fastener | |
CN205744835U (zh) | 一种防松脱连接件 | |
CN213451257U (zh) | 一种锁紧螺母 | |
CN217207276U (zh) | 一种用于与螺栓配合的防松动件及锁紧装置 | |
KR102060876B1 (ko) | 풀림방지볼트와 풀림방지판이 결합된 볼트풀림방지구조 | |
KR20080105290A (ko) | 와셔 형상의 플랜지 볼트 | |
JP2018128121A (ja) | 連結座金と座金付き螺子 | |
KR102098074B1 (ko) | 볼트-너트 조립체 | |
CN209892593U (zh) | 弹性螺母防松组合结构 | |
KR20130011244A (ko) | 풀림방지 기능을 갖춘 볼트 | |
KR200415212Y1 (ko) | 풀림 방지 너트 | |
KR101973094B1 (ko) | 풀림 방지 너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풀림 방지 너트 세트 | |
CN214118703U (zh) | 一种互锁防松螺丝组件 | |
CN218207417U (zh) | 一种防止松动的螺母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