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982915U - 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 Google Patents

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2915U
CN209982915U CN201920543823.7U CN201920543823U CN209982915U CN 209982915 U CN209982915 U CN 209982915U CN 201920543823 U CN201920543823 U CN 201920543823U CN 209982915 U CN209982915 U CN 2099829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omponent
electronic element
heat dissipation
integrated module
electr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4382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静
朱红霖
江宝迪
吴壬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inr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4382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29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29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29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的集成模块,所述集成模块包括散热壳体、装于所述散热壳体中的电子元件及盖于所述电子元件上并与所述散热壳体固定的盖板,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设置的周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周壁围成空腔,所述电子元件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盖板包括多个出线孔,多个所述出线孔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电子元件的出线一一对应,所述电子元件的出线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出线孔伸出,以使所述电子元件与相关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将车载充电机和DC/DC转换器的核心磁性元器件分别设计在不同金属盒中导致的车载充电机和DC/DC转换器体积大、成本高、散热结构设计困难等缺点。

Description

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背景技术
传统电动汽车通常将车载充电机和DC/DC转换器分开布置,车载充电机和DC/DC转换器的核心磁性元器件分别布置在不同的金属盒中,因此需要分别设计不同的金属盒结构,满足磁性元器件的装配、散热需求,这种结构设计导致车载充电机和DC/DC转换器体积大、成本高、散热结构设计困难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避免了将车载充电机和DC/DC转换器的核心磁性元器件分别设计在不同金属盒中导致的车载充电机和DC/DC转换器体积大、成本高、散热结构设计困难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的集成模块,所述集成模块包括散热壳体、装于所述散热壳体中的电子元件及盖于所述电子元件上并与所述散热壳体固定的盖板,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设置的周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周壁围成空腔,所述电子元件包括第一电子元件、第二电子元件、第三电子元件和第四电子元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三电子元件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依次排列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以及所述第三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盖板包括多个出线孔,多个所述出线孔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电子元件的出线一一对应,所述电子元件的出线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出线孔伸出,以使所述电子元件与相关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三电子元件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相邻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其中,所述第四电子元件包括连接端,所述周壁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位置设有缺口,所述连接端伸出所述缺口。
其中,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包括通孔,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周壁上以密封所述缺口,所述连接端从所述通孔伸出。
其中,所述盖板为塑胶绝缘盖板。
其中,所述盖板包括多个灌胶孔,通过所述灌胶孔向所述散热壳体内灌胶,以填充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电子元件之间的空隙。
其中,所述盖板包括多个观测孔,通过所述观测孔观察所述散热壳体内的灌胶情况。
其中,所述周壁背向所述空腔的表面设有多组晶体管,所述盖板包括多个贯通孔,所述晶体管的管脚插入并伸出所述贯通孔。
其中,每组所述晶体管固定于陶瓷片的第一面,所述陶瓷片的第二面贴于所述表面上,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空腔包括成夹角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并排收容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三电子元件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并排收容于所述第二区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的集成模块包括散热壳体、盖板及电子元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三电子元件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收容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三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盖板包括多个出线孔,所述电子元件的出线通过所述出线孔伸出,以使所述出线与相关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三电子元件与所述第四电子元件集成到所述散热壳体内,从而合理布局了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三电子元件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避免了将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三电子元件与所述第四电子元件分开装于不同的散热壳体中导致的体积大,散热难及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模块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模块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所述集成模块包括散热壳体10、装于所述散热壳体10中的电子元件20及盖于所述电子元件上20并与所述散热壳体10固定的盖板30,所述散热壳体10包括底壁11和围绕所述底壁11设置的周壁12,所述底壁11与所述周壁12围成空腔。所述电子元件20包括第一电子元件21、第二电子元件22、第三电子元件23和第四电子元件24,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依次排列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以及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电连接。所述盖板30包括多个出线孔31(如图2),多个所述出线孔31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电子元件20的出线a一一对应,所述电子元件20的出线a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出线孔31伸出,以使所述电子元件20与相关电路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和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均为车载充电机中的磁性元器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为PFC电感,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为LLC谐振电感,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为LLC变压器。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为DC/DC转换器中的磁性元器件,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为LDC变压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子元件20包括多个电子元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还可以是其他磁性元器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车载充电机的PFC电感、LLC谐振电感和LLC变压器及DC/DC转换器的LDC变压器集成于同一个散热壳体10中,减小了体积,降低了成本,优化了散热效果。避免了将车载充电机和DC/DC转换器的相关磁性元器件设计在不同金属盒中导致的这个装置体积大、成本高、散热结构设计困难等缺点。
本申请的所述空腔包括成夹角连通的第一区域13和第二区域14,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并排收容于所述第一区域13,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并排收容于所述第二区域14。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和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相邻设置。当然,所述空腔也可以是为矩形,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依次直线排列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空腔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的排放位置及次序都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包括连接端241,所述周壁12上与所述连接端241相对的位置设有缺口121,所述连接端241伸出所述缺口121。所述连接端241伸出所述缺口121以便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与外界电路连接。
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挡板15,所述挡板15包括通孔151,所述挡板15固定于所述周壁12上以密封所述缺口121,所述连接端241从所述通孔151伸出,所述挡板15用于防止胶从所述缺口121溢出。具体的,所述挡板15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周壁12上,所述连接端241包括3个连接指(图未示),所述通孔151为3个,每个所述连接指从与其对应的所述通孔151伸出,这种布局最大限度保证所述通孔151足够小,防止胶从所述通孔151溢出。当然,所述挡板15还可以通过粘接等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周壁12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与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之间通过隔板16隔开,以防止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与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与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之间产生干扰,影响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所述隔板16固定于两个相对的所述周壁12之间。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与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之间也通过隔板16隔开,或者所述隔板16设置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请一并参阅图2,本申请的所述盖板30为塑胶绝缘盖板,以隔离所述电子元件20与相邻电路板上的元件,所述盖体30包括多个灌胶孔32,通过所述灌胶孔32向所述散热壳体10内灌胶,以填充所述散热壳体10与所述电子元件20之间的空隙,从而更利于所述电子元件20通过胶将热量传递给所述散热壳体10,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30包括多个观测孔33,通过所述观测孔33观察所述散热壳体10内的灌胶情况,避免灌胶太多溢出的情况,节省了材料也提高生产效率。本实施例中的所述盖板30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散热壳体10上。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盖板30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散热壳体10上。
所述集成模块的所述周壁12背向所述空腔的表面122设有多组晶体管50,所述盖板30包括多个贯通孔(图未示),所述晶体管50的管脚插入并伸出所述贯通孔。每组所述晶体管50固定于陶瓷片60的第一面61,所述陶瓷片60的第二面62贴于所述表面122上,所述第一面61与所述第二面62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50为固定于所述集成模块周围的元件,所述晶体管50有4组,所述晶体管50通过螺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周壁12上,所述集成模块不光能为所述电子组件20散热,还可以通过将所述集成模块附近的晶体管50固定在所述散热壳体10的周壁12上,从而为所述集成模块附近的晶体管50散热。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晶体管50可以是多组,还可以是其他需要散热的电子元件固定于所述周壁12上,所述晶体管50还可以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于所述周壁12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包括散热壳体10、盖板30及电子元件20,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收容于所述空腔,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电连接。所述盖板30包括多个出线孔31,所述电子元件20的出线a通过所述出线孔31伸出,以使所述出线a与相关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和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与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集成到所述散热壳体10内,从而合理布局了所述第一电子元件21、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4,避免了将第一电子元件21、所述第二电子元件22和所述第三电子元件23与所述第四电子元件224分开装于不同的散热壳体10中导致的体积大,散热难及成本高的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包括散热壳体、装于所述散热壳体中的电子元件及盖于所述电子元件上并与所述散热壳体固定的盖板,所述散热壳体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设置的周壁,所述底壁与所述周壁围成空腔,所述电子元件包括第一电子元件、第二电子元件、第三电子元件和第四电子元件,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三电子元件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依次排列收容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以及所述第三电子元件电连接;所述盖板包括多个出线孔,多个所述出线孔分别与相应的所述电子元件的出线一一对应,所述电子元件的出线分别通过对应的所述出线孔伸出,以使所述电子元件与相关电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元件、所述第二电子元件、所述第三电子元件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相邻之间通过隔板隔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电子元件包括连接端,所述周壁上与所述连接端相对的位置设有缺口,所述连接端伸出所述缺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模块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包括通孔,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周壁上以密封所述缺口,所述连接端从所述通孔伸出。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塑胶绝缘盖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多个灌胶孔,通过所述灌胶孔向所述散热壳体内灌胶,以填充所述散热壳体与所述电子元件之间的空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包括多个观测孔,通过所述观测孔观察所述散热壳体内的灌胶情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壁背向所述空腔的表面设有多组晶体管,所述盖板包括多个贯通孔,所述晶体管的管脚插入并伸出所述贯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晶体管固定于陶瓷片的第一面,所述陶瓷片的第二面贴于所述表面上,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相对设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包括成夹角连通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电子元件和所述第二电子元件并排收容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三电子元件和所述第四电子元件并排收容于所述第二区域。
CN201920543823.7U 2019-04-18 2019-04-18 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Active CN2099829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3823.7U CN209982915U (zh) 2019-04-18 2019-04-18 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43823.7U CN209982915U (zh) 2019-04-18 2019-04-18 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2915U true CN209982915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8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43823.7U Active CN209982915U (zh) 2019-04-18 2019-04-18 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291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755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定位装置、集成模块及定位方法
WO2022007708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73755A (zh) * 2020-06-30 2021-12-31 安波福中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元器件的定位装置、集成模块及定位方法
WO2022007708A1 (zh) * 2020-07-09 2022-01-1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电源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2899B (zh) 具有引线部件的电源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56443B (zh) 占据电路板部件之上的空间的感应器
EP3185406B1 (en) On board charger for electric vehicles
TWI566661B (zh) 電子裝置與汽車的充電裝置
US10660243B2 (en) Power conversion apparatus including a heat-dissipation module
JP2005151675A (ja) フィルタ装置、及びそのフィルタ装置が接続される電力変換装置
US20170063203A1 (en) Inverter Assembly
CN209710428U (zh) 一种电路板堆叠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09982915U (zh) 车载电源磁性元器件集成模块
CN209643134U (zh) 一种集成pcb及控制器整体布局结构
CN114430643A (zh) 具有改善的空间利用率和热管理特性的功率电子器件模块
CN115548585A (zh) 电化学装置、用电设备及电化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CN216795594U (zh) 电机控制器和电机总成
WO2017136788A1 (en) Inverter assembly
US20220254765A1 (en) Power structure, prepa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5513561A (zh) 电池包、充电系统及用电设备
CN111193325A (zh) 电容器单元
CN21490065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集成式电机逆变器
CN215345513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用耦合整流装置
CN209072351U (zh) 光伏逆变器壳体
CN219248229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及包括其的车辆
CN210792818U (zh) 充电机
CN216532205U (zh) 一种灌封盒
CN220208750U (zh) 集成式薄膜电容结构以及车辆
CN222763759U (zh) 光伏储能逆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