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973919U - 双面贴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面贴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3919U
CN209973919U CN201822229594.XU CN201822229594U CN209973919U CN 209973919 U CN209973919 U CN 209973919U CN 201822229594 U CN201822229594 U CN 201822229594U CN 209973919 U CN209973919 U CN 209973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ressing roller
double
workpiece
glu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2959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保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2959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3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3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3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贴胶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包括机架;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定位待贴胶工件;滚压贴胶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且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间隔设置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供待贴胶工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的容纳空间;驱动机构,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滚压贴胶机构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使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分别沿所述待贴胶工件的相对表面滚压贴胶。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向太阳能曲面瓦等待贴胶工件相对的两个表面粘贴胶带时,工作效率和粘贴精度均较高,且可以减少工人劳动量。

Description

双面贴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面贴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曲面瓦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在曲面瓦边缘的表面粘贴胶带,以粘接产品的边框。目前,胶带的粘贴工作需要工人手工完成,在粘贴胶带的过程中,工人需要将胶带先粘在曲面瓦的边缘,再使胶带与曲面瓦沿自身厚度相对的两个表面贴合,工作效率低,且粘贴精度也相对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向太阳能曲面瓦边缘的两个表面粘贴胶带的工作效率和精度均较低。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面贴胶装置,其包括机架;
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定位待贴胶工件;
滚压贴胶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且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间隔设置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供待贴胶工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的容纳空间;
驱动机构,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滚压贴胶机构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使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分别沿所述待贴胶工件的相对表面滚压贴胶。
可选地,所述滚压贴胶机构进一步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彼此相对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一对连接臂、以及连接于所述一对连接臂之间的连接板,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滚压贴胶机构转动。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弹性压紧部,其中,所述弹性压紧部的压紧方向与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通过所述弹性压紧部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贴合装置还包括侧边预压机构,所述侧边预压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且包括侧边压块,所述侧边压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平行设置,用于预先压紧所述待贴胶工件的所述相对表面之间的侧边。
可选地,所述侧边预压机构进一步包括安装臂,所述侧边压块连接于所述安装臂,所述安装臂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且可绕所述转轴转动,带动所述侧边压块伸入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之间的所述容纳空间,以压紧所述待贴胶工件的所述相对表面之间的所述侧边。
可选地,在所述安装臂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之间设置有弹性拉紧部,所述侧边预压机构通过所述弹性拉紧部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活动连接以由所述滚压贴胶机构带动绕所述转轴旋转。
可选地,在所述安装臂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滚压贴胶机构延伸的限位部,以在所述安装臂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之间保持设定间隙。
可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仿形支撑治具以及与所述仿形支撑治具的仿形支撑面相对设置的仿形下压机构。
可选地,所述仿形支撑面为波浪形表面,且所述仿形下压机构具有波浪形下压表面。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贴胶装置,可以应用于如向太阳能曲面瓦边缘的表面粘贴胶带的工作中。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间隔设置,且二者之间设置有供待贴胶工件通过的容纳空间,在胶带贴合的过程中,可以先将待贴胶工件放置在定位机构上,然后控制驱动机构动作,驱动滚压贴胶机构中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转动,从而使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分别与待贴胶工件中的两个相对表面滚动配合,从而将胶带同时粘贴在待贴胶工件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减少了工人劳动量,且可以提升贴合胶带的工作效率以及贴合精度。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上述和/或附加方面的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双面贴胶装置中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中滚压贴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示出的滚压贴胶机构中部分结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中侧边预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太阳能曲面瓦与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
1-底座;
2-机架;
3-仿形支撑治具;
4-仿形下压机构;
5-驱动机构;
51-第一旋转架;
52-气缸;
53-第二旋转架;
6-转轴;
61-轴固定架;
7-滚压贴胶机构;
71-连接臂;
72-弹性压紧部;
721-基体;
722-阻挡块;
723-压紧弹簧;
73-第一压辊;
74-第二压辊;
75-连接板;
8-侧边预压机构;
81-安装臂;
82-侧边压块;
83-限位部;
84-弹性拉紧部;
91-太阳能曲面瓦;
92-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面贴胶装置,采用这种装置向太阳能曲面瓦91等待贴胶工件的表面粘贴胶带92时,工作效率较高,且粘贴精度也相对较高,无需工人手工粘贴,极大的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该双面贴胶装置包括机架2、定位机构、驱动机构5、和滚压贴胶机构7,其中,定位机构安装在机架2上,其具有工件支撑面,以在粘贴胶带92的过程中对太阳能曲面瓦91等待贴胶工件提供定位支撑作用;驱动机构5可以安装在机架2上;滚压贴胶机构7可以转动连接在机架2上,具体可以通过转轴6连接在机架2上,为了保证转轴6与机架2之间连接关系的稳定性,转轴6上可以套设有轴固定架61,轴固定架61与机架2固定连接,滚压贴胶机构7还与驱动机构5的驱动端连接,以在驱动机构5的作用下驱动滚压贴胶机构7围绕转轴6转动,滚压贴胶机构7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二者之间的容纳空间用于容纳待贴胶工件和胶带。在贴胶工作过程中,驱动机构5动作,驱动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围绕转轴6转动,以使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分别与待贴胶工件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滚动配合,进而可以将胶带92贴合于待贴胶工件的两个表面上,完成胶带92的贴合工作。
具体地,机架2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这可以保证机架2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定位机构可以由塑料或其他材料制成,定位机构可以为实心机构;或者,其也可以为骨架状结构,本文不作限定;工件支撑面可以为平面;或者,工件支撑面也可以为曲面,以适配所支撑的待贴胶工件的结构;如图6所示,对于太阳能曲面瓦91而言,工件支撑面则可以为波浪形的曲面,以为太阳能曲面瓦91提供较为优良的支撑效果。为了提升整个双面贴胶装置的结构一体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还可以包括底座1,机架2与底座1固定连接,且定位机构可以安装在底座1上;驱动机构5可以为气缸或液压缸等部件,以为滚压贴胶机构7动作提供驱动力,驱动机构5的座体可以固定安装在机架2上;另外,由于驱动机构5在驱动滚压贴胶机构7转动的过程中,其驱动端与滚压贴胶机构7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始终在变化,为了保证滚压贴胶机构7能顺利地完成绕转轴6转动的动作,如图2所示,驱动机构5可以包括第一旋转架51、气缸52和第二旋转架53,气缸52可以向滚压贴胶机构7提供驱动力,气缸52的两端可以通过第一旋转架51和第二旋转架53分别与机架2和滚压贴胶机构7对应连接,第一旋转架51和第二旋转架53的轴向均与转轴6的轴向相同,从而在第一旋转架51和第二旋转架53的作用下,保证滚压贴胶机构7能完整顺利地完成绕转轴6的转动过程。进一步地,滚压贴胶机构7进一步可以包括连接部,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均转动连接在连接部上,连接部则可以固定连接在转轴6上,且与驱动机构5的驱动端连接,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均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以防止在滚压过程中破坏胶带92或待贴胶工件;同时,可以使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均相对转轴6平行设置,以进一步提升贴胶效果。更具体地,连接部可以包括一对连接臂71和连接板75,连接臂71可以由方管等部件制成,两个连接臂71相对设置,且二者均与转轴6转动连接,二者还通过连接板75连接,以保证二者之间相对位置关系的稳定性;另外,驱动机构5的驱动端可以连接在连接板75的中部,从而在驱动机构5工作过程中,驱动机构5向滚压贴胶机构7所施加的力可以通过连接板75更为均匀地传递到两个连接臂71上,并且可以使整个滚压贴胶机构7的受力点相对居中,这有利于使滚压贴胶机构7更为平稳地转动,进而使胶带92可以与待贴胶工件之间形成更为细密可靠的连接关系。具体地,连接板75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连接臂71也可以为金属结构,二者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形成可靠的固定连接关系。
更具体地,连接臂71可以为长杆状结构,其可以沿转轴6的径向延伸,且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可以沿前述径向间隔设置,从而在双面贴胶装置的工作过程中,驱动机构5驱动整个滚压贴胶机构7转动,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所在位置的竖直高度发生变化,进而当连接臂71转过一定角度之后,即可保证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分别对应配合于待贴胶工件沿自身厚度相对的两个表面,进而使胶带92同时粘贴到前述两个表面上。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的结构和尺寸可以完全相同,这便于该双面贴胶装置生产过程中备件工作的进行;同时,也可以保证胶带92在两个表面上的粘贴效果基本一致。
为了提升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的适用范围,优选地,如图3和图5所示,滚压贴胶机构7还可以包括弹性压紧部72,弹性压紧部72可以包括压紧弹簧723,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均可以配设有弹性压紧部72,从而在双面贴胶装置的工作过程中,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均能相对连接臂71沿第一压辊73的径向活动,从而改变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之间间隙的尺寸大小,以扩大该双面贴胶装置的适用范围,进而使待贴胶工件的厚度以及胶带92的厚度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降低该胶带92选材时的限制;同时,由于弹性压紧部72中设置有压紧弹簧723,在双面贴胶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对应的压紧弹簧723还可以向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施加一定的压紧力,这可以进一步提升胶带92与待贴胶工件表面的粘接效果,防止出现胶带92粘接不牢的问题。
具体地,压紧弹簧723可以为设定型号的压缩弹簧,压紧弹簧723可以安装在基体721的配合孔内,基体721可以为塑料或金属等制成的安装基础,其与连接臂71连接;或者,基体721也可以为连接臂71的一部分。在压紧弹簧723的安装过程中,可以使压紧弹簧723的伸缩方向与转轴6的径向相同,两个压紧弹簧723的两端可以分别抵接于第一压辊73和与之对应的配合孔的底壁上,以及第二压辊74和与之对应的配合孔的底壁上,这使得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均可以沿转轴6的径向相对连接臂71活动;为了防止因压紧弹簧723的设置而影响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自转动作的进行,可选地,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均可以通过阻挡块722与压紧弹簧723连接,阻挡块722可以伸入压紧弹簧723内,且对应的阻挡块722朝向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弧形面,以保证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均能正常转动;另外,为了防止从二者从对应的配合孔内脱出,可以通过改变与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以及与二者对应的两个配合孔的尺寸,从而使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均能与对应的配合孔在转轴6的轴向上限位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还可以包括侧边预压机构8,侧边预压机构8可以包括安装臂81和侧边压块82,侧边压块82连接在安装臂81上,安装臂81与转轴6转动连接,且使侧边压块82伸入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之间的间隙,并与待贴胶工件的侧边接触,从而在胶带92的粘接过程中,侧边压块82可以向胶带92施加一定的压紧力,进而使胶带92预先与待贴胶工件的侧边形成较为稳定的粘接关系,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胶带92与待贴胶工件之间连接关系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前述侧边与待贴胶工件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表面均连接,也就是说,在胶带92的粘接过程中,使胶带92将待贴胶工件的边缘部分包住,以借助胶带92粘接产品的外框。具体地,可以通过设计并选定侧边压块82的尺寸等方式,使侧边压块82可以在自身重力等作用力下伸入至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之间的间隙内;同时,较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而言,可以使侧边压块82先于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与胶带92接触,以在胶带92的贴合过程中,先将胶带92的中部粘接到待加工产品的侧边上,完成对胶带92的预定位工作,然后,随驱动机构5的持续动作,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继续绕转轴6转动,进而分别与待贴胶工件的两个表面滚动配合,以将胶带92整体粘接在待贴胶工件的两个表面,完成胶带92的粘接工作。相应地,当驱动机构5回缩复位时,侧边预压机构8也可以在滚压贴胶机构7的带动下回复原位。
为了提升胶带92与待贴胶工件的侧边之间的粘接效果,可选地,如图4所示,侧边预压机构8还可以包括弹性拉紧部84,安装臂81可以通过弹性拉紧部84与滚压贴胶机构7中的连接板75连接,从而在双面贴胶装置的工作过程中,随驱动机构5动作,滚压贴胶机构7围绕转轴6转动,侧边预压机构8则在自身重力和弹性拉紧部84的拉力的共同作用下靠近待贴胶工件,并在前述力的作用下向胶带92施加一定的压紧力,保证胶带92可以牢固地粘接在待贴胶工件的表面。具体地,弹性拉紧部84也可以为设定型号的压缩弹簧,其两端可以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板75和机架2上,且向二者施加一定的拉力。而当侧边压块82与胶带92接触之后,第一压辊73和第二压辊74在驱动机构5的作用下继续转动,由于侧边预压机构8在待贴胶工件的侧边的阻挡下不能继续运动,侧边预压机构8与滚压贴胶机构7之间的距离增大,弹性拉紧部84被进一步拉伸,从而进一步增强胶带92与待贴胶工件之间的粘接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待贴胶工件的侧边与胶带92之间的连接可靠性,优选地,侧边压块82朝向待贴胶工件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压紧平面,进而侧边压块82可以通过前述压紧平面向侧边施加更为均匀的压紧力,进而使胶带92上各处与侧边之间的连接效果均基本相同,以提升胶带92的整体粘接效果。
为了使侧边预压机构8与滚压贴胶机构7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从而防止二者中,一者的工作受到另一者的干扰,优选地,如图4所示,侧边预压机构8还可以包括限位部83,限位部83与安装臂81连接,且限位部83还与滚压贴胶机构7的连接板75限位配合,进而通过限位部83,可以使侧边预压机构8与滚压贴胶机构7之间具有设定间隙,当然,二者之间的距离可以大于前述设定间隙的尺寸。具体地,限位部83与安装臂81之间可以通过可调连接的方式互相连接,而限位部83与连接板75则可以在转轴6的周向向上形成限位配合关系。在胶带粘贴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限位部83伸出安装臂81外的部分的尺寸,改变前述设定间隙的尺寸大小,以使该双面贴胶装置适应不同型号的待贴胶工件。
为了防止在粘接胶带92的过程中待贴胶工件的位置发生变化,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中的定位机构可以包括仿形支撑治具3和仿形下压机构4,仿形下压机构4与仿形支撑治具3相对设置,且仿形下压机构4与仿形支撑治具3之间活动连接,进而在待贴胶工件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先将待贴胶工件放置在仿形支撑治具3的工件支撑面上,然后使仿形下压机构4产生下压动作,以将待贴胶工件压紧定位在工件支撑面上,进而无论滚压贴胶机构7对待贴胶工件产生何种操作,待贴胶工件的位置也基本不会发生改变,这可以提升胶带粘接的工作效率,且还可以提升胶带92的粘接质量。具体地,仿形下压机构4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待贴胶工件的结构确定,如待贴胶工件为平面结构,则仿形下压机构4朝向工件支撑面的一侧也可以为平面,而如果待贴胶工件为如太阳能曲面瓦91等曲面结构,相对应地,仿形下压机构4朝向工件支撑面的一侧也可以为曲面,从而保证对待贴胶工件产生的夹紧效果。更具体地,仿形支撑治具3可以具有波浪形结构的仿形支撑面,仿形下压机构4可以具有波浪形下压表面,从而进一步提升二者对待贴胶工件的夹紧定位作用。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双面贴胶方法,该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如下:
S1、将胶带的中部预先贴合在待贴胶工件的沿自身厚度的一侧边上。
在胶带贴合的过程中,可以先将胶带的中部压合连接在待贴胶工件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的侧边上,从而使胶带和待贴胶工件之间形成预定位作用,一方面可以提升胶带与待贴胶工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还便于胶带的后续贴合过程的进行。具体地,可以通过工人手工操作的方式使胶带的中部贴合连接在待贴胶工件的侧边上;或者,还可以通过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包括侧边预压机构的双面贴胶装置,将胶带的中部压合连接在待贴胶工件的侧边上,对此,本文不作限定。
S2、使用上述任一双面贴胶装置的滚压贴胶机构的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将胶带中部两侧的部分分别沿待贴胶工件的相对表面滚压贴合。
在胶带的中部连接在待贴胶工件的侧边上之后,可以通过上述任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双面贴胶装置,使胶带中部两侧的部分分别滚压连接在待贴胶工件的两个表面上。具体地,在贴胶过程中,使驱动机构动作,以带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围绕机架转动,且待贴胶工件可以容纳于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之间的容纳空间内,在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的作用下,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可以使胶带滚压连接在待贴胶工件上沿自身厚度方向相对的两个表面上,保证胶带与待贴胶工件的两个表面之间具有较强的连接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通”、“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通,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定位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用于定位待贴胶工件;
滚压贴胶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且包括第一压辊和第二压辊,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间隔设置以在二者之间形成供待贴胶工件的至少一部分通过的容纳空间;
驱动机构,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滚压贴胶机构相对于所述机架转动,使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分别沿所述待贴胶工件的相对表面滚压贴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进一步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转轴平行设置且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彼此相对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一对连接臂、以及连接于所述一对连接臂之间的连接板,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以驱动所述滚压贴胶机构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压辊与所述连接部之间、以及在所述第二压辊与所述连接部之间设置有弹性压紧部,其中,所述弹性压紧部的压紧方向与所述转轴的轴向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通过所述弹性压紧部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边预压机构,所述侧边预压机构转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且包括侧边压块,所述侧边压块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平行设置,用于预先压紧所述待贴胶工件的所述相对表面之间的侧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预压机构进一步包括安装臂,所述侧边压块连接于所述安装臂,所述安装臂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且可绕所述转轴转动,带动所述侧边压块伸入所述第一压辊和所述第二压辊之间的所述容纳空间,以压紧所述待贴胶工件的所述相对表面之间的所述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臂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之间设置有弹性拉紧部,所述侧边预压机构通过所述弹性拉紧部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活动连接以由所述滚压贴胶机构带动绕所述转轴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臂上设置有朝向所述滚压贴胶机构延伸的限位部,以在所述安装臂与所述滚压贴胶机构之间保持设定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仿形支撑治具以及与所述仿形支撑治具的仿形支撑面相对设置的仿形下压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面贴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支撑面为波浪形表面,且所述仿形下压机构具有波浪形下压表面。
CN201822229594.XU 2018-12-27 2018-12-27 双面贴胶装置 Active CN209973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9594.XU CN209973919U (zh) 2018-12-27 2018-12-27 双面贴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29594.XU CN209973919U (zh) 2018-12-27 2018-12-27 双面贴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3919U true CN209973919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0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29594.XU Active CN209973919U (zh) 2018-12-27 2018-12-27 双面贴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39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7295A (zh) * 2018-12-27 2020-07-07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双面贴胶装置及双面贴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7295A (zh) * 2018-12-27 2020-07-07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双面贴胶装置及双面贴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95485B (zh) 一种分散型胶纸自动贴合机
EP3800135B1 (en) Film adhering method and film adhering apparatus thereof
CN107658490B (zh) 一种电池包胶机
CN211125870U (zh) 贴胶装置
JP4340788B2 (ja) 基板への偏光板貼付装置
CN202930494U (zh) 移动拉胶的贴胶装置
CN209851764U (zh) 贴膜装置
CN209973919U (zh) 双面贴胶装置
CN105870251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粘性焊带贴附装置
CN111377295A (zh) 双面贴胶装置及双面贴胶方法
CN118876417A (zh) 一种板料双面覆膜方法
CN105818513B (zh) 一种贴胶机
CN221176292U (zh) 贴侧板装置
CN110065693B (zh) 光伏瓦片贴双面胶装置及光伏瓦片贴双面胶方法
CN108242475B (zh) 双面胶贴附装置
CN112722973B (zh) 一种卷毡机
CN109994766A (zh) 一种自动换卷前粘胶带装置
CN111342105B (zh) 贴胶机构及贴胶方法
CN111776394A (zh) 双面贴胶带装置
CN211110261U (zh) 一种贴胶组件及贴胶机构
CN213225054U (zh) 一种铝型材定位切割装置
CN222372463U (zh) 一种双面胶带压合机
CN210236675U (zh) 折胶机构及贴胶带装置
CN111516382A (zh) 烫金机用烫金纸安装模块、烫金机及方法
CN113851692A (zh) 一种贴胶装置、贴胶设备及贴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1

Address after: 101400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uih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07, building 2, Olympic Village street,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HANERGY MOBILE ENERGY HOLDING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1

Address after: No.31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uihong Technology Co.,Ltd.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PP01 Preservation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930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