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966983U - 揉捏按摩器机 - Google Patents

揉捏按摩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6983U
CN209966983U CN201920042221.3U CN201920042221U CN209966983U CN 209966983 U CN209966983 U CN 209966983U CN 201920042221 U CN201920042221 U CN 201920042221U CN 209966983 U CN209966983 U CN 209966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reduction gear
accommodating cavity
massage head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4222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铁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Shuna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Shuna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Shuna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Shunag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4222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6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6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698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揉捏按摩器机,其包括支撑部和按摩机芯,按摩机芯固定于支撑部,按摩机芯包括:底盖、面盖、双出轴蜗杆电机、减速齿轮组、斜面轮和按摩头,底盖和面盖盖合内部形成容置腔,双出轴蜗杆电机和减速齿轮组设于容置腔内,双出轴蜗杆电机驱动减速齿轮组转动,减速齿轮组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与斜面轮连接,面盖顶部设有门架,门架设有限位槽,斜面轮带动沿限位槽起伏运动,由于限位槽限制按摩头转动,斜面轮带动沿限位槽起伏运动,经减速齿轮组减速后,按摩头起伏运动的动作更缓慢,使按摩动作温柔,按摩头包括指形按摩头和硅胶按摩头,两种按摩头的配合模拟真人揉捏按摩动作,力度合适,使按摩更舒适。

Description

揉捏按摩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揉捏按摩器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的追求也随之提高,按摩机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肩颈酸痛时使用按摩机对酸痛部位按摩,但现有的按摩机由于功能的不同,实施按摩手法,一般的按摩机以高频机械振动或滚动,来对人体进行刺激性按摩的按摩动作,但是其仅是机械的旋转刺激,不能对按摩部位进行揉捏动作,为此,有必要研发一款对按摩部位进行揉捏动作的按摩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揉捏按摩器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按摩机对按摩部位进行揉捏动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揉捏按摩器机,其包括支撑部和按摩机芯,所述支撑部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凹腔,所述按摩机芯固定于所述安装凹腔中,所述支撑部两端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按摩机芯的支撑柱;
所述按摩机芯包括:底盖、面盖、双出轴蜗杆电机、减速齿轮组、斜面轮和按摩头,所述面盖位于所述底盖上方,所述底盖和所述面盖盖合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减速齿轮组转动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驱动多个所述减速齿轮组转动,所述减速齿轮组设有随减速齿轮组转动的旋转轴,所述面盖顶部设有与所述旋转轴匹配的穿孔,所述旋转轴上部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斜面轮连接,所述面盖顶部设有多个门架,所述门架设有用于限制按摩头转动的限位槽,所述按摩头沿所述限位槽起伏运动,所述斜面轮带动所述按摩头起伏运动,所述按摩头包括指形按摩头和硅胶按摩头。
进一步地,所述斜面轮包括上斜面轮和下斜面轮,所述按摩头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斜面轮和下斜面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指形按摩头包括第一旋转头和设于所述旋转头外周面上的指形按摩头本体,所述第一旋转头设于所述上斜面轮和下斜面轮之间,所述第一旋转头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卡接的第一凸块,所述指形按摩头本体的一侧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中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部设有辅助按摩头。
进一步地,所述硅胶按摩头包括第二旋转头和硅胶按摩头本体,所述第二旋转头设于所述上斜面轮和下斜面轮之间,所述第二旋转头设有与所述限位槽卡接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二旋转头的外周面上设有固定支架,所述硅胶按摩头本体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第一减速齿轮和第二减速齿轮,所述第一减速齿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两端抵接于所述容置腔内壁,所述第一减速齿轮通过所述转轴转动于容置腔内,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的蜗杆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的主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减速齿轮的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的直径,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所述旋转轴固定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转轴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底盖内壁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盖内设有下转轴孔,所述面盖内设有上转轴孔,所述转轴固定于所述上转轴孔与下转轴孔之间;
所述面盖内设有上凹腔,所述底盖内设有下凹腔,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固定于所述上凹腔与下凹腔之间;
所述底盖内设有与旋转轴匹配的旋转轴固定孔,所述旋转轴下部转动于所述旋转轴固定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凹腔与下凹腔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的固定槽,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端面上设有凸点,所述凸点卡接于所述固定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面盖外表面顶部设有上容置腔,所述上容置腔内设有控制线路板,所述底盖外表面底部设有下容置腔,所述下容置腔内设有电池,所述控制线路板与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和电池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容置腔包括上容置腔盖板,所述上容置腔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上容置腔盖板的第一卡槽,所述下容置腔包括下容置腔盖板,所述下容置腔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下容置腔盖板的第二卡槽,所述上容置腔盖板和所述下容置腔盖板均设有散热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两端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按摩机芯的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揉捏按摩器机,由于限位槽限制按摩头转动,斜面轮与按摩头连接,所述斜面轮带动所述按摩头起伏运动,经过减速齿轮组的减速后,按摩头起伏运动的动作更缓慢,使按摩动作温柔,所述按摩头包括指形按摩头和硅胶按摩头,指形按摩头和硅胶按摩头的配合模拟真人揉捏按摩动作,力度合适,使按摩更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的支撑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按摩机芯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的隐藏面盖的按摩机芯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的斜面轮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的指形按摩头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的硅胶按摩头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实施例的双出轴蜗杆电机和减速齿轮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的底盖和面盖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底盖、2~面盖、3~双出轴蜗杆电机、4~减速齿轮组、5~斜面轮、6~按摩头、7~旋转轴、8~支撑部、9~按摩机芯、10~穿孔、11~下转轴孔、12~下凹腔、13~旋转轴固定孔、14~下容置腔、15~电池、16~固定槽、20~门架、21~上转轴孔、22~上凹腔、23~上容置腔、24~控制线路板、31~凸点、41~第一减速齿轮、42~第二减速齿轮、51~上斜面轮、52~下斜面轮、61~指形按摩头、62~硅胶按摩头、81~安装凹腔、82~支撑柱、141~第二连接孔、142~下容置腔盖板、143~第二卡槽、201~限位槽、231~第一连接孔、232~上容置腔盖板、233~第一卡槽、411~转轴、412~主动齿轮、413~从动齿轮、511~上垫片、521~下垫片、611~第一旋转头、612~指形按摩头本体、613~第一凸块、614~固定孔、615~支撑杆、616~辅助按摩头、621~第二旋转头、622~硅胶按摩头本体、623~固定支架、624~第二凸块、6121~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提供一种揉捏按摩器机,其包括支撑部8和按摩机芯9,所述支撑部8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凹腔81,所述按摩机芯9固定于所述安装凹腔81中,所述支撑部8两端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按摩机芯9的支撑柱82;
所述按摩机芯9包括:底盖1、面盖2、双出轴蜗杆电机3、减速齿轮组4、斜面轮5和按摩头6,所述面盖2位于所述底盖1上方,所述底盖1和所述面盖2盖合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减速齿轮组4转动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驱动多个所述减速齿轮组4转动,所述减速齿轮组4设有随减速齿轮组4转动的旋转轴7,所述面盖2顶部设有与所述旋转轴7匹配的穿孔10,所述旋转轴7上部穿过所述穿孔10与所述斜面轮5连接,所述面盖2顶部设有多个门架20,所述门架20设有用于限制按摩头6转动的限位槽201,所述按摩头6沿所述限位槽201起伏运动,所述斜面轮5带动所述按摩头6起伏运动,所述按摩头6包括指形按摩头61和硅胶按摩头62。
具体地,通过所述支撑部8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凹腔81,将所述按摩机芯9的底盖1和面盖2固定于所述安装凹腔81中,实现固定按摩机芯9。
较佳的,所述支撑部8优为PU海棉材料,将所述安装凹腔81的尺寸设置比所述底盖1和面盖2的尺寸较小,使按摩机芯9与安装凹腔81过盈配合,使底盖1和面盖2固定于所述安装凹腔81中时更稳固,不易掉落。
通过所述面盖2位于所述底盖1上方,使所述底盖1和所述面盖2盖合内部形成容置腔,将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用螺丝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减速齿轮组4转动于所述容置腔内,实现保护双出轴蜗杆电机3和减速齿轮组4。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左右两端的蜗杆上下两方各设置有所述减速齿轮组4,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的蜗杆驱动所述4个减速齿轮组4转动。所述减速齿轮组4设有随减速齿轮组4转动的旋转轴7,所述面盖2顶部设有与所述旋转轴7匹配的穿孔10,所述旋转轴7上部穿过所述穿孔10与所述斜面轮5连接,实现旋转轴7带动斜面轮5转动。所述面盖2顶部用螺丝固定有多个门架20,所述门架20设有用于限制按摩头6转动的限位槽201,所述按摩头6沿所述限位槽201起伏运动,由于限位槽201限制按摩头6转动,斜面轮5与按摩头6连接,所述斜面轮5带动所述按摩头6起伏运动,经过减速齿轮组4的减速后,按摩头6起伏运动的动作更缓慢,使按摩动作温柔,所述按摩头6包括指形按摩头61和硅胶按摩头62,指形按摩头61和硅胶按摩头62的配合模拟真人揉捏按摩动作,力度合适,使按摩更舒适。
参见图3~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斜面轮5包括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所述按摩头6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之间。具体地,通过所述按摩头6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之间,实现所述斜面轮5带动所述按摩头6起伏运动。
较佳的,所述上斜面轮51设有上垫片511,所述下斜面轮52设有下垫片521,将按摩头6设于所述上垫片511和下垫片521之间,使按摩头6转动时减少摩擦,使转动更顺畅。
参见图4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指形按摩头61包括第一旋转头611和设于所述旋转头611外周面上的指形按摩头本体612,所述第一旋转头611设于所述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之间,所述第一旋转头611设有与所述限位槽201卡接的第一凸块613,所述指形按摩头本体612的一侧设有固定孔614,所述固定孔614中设有支撑杆615,所述支撑杆615上部设有辅助按摩头616。具体地,通过所述第一旋转头611设于所述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之间,所述第一旋转头611设有与所述限位槽201卡接的第一凸块613,实现斜面轮5带动所述指形按摩头61沿所述限位槽201起伏运动。通过所述指形按摩头本体612的一侧设有固定孔614,所述固定孔614中设有支撑杆615,所述支撑杆615上部设有辅助按摩头616,实现固定所述辅助按摩头616。所述指形按摩头本体612的长度大于所述辅助按摩头616的长度,辅助按摩头616与指形按摩头本体612的配合起伏运动按摩时,形成模拟人手母指与食指的揉捏按摩,使按摩更舒适。
较佳的,指形按摩头本体612内设有用于加热所述指形按摩头本体612的灯板6121,使在按摩的过程中对按摩部位加热,便按摩部位受热,加快血液循环,使按摩效果更佳。
参见图4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硅胶按摩头62包括第二旋转头621和硅胶按摩头本体622,所述第二旋转头621设于所述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之间,所述第二旋转头621设有与所述限位槽201卡接的第二凸块624,所述第二旋转头621的外周面上设有固定支架623,所述硅胶按摩头本体622与所述固定支架623连接。具体地,通过所述第二旋转头621设于所述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之间,所述第二旋转头621设有与所述限位槽201卡接的第二凸块624,实现斜面轮5带动所述硅胶按摩头62沿所述限位槽201起伏运动。通过所述第二旋转头621的外周面上设有固定支架623,所述硅胶按摩头本体622与所述固定支架623连接,实现固定硅胶按摩头本体622。
参见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速齿轮组4包括第一减速齿轮41和第二减速齿轮42,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包括转轴411,所述转轴411两端抵接于所述容置腔内壁,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通过所述转轴411转动于容置腔内,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的蜗杆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的主动齿轮412啮合,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的从动齿轮413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42啮合,所述主动齿轮412的直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413的直径,所述第二减速齿轮42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412的直径,所述旋转轴7固定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42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转轴7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底盖1内壁转动。具体地,通过所述转轴411两端抵接于所述底盖1和面盖2两者的内壁之间,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通过套设于所述转轴411上,实现转动于容置腔内,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的蜗杆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的主动齿轮412啮合,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的从动齿轮413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42啮合,所述旋转轴7固定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42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转轴7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底盖1内壁转动,实现所述减速齿轮组4转动于所述容置腔内。通过所述主动齿轮412的直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413的直径,所述第二减速齿轮42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412的直径,实现减速,使所述斜面轮5带动所述按摩头6起伏运动的动作缓慢,揉捏按摩动作温柔,力度合适。
参见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盖1内设有下转轴孔11,所述面盖2内设有上转轴孔21,所述转轴411固定于所述上转轴孔21与下转轴孔11之间;
所述面盖2内设有上凹腔22,所述底盖1内设有下凹腔12,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固定于所述上凹腔22与下凹腔12之间;
所述底盖1内设有与旋转轴7匹配的旋转轴固定孔13,所述旋转轴7下部转动于所述旋转轴固定孔13中。具体地,通过所述底盖1内设有下转轴孔11,所述面盖2内设有上转轴孔21,所述转轴411固定于所述上转轴孔21与下转轴孔11之间,实现固定转轴411,使转轴411两端抵接于所述底盖1和面盖2两者的内壁之间。通过所述面盖2内设有上凹腔22,所述底盖1内设有下凹腔12,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固定于所述上凹腔22与下凹腔12之间,实现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通过所述底盖1内设有与旋转轴7匹配的旋转轴固定孔13,所述旋转轴7下部转动于所述旋转轴固定孔13中,实现所述旋转轴7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底盖1内壁转动,同时旋转轴固定孔13有效了防止旋转轴7转动时位移,提高旋转轴7工作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上凹腔22和下凹腔12均设有散热孔。便于双出轴蜗杆电机3散热,有助于提高双出轴蜗杆电机3的工作稳定性。
参见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凹腔22与下凹腔1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的固定槽16,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端面上设有凸点31,所述凸点31卡接于所述固定槽16中。具体地,通过所述上凹腔22与下凹腔1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的固定槽16,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端面上设有凸点31,所述凸点31卡接于所述固定槽16中,有效的防止双出轴蜗杆电机3在工作时自转,确保双出轴蜗杆电机3的工作稳定性,同时也方便对双出轴蜗杆电机3拆卸,不必用镙钉即限制双出轴蜗杆电机3在工作时自转。
参见图8、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面盖2外表面顶部设有上容置腔23,所述上容置腔23内设有控制线路板24,所述底盖1外表面底部设有下容置腔14,所述下容置腔14内设有电池15,所述控制线路板24与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和电池15连接。具体地,通过所述面盖2外表面顶部设有上容置腔23,所述上容置腔23内设有控制线路板24,所述底盖1外表面底部设有下容置腔14,所述下容置腔14内设有电池15,巧妙的利用面盖2和底盖1的空间固定控制线路板24和电池15,使各部件更紧凑,减少了按摩机芯9的体积。通过所述控制线路板24与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和电池15连接,实现用控制线路板24对双出轴蜗杆电机3进行控制。
参见图8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容置腔23包括上容置腔盖板232,所述上容置腔23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上容置腔盖板232的第一卡槽233,所述下容置腔14包括下容置腔盖板142,所述下容置腔14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下容置腔盖板142的第二卡槽143,所述上容置腔盖板232和所述下容置腔盖板142均设有散热孔。具体地,通过所述上容置腔23侧壁设有第一卡槽233,实现连接所述上容置腔盖板232,通过所述下容置腔14侧壁设有第二卡槽143,实现连接所述下容置腔盖板142,使上容置腔盖板232和下容置腔盖板142安装方便,通过所述上容置腔盖板232和所述下容置腔盖板142均设有散热孔,使控制线路板24和电池15工作时产生的热得以散出,确保控制线路板24和电池15工作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上容置腔23设有第一连接孔231,所述下容置腔14设有第二连接孔141,所述底盖1和所述面盖2盖合时,所述第一连接孔231与所述第二连接孔141连通,便于内部线路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8两端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按摩机芯9的支撑柱82。具体地,在所述支撑部8两端设有支撑柱82,用于保护所述按摩机芯9,避免按摩机芯9的两端受撞击,同时在支撑部8外包皮套和柔性布,支撑柱82起支撑作用,可制作成肩颈按摩器和抱枕按摩器等各种按摩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8)和按摩机芯(9),所述支撑部(8)中心位置设有安装凹腔(81),所述按摩机芯(9)固定于所述安装凹腔(81)中;
所述按摩机芯(9)包括:底盖(1)、面盖(2)、双出轴蜗杆电机(3)、减速齿轮组(4)、斜面轮(5)和按摩头(6),所述面盖(2)位于所述底盖(1)上方,所述底盖(1)和所述面盖(2)盖合内部形成容置腔,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减速齿轮组(4)转动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驱动多个所述减速齿轮组(4)转动,所述减速齿轮组(4)设有随减速齿轮组(4)转动的旋转轴(7),所述面盖(2)顶部设有与所述旋转轴(7)匹配的穿孔(10),所述旋转轴(7)上部穿过所述穿孔(10)与所述斜面轮(5)连接,所述面盖(2)顶部设有多个门架(20),所述门架(20)设有用于限制按摩头(6)转动的限位槽(201),所述按摩头(6)沿所述限位槽(201)起伏运动,所述斜面轮(5)带动所述按摩头(6)起伏运动,所述按摩头(6)包括指形按摩头(61)和硅胶按摩头(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轮(5)包括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所述按摩头(6)转动连接于所述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形按摩头(61)包括第一旋转头(611)和设于所述旋转头(611)外周面上的指形按摩头本体(612),所述第一旋转头(611)设于所述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之间,所述第一旋转头(611)设有与所述限位槽(201)卡接的第一凸块(613),所述指形按摩头本体(612)的一侧设有固定孔(614),所述固定孔(614)中设有支撑杆(615),所述支撑杆(615)上部设有辅助按摩头(6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按摩头(62)包括第二旋转头(621)和硅胶按摩头本体(622),所述第二旋转头(621)设于所述上斜面轮(51)和下斜面轮(52)之间,所述第二旋转头(621)设有与所述限位槽(201)卡接的第二凸块(624),所述第二旋转头(621)的外周面上设有固定支架(623),所述硅胶按摩头本体(622)与所述固定支架(6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齿轮组(4)包括第一减速齿轮(41)和第二减速齿轮(42),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包括转轴(411),所述转轴(411)两端抵接于所述容置腔内壁,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通过所述转轴(411)转动于容置腔内,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的蜗杆与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的主动齿轮(412)啮合,所述第一减速齿轮(41)的从动齿轮(413)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42)啮合,所述主动齿轮(412)的直径大于所述从动齿轮(413)的直径,所述第二减速齿轮(42)的直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412)的直径,所述旋转轴(7)固定于所述第二减速齿轮(42)的中心位置,所述旋转轴(7)的底部抵接于所述底盖(1)内壁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1)内设有下转轴孔(11),所述面盖(2)内设有上转轴孔(21),所述转轴(411)固定于所述上转轴孔(21)与下转轴孔(11)之间;
所述面盖(2)内设有上凹腔(22),所述底盖(1)内设有下凹腔(12),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固定于所述上凹腔(22)与下凹腔(12)之间;
所述底盖(1)内设有与旋转轴(7)匹配的旋转轴固定孔(13),所述旋转轴(7)下部转动于所述旋转轴固定孔(13)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凹腔(22)与下凹腔(12)的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的固定槽(16),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端面上设有凸点(31),所述凸点(31)卡接于所述固定槽(16)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盖(2)外表面顶部设有上容置腔(23),所述上容置腔(23)内设有控制线路板(24),所述底盖(1)外表面底部设有下容置腔(14),所述下容置腔(14)内设有电池(15),所述控制线路板(24)与所述双出轴蜗杆电机(3)和电池(15)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容置腔(23)包括上容置腔盖板(232),所述上容置腔(23)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上容置腔盖板(232)的第一卡槽(233),所述下容置腔(14)包括下容置腔盖板(142),所述下容置腔(14)侧壁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下容置腔盖板(142)的第二卡槽(143),所述上容置腔盖板(232)和所述下容置腔盖板(142)均设有散热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揉捏按摩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8)两端设有用于保护所述按摩机芯(9)的支撑柱(82)。
CN201920042221.3U 2019-01-11 2019-01-11 揉捏按摩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66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2221.3U CN209966983U (zh) 2019-01-11 2019-01-11 揉捏按摩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42221.3U CN209966983U (zh) 2019-01-11 2019-01-11 揉捏按摩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6983U true CN209966983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1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4222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66983U (zh) 2019-01-11 2019-01-11 揉捏按摩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69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03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金成� 多点式揉捏震动按摩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03A1 (zh) * 2021-07-12 2023-01-19 金成� 多点式揉捏震动按摩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95545A1 (zh) 一种头皮按摩器
CN211610679U (zh) 一种减震平稳的筋膜枪
CN209966983U (zh) 揉捏按摩器机
ES2984989T3 (es) Aparato de masaje por vibración con manoseado multipunto
CN216962991U (zh) 一种按摩律动枪
CN109044761B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医疗装置
CN205307357U (zh) 一种手持式按摩器
CN222383716U (zh) 一种颈肩按摩器
CN211636301U (zh) 一种药剂科用药物振荡混合装置
CN211326707U (zh) 自动按摩器
CN219290065U (zh) 腰部按摩装置
CN109276425B (zh) 一种手臂按摩装置及按摩椅
CN217339279U (zh) 一种多功能按摩器
CN210324136U (zh) 一种按摩鼠标垫
CN213964293U (zh) 一种无线指关节浅针温热振动仪
CN114948664A (zh) 一种抖动筋膜按摩手
CN220385412U (zh) 具备同时揉搓及震动功能的按摩器具
CN208388972U (zh) 新型牵引按摩枕
CN221556657U (zh) 一种头部及肩颈按摩机芯
CN221904657U (zh) 背部按摩仪
CN215021936U (zh) 按摩仪
CN221770743U (zh) 一种带按摩功能的护理舱
CN220513116U (zh) 一种揉捏按摩机芯
CN215991756U (zh) 一种数据中心通风散热装置
CN215350476U (zh) 健脑枕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

Termination date: 2022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