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6035U -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46035U CN209946035U CN201822274230.3U CN201822274230U CN209946035U CN 209946035 U CN209946035 U CN 209946035U CN 201822274230 U CN201822274230 U CN 201822274230U CN 209946035 U CN209946035 U CN 2099460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crystal module
- assembly
- rack
- appearan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1179 visual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0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观检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包括:机架,其为框架结构;上料组件,对称设置于机架的一端;分流平台,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上料组件的一端;扫码组件,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分流平台的一侧;搬运组件,对称设置于分流平台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于机架;外观检测装置,位于上料组件的一端;中间载台,设置于外观检测装置相对于上料组件的一端,用于支承外观检测装置检测后的液晶模组;下料装置,设置于机架上,用于下料中间载台上的液晶模组。利用外观检测装置对液晶模组的外观进行检测,提高了外观检查的效率,又提高了外观检查的精度和良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观检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背景技术
外观检查机是用于检测液晶模组表面缺陷的设备。
现有技术中,生产中液晶模组外观检查多采用半自动设备检查,采用人工上下料,检测速度慢,导致检测效率低,且对人工操作设备因素要求比较高。
因此,如何提高外观检查机对液晶模组外观检查的稳定性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外观检查机对液晶模组外观检查的稳定性。
为此,根据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包括:机架,其为框架结构;上料组件,对称设置于机架的一端,用于抓取待检测的液晶模组;分流平台,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上料组件的一端,用于输送上料组件抓取的待检测液晶模组,以使液晶模组进行双通道输送;扫码组件,设置于机架上,且位于分流平台的一侧,用于扫码待检测的液晶模组并将检测到的液晶模组ID输入数据库;搬运组件,对称设置于分流平台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于机架,用于将分流平台上的液晶模组搬运至外观检测位;外观检测装置,位于上料组件的一端,用于接收搬运组件上的液晶模组并对其进行外观检测;中间载台,设置于外观检测装置相对于上料组件的一端,用于支承外观检测装置检测后的液晶模组;下料装置,设置于机架上,用于下料中间载台上的液晶模组。
可选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座,可拆卸连接于机架;上料机械手,对称设置于上料座相对的两端,与上料座滑动连接,用于抓取待检测的液晶模组。
可选地,分流平台包括:滑轨,设置于机架;分流座,对称设置于滑轨,与滑轨滑动连接,用于吸附上料组件抓取的液晶模组并将其输送至分流座的两端;分流电机,对称设置于滑轨相对的两端,用于驱动分流座沿滑轨的轴向移动,以使液晶模组分流输送。
可选地,扫码组件包括:扫码座,设置于机架;扫码相机,对称设置于扫码座,与扫码座滑动连接,用于对液晶模组进行扫码;扫码电机,对称设置于扫码座相对的两端,用于驱动扫码相机沿扫码座的轴向移动。
可选地,搬运组件包括:搬运座,设置于分流平台的一端;搬运机械手,滑动连接于搬运座,用于抓取分流平台上的液晶模组;搬运电机,设置于搬运座的一端,用于驱动搬运机械手沿搬运座的轴向移动,以使外观检测装置对液晶模组进行外观检测。
可选地,外观检测装置包括:第一视觉检测组件,对称设置于机架内,用于检测第一搬运组件上液晶模组的下表面外观;扫描组件,设置于支架靠近机架的一端,用于抓取第一搬运组件上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第二视觉检测组件;第二视觉检测组件,设置于支架靠近机架的一端,用于检测扫描组件上的液晶模组的上表面外观;第三视觉检测组件,设置于机架,且位于第二视觉检测组件的一侧,用于检测扫描组件上的液晶模组的边缘外观。
可选地,第一视觉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检测架,设置于机架内,与机架可拆卸连接;第一扫描相机,设置于第一检测架,用于检测液晶模组的下表面外观;第一视觉调整座,设置于第一检测架,与第一扫描相机固定连接,用于调整第一扫描相机的扫描方向。
可选地,第二视觉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检测架,设置于搬运组件的一侧,与机架固定连接;第二扫描相机,设置于第二检测架内,用于检测液晶模组的上表面外观;第二调光座,设置于第二检测架,且位于第二扫描相机的一侧,用于调整光源,以使第二扫描相机对液晶模组的上表面进行外观检测。
可选地,第三视觉检测组件包括:第三检测架,设置于机架,且位于第二视觉检测组件的一端;第三扫描相机,设置于第三检测架内,用于检测液晶模组的边缘外观;第三调光座,设置于机架内,且位于第三检测架的一端,用于调整光源,以使第三扫描相机对液晶模组的边缘进行外观检测。
可选地,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料机械手,设置于外观检测装置的一端,用于抓取已检测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中间载台;不良品分流台,设置于第一下料机械手的一端,用于接收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下料工位;良品分流台,设置于第一下料机械手的一端,用于接收良品的液晶模组;第二下料机械手,对称设置于机架,且位于不良品分流台的一端,用于抓取中间载台上的液晶模组,并将不良品的液晶模组移动至不良品分流台或将良品的液晶模组移动至良品分流台;料库结构,设置于机架,且位于不良品分流台的一端,用于接收不良品的液晶模组;第三下料机械手,设置于机架,用于抓取不良品分流台上的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料库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料组件抓取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扫码位,通过扫码组件扫描液晶模组并将液晶模组ID输入数据库,扫码后的液晶模组放置于分流平台上,通过搬运组件搬运液晶模组,利用外观检测装置对液晶模组的外观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数据库中的液晶模组进行匹配,检测后的液晶模组放置于中间载台,通过下料装置对液晶模组实现分类下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分流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扫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搬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外观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第一视觉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扫描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第二视觉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第三视觉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下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的下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中间载台;2、上料组件;21、上料座;22、上料机械手;3、分流平台;31、滑轨;32、分流座;33、分流电机;4、扫码组件;41、扫码座;42、扫码相机;43、扫码电机;5、搬运组件;51、搬运座;52、搬运机械手;53、搬运电机;6、外观检测装置;61、第一视觉检测组件;611、第一检测架;612、第一扫描相机;613、第一视觉调整座;62、扫描组件;621、扫描架;622、扫描座;623、扫描电机;63、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1、第二检测架;632、第二扫描相机;633、第二调光座;64、第三视觉检测组件;641、第三检测架;642、第三扫描相机;643、第三调光座;7、下料装置;71、第一下料机械手;72、不良品分流台;73、良品分流台;74、第二下料机械手;75、料库结构;76、第三下料机械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上料组件2、分流平台3、扫码组件4、搬运组件5、外观检测装置6、中间载台11与下料装置7,其中:机架1为框架结构;上料组件2对称设置于机架1的一端,上料组件2用于抓取待检测的液晶模组;分流平台3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上料组件2的一端,分流平台3用于输送上料组件2抓取的待检测液晶模组,以使液晶模组进行双通道输送;扫码组件4设置于机架1上,且位于分流平台3的一侧,扫码组件4用于扫码待检测的液晶模组并将检测到的液晶模组ID输入数据库;搬运组件5对称设置于分流平台3的两端,搬运组件5可拆卸连接于机架1,搬运组件5用于将分流平台3上的液晶模组搬运至外观检测位;外观检测装置6位于上料组件2的一端,外观检测装置6用于接收搬运组件5上的液晶模组并对其进行外观检测;中间载台11设置于外观检测装置6相对于上料组件2的一端,中间载台11用于支承外观检测装置6检测后的液晶模组;下料装置7设置于机架1上,下料装置7用于下料中间载台11上的液晶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料组件2抓取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扫码位,通过扫码组件4扫描液晶模组并将液晶模组ID输入数据库,扫码后的液晶模组放置于分流平台3上,通过搬运组件5搬运液晶模组,利用外观检测装置6对液晶模组的外观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数据库中的液晶模组进行匹配,检测后的液晶模组放置于中间载台11,通过下料装置7对液晶模组实现分类下料。
如图1和图2所示,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座21与上料机械手22,上料座21可拆卸连接于机架1;上料机械手22对称设置于上料座21相对的两端,上料机械手22与上料座21滑动连接,上料机械手22用于抓取待检测的液晶模组。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料机械手22抓取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扫码位,实现液晶模组的扫码。
如图1和图3所示,分流平台3包括:滑轨31、分流座32与分流电机33,滑轨31设置于机架1;分流座32对称设置于滑轨31,分流座32与滑轨31滑动连接,分流座32用于吸附上料组件2抓取的液晶模组并将其输送至分流座32的两端;分流电机33对称设置于滑轨31相对的两端,分流电机33用于驱动分流座32沿滑轨31的轴向移动,以使液晶模组分流输送。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分流平台3的分流作用,将扫码后的液晶模组分流,实现双通道外观检测。
如图1和图4所示,扫码组件4包括:扫码座41、扫码相机42与扫码电机43,扫码座41设置于机架1;扫码相机42对称设置于扫码座41,扫码相机42与扫码座41滑动连接,扫码相机42用于对液晶模组进行扫码;扫码电机43对称设置于扫码座41相对的两端,扫码电机43用于驱动扫码相机42沿扫码座41的轴向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扫码相机42对液晶模组进行扫码,并将液晶模组的ID输入数据库。
如图1和图5所示,搬运组件5包括:搬运座51、搬运机械手52与搬运电机53,搬运座51设置于分流平台3的一端;搬运机械手52滑动连接于搬运座51,搬运机械手52用于抓取分流平台3上的液晶模组;搬运电机53设置于搬运座51的一端,搬运电机53用于驱动搬运机械手52沿搬运座51的轴向移动,以使外观检测装置6对液晶模组进行外观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搬运电机53驱动搬运机械手52移动,使搬运机械手52抓取扫码后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外观检测装置6,以完成液晶模组的外观检测。
如图1、图6和图8所示,外观检测装置6包括:第一视觉检测组件61、扫描组件62、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与第三视觉检测组件64,第一视觉检测组件61对称设置于机架1内,第一视觉检测组件61用于检测第一搬运组件5上液晶模组的下表面外观;扫描组件62设置于支架靠近机架1的一端,扫描组件62用于抓取第一搬运组件5上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设置于支架靠近机架1的一端,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用于检测扫描组件62上的液晶模组的上表面外观;第三视觉检测组件64设置于机架1,且位于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的一侧,第三视觉检测组件64用于检测扫描组件62上的液晶模组的边缘外观。在具体实施例中,扫描组件62包括对称设置于机架1的扫描架621,扫描架621上滑动连接有扫描座622,扫描架6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扫描座622沿扫描架621的长度方向运动的扫描电机623。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视觉检测组件61、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与第三视觉检测组件64的检测作用,对液晶模组的外观进行检测,并通过扫描组件62对液晶模组进行扫描,将检测结果与数据库中的ID进行匹配。
如图1和图7所示,第一视觉检测组件61包括:第一检测架611、第一扫描相机612与第一视觉调整座613,第一检测架611设置于机架1内,第一检测架611与机架1可拆卸连接;第一扫描相机612设置于第一检测架611,第一扫描相机612用于检测液晶模组的下表面外观;第一视觉调整座613设置于第一检测架611,第一视觉调整座613与第一扫描相机612固定连接,第一视觉调整座613用于调整第一扫描相机612的扫描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扫描相机612的扫描作用,方便检测液晶模组的下表面外观。
如图1和图9所示,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包括:第二检测架631、第二扫描相机632与第二调光座633,第二检测架631设置于搬运组件5的一侧,第二检测架631与机架1固定连接;第二扫描相机632设置于第二检测架631内,第二扫描相机632用于检测液晶模组的上表面外观;第二调光座633设置于第二检测架631,且位于第二扫描相机632的一侧,第二调光座633用于调整光源,以使第二扫描相机632对液晶模组的上表面进行外观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扫描相机632的扫描作用,方便检测液晶模组的上表面外观。
如图1和图10所示,第三视觉检测组件64包括:第三检测架641、第三扫描相机642与第三调光座643,第三检测架641设置于机架1,且位于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的一端;第三扫描相机642设置于第三检测架641内,第三扫描相机642用于检测液晶模组的边缘外观;第三调光座643设置于机架1内,且位于第三检测架641的一端,第三调光座643用于调整光源,以使第三扫描相机642对液晶模组的边缘进行外观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三扫描相机642的扫描作用,方便检测液晶模组的边缘外观。
如图1、图11和图12所示,下料装置7包括:第一下料机械手71、不良品分流台72、良品分流台73、第二下料机械手74、料库结构75与第三下料机械手76,其中:第一下料机械手71设置于外观检测装置6的一端,第一下料机械手71用于抓取已检测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中间载台11;不良品分流台72设置于第一下料机械手71的一端,不良品分流台72用于接收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下料工位;良品分流台73设置于第一下料机械手71的一端,良品分流台73用于接收良品的液晶模组;第二下料机械手74对称设置于机架1,且位于不良品分流台72的一端,第二下料机械手74用于抓取中间载台11上的液晶模组,并将不良品的液晶模组移动至不良品分流台72或将良品的液晶模组移动至良品分流台73;料库结构75设置于机架1,且位于不良品分流台72的一端,料库结构75用于接收不良品的液晶模组;第三下料机械手76设置于机架1,第三下料机械手76用于抓取不良品分流台72上的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料库结构75。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下料机械手74分类抓取中间载台11上的液晶模组,将良品的液晶模组放置于良品分流台73上,将不良品的液晶模组放置于不良品分流台72上,再通过第三下料机械手76抓取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料库结构75,实现良品与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分类下料。
工作原理:通过上料组件2抓取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扫码位,通过扫码组件4扫描液晶模组并将液晶模组ID输入数据库,扫码后的液晶模组放置于分流平台3上,通过搬运组件5搬运液晶模组,利用外观检测装置6对液晶模组的外观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数据库中的液晶模组进行匹配,检测后的液晶模组放置于中间载台11,通过第二下料机械手74分类抓取中间载台11上的液晶模组,将良品的液晶模组放置于良品分流台73上,将不良品的液晶模组放置于不良品分流台72上,再通过第三下料机械手76抓取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料库结构75,实现良品与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分类下料。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其为框架结构;
上料组件(2),对称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端,用于抓取待检测的液晶模组;
分流平台(3),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上料组件(2)的一端,用于输送所述上料组件(2)抓取的待检测液晶模组,以使液晶模组进行双通道输送;
扫码组件(4),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分流平台(3)的一侧,用于扫码待检测的液晶模组并将检测到的液晶模组ID输入数据库;
搬运组件(5),对称设置于所述分流平台(3)的两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架(1),用于将所述分流平台(3)上的液晶模组搬运至外观检测位;
外观检测装置(6),位于所述上料组件(2)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搬运组件(5)上的液晶模组并对其进行外观检测;
中间载台(11),设置于所述外观检测装置(6)相对于所述上料组件(2)的一端,用于支承所述外观检测装置(6)检测后的液晶模组;
下料装置(7),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用于下料所述中间载台(11)上的液晶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
上料座(2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架(1);
上料机械手(22),对称设置于所述上料座(21)相对的两端,与所述上料座(21)滑动连接,用于抓取待检测的液晶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平台(3)包括:
滑轨(31),设置于所述机架(1);
分流座(32),对称设置于所述滑轨(31),与所述滑轨(31)滑动连接,用于吸附所述上料组件(2)抓取的液晶模组并将其输送至所述分流座(32)的两端;
分流电机(33),对称设置于所述滑轨(31)相对的两端,用于驱动所述分流座(32)沿所述滑轨(31)的轴向移动,以使液晶模组分流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码组件(4)包括:
扫码座(41),设置于所述机架(1);
扫码相机(42),对称设置于所述扫码座(41),与所述扫码座(41)滑动连接,用于对液晶模组进行扫码;
扫码电机(43),对称设置于所述扫码座(41)相对的两端,用于驱动所述扫码相机(42)沿所述扫码座(41)的轴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组件(5)包括:
搬运座(51),设置于所述分流平台(3)的一端;
搬运机械手(52),滑动连接于所述搬运座(51),用于抓取所述分流平台(3)上的液晶模组;
搬运电机(53),设置于所述搬运座(51)的一端,用于驱动所述搬运机械手(52)沿所述搬运座(51)的轴向移动,以使所述外观检测装置(6)对液晶模组进行外观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检测装置(6)包括:
第一视觉检测组件(61),对称设置于所述机架(1)内,用于检测所述搬运组件(5)上液晶模组的下表面外观;
扫描组件(62),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端,用于抓取所述搬运组件(5)上的液晶模组;
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设置于所述机架(1)的一端,用于检测所述扫描组件(62)上的液晶模组的上表面外观;
第三视觉检测组件(64),设置于所述机架(1),且位于所述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的一侧,用于检测所述扫描组件(62)上的液晶模组的边缘外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视觉检测组件(61)包括:
第一检测架(611),设置于所述机架(1)内,与所述机架(1)可拆卸连接;
第一扫描相机(612),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架(611),用于检测液晶模组的下表面外观;
第一视觉调整座(613),设置于所述第一检测架(611),与所述第一扫描相机(612)固定连接,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扫描相机(612)的扫描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包括:
第二检测架(631),设置于所述搬运组件(5)的一侧,与所述机架(1)固定连接;
第二扫描相机(632),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架(631)内,用于检测液晶模组的上表面外观;
第二调光座(633),设置于所述第二检测架(631),且位于所述第二扫描相机(632)的一侧,用于调整光源,以使所述第二扫描相机(632)对液晶模组的上表面进行外观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视觉检测组件(64)包括:
第三检测架(64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且位于所述第二视觉检测组件(63)的一端;
第三扫描相机(642),设置于所述第三检测架(641)内,用于检测液晶模组的边缘外观;
第三调光座(643),设置于所述机架(1)内,且位于所述第三检测架(641)的一端,用于调整光源,以使所述第三扫描相机(642)对液晶模组的边缘进行外观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7)包括:
第一下料机械手(71),设置于所述外观检测装置(6)的一端,用于抓取已检测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所述中间载台(11);
不良品分流台(72),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料机械手(71)的一端,用于接收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下料工位;
良品分流台(73),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料机械手(71)的一端,用于接收良品的液晶模组;
第二下料机械手(74),对称设置于所述机架(1),且位于所述不良品分流台(72)的一端,用于抓取所述中间载台(11)上的液晶模组,并将不良品的液晶模组移动至所述不良品分流台(72)或将良品的液晶模组移动至所述良品分流台(73);
料库结构(75),设置于所述机架(1),且位于所述不良品分流台(72)的一端,用于接收不良品的液晶模组;
第三下料机械手(76),设置于所述机架(1),用于抓取所述不良品分流台(72)上的不良品的液晶模组并将其移动至所述料库结构(7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74230.3U CN209946035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74230.3U CN209946035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46035U true CN209946035U (zh) | 2020-01-14 |
Family
ID=69119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74230.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6035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4603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6642A (zh) * | 2018-12-29 | 2019-04-09 | 深圳市宝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
-
2018
- 2018-12-29 CN CN201822274230.3U patent/CN20994603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6642A (zh) * | 2018-12-29 | 2019-04-09 | 深圳市宝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21394A (zh) | 一种嵌件注塑产品的自动化生产、检测设备 | |
CN106586138B (zh) | 一种自动检测收料设备以及自动包装机 | |
CN111071782B (zh) | 一种显示器件的复检装置 | |
CN109596642A (zh) |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 |
CN211927732U (zh) | 一种检测生产线 | |
CN111921878B (zh) |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方法 | |
CN111921877B (zh) |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扫码检测方法 | |
CN111921876B (zh) |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的扫码检测系统 | |
CN212049477U (zh) | 一种上料装置及检测生产线 | |
CN209946035U (zh) | 一种全自动双通道外观检查机 | |
CN112871695B (zh) | 电池检测设备 | |
CN111701890B (zh) | 一种色差仪移动测试机构 | |
CN116344424B (zh) | 一种高效硅片检测分选装置 | |
CN110626791A (zh) | 物料转移装置和上料生产系统 | |
CN111921875B (zh) | 自动仓储扫码分类设备 | |
CN116871182A (zh) | 一种屏幕自动检测设备 | |
CN216154694U (zh) | 一种制电极检测喷码一体机 | |
CN212747677U (zh) | 一种用于焊接产品外形尺寸的全自动检测装置 | |
CN214354874U (zh) | 自动化移印机系统 | |
CN212263894U (zh) | 自动检测线 | |
CN210763089U (zh) | 物料转移装置和上料生产系统 | |
CN211077634U (zh) | 一种循环供料系统 | |
CN209946036U (zh) | 一种全自动lcd点灯检查机 | |
CN217935803U (zh) | 一种摄像头模组六面检测设备 | |
CN217094498U (zh) | 视觉检测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