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96086U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96086U CN209896086U CN201920545044.0U CN201920545044U CN209896086U CN 209896086 U CN209896086 U CN 209896086U CN 201920545044 U CN201920545044 U CN 201920545044U CN 209896086 U CN209896086 U CN 2098960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reflective
- light
- reflection
- light refl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247 coating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10001316 A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313 adhesive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52 B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81 Cu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570 Cupronick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990 Ni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QCEUXSAXTBNJGO-UHFFFAOYSA-N [Ag].[Sn] Chemical compound [Ag].[Sn] QCEUXSAXTBNJG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JRBRVDCKNXZZGH-UHFFFAOYSA-N alumane;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AlH3].[Cu] JRBRVDCKNXZZG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JWVAUCBYEDDGAD-UHFFFAOYSA-N bismuth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Bi] JWVAUCBYEDDG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0 cal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YOCUPQPZWBBYIX-UHFFFAOYSA-N copper nickel Chemical compound [Ni].[Cu] YOCUPQPZWBBYI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YCKOAAUKSGOOJH-UHFFFAOYSA-N copper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Cu].[Ag].[Ag] YCKOAAUKSGOOJ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13 electro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LQBJWKCYZGMFEV-UHFFFAOYSA-N lead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Pb] LQBJWKCYZGMFE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CLDVQCMGOSGNIW-UHFFFAOYSA-N nickel tin Chemical compound [Ni].[Sn] CLDVQCMGOSGNI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174 tin-lead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在所述反光焊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反光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光槽,各所述第一反光槽和各所述第二反光槽均沿所述反光焊带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反光槽及所述第二反光槽均为扩口结构的槽,所述第一反光槽的扩口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光槽的扩口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焊带通过设置第一反光槽和第二反光槽,解决了焊带宽度方向中间区域光的多次反射问题,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组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光伏焊带是光伏组件的原材料之一,起着连接电池片的作用。光伏焊带的材质一般为涂锡的铜带,基材为铜芯,铜芯可以是纯铜,紫铜或者无氧铜,在铜芯外围包裹锡铅层。随着行业对光伏组件功率及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对光伏组件辅材提出更高要求。传统的光伏焊带在经过高温焊接后,表面比较平整,入射到光伏焊带的光由于入射角的偏差,无法被玻璃面二次反射而达到电池表面,无法有效的利用。
随着行业内发展出现光伏反光焊带,既在光伏焊带的表面增加反光槽或梯形反光花纹,使入射到反光焊带上的光反射到玻璃,再发射到电池片上,达到提升光伏组件功率及效率,但行业内反光焊带上花纹设计的形状及大小均相同,存在以下不足:
1、锯齿角度偏小时,反光焊带宽度中间区域,入射光会经过多次反射至电池片表面,导致光伏组件功率增益偏小;
2、锯齿角度大时,反光花纹处铜基材去除的越多,光伏反光焊带线电阻增加,导致光伏组件的功率损失偏大,达不到增益效果,如需满足功率要求,则需增加铜基材厚度,从而导致焊带成本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反光焊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反光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光槽,各所述第一反光槽和各所述第二反光槽均沿所述反光焊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反光槽及所述第二反光槽均为扩口结构的槽,所述第一反光槽的扩口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光槽的扩口角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光槽的扩口角度为90°~150°,所述第一反光槽的深度为60μm~120μm。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光槽构成扩口结构的侧壁为平面或弧面。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光槽的扩口角度为30°~90°,所述第二反光槽的深度为60μm~120μm。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光槽构成扩口结构的侧壁为平面或弧面。
优选地,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槽,所述第一反光槽位于所述第二反光槽的中间。
优选地,设置至少一段所述第一反光槽和至少一段所述第二反光槽。
优选地,一段所述第一反光槽和一段所述第二反光槽位于所述反光焊带的上表面,另一段所述第一反光槽和另一段所述第二反光槽位于所述反光焊带的下表面。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焊带,多个电池片用焊带连接而成太阳电池串。
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焊带通过设置第一反光槽和第二反光槽,解决了焊带宽度方向中间区域光的多次反射问题,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反光焊带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反光焊带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反光焊带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反光焊带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分段反光焊带连接的光伏组件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分段反光焊带连接的光伏组件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分段反光焊带连接的光伏组件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分段反光焊带连接的光伏组件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反光槽,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
2、第二反光槽,21、第一侧面,22、第二侧面;
3、电池片,4、反光焊带,5、胶膜,6、玻璃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参考图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在反光焊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反光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光槽,各第一反光槽和各第二反光槽均沿反光焊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反光槽及第二反光槽均为扩口结构的槽,第一反光槽的扩口角度大于第二反光槽的扩口角度。
反光焊带包括基材、涂覆层、反光槽,基材是通过压延机压延成型并经过退火处理得到,基材表面采用电镀或热浸镀工艺镀有涂覆层。基材选用纯铜、铜银合金、铜铝合金、铜镍、高铜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涂覆层选用锡铅合金、纯锡、纯银、锡铋合金、锡银合金、锡镍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基材设有反光槽面的涂覆层的厚度为2μm~10μm,基材其余面的涂覆层厚度为10μm~30μm。
本实用新型的反光焊带通过设置第一反光槽和第二反光槽,解决了焊带宽度方向中间区域光的多次反射问题,提高了光伏组件功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光槽和第二反光槽设置于同一个面上,能够有效利用太阳光,减少光的多次反射,提升光伏组件的功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反光槽为为类三角形。第一反光槽的包括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构成一扩口,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的夹角a的角度大于等于90°小于等于150°。第一反光槽的深度高度h1为60μm~120μm。所述夹角a的角度越大,反射的光越远,可以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表面,且减少光的多次反射,提升光伏组件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反光槽的第一侧面能够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为凹形圆弧面;第一反光槽的第二侧面能够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为凹形圆弧面,两个圆弧面的作用同反光槽的作用相同;或者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共同组成一大圆弧面,所述大圆弧面的作用同反光槽的作用相同,大圆弧面为凹形圆弧面。
第一反光槽的形状也可以为类梯形,即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一直边构成一梯形槽。梯形槽能够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表面,且减少光的多次反射,提升光伏组件的功率。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反光槽为为类三角形。第二反光槽的包括第一侧面21和第二侧面22,第一侧面21和第二侧面22构成一扩口,第一侧面21与第二侧面22的夹角b的角度大于等于30°小于等于90°。第二反光槽的深度高度h2为60μm~120μm。所述夹角b能够将太阳光反射到电池表面,且减少光的多次反射,提升光伏组件的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反光槽的第一侧面能够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为凹形圆弧面;第二反光槽的第二侧面能够设置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为凹形圆弧面,两个圆弧面的作用同反光槽的作用相同;或者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共同组成一大圆弧面,所述大圆弧面的作用同反光槽的作用相同,大圆弧面为凹形圆弧面。
第二反光槽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类梯形,第二反光槽的类梯形作用同第一反光槽的类梯形作用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多个第一反光槽和多个第二反光槽,第一反光槽位于第二反光槽的中间。
如图3所示,反光焊带包括两个第二反光槽和一个第一反光槽。两个第二反光槽和一个第一反光槽均位于焊带同一平面,即反光面,且第二反光槽和第一反光槽均沿焊带的长边设置。第一反光槽设置于两个第二反光槽的中间位置,两个第二反光槽分别设置于反光面的两个边缘。通过巧妙地布置第一反光槽和两个第二反光槽,太阳光经过第一反光槽反射、第二反光槽反射被电池片利用,减少了焊带宽度方向中间区域光的多次反射,提高电池组件的功率。
如图4所示,在反光面上能够设置4个第二反光槽和一个第一反光槽,反光面的一边缘分布有两个连续的第二反光槽,反光面的另一边缘分布有两个连续的第二反光槽,中间设置着第一反光槽。
如图5所示,在反光面上能够设置两个第二反光槽和两个第一反光槽,反光面的一边缘分布有一个第二反光槽,反光面的另一边缘分布有一个第二反光槽,中间设置着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反光槽。
需要说明的是,能够设置1~10个第二反光槽和1~10个第一反光槽,所有第一反光槽沿焊带的长边设置,所有第二反光槽沿焊带的长边设置,且第一反光槽位于第二反光槽的中间,满足以上要求的布置方式的焊带都可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设置至少一段第一反光槽和至少一段第二反光槽。
如图6所示和图8所示,反光焊带4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在反光焊带4的上表面设置一段第一反光槽和一段第二反光槽,上表面没有设置第一反光槽与第二反光槽的区域与电池片3连接。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一段所述第一反光槽和一段所述第二反光槽位于所述反光焊带的上表面,另一段所述第一反光槽和另一段所述第二反光槽位于所述反光焊带的下表面。
如图7所示和图9所示,在反光焊带4的上表面设置一段第一反光槽和一段第二反光槽,上表面没有设置第一反光槽与第二反光槽的区域与电池片3连接。在反光焊带4的下表面设置一段第一反光槽和一段第二反光槽,下表面没有设置第一反光槽与第二反光槽的区域与电池片3连接。
通过反光焊带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反光槽,能够接收直射的太阳光,也可以接收地面折射的太阳光,进一步提高组件的效率,又可以保证焊接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如图6所示,一种光伏组件,包括实施例一中任一所述的焊带,多个电池片经过所述焊带连接而成的电池串。
如图10所示,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玻璃板6、电池片4、反光焊带及3胶膜5,电池片4经过反光焊带3连接成串,通过胶膜5与玻璃板5封装成光伏组件。
还有一种光伏组件为叠瓦式光伏组件,包括背板和电池片,背板位于电池片的背面。电池串由偶数个电池片叠瓦状连接而成,电池片的叠瓦状连接处导电连接,具体连接方式为导电胶、焊料、焊带等无缝连接。
各个电池串平行分布在背板上,每个电池串中电池片的数目相同,可保证组件中电池串的排布为规则的矩形。在电池串的头部设有一汇流条,通过焊带分别与每个电池串头部的电池片连接,焊带用于电池串与汇流条的电性能连接。
以上各实施例仅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光焊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反光槽和至少一个第二反光槽,各所述第一反光槽和各所述第二反光槽均沿所述反光焊带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一反光槽及所述第二反光槽均为扩口结构的槽,所述第一反光槽的扩口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光槽的扩口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槽和所述第二反光槽设置于同一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槽的扩口角度为90°~150°,所述第一反光槽的深度为60μm~120μ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槽构成扩口结构的侧壁为平面或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光槽的扩口角度为30°~90°,所述第二反光槽的深度为60μm~1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光槽构成扩口结构的侧壁为平面或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槽,所述第一反光槽位于所述第二反光槽的中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一段所述第一反光槽和至少一段所述第二反光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反光焊带,其特征在于:一段所述第一反光槽和一段所述第二反光槽位于所述反光焊带的上表面,另一段所述第一反光槽和另一段所述第二反光槽位于所述反光焊带的下表面。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焊带,多个电池片用焊带连接而成太阳电池串。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45044.0U CN209896086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45044.0U CN209896086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96086U true CN209896086U (zh) | 2020-01-03 |
Family
ID=69019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45044.0U Active CN209896086U (zh) | 2019-04-19 | 2019-04-19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9608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88430A (zh) * | 2021-12-06 | 2022-03-15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分体式双焊带 |
-
2019
- 2019-04-19 CN CN201920545044.0U patent/CN20989608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88430A (zh) * | 2021-12-06 | 2022-03-15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分体式双焊带 |
CN114188430B (zh) * | 2021-12-06 | 2024-01-30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分体式双焊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10981A (zh) | 提高光伏转换效率的反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05123A (zh) | 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分段式斜纹焊带 | |
CN106784102A (zh) | 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 |
CN110518077A (zh) |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 |
CN211578765U (zh) | 叠瓦组件 | |
CN210837788U (zh) | 一种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 |
CN107845698A (zh) | 高效预涂锡反光焊带 | |
CN209896086U (zh) |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反光焊带及光伏组件 | |
CN214956902U (zh) | 一种全黑高效高可靠性的ibc背接触组件 | |
CN113644156A (zh) | 一种双面反光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 |
CN207690813U (zh) | 一种适用于双面电池的焊带及太阳电池 | |
CN108538947A (zh) | 一种分段式着色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 |
CN210349853U (zh) | 用于太阳能叠瓦组件的焊带及太阳能叠瓦组件 | |
CN111106194A (zh) | 一种双面太阳能电池片及光伏组件 | |
CN211182228U (zh) | 一种半片叠瓦组件 | |
CN209526093U (zh) | 太阳能电池互联结构 | |
CN215418198U (zh) | 一种双面反光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 |
CN209526092U (zh) | 太阳能电池互联结构 | |
CN209896080U (zh) | 光伏组件焊带及光伏组件 | |
CN209526102U (zh) | 双面太阳能电池互联结构 | |
CN219226307U (zh) | 一种分段结构焊带和光伏组件 | |
CN214753807U (zh) | 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 |
CN203859130U (zh) | 一种高效光伏异构焊带 | |
CN111223953A (zh) | 一种反光焊带、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 | |
CN212625609U (zh) | 一种光伏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