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85989U - 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85989U CN209885989U CN201920422328.0U CN201920422328U CN209885989U CN 209885989 U CN209885989 U CN 209885989U CN 201920422328 U CN201920422328 U CN 201920422328U CN 209885989 U CN209885989 U CN 2098859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s
- sheet
- dust collecting
- power connection
- dischar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结构是由接电单元及接电单元下游所设置的集尘单元组装而成,本实用新型简化了集尘片的结构,可以降低集尘片的制造成本与制作费用,通过接电单元的空气可以在集尘片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在第二平面的第二电极的表面上带静电的污染物可以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吸附,从接电单元引入的空气污染物被吸收而后排出净化后的空气,提高了效率,是对现有技术一次扩展性的技术创新,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集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
背景技术
污染物在密闭空间,如房屋,客房,商场,工厂,写字楼,空气中所含的悬浮微粒会导致人的健康问题。这些污染物在封闭的空间内,吸烟,烘烤肉或鱼的烹调,以及清洗,焊接,研磨等操作时产生。为了从空气中除去污染物,静电集尘装置被广泛使用。静电集尘装置包括:带电部,用于形成电场;集尘部,对通过带电部带电的灰尘颗粒进行集尘。在空气经由带电部后经过集尘部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被捕获到集尘部。带电部包括放电电极和配置成与放电电极平行的相对电极,并且通过相互相对的放电电极和相对电极之间的电晕放电使灰尘带电。
而静电除尘装置的性能受粉尘性质、设备构造和烟气流速等三个因素的影响。粉尘的比电阻是评价导电性的指标,它对除尘效率有直接的影响。比电阻过低,尘粒难以保持在集尘电极上,致使其重返气流。比电阻过高,到达集尘电极的尘粒电荷不易放出,在尘层之间形成电压梯度会产生局部击穿和放电现象。这些情况都会造成除尘效率下降。现有已公开常规的静电除尘装置,包括粉尘收集单元和接电单元,接电单元被交替地布置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放电电极中的多个其可包括对应的电极。集尘单元由多个正电极结构和平板的负电极以预定的间隔被堆叠形成。因为这些必须要一层层的制造,难以组装,以及组装成本过高,同时存在结构变得复杂,结构对准而需要付出相当大的努力和要求精密度高的问题,使得制造商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为能够提高除尘效率以及降低制造商成本,提高组装效率,提出了一种新型静集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静电集尘装置,设计精准、简单合理,易组装降低了制造商劳动陈本,提高了除尘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静电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是由接电单元及接电单元下游所设置的集尘单元组装而成,接电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放电电极之间的多个对应电极,以及支撑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对应电极的接电壳体;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对应电极在接电壳体内部纵向延伸,并且沿着接电壳体内部宽度方向交替地平行布置;
接电单元为高压放电的线板结构,多个放电电极由金属线制成,优选为钨丝;多个对应电极由导电金属板制成,优选为铝板,随着多个放电电极的长度方向延长设置;
接电壳体由两端固定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对应电极的框架,以及形成在其内部网格中的多个抽吸孔组成;
集尘单元用于收集接电单元中的带电灰尘,包括一片连续弯曲形态的集尘片,覆盖集尘片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成,在第一框架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构件,第二框架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构件,支撑构件与第一框架内部形成开口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框架内部形成开口二,用于支撑集成片;通过形成在内部的开口一和开口二,使穿过接电单元的空气也可以穿过集尘片。
作为优选所述集尘片由透明绝缘材质的塑料膜第一片和第二片叠放在一个平面上压制为一体,通过Z字形连续弯曲形成的多个弯曲部分,多个弯曲部分相对形成开口,及多个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通过规则的弯曲间隔并交替平行相对设置,多个弯曲部分在多个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设置,以连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且形成空气可以通过的间隙G;多个弯曲部分内测交替设置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耦合到第一片表面上,多个弯曲部分使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彼此连续排列并相对设置,可以容易地收集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通过的空气污染物;
多个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中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被提供有不同极性的电力,可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
具体地说,多个第一电极可以被配置为高压电极,并且多个第二电极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低于第一电极的电压的低压电极。 例如,将高压电源施加到多个第一电极,并且将多个第二电极接地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压差,向多个第一电极施加正电力,并且向多个第二电极施加负电力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
或者,通过向第一电极施加正极性的高电压并使第二电极接地,可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
因此,通过接电单元正极性的污染物在通过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的间隙G时,在负电极第二电极,即可以在其中包括第二电极的第二平面上吸附。
另外,当向放电电极施加负极性的高电压以将通过接电单元的污染物接电至负极性时,在集尘单元的多个第一电极施加负极性高电压,污染物可以吸附在包括作为正电极的多个第二电极的第二平面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片的宽度小于第一片的宽度,设置的第一电源连接部分和第二电源连接部分暴露在外面,便于外接电源设备;在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多个狭缝S,沿着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纵向方向,即沿着集尘片的宽度方向展开形成,在形成多个狭缝S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多个通孔T,当集尘片围绕多个狭缝S以锯齿形方式弯曲时,大量狭缝S扩散从而在多个弯曲部分上形成开口。
作为优选上述狭缝是第二电极的一侧可以沿第二电极的一侧边缘形成狭缝,集尘片可包括第二电极暴露于外部的多个通孔或多个通槽中的至少一个组成。
作为优选接电单元还包括多个放电电极,其上施加的高电压,以及多个相应的电极,分别设置在多个放电电极之间;多个放电电极交替的施加正电极和负电极,并且第一电极交替地施加与放电电极相对应的正电极和负电极。
如上所述,通过接电单元的空气可以在集尘片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在第二平面的第二电极的表面上带静电的污染物可以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吸附,从接电单元引入的空气污染物被吸收而后排出净化后的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以及与之相连的集尘部分要有导电率在10^7Ω·cm以上的电阻材质组成的电集尘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片由透明绝缘材料的塑料膜制成,表面通过印刷、沉积的方式形成导电图案,然后与第二片材使用胶粘、复合等方式层压粘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集尘片可以根据集尘设备的形状改变其结构的。
作为优选,连接到集尘片并向集尘片供电的电源连接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接电单元设置有第一开关,用于切换施加到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对应电极的电压的极性,集尘单元设置有第二开关,用于切换施加到多个第一电极跟多个第二电极的电压的极性的电集尘装置。
作为优选,集尘片可以为矩形形状,集尘片的宽度也可以比长度方向的长度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简化了集尘片的结构,制造过程简易,可以降低集尘片的制造成本与制作费用,通过接电单元的空气可以在集尘片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在第二平面的第二电极的表面上带静电的污染物可以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吸附,从接电单元引入的空气污染物被吸收而后排出净化后的空气,提高了效率,是对现有技术一次扩展性的技术创新,具有很好的推广和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尘单元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相关结构概念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组合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尘片某一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集尘片的侧面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集尘片围绕所述弯曲的展开图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集尘片弯曲后的放大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静电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是由接电单元100及接电单元100下游所设置的集尘单元200组装而成,接电单元100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放电电极101和多个放电电极101之间的多个对应电极102,以及支撑多个放电电极101和多个对应电极102的接电壳体103;多个放电电极101和多个对应电极102在接电壳体103内部纵向延伸,并且沿着接电壳体103内部宽度方向交替地平行布置;
接电单元100为高压放电的线板结构,多个放电电极101由金属线制成,优选为钨丝;多个对应电极102由导电金属板制成,优选为铝板,随着多个放电电极101的长度方向延长设置;
接电壳体103由两端固定多个放电电极101和多个对应电极102的框架,以及形成在其内部网格中的多个抽吸孔13A组成;
集尘单元200用于收集接电单元100中的带电灰尘,包括一片连续弯曲形态的集尘片20,覆盖集尘片20的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组成,在第一框架21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构件2101,第二框架22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构件2201,支撑构件2101与第一框架21内部形成开口一21A,支撑构件2201与第二框架22内部形成开口二22A,用于支撑集成片;通过形成在内部的开口一21A和开口二22A,使穿过接电单元100的空气也可以穿过集尘片20。
作为优选所述集尘片20由透明绝缘材质的塑料膜第一片31和第二片32叠放在一个平面上压制为一体,通过Z字形连续弯曲形成的多个弯曲部分3,多个弯曲部分3相对形成开口3A,及多个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通过规则的弯曲间隔并交替平行相对设置,多个弯曲部分3在多个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之间设置,以连接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且形成空气可以通过的间隙G;多个弯曲部分3内测交替设置多个第一电极211和多个第二电极221,多个第一电极211和多个第二电极221耦合到第一片31表面上,多个弯曲部分3使多个第一电极211及多个第二电极221彼此连续排列并相对设置,可以容易地收集在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之间通过的空气污染物;
灰尘收集片200可以与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隔开预定间隔,为了保持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之间的间隔保持恒定的间隙G的高度(或尺寸)H。 可另外包括一些保持间隔的支撑辅材,便利的可以优选热熔胶4材料。
多个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中的多个第一电极211和多个第二电极221被提供有不同极性的电力,可以在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21之间形成电场。
具体地说,多个第一电极211可以被配置为高压电极,并且多个第二电极221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低于第一电极211的电压的低压电极。 例如,将高压电源施加到多个第一电极211,并且将多个第二电极221接地以在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21之间形成电压差,向多个第一电极211施加正电力,并且向多个第二电极221施加负电力以在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21之间形成电场;
或者,通过向第一电极211施加正极性的高电压并使第二电极221接地,可以在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21之间形成电场;
因此,通过接电单元100正极性的污染物在通过第一平面1和第二平面2之间的间隙G时,在负电极第二电极221,即可以在其中包括第二电极221的第二平面2上吸附。
另外,当向放电电极施加负极性的高电压以将通过接电单元100的污染物接电至负极性时,在集尘单元200的多个第一电极211施加负极性高电压, 污染物可以吸附在包括作为正电极的多个第二电极221的第二平面2上。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片32的宽度小于第一片31的宽度,设置的第一电源连接部分212和第二电源连接部分222暴露在外面,便于外接电源设备;在多个第一电极211和多个第二电极221之间形成多个狭缝S,沿着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21的纵向方向,即沿着集尘片20的宽度方向展开形成,在形成多个狭缝S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多个通孔T,当集尘片20围绕多个狭缝S以锯齿形方式弯曲时,大量狭缝S扩散从而在多个弯曲部分3上形成开口3A。
作为优选上述狭缝是第二电极的一侧可以沿第二电极的一侧边缘形成狭缝,集尘片20可包括第二电极暴露于外部的多个通孔或多个通槽中的至少一个组成。
作为优选接电单元还包括多个放电电极,其上施加的高电压,以及多个相应的电极,分别设置在多个放电电极之间;多个放电电极交替的施加正电极和负电极,并且第一电极交替地施加与放电电极相对应的正电极和负电极。
如上所述,通过接电单元100的空气可以在集尘片20的多个第一电极211和多个第二电极221之间通过,在第二平面2的第二电极221的表面上带静电的污染物可以被第一电极211和第二电极221之间的电场吸附,从接电单元100引入的空气污染物被吸收而后排出净化后的空气。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第一电极211和多个第二电极221以及与之相连的集尘部分要有导电率在10^7Ω·cm以上的电阻材质组成的电集尘电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片31由透明绝缘材料的塑料膜制成,表面通过印刷、沉积的方式形成导电图案,然后与第二片材使用胶粘、复合等方式层压粘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集尘片20可以根据集尘设备的形状改变其结构的。
作为优选,连接到集尘片20并向集尘片20供电的电源连接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21和第二框架22上,接电单元设置有第一开关,用于切换施加到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对应电极的电压的极性,集尘单元200设置有第二开关,用于切换施加到多个第一电极跟多个第二电极的电压的极性的电集尘装置。
作为优选,集尘片20可以为矩形形状,集尘片20的宽度也可以比长度方向的长度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其特征在于:结构是由接电单元及接电单元下游所设置的集尘单元组装而成,接电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放电电极之间的多个对应电极,以及支撑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对应电极的接电壳体;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对应电极在接电壳体内部纵向延伸,并且沿着接电壳体内部宽度方向交替地平行布置;
接电单元为高压放电的线板结构,多个放电电极由金属线制成,为钨丝;多个对应电极由导电金属板制成,随着多个放电电极101的长度方向延长设置;
接电壳体由两端固定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对应电极的框架,以及形成在其内部网格中的多个抽吸孔组成;
集尘单元用于收集接电单元中的带电灰尘,包括一片连续弯曲形态的集尘片,覆盖集尘片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组成,在第一框架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构件,第二框架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构件,支撑构件与第一框架内部形成开口一,支撑构件与第二框架内部形成开口二,用于支撑集成片;通过形成在内部的开口一和开口二,使穿过接电单元的空气可以穿过集尘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其特征在于:集尘片由透明绝缘材质的塑料膜第一片和第二片叠放在一个平面上压制为一体,通过Z字形连续弯曲形成的多个弯曲部分,多个弯曲部分相对形成开口,及多个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通过规则的弯曲间隔并交替平行相对设置,多个弯曲部分在多个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设置,以连接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且形成空气可以通过的间隙G;多个弯曲部分内测交替设置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耦合到第一片表面上,多个弯曲部分使多个第一电极及多个第二电极彼此连续排列并相对设置,可以容易地收集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之间通过的空气污染物;
多个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中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被提供有不同极性的电力,可以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形成电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电极可以被配置为高压电极,并且多个第二电极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低于第一电极的电压的低压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片的宽度小于第一片的宽度,设置的第一电源连接部分和第二电源连接部分暴露在外面,便于外接电源设备;在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之间形成多个狭缝S,沿着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纵向方向,即沿着集尘片的宽度方向展开形成,在形成多个狭缝S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多个通孔T,当集尘片围绕多个狭缝S以锯齿形方式弯曲时,大量狭缝S扩散从而在多个弯曲部分上形成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其特征在于:狭缝是第二电极的一侧可以沿第二电极的一侧边缘形成狭缝,集尘片可包括第二电极暴露于外部的多个通孔或多个通槽中的至少一个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其特征在于:接电单元包括多个放电电极,其上施加的高电压,以及多个相应的电极,分别设置在多个放电电极之间;多个放电电极交替的施加正电极和负电极,并且第一电极交替地施加与放电电极相对应的正电极和负电极;
通过接电单元的空气可以在集尘片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之间通过,在第二平面的第二电极的表面上带静电的污染物可以被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场吸附,从接电单元引入的空气污染物被吸收而后排出净化后的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第一电极和多个第二电极以及与之相连的集尘部分要有导电率在10^7Ω·cm以上的电阻材质组成的电集尘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片由透明绝缘材料的塑料膜制成,表面通过印刷、沉积的方式形成导电图案,然后与第二片材使用胶粘、复合等方式层压粘合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其特征在于:集尘片可以根据集尘设备的形状改变其结构的;
连接到集尘片并向集尘片供电的电源连接构件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上,接电单元设置有第一开关,用于切换施加到多个放电电极和多个对应电极的电压的极性,集尘单元设置有第二开关,用于切换施加到多个第一电极跟多个第二电极的电压的极性的电集尘装置;
集尘片可以为矩形形状,集尘片的宽度可以比长度方向的长度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22328.0U CN209885989U (zh) | 2019-03-31 | 2019-03-31 | 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22328.0U CN209885989U (zh) | 2019-03-31 | 2019-03-31 | 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85989U true CN209885989U (zh) | 2020-01-03 |
Family
ID=6899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22328.0U Active CN209885989U (zh) | 2019-03-31 | 2019-03-31 | 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8598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7000A (zh) * | 2020-06-23 | 2020-09-29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空调中的静电除尘装置 |
CN112657679A (zh) * | 2020-12-14 | 2021-04-16 | 上海士诺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静电集尘模块组 |
-
2019
- 2019-03-31 CN CN201920422328.0U patent/CN20988598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17000A (zh) * | 2020-06-23 | 2020-09-29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空调中的静电除尘装置 |
CN111717000B (zh) * | 2020-06-23 | 2022-04-26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空调中的静电除尘装置 |
CN112657679A (zh) * | 2020-12-14 | 2021-04-16 | 上海士诺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静电集尘模块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336514B1 (ko) | 전기집진장치 및 집진유닛의 제조방법 | |
RU2418636C2 (ru) | Воздухоочиститель с поляризуемым под действием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го поля материалом с электропроводными утолщениями | |
US10933431B2 (en) | Electric dust collec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EP1169131B1 (en) | Air cleaning device | |
US9914133B2 (en) | Air purifier | |
EP0848648B1 (en) | Precipitator for cleaning of air from electrically charged aerosols | |
JPS618149A (ja) | 静電式濾過集塵装置 | |
JP7558576B2 (ja) | 静電エアフィルタ | |
WO2002020162A2 (en) | Electrostatic cartridge filter | |
JPH07108375B2 (ja) | 電気集塵機 | |
WO2002020163A2 (en) | Electrostatically polarized air filter | |
US3678653A (en) |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 |
CN209885989U (zh) | 一种新型静电集尘器 | |
JP4929934B2 (ja) | 集塵装置および空調装置 | |
JP2006046727A (ja) | 空気清浄器及び空気清浄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 | |
JPH0333379B2 (zh) | ||
KR102190076B1 (ko) | 공기청정기용 집진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US2735509A (en) |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 |
US4249919A (en) | Matrix typ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 |
CN113286660B (zh) | 用于电除尘器的集尘设备 | |
JP3016151B2 (ja) | 空気清浄器 | |
KR20240155553A (ko) | 집진 시트 및 전기 집진 장치 | |
JP2019177344A (ja) | 電気集塵機の集塵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3448447B2 (ja) | 電気集塵機用集塵電極 | |
KR20220150528A (ko) | 전기집진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