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71182U - 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71182U CN209871182U CN201920168571.4U CN201920168571U CN209871182U CN 209871182 U CN209871182 U CN 209871182U CN 201920168571 U CN201920168571 U CN 201920168571U CN 209871182 U CN209871182 U CN 2098711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d
- visor
- open
- plastic
-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8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8 packag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02 straw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04 se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属于瓶盖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保护盖、密封盖、防漏垫塞,所述密封盖的中心开设有连接孔,保护盖盖住连接孔并转动连接在密封盖上,同时保护盖向连接孔的外侧翻折,在密封盖的连接孔外设有撕拉槽,撕拉槽的开口方向与保护盖的翻折方向一致,所述撕拉槽的开口方向与保护盖的翻折方向一致,并延伸至密封盖的侧壁,所述保护盖远离密封盖的一侧偏心铰接有拉环。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省力,而且还能减少对手部的损伤,提高了对操作者手部的保护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瓶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
背景技术
目前医药、保健品行业中的玻璃瓶容器多采用铝塑盖进行粉针、液体等注射剂或液体口服液的封口密封,铝塑盖包括铝盖、塑料盖和胶塞,利用铝塑盖可以将胶塞压紧固定在瓶口,防止胶塞密封不严。
目前,公开号为CN20103100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定向全开撕拉铝塑盖,它包括铝盖,铝盖的中心设中心孔,在铝盖上设塑料盖,塑料盖盖住中心孔,同时向中心孔的外侧翻折,在铝盖上设箭头,在铝盖上的中心孔外设撕拉槽,撕拉槽的开口方向与箭头指向相同,撕拉槽的开口一直延伸至铝盖的侧壁;上述实用新型是一种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密封性好的定向全开撕拉铝塑盖。
但是长期进行操作开盖过程时,手掰药瓶顶部塑料盖较为费力,由于铝盖的撕拉槽形成的断面比较容易出现毛刺状凸起,有时手掰药瓶顶部塑料盖时用力过大,容易对手部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不仅操作简单省力,而且还能减少对手部的损伤,提高了对操作者手部的保护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包括保护盖、密封盖、防漏垫塞,所述密封盖的中心开设有连接孔,保护盖盖住连接孔并转动连接在密封盖上,同时保护盖向连接孔的外侧翻折,在密封盖的连接孔外设有撕拉槽,撕拉槽的开口方向与保护盖的翻折方向一致,所述撕拉槽的开口方向与保护盖的翻折方向一致,并延伸至密封盖的侧壁,所述保护盖远离密封盖的一侧偏心铰接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保护盖绕着连接孔所在的中轴线转动,并使得保护盖上的额交接点位于撕拉槽的最远端,接着手握拉环并使拉环以铰接点为支撑位点向外施加拉力,此时因杠杆原理,保护盖靠近铰接点的一侧,在外力的作用下与密封盖相互分离,接着再进行向外施加拉力,使得保护盖沿着撕拉槽的开口方向翻折,此时密封盖周侧断开,不再是闭合环状,由此操作者可将整个铝塑盖从瓶口取下,十分的方便和省力且还能减少对手部的损伤,提高了对操作者手部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盖在远离密封盖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拉环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运输或储存过程中,拉环可以放置在环形槽内,拉环的存在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的运输或储存,同时还能提高拉环在放置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盖在远离拉环与保护盖的铰接处开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与环形槽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需要操作拉环时,可将手指伸入到凹槽内即可与拉环接触,方便了操作者快速准确的提取拉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撕拉槽包括压痕和至少两条第一刻痕,所述压痕与连接孔为同一圆心的圆弧,所述第一刻痕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盖的翻折方向一致,并延伸至密封盖的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动拉环使得保护盖与密封盖分离,接着再对拉环施加一个远离保护盖中轴线方向的力,此时第一刻痕沿其延伸方向进一步被撕裂,密封盖周侧断开,不再是闭合环状,由此操作者可将整个铝塑盖从瓶口取下,十分的方便和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周侧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刻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周侧断开后,操作者向上拉动拉环,此时密封盖周侧沿第二刻痕弯折展开,更加便于取下密封盖,同时还方便了操作者对其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条第一刻痕中的任意一条第一刻痕进一步朝着远离保护盖的方向向下延伸至密封盖的下边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条第一刻痕长度不同,防止撕拉时两条第一刻痕一样长,沿着第一刻痕长度方向一拉到底,盖体其余部分仍需用手或利器将其剥下的情况发生,将其中一条第一刻痕加长设置,此时借助外力的作用下可快速的将较长的第一刻痕直接撕裂,由此使得操作者在取下整个铝塑盖时更加的方便和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远离保护盖的一端沿远离密封盖中轴线的方向斜向下设置有定位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铝塑盖的封装过程中,密封盖与所需封装的玻璃瓶口插接配合,设置的定位环扩大了密封盖下端的直径,便于密封盖快速准确地放置在瓶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环的周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密封盖通过封装设备,将其进一步压紧封装在所需封装的药剂瓶口处,提高了封装的速度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漏垫塞包括同轴设置的防漏垫体和防漏塞体,所述防漏垫塞中心设有通气孔,所述保护盖在靠近防漏垫塞的一端设有一个与所述通气孔插接配合的孔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对保护盖施力,使得保护盖与密封盖分离的同时孔塞从通气孔中拔出,通过通气孔插入吸管或注射器,能够保持瓶内外气压平衡,从而避免了使用时因气压问题而造成抽吸困难的现象发生,进而提高了通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孔塞侧面下端开设有通气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通气槽便于气体从通气槽排出,方便孔塞塞入通气孔,也便于孔塞从通气孔中拔出,同时也因为通气槽未延伸至孔塞上端并贯彻整个孔塞,因而便于密封,十分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不仅操作简单省力,而且还能减少对手部的损伤,提高了对操作者手部的保护作用;
2、优化的,借助外力的作用下可快速的将较长的第一刻痕直接撕裂,由此使得操作者在取下整个铝塑盖时更加的方便和省力;
3、优化的,通气槽的设置便于气体从通气槽处排出,方便孔塞塞入通气孔,也便于孔塞从通气孔中拔出;同时也因为通气槽未延伸至孔塞上端并贯彻整个孔塞,因而便于密封,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的立体图;
图2是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的密封盖的立体图;
图3是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的密封盖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的剖视图。
附图说明:1、保护盖;2、密封盖;3、防漏垫塞;4、定位部;5、撕拉部;6、第一连接部;7、第二连接部;8、压痕;9、连接孔;10、第一刻痕;11、连接柱;12、限位块;13、拉环;14、防漏垫体;15、防漏塞体;16、限位凸块;17、限位凸环;18、凹槽;19、第二刻痕;20、定位环;21、缺口;22、通气孔;23、孔塞;24、通气槽;25、防滑限位槽;26、防滑凸块;27、环状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开启、使用、分类回收的铝塑盖。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包括圆形的保护盖1、圆柱状下端开口的密封盖2、两个一体成型的同轴圆柱组成的防漏垫塞3,防漏垫塞3为弹性橡胶塞。
如图2、图4所示,保护盖1下端开口与密封盖2上端面插接配合,密封盖2包括定位部4和撕拉部5,撕拉部5包括第一连接部6和第二连接部7,圆形的第一连接部6位于密封盖2上端面中心,倒L字型的第二连接部7位于上端面和侧面,且在第一连接部6的中心还开设有一个圆形连接孔9,保护盖1在靠近密封盖2的一侧设置有圆柱状的连接柱11和限位块12,连接柱11、连接孔9、限位块12、第一连接部6同心设置且直径依次增大,保护盖1靠近密封盖2的一侧、连接柱11周侧与限位块12靠近保护盖1的一侧共同形成第一卡定槽(图中未标记),连接柱11穿过连接孔9,第一连接部6卡在第一卡定槽内,第一连接部6与密封盖2相邻的边缘设置有半圆弧状的压痕8,第二连接部7两侧与密封盖2相邻的边缘设有两条倒L字型的第一刻痕10。为了方便打开铝塑盖,如图1所示,在保护盖1远离密封盖2的一侧铰接有一个半圆环状的拉环13,拉环13与密封盖2的铰接处位于远离第一刻痕10的位置。
将拉环13抬起到与保护盖1呈直角,拉动拉环13对保护盖1施加向外的拉力,此时密封盖2沿所设置的压痕8的轨迹断裂,密封盖2沿所设置的刻痕的轨迹分离,此时保护盖1与密封盖2相远离,通过第一连接部6与第二连接部7相连接,露出密封盖2保护的防漏垫塞3,进而通过吸管或注射器插入并穿过防漏垫塞3吸取药剂瓶内药液即可。
如图1所示,保护盖1远离密封盖2的一侧沿远离密封盖2的方向设置有限位凸块16与限位凸环17,限位凸块16的外周侧、限位凸环17的内周侧与保护盖1远离密封盖2的一侧形成环形槽27,由此方便了拉环13放置在保护盖1上的环形槽27内,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为了便于手动取出拉环13,并增加铝塑盖使用的便捷性,限位凸块16上沿靠近密封盖2的方向开设有一个半圆状的凹槽18,上述半圆状的凹槽18位于限位凸块16远离拉环13与保护盖1铰接处的位置上,同时凹槽18的一侧与环形槽27相连通,由此操作者可直接将手指经由半圆状的凹槽18伸入到环形槽27内以取出拉环13,十分的方便和省力。
如图2、图3所示,位于密封盖2周侧的两条第一刻痕10,第二刻痕19在上端面延伸至与第一连接部6周侧的压痕8相连,其中一条在密封盖2周侧沿密封盖2中轴线方向延伸,直至接近密封盖2远离保护盖1的一端;另一条在密封盖2周侧沿密封盖2中轴线方向延伸,直至密封盖2周侧的中下部,由此可有效防止撕拉时两条第一刻痕10一样长时,撕拉沿着第一刻痕10长度方向一拉到底,而盖体其余部分仍需用手或利器将其剥下的现象发生,借助外力的作用下可快速的将较长的第一刻痕直接撕裂,由此使得操作者在取下整个铝塑盖时更加的方便和省力。为了更加方便取下密封盖2,便于分类回收,在密封盖2周侧远离第一刻痕10的位置上,沿密封盖2中轴线设置有一条第二刻痕19,密封盖周侧断开后,操作者向上拉动拉环,此时密封盖周侧沿第二刻痕弯折展开,更加便于操作者取下密封盖。
如图1所示,为了便于在铝塑盖的封装过程中,密封盖2与所需封装的玻璃瓶口插接配合,密封盖2远离保护盖1的一端沿远离密封盖2中轴线的方向斜向下设置有一个环状的定位环20,同时在定位环20的周侧均匀开设有10-15个矩状缺口21,便于密封盖2通过封装设备,将其压紧封装在所需封装的药剂瓶口处,提高了封装的速度和效率。
如图4所示,密封盖2下端开口与防漏垫塞3上端面插接配合,防漏垫塞3包括同轴设置的防漏垫体14和防漏塞体15,防漏垫塞3中心设置有通气孔22,限位块12在远离保护盖1的一端设置有一个与通气孔22插接配合的孔塞23,上述孔塞23、通气孔22、防漏塞体15、防漏垫体14同轴设置且直径依次增大,由此可便于拉环13对保护盖1施力,并使得保护盖1与密封盖2分离的同时孔塞23易从通气孔22中拔出,避免了直接扎难以扎透防水垫塞或因气压问题而抽吸困难,有效防止插入吸管或注射器的过程中产生碎屑污染药剂的情况出现。
如图4所示,为了便于孔塞23从通气孔22中拔出或塞上,在孔塞23侧面下端沿孔塞23长度方向开设有一个通气槽24,同时通气槽24的上端未全部将孔塞23的上端开通,并在孔塞23的上端留有一段密封的环状部位,由此可保持整个孔塞23良好的密封性能。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吸管或注射器直接扎防水垫塞时阻力较大而出现使防水垫塞移位的现象,在防漏垫体14靠近密封盖2的一侧设置有5-10个防滑限位槽25;同时在密封盖2靠近防漏垫体14的一侧设置有防滑凸块26,上述防滑凸块26与防滑限位槽25插接配合设置,从而减少了防水垫塞发生偏移的现象,提高了操作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本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包括保护盖(1)、密封盖(2)、防漏垫塞(3),所述密封盖(2)的中心开设有连接孔(9),保护盖(1)盖住连接孔(9)并转动连接在密封盖(2)上,同时保护盖(1)向连接孔(9)的外侧翻折,在密封盖(2)的连接孔(9)外设有撕拉槽,撕拉槽的开口方向与保护盖(1)的翻折方向一致,所述撕拉槽的开口方向与保护盖(1)的翻折方向一致,并延伸至密封盖(2)的侧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远离密封盖(2)的一侧偏心铰接有拉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在远离密封盖(2)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拉环(13)的环形槽(2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盖(1)在远离拉环(13)与保护盖(1)的铰接处开设有一凹槽(18),所述凹槽(18)与环形槽(2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撕拉槽包括压痕(8)和至少两条第一刻痕(10),所述压痕(8)与连接孔(9)为同一圆心的圆弧,所述第一刻痕(10)的延伸方向与保护盖(1)的翻折方向一致,并延伸至密封盖(2)的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周侧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刻痕(1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其特征在于,两条第一刻痕(10)中的任意一条第一刻痕(10)进一步朝着远离保护盖(1)的方向向下延伸至密封盖(2)的下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远离保护盖(1)的一端沿远离密封盖(2)中轴线的方向斜向下设置有定位环(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20)的周侧均匀设置有若干缺口(2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垫塞(3)包括同轴设置的防漏垫体(14)和防漏塞体(15),所述防漏垫塞(3)中心设有通气孔(22),所述保护盖(1)在靠近防漏垫塞(3)的一端设有一个与所述通气孔(22)插接配合的孔塞(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塞(23)侧面下端开设有通气槽(2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8571.4U CN209871182U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68571.4U CN209871182U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71182U true CN209871182U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8952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68571.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71182U (zh) | 2019-01-30 | 2019-01-30 | 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7118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32624A (zh) * | 2021-12-23 | 2022-03-04 | 陈昊 | 一种便于携带的瓶盖提环 |
-
2019
- 2019-01-30 CN CN201920168571.4U patent/CN20987118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32624A (zh) * | 2021-12-23 | 2022-03-04 | 陈昊 | 一种便于携带的瓶盖提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546078A (zh) | 容器盖和刺穿覆盖容器开口的密封件的方法 | |
BR112014032464B1 (pt) | frasco para conter substancias ativas nutritivas e/ou farmacológicas | |
CN209871182U (zh) | 一种便于开启的铝塑盖 | |
CN219488235U (zh) | 一种瓶盖 | |
CN203107704U (zh) | 一种输液容器用密封盖 | |
US9265696B2 (en) | Closure cap | |
CN217023594U (zh) | 用于食品饮料包装的可再封的安全易用的开口装置 | |
CN209019456U (zh) | 一种内置吸管的口服液瓶 | |
CN212891749U (zh) | 一种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 |
CN206318211U (zh) | 可开启封口膜的瓶盖 | |
CN206590303U (zh) | 一种饮料瓶盖及饮料瓶 | |
CN210794225U (zh) | 一种定位易撕瓶盖 | |
CN208531192U (zh) | 可旋切密封的装置 | |
CN102602588B (zh) | 多用软包装容器 | |
CN206691651U (zh) | 新型带有安全护板并自带吸管的瓶盖 | |
CN108313504B (zh) | 一种储物盖 | |
CN206597164U (zh) | 一种便于定位的输液容器用套件 | |
CN207292923U (zh) | 一种多用组合接口 | |
US20190119013A1 (en) | Carbonated Beverage Closure | |
CN218056472U (zh) | 一种输液组合盖 | |
CN219524829U (zh) | 一种安全功能包装瓶 | |
CN210932754U (zh) | 一种儿童用开塞露瓶 | |
CN217049766U (zh) | 一种口服液瓶用撕拉组合盖 | |
CN214567525U (zh) | 刺穿盖 | |
CN216333911U (zh) | 一种抗菌性食品级耐高温翻盖胶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