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62501U - 一种双保险连接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保险连接扣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62501U CN209862501U CN201821879304.XU CN201821879304U CN209862501U CN 209862501 U CN209862501 U CN 209862501U CN 201821879304 U CN201821879304 U CN 201821879304U CN 209862501 U CN209862501 U CN 2098625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ckle
- lacing
- tongue
- double
- buck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保险连接扣,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包括第一系带部、扣脚和扣舌,第一系带部一侧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扣脚,扣舌通过连接杆置于两个扣脚之间,扣舌一侧于靠近第一系带部的端部处设有按压扣,另一侧于远离第一系带部的端部处设有扣边;母扣包括第二系带部和开口背对第二系带部的插槽部,插槽部于两侧边处设有对称的弧形扣口,弧形扣口与扣脚配合装配。在本申请中,采用扣脚和扣舌结合的双保险结构,确保公扣和母扣的紧固连接。扣舌通过连接杆与两侧的扣脚连接,以连接杆支点促使按压扣和扣边形成翘板结构,利用杠杆原理,按压按压扣使扣边翘起,达到松脱扣舌的卡接结构,且按压扣位于公扣设有系带部的一端,施力时方便顺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保险连接扣。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保险连接扣,一种采用的是扣舌于靠近按压扣处设有扣边,虽然也是利用杠杆原理,但是由于下按下翘属于同一位置,杠杆距离短,需要施压较大力量方可实现打开。另一种采用的是扣舌远离系带部的端部设有按压扣,但由于按压扣位于母扣一侧,打开必须左右手同时在母扣件一侧操作方可,非常别手,实际使用操作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双保险连接扣,扣脚与扣舌通过连接杆相接,以连接杆做支点,利用杠杆原理,轻易使扣舌起到锁扣作用,松脱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保险连接扣,包括公扣和母扣,其中:
所述公扣包括第一系带部、扣脚和扣舌,所述第一系带部一侧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所述扣脚,所述扣舌通过连接杆置于两个所述扣脚之间,所述扣舌一侧于靠近所述第一系带部的端部处设有按压扣,另一侧于远离所述第一系带部的端部处设有扣边;
所述母扣包括第二系带部和开口背对所述第二系带部的插槽部,所述插槽部于两侧边处设有对称的弧形扣口,所述弧形扣口与所述扣脚配合装配。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中,所述插槽部内侧设有一条垂直于所述第二系带部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正对所述扣边。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中,所述插槽部于所述第一导槽正对所述第二系带部的端面处设有与所述扣边钩卡的扣槽。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中,所述扣脚远离所述第一系带部一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于所述扣脚的端部处设有凸卡部,所述弧形扣口靠近所述第二系带部的侧设有第二导槽,当所述公扣和母扣卡合时,所述凸卡部沿所述第二导槽外边缘移动,所述扣脚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导槽卡合。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中,两个所述扣脚呈相对弯折的弧形。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中,所述连接杆呈V形,一端与所述扣脚的中段处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扣舌的中段处相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中,所述插槽部的开口处具有V形槽口,所述按压扣呈三角形,所述按压扣嵌卡在所述V形槽口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中,所述公扣、母扣以工程塑胶或工程合金塑料一次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中,所述工程塑胶为聚甲醛或聚酰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采用扣脚和扣舌结合的双保险结构,确保公扣和母扣的紧固连接。扣舌通过连接杆与两侧的扣脚连接,以连接杆支点促使按压扣和扣边形成翘板结构,利用杠杆原理,按压按压扣使扣边翘起,达到松脱扣舌的卡接结构,且按压扣位于公扣设有系带部的一端,施力时方便顺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双保险连接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公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公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母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母扣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母扣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系带部1、扣脚2、凹槽21、凸卡部22、扣舌3、按压扣31、扣边32、连接杆4、第二系带部5、插槽部6、弧形扣口61、第一导槽62、扣槽63、第二导槽64、V形槽口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双保险连接扣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而仍然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保险连接扣,包括公扣和母扣。
如图1至图3所示,公扣包括第一系带部1、扣脚2和扣舌3,第一系带部1一侧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扣脚2,扣舌3通过连接杆4置于两个扣脚2之间,扣舌3一侧于靠近第一系带部1的端部处设有按压扣31,另一侧于远离第一系带部1的端部处设有扣边32。进一步地,两个扣脚2呈相对弯折的弧形,施力时能轻易将扣脚2端部脱离母扣的卡位部分。连接杆4呈V形,一端与扣脚2的中段处相接,另一端与扣舌3的中段处相接,便于扣脚2向内压移时不影响相连的扣舌3。
如图4至图6所示,母扣包括第二系带部5和开口背对第二系带部5的插槽部6,插槽部6于两侧边处设有对称的弧形扣口61,弧形扣口61与扣脚2配合装配。插槽部6内侧设有一条垂直于第二系带部5的第一导槽62,第一导槽62正对扣边32,公扣插入母扣内时,第一导槽62对扣舌3底侧的扣边32起到导向作用,避免公扣因插入错位而无法紧扣。插槽部6于第一导槽62正对第二系带部5的端面处设有与扣边32钩卡的扣槽63,将扣舌3钩卡在插槽部6内。扣脚2远离第一系带部1一端具有凹槽21,凹槽21于扣脚2的端部处设有凸卡部22,弧形扣口61靠近第二系带部5的侧设有第二导槽64,当公扣和母扣卡合时,凸卡部22沿第二导槽64外边缘移动,扣脚2通过凹槽21与第二导槽64卡合。
如图1至图6所示,具体地,公扣和母扣插接时,将扣脚2于弧形扣口61处向扣舌3压移,凹槽21脱离第二导槽64的槽道内,且凸卡部22在扣脚2的带动下沿第二导槽64外边缘移动,从第二导槽64正对第二系带部5一侧移出,避免扣脚2与第二导槽64卡接,方便扣脚2脱离插槽部6内;同时,扣舌3端部的扣边32钩卡的扣槽63,扣脚2端部的凹槽21嵌卡在第二导槽64内,凸卡部22钩抵在第二导槽64正对第二系带部5一侧的外边缘处,利用扣舌3和扣脚2的双保险,确保公扣和母扣的插接具有更好的紧固。只有通过杠杆原理按压按压扣31,扣舌3绕连接杆4倾斜转动,使扣边32翘起不在钩卡在扣槽63上,方便扣舌3脱离插槽部6内;只有同时将扣脚2和扣舌3从插槽部6内松脱,公扣才能脱离母扣。
此外,如图1至图5所示,插槽部6的开口处具有V形槽口65,按压扣31呈三角形,按压扣31嵌卡在V形槽口65内,三角形为稳固结构,面积大,方便施力。
公扣、母扣以工程塑胶或工程合金塑料一次注塑成型。工程塑胶为聚甲醛或聚酰胺。
综上,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双保险连接扣,采用扣脚和扣舌结合的双保险结构,确保公扣和母扣的紧固连接。扣舌通过连接杆与两侧的扣脚连接,以连接杆支点促使按压扣和扣边形成翘板结构,利用杠杆原理,按压按压扣使扣边翘起,达到松脱扣舌的卡接结构,且按压扣位于公扣设有系带部的一端,施力时方便顺手。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保险连接扣,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扣和母扣,其中:
所述公扣包括第一系带部、扣脚和扣舌,所述第一系带部一侧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所述扣脚,所述扣舌通过连接杆置于两个所述扣脚之间,所述扣舌一侧于靠近所述第一系带部的端部处设有按压扣,另一侧于远离所述第一系带部的端部处设有扣边;
所述母扣包括第二系带部和开口背对所述第二系带部的插槽部,所述插槽部于两侧边处设有对称的弧形扣口,所述弧形扣口与所述扣脚配合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部内侧设有一条垂直于所述第二系带部的第一导槽,所述第一导槽正对所述扣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部于所述第一导槽正对所述第二系带部的端面处设有与所述扣边钩卡的扣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扣脚远离所述第一系带部一端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于所述扣脚的端部处设有凸卡部,所述弧形扣口靠近所述第二系带部的侧设有第二导槽,当所述公扣和母扣卡合时,所述凸卡部沿所述第二导槽外边缘移动,所述扣脚通过所述凹槽与所述第二导槽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扣脚呈相对弯折的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呈V形,一端与所述扣脚的中段处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扣舌的中段处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部的开口处具有V形槽口,所述按压扣呈三角形,所述按压扣嵌卡在所述V形槽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母扣以工程塑胶或工程合金塑料一次注塑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保险连接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塑胶为聚甲醛或聚酰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79304.XU CN209862501U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一种双保险连接扣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79304.XU CN209862501U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一种双保险连接扣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62501U true CN209862501U (zh) | 2019-12-31 |
Family
ID=68945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879304.XU Active CN209862501U (zh) | 2018-11-15 | 2018-11-15 | 一种双保险连接扣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6250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43938A (zh) * | 2020-01-16 | 2020-02-28 | 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厢体的边梁结构、厢体及厢式车 |
CN114587052A (zh) * | 2022-03-04 | 2022-06-07 | 江苏柏拉斯精密扣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压锁紧式磁铁连接器、塑料扣件的注塑方法 |
-
2018
- 2018-11-15 CN CN201821879304.XU patent/CN2098625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43938A (zh) * | 2020-01-16 | 2020-02-28 | 山东华建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厢体的边梁结构、厢体及厢式车 |
CN114587052A (zh) * | 2022-03-04 | 2022-06-07 | 江苏柏拉斯精密扣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压锁紧式磁铁连接器、塑料扣件的注塑方法 |
CN114587052B (zh) * | 2022-03-04 | 2024-04-12 | 江苏柏拉斯精密扣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按压锁紧式磁铁连接器、塑料扣件的注塑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61568B (zh) | 旁开扣 | |
KR101437299B1 (ko) | 캠 로크 버클 | |
JP3416437B2 (ja) | 紐端止め具 | |
US8763217B2 (en) | Buckle | |
CA2558945C (en) | Waterproof top end stop of slide fastener | |
US20090056089A1 (en) | Buckle | |
CN209862501U (zh) | 一种双保险连接扣 | |
TWI603688B (zh) | buckle | |
US20150351500A1 (en) | Side-release buckle assembly | |
US20160021988A1 (en) | Buckle | |
KR860003495Y1 (ko) | 버클 | |
GB2455189A (en) | Closure for a brassiere | |
US9936771B2 (en) | Buckle | |
TW200847958A (en) | Slide fastener top end stop | |
US6507982B2 (en) | Buckle | |
US7219401B2 (e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automatic stopper | |
JP6761639B2 (ja) | バックル | |
US7204002B2 (en) | Buckle and baby carrier using the same | |
US11559113B2 (en) | Plug for buckle, and buckle | |
TW200530077A (en) | Rapid connection plate for a cyclist's shoe on an automatic cycle pedal | |
GB2476672A (en) | Tie with Approachment Formation | |
US6995319B2 (en) | Cord end cover | |
CN107205529B (zh) | 绳扣 | |
US9833046B2 (en) | Thin garment closure | |
KR101758426B1 (ko) | 다점식 버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