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57116U - 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 - Google Patents
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57116U CN209857116U CN201920438364.6U CN201920438364U CN209857116U CN 209857116 U CN209857116 U CN 209857116U CN 201920438364 U CN201920438364 U CN 201920438364U CN 209857116 U CN209857116 U CN 20985711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valve
- air
- hearth
- electromagnetic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包括灶体,灶体的前面板后侧安装有用于传输燃气的主气管道和两套对应火眼的应急点火系统;应急点火系统包括电磁阀、应急转换阀和防空烧磁控阀,燃气通过主气管道的一端进气口进入主气管道,并依次经过电磁阀和防空烧磁控阀进入到燃烧器,形成主气路,所述应急转换阀与所述电磁阀并联连接,构成备用气路;当所述电磁阀停止工作,燃气依次通过应急转换阀和防空烧电磁阀实现气路切换,所述水箱内包括与所述炉膛连通的气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炒菜灶带有应急点火系统和熄火保护装置,当电子元件出现损坏,应急点火系统可通过备用气路,进而减少维修等待时间,感应针在没有感应到火焰温度时,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防止燃气泄漏,保护了厨师的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的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烹饪的加热设备,燃气灶已经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使用,商用燃气炒菜灶经常被用于饭店、酒店、企事业单位及学校食堂,现有的炒菜灶在使用时,一般有以下问题:
(1)炒菜灶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热量,一般都会排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破坏,提高厨房环境温度,排出的废气对人体会产生较大的危害,且资源利用率不高;
(2)传统炒菜灶上的燃烧器噪声大,耗气量大,炉膛和燃烧器使用久了易变形、开裂,使用寿命短(有些耐火砖式炒菜灶分量重,搬运不方便,炉膛相比连体式的更容易开裂,需修补或换耐火砖,且耐火泥没有完全硬化前炒菜灶无法使用),火力不均、不猛、火焰温度不高;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排放量超标,对厨房工作人员健康影响巨大;点火针、感应针暴露在外,高温下遇水“淬火”容易损坏,并且炉芯容易积水、堵塞,影响正常使用;
(3)未安装熄火保护装置的炒菜灶安全性差,意外熄火容易引发燃气泄漏事故;而安装熄火保护装置的炒菜灶,点火针、感应针、电磁阀或控制盒等任何一个电子部件损坏,均将导致整台灶系统瘫痪无法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解决了意外熄火导致的安全问题、电子元器件损坏导致的应急使用问题,燃气燃烧不充分,资源利用率低,炉膛、燃烧器等部件的寿命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包括灶体、灶体的灶面上后侧固定有竖直的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下方的灶体内设置水箱、灶体的灶面上设有两个炉膛、所述炉膛的底端安装有燃烧器、灶体的前面板后侧安装有两套应急点火系统和一根跨灶体两侧的用于传输燃气的主气管道;所述应急点火系统包括电磁阀、应急转换阀和防空烧磁控阀,燃气通过主气管道的一端进气口进入主气管道,并依次经过电磁阀和防空烧磁控阀进入到燃烧器,形成主气路,所述应急转换阀与所述电磁阀并联连接,构成备用气路;当所述电磁阀停止工作,燃气依次通过应急转换阀和防空烧电磁阀实现气路切换,所述水箱内包括与所述炉膛连通的气管。
优选的,所述炉膛包括炉膛内胆和炉膛外圈,所述炉膛内胆置于所述炉膛外圈的内部,形成密封空间,炉膛内胆呈圆环状,炉膛内胆为内外壁的双层结构,其内外壁沿径向收缩形成锥形环面;根据所述径向收缩,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炉圈、内胆腔以及放置燃烧器的内胆底部,所述炉圈和内胆底部之间形成的开口空间为内胆腔,所述内胆腔的内壁为蜂窝结构。
优选的,炉膛外圈底面设有排出废气的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所述气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箱还包括隔板和浮球阀,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隔开,所述隔板底端开设若干通孔,所述浮球阀包括端部,与端部连接的杆,连接在杆上的浮球,所述端部固定橡皮塞,所述端部的下端有进水口,从水箱外侧进水。
优选的,所述燃烧器包括感应针、点火针和苗火棒以及由上到下顺次设置的发火圈、发火器、导流器、预混腔室,所述导流器套设在所述预混腔室内,所述发火器包括发火器外圈所述感应针、点火针和苗火棒均设置在所述发火器外圈上,并贯穿到所述预混腔室上;所述发火圈的内侧面底部开设隐藏所述点火针针头、感应针针头以及苗火棒端部的遮挡空间。
优选的,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用于排水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贯穿发火器、导流器和预混腔室,所述溢水管的下端固定并穿过所述预混腔室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预混腔室的内腔,形成的包围空间处的底部,沿圆周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开口为斜坡状,使得燃气和空气进入预混腔室时旋转,预混更充分。
优选的,所述应急点火系统一侧设置熄火保护控制器,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内设有单片机,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感应针和点火针电性连接,当燃烧器燃烧,感应针被烧红,传递信号给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驱动电磁阀打开,燃气进入到燃烧器,否则,燃烧器熄火,感应针无信号传递给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所述电磁阀关闭,燃气无法进入。
优选的,所述灶体的前面板两侧还分别设置用于控制主气管道进出气的主气阀,所述防空烧磁控阀的进气端与所述电磁阀连通,出气端与所述主气阀相连。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炒菜灶带有应急点火系统和熄火保护装置,当电子元件出现损坏、断电或其他情况导致的熄火,应急点火系统可通过备用气路,实现应急点火,减少维修等待时间,并且熄火保护系统的感应针在没有感应到火焰温度的时候,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防止燃气泄漏事故的发生,从而保护了厨师人身和厨房财产的安全;2、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充分利用了灶肚空间,可有效降低烟气温度,同时利用烟气的余热免费产生大量的热水和蒸汽。使能源利用率获得较大的提升,也降低了废热对环境的排放。;3、燃烧器结构使得燃气和空气进入主进气管,进行第一次预混,再通过多个斜坡状进气孔进行第二次预混,气体在腔室内呈逆时针旋转,使预混更充分。混合气体经过发火器下端与导流器上端喇叭口之间的间隙后,使燃烧器燃烧时的噪声更低,也使燃烧更充分,更加节能;燃烧器躲起来的苗火棒不容易熄灭,点火针与感应针也不会因为高温中意外被水溅到导致淬火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双眼炒菜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灶体内部结构示意图1;
图3为图2中的区域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灶体内部结构示意图2;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应急点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水箱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燃烧器的爆炸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燃烧器的俯视图;
图10是图7中的R-R轴的截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发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点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溢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预混腔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所述的燃气和空气进入到燃烧器的顺序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爆炸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膛内胆的主视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膛内胆的俯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实施例炉膛内胆的侧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另一实施例炉膛内胆的侧视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膛外圈的主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膛外圈的俯视图。
图中包括:灶体1,炉膛11,炉膛内胆110,炉圈111,内胆腔112,内胆底部113,炉膛外圈114,出烟口115,通孔116,出火口117,第一排气孔118,第二排气孔119,燃烧器12,发火圈121,遮挡空间1211,发火器122,发火器外圈1221,固定板12211,发火器内圈1222,溢水孔1223,导流器123,喇叭口上端1231,圆筒形尾端1232,斜口1233,预混腔室124,进气孔1241,感应针125,点火针126,苗火棒127,溢水管128,主进气管129,排水孔1291,溢流盖1210,间隙1230,水箱13,隔板131,浮球阀132,端部1321,杆1322,浮球1323,气管133,应急点火系统14,电磁阀141,应急转换阀142,主气管道143,漏电保护器15,熄火保护控制器16,风机17,灶面2,后挡板3,烟帽4,冷却水阀51,第一连接管道52,防空烧磁控阀6,主气阀7,风气同步阀71,一键式点火开关8,热水阀9,摇摆龙头10,汤罐1101。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炒菜灶包括灶体1,灶体1的外壳为不锈钢材质,灶体通过四个不锈钢灶脚支撑,灶体1的灶面2上后侧固定竖直的后挡板3,后挡板3上端设置用于出烟的烟帽4,灶面上还设置两个汤罐1101,可用于放置水、汤等液体,灶体1的前面板上依次设有冷却水阀51、防空烧磁控阀6,主气阀7和一键式点火开关8、热水阀9,所述后挡板下方的灶体内设置水箱13。
灶体的灶面上设有两个炉膛11,所述炉膛11的底端安装有燃烧器12,灶体1的前面板后侧安装有两套应急点火系统14和用于传输燃气的主气管道143,燃气通过主气管道143的一端进气口A进入主气管道,并依次经过电磁阀141和防空烧磁控阀6进入到燃烧器12,形成主气路,所述应急转换阀142与所述电磁阀141并联连接,构成备用气路;当所述电磁阀141停止工作,燃气依次通过应急转换阀142和防空烧电磁阀6实现气路切换。
所述水箱13内包括与所述炉膛11连通的气管133,所述水箱13还包括隔板131和浮球阀132,所述隔板131将所述水箱13隔开,所述隔板131底端开设若干通孔1311,这样是在使用过程中。让新进来的冷水从底部进去水箱13,尽量避免影响上层的热水使用。所述浮球阀132包括端部1321,与端部1321连接的杆1322,连接在杆1322上的浮球1323,所述端部1321固定橡皮塞,所述端部1321的下端有进水口,从水箱外侧进水,进水前浮球阀132的浮球1323是垂下状态,当水量增加,浮球和杆浮起来达到与端部的水平高度后,端部的橡皮塞堵住进水口从而停止进水,当水量较少,浮球下垂时,进水口继续进水。
水箱13内还包括与两个炉膛的出烟口115分别连通的两路气管133,排出的烟气通过这两路气管从出烟口排出,气管133通过后挡板内的一管路和烟帽4连通,输送废气的过程中实现对水的加热,热水可供厨房的日常使用,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并且滚烫的烟气通过气管133,热量被吸收了,烟帽4出来的烟气就不热了,更加环保,水箱13的一侧通过管路连接一个热水阀9,阀门打开,热水从水箱中流出。
在灶体1前面板的后方安装电磁阀141,当不使用时电磁阀141是关闭状态,当正常使用时控制器给电磁阀141信号,电磁阀141打开,燃气进入,正常使用,但电磁阀141毕竟是电子元件,在高温环境中工作难免会损坏,若没有应急点火系统14,灶就无法使用,而通过应急转换阀142可实现人工点火,从而缩短了厨师的维修等待时间。
应急点火系统包括电磁阀141、应急转换阀142和防空烧磁控阀143,防空烧磁控阀可实现锅离开炉膛放置在磁控阀上时,内部的强磁吸附在锅底,切断了燃气管路,火熄灭;而锅离开磁控阀,被放回炉膛上时,内部的强磁自然下坠,打开了燃气管路,火又继续燃烧,杜绝了“荒火”,节省能源,提高了热效率;燃气通过主气管道143的进气口进入主气管道143,根据现场预留的燃气接口位置,选择左或右进气口,另一头则封死,再经过电磁阀141的进气口端通过管路进入防空烧磁控阀的输入端,经过防空烧磁控阀的输出端后经过主气阀,最后输出端C进入燃烧器,形成主气路;如图5所示,应急转换阀142与电磁阀141并联连接,燃气通过主气管道143的进气口进入主气管道143,再经过应急转换阀142的进气口端进入防空烧磁控阀的输入端,构成备用气路,主气阀7开关可控制主气的进气量,从而调整火力的大小,主气阀7和风气同步阀71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使得风气联动达到最佳比例,精确配比燃气与空气,使两者充分混合。
正常工作时,应急转换阀142为常闭,电磁阀141常开,通过电磁阀141传输气源,当所述电磁阀141损坏,电磁阀141自动吸合关闭,应急转换阀142手动打开,气源通过应急转换阀142传输,厨师可人工进行点火。
灶体1内还包括熄火保护装置,若燃烧器遇到意外熄火,此时阀门又是打开状态,就会造成燃气泄漏事故,熄火保护装置16包括装有单片机的熄火保护控制器16,熄火保护控制器16分别与电磁阀141,燃烧器12的点火针126和燃烧器的感应针125电性连接,感应针125用来给电磁阀141传递信号,当感应针125在明火中被烧红,传递信号给熄火保护控制器16,熄火保护控制器16驱使电磁阀141打开,燃气顺利进入主气管道143,反之燃烧器意外熄火,感应针125感应不到火焰温度,那么电磁阀141就会关闭,就不会有燃气跑出,从而保护了厨师的安全。
熄火保护控制器16一侧的灶体1内还安装漏电保护器15,其与熄火保护控制器16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双眼炒菜灶可使用一个漏电保护器15,通过两路线分别接在两个熄火保护控制器16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炒菜灶的燃烧器12一侧还设有低噪音风机17,其通过一路风管连接到燃烧器12上。
灶体1内前面板上设有的冷却水阀51,该灶体1的后挡板3上安装用于自动出水的摇摆式水龙头10,冷却水阀51通过第一连接管道52与水龙头10连接,并通过一管道外接水源。
该实用新型安装在炉膛上的燃烧器12,如图7-15所示,包括由上到下顺次设置的发火圈121、发火器122、导流器123和预混腔室124,四个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在一起,封闭性好,火力猛,燃烧火焰呈蓝青色,外焰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发火圈121和发火器122为球墨合金材质,导流器123和预混腔室124为灰铁材质,不变形不开裂耐高温,导流器123套设在预混腔室124内,点火装置固定在发火器外圈1221上,点火装置包括感应针125、点火针126和苗火棒127,预混腔室424和发火器122上对应开设三个通孔,分别放置感应针125、点火针126和苗火棒127,由一不锈钢材质的固定板12211固定在发火器外圈1221上。
发火圈121为实心圆环形结构,在内圆环的内侧面底部对应的位置开设隐藏点火针的点火头、感应针的针头以及苗火棒的遮挡空间1211,躲起来的苗火不容易熄灭,点火针126与感应针125不会因为高温中意外被冷水溅到导致“淬火”损坏。所述发火圈121在遮挡空间1211对应的顶端加厚5-6mm,使得整体更加经久耐用、不易变形。
所述发火器122有三排发火眼,内圈Φ3.5mm×20孔,且向外倾斜12°;中圈Φ3.5mm×30孔,且向外倾斜9°;外圈Φ4.0mm×40孔,且向内倾斜18°。
发火器122还包括发火器内圈1222,其为柱形结构,发火器内圈1222的中心开设溢水孔1223,发火器内圈1222上放置溢流盖,溢流盖可设置为圆台型结构,其起到不会让杂物堵塞溢水孔的作用,其同时还是的火焰分配更均匀。
溢水管128为不锈钢材质,其上端插接在溢水孔1223内,溢水管128下端通过排水孔1291。多余的水分可通过溢水管128排出,保护了全预混燃烧器。
预混腔室124的底部连接主进气管129,预混腔室124和主进气管129优选一体成型,主进气管129为圆弧弯折的圆筒形,燃气与空气均由此进入,并进行第一次预混;主进气管129的上表面即预混腔室124的底部内腔,形成的包围空间处的底部平均分布了多个进气孔1241优选三个进气孔,燃气和空气由此通过并进行第二次预混,该进气孔顶端开口为斜坡状,让两种气体进入预混腔室124呈逆时针旋转,使得预混更充分。
导流器123包括与发火器122配合套设的喇叭口上端1231和圆筒形尾端1232,并在圆筒形尾端1232的圆周方向均匀的开设多个贯穿的斜口1233,此斜口1233的倾斜角度与预混腔室内腔三个进气孔1241的倾斜角度一致,使混合气体在导流器123内仍保持在预混腔室124内一样的旋转,圆筒形尾端1232套设在预混腔室124内,并且发火器122下端与导流器123上端喇叭口1231之间留有3mm间隙1230,图15中A和B箭头是空气和燃气通过三个进气孔1241依次进入燃烧器各部件的顺序,该种结构使燃烧器燃烧时的噪声更低,也使得预混更加充分、燃烧更充分,更加节能。可以保证从进气管进入的燃气和空气,首先在预混腔室124里充分混合,再通过导流器123的间隙降压,混合气充分混合后再通过发火器122的孔眼,最后使燃气均匀、充分的燃烧,大大减少一氧化碳及氮氧化物的排放,符合国家标准,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其次该种结构可以控制进气量进一步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该实用新型所述的炉膛,包括炉膛内胆110和炉膛外圈114,炉膛内胆110置于炉膛外圈114的内部,互相配合,形成密封空间,密封空间让空气高温热化后,在燃烧室内与完全雾化后的燃气混合后达到充分燃烧,炉膛材质采用球墨合金,具有不变形不开裂耐高温的特质。
如图16-18所示,炉膛内胆110呈圆环状,为内外壁的双层且中空的结构,其内外壁沿径向收缩形成锥形环面;根据其径向收缩的程度,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炉圈111、内胆腔112以及放置燃烧器的内胆底部113,炉圈111和内胆底部113之间的开口空间为内胆腔,炉圈111的内外壁的厚度厚于其他部件的内外壁厚度,并且炉圈上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出火口,该出火口可分别对称开设于圆周两侧,出火口的宽度为50mm,共六个,每边3个,出火口的高度可开设为3~8mm,经实践4mm的高度是最有利于排气和出火,炉膛内出烟孔排放不及时的废气可以从出火口排出,另外摆上锅后,柱状的火焰由于炒锅放上去火焰被压下,下压的火焰也可从此口排出,进一步保护了炉膛,延长了炉膛寿命,也避免了密闭空间出现的“叫锅”的现象。内胆腔112的内壁为蜂窝结构,蜂窝结构可达到吸音降噪的效果。
锥形环面的底部沿炉膛内胆径向收缩形成放置燃烧器的燃烧器底座,即内胆底部113,该内胆底部113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贯穿外壁的若干第一排气孔118。该种结构把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废气通过第一排气孔118进入双层蓄热室,并蓄藏起热量,让热量重复利用。只有少量不能燃烧的废气排出,这样热量的利用率达到最佳。
如图20所示,一种实施例中,炉膛内胆底部的结构从内胆腔112内壁下沿呈现圆柱形,上下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如图19所示,另一种实施例中,其他结构不变,炉膛的内胆底部113与内胆腔112内壁下沿连接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从炉膛11摆放位置看有一定斜度,呈现后高前低,这种结构有利于厨师颠锅翻炒。
优选的,炉圈内壁和内胆腔的内壁之间沿周向间隔设有贯穿外壁的若干第二排气孔119,其余上述的第一排气孔118作用相同,排除燃烧的废气,提高热量的利用率,第一和第二排空排出的废气统一经过出烟口115散出。
为了有更好的效果,优选的,内胆底部的内壁上沿周向设有贯穿外壁的若干第一排气孔118,同时炉圈内壁和内胆腔的内壁之间沿周向间隔设有贯穿外壁的若干第二排气孔,经过试验,该种结构结合炉膛的双层内空,使得燃烧的热量不流失或少流失和让热量重复利用可比传统灶具更节能,使燃气充分燃烧,燃烧火焰呈兰青色,外焰温度可达1200摄氏度。并且经过排气孔后的燃烧废气都集中到出烟口115排出,本实施例中,出烟口115与气管133连接,将废气通过气管133输送到烟帽4中排出。
如图21、22所示,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炉膛、锅圈和炉芯作为一个整体,这个结构的锅圈基本上是密封的,炒锅放在在锅圈上,基本杜绝了老式传统灶热量大量流失的现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炉膛外圈采用外圈法兰连接固定,外圈底面设有出烟口,排除燃烧时产生的废气,出烟口两侧的开设与外接烟管连接的孔,起到固定作用,外圈底面开设与炉膛内胆匹配的圆形通孔,保证内胆底部可放入其中,从圆形通孔外周两点延炉膛外圈的外延开设具有一定坡度的弧形结构,该种结构让废气出烟更均匀、顺畅,不像直角结构容易撞墙,另外该种圆弧结构跟外接烟管对接更加匹配。
Claims (9)
1.一种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灶体的灶面上后侧固定有竖直的后挡板、所述后挡板下方的灶体内设置水箱、灶体的灶面上设有两个炉膛、所述炉膛的底端安装有燃烧器、灶体的前面板后侧安装有两套应急点火系统和一根跨灶体两侧的用于传输燃气的主气管道;所述应急点火系统包括电磁阀、应急转换阀和防空烧磁控阀,燃气通过主气管道的一端进气口进入主气管道,并依次经过电磁阀和防空烧磁控阀进入到燃烧器,形成主气路,所述应急转换阀与所述电磁阀并联连接,构成备用气路;当所述电磁阀停止工作,燃气依次通过应急转换阀和防空烧电磁阀实现气路切换,所述水箱内包括与所述炉膛连通的气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炉膛包括炉膛内胆和炉膛外圈,所述炉膛内胆置于所述炉膛外圈的内部,形成密封空间,炉膛内胆呈圆环状,炉膛内胆为内外壁的双层结构,其内外壁沿径向收缩形成锥形环面;根据所述径向收缩,从上到下依次形成炉圈、内胆腔以及放置燃烧器的内胆底部,所述炉圈和内胆底部之间形成的开口空间为内胆腔,所述内胆腔的内壁为蜂窝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其特征在于,炉膛外圈底面设有排出废气的出烟口,所述出烟口与所述气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还包括隔板和浮球阀,所述隔板将所述水箱隔开,所述隔板底端开设若干通孔,所述浮球阀包括端部,与端部连接的杆,连接在杆上的浮球,所述端部固定橡皮塞,所述端部的下端有进水口,从水箱外侧进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感应针、点火针和苗火棒以及由上到下顺次设置的发火圈、发火器、导流器、预混腔室,所述导流器套设在所述预混腔室内,所述发火器包括发火器外圈所述感应针、点火针和苗火棒均设置在所述发火器外圈上,并贯穿到所述预混腔室上;所述发火圈的内侧面底部开设隐藏所述点火针针头、感应针针头以及苗火棒端部的遮挡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还包括用于排水的溢水管,所述溢水管贯穿发火器、导流器和预混腔室,所述溢水管的下端固定并穿过所述预混腔室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腔室的内腔,形成的包围空间处的底部,沿圆周开设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开口为斜坡状,使得燃气和空气进入预混腔室时旋转,预混更充分。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点火系统一侧设置熄火保护控制器,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内设有单片机,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阀、感应针和点火针电性连接,当燃烧器燃烧,感应针被烧红,传递信号给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驱动电磁阀打开,燃气进入到燃烧器,否则,燃烧器熄火,感应针无信号传递给所述熄火保护控制器,所述电磁阀关闭,燃气无法进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灶体的前面板两侧还分别设置用于控制主气管道进出气的主气阀,所述防空烧磁控阀的进气端与所述电磁阀连通,出气端与所述主气阀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8364.6U CN209857116U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38364.6U CN209857116U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57116U true CN209857116U (zh) | 2019-12-27 |
Family
ID=68935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38364.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57116U (zh) | 2019-04-02 | 2019-04-02 | 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5711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60361A (zh) * | 2022-07-18 | 2023-01-03 | 信阳市紫阳厨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双炒单温灶 |
-
2019
- 2019-04-02 CN CN201920438364.6U patent/CN20985711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560361A (zh) * | 2022-07-18 | 2023-01-03 | 信阳市紫阳厨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双炒单温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524161A (zh) | 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 | |
CN206310493U (zh) | 一种家用灶具燃烧器 | |
CN208205075U (zh) | 燃气灶 | |
CN209857116U (zh) | 节能环保双眼炒菜灶 | |
CN209857115U (zh) | 大锅灶 | |
CN203517895U (zh) | 一体化新型燃气锅灶 | |
CN108413398A (zh) |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 |
CN208253582U (zh) | 一种聚热催化型多头燃烧器 | |
CN103343969B (zh) |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预热型内焰式燃烧器 | |
CN212227022U (zh) | 一种用于燃烧器的炉头、燃烧器及灶具 | |
CN216431821U (zh) | 一种燃气灶 | |
CN209991456U (zh) | 一种炊用燃烧器 | |
CN109595605B (zh) | 一种方便清洗且燃烧效率高的无线控制灶具 | |
CN109140524B (zh) | 热容器连体燃气灶 | |
CN109595604B (zh) | 一种方便清洗且带有聚能环的无线控制灶具 | |
CN209569771U (zh) | 一种方便清洗且燃烧效率高的无线控制灶具 | |
CN208382254U (zh) | 一种防干烧安全燃烧器 | |
CN107228360B (zh) | 一种混合液体气化燃烧器及其无喷嘴水冷气化炉头 | |
CN206145733U (zh) | 低噪音燃烧器 | |
CN110986114A (zh) | 一种具有爆炒功能的燃气灶 | |
CN212746462U (zh) | 一种新型炉头 | |
CN220506774U (zh) | 一种商用燃气灶具助燃高效燃烧器 | |
CN110793069A (zh) | 一种龙风节能锅灶 | |
CN210320170U (zh) | 一种全预混低氮燃烧炒炉 | |
CN203421752U (zh) | 中餐低汤灶炉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