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形铝制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屋面板连接件,特别是一种蝶形铝制屋面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尤其是体育场馆类建筑造型和功能的日趋复杂,对屋面材料的固定方式提出了简洁、环保、节能、防水、变形等更高的要求。传统屋面板与檩条间的连接往往采用在板材上钻孔通过连件连接。其中钻孔往往会伤害板材的承载力,还需要对板材进行特殊加工,开洞还会存在偏差进而造成的材料损耗,板材一经固定胀缩形变对后期造型影响大,后续进行位置调整也非常不便,一经安装不能拆卸或无法重复利用不符合绿色环保。特别是在一些异形屋面连接中,由于板材斜交处的屋面结构连接复杂,无法使用带直立锁边的屋面板,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安装简单,连接固定位置可调整,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并且美观能够满足异型板材连接固定需求的连接紧固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蝶形铝制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要解决现有屋面板与檩条连接对板材直接钻孔损坏板材承载力,对屋面板进行特殊加工费时费力,板材开洞存在偏差进而造成的材料损耗的技术问题,还要解决传统固定方式施工难度大,板材一经固定胀缩形变对后期造型影响大,施工板材一经安装不能拆卸或无法重复利用不符合绿色环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蝶形铝制连接件,包括铝制并配合的下半承件和上半扣件,所述下半承件包括底板和底板中部向上伸出的两道间隔设置的竖向的下夹片,所述底板的两个端部分别上凸弯折形成两个水平的托板,所述托板的两个端部竖直向下弯折形成下弯边,所述下夹片的上半部内侧表面设有向下凸立锯齿状的下棘爪。
所述上半扣件包括顶板和顶板中部向下伸出的两道间隔设置的竖向的上夹片,所述顶板的两个端部分别向下弧形弯折形成两个弧形的卡边,所述卡边的端部水平向内弯折形成卡头,所述上夹片之间设有水平的加强板,所述上夹片的下半部内侧表面设有向上凸立锯齿状的上棘爪。
所述下夹片的宽度大于上夹片的宽度,所述上夹片伸入下夹片之间向下单向滑动,上棘爪向下与下棘爪咬合卡固。
所述下弯边的下端面与底板的下侧表面平齐。
所述卡边的外侧表面与下弯边的外侧表面平齐。
一种包括蝶形铝制连接件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屋面板、防水膨胀橡胶条、屋面檩条和连接件,
所述下半承件和上半扣件均沿屋面板通长设置,
所述下半承件的下夹片之间、底板中央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屋面檩条的顶部,所述屋面板水平插入托板的上侧、下夹片的外侧,屋面板的端面与下夹片的外侧表面顶紧,
所述屋面板的上侧与顶板的下方之间塞入沿屋面板通长设置的防水膨胀橡胶条,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的外侧表面通过卡头限位固定。
所述屋面板为非直立锁边聚碳酸酯中空板。
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的宽度大于托板的宽度。
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的内侧与下夹片之间预留膨胀缝,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的上方与顶板之间也预留膨胀缝。
所述屋面板伸入蝶形铝制连接件的部分掀起覆盖膜。
所述连接件为防水自攻钉。
所述屋面檩条为方钢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蝶形铝制连接件仿照棘轮机构原理设计的连接方式能满足板材热胀缩形变和防水要求,可以应用其将规则形状板材固定到檩条上,还可以使用在斜交位置的板材,将其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应用在弧形屋面各部位构件规格尺寸不同时,特别是板材斜交不能使用直立锁边连接的位置时,蝶形铝制连接件及相应配件按照图纸和现场实际测量尺寸制定料单然后再下料加工,能减少由于现场加工导致的误差与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将聚碳酸酯中空板通过蝶形铝制连接件和防水膨胀橡胶条固定在方管上,无需在板材上钻孔,仿照棘轮机构原理设计的连接方式满足了屋面防水要求和形变要求,克服了传统屋面板与檩条间连接的缺点,连接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结构由蝶形铝制连接件构成板材连接固定的主要节点,蝶形铝制连接件通过下部铝制连接件、上部铝制连接件与防水膨胀橡胶条将板材固定至方管上方,防水膨胀橡胶条将板材固定防止滑移,通过上、下铝制连接件间的锯齿状卡槽调节蝶形铝制连接件对防水膨胀橡胶条的固定强度,无需在板材上钻孔,可滑动连接方式让屋面板材和配件都可重复利用,连接固定位置可调整,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并且美观,能够满足异型板材连接固定需求。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聚碳酸酯中空板及其他可按要求加工造型板材的屋面工程,如体育场馆、大型商场、机场、火车站、露天市场 、加油站、旧建筑改造等的屋面系统,方便快捷组装减少废料产生,废料可重复利用,绿色环保,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下半承件、11-底板、12-下夹片、13-托板、14-下弯边、15-下棘爪、2-上半扣件、21-顶板、22-上夹片、23-卡边、24-卡头、25-加强板、26-上棘爪、3-屋面板、4-防水膨胀橡胶条、5-屋面檩条、6-连接件、7-预留膨胀缝、8-覆盖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3所示,一种蝶形铝制连接件,包括铝制并配合的下半承件1和上半扣件2,所述下半承件包括底板11和底板中部向上伸出的两道间隔设置的竖向的下夹片12,所述底板的两个端部分别上凸弯折形成两个水平的托板13,所述托板13的两个端部竖直向下弯折形成下弯边14,所述下夹片12的上半部内侧表面设有向下凸立锯齿状的下棘爪15。
所述上半扣件2包括顶板21和顶板中部向下伸出的两道间隔设置的竖向的上夹片22,所述顶板的两个端部分别向下弧形弯折形成两个弧形的卡边23,所述卡边23的端部水平向内弯折形成卡头24,所述上夹片22之间设有水平的加强板25,所述上夹片22的下半部内侧表面设有向上凸立锯齿状的上棘爪26。
所述下夹片12的宽度大于上夹片22的宽度,所述上夹片22伸入下夹片12之间向下单向滑动,所述上棘爪26向下与下棘爪15咬合卡固。
所述下弯边14的下端面与底板11的下侧表面平齐。所述卡边23的外侧表面与下弯边14的外侧表面平齐。
实施例参见图2-3所示,这种包括蝶形铝制连接件的连接结构,还包括屋面板3、防水膨胀橡胶条4、屋面檩条5和连接件6。
所述下半承件1和上半扣件2均沿屋面板3通长设置。
所述下半承件1的下夹片12之间、底板11中央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屋面檩条5的顶部,所述屋面板3水平插入托板13的上侧、下夹片12的外侧,屋面板3的端面与下夹片12的外侧表面顶紧。
所述屋面板3的上侧与顶板21的下方之间塞入沿屋面板3通长设置的防水膨胀橡胶条4,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4的外侧表面通过卡头24限位固定。
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4的宽度大于托板的宽度。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4的内侧与下夹片12之间预留膨胀缝7,所述防水膨胀橡胶条4的上方与顶板21之间也预留膨胀缝7。
本实施例中,所述屋面板3为非直立锁边聚碳酸酯中空板。所述屋面板3伸入蝶形铝制连接件的部分掀起覆盖膜8。所述连接件6为防水自攻钉。所述屋面檩条5为方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沿屋面板上面直立锁边揭起100mm覆盖膜8,防止安装过程中连接件压住覆盖膜。
步骤二,将蝶形铝制连接件的下半承件1通过连接件固定到方管上,有弧度的部位蝶形铝制连接件需要预先弯曲。
步骤三:将屋面板放置于托板的上方,并将防水膨胀橡胶条置于屋面板上方。
步骤四:将屋面板与防水膨胀橡胶条的位置调整好后,将上半扣件2向下扣接调整扣接深度,通过仿照棘轮机构原理设计的连接方式,上棘爪26向下与下棘爪15咬合卡固,将板材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