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34434U - 便携收纳盒 - Google Patents
便携收纳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34434U CN209834434U CN201920492823.9U CN201920492823U CN209834434U CN 209834434 U CN209834434 U CN 209834434U CN 201920492823 U CN201920492823 U CN 201920492823U CN 209834434 U CN209834434 U CN 2098344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ring
- box body
- rubber sealing
- ring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收纳盒,包括收纳盒体、收纳盖体以及密封结构,收纳盒体包括盒体底板以及盒体外筒,盒体外筒包括主体筒段以及密封筒段,密封筒段截面形状的宽度从下往上渐缩设置,密封结构包括从上往下设置并一体设置的硬胶密封环和软胶密封环,硬胶密封环的截面形状呈U型,且U口朝下设置,软胶密封环连接于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并密封硬胶密封环的U口,软胶密封环的外环面与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的外侧口沿,而软胶密封环的内环面与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的内侧口沿。便携收纳盒提高了密封性。相对于现有技术,该便携收纳盒提高了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收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收纳盒。
背景技术
便携收纳盒,如便当盒等,包括收纳盒体、与收纳盒体盖合配合的收纳盖体以及位于收纳盒体和收纳盖体之间的密封圈,收纳盒体包括盒体底板以及连接于盒体底板周沿并向上延伸形成且呈筒状设置的盒体外筒,收纳盖体用于遮盖收纳腔腔口的盖体顶板并用于与收纳盒体扣接配合,密封圈的形状与盒体外筒的截面形状对应,密封圈位于盒体外筒和盖体顶板之间,密封圈仅是抵触到盒体外筒的上侧端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便携收纳盒依次存在密封效果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便携收纳盒,其旨在解决密封效果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携收纳盒,包括:
收纳盒体,包括盒体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盒体底板周沿并向上延伸形成且呈筒状设置的盒体外筒,所述盒体外筒包括从下往上设置并依次连接的主体筒段以及密封筒段,所述密封筒段截面形状的宽度从下往上渐缩设置;
收纳盖体,用于遮盖所述盒体外筒上侧筒口的盖体顶板并用于与收纳盒体扣接配合;
密封结构,呈环状设置,包括从上往下设置并一体设置的硬胶密封环和软胶密封环,所述硬胶密封环为由硬质塑胶制成的硬胶密封环,所述硬胶密封环的截面形状呈U型,且U口朝下设置,所述软胶密封环连接于所述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并密封所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所述软胶密封环为由弹性塑胶制成的软胶密封环,所述硬胶密封环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软胶密封环的外环面与所述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的外侧口沿,而所述软胶密封环的内环面与所述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的内侧口沿;
其中,在所述收纳盖体扣接至所述收纳盒体时,所述密封筒段抵触所述软胶密封环并迫使所述软胶密封环发生弹性形变,且置入到所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内。
可选地,所述软胶密封环为由气象硅胶制成的软胶密封环。
可选地,所述硬胶密封环为由聚丙烯制成的硬胶密封环。
可选地,所述收纳盒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盒体外筒周侧并向外周延伸形成且呈环状设置的盒端卡勾;
所述收纳盖体包括呈板状设置并能够遮盖收纳腔腔口的盖体顶板、连接于所述盖体顶板周侧并向下延伸形成且呈筒状设置的连接筒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筒下侧筒口并向内延伸并呈环状设置且用于与所述盒端卡勾扣接配合的盖端卡勾,所述连接筒在受到侧向外力作用时使能发生弯曲,而在外力撤销时能够复位,其中,所述盖端卡勾和所述盒端卡勾扣接时限制所述盖体顶板和所述收纳盒体分离。
可选地,所述硬胶密封环的外环面与所述连接筒的内筒壁向贴合,所述硬胶密封环的上侧面与所述盖体顶板的下板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收纳盒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盒体底板下板面并呈环形设置的防损凸环,所述防损凸环的外环面与所述硬胶密封环的内环面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盖体顶板、所述连接筒、所述盖端卡勾和所述防损凸环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主体筒段的截面形状的宽度从下往上渐缩设置。
可选地,所述盒体底板、所述盒体外筒和所述盒端卡勾一体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也即是在收纳盖体扣接至收纳盒体时,由于密封筒段抵触软胶密封环并迫使软胶密封环发生弹性形变,且置入到硬胶密封环的U口内,这样,软胶密封环会同时挤压到密封筒段的外侧面、上侧面和下侧面,也即是软胶密封环会在挤压盒体外筒的上侧端面的同时,还挤压盒体外筒上部的外侧筒面和内侧筒,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便携收纳盒的密封效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软胶密封环连接于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硬胶密封环和软胶密封环将共同形成一个环形的密闭空间,在软胶密封环受到挤压时,该密封空间内的空气也将受到压缩,此时,在密封空间内受压缩的空气将增加软胶密封环对盒体外筒的挤压力,使得软胶密封环对盒体外筒的挤压力包括软胶密封环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以及受压缩的空气的作用力,这进一步提高了便携收纳盒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收纳盒的剖视图,其中,收纳盖体尚未扣合至收纳盒体;
图2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便携收纳盒的剖视图,其中,收纳盖体已扣合至收纳盒体;
图4是图3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收纳盒体 | ||
110 | 盒体底板 | ||
120 | 盒体外筒 | ||
121 | 主体筒段 | 122 | 密封筒段 |
130 | 盒端卡勾 | ||
200 | 收纳盖体 | ||
210 | 盖体顶板 | 220 | 连接筒 |
230 | 盖端卡勾 | 240 | 防损凸环 |
300 | 密封结构 | ||
310 | 硬胶密封环 | 320 | 软胶密封环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和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收纳盒,如便携饭盒等。
请参阅图1至图4,该便携收纳盒包括收纳盒体100、收纳盖体200和密封结构300。
收纳盒体100包括盒体底板110以及连接于盒体底板110周沿并向上延伸形成且呈筒状设置的盒体外筒120,盒体外筒120与盒体底板110共同形成开口向上并用于存放物料的开口腔。在本实用新型中,盒体外筒120的筒形可为圆形,也可为矩形,具体地,盒体外筒120包括从下往上设置并依次连接的主体筒段121以及密封筒段122,密封筒段122截面形状的宽度从下往上渐缩设置。在材料选择上,收纳盒体100可以为高强度、耐高温玻璃,也可以为陶瓷材料。
收纳盖体200用于遮盖盒体外筒120上侧筒口的盖体顶板210并用于与收纳盒体100扣接配合。
密封结构300呈环状设置,用于密封收纳盒体100和收纳盖体200的抵接处。具体地,密封结构300包括从上往下设置并一体设置的硬胶密封环310和软胶密封环320,硬胶密封环310为由硬质塑胶制成的硬胶密封环310,硬胶密封环310的截面形状呈U型,且U口朝下设置,软胶密封环320连接于述硬胶密封环310的U口,并密封硬胶密封环310的U口,软胶密封环320为由弹性塑胶制成的软胶密封环320,硬胶密封环310由硬质材料制成,软胶密封环320的外环面与述硬胶密封环310的U口的外侧口沿,而软胶密封环320的内环面与述硬胶密封环310的U口的内侧口沿,密封结构300的截面形状也呈环形。
其中,在收纳盖体200扣接至收纳盒体100时,密封筒段122抵触软胶密封环320并迫使软胶密封环320发生弹性形变,且置入到硬胶密封环310的U口内。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也即是在收纳盖体200扣接至收纳盒体100时,由于密封筒段122抵触软胶密封环320并迫使软胶密封环320发生弹性形变,且置入到硬胶密封环310的U口内,这样,软胶密封环320会同时挤压到密封筒段122的外侧面、上侧面和下侧面,也即是软胶密封环320会在挤压盒体外筒120的上侧端面的同时,还挤压盒体外筒120上部的外侧筒面和内侧筒,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便携收纳盒的密封效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软胶密封环320连接于述硬胶密封环310的U口,硬胶密封环310和软胶密封环320将共同形成一个环形的密闭空间,在软胶密封环320受到挤压时,该密封空间内的空气也将受到压缩,此时,在密封空间内受压缩的空气将增加软胶密封环320对盒体外筒120的挤压力,使得软胶密封环320对盒体外筒120的挤压力包括软胶密封环320的自身弹性恢复力以及受压缩的空气的作用力,这进一步提高了便携收纳盒的密封效果。
另外,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也即是在将收纳盖体200扣接至收纳盒体100的过程中,硬胶密封环310通常不发生形变,而仅是软胶密封环320发生弹性形变,且在解除收纳盖体200与收纳盒体100的扣接时,软胶密封环320能形变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软胶密封环320优选为由硅胶制成的软胶密封环320,而硬胶密封环310优选为由聚丙烯制成的硬胶密封环310。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密封结构300可采用双色注塑的方式成型。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纳盒体100还包括连接于盒体外筒120周侧并向外周延伸形成且呈环状设置的盒端卡勾130。
而收纳盖体200包括呈板状设置并能够遮盖收纳腔腔口的盖体顶板210、连接于盖体顶板210周侧并向下延伸形成且呈筒状设置的连接筒220以及连接于连接筒220下侧筒口并向内延伸并呈环状设置且用于与盒端卡勾130扣接配合的盖端卡勾230,连接筒220在受到侧向外力作用时使能发生弯曲,而在外力撤销时能够复位,其中,盖端卡勾230和盒端卡勾130扣接时限制盖体顶板210和收纳盒体100分离。
基于此结构设计,当需要将收纳盖体200扣接至收纳盒体100时,先让盖端卡勾230的一侧搭扣到盒端卡勾130的一侧,然后再对盖端卡勾230的另一侧施加向下的外力迫使连接筒220发生弯曲,以让盖端卡勾230整体扣合至盒端卡勾130,而当需要解除收纳盖体200与收纳盒体100的扣接时,只需让盖端卡勾230的一侧施加外力,迫使连接筒220发生形变,并使盖端卡勾230部分解除与盒端卡勾130的扣合,然后再对盖端卡勾230施加向上的外力,即可解除收纳盖体200与收纳盒体100的扣接,这个操作过程简单便捷。
且基于此结构设计,收纳盖体200不易出现损坏,有利于提高耐用性。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硬胶密封环310的外环面与连接筒220的内筒壁向贴合,硬胶密封环310的上侧面与盖体顶板210的下板面相贴合。通过硬胶密封环310的外环面与连接筒220的内筒壁向贴合,对密封结构300起到定位的作用,这样,在将收纳盖体200扣接至收纳盒体100的过程中,能够有些避免密封结构300与盒体外筒120出现错位的情况。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收纳盒体100还包括连接于盒体底板110下板面并呈环形设置的防损凸环240,防损凸环240的外环面与硬胶密封环310的内环面相贴合。基于此结构设计,该防损凸环240限制硬胶密封环310向内侧移动,这样,在将收纳盖体200扣接至收纳盒体100的过程中,当密封筒段122挤压到软胶密封环320偏向硬胶密封环310的一侧时,此时,硬胶密封环310会受到侧向作用力,而由于防损凸环240的设置,硬胶密封环310受到的侧向作用力将被防损凸环240抵消,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硬胶密封环310出现损坏的情况。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体筒段121的截面形状的宽度从下往上渐缩设置。基于此结构设计,在将密封结构300装配至收纳盖体200时,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盖体顶板210、连接筒220、盖端卡勾230和防损凸环240一体结构。这样,有利于提高收纳盒体100的整体机械强度。
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盒体底板110、盒体外筒120和盒端卡勾130一体结构。这样,有利于提高收纳盖体200的整体机械强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便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纳盒体,包括盒体底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盒体底板周沿并向上延伸形成且呈筒状设置的盒体外筒,所述盒体外筒包括从下往上设置并依次连接的主体筒段以及密封筒段,所述密封筒段截面形状的宽度从下往上渐缩设置;
收纳盖体,用于遮盖所述盒体外筒上侧筒口的盖体顶板并用于与收纳盒体扣接配合;
密封结构,呈环状设置,包括从上往下设置并一体设置的硬胶密封环和软胶密封环,所述硬胶密封环为由硬质塑胶制成的硬胶密封环,所述硬胶密封环的截面形状呈U型,且U口朝下设置,所述软胶密封环连接于所述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并密封所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所述软胶密封环为由弹性塑胶制成的软胶密封环,所述硬胶密封环由硬质材料制成,所述软胶密封环的外环面与所述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的外侧口沿,而所述软胶密封环的内环面与所述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的内侧口沿;
其中,在所述收纳盖体扣接至所述收纳盒体时,所述密封筒段抵触所述软胶密封环并迫使所述软胶密封环发生弹性形变,且置入到所述硬胶密封环的U口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密封环为由气象硅胶制成的软胶密封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密封环为由聚丙烯制成的硬胶密封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盒体外筒周侧并向外周延伸形成且呈环状设置的盒端卡勾;
所述收纳盖体包括呈板状设置并能够遮盖收纳腔腔口的盖体顶板、连接于所述盖体顶板周侧并向下延伸形成且呈筒状设置的连接筒以及连接于所述连接筒下侧筒口并向内延伸并呈环状设置且用于与所述盒端卡勾扣接配合的盖端卡勾,所述连接筒在受到侧向外力作用时使能发生弯曲,而在外力撤销时能够复位,其中,所述盖端卡勾和所述盒端卡勾扣接时限制所述盖体顶板和所述收纳盒体分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胶密封环的外环面与所述连接筒的内筒壁向贴合,所述硬胶密封环的上侧面与所述盖体顶板的下板面相贴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体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盒体底板下板面并呈环形设置的防损凸环,所述防损凸环的外环面与所述硬胶密封环的内环面相贴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顶板、所述连接筒、所述盖端卡勾和所述防损凸环一体结构。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筒段的截面形状的宽度从下往上渐缩设置。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底板、所述盒体外筒和所述盒端卡勾一体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2823.9U CN209834434U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便携收纳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2823.9U CN209834434U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便携收纳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34434U true CN209834434U (zh) | 2019-12-24 |
Family
ID=68911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92823.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834434U (zh) | 2019-04-10 | 2019-04-10 | 便携收纳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344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0718A (zh) * | 2020-07-28 | 2020-12-04 | 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灌胶防水型火灾探测器终端盒 |
US11820559B2 (en) | 2021-10-15 | 2023-11-21 | Blackberry Limited | Waterproof container |
-
2019
- 2019-04-10 CN CN201920492823.9U patent/CN2098344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040718A (zh) * | 2020-07-28 | 2020-12-04 | 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灌胶防水型火灾探测器终端盒 |
US11820559B2 (en) | 2021-10-15 | 2023-11-21 | Blackberry Limited | Waterproof container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648004B1 (ko) | 진공밸브 작동식의 밀폐 용기 뚜껑 | |
CN113562324B (zh) | 弹性部件及包括其的泵组件 | |
KR200465659Y1 (ko) | 링 플립-탑 튜브용기 | |
CN209834434U (zh) | 便携收纳盒 | |
US7104426B2 (en) | Dispensing container | |
US3531013A (en) | Container closure having fastening means | |
US20130175271A1 (en) | Button type container cap | |
JP5380457B2 (ja) | エアゾール容器のシール構造、エアゾール容器、および、エアゾール容器の製造方法 | |
US6834772B1 (en) | Packaging | |
CN114174185A (zh) | 容器盖及与其结合的容器 | |
JP7622243B2 (ja) | ポンプ組立体 | |
CN207242462U (zh) | 一种密封容器 | |
JPH11321904A (ja) | 容器本体と蓋との密閉構造ならびにそのための容器本体および蓋 | |
CN201292074Y (zh) | 一种容器盖 | |
CN107878914A (zh) | 容器盖和真空保鲜容器 | |
CN215712884U (zh) | 密封件与白酒发酵槽车 | |
KR101511661B1 (ko) | 진공용기용 체크밸브 어셈블리 | |
KR101829130B1 (ko) | 밀폐용기의 뚜껑 밀착구조 | |
KR200459770Y1 (ko) | 용기뚜껑 | |
JP5001680B2 (ja) | チューブ容器用の加圧容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加圧式チューブ製品 | |
CN108639548A (zh) | 滑轨式负压密封罐盖及滑轨式负压密封罐 | |
US20090223988A1 (en) | Can comprising metal or plastic | |
CN211269038U (zh) | 简易结构的全塑真空膏霜瓶 | |
US20170313481A1 (en) | Lid of fermented beverage container | |
JP4075095B2 (ja) | 合成樹脂製容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