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813661U -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813661U CN209813661U CN201920490738.9U CN201920490738U CN209813661U CN 209813661 U CN209813661 U CN 209813661U CN 201920490738 U CN201920490738 U CN 201920490738U CN 209813661 U CN209813661 U CN 2098136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 axle
- electric drive
- wheel
- side electric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减振器和气囊总成以轮边电驱动桥的中心为中心左右及前后对称布置,减振器和气囊总成均安装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上,气囊总成的左右中心距为1510~1580mm;下推力杆采用V型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的前方,一端与轮边电驱动桥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整车车架上,两个下推力杆的夹角呈60°;上推力杆采用平行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的前方;轮边电驱动桥上装有高度传感器总成及横向稳定杆。本实用新型有利于缩短整车开发匹配周期,可精简整车零件数量,节省成本,能实现整车底盘高度可调,改善整车平顺性,有利于保证整车侧倾稳定性,考虑适应整车的不同布置要求,可以实现横向稳定杆前置或者后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出行服务的实施意见》中明确了推进交通运输无障碍出行服务的行动纲领,鼓励具备条件的城市新增公交车辆优先选择低地板公交车,到2020年,500万人口以上城市新增公交车辆全部实现低地板化。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持续推进,城市公交车辆的纯电化和低地板化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CN104908581A、CN102139628A和CN107284214A分别从增大速比、方便电机拆卸和维护、降低加工制造难度、减少成本等方面考虑,都提出了一种轮边电驱动桥方案。但以上方案均未考虑轮边电驱动桥如何与悬架匹配,以满足整车的不同布置和性能要求,特别是保证整车侧倾稳定性。因此,往往需要整车厂另行考虑悬架匹配和横向稳定杆布置,导致开发周期和研发成本均大幅增加。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以有效提高电驱动桥与悬架的集成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减振器和气囊总成以轮边电驱动桥的中心为中心左右及前后对称布置,减振器和气囊总成均安装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上,气囊总成的左右中心距为1510~1580mm;下推力杆采用V型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的前方,一端与轮边电驱动桥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整车车架上,两个下推力杆的夹角呈60°;上推力杆采用平行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的前方;轮边电驱动桥上装有高度传感器总成及横向稳定杆。
所述气囊总成通过垫块安装到轮边电驱动桥上,垫块为方块和圆盘焊接在一起的拼焊结构,垫块焊接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上,气囊总成通过螺纹连接到垫块上。
所述高度传感器总成左右对称装在轮边电驱动桥的后方,高度传感器总成通过支座二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上,摆杆组件与支座二垂直,摆杆组件下端固定在支座二上,高度传感器的一端与摆杆组件的上端连接,高度传感器的另一端固定在整车车架或车身上。
所述轮边电驱动桥的后方布置有横向稳定杆,采用铸造加工的支座一通过四个法兰螺栓左右两边对称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上,横向稳定杆的两个耳部与支座一固定,并采用双螺母结构拧紧防松。
所述横向稳定杆也可采用前置,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的前方,支座三为底座和销轴焊接在一起的拼焊结构,支座三通过四个法兰螺栓左右两边对称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上,吊杆组件的下端连接在支座三的销轴上,吊杆组件的上端与横向稳定杆连接在一起,并采用双螺母结构拧紧防松。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电驱动桥与悬架总成的集成设计,有利于缩短整车开发匹配周期;采用电驱动桥与悬架总成集成供货,有利于精简整车零件数量,节省成本;采用空气悬架并带高度传感器总成,有利于实现整车底盘高度可调,改善整车平顺性;增加了横向稳定杆设计,有利于保证整车侧倾稳定性;同时,考虑适应整车的不同布置要求,可以实现横向稳定杆前置或者后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A。
图3为图1的局部主视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稳定杆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支座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局部放大图B。
图中:1.轮边电驱动桥;2.减振器;3.气囊总成;4.下推力杆; 5.上推力杆;6.六角头螺栓一;7.支座一;8.横向稳定杆;9.复合衬套;10.高度传感器总成; 11.高度传感器;12.摆杆组件;13.支座二;14.短螺栓;15.垫块;16.方块;17.圆盘;18.支座三;19.底座;20.销轴;21.法兰螺栓;22.厚六角螺母;23.薄六角螺母;24.六角头螺栓二;25.吊杆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轮边电驱动桥1、减振器2、气囊总成3、下推力杆4、上推力杆5,横向稳定杆8和高度传感器总成10。轮边电驱动桥1上安装有四个减振器2,减振器2的一端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另一端固定在整车车架上,减振器2以轮边电驱动桥1的中心为中心采用左右及前后对称布置,有利于承载均匀;下推力杆4采用V型布置,两个下推力杆的夹角呈60°,有利于承担传递侧向力,下推力杆4的一端通过两个六角头螺栓一6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另一端固定在整车车架上;上推力杆5采用平行布置,仅承担传递纵向力,两个上推力杆5与轮边电驱动桥1之间通过六角头螺栓紧固。
横向稳定杆8采用后置,相对于整车,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1的后方。支座一7采用铸件加工,通过四个法兰螺栓21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左右两边对称布置,横向稳定杆8的两个耳部安装有复合衬套9,六角头螺栓二24的杆部穿过支座一7、横向稳定杆8的耳部、复合衬套9,并在杆部先后拧紧厚六角螺母22和薄六角螺母23,采用双螺母结构进行防松。
本实用新型的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带有高度调节装置,可以通过气囊充放气,以实现整车底盘高度可调,气囊总成3的左右中心距为1510~1580mm,接近轮距,可提高系统的侧倾角刚度,有利于提高整车侧倾稳定性。四个气囊总成3的一端安装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另一端固定在整车车架上。为了避免气囊总成3与轮边电驱动桥1直接固定,存在干涉风险,在中间增加了垫块15,垫块15由方块16和圆盘17通过焊接组成为一体,有利于降低成本,垫块15的中间加工有M18x1.5的螺纹通孔,气囊总成3通过螺纹联接到垫块15上,以方便气囊总成3的维护更换,垫块15与轮边电驱动桥1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有利于保证安装可靠。支座二13利用两个短螺栓14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为左右对称结构布置,支座二13上安装固定高度传感器总成10,高度传感器总成10包含高度传感器11和摆杆组件12,所述高度传感器总成10左右对称装在轮边电驱动桥1的后方,摆杆组件12与支座二13垂直,摆杆组件12下端固定在支座二13上,高度传感器11的一端与摆杆组件12的上端连接,高度传感器11的另一端固定在整车车架或车身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横向稳定杆8也可采用前置,相对于整车,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1的前方。支座三18采用拼焊结构,包括底座19和销轴20,焊接完成后的支座三18通过四个法兰螺栓21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采用左右两边对称布置,吊杆组件25的下端连接在支座三18的销轴20上,采用六角头螺栓二24进行防松,吊杆组件25的上端与横向稳定杆8连接在一起,并采用六角头螺栓二24、厚六角螺母22和薄六角螺母23进行紧固防松。
Claims (5)
1.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减振器(2)和气囊总成(3)以轮边电驱动桥(1)的中心为中心左右及前后对称布置,减振器(2)和气囊总成(3)均安装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气囊总成(3)的左右中心距为1510~1580mm;下推力杆(4)采用V型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1)的前方,一端与轮边电驱动桥(1)连接,另一端固定在整车车架上,两个下推力杆(4)的夹角呈60°;上推力杆(5)采用平行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1)的前方;轮边电驱动桥(1)上装有高度传感器总成(10)及横向稳定杆(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总成(3)通过垫块(15)安装到轮边电驱动桥(1)上,垫块(15)为方块(16)和圆盘(17)焊接在一起的拼焊结构,垫块(15)焊接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气囊总成(3)通过螺纹连接到垫块(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传感器总成(10)左右对称装在轮边驱动桥(1)的后方,高度传感器总成(10)通过支座二(13)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摆杆组件(12)与支座二(13)垂直,摆杆组件(12)下端固定在支座二(13)上,高度传感器(11)的一端与摆杆组件(12)的上端连接,高度传感器(11)的另一端固定在整车车架或车身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电驱动桥(1)的后方布置有横向稳定杆(8),采用铸造加工的支座一(7)通过四个法兰螺栓(21)左右两边对称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横向稳定杆(8)的两个耳部与支座一(7)固定,并采用双螺母结构拧紧防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稳定杆(8)采用前置,布置在轮边电驱动桥(1)的前方,支座三(18)为底座(19)和销轴(20)焊接在一起的拼焊结构,支座三(18)通过四个法兰螺栓(21)左右两边对称固定在轮边电驱动桥(1)上,吊杆组件(25)的下端连接在支座三(18)的销轴(20)上,吊杆组件(25)的上端与横向稳定杆(8)连接在一起,并采用双螺母结构拧紧防松。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0738.9U CN209813661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490738.9U CN209813661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813661U true CN209813661U (zh) | 2019-12-20 |
Family
ID=68879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490738.9U Active CN209813661U (zh) | 2019-04-12 | 2019-04-12 |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81366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1379A (zh) * | 2019-04-12 | 2020-07-03 |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
-
2019
- 2019-04-12 CN CN201920490738.9U patent/CN2098136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1379A (zh) * | 2019-04-12 | 2020-07-03 |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6101700A1 (zh) | 轮梁式无桥车架 | |
CN101624068B (zh) | 车身后部构造 | |
CN202863555U (zh) | 一种低入口及全桁架结构的高效电动客车底盘 | |
CN210149098U (zh) |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后悬架系统 | |
CN206678715U (zh) | 一种用于乘用车后驱动轮的独立悬架系统 | |
WO2021135158A1 (zh) | 一种单轴胶轮转向架 | |
CN201189870Y (zh) | 动力转向架 | |
CN203854440U (zh) | 一种适用于轻型卡车的独立悬架 | |
CN203401898U (zh) | 一种汽车独立后悬架 | |
CN107554543B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铰接式有轨电车转向架 | |
CN104554324A (zh) | 一种整体式构架及转向架 | |
CN203581101U (zh) | 一种车身拖曳臂安装点结构 | |
CN209813661U (zh) |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 |
CN210760981U (zh) | 一种平台化新能源汽车前悬架总成 | |
CN203666319U (zh) | 中型客车用低地板四连杆前空气悬架 | |
CN202175096U (zh) | 大型矿用自卸车前桥对称四连杆转向总成 | |
CN111361379A (zh) | 一种轮边电驱动桥集成空气悬架系统 | |
CN203372253U (zh) | 轨道车辆转向架制动器安装结构 | |
CN204341194U (zh) | 轮梁式无桥车架 | |
CN202115579U (zh) | 一种双摆臂独立悬挂前桥 | |
CN206841112U (zh) | 一种低速电动四轮车前承载减震装置 | |
CN216102110U (zh) | 高速动车组轴箱内置式非动力转向架用构架装置 | |
CN201071075Y (zh) | 发动机前置式三桥客车 | |
CN201325558Y (zh) | 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悬挂结构 | |
CN201077482Y (zh) | 双前轴单后桥式客车底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