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70088U - 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70088U CN209770088U CN201822243901.XU CN201822243901U CN209770088U CN 209770088 U CN209770088 U CN 209770088U CN 201822243901 U CN201822243901 U CN 201822243901U CN 209770088 U CN209770088 U CN 2097700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haust
- pot
- rod
- hole
- se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包括提锅本体、提锅盖和排气机构,提锅本体的顶端与提锅盖的底端螺纹连接,提锅盖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排气机构嵌设在固定孔的内部,排气机构包括排气外壳、排气杆、运动凹槽和复位弹簧,排气外壳固定在固定孔的内部,运动凹槽开设在排气外壳顶部的中央,运动凹槽插接与排气杆的背部,排气杆的底端通过复位弹簧与运动凹槽内腔的底端弹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需要打开提锅旋盖的时候,先将排气杆旋转90°,这时向下按压排气杆,使得第二排气孔的底端与第一排气孔的顶端相通,这时在保温桶内腔负压的作用下,外界空气与内部空气相通,使得保温桶的内外气压平衡,从而可以顺利拧开保温桶旋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气结构,具体为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
背景技术
保温桶,俗称生财桶,是带盖水桶的一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树脂材料的,一种是不锈钢材质的。不用插电,保温时间约为6小时,保冷时间可达12小时以上,是上班族经常使用的餐具。
目前,对于容量超过1.5升保温桶来讲,经常会出现因为热汤类的食物盛在里面,在食物降温冷却的过程中空腔产生负压导致盖子难以旋开,跟人们带来很多的不便。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包括提锅本体、提锅盖和排气机构,所述提锅本体的内部嵌设有钢体内胆,所述提锅本体的顶端与提锅盖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提锅盖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排气机构嵌设在固定孔的内部,所述排气机构包括排气外壳、排气杆、运动凹槽和复位弹簧,所述排气外壳固定在固定孔的内部,所述运动凹槽开设在排气外壳顶部的中央,所述运动凹槽插接与排气杆的背部,所述排气杆的底端通过复位弹簧与运动凹槽内腔的底端弹性连接,所述运动凹槽的侧壁对称开设有活动槽,位于活动槽一端的所述运动凹槽的侧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排气杆侧壁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排气外壳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排气杆的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排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孔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排气外壳呈台阶型且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匹配设置,所述排气外壳台阶的顶部固定设有密封胶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杆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呈碗型且插槽的表面固定设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气杆的外表面固定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对应第二排气孔处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槽为圆环型滑槽,且活动槽为四分之一圆弧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的深度大于第一排气孔顶部与第二排气孔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排气杆底端与运动凹槽底端的距离也大于第一排气孔顶部与第二排气孔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排气孔呈倒T型,所述第二排气孔底部的两端与两个第一排气孔的顶部相匹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排气孔的背部填充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无纺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通过设有排气外壳和排气杆,在需要打开提锅旋盖的时候,先将排气杆旋转90°,使限位块对准限位槽,这时向下按压排气杆,使得第二排气孔的底端与第一排气孔的顶端相通,这时在保温桶内腔负压的作用下,外界空气与内部空气相通,使得保温桶的内外气压平衡,从而可以顺利拧开保温桶旋盖。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的排气机构正视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的排气机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的排气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的固定孔侧视剖面图。
图中:1、提锅本体;101、钢体内胆;2、提锅盖;3、排气机构;301、排气外壳;302、排气杆;303、运动凹槽;304、复位弹簧;4、固定孔;5、活动槽;6、限位槽;7、限位块;8、第一排气孔;9、第二排气孔;10、密封胶圈;11、插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包括提锅本体1、提锅盖2和排气机构3,提锅本体1的内部嵌设有钢体内胆101,提锅本体1的顶端与提锅盖2的底端螺纹连接,提锅盖2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4,排气机构3嵌设在固定孔4的内部,排气机构3包括排气外壳301、排气杆302、运动凹槽303和复位弹簧304,排气外壳301固定在固定孔4的内部,运动凹槽303开设在排气外壳301顶部的中央,运动凹槽303插接与排气杆302的背部,排气杆302的底端通过复位弹簧304与运动凹槽303内腔的底端弹性连接,运动凹槽303的侧壁对称开设有活动槽5,位于活动槽5一端的运动凹槽303的侧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6,排气杆302侧壁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限位块7,排气外壳30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排气孔8,排气杆302的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排气孔9。
其中,固定孔4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排气外壳301呈台阶型且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匹配设置,排气外壳301台阶的顶部固定设有密封胶圈10,排气外壳301与固定孔4通过螺纹进行连接,方便排气外壳301的安装和拆卸清洗。
其中,排气杆302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1,插槽11呈碗型且插槽11的表面固定设有防滑垫,设置插槽11可以方便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到插槽11中,便于用力旋转排气杆302。
其中,排气杆30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密封垫,密封垫对应第二排气孔9处开设有通孔,在排气杆302的外表面设置密封垫,可以对排气外壳301与排气杆302进行有效的密封,保证保温桶的整体密封性。
其中,活动槽5为圆环型滑槽,且活动槽5为四分之一圆环型,活动槽5呈四分之一圆环型可以方便对限位块7进行限位,并且保证限位块7的正常的旋转。
其中,限位槽6的深度大于第一排气孔8顶部与第二排气孔9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排气杆302底端与运动凹槽303底端的距离也大于第一排气孔8顶部与第二排气孔9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这样可以保证排气杆302运动到位时,第一排气孔8与第二排气孔9顺利的相通保证提锅本体1内外的空气交换。
其中,第二排气孔9呈倒T型,第二排气孔9底部的两端与两个第一排气孔8的顶部相匹配设置,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排气孔8与第二排气孔9顺利的配合,使得提锅本体1内外的空气顺利流通。
其中,第二排气孔9的背部填充有过滤层,过滤层为无纺布层,在第二排气孔9的内部设置过滤层可以保证在进行空气交换时,可以有效的对空气进行的过滤,保证钢体内胆101内部食物的干净。
工作时,首先将手指插入到插槽11中,进而用力旋转排气杆302,插槽11呈碗型且插槽11的表面固定设有防滑垫,可以方便使用者将手指插入到插槽11中,便于用力旋转排气杆302,通过限位块7与活动槽5的配合将排气杆302旋转90度,这时限位块7运动到限位槽6的顶部,这时就可以向下按压排气杆302,排气杆302开始压缩复位弹簧304,使复位弹簧304对排气杆302施加一个向上的弹力,直到第二排气孔9与第一排气孔8相通,这时在保温桶内腔负压的作用下,外界空气与内部空气相通,使得保温桶的内外气压平衡,当空气压力平衡之后,松开手这时排气杆302在复位弹簧304的弹力作用下,排气杆302向上运动直到限位块7的顶端与活动槽5的顶端接触,在将排气杆302反向旋转90度,使排气杆302复位,这时就可以顺利拧开保温桶旋盖,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包括提锅本体(1)、提锅盖(2)和排气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锅本体(1)的内部嵌设有钢体内胆(101),所述提锅本体(1)的顶端与提锅盖(2)的底端螺纹连接,所述提锅盖(2)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4),所述排气机构(3)嵌设在固定孔(4)的内部,所述排气机构(3)包括排气外壳(301)、排气杆(302)、运动凹槽(303)和复位弹簧(304),所述排气外壳(301)固定在固定孔(4)的内部,所述运动凹槽(303)开设在排气外壳(301)顶部的中央,所述运动凹槽(303)插接与排气杆(302)的背部,所述排气杆(302)的底端通过复位弹簧(304)与运动凹槽(303)内腔的底端弹性连接,所述运动凹槽(303)的侧壁对称开设有活动槽(5),位于活动槽(5)一端的所述运动凹槽(303)的侧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6),所述排气杆(302)侧壁的两侧对称固定设有限位块(7),所述排气外壳(30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排气孔(8),所述排气杆(302)的顶部的中央开设有第二排气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4)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所述排气外壳(301)呈台阶型且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相匹配设置,所述排气外壳(301)台阶的顶部固定设有密封胶圈(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杆(302)顶端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1),所述插槽(11)呈碗型且插槽(11)的表面固定设有防滑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杆(302)的外表面固定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对应第二排气孔(9)处开设有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5)为圆环型滑槽,且活动槽(5)为四分之一圆弧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6)的深度大于第一排气孔(8)顶部与第二排气孔(9)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排气杆(302)底端与运动凹槽(303)底端的距离也大于第一排气孔(8)顶部与第二排气孔(9)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孔(9)呈倒T型,所述第二排气孔(9)底部的两端与两个第一排气孔(8)的顶部相匹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孔(9)的背部填充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为无纺布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43901.XU CN209770088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43901.XU CN209770088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70088U true CN209770088U (zh) | 2019-12-13 |
Family
ID=68791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43901.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70088U (zh) | 2018-12-29 | 2018-12-29 | 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70088U (zh) |
-
2018
- 2018-12-29 CN CN201822243901.XU patent/CN2097700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470495U (zh) | 一种多用内塞 | |
CN209770088U (zh) | 一种提锅旋盖排气结构 | |
CN207653963U (zh) | 一种杯盖 | |
CN104055416A (zh) | 节能式倒水锅 | |
CN214016975U (zh) | 一种茶水分离杯 | |
CN210354181U (zh) | 一种可自动弹开的保温杯 | |
CN213696463U (zh) | 一种多功能保温玻璃杯 | |
CN209750845U (zh) | 一种具有定量功能的调味瓶 | |
CN218074474U (zh) | 一种气压焖烧壶 | |
CN211244610U (zh) | 一种熬膏锅 | |
CN205285828U (zh) | 一种用于保温杯上的调温杯 | |
CN216221091U (zh) | 一种泡茶杯 | |
CN206729736U (zh) | 一种开盖保护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ih微压电饭煲 | |
CN213362643U (zh) | 一种用于汤婆子上的密封盖 | |
CN214856168U (zh) | 一种保温壶 | |
CN210961350U (zh) | 一种杯盖 | |
CN222425525U (zh) | 一种儿童用的饭盒 | |
CN213588040U (zh) | 一种烧水装置 | |
CN217090440U (zh) | 一种高强度数显玻璃保温壶 | |
CN214156925U (zh) | 一种便携式茶具 | |
CN204427492U (zh) | 一种杯子 | |
CN216822852U (zh) | 开关焖茶网 | |
CN221997512U (zh) | 一种基于三角圆柱杯把的杯子 | |
CN213488321U (zh) | 一种焖烧杯杯盖及焖烧杯 | |
CN217397399U (zh) | 一种防潮性能优异的陶瓷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