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9425U - 一种双层行李舱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行李舱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19425U CN209719425U CN201920110955.0U CN201920110955U CN209719425U CN 209719425 U CN209719425 U CN 209719425U CN 201920110955 U CN201920110955 U CN 201920110955U CN 209719425 U CN209719425 U CN 2097194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plate
- luggage compartment
- floor
- support
- brack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行李舱和汽车,所述行李舱包括地板、地毯以及支撑板;所述地板固定在行李舱底部;每侧支撑板的底部与地板固定,每侧的支撑板顶部相对地板位于地板的上方;所述左右两侧的承托平台配合用于为地毯提供第一位置处的承托;所述地板用于为地毯提供第二位置处的承托;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通过地毯在承托平台和地板之间切换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扩容方便快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特别是一种汽车行李舱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市场,很多车都取消了备胎,代之以充气泵、补胎液等随车工具。因此,多出来的行李舱空间如何得以利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专利号为201510599705.4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行李舱的盖板配合结构,所述汽车行李舱位于汽车的后排座椅的后方,且在汽车的后部车身的底板上形成有收纳空间,所述汽车行李舱具备与所述后部车身相配合而覆盖所述收纳空间的盖板,所述盖板包括盖板主体和配合部,所述配合部是通过与所述盖板主体的边缘一体成型后将所述盖板主体的边缘翻折而形成的,所述配合部通过翻折而形成为双层结构,通过该双层结构的配合部使所述盖板与所述后部车身相配合。所述盖板主体下凹形成盖板储物空间。在所述盖板储物空间设置有凸起的盖板横梁,通过所述盖板横梁将所述盖板储物空间划分为位于前方的第一空间和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后方的第二空间。
上述专利申请的方案仅仅是将现有的行李舱空间进行前后方向的分割,并未起到扩充行李舱的目的。
专利号为201520537438.3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舱体分层装置、行李舱及客车。该分层装置包括分隔体、连接件,连接件两端分别与分隔体和行李舱内壁上的固定座转动连接;令连接件绕其支点端转动,可使其变位端处于高低两个极限位置,当变位端处于其中一个极限位置时,可使行李舱呈两层结构,当变位端处于另一个极限位置时,可使行李舱呈单层结构。
上述专利申请使得行李舱在上下方向进行分割,有利于行李更加有序摆放,但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层行李舱,用于解决传统的行李舱无法很好地扩充行李舱空间且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行李舱,定义车身所在左右方向为行李舱的左右方向;
所述行李舱包括地板、地毯以及支撑板;
所述地板固定在行李舱底部;
所述支撑板包括结构对称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别位于地板的左侧和右侧;每侧支撑板的底部与地板固定,每侧的支撑板顶部相对地板位于地板的上方;
所述每侧的支撑板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贴合部和承托部;所述贴合部位于承托部的下方,且贴合部与支撑板的顶部附近的板面贴合;所述承托部包括承托平台,所述承托平台的下平面设置于支撑板顶部;
所述左右两侧的承托平台所提供的左右方向的间距小于地板左右方向的间距;所述地板的一侧与位于对侧的承托平台以及支撑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大于地毯在左右方向的长度;
所述左右两侧的承托平台配合用于为地毯提供第一位置处的承托;所述地板用于为地毯提供第二位置处的承托;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通过地毯在承托平台和地板之间切换实现。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义行李舱内部为支架的内部,行李舱外部为支架的外部;所述支架还包括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固连于承托面的外侧。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架设置于支撑板的外部,其中贴合部与支撑板的顶部附近的外板面贴合,承托平台相对设置于支撑板顶部的外侧。
与此同时,本实用新型开公开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行李舱。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双层的行李舱结构,可以有效地利用原先行李舱上用于放置备胎的空间,使得现有的带备胎空间设计的行李舱可以进行扩容;并且行李舱的结构简单,扩容方式快捷。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行李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行李舱的地毯处于不同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行李舱的地毯切换位置的过程示意图;
图4为行李舱容积提升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地毯1、右支撑板2、左支撑板3、地板4、支架5、地毯侧扣手6、地毯后扣手7、后背门槛8、后支架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双层行李舱,定义车身所在左右方向为行李舱的左右方向。
与传统的行李舱类似的,所述行李舱包括地板4、地毯1以及支撑板。传统的行李舱中,地板4与地毯1的之间通常是用于存放备胎的空间,如图4所示的C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目的在于用较为简单的方式对上述传统的行李舱进行改造,使得该存放备胎的空间可以得以利用。
而该空间的有效利用,必须让该空间得以释放,由于汽车尾部还设置有后背门槛8,该结构会从汽车尾部方向挡住该空间,因此,无法从尾部进行利用该空间。为此,发明人想到从汽车的上下方向进行操作。那么需要将位于上下方向的地毯1进行移开,以释放该空间。
然而,由于一般的地毯1无法折叠,因此地毯1移开的存放成为新的问题点。为此,发明人进一步想到将地毯1存放于地板上。为了实现上述构思,需要进一步设计支撑板的结构,使得地毯1在原位置和地板4之间的变化可操作。
因此,有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所述地板4固定在行李舱底部。所述支撑板包括结构对称的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2,所述左支撑板3和右支撑板2分别位于地板4的左侧和右侧。每侧支撑板的底部与地板4固定,每侧的支撑板顶部相对地板4位于地板4的上方。
所述每侧的支撑板上固定有支架5,所述支架5包括贴合部和承托部。所述贴合部位于承托部的下方,且贴合部与支撑板的顶部附近的板面贴合。所述承托部包括承托平台,所述承托平台的下平面设置于支撑板顶部。
所述左右两侧的承托平台所提供的左右方向的间距小于地板4左右方向的间距。所述地板4的一侧与位于对侧的承托平台以及支撑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大于地毯1在左右方向的长度。
所述左右两侧的承托平台配合用于为地毯1提供第一位置处的承托,即图2中字母A所示。所述地板4用于为地毯1提供第二位置处的承托,即图2中字母B所示。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通过地毯1在承托平台和地板4之间切换实现。
当需要从第一位置切换到第二位置时,只需将地毯1稍向一侧移动,使得地毯的一侧得以让开支架,此时将地毯1让开支架的一侧慢慢落下放置于地板4上对应侧,然后,将地毯1的另一侧沿着已放置好的一侧旋转落下置于地板4上即可。反向位置切换采用相反的操作即可。具体的操作可以利用地毯1上配置的地毯侧扣手6、地毯后扣手7等实现。
这里的第一位置通常由后排座椅放倒后能与行李箱地毯1保持纯平而确定。
这里的第二位置通常是由后地板4及工具盒(或其他用于存随车工具装置)所在空间的底部而确定。该位置在高度方向低于第一位置,且高度方向差值越大对提高行李舱容积效果更明显。同时,该空间也取决于原备胎尺寸等。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定义行李舱内部为支架5的内部,行李舱外部为支架5的外部。所述支架5还包括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固连于承托面的外侧。有了侧面板的支撑,可以使得地毯1在第一位置的左右方向得以固定,也同样使得在地板4从第二位置切换到第一位置时,首先上抬并作为转轴的一侧的地毯1具有更好地支撑。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地毯1支撑板美观,将支架5采用隐形设计,即所述支5架设置于支撑板的外部,其中贴合部与支撑板的顶部附近的外板面贴合,承托平台相对设置于支撑板顶部的外侧。
上述支架5一方面用于承托地毯1,另一方面还加强支撑板,因此,对支架5的强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5为一体结构的钣金件,钣金件易加工且强度适中,可以承担上述需求。
在某些具体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对支撑板进行支撑,所述支架5的贴合部至少贴合上半部分支撑板。
必要的时候,在汽车尾部靠近后背门槛8处的一侧,存在与上述左右支撑板作用类似的后支撑板,用于对地毯4提供位于车尾部的支撑,因此,同样的,后支撑板上也配置有与上述支架5类似的后支架9的结构。在具有上述后支架9的结构中,地毯4的位置切换基本同前述,只不过需要进一步让开后支架9进行切换。
对于拥有上述行李舱的汽车,可以有效地利用原先行李舱上用于放置备胎的空间,使得现有的带备胎空间设计的行李舱可以进行扩容;并且行李舱的结构简单,扩容方式快捷。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6)
1.一种双层行李舱,其特征在于:定义车身所在左右方向为行李舱的左右方向;
所述行李舱包括地板、地毯以及支撑板;
所述地板固定在行李舱底部;
所述支撑板包括结构对称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所述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分别位于地板的左侧和右侧;每侧支撑板的底部与地板固定,每侧的支撑板顶部相对地板位于地板的上方;
所述每侧的支撑板上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贴合部和承托部;所述贴合部位于承托部的下方,且贴合部与支撑板的顶部附近的板面贴合;所述承托部包括承托平台,所述承托平台的下平面设置于支撑板顶部;
所述左右两侧的承托平台所提供的左右方向的间距小于地板左右方向的间距;所述地板的一侧与位于对侧的承托平台以及支撑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均大于地毯在左右方向的长度;
所述左右两侧的承托平台配合用于为地毯提供第一位置处的承托;所述地板用于为地毯提供第二位置处的承托;所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切换通过地毯在承托平台和地板之间切换实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行李舱,其特征在于:定义行李舱内部为支架的内部,行李舱外部为支架的外部;所述支架还包括侧面板,所述侧面板固连于承托面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于支撑板的外部,其中贴合部与支撑板的顶部附近的外板面贴合,承托平台相对设置于支撑板顶部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条所述的双层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一体结构的钣金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行李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贴合部至少贴合上半部分支撑板。
6.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层行李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10955.0U CN209719425U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一种双层行李舱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110955.0U CN209719425U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一种双层行李舱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19425U true CN209719425U (zh) | 2019-12-03 |
Family
ID=68680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11095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719425U (zh) | 2019-01-23 | 2019-01-23 | 一种双层行李舱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1942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1483A (zh) * | 2020-03-13 | 2020-07-03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龙骨突式承托板、行李箱及汽车 |
-
2019
- 2019-01-23 CN CN201920110955.0U patent/CN2097194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1483A (zh) * | 2020-03-13 | 2020-07-03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龙骨突式承托板、行李箱及汽车 |
CN111361483B (zh) * | 2020-03-13 | 2021-08-06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龙骨突式承托板、行李箱及汽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176060B1 (en) | Reconfigureable intermediate panel for use in a vehicle | |
CN207345942U (zh) | 中门组件和机动车辆 | |
CN101168357B (zh) | 后座垫下侧储物保持片 | |
US20130088036A1 (en) | Storage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EP1544027A3 (en) | Vehicle seat | |
US10881929B2 (en) | Rear storage for golf cars | |
CN209505881U (zh) | 车厢组件、皮卡车厢扩展组件及皮卡车厢组件 | |
CN209719425U (zh) | 一种双层行李舱及汽车 | |
CN107554438B (zh) | 一种具有支撑汽车的行李箱储物盒 | |
JPH08244479A (ja) | 車両の燃料タンク | |
CN204871375U (zh) | 货、客两用的三轮车 | |
CN101574945B (zh) | 汽车内室的内饰件 | |
CN206606083U (zh) | 一种用于汽车的多功能储物箱 | |
CN209479556U (zh) |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 |
WO2019029717A1 (zh) | 一种行李箱装置 | |
CN206537220U (zh) | 车辆后备箱及车辆 | |
CN109398239A (zh) | 汽车车厢结构以及具有该车厢结构的汽车 | |
US2321239A (en) | Spare tire and luggage compartment for vehicle bodies | |
CN209719386U (zh) | 一种轮胎服务车的车厢结构 | |
CN207631137U (zh) | 一种发动机前置客车尾部货舱结构 | |
CN209096571U (zh) | 物流车 | |
CN101716876B (zh) | 用于遮挡车辆车身的装置 | |
EP2789506A1 (en) | Vehicle boot | |
CN205769019U (zh) | 一种便携式中央储物盒 | |
JP2014113906A (ja) | 車体上部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2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