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711761U -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 - Google Patents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711761U CN209711761U CN201821169137.XU CN201821169137U CN209711761U CN 209711761 U CN209711761 U CN 209711761U CN 201821169137 U CN201821169137 U CN 201821169137U CN 209711761 U CN209711761 U CN 20971176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ding firmware
- lantern ring
- movable holding
- fixed
- elas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滑动组件、连接套环以及拉动件。滑动组件包括滑动件、弹性件以及活动式卡固件,滑动件具有贯穿开口。弹性件设置在滑动件上以弹性地顶抵活动式卡固件。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滑动件上。活动式卡固件的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贯穿开口的定位部。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拉动件能活动地与连接套环相互配合。连接套环具有一外圆弧表面,连接套环的外圆弧表面以点接触的方式接触滑动组件和拉动件,借此以降低连接套环与滑动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且降低连接套环与拉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降低接触面积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
背景技术
常见服装的基本拉合元件不外乎使用钮扣或者拉链结构。相较于钮扣,使用拉链结构拥有更好的使用性以及较为坚固的结构特性。一般拉链结构具有一拉链头以及一拉链带,拉链头能够采用拉链带以作为拉链结构往复拉动的导引件,使得拉链结构应用在服饰以及配件上将更为普及。然而,现有技术的拉链头在使用上仍然具有可改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以降低连接套环与滑动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并且降低连接套环与拉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
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包括:一滑动组件、一连接套环以及一拉动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一弹性件以及一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贯穿开口,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以弹性地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开口的定位部。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连接套环相互配合。其中,所述连接套环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第一末端部、一第二末端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末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之间的连接介面结构,所述连接介面结构与所述连接套环为同质材料或者异质材料;其中,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外圆弧表面,所述连接套环的所述外圆弧表面以点接触的方式接触所述滑动组件和所述拉动件。
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包括:一滑动组件、一连接套环以及一拉动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活动式卡固件。所述连接套环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连接套环相互配合。
为了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另外再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应用于一拉链头组合结构,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的一拉动件及一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所述连接套环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固定部、一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以及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一固定部、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二固定部、一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裸露在所述基座部的外部的裸露部;其中,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所述第一侧挡部和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和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处,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处;其中,所述贯穿开口贯穿所述基座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固定部、一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以及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另一末端上具有一固持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所述固持部限位在所述基座部的一容置凹槽内;其中,所述顶抵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且所述顶抵部的一末端上具有一能滑动地接触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斜倾倒角,以用于增加所述顶抵部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一固定部、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二固定部、一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裸露在所述基座部的外部的裸露部;其中,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以用于增加所述弹性部所能提供的弹性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厚度以及所述裸露部的厚度都相同,所述弹性部的厚度与所述顶抵部的厚度相同,所述顶抵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所述活动式卡固件具有一均等的厚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固定部、一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以及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更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一固定部、一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第二固定部、一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而出的弹性部、一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顶抵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裸露在所述基座部的外部的裸露部;其中,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其能通过“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的一拉动件与一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以及“所述连接套环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的技术方案,以降低所述连接套环与所述滑动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并且降低所述连接套环与所述拉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图式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连接套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4为图3的IV-IV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7为图6的VII-VII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拉链头组合结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X-X剖面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有关“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进行各种修改与变更。另外,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应当可以理解的是,虽然本文中可能会使用到“第一”、“第二”、“第三”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或者信号,但这些元件或者信号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主要是用以区分一元件与另一元件,或者一信号与另一信号。另外,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或”,应视实际情况可能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者多个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Z,其包括:一滑动组件1、一连接套环2以及一拉动件3。滑动组件1包括一滑动件11、一弹性件12以及一活动式卡固件13。滑动件11具有一贯穿开口1100。弹性件12设置在滑动件11上以弹性地顶抵活动式卡固件13。活动式卡固件13能活动地设置在滑动件11上。活动式卡固件13的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贯穿开口1100的定位部131,并且活动式卡固件13的另一末端上具有一固持部132。另外,连接套环2能活动地与活动式卡固件13相互配合,并且拉动件3能活动地与连接套环2相互配合。也就是说,连接套环2可应用于一拉链头组合结构Z,并且连接套环2能活动地与拉链头组合结构Z的拉动件3及活动式卡固件13相互配合。举例来说,弹性件12可为任何种类的弹簧或者弹片,并且活动式卡固件13可为任何种类的马钩(horse-likehook)或者卡钩件。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所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1与图2所示,连接套环2可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D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并且连接套环2具有一第一末端部201、一第二末端部202以及一连接于第一末端部201与第二末端部202之间的连接介面结构203。值得注意的是,连接介面结构203与连接套环2可为同质材料或者异质材料。举例来说,当取用具有既定直径D的线材的第一末端部201与第二末端部202直接进行对接(焊接)时,连接介面结构203就会由第一末端部201的一部分与第二末端部202的一部分所形成,所以连接介面结构203与连接套环2是为同质材料。当取用具有既定直径D的线材的第一末端部201与第二末端部202通过一焊料而进行对接(焊接)时,焊料就会形成连接介面结构203,所以连接介面结构203与连接套环2是为异质材料。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所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更进一步来说,配合图3与图4所示,连接套环2具有一外圆弧表面2000。由于连接套环2的外圆弧表面2000(或者说是外圆形表面)会以点接触的方式接触滑动组件1与拉动件3,所以本实用新型能通过具有外圆弧表面2000的连接套环2的使用,以降低连接套环2与滑动组件1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并且降低连接套环2与拉动件3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
举例来说,配合图1与图4所示,滑动件11具有一基底部110、一第一侧挡部111、一第二侧挡部112以及一基座部113。第一侧挡部111与第二侧挡部112能分别从基底部110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第一侧挡部111与第二侧挡部112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基底部110的一前端处。基座部113设置在基底部110上且连接至基底部110的一后端处。贯穿开口1100贯穿基座部113且位于第一侧挡部111与第二侧挡部112之间。活动式卡固件13能活动地设置在基座部113上,例如活动式卡固件13能通过一销件14而枢接设置在基座部113上。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所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Z,其包括:一滑动组件1、一连接套环2以及一拉动件3。由图5与图1的比较,以及图7与图4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如下说明。
配合图5与图7所示,弹性件12具有一固定在基座部113上的固定部121、一从固定部121延伸而出的弹性部122以及一从弹性部122延伸而出且顶抵活动式卡固件13的顶抵部123。另外,活动式卡固件13能活动地设置在基座部113上,并且活动式卡固件13能活动地接触弹性件12的顶抵部123。此外,弹性部122的厚度会小于固定部121的厚度,以用于增加弹性部122所能提供的弹性系数或者弹性力。
举例来说,配合图5与图7所示,固定部121具有一前固定段、一连接于弹性部的后固定段以及一连接于前固定段以及后固定段之间的中间固定段。后固定段的宽度会小于前固定段的宽度,并且中间固定段的宽度会从前固定段往后固定段渐渐缩小。另外,后固定段具有一连接于中间固定段的第一固定段以及一连接于第一固定段与弹性部之间的第二固定段。弹性部的厚度会小于后固定段的第一固定段的厚度以及第二固定段的厚度,并且第二固定段的厚度会从第一固定段往弹性部渐渐缩小。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所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举例来说,配合图5与图7所示,基座部113具有一用于固定前固定段的前固持段、一用于固定后固定段的后固持段以及一连接于前固持段与后固持段之间而用于固定中间固定段的中间固持段。后固持段的宽度会小于前固持段的宽度,并且中间固持段的宽度会从前固持段往后固持段渐渐缩小。另外,基座部113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凹陷空间,基座部113的内表面具有至少一个邻近且对应至少一个凹陷空间的凸出体,并且至少一个凹陷空间与至少一个凸出体都设置在固定部121的后固定段上。再者,活动式卡固件13的固持部132能限位在基座部113的一容置凹槽内。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所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举例来说,配合图5与图7所示,顶抵部123的宽度会大于弹性部122的宽度,藉此以增加顶抵部123与活动式卡固件13的接触面积。另外,顶抵部123的一末端上具有一能滑动地接触活动式卡固件13的斜倾倒角,藉此以增加顶抵部123与活动式卡固件13之间的接触面积。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所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8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Z,其包括:一滑动组件1、一连接套环2以及一拉动件3。由图8与图1的比较,以及图10与图4的比较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如下说明。
配合图8与图10所示,弹性件12具有一固定在基座部113上的第一固定部121A、一固定在基座部113上的第二固定部121B、一从第一固定部121A延伸而出的弹性部122、一从弹性部122延伸而出且顶抵活动式卡固件13的顶抵部123以及一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21A与第二固定部121B之间且裸露在基座部113的外部的裸露部124。另外,活动式卡固件13能活动地设置在基座部113上,并且活动式卡固件13能活动地接触弹性件12的顶抵部123。此外,弹性部122的厚度会小于第一固定部121A的厚度,以用于增加弹性部122所能提供的弹性系数或者弹性力。
举例来说,配合图8与图10所示,固定部具有一前固定段、一连接于弹性部122的后固定段以及一连接于前固定段与后固定段之间的中间固定段。后固定段的宽度会小于前固定段的宽度,并且中间固定段的宽度会从前固定段往后固定段渐渐缩小。另外,后固定段具有一连接于中间固定段的第一固定段以及一连接于第一固定段与弹性部122之间的第二固定段。弹性部122的厚度会小于后固定段的第一固定段的厚度以及第二固定段的厚度,并且第二固定段的厚度会从第一固定段往弹性部122渐渐缩小。此外,第一固定部121A的厚度、第二固定部121B的厚度以及裸露部124的厚度实质上都相同。弹性部122的厚度与顶抵部123的厚度实质上相同。顶抵部123的宽度大于或实质上等于弹性部122的宽度。活动式卡固件13实质上具有一均等的厚度。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所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举例来说,配合图8与图10所示,基座部113具有一用于固定前固定段的前固持段、一用于固定后固定段的后固持段一连接于前固持段与后固持段之间而用于固定中间固定段的中间固持段以及一与前固持段彼此分离以用于固定第二固定部121B的辅助固持段。后固持段的宽度会小于前固持段的宽度,并且中间固持段的宽度会从前固持段往后固持段渐渐缩小。另外,基座部113的外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向内凹陷的凹陷空间,基座部113的内表面具有至少一个邻近且对应至少一个凹陷空间的凸出体,并且至少一个凹陷空间与至少一个凸出体都设置在基座部113的后固持段上。此外,基座部113具有一第一容置凹槽以及第二容置凹槽。活动式卡固件13的另一末端上具有一通过凸出体而限位在第一容置凹槽内的固持部132。第二固定部121B具有一被限位在第二容置凹槽内的卡固体。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所述所举的例子为限。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拉链头组合结构Z及其连接套环2,其能通过“连接套环2能活动地与拉链头组合结构Z的一拉动件3及一活动式卡固件13相互配合”以及“连接套环2由一具有一既定直径D的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的技术方案,以降低连接套环2与滑动组件1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并且降低连接套环2与拉动件3之间的接触面积而有效降低两者之间的摩擦损耗。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
一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一弹性件以及一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贯穿开口,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以弹性地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所述贯穿开口的定位部;
一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以及
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连接套环相互配合;
其中,所述连接套环由具有一既定直径的一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第一末端部、第二末端部以及一连接于所述第一末端部与所述第二末端部之间的一连接介面结构,所述连接介面结构与所述连接套环为同质材料或者异质材料;
其中,所述连接套环具有一外圆弧表面,所述连接套环的所述外圆弧表面以点接触的方式接触所述滑动组件和所述拉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所述第一侧挡部和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个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和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处,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处;其中,所述贯穿开口贯穿所述基座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一弹性部以及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另一末端上具有一固持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所述固持部限位在所述基座部的一容置凹槽内;其中,所述顶抵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且所述顶抵部的一末端上具有能滑动地接触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斜倾倒角,以用于增加所述顶抵部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之间的接触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第二固定部、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而出的一弹性部、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顶抵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裸露在所述基座部的外部的一裸露部;其中,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以用于增加所述弹性部所能提供的弹性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厚度以及所述裸露部的厚度都相同,所述弹性部的厚度与所述顶抵部的厚度相同,所述顶抵部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所述活动式卡固件具有一均等的厚度。
7.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
一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活动式卡固件;
一连接套环,所述连接套环由具有一既定直径的一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以及
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连接套环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一弹性部以及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以及一弹性件,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第二固定部、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而出的一弹性部、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活动式卡固件的一顶抵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裸露在所述基座部的外部的一裸露部;其中,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所述活动式卡固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
10.一种连接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环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所述连接套环能活动地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的一拉动件及一活动式卡固件相互配合,所述连接套环由具有一既定直径的一线材环绕成一圈而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206028U TWM574421U (zh) | 2018-05-09 | 2018-05-09 |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連接套環 |
TW107206028 | 2018-05-0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711761U true CN209711761U (zh) | 2019-12-03 |
Family
ID=66214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169137.XU Active CN209711761U (zh) | 2018-05-09 | 2018-07-23 |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711761U (zh) |
TW (1) | TWM57442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4084A (zh) * | 2018-05-09 | 2019-11-19 | 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 |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3089408C (en) * | 2018-02-02 | 2022-10-11 | Talon Technologies, Inc. | Zipper slider with attachment |
-
2018
- 2018-05-09 TW TW107206028U patent/TWM574421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8-07-23 CN CN201821169137.XU patent/CN20971176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64084A (zh) * | 2018-05-09 | 2019-11-19 | 潍坊中传拉链配件有限公司 |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74421U (zh) | 2019-0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77555B (zh) | 耳机线夹持器 | |
CN209711761U (zh) |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连接套环 | |
GB2586180A (en) | Watchbands with hook and loop fasteners | |
US9049895B1 (en) | Shirt stay with improved fastener and associated use thereof | |
TWI517801B (zh) | 用於提升定位效果的隱形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滑動件 | |
IES20030382A2 (en) | A strap coupling | |
KR102267230B1 (ko) | 배낭의 부속연결용 클립 | |
CN205285299U (zh) | 首饰固定结构 | |
US10092066B2 (en) |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and elastic member thereof | |
US10070705B2 (en) | Zipper head assembly structure and elastic member thereof | |
US9901143B2 (en) | Magnetic necktie retainer | |
US20140173950A1 (en) | Medal-mounting assembly | |
TWI662914B (zh) | 拉鍊頭組合結構及其連接套環 | |
US2195594A (en) | Necktie clasp and shirt holder | |
CN204378103U (zh) | 一种穿戴式手环及手表 | |
US20100058516A1 (en) | Holder for garment straps | |
CN109832727A (zh) | 拉链头组合结构 | |
US2710511A (en) | Earring having a spring pressed ball clamp | |
US10856595B2 (en) | Magnetic clothing stay methods and systems | |
CN203314242U (zh) | 一种带状钥匙圈挂圈 | |
CN210747600U (zh) | 拉链及具有该拉链的服饰 | |
CN203633602U (zh) | 一种皮带扣结构 | |
CN216363926U (zh) | 一种拉链牙链带、拉链以及服装 | |
CN209403752U (zh) | 一种首饰 | |
CN109380820B (zh) | 拉链头组合结构及其弹性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