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72285U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Google Patents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72285U CN209672285U CN201822211144.8U CN201822211144U CN209672285U CN 209672285 U CN209672285 U CN 209672285U CN 201822211144 U CN201822211144 U CN 201822211144U CN 209672285 U CN209672285 U CN 2096722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um
- condenser
- economizer
- level
- output en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Steam Boilers And Waste-Gas Boi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烟道,烟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一级省煤器、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冷凝器高于汽包设置,汽包顶部的第一蒸汽排出管连通至冷凝器的壳程,冷凝器的的冷凝水箱的冷凝水输送管连通至喷水减温器;锅炉给水输入至一级省煤器的输入端,一级省煤器的输出端连通至冷凝器的管程输入端;汽包的顶部的第二蒸汽输出管连通至一级过热器的输入端,一级过热器的输出端与喷水减温器相连通,喷水减温器的输出端与二级过热器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能有效确保排烟口的烟气温度满足排放要求后排出。二、进入喷水减温器中进行喷淋冷却用水的洁净度大大提高,从而能有效防止爆管等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余热锅炉。
背景技术
余热锅炉中通常都设置有冷凝喷水减温装置,冷凝喷水减温装置包括:冷凝器和喷水减温器,锅炉给水直接进入冷凝器,冷凝器中换热后的回水再回到省煤器入口。目前的冷凝喷水减温装置的缺陷在于:在冷凝器中换热后的回水温度已经升高,再回至省煤器入口,这就会导致余热锅炉出口的烟气的温度较高,无法满足余热锅炉烟气排放的工艺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确保排烟温度的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汽包、冷凝器、喷水减温器、烟道,烟道的上端部开设有进烟口,烟道的下端部开设有排烟口,烟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一级省煤器、蒸发器、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冷凝器高于汽包设置,汽包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蒸汽排出管,第一蒸汽排出管连通至冷凝器的壳程,冷凝器的壳程底部连接有冷凝水箱,冷凝水箱的冷凝水输送管连通至喷水减温器;锅炉给水输入至一级省煤器的输入端,一级省煤器的输出端连通至冷凝器的管程输入端;汽包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蒸汽输出管,第二蒸汽输出管连通至一级过热器的输入端,一级过热器的输出端与喷水减温器相连通,喷水减温器的输出端与二级过热器的输入端相连通,二级过热器的输出端输出过热蒸汽。
进一步地,前述的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 冷凝水箱上设置有冷凝水回流管,冷凝水回流管连通至汽包。
进一步地,前述的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烟道内一级省煤器与蒸发器之间还设置有二级省煤器,冷凝器中管程的输出端与二级省煤器的输入端相连通,二级省煤器的输出端连通至汽包。
进一步地,前述的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其中,汽包底部设置有汽包水输出管,汽包水输出管与蒸发器的输入端相连通,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汽包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一、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二、烟气的热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还能有效确保排烟口的烟气温度满足排放要求后排出。三、冷凝器中的冷凝水是由汽包产生的饱和蒸汽冷凝后形成的,这大大提高了进入喷水减温器中进行喷淋冷却用水的洁净度,从而能有效防止爆管等事故的发生,确保余热锅炉的高效率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汽包1、冷凝器2、喷水减温器3、烟道4。烟道4的上端部开设有进烟口41,烟道4的下端部开设有排烟口42。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充分利用烟气的余热,烟道4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一级省煤器5、二级省煤器6、蒸发器7、一级过热器8、二级过热器9。
本实施例中,冷凝器2高于汽包1设置,汽包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蒸汽排出管101,第一蒸汽排出管101连通至冷凝器2的壳程。冷凝器2的壳程底部连接有冷凝水箱10,冷凝水箱10的冷凝水输送管13连通至喷水减温器3,冷凝水箱10上设置有冷凝水回流管11,冷凝水回流管11连通至汽包1。锅炉给水14输入至一级省煤器5的输入端,一级省煤器5的输出端连通至冷凝器2的管程输入端。冷凝器2的管程输出端与二级省煤器6的输入端相连通,二级省煤器6的输出端连通至汽包1。汽包1底部设置有汽包水输出管102,汽包水输出管102与蒸发器7的输入端相连通,蒸发器7的输出端与汽包1相连通。汽包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蒸汽输出管103,第二蒸汽输出管103连通至一级过热器8的输入端,一级过热器8的输出端与喷水减温器3相连通,喷水减温器3的输出端与二级过热器9的输入端相连通,二级过热器9的输出端输出过热蒸汽。
工作原理如下:高温烟气从烟道4的进烟口41进入,然后沿着烟道4从上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依次与二级过热器9、一级过热器8、蒸发器7、二级省煤器6、一级省煤器5进行热交换,释放了热能的烟气从烟道4的排烟口42排出。
锅炉给水进入至一级省煤器1,一级省煤器1中温度较低的热水进入至冷凝器2的管程作为冷凝器2的冷却介质。一级省煤器1中的水能有效吸收进入至烟道4底部位置的烟气中的热量,从而有效确保从排烟口42中排出的烟气温度满足排放要求后排出。冷凝器2中吸收了热量的热水进入至二级省煤器6中,二级省煤器6中的进一步升温后的热水流入至汽包1中。
汽包1中水经汽包水输出管102进入至蒸发器7中,蒸发器7中受热产生的汽水混合物再回流至汽包1中。蒸发器7的设置能更充分地利用烟气的热能。
汽包1中产生的饱和蒸汽一部分经由第二蒸汽输出管103进入至一级过热器8中,一级过热器8中产生的蒸汽进入至喷水减温器3中进行降温调节。汽包1中的另一部分饱和蒸汽经由第一蒸汽排出管101进入至冷凝器2的壳程,冷凝器2壳程中由蒸汽冷凝形成的冷凝水进入至冷凝水箱10,冷凝水箱10中的一部分冷凝水经冷凝水输送管13进入至喷水减温器3中对过热蒸汽进行降温调节。冷凝水箱10中的另外一部分冷凝水会经冷凝水回流管11进入汽包1中。由于冷凝器2中的冷凝水是由汽包1产生的饱和蒸汽冷凝后形成的,这大大提高了进入喷水减温器3中进行喷淋冷却用水的洁净度,从而能有效防止爆管等事故的发生。
喷水减温器3输出端输出的蒸汽进入至二级过热器9中,二级过热器9的输出端输出所需的过热蒸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二、烟气的热能得到充分利用,同时还能有效确保排烟口42的烟气温度满足排放要求后排出。三、冷凝器2中的冷凝水是由汽包1产生的饱和蒸汽冷凝后形成的,这大大提高了进入喷水减温器3中进行喷淋冷却用水的洁净度,从而能有效防止爆管等事故的发生,确保余热锅炉的高效率运行。
Claims (4)
1.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包括:汽包、冷凝器、喷水减温器、烟道,烟道的上端部开设有进烟口,烟道的下端部开设有排烟口,烟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一级省煤器、蒸发器、一级过热器、二级过热器,其特征在于:冷凝器高于汽包设置,汽包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蒸汽排出管,第一蒸汽排出管连通至冷凝器的壳程,冷凝器的壳程底部连接有冷凝水箱,冷凝水箱的冷凝水输送管连通至喷水减温器;锅炉给水输入至一级省煤器的输入端,一级省煤器的输出端连通至冷凝器的管程输入端;汽包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蒸汽输出管,第二蒸汽输出管连通至一级过热器的输入端,一级过热器的输出端与喷水减温器相连通,喷水减温器的输出端与二级过热器的输入端相连通,二级过热器的输出端输出过热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 冷凝水箱上设置有冷凝水回流管,冷凝水回流管连通至汽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烟道内一级省煤器与蒸发器之间还设置有二级省煤器,冷凝器中管程的输出端与二级省煤器的输入端相连通,二级省煤器的输出端连通至汽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汽包底部设置有汽包水输出管,汽包水输出管与蒸发器的输入端相连通,蒸发器的输出端与汽包相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11144.8U CN209672285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11144.8U CN209672285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72285U true CN209672285U (zh) | 2019-11-22 |
Family
ID=68563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11144.8U Active CN209672285U (zh) | 2018-12-27 | 2018-12-27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722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5538A (zh) * | 2018-12-27 | 2019-04-09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
2018
- 2018-12-27 CN CN201822211144.8U patent/CN2096722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95538A (zh) * | 2018-12-27 | 2019-04-09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CN109595538B (zh) * | 2018-12-27 | 2024-03-19 | 苏州海陆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534518U (zh) | 三回程燃气冷凝蒸汽锅炉 | |
CN110206605A (zh) | 一种干熄焦再热发电系统 | |
CN109595538A (zh)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
CN203443377U (zh) | 一种改进的石灰窑废气余热发电系统 | |
CN109708096A (zh) | 一种交叉混流过热器 | |
CN107883364A (zh) | 固定式高热效率直流注汽锅炉 | |
CN209672285U (zh) | 带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装置的余热锅炉 | |
CN209893366U (zh) | 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汽水循环系统 | |
CN103557532B (zh) | 利用相变换热避免空气预热器低温腐蚀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6352313B (zh) | 燃气轮机压水堆蒸汽轮机联合循环使用的余热锅炉 | |
CN104406144A (zh) | 双介质余热锅炉 | |
CN201844388U (zh) | 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1897203U (zh) | 一种用于电厂/能源站的余热锅炉 | |
CN201289067Y (zh) | 热管组合式废热锅炉 | |
CN103994458B (zh) | 适用于火电机组的复合相变换热器 | |
CN109838776B (zh) | 用于垃圾焚烧发电的汽水循环系统 | |
CN104930844A (zh) | 尾热回收除尘一体式生物质锅炉烘干装置 | |
CN108087861A (zh) | 一种锅炉余热联合回收方法 | |
CN105627283B (zh) | 适用于蒸汽参数为700℃等级及以上电站锅炉的蒸汽系统 | |
CN202902248U (zh) | 具有烟气冷凝余热回收功能的锅炉 | |
CN204372879U (zh) | 一种双介质余热锅炉 | |
CN109798583A (zh) | 一种综合利用烟气和乏汽余热的热泵供热系统 | |
CN206755129U (zh) | 一种利用锅炉烟气余热的蒸汽发生装置 | |
CN206018580U (zh) | 一种新型安全的锅炉余热发电装置 | |
CN201819573U (zh) | 烧结机废气余热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