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9150U - 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59150U CN209659150U CN201822181620.6U CN201822181620U CN209659150U CN 209659150 U CN209659150 U CN 209659150U CN 201822181620 U CN201822181620 U CN 201822181620U CN 209659150 U CN209659150 U CN 2096591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connects
-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crowd
-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包括电子电路、人群类别识别装置和综合调节装置,人群类别识别装置包括语音信息采集器和语音信息处理器,语音信息采集器连接语音信息处理器,语音信息处理器连接综合调节装置,综合调节装置连接电子电路。工作时首先获取与语音信息相对应的人群类别,即获取根据语音信息得到的处于电子电路周围的人员类型,然后根据人群类别控制电子电路的工作频率,使电子电路在当前工作频率下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通过上述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可以根据人群类别实时地调整电子电路的对外辐射强弱,以使电磁辐射强度适应不同的人群,与传统的电磁辐射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操作可靠性强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产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然而,电子产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由于电磁辐射对人们的健康产生危害。
为了避免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需要对电子产品的电路工作频率进行控制,以使电子产品产生较小的辐射。然而,传统的电磁辐射控制方法对电子产品的电路工作频率进行调节是固定的,无法满足某些特定场景的需求。因此,传统的电磁辐射控制方法存在操作可靠性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电磁辐射控制方法操作可靠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
一种电磁辐射调节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电子电路;根据语音信息得到与所述语音信息相对应的人群类别的人群类别识别装置,所述人群类别表征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子电路周围的人员类型;获取所述人群类别,根据所述人群类别控制所述电子电路的工作频率,使得所述电子电路的电磁辐射强度与所述人群类别相对应的综合调节装置;所述人群识别装置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所述综合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电子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人群类别识别装置包括语音信息采集器和语音信息处理器,所述语音信息采集器连接所述语音信息处理器,所述语音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与反馈装置,所述检测与反馈装置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电路包括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辅助电路,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所述辅助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感和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引脚和输入引脚,且公共端用于连接综合调节装置,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启动延时控制引脚,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过流保护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转换引脚和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且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还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且公共端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电流反馈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流反馈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定时电阻引脚,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电路还包括液晶驱动电路,所述液晶驱动电路包括单片机、驱动芯片和驱动电路,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所述单片机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形发生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控制引脚,所述驱动芯片连接所述驱动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开关二极管和升压电感,所述升压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且公共端连接电源,所述升压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转换引脚,且公共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的阳极,所述开关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且公共端用于连接液晶正极,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补偿引脚,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且公共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反馈引脚,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且公共端接地,驱动芯片的反馈引脚还用于连接液晶负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电路还包括射频电路,所述射频电路包括信号源芯片和信号发射电路,所述信号源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所述信号源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信号发射电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二电感和发射天线,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源芯片的输出引脚,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且公共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且公共端连接所述发射天线,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一种家电设备,所述家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
上述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首先获取与语音信息相对应的人群类别,即获取根据语音信息得到的处于电子电路周围的人员类型,然后根据人群类别控制电子电路的工作频率,使电子电路在当前工作频率下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通过上述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可以根据人群类别实时地调整电子电路的对外辐射强弱,以使电磁辐射强度适应不同的人群,与传统的电磁辐射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操作可靠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磁辐射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电磁辐射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输入电压波形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输出电流波形示意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液晶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液晶驱动电路输入输出波形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转化后液晶驱动电路输入输出波形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信号源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中射频电路的信号发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一种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包括:电子电路130;根据语音信息得到与语音信息相对应的人群类别的人群类别识别装置110,人群类别表征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子电路周围的人员类型;获取人群类别,根据人群类别控制电子电路的工作频率,使得电子电路130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的综合调节装置120;人群识别装置110连接综合调节装置120,综合调节装置120连接电子电路130。
具体地,人群类别表征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子电路130周围的人员类型。电子电路130即为电子产品内部的工作电路,在电子电路130的工作过程中,往往会以电磁场的形式向外散发一定的能量,即产生电磁辐射。在使用电子产品时,由于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某些特定的电子产品,在电子产品周围的人员数量可能会有很多,通过人群类别识别装置110采集语音信息,然后根据语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得到采集的语音信息所对应的人群类别,即所采集的语音信息中所包含的人员种类(包括未成年人、成年女性或成年男性及其组合)。综合调节装置120通过获取人群类别识别装置110进行采集、处理之后得到的人群类别的信息,然后根据不同的人群类别信息进行后续的控制操作,以减少电子产品对外辐射。
综合调节装置120获取人群类别之后,根据人群类别向电子电路130发送相应的控制信息,使电子产品的工作频率处于与人群类别相匹配的状态,从而保证人群受到较低的电磁辐射。由于不同年龄段的或不同性别的人员所能承受的最大电磁辐射强度会有所区别,因此针对不同的人群类型可以对应的进行电子电路130工作频率调整,使得电子产品(即电子电路130)的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以提高电磁辐射调节的操作可靠性。例如,当根据语音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在当前环境下,电子产品周围均为小孩,则向电子产品发送将工作频率降到最低的控制信号,控制电子产品以最低的频率进行工作,从而保证电子产品所产生的辐射最小。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不同人群类别综合控制装置均预设有一个控制信号,当综合控制装置接收到人群类别的信息时,直接根据人群类别匹配对应的控制信号,然后将控制信号发送至电子电路 130,使电子产品运行在对应的工作频率上,进而使得电子电路130的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
在一个实施例中,综合调节装置120在获取人群类别时,获取与语音信息相对应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人群类别。预设距离范围表征预设的电子电路130 产生电磁辐射的有效距离。在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子电路130周围的电磁辐射强度,会随着远离电子电路130的方向逐渐降低,也就是说用户在使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如果远离电子产品,将会受到更小的电磁辐射,甚至会导致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太弱,不会对用户的健康产生危害。所以,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通过语音信息判断电子电路130周围的人群类别从而进行电磁辐射调节的可靠性,只会根据预设距离范围内的人群类别进行调节。具体可以根据接收的语音信息的强弱进行距离的判断,从而筛选出预设距离范围内的人群语音信息,然后进行人群类别的判断,然后根据人群类别进行控制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人群类别识别装置110包括语音信息采集器 111和语音信息处理器112,语音信息采集器111连接语音信息处理器112,语音信息处理器112连接综合调节装置120。
具体地,人群类别识别装置110包括对电子电路130周围的人员语音信息进行采集的语音信息采集器111,以及对语音信息进行处理的语音信息处理器 112。语音信息采集器111实时地对电子电路130周围进行语音信息采集,并将采集得到的语音信息实时地发送至语音信息处理器112,语音信息处理器112根据所接收的语音信息的音调进行分析判断,进而得到电子电路130周围的人群类别,以便于综合调节装置120根据语音信息处理器112得到的人群类别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语音信息采集器111为声音传感器,通过声音传感器能够将语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进行传输,具有操作简单和容易实现的优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电磁辐射调节系统还包括检测与反馈装置 140,检测与反馈装置140连接综合调节装置120。
具体地,检测与反馈装置140实时地对电子电路130的辐射强度进行检测,得到当前电子电路130的电磁辐射强度数据并发送至综合调节装置120。综合调节装置120获取相应的电磁辐射强度数据,然后根据当前状态下的人群类别与该人群类别相对应的电磁辐射强度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判断综合调节装置120是否已经将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调节为当前人群类别下的目标工作频率(即与人群类别相对应的电磁辐射强度下,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当所获取的电磁辐射强度数据与该人群类别相对应的电磁辐射强度不一致,说明综合调节装置120在根据获取的人群类别进行对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进行调节,以使电子电路130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的过程中,并没有控制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达到目标工作频率。此时需要根据检测与反馈装置140反馈的结果,对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进行二次调节,直至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达到目标工作频率为止。可以理解,若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时,说明在综合调节装置120的调节下,电子电路130正在以目标工作频率进行工作,对应的电子电路130的电磁辐射也会满足相应的人群类别需求,此时不需要进行二次调节,只需检测与反馈装置140继续进行电子电路130的电磁辐射强度的检测和反馈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电子电路130包括电源管理电路131,电源管理电路131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辅助电路,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综合调节装置120,辅助电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用于实现对电子产品电源的综合控制,辅助电路用于配合电源管理芯片工作,实现过流保护、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出电流反馈调节等功能。综合调节装置120根据电源管理电路131周围的人群类别,向电源管理电路131的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引脚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电源管理芯片的开关频率即可实现对电源管理电路131的电磁辐射强度调节,使得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辅助电路包括第一电容CIN、第二电容CSS、第三电容CBOOT、第四电容COUT、第一电阻RFBT、第二电阻RFBB、第三电阻RT、第一电感L和续流二极管,第一电容CIN的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引脚EN和输入引脚VIN,且公共端用于连接综合调节装置120,第一电容CIN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SS的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启动延时控制引脚SS,第二电容CSS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BOOT的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过流保护引脚BOOT,第三电容CBOOT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转换引脚SW和续流二极管 D的阴极,且公共端连接第一电感L的一端,续流二极管D的阳极接地,第一电感L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FBT的一端,第一电阻RFBT的一端还与第四电容COUT的一端连接且公共端用于连接外部电路,第四电容COUT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 RFBT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的电流反馈引脚FB,第二电阻RFBB的一端连接电流反馈引脚FB,第二电阻RFBB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阻RT的一端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定时电阻引脚,第三电阻RT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根据图中电源管理芯片的RT引脚所接电阻RT阻值的变化,可以对应的调整电源管理芯片内部工作频率。图中D为续流二极管,L为电感,Vout 为输出,该电源管理电路131是通过控制电源管理芯片内部的开关管的通断来控制输出Vout。当开关管开启时,电感L存储能量;开关管关断时,电感L释放能量,为了实现电流的连续性,在开关管关断期间,电感L释放能量,电流从续流二极管D流回负极,此时电感L相当于电源。图4和图5分别为一实施例中电源管理电路131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流的波形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在开关管进行切换的瞬间输出会处于不稳定状态,此时会产生大量的尖峰电压,因此输出的电流波形为三角锯齿波与所产生的尖峰干扰叠加之后的波形。这些尖峰干扰和谐波干扰能通过电路的导线向外传输,形成的干扰波为传导干扰,而谐波和寄生震荡产生的能量以电磁场的形式对空间散发出的能量(即为电磁辐射)。所以,电源管理芯片的开关频率越高,产生干扰波的机会越大,相应的对外电磁辐射也越强。通过人群类别控制电源管理电路131的开关频率,使得电源管理电路131的电磁辐射与人群类别相匹配,实现电源管理电路131的电磁辐射实时调节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6,电子电路130包括液晶驱动电路132,液晶驱动电路132包括单片机(图未示)、驱动芯片(即U2)和驱动电路,单片机连接综合调节装置,单片机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形发生引脚(即图中LCD_PWM 接口)连接驱动芯片的控制引脚(即CTRL引脚),驱动芯片连接驱动电路。综合调节装置120根据液晶驱动电路132周围的人群类别,向液晶驱动电路132 的单片机发送控制信号,控制单片机输出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形的占空比,实现对驱动芯片的开关频率的控制,进而实现对液晶驱动电路132的电磁辐射强度调节,使得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驱动电路包括第五电容C64、第六电容C28、第七电容C62、第四电阻R43、第五电阻R15、开关二极管D9和升压电感L6,升压电感L6的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VIN,且公共端连接电源,升压电感L6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转换引脚SW,且公共端连接开关二极管D9的阳极,开关二极管D9的阴极连接第五电容C64的一端,且公共端用于连接液晶正极VLED+,第五电容C64的另一端接地,第六电容C28的一端连接电源,第六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容C62的一端连接驱动芯片的补偿引脚COMP,第七电容C62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R43的一端与第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且公共端连接驱动芯片的反馈引脚FB,第四电阻R43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且公共端接地,驱动芯片的反馈引脚FB还用于连接液晶负极。
具体地,VLED+和VLED-分别为用于连接液晶显示面板的正负极,L6为升压电感。升压的原理为:当U2的SW引脚开启时,升压电感L6补充能量,SW引脚关断时,升压电感L6释放能量,此时升压电感L6相当于一个临时电源,加上升压电感L6前端的5V输入电压叠加,使得电压升高。而U2的SW引脚的开启和关断,均是通过CTRL引脚进行控制的,CTRL引脚连接单片机(图未示)的 PWM波发生引脚,通过LCD_PWM输出的PWM脉冲进行SW引脚的开启和关断控制, LCD_PWM的占空比越高,开关的频率也就越高。请参阅图7-图8,与上述电源管理电路131类似,涉及到电路的开关动作时,均会出现电平的转换,使得电压出现在不确定的状态。开关动作完成伴随着尖峰干扰的产生,升压电路所得到的电流也不是很稳定的电流,而是夹带着尖峰和谐波的电流,这些波动的电压和电流在经过大电容(第五电容)C64滤波平缓以后才能得到波动幅值较小的直流电压给负载使用。尖峰干扰和谐波干扰通过导线向后端传输,经过电感和元器件的寄生震荡,使得电能转换为电磁波能量的形式向外辐射,即产生电磁干扰。通过调整LCD_PWM的占空比,改变开关频率,对液晶驱动电路132的驱动频率和驱动能力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液晶驱动电路132的电磁辐射实时调节,以使电磁辐射强度与处于电子电路周围的人员相匹配,具有可靠性强的优点。
请参阅图2、图9和图10,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电路130包括射频电路 133,射频电路133包括信号源芯片和信号发射电路,信号源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综合调节装置120,信号源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信号发射电路。综合调节装置 120根据射频电路133周围的人群类别,向射频电路133的信号源芯片发送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源芯片产生的射频信号强弱,进而实现对射频电路133的电磁辐射强度调节,使得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八电容C5、第九电容C7、第十电容C3、第二电感L1和发射天线ANT1,第八电容C5的一端连接信号源芯片的输出引脚RF_BG,第八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7的一端连接第二电感L1的一端且公共端连接第八电容C5的一端,第九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第十电容C3的一端且公共端连接发射天线ANT1,第十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地,以信号源芯片为WiFi(一种无线网络)源芯片为例,ANT1为天线,可对外辐射电磁波,WIFI3200为WiFi源芯片,通过WiFi源芯片可以控制WiFi 信号的产生和发送,同时也可以控制WiFi信号的强弱。综合调节装置120根据接收的人群类别可以向WiFi源芯片发送对应的控制信号,改变WiFi信号的强弱,使得射频电路133向外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匹配,实现射频电路 133的电磁辐射的实时调节,避免射频电路133的电磁辐射始终处于同一强度。应当指出的是,电子电路130的类型也并不是唯一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电路,只要能够根据调整电路的工作频率改变其对外电磁辐射均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人群类别包括未成年人、成年女性、成年男性与成年女性混合和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混合等。
具体地,当人群类别为未成年人时,控制电子电路130以第一类工作频率进行工作。当所获取的人群类别为未成年人时,说明电子产品周围的人员为未成年人,综合调节装置120向电子电路130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使得电子电路130以第一类工作频率进行工作。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类工作频率为使得电子产品正常工作时所需的最低工作频率,由于未成年人所能承受的最大电磁辐射相对于成年人较低,因此,为了保证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直接将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降到最低。可以理解,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类工作频率还可以是稍微高于最低工作频率的工作频率,是要能够保证在该工作频率下,将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降到足够小即可。
当人群类别为成年女性时,控制电子电路130以第二类工作频率进行工作。成年人相对于未成年人在承受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升,因此可以稍微放宽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由于,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在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上也会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进一步地将成年人划分为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当人群类别为成年女性时,综合调节装置120向电子电路130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电子电路130以第二类工作频率进行工作,以保证电子电路130稳定运行的同时,对成年女性具有较低的电磁辐射。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成年女性所处的环境中电磁辐射强度高于未成年人所处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强度,所以第二类工作频率大于第一类工作频率。
当人群类别为成年男性时,控制电子电路130以第三类工作频率进行工作。当人群类别为成年男性时,综合调节装置120向电子电路130发送控制信号,控制电子电路130以第三类工作频率进行工作,以保证电子电路130稳定运行的同时,对成年男性具有较低的电磁辐射。应当指出的是,由于成年男性所处的环境中电磁辐射强度高于成年女性所处环境中的电磁辐射强度,所以第三类工作频率大于第二类工作频率。
当人群类别为成年男性与成年女性混合时,控制电子电路130以第二类工作频率进行工作。由于在当前电子产品所处的环境中,既有成年男性又有成年女性,由于成年女性相对于成年男性承受能力较弱,因此,综合调节装置120 直接控制电子电路130以第二类工作频率进行工作,避免电子产品周围的人员受到较大的电磁辐射。
当人群类别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混合时,控制电子电路130以第一类工作频率进行工作。与人群类别为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混合类似,当电子产品周围的人员包括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包括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时,为了避免有人员处于超过承受能力的电磁辐射环境中。上述实施例,根据电子产品周围的人员年龄和性别两方面对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进行动态调节,避免出现电子电路130周围的人员处于超过自身承受能力的电磁辐射环境中,对健康产生较大危害的情况。
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接收的语音信息将电子产品周围的人员按照年龄段进行分类,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均可以根据年龄段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然后根据不同年龄段分别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使得电子产品的电子电路130向外的电磁辐射强度与年龄段相对应。可以理解,根据接收的语音信息对电子产品周围的人员进行分类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只要是根据所接收的语音信息的音调进行识别,然后根据不同的人群类别进行对应的电子产品的工作频率调节即可。
上述电磁辐射调节系统,首先获取与语音信息相对应的人群类别,即获取根据语音信息得到的处于电子电路130周围的人员类型,然后根据人群类别控制电子电路130的工作频率,使电子电路130在当前工作频率下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通过上述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可以根据人群类别实时地调整电子电路130的对外辐射强弱,以使电磁辐射强度适应不同的人群,与传统的电磁辐射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操作可靠性强的优点。
一种家电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具体地,电磁辐射调节系统能够根据获取电子电路周围的人群类别,人后根据人群调节电子电路的工作频率,实现电子电路的对外电磁辐射与人群类别相对应,具体调节过程如上述电磁辐射调节系统中各个实施例所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将上述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应用到家电设备中,相应的电子电路即为家电设备中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子电路,从而实现对家电设备对外电磁辐射的调节,使得家电设备的对外电磁辐射与家电设备周围的人群类别相对应。应当指出的是,在一个实施例中,家电设备为空调器。可以理解,家电设备的类型并不是唯一的,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是电磁炉、微波炉等,只要是在工作过程中会差生电磁辐射的家电设备均可。
上述家电设备,首先获取与语音信息相对应的人群类别,即获取根据语音信息得到的处于电子电路周围(也就是家电设备周围)的人员类型,然后根据人群类别控制电子电路的工作频率,使电子电路在当前工作频率下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与人群类别相对应。通过上述家电设备,可以根据人群类别实时地调整电子电路的对外辐射强弱,即家电设备对外电磁辐射的强弱,以使电磁辐射强度适应不同的人群,与传统的电磁辐射控制方法相比具有操作可靠性强的优点。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电子电路;
根据语音信息得到与所述语音信息相对应的人群类别的人群类别识别装置,所述人群类别表征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子电路周围的人员类型;
获取所述人群类别,根据所述人群类别控制所述电子电路的工作频率,使得所述电子电路的电磁辐射强度与所述人群类别相对应的综合调节装置;
所述人群类别识别装置包括语音信息采集器和语音信息处理器,所述语音信息采集器连接所述语音信息处理器,所述语音信息处理器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所述综合调节装置连接所述电子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与反馈装置,所述检测与反馈装置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电路包括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辅助电路,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所述辅助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路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电感和续流二极管,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使能引脚和输入引脚,且公共端用于连接综合调节装置,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启动延时控制引脚,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过流保护引脚,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转换引脚和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阴极,且公共端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所述续流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还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且公共端用于连接外部电路,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的电流反馈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流反馈引脚,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芯片的定时电阻引脚,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电路还包括液晶驱动电路,所述液晶驱动电路包括单片机、驱动芯片和驱动电路,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所述单片机的脉冲宽度调制波形发生引脚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控制引脚,所述驱动芯片连接所述驱动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开关二极管和升压电感,所述升压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输入引脚,且公共端连接电源,所述升压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转换引脚,且公共端连接所述开关二极管的阳极,所述开关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且公共端用于连接液晶正极,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电源,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补偿引脚,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且公共端连接所述驱动芯片的反馈引脚,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且公共端接地,驱动芯片的反馈引脚还用于连接液晶负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电路还包括射频电路,所述射频电路包括信号源芯片和信号发射电路,所述信号源芯片的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综合调节装置,所述信号源芯片的输出引脚连接所述信号发射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发射电路包括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二电感和发射天线,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信号源芯片的输出引脚,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且公共端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且公共端连接所述发射天线,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9.一种家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家电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辐射调节系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81620.6U CN209659150U (zh) | 2018-12-24 | 2018-12-24 | 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181620.6U CN209659150U (zh) | 2018-12-24 | 2018-12-24 | 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59150U true CN209659150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18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181620.6U Active CN209659150U (zh) | 2018-12-24 | 2018-12-24 | 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5915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12405A (zh) * | 2018-12-24 | 2019-03-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辐射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家电设备 |
-
2018
- 2018-12-24 CN CN201822181620.6U patent/CN20965915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12405A (zh) * | 2018-12-24 | 2019-03-0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电磁辐射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家电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98443B (zh) | 智能脉冲发生器 | |
CN209373401U (zh) | 一种微网式雾化器驱动系统 | |
CN101385890B (zh) | 用于植入式医疗仪器的病人用控制器 | |
CN207742924U (zh) | 基于智能语音控制的遥控器 | |
CN102281002A (zh) | 谐振式电力转换电路 | |
CN209659150U (zh) | 电磁辐射调节系统及家电设备 | |
CN109412405A (zh) | 电磁辐射调节方法、装置、系统及家电设备 | |
CN108964232A (zh) | 一种2.4g ism频段rf能量采集电路 | |
CN109448181A (zh) | 一种防盗门禁系统 | |
CN108258816A (zh) | 一种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及无线充电系统 | |
CN201181977Y (zh) | 一种升压电路、高频头调谐电压电路及电视机 | |
CN209003957U (zh) | 测肤电路与测肤超声铲皮仪 | |
CN201188833Y (zh) | 一种电子驱蚊器及电子终端 | |
CN202502615U (zh) | 一种用于智能主机的红外遥控装置 | |
CN109771025B (zh) |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云系统的阻抗检测模块 | |
US20150256927A1 (en) | Self-bias emitter circuit | |
CN210246392U (zh) | 电源控制电路、副电源电路、电源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2865291Y (zh) | 超声波电子驱鼠器 | |
CN208351926U (zh) | 充电器电路和车用手机充电器 | |
CN201726316U (zh) | 谐振式电力转换电路 | |
CN209250493U (zh) | 一种开关电源装置 | |
CN107680669A (zh) | 基于wifi的智能电针仪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9060388U (zh) | 超声波医疗装置 | |
CN208752601U (zh) | 屏幕远程控制器 | |
CN113970891B (zh) | 一种基于过零检测控制的物联网开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