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53693U - 一种合页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合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53693U CN209653693U CN201821331691.3U CN201821331691U CN209653693U CN 209653693 U CN209653693 U CN 209653693U CN 201821331691 U CN201821331691 U CN 201821331691U CN 209653693 U CN209653693 U CN 2096536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ge
- hinge
- axis connection
- tube
- spiral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页,包括:凹页、凸页、内轴、轴连接套、螺旋槽套、压力弹簧,内轴的上端插入轴连接套的内孔,内轴与轴连接套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内轴的中段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限位部,限位部之上至轴连接套的下端面之间的内轴轴身套装压力弹簧,螺旋槽套的壁体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槽,内轴的下部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驱动轴,内轴的下部轴身插入螺旋槽套的内孔,驱动轴的两端伸入螺旋槽内,不分左右方向安装合页,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易于维修更换,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五金配件领域,尤其涉及合页。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自关门合页主要以扭力弹簧复位为主,扭力弹簧复位合页在实际使用过程线材强度高扭簧脚易断,强度低线材容易松弛,造成自关失效,而且其它压力弹簧复位的自关门合页要分左右方向安装,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合页,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使用压力弹簧储能以及螺旋槽复位结构,可以不分左右方向安装合页,结构合理,使用方便,易于维修更换,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合页,包括:凹页、凸页、内轴、轴连接套、螺旋槽套、压力弹簧,凹页与凸页通过轴连接套和螺旋槽套形成铰接,凹页包含有凹页页片、与凹页页片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以及与凹页页片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凸页包含有凸页页片以及与凸页页片边缘相连接的凸页圆管体,轴连接套的上部伸入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内腔,轴连接套的下部伸入凸页圆管体的内腔,螺旋槽套的上部伸入凸页圆管体的内腔,螺旋槽套的下部伸入凹页的下端圆管体的内腔,内轴的上端插入轴连接套的内孔,内轴与轴连接套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内轴的中段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限位部,限位部之上至轴连接套的下端面之间的内轴轴身套装压力弹簧,螺旋槽套的壁体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槽,内轴的下部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驱动轴,内轴的下部轴身插入螺旋槽套的内孔,驱动轴的两端伸入螺旋槽内;
其中,轴连接套与螺旋槽套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下端圆管体的内腔,或者,轴连接套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的内腔,在这两种安装方式中,螺旋槽均以合页打开时内轴转动方向为升程。
更优的,螺旋槽包含与轴线倾斜段以及与轴线垂直段。
更优的,与轴线垂直段设置有凹槽。
更优的,当轴连接套与螺旋槽套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下端圆管体的内腔时,轴连接套的上部设置缩径,轴连接套的上部与上端圆管体的内壁之间有第一滚动轴承。
更优的,当轴连接套与螺旋槽套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下端圆管体的内腔时,螺旋槽套的上部设置缩径,螺旋槽套的上部与凸页圆管体的内壁之间有第二滚动轴承。
更优的,当轴连接套与螺旋槽套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的内腔时,轴连接套的下部设置缩径,轴连接套的下部与凸页圆管体的内壁之间有第三滚动轴承。
更优的,当轴连接套与螺旋槽套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的内腔时,螺旋槽套的下部设置缩径,螺旋槽套的下部与下端圆管体的内壁之间有第四滚动轴承。
更优的,如前的任何一种合页:
凸页圆管体的上端面与上端圆管体的下端面之间有第一平面轴承,凸页圆管体的下端面与下端圆管体的上端面之间有第二平面轴承。
更优的,内轴的上部为花键轴,轴连接套内部开设有适配的花键槽,内轴和轴连接套之间通过花键轴和花键槽的配合实现同步转动以及轴向滑动连接。
更优的,驱动轴在螺旋槽内的柱身套装有1个以上的呈圆管状的滑套。
更优的,在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内腔设置有液压缓冲机构,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连接。
更优的,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套、活塞、活塞杆,油封,油缸套与轴连接套上部连接,活塞设置在活塞杆的上端,油封设置在油缸套内壁与活塞杆之间,油封上端面至活塞下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受压油腔,活塞上端面至油缸套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活塞杆的下部与内轴的上部相连接。
更优的,活塞杆的下部与内轴的上部相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内轴的上部轴向设置有螺纹孔,活塞杆的下部与螺纹孔螺接。
更优的,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套及设置在油缸套内的独立油缸,独立油缸包含油缸外壳和活塞杆,油缸套与轴连接套上部连接,活塞杆与油缸套底部连接,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油缸外壳的底部与内轴的上部连接。
更优的,在下端圆管体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顶压打开机构,顶压打开机构包含施压件和固定件,施压件用于将内轴顶压回缩,固定件用于将施压件固定于所需的位置。
更优的,固定件为轴向设置有螺纹孔的下封盖,施压件为与螺纹孔螺装的顶压螺丝。
更优的,在上端圆管体的上端部设置有上装饰盖,在下端圆管体的下端部设置有下装饰盖。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压力弹簧的方式提供储能,能使页片不分左右地进行安装,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维修。还能利用缓冲油缸控制关闭速度,运用螺丝顶压内轴打开合页方便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眀第一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眀第二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实施例的合页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及第五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合页闭合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实施例使用顶压打开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第四个实施例及第五个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实施例合页闭合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是凹页在左、凸页在右时两种零件组合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2、图13是凸页在左、凹页在右时两种零件组合方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凹页; 101、凹页页片;102、 上端圆管体;103、下端圆管体; 2、凸页;201、凸页页片; 202、凸页圆管体;3、内轴;301、限位部;302、驱动轴;3021、滑套;303、驱动轴安装部;304、花键轴;4、轴连接套;401、花键槽;5、螺旋槽套;501、螺旋槽;6、压力弹簧;701、第一滚动轴承;702、第二滚动轴承; 801、第一平面轴承;802、第二平面轴承; 901、油缸套;902、活塞;903、油封;904、受压油腔;905、储油腔;906、独立油缸;916、油缸外壳;917、活塞杆; 1001、下封盖;1002、顶压螺丝;11、上装饰盖;12、下装饰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13进行阅读。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13所示:
一种合页,包括:凹页1、凸页2、内轴3、轴连接套4、螺旋槽套5、压力弹簧6,凹页1与凸页2通过轴连接套4和螺旋槽套5形成铰接,凹页1包含有凹页页片101、与凹页页片101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102以及与凹页页片101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103,凸页2包含有凸页页片201以及与凸页页片201边缘相连接的凸页圆管体202,轴连接套4的上部伸入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轴连接套4的下部伸入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螺旋槽套5的上部伸入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螺旋槽套5的下部伸入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内轴3的上端插入轴连接套4的内孔,内轴3与轴连接套4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内轴3的中段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限位部301,限位部301之上至轴连接套4的下端面之间的内轴3轴身套装压力弹簧6,螺旋槽套5的壁体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槽501,内轴3的下部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驱动轴302,内轴3的下部轴身插入螺旋槽套5的内孔,驱动轴302的两端伸入螺旋槽内501;
其中,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或者,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在这两种安装方式中,螺旋槽501均以合页打开时内轴3转动方向为升程。
在本实施例中,轴连接套的内孔设置防转动机构,可以采用内孔设置与轴线同向的齿牙,而插入内孔部分的内轴轴身设置与该齿牙相匹配的牙槽。
内轴上设置驱动轴的方式可以是,内轴的下端设置一个通孔,而驱动轴穿过该通孔露出两端。也可以是在内轴下端设置两个突出柱体,柱体轴线与内轴轴线相垂直。
限位部的使用是限制压力弹簧的端面位置,传递压力弹簧储能及放能。
当“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时,轴连接套与凸页及内轴同步运动,而凹页与螺旋槽套同步运动。
当“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时,轴连接套与凹页及内轴同步运动,而凸页与螺旋槽套同步运动。
所谓凸页是指凸页页片与一个凸页圆管体整体构成的形象表达,而凹页是指凹页页片、与凹页页片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以及与凹页页片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三者整体构成的形象表达,凸页与凹页在形状上是互相配合使用的。而凸页页片与凹页页片的具体形状根据所安装的门扇或门框连接需要而决定。
在“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或者,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在这两种安装方式中,螺旋槽501的旋转方向均以内轴3转动方向为升程。”这两种组合方式中,无论是“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还是“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螺旋槽501的旋转方向均以内轴3转动方向为升程。更进一步详细讲解:当左边是凹页,右边是凸页时,有两种组合方式,1、凹页、轴连接套以及内轴是同步运动的,凸页与螺旋槽套是同步运动的;2、凸页、轴连接套以及内轴是同步运动的,凹页与螺旋槽套是同步运动的。在这两种组合方式中,螺旋槽的旋转方向是相反的,但都是以内轴的转动方向为升程。当换成左边是凸页,右边是凹页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本实施例中,以“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为例,实际应用场景如下:
当有外力打开合页时,固定嵌装在凹页的螺旋槽套与固定嵌装在凸页的轴连接套二者沿轴线相对往外转动,由于内轴的上端与轴连接套的内孔二者啮合伸缩套接,因此,内轴的下端在螺旋槽套的内孔中转动,嵌装在内轴下部的驱动轴沿螺旋槽滑移,使得内轴产生轴向上运动,通过限位部顶压压力弹簧回缩储能,
当打开合页的外力消失时,压力弹簧释放压力推动内轴向下运动,驱动轴沿螺旋槽滑移使得内轴作轴向下加旋转运动,合页则自动闭合。
使用本技术方案,由于利用了压力弹簧储能以及螺旋槽复位结构,可以不分左右方向安装合页,结构合理,生产便利,使用亦方便,易于维修更换,解决了使用扭力弹簧复位的通病,能满足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进一步,
螺旋槽501包含与轴线倾斜段以及与轴线垂直段。其中,与轴线倾斜段的用于开合门扇、压缩或松弛压力弹簧,而与轴线垂直段是用于,当驱动轴两端位于该段时,合页处于常开状态。
进一步,
与轴线垂直段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的使用是当其与驱动轴卡合时,起到门吸的功能,稳定门扇。
实施例二:
参考图2-图4所示:
当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时,轴连接套4的上部设置缩径,轴连接套4的上部与上端圆管体102的内壁之间有第一滚动轴承701。
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优点外,第一滚动轴承的作用是使凸页页片与凹页页片之间形成滚动铰接,使得合页开合更顺畅、减少磨损。
进一步,当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时,螺旋槽套5的上部设置缩径,螺旋槽套5上部与凸页圆管体202的内壁之间有第二滚动轴承702。
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优点外,同样地,第二滚动轴承的作用是使凸页页片与凹页页片之间形成滚动铰接,使得合页开合更顺畅、减少磨损。
进一步,当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时,轴连接套4的下部设置缩径,轴连接套4的下部与凸页圆管体202的内壁之间有第三滚动轴承。
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优点外,同样地,第三滚动轴承的作用是使凸页页片与凹页页片之间形成滚动铰接,使得合页开合更顺畅、减少磨损。
进一步,当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时,螺旋槽套5的下部设置缩径,螺旋槽套5的下部与下端圆管体103的内壁之间有第四滚动轴承。
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优点外,同样地,第四滚动轴承的作用是使凸页页片与凹页页片之间形成滚动铰接,使得合页开合更顺畅、减少磨损。
进一步,凸页圆管体202的上端面与上端圆管体102的下端面之间有第一平面轴承801,凸页圆管体202的下端面与下端圆管体103的上端面之间有第二平面轴承802。
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优点外,第一平面轴承与第二平面轴承的作用是使得凸页圆管体与凹页的上端圆管体及下端圆管体之间减少磨损,使得合页的开合更加顺畅。
进一步,内轴3的上部为花键轴304,轴连接套4内部开设有适配的花键槽401,内轴3和轴连接套4之间通过花键轴304和花键槽401的配合实现同步转动以及轴向滑动连接。
除了具有实施例一的优点外,花键轴与花键槽的配合使得轴连接套与内轴能更精确地实现同步转动及轴向滑动连接,且部件加工亦方便。
进一步,驱动轴302在螺旋槽501内的柱身套装有1个以上的呈圆管状的滑套3021。使到驱动轴302在螺旋槽501滑动时由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小磨损。
实施例三:
参考图5-图7所示:
在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设置有液压缓冲机构,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具有实施例一、二的优点外,使用液压缓冲机构能控制门扇的关闭速度,减小关门噪音。
更具体化地:
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套901、活塞902、活塞杆917,油封903,油缸套901与轴连接套4上部连接,活塞902设置在活塞杆917的上端,油封903设置在油缸套901内壁与活塞杆917之间,油封903上端面至活塞902下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受压油腔904,活塞上端面至油缸套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905,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3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活塞杆917的下部与内轴3的上部相连接。
活塞杆917的下部与内轴3的上部相连接的具体方式为,内轴3的上部轴向设置有螺纹孔,活塞杆917的下部与螺纹孔螺接。
在本实施例中,以“轴连接套4与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为例,实际应用场景如下:
当有外力打开合页时,凸页与凹页的管体相对转动,固定嵌装在凹页的螺旋槽套与固定嵌装在凸页的轴连接套二者沿轴线相对往外转动,由于内轴的上端与轴连接套的内孔二者啮合伸缩套接,因此,内轴的下端在螺旋槽套的内孔中转动,嵌装在内轴下部的驱动轴沿螺旋槽滑移,使得内轴产生轴向上运动,通过限位部顶压压力弹簧回缩储能,液压缓冲机构的活塞杆亦跟随内轴向上移动,活塞杆推动活塞使得储油腔里的液压油流向受压油腔。
当打开合页的外力消失时,压力弹簧释放压力推动内轴向下运动,驱动轴沿螺旋槽滑移使得内轴在螺旋槽套内孔做向下加旋转运动,合页则自动闭合,内轴向下运动时活塞杆亦跟随向下运动,活塞杆连接活塞使得受压油腔的液压油流向储油腔,从而控制内轴向下运动的速度,实现液压缓冲关闭。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具有实施例一、二的优点外,使用液压缓冲机构能控制门扇的关闭速度,减小关门噪音。而且,内轴的上部轴向设置有螺纹孔,活塞杆的下部与螺纹孔螺接的方式加工方便,安装亦方便。
实施例四:
参考图8、图9所示:
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套901及设置在油缸套901内的独立油缸906,独立油缸906包含油缸外壳916和活塞杆917,油缸套901与轴连接套4上部连接,活塞杆917与油缸套901底部连接,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内轴3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油缸外壳916的底部与内轴3的上部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场景如下:
当合页打开时,内轴向上运动,油缸外壳亦向上移动,活塞杆回缩入油缸外壳的内腔,当合页关闭时,内轴向下运动,油缸外壳亦向下移动,活塞杆则拉出油腔外壳的内腔,由于独立油缸拉出活塞杆时有阻尼作用,所以能控制内轴往下运动的速度,使得合页得到缓冲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具有实施例一、二的优点外,使用液压缓冲机构能控制门扇的关闭速度,减小关门噪音。而且独立油缸安装起来更方便。
实施例五:
参考图5-图9所示:
在前述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顶压打开机构,顶压打开机构包含施压件和固定件,施压件用于将内轴3顶压回缩,固定件用于将施压件固定于所需的位置。
固定件为轴向设置有螺纹孔的下封盖1001,施压件为与螺纹孔螺装的顶压螺丝1002。
如图所示,安装时,用户用适配工具转动顶压螺丝,使得顶压螺丝的端面与内轴的下端面抵靠,使得内轴向上移动,驱动轴沿螺旋槽滑移,使得内轴在螺旋槽内孔做向上加旋转运动,凸页与凹页的管体部位相对往外运动,凸页与凹页沿轴线打开,此时,用户可以进行安装而不用担忧两个页片闭合,在安装完成后,退回顶压螺丝,使得内轴下端面不与顶压螺丝抵靠,合页就可以进入正常的使用状态了。在本实施例中,除有前述实施例的优点外,顶压打开机构的设置使得用户能十分方便地安装合页,而无需另施精力去持续打开页片。
在这个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照掌握的领域内知识技术,可以将施压件与固定件换成其它的零件,只要施压件用于将内轴3顶压回缩,固定件用于将施压件固定于所需的位置即可。
在上端圆管体102的上端部设置有上装饰盖11,在下端圆管体103的下端部设置有下装饰盖12。上装饰盖与下装饰盖的使用一是美化,二是保护内部部件,防止灰尘堆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合页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包括:凹页(1)、凸页(2)、内轴(3)、轴连接套(4)、螺旋槽套(5)、压力弹簧(6),所述凹页(1)与凸页(2)通过所述轴连接套(4)和所述螺旋槽套(5)形成铰接,所述凹页(1)包含有凹页页片(101)、与所述凹页页片(101)上部边缘相连接的上端圆管体(102)以及与所述凹页页片(101)下部边缘相连接的下端圆管体(103),所述凸页(2)包含有凸页页片(201)以及与所述凸页页片(201)边缘相连接的凸页圆管体(202),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伸入所述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伸入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伸入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伸入所述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所述内轴(3)的上端插入所述轴连接套(4)的内孔,所述内轴(3)与所述轴连接套(4)形成轴向滑动连接和同步转动的配合结构,所述内轴(3)的中段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限位部(301),所述限位部(301)之上至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端面之间的内轴(3)轴身套装所述压力弹簧(6),所述螺旋槽套(5)的壁体轴对称地开设有两条螺旋槽(501),所述内轴(3)的下部轴身设置有突出于轴身的驱动轴(302),所述内轴(3)的下部轴身插入所述螺旋槽套(5)的内孔,所述驱动轴(302)的两端伸入所述螺旋槽(501)内;
其中,所述轴连接套(4)与所述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1)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或者,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在这两种安装方式中,所述螺旋槽(501)均以合页打开时内轴(3)转动方向为升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501)包含与轴线倾斜段以及与轴线垂直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轴线垂直段设置有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轴连接套(4)与所述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时,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设置缩径,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与所述上端圆管体(102)的内壁之间有第一滚动轴承(70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轴连接套(4)与所述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的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时,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设置缩径,所述螺旋槽套(5)上部与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壁之间有第二滚动轴承(70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轴连接套(4)与所述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时,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设置缩径,所述轴连接套(4)的下部与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壁之间有第三滚动轴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轴连接套(4)与所述螺旋槽套(5)的安装方式为所述轴连接套(4)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凹页的上端圆管体的内腔并且所述螺旋槽套(5)的上部固定嵌装在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内腔时,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设置缩径,所述螺旋槽套(5)的下部与所述下端圆管体(103)的内壁之间有第四滚动轴承。
8.如权利要求1、2、3、4、5、6、7任一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上端面与所述上端圆管体(102)的下端面之间有第一平面轴承(801),所述凸页圆管体(202)的下端面与所述下端圆管体(103)的上端面之间有第二平面轴承(802)。
9.如权利要求1、2、3、4、5、6、7任一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3)的上部为花键轴(304),所述轴连接套(4)内部开设有适配的花键槽(401),所述内轴(3)和所述轴连接套(4)之间通过所述花键轴(304)和所述花键槽(401)的配合实现同步转动以及轴向滑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2、3、4、5、6、7任一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302)在所述螺旋槽(501)内的柱身套装有1个以上的呈圆管状的滑套(3021)。
11.如权利要求1、2、3、4、5、6、7任一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凹页(1)的上端圆管体(102)的内腔设置有液压缓冲机构,所述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内轴(3)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套(901)、活塞(902)、活塞杆(917),油封(903),所述油缸套(901)与所述轴连接套(4)上部连接,所述活塞(902)设置在所述活塞杆(917)的上端,所述油封(903)设置在所述油缸套(901)内壁与所述活塞杆(917)之间,所述油封(903)上端面至所述活塞(902)下端面之间的空间为受压油腔(904),所述活塞上端面至所述油缸套的底部之间的空间为储油腔(905),所述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内轴(3)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活塞杆(917)的下部与所述内轴(3)的上部相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917)的下部与所述内轴(3)的上部相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内轴(3)的上部轴向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活塞杆(917)的下部与所述螺纹孔螺接。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机构包含油缸套(901)及设置在所述油缸套(901)内的独立油缸(906),所述独立油缸(906)包含油缸外壳(916)和活塞杆(917),所述油缸套(901)与所述轴连接套(4)上部连接,所述活塞杆(917)与所述油缸套(901)底部连接,所述液压缓冲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内轴(3)连接的具体方式为所述油缸外壳(916)的底部与所述内轴(3)的上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2、3、4、5、6、7、12、13、14任一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端圆管体(103)的内腔下部设置有顶压打开机构,所述顶压打开机构包含施压件和固定件,所述施压件用于将所述内轴(3)顶压回缩,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施压件固定于所需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轴向设置有螺纹孔的下封盖(1001),所述施压件为与所述螺纹孔螺装的顶压螺丝(1002)。
17.如权利要求1、2、3、4、5、6、7、12、13、14任一所述的一种合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端圆管体(102)的上端部设置有上装饰盖(11),在所述下端圆管体(103)的下端部设置有下装饰盖(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31691.3U CN209653693U (zh) | 2018-08-17 | 2018-08-17 | 一种合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331691.3U CN209653693U (zh) | 2018-08-17 | 2018-08-17 | 一种合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53693U true CN209653693U (zh) | 2019-11-19 |
Family
ID=68505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331691.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53693U (zh) | 2018-08-17 | 2018-08-17 | 一种合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5369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3165A (zh) * | 2018-08-17 | 2018-11-20 | 肇庆市高要区兆高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合页 |
CN112943015A (zh) * | 2019-12-10 | 2021-06-11 | 江西大发门业有限公司 | 一种扭力铰链及具有扭力铰链的门 |
-
2018
- 2018-08-17 CN CN201821331691.3U patent/CN20965369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843165A (zh) * | 2018-08-17 | 2018-11-20 | 肇庆市高要区兆高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合页 |
CN108843165B (zh) * | 2018-08-17 | 2024-05-03 | 广东兆高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合页 |
CN112943015A (zh) * | 2019-12-10 | 2021-06-11 | 江西大发门业有限公司 | 一种扭力铰链及具有扭力铰链的门 |
CN112943015B (zh) * | 2019-12-10 | 2022-06-21 | 江西大发门业有限公司 | 一种扭力铰链及具有扭力铰链的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843165A (zh) | 一种合页 | |
CN209653693U (zh) | 一种合页 | |
CN108915444A (zh) | 一种合页 | |
CN104389146A (zh) | 具有阻尼器的波轮洗衣机顶盖 | |
CN108979387A (zh) | 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 | |
CN106761082A (zh) | 一种螺旋式缓冲合页 | |
CN102278031B (zh) | 一种多功能合页芯轴 | |
CN213540043U (zh) | 一种自闭液压缓冲合页 | |
CN109681068A (zh) | 一种合页 | |
CN104895436B (zh) | 一种多功能液压缓冲合页 | |
EP2902576A1 (en) | Door closer | |
CN209653692U (zh) | 一种合页 | |
CN209891909U (zh) | 一种带提拉打开机构的合页 | |
CN104047492B (zh) | 一种液压缓冲合页 | |
CN109441272A (zh) | 一种合页 | |
CN213742839U (zh) | 一种液压缓冲合页 | |
CN210948164U (zh) | 关门缓冲合页 | |
CN207315091U (zh) | 一种多功能复合型凸轮结构自动闭门合页 | |
CN201802202U (zh) | 一种自关门液压缓冲合页 | |
CN101718162B (zh) | 一种使用弹簧铰链的缓冲方法及缓冲铰链 | |
CN212562890U (zh) | 一种隐形液压门铰链 | |
CN204876974U (zh) | 立式自动闭门器 | |
CN210888502U (zh) | 模块化缓冲合页 | |
CN201614825U (zh) | 一种带限位的自动回位合页 | |
CN218815849U (zh) | 一种助开力阻尼铰链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