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28747U - 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628747U CN209628747U CN201821710727.9U CN201821710727U CN209628747U CN 209628747 U CN209628747 U CN 209628747U CN 201821710727 U CN201821710727 U CN 201821710727U CN 209628747 U CN209628747 U CN 2096287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layer
- backplane level
- insole
- wear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包括底板层,所述底板层的侧面连接有护翼,所述底板层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导槽,所述底板层的前脚掌底部固定粘接有前掌减震垫,所述底板层的后跟底部固定粘接有后跟缓压垫,所述底板层的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一弹性层,所述第一弹性层的表面开设有复数蜂窝孔,所述第一弹性层的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二弹性层。该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通过面层为透气网布,能够有效吸收脚底与鞋垫接触部分出的汗,带走湿气,保持鞋内的干爽,通过面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两层弹性层,通过双层弹性层的设计使缓震效果更好,穿着更加舒适,回弹性更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
背景技术
鞋垫大量应用于制鞋业、保健和特殊功用,一般分为鞋厂应用型鞋垫和市场商品型两种模式,制鞋业应用的鞋垫主要是配合鞋子大底和中底做出相应的型体,按照楦底板或者面板制作尺码板,并制作出相应的形状,市场商品型鞋垫主要是把鞋垫直接作为一种商品出售,由开发师设计,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
目前市场上一般鞋子的鞋垫较硬,人们穿着鞋子时直接将脚与鞋垫接触,鞋垫较硬穿着时间长后,脚容易疲劳受损,另一方面,脚底与鞋垫接触部分容易出汗,不透气产生闷热,鞋底直接吸收汗导致鞋子发臭,而且鞋垫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被压扁无法回弹回来,弹性不足,穿戴后不方便运动,影响了使用者的体验感,鞋垫无法耐磨耐用,鞋的使用寿命也降低,故而提出一种耐磨耐用的高品质回弹鞋垫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具备耐磨耐用和高品质回弹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上一般鞋子的鞋垫较硬,人们穿着鞋子时直接将脚与鞋垫接触,鞋垫较硬穿着时间长后,脚容易疲劳受损,另一方面,脚底与鞋垫接触部分容易出汗,不透气产生闷热,鞋底直接吸收汗导致鞋子发臭,而且鞋垫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被压扁无法回弹回来,弹性不足,穿戴后不方便运动,影响了使用者的体验感,鞋垫无法耐磨耐用,鞋的使用寿命也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包括底板层,所述底板层的侧面连接有护翼,所述底板层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导槽,所述底板层的前脚掌底部固定粘接有前掌减震垫,所述底板层的后跟底部固定粘接有后跟缓压垫,所述底板层的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一弹性层,所述第一弹性层的表面开设有复数蜂窝孔,所述第一弹性层的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二弹性层,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后跟顶部固定粘接有后跟垫,所述第二弹性层的前脚掌顶部固定粘接有前掌垫,所述第二弹性层的顶部且位于前掌垫和后跟垫的顶部固定粘接有面层。
优选的,所述空气导槽为呈曲线形的槽,所述空气导槽的个数为七个且等间隔分布在底板层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底板层的底部开设有与前掌减震垫和后跟缓压垫相适配的两个槽。
优选的,所述蜂窝孔呈正六边形,所述蜂窝孔的个数不少于一百二十个且等间隔分布在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后跟垫的形状呈椭圆形,所述前掌垫的形状为圆弧扇形。
优选的,所述底板层的底部与面层顶部之间前掌的厚度为五毫米,所述底板层的底部与面层顶部之间后跟的厚度为八厘米。
优选的,所述面层的尺寸大小等于底板层与护翼连接起来的尺寸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该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通过面层为透气网布,能够有效吸收脚底与鞋垫接触部分出的汗,带走湿气,保持鞋内的干爽,通过面层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两层弹性层,通过双层弹性层的设计使缓震效果更好,穿着更加舒适,回弹性更好,蜂窝孔的个数不少于一百二十个且等间隔分布在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的顶部的网眼,不仅可以与面层共同吸汗,网眼设计透气舒适,促进空气对流,防止鞋子发臭,大大减轻脚部的闷热,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2、该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通过后跟垫和后跟缓压垫保护脚跟避免磨损,且后跟缓压垫具有防滑设计,行走舒适减震,舒缓后跟站立或运动压力,前掌处为人体的重心处,容易磨损,通过垫前掌减震垫和前掌垫的加垫设计来避免行走时造成的磨损,均衡前脚掌压力,底板层和护翼为一体的柔韧弹力PU材质,两边的弧线设计贴合足部,后跟为U形包裹设计,让鞋垫与鞋底更加贴合,让运动更舒适,耐磨性能更好,更加经久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垫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鞋垫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层、2护翼、3空气导槽、4前掌减震垫、5后跟缓压垫、6第一弹性层、7蜂窝孔、8第二弹性层、9后跟垫、10前掌垫、11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包括底板层1,底板层1的底部开设有与前掌减震垫4和后跟缓压垫5相适配的两个槽,底板层1的侧面连接有护翼2,底板层1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导槽3,空气导槽3为呈曲线形的槽,空气导槽3的个数为七个且等间隔分布在底板层1的底部,底板层1的前脚掌底部固定粘接有前掌减震垫4,底板层1的后跟底部固定粘接有后跟缓压垫5,底板层1的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一弹性层6,第一弹性层6的表面开设有复数蜂窝孔7,蜂窝孔7呈正六边形,蜂窝孔7的个数不少于一百二十个且等间隔分布在第一弹性层6和第二弹性层8的顶部,第一弹性层6的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二弹性层8,第二弹性层8的后跟顶部固定粘接有后跟垫9,后跟垫9的形状呈椭圆形,通过后跟垫9和后跟缓压垫5保护脚跟避免磨损,且后跟缓压垫5具有防滑设计,行走舒适减震,舒缓后跟站立或运动压力,前掌处为人体的重心处,容易磨损,通过垫前掌减震垫4和前掌垫10的加垫设计来避免行走时造成的磨损,均衡前掌压力,底板层1和护翼2为一体的柔韧弹力PU材质,两边的弧线设计贴合足部,后跟为U形包裹设计,让鞋垫与鞋底更加贴合,让运动更舒适,耐磨性能更好,更加经久耐用,第二弹性层8的前脚掌顶部固定粘接有前掌垫10,前掌垫10的形状为圆弧扇形,第二弹性层8的顶部且位于前掌垫10的顶部固定粘接有面层11,面层11的尺寸大小等于底板层1与护翼2连接起来的尺寸大小,底板层1的底部与面层11顶部之间前脚掌的厚度为五毫米,底板层1的底部与面层11顶部之间后跟的厚度为八厘米,通过面层11为透气网布,能够有效吸收脚底与鞋垫接触部分出的汗,带走湿气,保持鞋内的干爽,通过面层11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弹性层6和第二弹性层8两层弹性层,通过双层弹性层的设计使缓震效果更好,穿着更加舒适,回弹性更好,蜂窝孔7的个数不少于一百二十个且等间隔分布在第一弹性层6和第二弹性层8的顶部的网眼,不仅可以与面层11共同吸汗,网眼设计透气舒适,促进空气对流,防止鞋子发臭,大大减轻脚部的闷热,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
综上所述,该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通过面层11为透气网布,能够有效吸收脚底与鞋垫接触部分出的汗,带走湿气,保持鞋内的干爽,通过面层11的底部粘接有第一弹性层6和第二弹性层8两层弹性层,通过双层弹性层的设计使缓震效果更好,穿着更加舒适,回弹性更好,蜂窝孔7的个数不少于一百二十个且等间隔分布在第一弹性层6和第二弹性层8的顶部的网眼,不仅可以与面层11共同吸汗,网眼设计透气舒适,促进空气对流,防止鞋子发臭,大大减轻脚部的闷热,给使用者提供更好的运动体验。
并且,通过后跟垫9和后跟缓压垫5保护脚跟避免磨损,且后跟缓压垫5具有防滑设计,行走舒适减震,舒缓后跟站立或运动压力,前掌处为人体的重心处,容易磨损,通过垫前掌减震垫4和前掌垫10的加垫设计来避免行走时造成的磨损,均衡前掌压力,底板层1和护翼2为一体的柔韧弹力PU材质,两边的弧线设计贴合足部,后跟为U形包裹设计,让鞋垫与鞋底更加贴合,让运动更舒适,耐磨性能更好,更加经久耐用。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包括底板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层(1)的侧面连接有护翼(2),所述底板层(1)的底部开设有空气导槽(3),所述底板层(1)的前脚掌底部固定粘接有前掌减震垫(4),所述底板层(1)的后跟底部固定粘接有后跟缓压垫(5),所述底板层(1)的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一弹性层(6),所述第一弹性层(6)的表面开设有复数蜂窝孔(7),所述第一弹性层(6)的顶部固定粘接有第二弹性层(8),所述第二弹性层(8)的后跟顶部固定粘接有后跟垫(9),所述第二弹性层(8)的前脚掌顶部固定粘接有前掌垫(10),所述第二弹性层(8)的顶部且位于前掌垫(10)和后跟垫(9)的顶部固定粘接有面层(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导槽(3)为呈曲线形的槽,所述空气导槽(3)的个数为七个且等间隔分布在底板层(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层(1)的底部开设有与前掌减震垫(4)和后跟缓压垫(5)相适配的两个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孔(7)呈正六边形,所述蜂窝孔(7)的个数不少于一百二十个且等间隔分布在第一弹性层(6)和第二弹性层(8)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跟垫(9)的形状呈椭圆形,所述前掌垫(10)的形状为圆弧扇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层(1)的底部与面层(11)顶部之间前脚掌的厚度为五毫米,所述底板层(1)的底部与面层(11)顶部之间后跟的厚度为八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1)的尺寸大小等于底板层(1)与护翼(2)连接起来的尺寸大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10727.9U CN209628747U (zh) | 2018-10-22 | 2018-10-22 | 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710727.9U CN209628747U (zh) | 2018-10-22 | 2018-10-22 | 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628747U true CN209628747U (zh) | 2019-11-15 |
Family
ID=68472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710727.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628747U (zh) | 2018-10-22 | 2018-10-22 | 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62874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5714A (zh) * | 2020-09-18 | 2021-01-12 | 上海澳翔鞋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穴位理疗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
-
2018
- 2018-10-22 CN CN201821710727.9U patent/CN2096287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205714A (zh) * | 2020-09-18 | 2021-01-12 | 上海澳翔鞋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穴位理疗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205714B (zh) * | 2020-09-18 | 2021-11-26 | 上海澳翔鞋业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穴位理疗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84960B1 (en) | Sole for a shoe | |
US7614163B2 (en) | Shock-absorbing elastic sheet for shoes, cushion pad formed from the elastic sheet, and shoe having such cushion pad | |
KR101006923B1 (ko) | 신발 중창 | |
CN202095642U (zh) | 防静电鞋垫 | |
KR101067892B1 (ko) | 이종 경도에 의한 다중 충격흡수 신발 밑창 | |
CN209628747U (zh) | 一种耐磨耐用的回弹鞋垫 | |
US20120260525A1 (en) | Cushion member and a shoe insole comprising the same | |
CN109674140B (zh) | 可调节换气性能的鞋底及鞋 | |
CN201986816U (zh) | 透气鞋垫 | |
KR101166572B1 (ko) | 신발창 | |
CN213307804U (zh) | 一种减震鞋底 | |
CN215270890U (zh) | 运动鞋及其中底系统 | |
CN105901833B (zh) | 透气舒适的泡泡缓震鞋底 | |
EP3119229B1 (e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ootwear | |
KR101600973B1 (ko) | 신발창 | |
CN208064604U (zh) | 鞋底 | |
CN207252918U (zh) | 一种具有减震层的鞋底和鞋 | |
CN111820533A (zh) | 动态曲面支承型运动鞋 | |
CN103330333B (zh) | 一种鞋垫 | |
CN202774463U (zh) | 一种用于鞋底的健身鞋垫 | |
CN205512624U (zh) | 一种减震性耐磨保健运动鞋 | |
KR101063735B1 (ko) | 헬스 워킹 샌들 | |
CN211092119U (zh) | 一种缓震中底及具有该缓震中底的缓震鞋底及缓震鞋 | |
CN221241842U (zh) | 一种平衡支撑鞋垫 | |
CN216393224U (zh) | 一种具有透气减震功能的鞋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