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625110U -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25110U
CN209625110U CN201920184081.3U CN201920184081U CN209625110U CN 209625110 U CN209625110 U CN 209625110U CN 201920184081 U CN201920184081 U CN 201920184081U CN 209625110 U CN209625110 U CN 2096251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sliding
pulling
buckle
slid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8408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明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wit Precisio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wit Precisio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wit Precisio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Hanwit Precisio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8408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251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251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251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包括导引座、滑移件及扳动件,其中该导引座内部形成有导引空间,且该滑移件一侧设有轴部,而该扳动件具有可供扳转的扳动部,并在扳动部一侧设有伸入于导引空间内的滑移部,而滑移部与扳动部之间设有枢接于轴部上的轴接部,当利用扳动件的扳动部进行开启或关闭动作时,其滑移部位于导引空间内垂直上、下位移,以连动滑移件横向位移呈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如此毋须使用螺丝锁接等繁琐的组装动作,以可降低整体操作难易度,且达到提升整体组装速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尤指扳动件的扳动部扳转时,其滑移部可在导引座内部的导引空间上、下滑移到开启位置及关闭位置,以使滑移件带动板材横向位移达到开启状态及关闭状态,如此可降低组装操作难易度,以提升整体的组装速度。
背景技术
现今网路云端技术与物联网的趋势下,使电脑与工业用电脑的伺服器科技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成长,其发展趋势主要是朝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及体积小的方向迈进,并且许多电子装置或设备都会利用电脑控制其动作或执行功能,使电脑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由于电脑与工业用电脑的伺服器在处理庞大的资料运算时,非常迫切需要高密度且大量的记录媒体机器(如:硬碟、光碟机或烧录机等)来储存与读取资料,所以一般电脑主机、伺服器机箱、储存用或电信用机柜等内部都会放置大量的记录媒体机器,以增加储存容量。
再者,由于一般电脑主机、伺服器机箱、储存用或电信用机柜内具有大量的记录媒体机器,并在使用者对各个记录媒体机器进行维护或更换作业时,其机箱内部所安装的记录媒体机器间的更换速度即必须更加简易与快速,且组装结构及元件制造成本也需加入考虑,始可符合记录媒体机器数量庞大的成本与需求,而机箱在长久的使用下,即必需考虑到整体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维修、置换的便利性,并方便使用者操作,如此减少停机与人力所耗费的损失,惟该目前所使用的记录媒体机器有些是利用螺丝锁固方式在机箱内进行固定,并以螺丝分别穿过机架上的穿孔中后,再对准锁入于记录媒体机器的螺孔内,此种螺丝锁固方式不仅需要使用大量螺丝,且也需要逐一拆装多个螺丝,才可进行拆卸与装设,从而造成组装所耗费的工时相当长,导致停机维护的时间大幅增加,若是机箱内部布满了介面卡、记录媒体机器及电源接线、排线等组件时,便会使工具伸入进行锁固的动作非常不方便,甚至是导致螺丝可能在锁固期间脱落造成遗失,且该螺丝倘若尺寸不合又施力锁固时,则容易使记录媒体机器上的螺孔损坏而不利于组装或拆卸;另,伺服器机箱广泛的应用于电信或储存系统、数据中心的机房内使用,当一组记录媒体机器可不占用过多空间且具有更加简易维修、更换的效果时,可使机房内伺服器安装数以万计的记录媒体机器数量大幅增加、且可快速拆装进行维修与更换,即为从事于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的新型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座、滑移件及扳动件,其中:
该导引座内部形成有导引空间;
该滑移件内部设有轴部;
该扳动件具有扳动部,并在扳动部一侧设有滑移部,该滑移部能够在导引座的导引空间内垂直往复位移,而扳动件相反于滑移部的一侧处设有轴接部,该轴接部枢接于滑移件的轴部上,该扳动件进行关闭动作时,该滑移部在导引空间内垂直向上位移至关闭位置,并连动滑移件朝相反于滑移部滑移的方向位移,而该扳动件进行开启动作时,该滑移部在导引空间内垂直向下位移至开启位置,并连动滑移件往回位移。
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该导引座表面上设有供定位于预设板材上的固定部,且该固定部位于导引座表面相对二侧处贯设有复数固定孔,而各固定孔内设有第一固定元件。
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滑移件的轴部位于滑移件表面上贯设有相对的两个轴孔,而该扳动件的轴接部二侧朝外延伸有供枢接定位于两个轴孔中的轴杆。
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滑移件表面上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后侧壁面朝外剖设有外径扩大的穿孔,而该扳动件的扳动部一侧斜向延伸有供向下穿过穿孔且横向置入于通孔内的轴块,且轴块末端处设有滑移部。
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滑移件表面后方处设有第一定位部,并在第一定位部上装设有扣合组件,且扣合组件包括供横向往复位移的扣持件,以及使扣持件产生横向往复位移的弹性元件,其中该扣持件表面上设有供结合于第一定位部上的第一结合部,再于扣持件前侧设有扣持部,而扣持件底面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内收纳有弹性元件,而该扳动件的扳动部底部设有供扣合于扣持部上的扣合部。
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滑移件的第一定位部位于滑移件表面上设有复数第一定位孔,且复数第一定位孔前方处设有供扳动件的扣合部置入的透孔,而该第一结合部上穿设有对应于复数第一定位孔位置处设有复数结合孔,且各结合孔中设有供定位于第一定位孔中的定位元件。
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扳动件的扣合部具有扣块,且扣块后侧面形成有导斜面,而该扣持件的扣持部位于扣持件底面处凹设有供扣块扣持定位的扣槽。
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扳动件的滑移部二侧设有供位于导引座的导引空间内滑移转动的滑轮。
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滑移件表面上设有第二定位部,且该第二定位部上装设有弹性材质制成的撑抵件,而该撑抵件具有一基部,并在基部表面设有供结合于第二定位部上的第二结合部,且基部一侧延伸有隆起状而供于扳动件关闭时弹性撑抵于扳动部底面处的撑抵部。
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滑移件的第二定位部位于滑移件表面上设有复数第二定位孔,而该基部的第二结合部上对应于复数第二定位孔位置处穿设有铆接于复数第二定位孔中的复数铆接孔,且该基部相反于撑抵部的一侧设有抵持体,而该扳动件的扳动部底面设有于开启状态时供抵持体抵持的抵靠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乃在于该导引座内部形成有导引空间,并在导引座表面上设有固定部,且该滑移件内部设有轴部,而该扳动件具有扳动部,并在扳动部一侧设有供位于导引座的导引空间内垂直往复位移的滑移部,而扳动件相对于滑移部另一侧处设有供枢接于滑移件的轴部上的轴接部,当扳动件进行关闭动作时,其滑移部即会位于导引空间内垂直向上位移至关闭位置,并连动滑移件朝相对于滑移部滑移的另一方向位移,而该扳动件进行开启动作时,其滑移部位于导引空间内垂直向下位移至开启位置,并连动滑移件往回位移,如此毋须使用螺丝锁接等繁琐的组装动作,以可降低整体操作难易度,且达到提升整体组装速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优点乃在于该扳动件扳转呈关闭状态时,其扣合组件即扣持于扳动件呈一锁定状态,便可利用此种一次向下扳转的动作,来使扳动件直接呈锁定状态,而不须额外再次进行锁固动作,如此达到使操作简易且可加快整体作业组装速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点乃在于该扣合组件开启时,其撑抵件为可通过隆起状的撑抵部来将扳动件的扳动部向上弹起,以使该扳动件的扳动部方便进行扳动的动作,进而达到提升扳转作业时流畅度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扳动件组装于导引座上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扳动件关闭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扳动件关闭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扣合组件开启时的侧视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扳动件开启时的侧视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导引座;10-导引空间;101-开启位置;102-关闭位置;11-固定部;111-固定孔;112-固定元件;2-滑移件;21-轴部;211-轴孔;22-通孔;23-穿孔;24-第一定位部;241-第一定位孔;242-透孔;25-第二定位部;251-第二定位孔;3-扳动件;31-扳动部;311-轴块;312-抵靠槽;32-滑移部;321-滑轮;33-轴接部;331-轴杆;34-扣合部;341-扣块;342-导斜面;4-扣合组件;41-扣持件;411-第一结合部;4111-结合孔;4112-定位元件;412-扣持部;4121-扣槽;413-容置槽;42-弹性元件;5-撑抵件;51-基部;511-第二结合部;5111-铆接孔;512-抵持体;52-撑抵部;6-板材;7-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引座1、滑移件2、扳动件3、扣合组件4及撑抵件5,其中:
该导引座1内部形成有导引空间10,并在导引座1表面上设有固定部11,且固定部11位于导引座1表面相对二侧处贯设有复数固定孔111,而各固定孔111内设有第一固定元件112。
该滑移件2内部设有轴部21,且轴部21位于滑移件2表面上贯设有相对的两个轴孔211,而滑移件2表面上位于两个轴孔211之间设有通孔22,并在通孔22后侧壁面朝外剖设有外径扩大且呈矩形的穿孔23,再于滑移件2表面后方处设有第一定位部24,且第一定位部24位于滑移件2表面上设有复数第一定位孔241,而复数第一定位孔241前方处设有透孔242,再于第一定位部24与穿孔23之间设有第二定位部25,且第二定位部25位于滑移件2表面上设有复数第二定位孔251。
该扳动件3具有呈矩形的扳动部31,并在扳动部31一侧斜向延伸有轴块311,且轴块311底面设有凹陷状的抵靠槽312,而轴块311末端处设有滑移部32,再于滑移部32二侧装设有滑轮321,而扳动件3相对于滑移部32另一侧处设有轴接部33,并在轴接部33二侧朝外延伸有轴杆331,且扳动部31底部设有扣合部34,而扣合部34具有朝外延伸的扣块341,且扣块341后侧面形成有导斜面342。
该扣合组件4为包括扣持件41及弹性元件42,其中该扣持件41表面上设有第一结合部411,并在第一结合部411上穿设有复数结合孔4111,且各结合孔4111中设有定位元件4112,再于扣持件41前侧设有扣持部412,且扣持部412位于扣持件41底面处凹设有扣槽4121,而扣槽4121后方处凹设有呈ㄩ字型的容置槽413,且容置槽413内收纳有弹性元件42。
该撑抵件5为弹性材质制成,并具有一平整状的基部51,且基部51表面设有第二结合部511,而基部51的第二结合部511上穿设有复数铆接孔5111,且基部51一侧反折设有抵持体512,再于基部51另一侧延伸有隆起状的撑抵部52。
当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可先将扳动件3的滑移部32穿过穿孔23,并横向往前位移,以使扳动部31的轴块311横向置入于通孔22内,再将扳动件3的轴接部33枢接于滑移件2的轴部21中,该轴接部33的轴杆331即可先穿入轴部21的轴孔211内部,如此使轴接部33的轴杆331位于滑移件2下方处呈一枢接状态,进而使扳动件3可通过轴接部33来作为轴心,以可于滑移件2上进行往复扳转的动作,而该扣合组件4便可利用定位元件4112来穿过结合孔4111,以将扣持件41固定于第一定位部24的第一定位孔241处,即可再将撑抵件5的基部51遮覆住穿孔23,并将第二结合部511的复数铆接孔5111铆接于第二定位部25的第二定位孔251内呈一结合定位,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作业。
再请参阅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由图中可清楚看出,该导引座1为可结合于伺服器机箱、电脑主机、储存用或电信用机柜等其它可供容置、收纳箱体的板材6上,且该滑移件2即可结合于前述箱体的盖体7上,而当盖体7向下盖合后,该滑移件2便会位于导引空间10顶部开口上方处,以使扳动件3的滑移部32对位置入于导引座1的导引空间10内,进而使滑移部32二侧的滑轮321进入导引空间10并抵靠于内壁面处,此时,该滑移部32二侧的滑轮321即会位于导引空间10底部的开启位置101处,之后,该扳动件3的扳动部31便可利用轴接部33来作为轴心转动,以使扳动部31顺时针扳转呈一关闭状态,同时,该滑移部32的滑轮321即会随之向上位移至导引空间10顶部的关闭位置102处,且该扳动件3的轴接部33便会带动滑移件2的轴部21产生横向位移,进而凭借滑移件2来连动盖体7横向位移呈关闭状态,此时,该扳动件3的扣合部34即可利用扣块341的导斜面342来撑抵于扣合组件4扣持件41前侧的扣持部412,以使扣持件41横向朝后位移,并使弹性元件42呈一挤压变形,而待扣合部34的扣块341进入至扣持部412的扣槽4121内部后,该弹性元件42便会产生弹性复位,以使扣持件41横向朝前位移,进而使扣合部34的扣块341伸入至第一定位部24的透孔242内且稳定扣持于扣持部412的扣槽4121中呈一锁定状态,同时,该扳动件3的扳动部31底面即会挤压于撑抵件5的撑抵部52。
而欲将盖体7拆离时,为可先将扣合组件4的扣持件41横向朝后位移,以使扳动件3的扣合部34脱离扣持件41的扣持部412的限制,同时,该撑抵件5的撑抵部52即会向上撑抵于扳动件3的扳动部31底面处,进而使扳动部31向上弹起,再将扳动部31逆时针扳转呈一开启状态,以连动滑移部32的滑轮321向下位移至开启位置101处,进而连动滑移件2带动盖体7横向位移呈开启状态,便可将盖体7向上拆离,如此完成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上述扳动件3的扳动部31呈开启状态时,该撑抵件5的基部51一侧的抵持体512即会撑抵于扳动部31的抵靠槽312内,以使扳动件3的扳动部31维持开启状态,便可避免扳动件3发生自动关闭的情形,而当扳动件3的扳动部31进行关闭动作时,该基部51一侧的抵持体512便会脱离于扳动部31的抵靠槽312的限制,以使扳动件3顺畅进行关闭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的优点:
(一)该扳动件3的扳动部31于扳转时,为可利用滑移部32来于导引座1的导引空间10内垂直上、下位移,以连动滑移件2朝相对于滑移部32滑移的另一方向位移呈开启状态或关闭状态,如此毋须使用螺丝锁接等繁琐的组装动作,以可降低整体操作难易度,且达到提升整体组装速度的效果。
(二)该扳动件3扳转呈关闭状态时,其扣合组件4即会扣持于扳动件3呈一锁定状态,便可利用此种一次向下扳转的动作,来使扳动件3直接呈锁定状态,而不须额外再次进行锁固动作,如此使操作简易且可加快整体作业的组装速度。
(三)该扣合组件4开启时,其撑抵件5为可通过隆起状的撑抵部52来将扳动件3的扳动部31向上弹起,以使该扳动件3的扳动部31方便供使用者进行扳动的动作,进而提升扳转作业时的流畅度。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引座、滑移件及扳动件,其中:
该导引座内部形成有导引空间;
该滑移件内部设有轴部;
该扳动件具有扳动部,并在扳动部一侧设有滑移部,该滑移部能够在导引座的导引空间内垂直往复位移,而扳动件相反于滑移部的一侧处设有轴接部,该轴接部枢接于滑移件的轴部上,该扳动件进行关闭动作时,该滑移部在导引空间内垂直向上位移至关闭位置,并连动滑移件朝相反于滑移部滑移的方向位移,而该扳动件进行开启动作时,该滑移部在导引空间内垂直向下位移至开启位置,并连动滑移件往回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导引座表面上设有供定位于预设板材上的固定部,且该固定部位于导引座表面相对二侧处贯设有复数固定孔,而各固定孔内设有第一固定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移件的轴部位于滑移件表面上贯设有相对的两个轴孔,而该扳动件的轴接部二侧朝外延伸有供枢接定位于两个轴孔中的轴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移件表面上设有通孔,并在通孔后侧壁面朝外剖设有外径扩大的穿孔,而该扳动件的扳动部一侧斜向延伸有供向下穿过穿孔且横向置入于通孔内的轴块,且轴块末端处设有滑移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移件表面后方处设有第一定位部,并在第一定位部上装设有扣合组件,且扣合组件包括供横向往复位移的扣持件,以及使扣持件产生横向往复位移的弹性元件,其中该扣持件表面上设有供结合于第一定位部上的第一结合部,再于扣持件前侧设有扣持部,而扣持件底面设有容置槽,且容置槽内收纳有弹性元件,而该扳动件的扳动部底部设有供扣合于扣持部上的扣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移件的第一定位部位于滑移件表面上设有复数第一定位孔,且复数第一定位孔前方处设有供扳动件的扣合部置入的透孔,而该第一结合部上穿设有对应于复数第一定位孔位置处设有复数结合孔,且各结合孔中设有供定位于第一定位孔中的定位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扳动件的扣合部具有扣块,且扣块后侧面形成有导斜面,而该扣持件的扣持部位于扣持件底面处凹设有供扣块扣持定位的扣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扳动件的滑移部二侧设有供位于导引座的导引空间内滑移转动的滑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移件表面上设有第二定位部,且该第二定位部上装设有弹性材质制成的撑抵件,而该撑抵件具有一基部,并在基部表面设有供结合于第二定位部上的第二结合部,且基部一侧延伸有隆起状而供于扳动件关闭时弹性撑抵于扳动部底面处的撑抵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移件的第二定位部位于滑移件表面上设有复数第二定位孔,而该基部的第二结合部上对应于复数第二定位孔位置处穿设有铆接于复数第二定位孔中的复数铆接孔,且该基部相反于撑抵部的一侧设有抵持体,而该扳动件的扳动部底面设有于开启状态时供抵持体抵持的抵靠槽。
CN201920184081.3U 2019-02-01 2019-02-01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Active CN2096251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4081.3U CN209625110U (zh) 2019-02-01 2019-02-01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84081.3U CN209625110U (zh) 2019-02-01 2019-02-01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25110U true CN209625110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84081.3U Active CN209625110U (zh) 2019-02-01 2019-02-01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251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68747B2 (en) Server
CN205410251U (zh) 助拉装置及具有助拉功能的机板模块
US7639495B2 (en) Computer panel for protecting optical disc drive
US20070019379A1 (en) Supporting frame structure
US7681210B2 (en) Ejection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US20130099639A1 (en) Housing for hard disk drive
EP1748521B1 (en) Hard drive pin connecting device
CN204215327U (zh) 可抽换硬盘储存装置
US10015892B1 (en) Disk drive holding mechanism and server using the same
TWM556462U (zh) 開放式無螺絲存取裝置定位模組
CN201153042Y (zh) 免螺丝可替换硬盘结构
US20120243167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data storage device
TWI664355B (zh) 定位裝置之結構改良
CN207427609U (zh) 存取装置的固定架结构
US10561034B2 (en) Locating device
TWM472932U (zh) 機箱內存取裝置之快拆結構
TW201106840A (en) Removable mechanism for drawing an object and removable device thereof
TWI583294B (zh) The built-in accessory of the chassis is hot-swappable
CN210610068U (zh)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CN110708913B (zh)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CN209625110U (zh) 定位装置的改良结构
US20130160372A1 (en) Faceplate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211375510U (zh) 一种带有顶出机构的外置式硬盘拓展盒
TWM494345U (zh) 固定機構及具有該固定機構的電子裝置
CN117348699A (zh) 硬盘助拔器、硬盘模组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