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618811U - 叉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叉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18811U
CN209618811U CN201920301197.0U CN201920301197U CN209618811U CN 209618811 U CN209618811 U CN 209618811U CN 201920301197 U CN201920301197 U CN 201920301197U CN 209618811 U CN209618811 U CN 2096188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k
yoke
flitch
fork flitch
baff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0119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陈敏
陈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ongxin Sport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TOPTHINK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TOPTHINK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TOPTHINK SPORT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0119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188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188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188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叉车装置。该叉车装置包括叉车主体以及叉料机构,所述叉料机构包括第一叉料板以及第二叉料板,所述第一叉料板位于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之间的间隔内且安装在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一叉臂上,所述第一叉料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叉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叉料板位于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之间的间隔内且安装在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二叉臂上,所述第二叉臂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叉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叉料板与所述第二叉料板之间具有间隔且该间隔形成叉料间隔。该叉车装置能够自动叉取卷材、无需人工辅助搬运以达到节时节力、提高运转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叉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跑道铺装器材运输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叉车装置。
背景技术
叉车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机械化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叉车中的手动叉车具有升降平衡、转动灵活、操作方便等特点,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特别是物料的短途负载运输工作。跑道铺装领域中,跑道铺装时需要先将卷材提前搬运至指定位置摆放,传统的卷材搬运需要使用手动叉车,而传统的手动叉车在叉取卷材时,由于两个叉臂之间的间距过大导致无法沿着卷材的轴向直接叉取卷材,往往需要人工辅助搬运卷材到叉车的叉臂上,如此存在费时费力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叉取卷材且无需人工辅助搬运的叉车装置。
一种叉车装置,包括叉车主体以及叉料机构,所述叉料机构包括第一叉料板以及第二叉料板,所述第一叉料板位于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之间的间隔内且安装在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一叉臂上,所述第一叉料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叉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叉料板位于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之间的间隔内且安装在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二叉臂上,所述第二叉臂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叉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叉料板与所述第二叉料板之间具有间隔且该间隔形成叉料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叉料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叉臂的上表面20cm-40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叉料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叉臂的上表面20cm-40c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叉料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叉料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叉料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叉料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叉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叉臂上,所述第一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叉料板,所述第一挡板还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挡板突出于所述第一叉料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叉料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叉料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叉料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叉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叉臂上,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叉料板,所述第二挡板还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挡板突出于所述第二叉料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叉料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叉料板在所述第一叉臂上的位置可调和/或所述第二叉料板在所述第二叉臂上的位置可调,以使得所述第一叉料板与所述第二叉料板之间的叉料间隔的距离可调。
上述叉车装置能够自动叉取卷材且无需人工辅助搬运。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装置能够减少人工辅助搬运的工序,降低工人工作强度,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具体地,叉车装置在叉取卷材时,叉车主体移动至待叉取的卷材处,并继续带动叉料机构沿着卷材的轴向方向叉取卷材,卷材沿着第一叉料板与第二叉料板之间的叉料间隔逐渐进入到第一叉料板与第二叉料板上。由于第一叉料板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叉臂的上表面且第二叉料板的上表面低于第二叉臂的上表面,因此,被叉取到叉料机构上的卷材不会发生掉落的现象。相比传统的叉车无法直接由卷材的轴向方向叉取卷材,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装置能够轻松沿着卷材的轴向叉取卷材并带动卷材移动,极大程度上节约人力和时间,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叉取和运输效率。
上述叉车装置设置第一叉料板的上表面与第二叉料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使得在叉取卷材时,第一叉料板与第二叉料板在同一高度易于与卷材接触配合。当第一叉料板与第二叉料板处于不同的高度时,易于发生位置较高的第一叉料板或者第二叉料板对卷材的其中一侧的损伤,由于卷材的径向面呈圆形或者近似圆形,当位置较低的第一叉料板或者第二叉料板与卷材的外壁配合时,位置较高的第二叉料板或者第一叉料板可能发生与卷材的外壁不能配合的情况,也即卷材的端面阻挡位置较高的第二叉料板或者第一叉料板。
上述叉车装置设置第一挡板能够实现由第一叉臂的一侧对卷材进行位置限定,并设置第二挡板能够实现由第二叉臂的一侧对卷材进行位置限定,如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卷材在运输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上述叉车装置设置第一叉料板在所述第一叉臂上的位置可调和/或所述第二叉料板在所述第二叉臂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一叉料板与所述第二叉料板之间的叉料间隔的距离可调,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卷材,提高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所述的叉车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叉车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叉车装置;100:叉车主体;110:支架;120:舵柄;130:滚轮;140:第一叉臂;150:第二叉臂;200:叉料机构;210:第一叉料板;220:第二叉料板;230:第一连接部件;231:第一固定件;232:第一挡板;240:第二连接部件;241:第二固定件;242: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安装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安装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叉车装置10,其包括叉车主体100以及叉料机构200。
叉车主体100可以是手动液压叉车。叉车主体100包括起升结构、液压传动结构、支架110、舵柄120、滚轮130、第一叉臂140以及第二叉臂150。舵柄120通过摆动轴可转动安装在支架110上,舵柄120朝向支架110的顶部延伸,第一叉臂140与第二叉臂150均通过起升结构连接在支架110上,第一叉臂140与第二叉臂150之间具有间隔。第一叉臂140的底部与第二叉臂150的底部均连接有滚轮130,支架110的底部也连接有滚轮130。上述叉车主体100中的起升结构以及液压结构在附图1及附图2中均未示出。液压传动结构安装在支架110上且连接起升结构。
参见图2所示,叉料机构200包括第一叉料板210以及第二叉料板220。第一叉料板210位于叉车主体100的第一叉臂140与第二叉臂150之间的间隔内且安装在叉车主体100的第一叉臂140上,第一叉料板210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叉臂140的上表面,第二叉料板220位于叉车主体100的第一叉臂140与第二叉臂150之间的间隔内且安装在叉车主体100的第二叉臂150上,第二叉臂150的上表面低于第二叉臂150的上表面,第一叉料板210与第二叉料板220之间具有间隔且该间隔形成叉料间隔。
优选地,第一叉料板210可以呈长条形,第二叉料板220也可以呈长条形,第一叉料板210的形状、尺寸与第二叉料板220的形状、尺寸均可以一致。可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叉料板210的结构和形状不限于上面,第一叉料板210的结构和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三角形、方形、圆形等。第二叉料板220的结构和形状不限于上面,第二叉料板220的结构和形状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如三角形、方形、圆形等。
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一叉料板210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叉臂140的上表面20cm-40cm,例如,第一叉料板210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叉臂140的上表面20cm、25cm、30cm、40cm或者其他非整数数值。
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二叉料板220的上表面低于第二叉臂150的上表面20cm-40cm,例如第二叉料板220的上表面低于第二叉臂150的上表面20cm、30cm、35cm、40cm或者其他非整数数值。
进一步地,第一叉料板210的上表面与第二叉料板22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上述叉车装置10设置第一叉料板210的上表面与第二叉料板220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使得在叉取卷材时,第一叉料板210与第二叉料板220在同一高度易于与卷材接触配合。当第一叉料板210与第二叉料板220处于不同的高度时,易于发生位置较高的第一叉料板210或者第二叉料板220对卷材的其中一侧的损伤,由于卷材的径向面呈圆形或者近似圆形,当位置较低的第一叉料板210或者第二叉料板220与卷材的外壁配合时,位置较高的第二叉料板220或者第一叉料板210可能发生与卷材的外壁不能配合的情况,也即卷材的端面阻挡位置较高的第二叉料板220或者第一叉料板210。
在一具体示例中,叉料机构200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件230。第一叉料板210通过第一连接部件230连接于第一叉臂140。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件230包括第一固定件231以及第一挡板232。第一固定件231连接在第一叉臂140上,第一挡板232连接于第一叉料板210,第一挡板232还连接于第一固定件231,第一挡板232突出于第一叉料板210。
优选地,第一挡板232垂直于第二叉料板220。上述叉车装置10设置第一挡板232能够实现由第一叉臂140的一侧对卷材进行位置限定,如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卷材在运输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固定件231可以呈圆管状,第一固定件231的长度不大于第一叉臂140的宽度。第一固定件23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第一固定件231在第一叉臂140上平行设置。
可选地,第一挡板232的长度与第一叉料板210的长度一致。
在一具体示例中,叉料机构200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240。第二叉料板220通过第二连接部件240连接于第二叉臂150。
在一具体示例中,第二连接部件240包括第二固定件241以及第二挡板242。第二固定件241连接在第二叉臂150上,第二挡板242连接于第二叉料板220,第二挡板242还连接于第二固定件241,第二挡板242突出于第二叉料板220。
优选地,第二挡板242垂直于第二叉料板220。上述叉车装置10设置第二挡板242能够实现由第二叉臂150的一侧对卷材进行位置限定,如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卷材在运输转移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二固定件241可以呈圆管状,第二固定件241的长度不大于第二叉臂150的宽度。第二固定件241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第二固定件241在第二叉臂150上平行设置。
可选地,第二挡板242的长度与第二叉料板220的长度一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叉料板210在第一叉臂140上的位置可调和/或第二叉料板220在第二叉臂150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一叉料板210与第二叉料板220之间的叉料间隔的距离可调。上述叉车装置10设置第一叉料板210在第一叉臂140上的位置可调和/或第二叉料板220在第二叉臂150上的位置可调,使得第一叉料板210与第二叉料板220之间的叉料间隔的距离可调,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卷材,提高使用范围。
上述叉车装置10能够自动叉取卷材且无需人工辅助搬运。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装置10能够减少人工辅助搬运的工序,降低工人工作强度,大大提升工作效率,具体地,叉车装置10在叉取卷材时,叉车主体100移动至待叉取的卷材处,并继续带动叉料机构200沿着卷材的轴向方向叉取卷材,卷材沿着第一叉料板210与第二叉料板220之间的叉料间隔逐渐进入到第一叉料板210与第二叉料板220上。由于第一叉料板210的上表面低于第一叉臂140的上表面且第二叉料板220的上表面低于第二叉臂150的上表面,因此,被叉取到叉料机构200上的卷材不会发生掉落的现象。相比传统的叉车无法直接由卷材的轴向方向叉取卷材,本实用新型的叉车装置10能够轻松沿着卷材的轴向叉取卷材并带动卷材移动,极大程度上节约人力和时间,减少人工投入,提高叉取、运输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叉车主体以及叉料机构,所述叉料机构包括第一叉料板以及第二叉料板,所述第一叉料板位于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之间的间隔内且安装在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一叉臂上,所述第一叉料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叉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叉料板位于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一叉臂与第二叉臂之间的间隔内且安装在所述叉车主体的第二叉臂上,所述第二叉臂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叉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叉料板与所述第二叉料板之间具有间隔且该间隔形成叉料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料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一叉臂的上表面20cm-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叉料板的上表面低于所述第二叉臂的上表面20cm-40c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料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叉料板的上表面位于同一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料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接部件,所述第一叉料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叉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件包括第一固定件以及第一挡板,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叉臂上,所述第一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叉料板,所述第一挡板还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挡板突出于所述第一叉料板。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料机构还包括第二连接部件,所述第二叉料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叉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件包括第二固定件以及第二挡板,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在所述第二叉臂上,所述第二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叉料板,所述第二挡板还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挡板突出于所述第二叉料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叉料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叉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料板在所述第一叉臂上的位置可调和/或所述第二叉料板在所述第二叉臂上的位置可调,以使得所述第一叉料板与所述第二叉料板之间的叉料间隔的距离可调。
CN201920301197.0U 2019-03-11 2019-03-11 叉车装置 Active CN2096188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1197.0U CN209618811U (zh) 2019-03-11 2019-03-11 叉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01197.0U CN209618811U (zh) 2019-03-11 2019-03-11 叉车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18811U true CN209618811U (zh) 2019-11-12

Family

ID=6845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01197.0U Active CN209618811U (zh) 2019-03-11 2019-03-11 叉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188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4024A (zh) * 2019-03-11 2019-05-10 广州同欣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叉车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4024A (zh) * 2019-03-11 2019-05-10 广州同欣康体设备有限公司 叉车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47492A2 (en) Arrangement scheme of a container wharf and the container loading/unloading process
CN107398426A (zh) 一种快递包裹分拣系统
CN208603662U (zh) 一种具有双层升降货叉的搬运车
CN209618811U (zh) 叉车装置
CN207566485U (zh) 型材码垛装置
CN207497895U (zh) 一种建筑施工地用钢材运输器
CN109734024A (zh) 叉车装置
CN20775998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叉车车轮生产用放置杆盛放装置
CN107697790A (zh) 一种吊装式手扳葫芦装卸运杆车
CN111204686A (zh) 一种叉车固定夹持装置
CN213356764U (zh) 一种用于仓库货物搬运的设备
CN203728505U (zh) 吊运铲运两用的施工小车
CN212074051U (zh) 一种防止翻倒的省力型建筑施工用运沙斗
CA2777919A1 (en) Sod transfer method
CN207313049U (zh) 一种可以搬运大体积物品的推高车
CN210176037U (zh) 一种料桶的卸料装置
DE602005024169D1 (de) Vorrichtung zum anheben und transportieren von lasten
CN207986569U (zh) 一种用于装修吊运的方便推车
CN202243578U (zh) 具有活动手柄和万向轮的料斗车
CN211076184U (zh) 一种便于砖块装卸的运输车
CN201951791U (zh) 能叉卸货物托盘
CN206915361U (zh) 牙叉式自动拆栈板机
CN206447511U (zh) 一种移动龙门式塑料棚膜运送装置
CN206219108U (zh) 一种小型手动式谷物吊车
CN209065268U (zh) 吊运整体加气块组合件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445 Zhong Cun Zhen Xie Cun Shi Gang Jiao,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Tongxin Spo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445 Zhong Cun Zhen Xie Cun Shi Gang Jiao,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TONGXIN SPORTS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