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95744U -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95744U CN209595744U CN201821921025.5U CN201821921025U CN209595744U CN 209595744 U CN209595744 U CN 209595744U CN 201821921025 U CN201821921025 U CN 201821921025U CN 209595744 U CN209595744 U CN 20959574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lue
- line
- hole area
- release layer
- annul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806 monitoring devic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820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4172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03119 arrhyth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3 arrhythm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47 cardia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271 coa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45 coag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74 deto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10099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7265 diseases, disorders, signs and symptom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65 electrocardi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03 electrode p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9622 heart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1225 myocardial ischem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764 rhythm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其中,贴膜结构包括:基材层、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基材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基材层上设置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将第一表面分隔为第一通孔区和环形围设第一通孔区的第一承载区,第二表面分隔为第二通孔区和环形围设第二通孔区的第二承载区;第一承载区粘连有第一胶层,且第一胶层环形围设第一通孔区,沿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第一胶层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承载区的半径;第二承载区上粘连有第二胶层,且第二胶层环形围设第二通孔区,沿第二通孔区的径向方向第二胶层的半径等于第二承载区的半径,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电极直接与人体皮肤贴合,使得心电图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心电监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心电图是由心电监测设备记录的心电活动,通过对心电图的分析可以判断心率失常、心肌缺血等心脏疾病,具有可靠,方法简便,对病人无损害的优点。
心电监测设备的电极与人体的贴合通常通过使用贴膜将心电监测设备的电极贴合在胸口处。而现有贴膜采用中空环状的医用双面胶,中空位置填充导电凝胶,电极通过导电凝胶和皮肤接触。导电凝胶吸水后容易膨胀,使导电性下降,影响心电图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以使心电图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膜结构,用于将心电监测设备的凸起电极组件直接贴合于人体皮肤,包括:
基材层、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所述基材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基材层上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第一表面分隔为第一通孔区和环形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的第一承载区,将所述第二表面分隔为第二通孔区和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的第二承载区;
所述第一承载区上粘连有所述第一胶层,且所述第一胶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沿所述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胶层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所述第二承载区上粘连有所述第二胶层,且所述第二胶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沿所述第二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胶层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半径;
可选的,所述贴膜结构还包括第一环形离型层;
所述第一环形离型层贴合于所述第一承载区上,所述第一环形离型层包括内圈环形离型层和外圈环形离型层,且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和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环形均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位于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远离所述第一通孔区的一侧。
可选的,沿所述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胶层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贴合于所述第一胶层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在所述第一胶层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胶层;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贴合于所述第一承载区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胶层远离所述第一通孔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承载区远离所述第一通孔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其中,2mm≤L1≤10mm。
可选的,沿所述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胶层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和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均贴合于所述第一胶层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在所述第一胶层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在所述第一胶层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共同覆盖所述第一胶层。
可选的,所述通孔的直径为d1,其中,18mm≤d1≤24mm;
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的外环直径为d2,其中,30mm≤d2≤40mm;
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的外环直径为d3,其中,40mm≤d1≤50mm。
可选的,所述贴膜结构还包括第二环形离型层,所述第二环形离型层贴合于所述第二胶层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环形离型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
可选的,所述贴膜结构还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基材层的边缘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心电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如上述所述的贴膜结构和心电监测设备;
所述心电监测设备包括第一凸起电极组件以及第二凸起电极组件;
所述贴膜结构包括基材层、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所述基材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基材层上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第一表面分隔为第一通孔区和环形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的第一承载区,将所述第二表面分隔为第二通孔区和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的第二承载区;
所述第一承载区上粘连有所述第一胶层,且所述第一胶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沿所述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胶层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所述第二承载区上粘连有所述第二胶层,且所述第二胶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沿所述第二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胶层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半径;
当所述贴膜结构贴合于所述心电监测设备时,所述第一凸起电极组件及所述第二凸起电极组件均与一贴膜结构贴合连接,且所述第一凸起电极组件的凸起电极和所述第二凸起电极组件的凸起电极均位于所述贴膜结构的通孔内,通过所述通孔与人体皮肤直接贴合。
优选的,当所述贴膜结构贴合于所述心电监测设备时,所述第一凸起电极组件的凸起电极和所述第二凸起电极组件的凸起电极分别突出于所述贴膜结构的通孔的突出距离均为L1,其中,0.1mm≤L1≤1mm。
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电极直接与人体皮肤贴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凝胶吸水后容易膨胀,使导电性下降的问题,以使心电图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电监测装置;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电监测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贴膜结构包括:基材层11、第一胶层12和第二胶层13。
基材层1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在基材层11上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的通孔113,通孔113将第一表面111分隔为第一通孔区和环形围设第一通孔区的第一承载区,将第二表面112分隔为第二通孔区和环形围设第二通孔区的第二承载区。
第一承载区上粘连有第一胶层12,且第一胶层12环形围设第一通孔区,沿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第一胶层12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第二承载区上粘连有第二胶层13,且第二胶层13环形围设第二通孔区,沿第二通孔区的径向方向,第二胶层13的半径等于第二承载区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膜结构,用于将心电监测设备的凸起电极组件直接贴合于人体皮肤。在使用时,通过第一胶层12贴合于心电监测设备,再通过第二胶层13与人体皮肤接触贴合,使得心电监测设备的电极稳定贴合于人体皮肤,获取心脏的心电信息。当贴膜结构贴合于心电监测设备时,凸起电极组件的凸起电极位于贴膜结构的通孔113内,通过通孔113与人体皮肤直接贴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电凝胶吸水后容易膨胀,使导电性下降的问题,以使心电图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继续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膜结构还包括第一环形离型层14,第一环形离型层14贴合于第一承载区上,第一环形离型层14包括内圈环形离型层141和外圈环形离型层142,且内圈环形离型层141和外圈环形离型层142环形均围设第一通孔区,外圈环形离型层142位于内圈环形离型层141远离第一通孔区的一侧。在使用时,揭下内圈环形离型层141,通过露出的第一胶层12贴合于心电监测设备,保留外圈环形离型层142,以免第一胶层12的胶水弄脏衣物。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参考图4和图5所示,沿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第一胶层12的半径小于第一承载区的半径;内圈环形离型层141贴合于第一胶层12远离第一表面111的一侧,且内圈环形离型层141在第一胶层12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第一胶层12;外圈环形离型层142贴合于第一承载区上,通过减小第一胶层12的面积,节省了胶层材料,避免第一胶层12的胶水弄脏衣物。
继续参考图4所示,可选的,第一胶层12远离第一通孔区的边缘与第一承载区远离第一通孔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其中,2mm≤L1≤10mm,使得第一胶层12的胶水不易沾到衣物上。
可选的,继续参考图1、图2和图3所示,沿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第一胶层12的半径等于第一承载区的半径;内圈环形离型层141和外圈环形离型层142均贴合于第一胶层12远离第一表面111的一侧,内圈环形离型层141在第一胶层12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外圈环形离型层142在第一胶层12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共同覆盖第一胶层12,避免第一胶层12沾染灰尘,使得第一胶层12的粘性获得更好的保护。
继续参考图2所示,可选的,通孔113的直径为d1,其中,18mm≤d1≤24mm,使得心电监测设备的电极通过通孔113贴合于人体皮肤,以增大电极与人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内圈环形离型层141的外环直径为d2,其中,30mm≤d2≤40mm,使得第一胶层12可以牢固与心电监测设备粘合;外圈环形离型层142的外环直径为d3,其中,40mm≤d1≤50mm,使得贴膜结构具有较大的直径,从而使得心电监测设备能够稳定的贴合于人体皮肤。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主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膜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膜结构还包括第二环形离型层15,第二环形离型层15贴合于第二胶层13远离所述第二表面112的一侧,且第二环形离型层15环形围设第二通孔区,以保护第二胶层13,防止杂物与第二胶层13接触影响第二胶层13的粘性。
优选的,基材层11包括水刺无纺布,使得贴膜结构强度高,透气性好。
优选的,第一胶层12和/或第二胶层13包括压敏胶层,压敏胶层具有胶持粘力很好,低温性能也好,快粘性较好以及和粘合力较好的特性。
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所示,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膜结构还包括握持部16,握持部16与基材层11的边缘连接,用于为用户提供握持,避免用户触摸到第一胶层12或第二胶层13,影响第一胶层12或第二胶层13的粘附性能。优选的,握持部16与基材层11一体成型,以减少工艺步骤。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电监测装置,参考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心电监测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贴膜结构81和心电监测设备82,心电监测设备82包括第一凸起电极组件821,第二凸起电极组件822以及电极连接线823,电极连接线电823用于传输第一凸起电极组件821和第二凸起电极组件822感测的心电信号。贴膜结构81用于将心电监测设备82的第一凸起电极组件821以及第二凸起电极组件822贴合于人体皮肤,以使第一凸起电极组件821以及第二凸起电极组件822与人体皮肤电连接,从而获得第一凸起电极组件821和第二凸起电极组件822之间的感测电位差,以形成心电图。
贴膜结构81包括基材层11、第一胶层12、第二胶层13和第一环形离型层14。
基材层11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在基材层11上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111和第二表面112的通孔113,通孔113将第一表面111分隔为第一通孔区和环形围设第一通孔区的第一承载区,将第二表面112分隔为第二通孔区和环形围设第二通孔区的第二承载区。
第一承载区上粘连有第一胶层12,且第一胶层12环形围设第一通孔区,沿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第一胶层12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第二承载区上粘连有第二胶层13,且第二胶层13环形围设第二通孔区,沿第二通孔区的径向方向,第二胶层13的半径等于第二承载区的半径。
第一环形离型层14贴合于第一承载区上,第一环形离型层14包括内圈环形离型层141和外圈环形离型层142,且内圈环形离型层141和外圈环形离型层142环形均围设第一通孔区,外圈环形离型层142位于内圈环形离型层141远离第一通孔区的一侧。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离型层14的内圈环形离型层141和外圈环形离型层142也可为一个整体,用户将第一环形离型层14剥离后进行使用。替代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第一环形离型层14也可以省略。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心电监测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参考图8和图9所示,第一凸起电极组件821包括第一壳体8211、第一检测模块8212以及第一凸起电极8213。第一壳体8211内形成第一容纳空间8214,第一检测模块8212固定于第一壳体8211的第一容纳空间8214,并与电极连接线823以及第一凸起电极8213电连接。第一凸起电极8213与第一检测模块8212电连接,并部分外露于第一容纳空间8214,第一检测模块8212通过第一凸起电极8213外露与人体皮肤电连接以获取心电数据信息。当贴膜结构81贴合于心电监测设备82时,第一凸起电极组件821与一贴膜结构81配合连接,贴膜结构81的第一胶层12与第一壳体8211贴合,第二胶层13与人体皮肤贴合,且第一凸起电极组件821的第一凸起电极8212位于贴膜结构81的通孔113内,通过通孔113与人体皮肤直接贴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凝胶吸水后容易膨胀,使导电性下降的问题,以使心电图测量数据更加准确。本实施例中,贴膜结构81的外圈环形离型层142可以保留,避免第一胶层12的胶水弄脏衣物。
图10为图9在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所示,第一凸起电极8212远离第一检测模块8212的表面与贴膜结构81远离第一壳体8211的表面之间具有L1的高度差,其中,0.1mm≤L1≤1mm,使得第一凸起电极8212与皮肤更加贴合。
继续参考图9所示,优选的,第一凸起电极8212为锥台形结构,且第一凸起电极8212靠近第一检测模块8212的直径大于第一凸起电极8212远离第一检测模块8212的直径,使得贴膜结构81更易贴合于心电监测设备82。
继续参考图9所示,优选的,贴膜结构81的通孔113边缘根据第一凸起电极8212的结构进行适应性的改变,使得通孔113边缘具有一定坡度,第一胶层12的通孔113的直径大于第二胶层12的通孔113的直径,基材层11靠近第一壳体8211的通孔113的边缘直径大于基材层11远离第一壳体8211的通孔113的边缘直径,使得贴膜结构81与心电监测设备82更加贴合。
同样的,第二凸起电极组件822包括第二壳体8221、第二检测模块8222以及第二凸起电极8223。第二壳体8221内形成第二容纳空间8224,第二检测模块8222固定于第二壳体8221的第二容纳空间8224,并与电极连接线823以及第二凸起电极8223电连接。第二凸起电极8223与第二检测模块8222电连接,并部分外露于第二容纳空间8224,第二检测模块8222通过第二凸起电极8223外露与人体皮肤电连接以获取心电数据信息。当贴膜结构81贴合于心电监测设备82时,第二凸起电极组件822与一贴膜结构81配合连接,且第二凸起电极组件822的凸起电极位于贴膜结构81的通孔113内,通过通孔113与人体皮肤直接贴合,解决现有技术中导电凝胶吸水后容易膨胀,使导电性下降的问题,以使心电图测量数据更加准确。
第二凸起电极8223远离第二检测模块8222的表面与贴膜结构81远离第二壳体8221的表面之间具有L1的高度差,其中,0.1mm≤L1≤1mm,使得第二凸起电极8223与皮肤更加贴合。优选的,第二凸起电极8223为锥台形结构,且第二凸起电极8223靠近第二检测模块8222的直径大于第二凸起电极8223远离第二检测模块8222的直径,使得贴膜结构81更易贴合于心电监测设备82。
优选的,贴膜结构81的通孔113边缘根据第二凸起电极8223的结构进行适应性的改变,使得通孔113边缘具有一定坡度,第一胶层12的通孔113的直径大于第二胶层12的通孔113的直径,基材层11靠近第二壳体8221的通孔113的边缘直径大于基材层11远离第二壳体8221的通孔113的边缘直径,使得贴膜结构81与心电监测设备82更加贴合。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贴膜结构,用于将心电监测设备的凸起电极组件直接贴合于人体皮肤,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材层、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所述基材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基材层上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第一表面分隔为第一通孔区和环形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的第一承载区,将所述第二表面分隔为第二通孔区和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的第二承载区;
所述第一承载区上粘连有所述第一胶层,且所述第一胶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沿所述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胶层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所述第二承载区上粘连有所述第二胶层,且所述第二胶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沿所述第二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胶层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环形离型层;
所述第一环形离型层贴合于所述第一承载区上,所述第一环形离型层包括内圈环形离型层和外圈环形离型层,且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和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环形均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位于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远离所述第一通孔区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胶层的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贴合于所述第一胶层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且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在所述第一胶层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覆盖所述第一胶层;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贴合于所述第一承载区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层远离所述第一通孔区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承载区远离所述第一通孔区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为L1,其中,2mm≤L1≤1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胶层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和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均贴合于所述第一胶层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一侧,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在所述第一胶层所在平面的垂直投影与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在所述第一胶层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共同覆盖所述第一胶层。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直径为d1,其中,18mm≤d1≤24mm;
所述内圈环形离型层的外环直径为d2,其中,30mm≤d2≤40mm;
所述外圈环形离型层的外环直径为d3,其中,40mm≤d1≤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结构还包括第二环形离型层,所述第二环形离型层贴合于所述第二胶层远离所述第二表面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环形离型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膜结构还包括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基材层的边缘连接。
9.一种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贴膜结构和心电监测设备;
所述心电监测设备包括第一凸起电极组件以及第二凸起电极组件;
所述贴膜结构包括基材层、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
所述基材层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基材层上设置有贯穿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将所述第一表面分隔为第一通孔区和环形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的第一承载区,将所述第二表面分隔为第二通孔区和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的第二承载区;
所述第一承载区上粘连有所述第一胶层,且所述第一胶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一通孔区,沿所述第一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一胶层的半径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承载区的半径;
所述第二承载区上粘连有所述第二胶层,且所述第二胶层环形围设所述第二通孔区,沿所述第二通孔区的径向方向,所述第二胶层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二承载区的半径;
当所述贴膜结构贴合于所述心电监测设备时,所述第一凸起电极组件及所述第二凸起电极组件均与一贴膜结构贴合连接,且所述第一凸起电极组件的凸起电极和所述第二凸起电极组件的凸起电极均位于所述贴膜结构的通孔内,通过所述通孔与人体皮肤直接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电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贴膜结构贴合于所述心电监测设备时,所述第一凸起电极组件的凸起电极和所述第二凸起电极组件的凸起电极分别突出于所述贴膜结构的通孔的突出距离均为L1,其中,0.1mm≤L1≤1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21025.5U CN209595744U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921025.5U CN209595744U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95744U true CN209595744U (zh) | 2019-11-08 |
Family
ID=68395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92102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95744U (zh) | 2018-11-21 | 2018-11-21 |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9574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30586A (zh) * | 2018-11-21 | 2019-02-15 | 深圳市亮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
-
2018
- 2018-11-21 CN CN201821921025.5U patent/CN20959574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30586A (zh) * | 2018-11-21 | 2019-02-15 | 深圳市亮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
CN109330586B (zh) * | 2018-11-21 | 2024-10-22 | 深圳市亮动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40730B2 (en) | Dry electrode and physiological multi-parameter monitoring equipment | |
US11464432B2 (en) | Monitoring device for attachment to a surface of a subject | |
WO2018050054A1 (zh) | 一种贴片式心电采集设备 | |
CN106859628B (zh) | 长时间生理信号测量贴片 | |
US7672703B2 (en) | Electrode for measuring electrocardiogram and electrocardiogram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 |
US8989850B2 (en) | Retractable multi-use cardiac monitor | |
JP6077639B2 (ja) | トランスデューサアセンブリ | |
WO2014107018A1 (ko) | 생체신호 측정용 패치형 전극 | |
KR102252418B1 (ko) | 피부 저자극성 심전도 측정용 전극패드 | |
CN209595744U (zh) |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 |
Wang et al. | A wearable mobile electrocardiogram measurement device with novel dry polymer-based electrodes | |
US11615885B2 (en) | Wearable sensing device and sensor unit for acquiring one or more physiological signals of a subject | |
CN204351827U (zh) | 一种偏心电极片 | |
CN109330586A (zh) | 一种贴膜结构及心电监测装置 | |
CN204106006U (zh) | 一种心电图导连线电极 | |
JP2008212489A (ja) | 生体情報測定用電極 | |
CN204520667U (zh) | 一种磁性医用自粘电极片 | |
CN205612468U (zh) | 一种手持式心电检测装置 | |
CN209059195U (zh) | 一种导电贴膜及心电监测装置 | |
CN210931398U (zh) | 适用于测量心电信号的胶贴 | |
CN215778135U (zh) | 心电图电极贴 | |
CN204500677U (zh) | 可穿戴式心电监测装置 | |
CN209032355U (zh) | 一种心电图机导线 | |
US20230248289A1 (en) | Fastening device for temporarily fastening a portable sensor device to a human body | |
RU184638U1 (ru) | Пластинчатый электрод для регистрации биосигналов активности головного мозга человек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