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82006U - 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82006U CN209582006U CN201920337404.8U CN201920337404U CN209582006U CN 209582006 U CN209582006 U CN 209582006U CN 201920337404 U CN201920337404 U CN 201920337404U CN 209582006 U CN209582006 U CN 2095820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bag
- rubber band
- clamping plate
- plate
-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3 siz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2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22712 Kinetoplastid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2369 Primary transmi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105 trans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包括机架、振动盘装置、皮筋撑开装置、提手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插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隐退夹板装置和传送夹板装置,所述的隐退夹板装置和传送夹板装置分别将塑料袋的一侧对折并夹紧,定型之后隐退夹板装置松开并隐退,然后由传送夹板装置夹持着塑料袋的一侧,通过插入装置的相对运动,将塑料袋的另一侧插入到皮筋撑开装置之中实施捆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从折叠到捆扎几乎都是在传送夹板装置及夹板机构内进行的,在无需倒手的情况下实现了折叠和捆扎一体化,使得折叠和捆扎工作稳定可靠,结构简单紧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具体的说是一种首先对塑料袋进行自动折叠,然后再采用环形皮筋对折叠起来的塑料袋进行捆扎的一种折叠和捆扎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塑料袋是一种具有两个提手状态的塑料方便袋,也称背心袋,经过制袋机自动生产出来的塑料袋,一般都是几十条塑料袋为一本整齐的摞放到一起,然后间歇的一摞一摞的输送出来。为便于存放、销售和使用,这些塑料需要经过多次折叠,首先将塑料袋的两个提手向中间折叠,使两个提手能够交叉在一起,然后再对塑料袋的后部再折叠两至三次,最终折叠成长条状,然后再在长条状的塑料袋的中间位置用环形橡皮筋进行捆扎。所述的捆扎,就是将具有弹性的环形橡皮筋套在塑料袋的中间位置。
对于塑料袋的自动折叠装置,发明申请公布号CN107839294A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制袋机折袋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1),其主要由前角折叠机构、梯形前折板机构、压袋弯钩、后折板、导向板、两侧压板、插板机构、链传动机构、传输夹等构成。
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其一,塑料袋的提手部位是不规则的,当一摞塑料袋在经过了提手折叠装置和尾部折叠装置后,已经被折叠了至少三次,当其中部被插板压在预定折叠线位置向下移动时,因为两个提手已经向中间折叠了一次,并且是交叉叠在一起的,然后连同塑料袋的前面部分一起又折叠了一次,此时处在插板前侧的塑料袋部分其厚度是插板后侧塑料袋的三倍。当提手部位的一侧经过导向板时产生的摩擦力和阻力必然会大,该侧塑料袋的下降速度必然就慢,而插板后侧的塑料袋只折叠一次,并且上下之间厚薄一致,并且层数少。因为较薄所以与导向板之间产生的阻力就小。这样一来插板底端接触到的塑料袋的位置就会偏移,就会偏离预定折叠线。而插板前侧的塑料袋部分其上下之间也并不是厚度均匀的,有提手的位置就厚,其它地方就薄,所以在插板将塑料袋插入到两个导向板之间时阻力大小不一,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塑料袋的预定折线位置绕着插板偏移的现象,导致折叠的位置不确定,折叠出来的塑料袋规格不一,本来想在这个地方折叠,但折叠出来之后变样了,不能按照人们预定折叠线位置进行折叠,并且折叠出来的塑料袋宽度不一,不规整。
其二,对比文件1是通过插板将塑料袋插入到U形传输夹之中的,因为U形传输夹是不能开合的,其空间是固定的。首先,U形传输夹的空间不能太大,如果空间太大的话折叠出来的塑料袋只是一个V字形的大体轮廓,不能形成折痕,一旦松开马上就会反弹,严格的来说并没有实现折叠;而如果将U形传输夹的空间设置的较小的话,那么在插板将塑料袋插入的过程中会因两侧的塑料袋厚薄不一的问题与U形传输夹之间产生不同的阻力而导致预定折叠线偏离的状况。
其三,对比文件1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因为U型传输夹需要安装在链传动机构上,并且需要设置多组,结构复杂。还要要求驱动链链条行走的电机的转动精度较高,而且还需要设置链条紧张装置,否则难以重复定位。
在塑料袋的提手折叠方面,授权公布号CN208361526U公开了一种手提袋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2),该对比文件主要公开了关于塑料袋的提手折叠装置;还有公布号为CN109264120A公开了塑料袋的一种首部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3),其公开了可调托板机构和U型推折板机构的技术内容。
在塑料袋的尾部折叠装置方面,授权公告号CN103043243B公开了塑料袋自动折叠捆扎机的一种尾部折叠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4)。其主要包括机架、翻折板转轴、翻折板、翻折板摆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压杆升降装置、压杆伸缩装置。
在捆扎方面,采用环形橡皮筋对塑料袋进行捆扎的捆扎装置有:申请公布号CN108773518A公开了一种塑料制袋机的自动捆扎装置(以下简称对比文件5)。其包括:塑料袋送料机构(塑料袋输送装置)、皮筋整理输出机构(振动盘装置)、捆扎机构(皮筋撑开装置),所述的捆扎机构包含皮筋转送机构,该皮筋转送机构可以从振动盘装置中抓取到单个的皮筋并运送到撑开器上,撑开器上设有撑杆可以将环形皮筋撑大,该撑开器上还包含脱筋板机构。
申请公布号CN108688888A公开了“一种包装袋捆扎机”(以下简称对比文件6)。其包括:皮筋筛选装置(振动盘装置)、皮筋撑开装置和包装袋输送装置,对比文件6无需皮筋转送机构,也无需脱筋板机构。
也许有人认为,所谓的塑料袋的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就是将塑料袋的折叠装置和塑料袋的皮筋捆扎装置进行简单的叠加。但事实并非如此,几十条塑料袋摞在一起然后又经过多次折叠,最终折叠成长条状。如此折叠成型的塑料袋弹性较大,一般都是处在夹持装置内,一旦夹持装置松开塑料袋就容易散开,难以采用环形皮筋进行捆扎。对比文件5和对比文件6虽然提出了“包装袋输送装置”和“塑料袋送料机构”等技术内容,但并没有具体公开其输送装置如何与塑料袋的自动折叠装置相衔接,如何默契的将塑料袋从折叠装置中抓取到然后传送过渡到塑料袋的捆扎装置的工作位置。如果再在塑料袋的折叠装置与捆扎装置之间再设计一种机械手来进行传递的话,这不仅在机械的结构上复杂化,还应该给机械手的传递路径预留一定的运动空间,也会影响工作的速度和效率。
所以,将现有技术的塑料袋折叠装置进行改进,使其不仅具备对比文件5和6中所述的塑料袋传送装置的功能,也具备对比文件1至4所述的折叠功能,使折叠装置与传送装置合二为一,彼此包含、彼此支持。这是人们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首先对塑料袋进行自动折叠,然后采用环形皮筋作为捆扎材料对折叠起来的塑料袋进行自动捆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效率高的对于塑料袋的一种折叠捆扎一体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包括机架、振动盘装置、皮筋撑开装置、提手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插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手折叠装置和尾部折叠装置的下方还设有隐退夹板装置和传送夹板装置,所述的隐退夹板装置包含一种夹板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的传送夹板装置包括夹板机构、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另一侧;在所述提手折叠装置和尾部折叠装置的下面还分别设有托板或导向板,在所述皮筋撑开装置对应的位置上还设有插入装置。
所述的隐退夹板装置,就是所述的夹板在对塑料袋的一侧实施折叠夹紧后又松开,然后通过向下移动或者是向两侧摆动的方式,使所述的夹板隐退到不影响塑料袋向后传送的位置,使原来被夹持的塑料袋的一侧悬在所述传送夹板装置的夹板之外,以便于向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中插入。
实施隐退夹板装置的方式较多:可以将两个夹板以及夹紧机构同时向下移动,也可以只向下移动与所述皮筋撑开装置对应的一侧的夹板,也可以只将该侧的夹板向后摆动至低于塑料袋的位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隐退夹板装置包括夹板机构和升降气缸,所述的夹板机构包括两个夹板、夹板座、夹紧气缸,所述的夹板和夹紧气缸设在所述的夹板座上,所述的夹板座或者其中的一个夹板设在所述的升降气缸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升降气缸就是能够使所述的夹板上下运动的气缸,包括导杆气缸、双杆气缸、滑台气缸等等,也包括采用普通气缸再加导杆滑套的组合,也包括直线导轨和滑块、气缸的组合等等。
作为隐退夹板装置的又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隐退夹板装置是一种气动机械夹,所述的气动机械夹设有两个摆动夹板,当所述的气动机械夹工作时所述的两个摆动夹板可以向两侧摆动,也可以向中间摆动夹紧。在向两侧摆动后,所述的摆动夹板能够低于塑料袋的底侧,不影响塑料袋的向后传送。所述的气动机械夹也称平行机械夹、Y型机械夹、气动手指等等,都可以相互替代。在采用两个夹板向两侧摆动的方式来实现所述夹板的隐退时,可以省略升降气缸。
所述的传送夹板装置,用于辅助折叠和夹紧塑料袋的一侧,将所述的塑料袋传送到与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的夹板机构就是前后两块相对移动的板状体,在夹紧气缸的驱动下可以平行移动或者圆弧摆动,用于夹紧塑料袋的一侧。所述的夹板机构,可以与所述夹板隐退装置上的由两块夹板、夹板座、夹紧气缸构成的夹袋机构基本相同,也可以采用所述的气动机械夹。所述的传送夹板装置和隐退夹板装置中所述的夹板机构,其技术特征都是基本等同的,可以相互替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传送夹板装置的两个夹板的对应于皮筋撑开装置的一端还设有挡板或档杆。用于进一步可靠的将皮筋从皮筋撑开装置的撑杆上挡掉推脱。所述的挡板或档杆,可以将夹板的一端折成一个L形的直角,或者在所述夹板一端的上下两侧分别安装一个档杆。是否设置挡板或档杆并不是必须的,一种情况是在所述夹板的上下宽度超过塑料袋的宽度时无需挡板,另一种情况是在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上设有脱筋板(对比文件5)时无需再设置挡板,还有一种情况是如对比文件6公开的皮筋撑开装置时无需设置所述的挡板或档杆。
所述的夹紧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夹板之间的开合,驱动形式包括所述夹板之间的平行移动、圆弧摆动等。包含滑台气缸、普通气缸、双杆气缸等等。
所述的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夹板和夹紧机构及其夹持的塑料袋向所述皮筋撑开装置对应的位置传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传送机构包括导轨、滑动体、气缸,所述的导轨前后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的夹板和夹紧机构经过滑动体滑动设置在所述的导轨上,在滑动体与所述的机架之间连接所述的气缸。
作为传送机构的多种实施方式,所述的传送机构是一种电动滑台,所述的电动滑台前后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的夹紧机构设置在所述电动滑台的滑块上。作为传送机构的等同替代方式还有很多,诸如:滑台气缸、无杆气缸、直线模组等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传送夹板装置的夹板下面还设有挡袋杆,所述的挡袋杆前后方向设置。当所述的夹板传送装置的夹板开始向后移动时,所述夹板的下侧在所述挡袋杆的上面滑动一段距离,用于防止塑料袋在两个夹板夹紧前向下漏掉。
所述提手折叠装置与尾部折叠装置相对应的两侧下面还分别设有托板或导向板。所述的托板就是一种平板,所述的导向板就是对比文件1所述的L形的导向板。所述的托板或导向板之间在与所述的插板对应的位置设有间隔空隙,用于辅助对折所述的塑料袋,也用于放置支承塑料袋。所述的导向板与所述的托板,这二者是相等同的技术特征,所述的导向板只不过是将平板状的托板的一侧向下折了一个直角,即倒L型。无论是导向板还是托板,而是否将所述的托板设置成L型的直角形成所述的导向板,这对于本技术方案而言其意义并不大,但采用所述的导向板来替代所述的托板时并不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二者可以等同替代。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无论是托板还是导向板,都可以用一种扁形方管来替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的托板或导向板上还设有橡胶板。所述的橡胶板与所述插板的前后两侧相对应,在所述的托板或者导向板上设置所述的橡胶板后,辅助插板对塑料袋对折的已经不是托板或导向板,而主要是靠所述的塑料板来进行。
当所述的插板插折着塑料袋的预定折叠线位置向下移动通过两侧橡胶板之间的缝隙过程中,两侧的橡胶板会向下弯曲,弯曲后的橡胶板会产生一个将塑料袋向插板的两侧并拢的弹性夹紧力,并且这个夹紧力能够与塑料袋折叠的特点相适应,当插板前后两侧的塑料袋的层数和厚度不相等或摩擦力不平衡时,塑料袋厚度较厚的一侧的橡胶板其弯曲的程度就会大一些,较薄一侧的橡胶板弯曲的程度就会小一些,所述的橡胶板能够通过弯曲度的大小来自动调节其夹紧力。尽管两侧塑料袋的厚度不一,上下位置的厚度也不一致,但两橡胶板与塑料袋之间上下运动产生的摩擦力变化不大,不足以使预定折叠线位置偏离插板的下端面。并且,所述的橡胶板弯曲后产生的弹性还能够对塑料袋实施对折和向所述的插板两侧并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机架的后部或者在机架外还设有输送带机构。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送带机构的后下方还设有间歇传送装置,所述的间歇传送装置主要包括环形输送带、电机或气动棘轮机构、传送辊。用于在所述的排袋输出装置每输出一次塑料袋后间歇行走一段小于一把塑料袋宽度的距离,从而使每把塑料袋的后侧摞放在上一把塑料袋上,如此一把一把地摞放,可以在所述的间歇传送机构上摞放更多的塑料袋,为负责装箱或装包的工作人员赢得一个相对较大的作息空间。
是否设置输送带机构或其它的排袋传袋装置并不是必须的。市场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的需要用包装袋来包装,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设置输送带或其它排袋机构将塑料袋输送到便于人工装包的位置;有的需要将塑料袋装入到包装箱中,这种情况下就只需在夹袋机械手的下面放置一个包装箱即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上连接有减速机,或者采用步进电机。
作为电机的另一种实施方案,所述的电机可以用气动棘轮机构替代,所述的气动棘轮机构包括气缸、摇臂、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内径安装在其中一条传送辊的一端,所述的摇臂安装在单向轴承的外径上,气缸连接在摇臂上,当气缸的缸杆伸缩时可带动传送辊使环形输送带向同一方向歇行走一定的距离。
所述的插入装置是一种与所述皮筋撑开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机构。用于使塑料袋长度一半以上的部分插入到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之中。
所述的相对运动机构包括两种运动方式:一是所述的传送夹板装置和所夹持的塑料袋的左右方向位置相对不动,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朝传送夹板装置和塑料袋的方向移动;另一种是皮筋撑开装置不动,传送夹板装置向皮筋撑开装置的方向移动。
所述的提手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插板装置,在本申请给出的多个对比文件中已经公开,可以参照上述对比文件实施;所述的振动盘装置,是一个上口大下口小的漏斗状容器和震动器的组合,其中可以放置若干个环形皮筋。通过间歇震动能够使环形皮筋定向排列有序的沿着输出轨道逐一输出;所述的皮筋撑开装置,能够将振动盘装置中间歇逐个输出的环形皮筋抓取到并且放置到撑杆上,然后经过撑杆将内孔较小的环形皮筋撑大成一个大方口,并且能够将撑大的皮筋松开或滑脱到塑料袋上。对于振动盘装置和皮筋撑开装置,本申请已经给出了多个对比文件,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将提手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皮筋撑开装置、振动盘装置、插入装置、隐退夹板装置等设置成左右两套,然后将传送夹板装置的左右长度长度加长,可以一次分别夹紧左右两把塑料袋的各一侧,这样就可以与双线制袋机配合,形成双线塑料袋折叠捆扎机,即一次可以同时折叠捆扎两把塑料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发明公开的传送夹板装置和隐退夹板装置,其初始状态下是松开的,两个夹板之间的空隙可以比对比文件1中所述的U型传输夹的开口大,在塑料袋被插板插入的时候不至于因空间太狭窄而使其阻力太大而发生偏移,所述的塑料袋被插入到夹板内后只是形成一个大体的V字形,只对折成一个大体的雏形。此时被对折成V字形的塑料袋依靠其弹性支撑在两个夹板之间,不会从两个夹板之间掉下来。尽管插板两侧的塑料袋厚薄不一,但因两夹板之间的空间较大阻力较小,不至于因其一侧阻力大而发生预定折叠线偏移的状况,插板压在塑料袋上的位置就是人们想要折叠的位置,就是预定折叠线,想从那个位置折叠就将插板压在那个位置,这是非常确定的,折叠过程不会偏移,折叠出来的塑料袋宽度规格统一,方正。当插板抬起后,所述的两个夹板将V字形的塑料袋夹紧机构的作用下挤压成U字形,并且能够形成一定的折痕,使折叠起来的塑料袋的形态定性、定型。
其二,本实用新型与对比文件相比较,对比文件1只是将塑料袋塞到U形传输夹中,所述的U形传输夹不具备夹紧功能,所以并没有实施对塑料袋的夹紧定型,一旦离开U形传输夹后塑料袋马上就会反弹变形。而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夹紧机构能够使塑料袋的在折叠后能够实现夹紧定型。并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传送夹板装置可以省略掉对比文件5中的托筋板机构,也省略了对比文件5中的第一气缸、产品输送横梁、升降板、产品机械手等繁多的构成要素,使得结构简单紧凑。
其三,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传送夹板装置,它既属于塑料袋的折叠装置,其夹板直接参与了对塑料袋的折叠工作,属于塑料袋折叠装置的构成要素之一,同时,传送夹板装置也属于塑料袋捆扎装置中的输送装置(即对比文件5和6中所述的塑料袋送料机构),使塑料袋的折叠装置和捆扎装置紧凑的结合在一起,在无需倒手的情况下直接将塑料袋折叠成型后又送入到皮筋撑开装置之中,实现了对塑料袋的自动折叠、并采用环形皮筋自动捆扎的一体化,缩短了捆扎装置中塑料袋送料机构的运动空间,功能共享,在功能上彼此支持,并取得了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右侧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隐退夹板装置与传送夹板装置的结构关系俯视示意图;
图5是隐退夹板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6是传送夹板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7是输送带机构和间歇传送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8至图14是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步骤示意图;
图15是实施例二的隐退夹板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16是实施例二的隐退夹板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机架;10-皮筋;11-振动盘装置;12-提手折叠装置;13-插板;14-尾部折叠装置;15-振动盘装置;16-皮筋撑开装置;2-传送夹板装置;20-气动机械夹;21-传送夹板;22-夹板座;23--夹紧气缸;24-传送气缸;25-导轨;26-滑动体;27-挡袋杆;28-挡板;3-隐退夹板装置;30-气动机械手;31-隐退夹板;32-夹板座;33--夹紧气缸;34-导杆气缸;4-托板;5-橡胶板;6-插入装置;61-气缸;62--导轨;63-滑块;65-气缸;7-输送带机构;71-传送带;72-传送辊;8-塑料袋;9-间歇传送装置;91-环形输送带;92-输送辊;93-电机;94-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全面的公开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两个实施例来进行具体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附图的左边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面,附图的右边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面,附图的下边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边,附图的上边就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边。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的提手折叠装置2主要由前角折叠机构,梯形前折板机构、压袋弯钩机构、压板机构等构成;所述的尾部折叠装置14主要由后折板和摆动气缸、伸缩压杆机构等构成;所述的插板装置主要由插板和插板驱动机构等构成。对于提手折叠装置12和插板装置13及尾部折叠装置14请参照对比文件1、2、3、4具体实施;所述的振动盘装置15和皮筋撑开装置16请参考对比文件5或对比文件6具体实施,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图2所示:在机架1的上方安装插板装置13,在插板装置13对应的下方的前后两侧安装提手折叠装置12和尾部折叠装置14,对于插板装置13和提手折叠装置12以及尾部折叠装置14的具体安装方式可参考对比文件1、2、3实施。在提手折叠装置12的下方和尾部折叠装置14的下方分别安装一个平板状的托板4,使两个托板4之间留有一个足以让折叠后的塑料袋能够上下通过的间隔空隙。在两个托板4上分别安装几块橡胶板5,安装在两个托板4上的橡胶板5之间的间隙要小于两个托板4之间的间隙,即两侧的橡胶板5都伸出于托板4相对应的一侧,设置橡胶板5的数量和间隙的大小以及厚度等要根据需要折叠的塑料袋的厚度而定。如图3、图4、图6所示:在插板装置13对应的下方机架的右侧前后方向安装一条导轨25,设置一个夹板座22,在夹板座22的上面后侧固定安装一个传送夹板21,在夹板座22的前侧安装一个夹紧气缸23,在夹紧气缸23上连接另一个传送夹板21,将夹板座22经过滑动体26滑动安装在导轨25上;在夹板座22上连接气缸24的气缸杆,将气缸24的尾端安装在机架1上;在两个传送夹板21的下侧前后方向安装一条挡袋杆27。在尾部折叠装置14的后下方安装一个皮筋撑开装置16,在皮筋撑开装置16的一侧位置安装一个振动盘装置15,对于振动盘装置15和皮筋撑开装置16的对应关系和安装方式可参考本申请给出的对比文件5和6具体实施,在此不再详述。如图5所示:设置一个夹板座32,在夹板座32的后侧安装一个隐退夹板31,在夹板座32的前侧安装一个夹紧气缸33,在夹紧气缸33上连接另一个隐退夹板31,当夹紧气缸33工作时可驱动隐退夹板31相对于另一个隐退夹板相对移动;在插板13对应的机架下方安装一个导杆气缸34,将夹紧气缸33、两个隐退夹板31经过夹板座32安装在导杆气缸34的缸杆座上,当导杆气缸34工作时可驱动隐退夹板机构上下往复运动。如图3图4所示:在皮筋撑开装置16对应的一侧安装两条导轨62,在导轨62上通过滑块滑动安装一个导杆气缸62,将皮筋撑开装置16经过滑块63滑动安装在两条导轨62上,在皮筋撑开装置16与机架1之间左右方向连接一条气缸61。在机架的后部或者在机架外安装输送带机构7,所述输送带机构7的后下方还设有间歇传送装置9。在输送带机构7的后下方设置一个支架94,在支架94的前后两端分别转动安装一条输送辊92,在两条输送辊92之间安装一条环形输送带91,在其中一条输送辊92的一端连接电机93,这样就形成了间歇传送装置9。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导杆气缸34的缸杆座及夹板座32、隐退夹板31都是向上升起的,插板装置的插板13是抬起的;两个隐退夹板31和两个传送夹板21都是松开的,与插板13的前后两侧相对应。当塑料袋8被放置到提手折叠装置12和尾部折叠装置14以及托板4和塑料板5的上面后,首先提手折叠装置12的两个前角折板将塑料袋的两个提手折叠在梯形翻折板上,然后梯形翻折板机构再将塑料袋8的前面部分连同两个提手一起翻折到后面,接着尾部折叠装置14也将塑料袋8的尾部向前折叠,接着插板13下移触及到了塑料袋8的前后中间位置,即预定折叠线位置,形成如图8所示的状态。之后插板13继续向下移动,当处在插板13两侧的塑料袋8经过两侧的塑料板5的缝隙的时候,两侧的塑料板5会随塑料袋8的下移而分别向下弯曲,弯曲后的塑料板5会产生一个分别向插板13的前后两侧夹紧的弹性夹紧力,这个夹紧力可以使塑料袋8的前后两部分向插板13的两侧位置对折,使塑料袋8对折成一个大体上类似于一个V字形的状态,形成如图9所示的状态。随着插板13的继续向下移动,塑料袋8被插板13的下端将塑料袋塞到右侧的两个传送夹板21和左侧的两个隐退夹板31之中,塑料袋8此时呈V字型,形成如图10所示的状态。在插板13向下移动的过程中,虽然塑料袋8的前后两侧的厚度相差较大,并且塑料袋8的处在插板13的前面部分的上下方向上也厚薄不匀,但是塑料板5能够与此相适应,在遇到较厚的位置时塑料板5弯曲的程度会自动的大一些,遇到较薄的地方时橡胶板5就会回弹的直一些,能够自动调节、自动适应。这种通过塑料板5弯曲度的方式既不影响对塑料袋8的对折夹紧力,尽管插板13两侧的塑料袋8一边厚一边薄,但对于两侧的夹紧力来说是基本上平衡的,也不会在遇到较厚的地方时影响插板13的匀速下移;在被插板插到两组夹板的过程中,因为夹板之间的空间较大,所以插板13前后两侧的塑料袋8与夹板21及夹板31之间的摩擦阻力较小,不至于使塑料袋的预定折叠线位置偏离插板。之后,夹紧气缸33和夹紧气缸23同时打开驱动传送夹板21和隐退夹板31将塑料袋8夹紧,使塑料袋的V字形状态挤压成U字形状态,并且塑料袋8分别处在两个传送夹板21和两个隐退夹板31中,并且每组夹板各夹持着塑料袋8的长度一半左右的位置;在两个隐退夹板31之间的下面有夹板座32挡着,在两个传送夹板21的下面有挡袋杆27在下面挡着,所以塑料袋8不会掉下去,形成如图11所示的状态。之后,夹板隐退装置的夹紧气缸33释放,两个隐退夹板31松开,然后导杆气缸34打开驱动两个隐退夹板31及夹板座32一起向下移动,直至下移至隐退夹板31的上侧低于被夹持的塑料袋8的下侧时停止。此时,塑料袋8的右半部分被两个传送夹板21夹住,其左半部分被悬在两个隐退夹板31的上方,形成如图12(右侧视图)所示的状态。之后,传送气缸24打开驱动夹板座22沿导轨25向后移动,当移动至皮筋撑开装置16左右对应的位置时停止,形成如图13(俯视)所示的状态。此时,皮筋撑开装置16的皮筋转送机构已经从振动盘装置15中夹取到皮筋并且放置到了撑开器上,然后经过皮筋撑开器将环形的皮筋10撑大成方形(略),接着,气缸61打开,驱动评级撑开装置16沿着两条导轨62向被两个传送夹板21夹持的塑料袋8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塑料袋8的一半以上的位置插入到皮筋撑开装置16撑开的皮筋10之中,形成如图14所示的状态(右侧视图);在塑料袋8插入的过程中,两个传送夹板21的左端会接触到皮筋10,随着气缸61的驱动,两个传送夹板21的端面能够将皮筋10从撑杆上推脱掉,被推脱掉的皮筋10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弹性捆绑到塑料袋8长度的中间位置,之后气缸61释放,两个传送夹板21将捆扎上皮筋的塑料袋抽回,之后夹紧气缸23释放使两个传送夹板21松开,捆扎好了的塑料袋8从两个传送夹板21之间掉下来,掉下来的塑料袋8落到下面的输送带机构7的传送带71上,被持续转动的传送带传送到后端,然后塑料袋8的一侧首先会掉落到间歇传送转置9的环形输送带91的前端,因为此时环形输送带91的前端已经有上一次传送出来的塑料袋8的存在,并且在上一次的输送过程中该把塑料袋已经向后间歇行走了少于一把塑料袋8宽度的距离,所以本次从传送带71上落下来的塑料袋8的后侧压在了环形输送带91上最前面的一把塑料袋上,之后,电机93打开驱动环形输送带91再向后移动少于一把塑料袋宽度的距离,处在传送带71上的塑料袋8就会完全掉落到环形输送带91上,并且会摞放到上一把塑料袋上。如此往复,被折叠捆扎好了的塑料袋8就会被密集的摞放到环形输送带91上,使环形输送带91能够储存更多的塑料袋8,形成如图7所示的状态。
实施例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的提手折叠装置是一种由可调托板机构、U型推折板机构等构成的塑料袋的首部折叠装置,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9264120A或CN208361926U的对比文件具体实施;如图15、图16所示,夹板隐退装置是一种气动机械夹30。气动机械手30的两个夹板可以向中间摆动形成一个U形的空间使塑料袋8被插板13插入形成对折,然后气动机械手30的两个夹板再次向中间夹紧,使塑料袋8由V字形被夹紧定型为U字形,然后两个夹板分别向两侧摆动90度左右,使后面的夹板低于塑料袋8的下侧,不妨碍塑料袋8的向后传送。实施例二的后续捆扎工作及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Claims (6)
1.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包括机架、振动盘装置、皮筋撑开装置、提手折叠装置、尾部折叠装置、插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提手折叠装置和尾部折叠装置的下方还设有隐退夹板装置和传送夹板装置,所述的隐退夹板装置包含一种夹板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的传送夹板装置包括夹板机构、传送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的另一侧;在所述提手折叠装置和尾部折叠装置的下面还分别设有托板或导向板,在所述皮筋撑开装置对应的位置上还设有插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隐退夹板装置包括夹板机构和升降气缸,所述的夹板机构包括两个夹板、夹板座、夹紧气缸,所述的夹板和夹紧气缸设在所述的夹板座上,所述的夹板座或者其中的一个夹板设在所述的升降气缸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托板或导向板上还设有橡胶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后部或者在机架外还设有输送带机构,所述输送带机构的后下方还设有间歇传送装置,所述的间歇传送装置主要包括环形输送带、电机或气动棘轮机构、传送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夹板装置的夹板下面还设有挡袋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送夹板装置的两个夹板的对应于皮筋撑开装置的一端还设有挡板或档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37404.8U CN209582006U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37404.8U CN209582006U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82006U true CN209582006U (zh) | 2019-11-05 |
Family
ID=6837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37404.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582006U (zh) | 2019-03-18 | 2019-03-18 | 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82006U (zh) |
-
2019
- 2019-03-18 CN CN201920337404.8U patent/CN20958200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878792A (zh) | 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 | |
CN109878793A (zh) | 关于塑料袋的一种折叠捆扎一体机 | |
CN203032983U (zh) | 通用型块状物料自动包装装置 | |
CN206939207U (zh) | 自动灌包系统 | |
CN106864886B (zh) | 一种包装袋折叠、捆扎一体机 | |
CN107572012B (zh) | 水平装袋给袋式包装机 | |
CN106144056B (zh) | 一种自动扎口装置 | |
CN109775063A (zh) | 一种塑料袋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 | |
CN109515803A (zh) | 一种皮筋捆扎机 | |
CN110194300A (zh) | 一种塑料袋折叠、皮筋捆扎一体机 | |
CN209956297U (zh) | 包装袋的一种折叠捆扎机 | |
CN111017312B (zh) | 一种夹袋移动装置及散装挂面包装机 | |
CN107098014A (zh) | 一种用于散装扎带的自动分料及自动计数的装置 | |
US4840016A (en) | Paper bag feeder for bag-filling operations and process | |
CN209582006U (zh) | 对于塑料袋的一种自动折叠和皮筋捆扎一体机 | |
CN106043853A (zh) | 一种全自动包装码垛系统 | |
CN216581446U (zh) | 折叠机构及包装袋捆扎装置 | |
CN107572052B (zh) | 水平装袋机夹 | |
CN110040283A (zh) | 一种塑料袋的皮筋捆扎装置 | |
CN206797876U (zh) | 全自动纸品包装机 | |
CN110040284A (zh) | 包装袋的一种折叠捆扎机 | |
CN209650630U (zh) | 一种塑料袋捆扎机 | |
JP2789315B2 (ja) | 袋詰め包装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213008936U (zh) | 易拉罐盖体暂存装置及带有该暂存装置的打包设备 | |
CN210116721U (zh) | 一种塑料袋折叠、皮筋捆扎一体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