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46990U - 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 - Google Patents
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46990U CN209546990U CN201822210740.4U CN201822210740U CN209546990U CN 209546990 U CN209546990 U CN 209546990U CN 201822210740 U CN201822210740 U CN 201822210740U CN 209546990 U CN209546990 U CN 2095469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arly
- jacket
- safety control
- safe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包括衣服本体;衣服本体包括上衣、下衣、手套和安全鞋,衣服本体上设置有近电距离探测器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设置在衣服本体的任意部位;控制器用于接收近电距离探测器的检测信号并进行分析,控制器别在衣服本体的腰部或放置于上衣口袋中;声光报警器受控于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工作;上衣设置有安全帽,安全帽固定设置于上衣衣领后侧,安全帽上设置有透明面罩。本实用新型在操作人员近电作业时能控制操作人员与带电体的距离在安全范围内,超出既定安全范围后发出报警,为操作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预警及防护作用,适用于不同等级电压环境下的作业,实用性强,使用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
背景技术
我国电力行业不断发展,随着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的不断完善以及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触电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但是还偶有发生,因为电不可视不可闻不可听,给防范增加难度,虽然现在操作人员登带电杆塔时对人员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有严格的要求,但是人员站位或者动作幅度过大都有可能对人身造成威胁。目前靠方案措施要求作业范围及作业人员本身注意安全距离不能达到时时控制的目的;现有的安全控制服不能保证身体各部位都受到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旨在解决现有的安全控制服不能保证操作人员身体各部位都受到保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包括上衣、下衣、手套和安全鞋,所述衣服本体上设置有
近电距离探测器,接收检测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所述近电距离探测器至少设置有6个,设置在衣服本体的任意部位;
控制器,用于接收近电距离探测器的检测信号并进行分析,当信号强度超过安全预设值时,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控制器别在衣服本体的腰部或放置于上衣口袋中;
声光报警器,受控于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工作,所述声光报警器设置于上臂部、胸部或背部;
所述上衣设置有安全帽,所述安全帽固定设置于所述上衣衣领后侧,所述安全帽上设置有透明面罩。
进一步地,所述近电距离探测器包括头部近电距离探测器、左手近电距离探测器、右手近电距离探测器、腰部后侧近电距离探测器、左脚近电距离探测器、右脚近电距离探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上衣和所述下衣均采用绝缘布料制作,所述上衣和所述下衣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帽与所述上衣通过拉链、魔术贴或缝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衣通过拉链闭合衣襟,所述拉链顶部设置在所述安全帽顶端,所述透明面罩分为左右两部分并通过所述拉链闭合。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通过拉链或魔术贴与所述上衣的袖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鞋的鞋帮与所述下衣的裤脚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帽上设置有照明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上衣正面设置有衣兜,所述衣兜包括左侧上兜、右侧上兜、左侧下兜、右侧下兜;所述上衣袖子上设置有臂兜,所述臂兜包括左臂兜和右臂兜;所述衣兜和臂兜均设置有兜盖。
进一步地,所述上衣的肘部和/或所述下衣的膝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拉链连接或魔术贴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在操作人员近电作业时,能够控制操作人员与带电体的距离在安全范围内,超出既定安全范围后发出报警,为操作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预警及防护作用,适用于不同等级电压环境下的作业,实用性强,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上衣;2、下衣;3、安全帽;4、安全鞋;5、手套;6、控制器;7、声光报警器;8、透明面罩;9、头部近电距离探测器;10、左手近电距离探测器;11、右手近电距离探测器;12、腰部后侧近电距离探测器;13、左脚近电距离探测器;14、右脚近电距离探测器;15、衣兜;16、工具插兜。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进行说明。所述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包括上衣1、下衣2、手套5和安全鞋4,所述衣服本体上设置有
近电距离探测器,接收检测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6,所述近电距离探测器至少设置有6个,设置在衣服本体的任意部位;
控制器6,用于接收近电距离探测器的检测信号并进行分析,当信号强度超过安全预设值时,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控制器6别在衣服本体的腰部或放置于上衣1口袋中;
声光报警器7,受控于控制器6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工作,所述声光报警器7设置于上臂部、胸部或背部;
所述上衣1设置有安全帽3,所述安全帽3固定设置于所述上衣1衣领后侧,所述安全帽3上设置有透明面罩8。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在操作人员在人员攀登带电杆塔,或者在带电杆塔上等近电环境作业时,能够控制操作人员与带电体的距离在安全范围内,超出既定安全范围后发出报警,为操作人员提供全方位的安全预警及防护作用,适用于不同等级电压环境下的作业,实用性强,使用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述近电距离探测器包括头部近电距离探测器9、左手近电距离探测器10、右手近电距离探测器11、腰部后侧近电距离探测器12、左脚近电距离探测器13、右脚近电距离探测器14,进一步地,还可以设置左臂近电距离探测器、右臂近点距离探测器、左腿近电距离探测器和右腿近点距离探测器;目的是为了对操作人员提供全方位的保护,保证操作人员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与带电体的距离超过既定的安全范围之后都能起到安全预警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述上衣1和所述下衣2均采用绝缘布料制作,所述上衣1和所述下衣2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连接;操作人员在近电环境中工作,安全控制服采用绝缘布料制作,起到安全防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述安全帽3与所述上衣1通过拉链、魔术贴或缝合连接,现有技术中,安全帽3与上衣1为相互独立的防护装置,穿戴较为繁琐且安全帽3较大不易携带,本技术方案的安全帽3与上衣1连接,相当于上衣1为连帽衫,安全帽3与上衣1为同种布料制作,携带、穿戴方便快捷且能达到很好的防护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述上衣1通过拉链闭合衣襟,所述拉链顶部设置在所述安全帽3顶端,所述透明面罩8分为左右两部分并通过所述拉链闭合;上衣1拉链可以一直拉到顶部将上衣1和帽子都闭合,形成一个闭合保护空间,操作人员通过透明面罩8可看清外部环境,进行近电作业操作,操作人员的头部和面部均在闭合保护空间内,不裸露在外,操作更为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述手套5通过拉链或魔术贴与所述上衣1的袖口连接;上衣1袖口和手套5连接保证操作人员的手掌和手腕均被包裹,不裸露在外,增强安全控制服的防护作用,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述安全鞋4的鞋帮与所述下衣2的裤脚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连接;下衣2裤腿和安全鞋4的鞋帮连接保证操作人员的脚腕不裸露在外,增强安全控制服的防护作用,保证操作人员人身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述安全帽3上设置有照明装置;适合在可视度不高的近电环境中作业,照明装置帮助操作人员看清周围环境及需要作业的各个部位,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述上衣1正面设置有衣兜15,所述衣兜15包括左侧上兜、右侧上兜、左侧下兜、右侧下兜;所述上衣1袖子上设置有臂兜,所述臂兜包括左臂兜和右臂兜;所述衣兜15和臂兜均设置有兜盖;设置衣兜15和/或臂兜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携带操作工具,比如录音笔、笔、电力作业保护可视对讲机等;衣兜15和臂兜也可以设置为供操作工具的工具插兜16,更方便携带操作工具;设置兜盖可避免衣兜15中携带的工具掉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及图2,所述上衣1的肘部和/或所述下衣2的膝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拉链连接或魔术贴连接;可拆卸连接设计可满足不同季节的使用需求,在夏天气温较高时,可以将上臂臂部肘部以下和下衣2腿部膝部以下拆除。
在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衣1袖口和下衣2裤脚均可设置为收缩式,纽扣收缩和弹性收缩皆可,即不会妨碍近电作业也可避免袖口或裤脚触碰或挂到其他电力元件及设备引起事故,能够增加服装的安全保护作用;另外,安全控制服内部还可设置有可拆卸的防水夹层提高保护性;安全控制服的布料可采用鲜艳色彩的面料,外部设置有反光条等提高可视性和警示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包括衣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衣服本体包括上衣、下衣、手套和安全鞋,所述衣服本体上设置有
近电距离探测器,接收检测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所述近电距离探测器至少设置有6个,设置在衣服本体的任意部位;
控制器,用于接收近电距离探测器的检测信号并进行分析,当信号强度超过安全预设值时,输出报警信号,所述控制器别在衣服本体的腰部或放置于上衣口袋中;
声光报警器,受控于控制器的报警信号进行报警工作,所述声光报警器设置于上臂部、胸部或背部;
所述上衣设置有安全帽,所述安全帽固定设置于所述上衣衣领后侧,所述安全帽上设置有透明面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电距离探测器包括头部近电距离探测器、左手近电距离探测器、右手近电距离探测器、腰部后侧近电距离探测器、左脚近电距离探测器、右脚近电距离探测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和所述下衣均采用绝缘布料制作,所述上衣和所述下衣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与所述上衣通过拉链、魔术贴或缝合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通过拉链闭合衣襟,所述拉链顶部设置在所述安全帽顶端,所述透明面罩分为左右两部分并通过所述拉链闭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通过拉链或魔术贴与所述上衣的袖口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鞋的鞋帮与所述下衣的裤脚通过拉链或魔术贴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帽上设置有照明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正面设置有衣兜,所述衣兜包括左侧上兜、右侧上兜、左侧下兜、右侧下兜;所述上衣袖子上设置有臂兜,所述臂兜包括左臂兜和右臂兜;所述衣兜和臂兜均设置有兜盖。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衣的肘部和/或所述下衣的膝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拉链连接或魔术贴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10740.4U CN209546990U (zh) | 2018-12-26 | 2018-12-26 | 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10740.4U CN209546990U (zh) | 2018-12-26 | 2018-12-26 | 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46990U true CN209546990U (zh) | 2019-10-29 |
Family
ID=68303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10740.4U Active CN209546990U (zh) | 2018-12-26 | 2018-12-26 | 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4699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15903A (zh) * | 2020-06-18 | 2020-10-23 | 安徽宏源电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用于电力施工中的带电工作用近电报警装置 |
CN112471670A (zh) * | 2020-10-30 | 2021-03-12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带电作业智能型绝缘帽 |
-
2018
- 2018-12-26 CN CN201822210740.4U patent/CN2095469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15903A (zh) * | 2020-06-18 | 2020-10-23 | 安徽宏源电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用于电力施工中的带电工作用近电报警装置 |
CN111815903B (zh) * | 2020-06-18 | 2021-07-30 | 安徽宏源电力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用于电力施工中的带电工作用近电报警装置 |
CN112471670A (zh) * | 2020-10-30 | 2021-03-12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一种带电作业智能型绝缘帽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76186U (zh) | 一种防护报警套装 | |
CN209546990U (zh) | 近电作业安全控制服 | |
CN104432690B (zh) | 电力可穿戴智能装备中的一种工作服及综合布线方法 | |
CN203986215U (zh) | 一种保护衣 | |
CN104126950A (zh) | 防袭衣 | |
CN104305578B (zh) | 防袭衣 | |
CN111642845A (zh) | 一种便于活动的防静电医用防护服设备 | |
CN201805951U (zh) | 透气型防蜂服 | |
CN208286428U (zh) | 一种透气防风矿工服 | |
CN210384621U (zh) | 一种火灾逃生套装 | |
CN202751706U (zh) | 消防员城市抢险救援防护服 | |
CN206354492U (zh) | 防触电工作服 | |
CN206697242U (zh) | 一种可穿戴式防核辐射设备 | |
CN205796287U (zh) | 一种易穿戴拆卸的外骨骼装置 | |
CN104770909A (zh) | 一种连体式防辐射服 | |
CN207461471U (zh) | 一种医院检验科防护服 | |
CN201997012U (zh) | 能降温可延长在火海中救援时间的消防避火服 | |
CN208114961U (zh) | 一种多功能防火衣 | |
CN217743232U (zh) | 一种连体服 | |
CN204908011U (zh) | 一种正压防护气衣 | |
CN216438604U (zh) | 一种智能医用防护服 | |
CN213961880U (zh) | 野外作战装备 | |
CN2130363Y (zh) | 高低压报警安全工作服 | |
CN217598809U (zh) | 用于发热干式救援服的供电装置及发热干式救援服 | |
CN210008560U (zh) | 一种防护服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