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32229U - 一种球形铣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球形铣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32229U CN209532229U CN201920069955.0U CN201920069955U CN209532229U CN 209532229 U CN209532229 U CN 209532229U CN 201920069955 U CN201920069955 U CN 201920069955U CN 209532229 U CN209532229 U CN 2095322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 milling
- knife handle
- interconnecting piece
- b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Kni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该铣刀包括刀柄(1),连接部(2)和铣切部(3);所述刀柄(1)通过连接部(2)与铣切部(3)连接。所述刀柄(1),连接部(2)和铣切部(3)为一体成型,材质为钨钢合金。通过一体成型,整体使用强度高,硬度高,适合对硬度较大的材质进行加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球形铣刀。
背景技术
微雕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微雕艺术是集中国文化精华的袖珍艺术品,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为微观雕刻一个门派,微雕一般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等。所表现出来的多跟自然界相像的东西。微雕是凸出来,富立体感。它甚至可以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微雕工具是微雕家们从事创作的最直接的助手和伴侣,是进行微雕技术最主要的工具,主要包括“方刀”、“弯刀”等。随着微雕技法不断进步,出现了很多极为精细而场面宏大,意境深远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微雕仅靠传统的几种雕刻工具来创作未免太粗糙了,所以大多需要自制更为精密细微的刀具。常用到的有铁笔、尖刀、平刀、园刀、三角刀等等,而且这些工具甚至需要由细到微有几套系列。
在选择使用以上刀具时,要注意掌握刀头厚薄在用途上的区别。所谓刀头,就是实际使用的那段刀面。刀头越薄越锋利,但牢度也越差。
目前市面上所采用的珠宝加工用微雕工具普遍强度较低,使用寿命较短,严重影响加工效率,本专利提供一种便携式,且强度高,可反复使用的加工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该铣刀包括刀柄(1),连接部(2)和铣切部(3);
所述刀柄(1)通过连接部(2)与铣切部(3)连接;
所述铣切部(3)包括连杆(3-1)和球形切刀部(3-2);所述连杆(3-1)的一端与连接部(2)连接,另一端连接球形切刀部(3-2);
所述球形切刀部(3-2)包括切刀(5)和排屑槽(6),所述切刀(5)和排屑槽(6)为螺旋方式设置;
所述连接部(2)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与刀柄(1)之间形成夹角α,该α的范围是角度12-14°;
所述球形切刀部(3-2)背离连杆(3-1)端部具有刀头(4)。
所述切刀(5)具有刀刃(7),所述切刀(5)的数量为8个。
所述刀柄(1),连接部(2)和铣切部(3)为一体成型,材质为钨钢合金。
所述刀柄(1)的直径大于铣切部(3)的直径,所述刀柄(1)的直径为2-3mm,优选2.34mm,长度为30-50mm,优选44.5mm。
所述连杆(3-1)的直径为1.2-2.1mm,优选1.6mm;长度为2-3mm,优选2.6mm;
所述球形切刀部(3-2)的半径为1-1.5mm,优选1.2mm。
所述切刀(5)为螺旋方式设置,螺旋角为20-30°,优选27°。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生产;
2、切刀(5)为螺旋方式设置,螺旋角为20-30°,优选27°时,该球形铣刀在加工产品时可以有效降低铣刀在切削时的切削扭力,提高加工质量,降低铣刀的扭曲,防止断针和钻向偏离,该排屑槽具有螺旋结构能够给提高排屑能力,降低钻头的散发热量,是的废屑更加容易排除,减小了钻孔的粗糙度。
3、斜面与刀柄(1)之间形成夹角α,该α的范围是角度12-14°,经过大量的测试该角度的范围在12-14°,尤其是在13.3°时,能够最佳有效地保证球形切刀部(3-2)的强度,可以有效防止刀刃在铣切过程中的崩裂,从而避免了断刀的现象,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提高铣刀使用寿命,进行牙雕时候,采用本专利夹角的铣刀加工寿命为200h以上不断裂,而采用其他角度的铣刀加工寿命普遍低于120h就会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所示: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该铣刀包括刀柄(1),连接部(2)和铣切部(3);
所述刀柄(1)通过连接部(2)与铣切部(3)连接;
所述铣切部(3)包括连杆(3-1)和球形切刀部(3-2);所述连杆(3-1)的一端与连接部(2)连接,另一端连接球形切刀部(3-2);所述球形切刀部(3-2)包括切刀(5)和排屑槽(6),所述切刀(5)和排屑槽(6)为螺旋方式设置。采用螺旋方式设置能够起到很好排屑效果,提高加工效果,螺旋的切刀对于加工珠宝具有很好的加工效果,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切刀(5)为螺旋方式设置,螺旋角为20-30°,优选27°时,该球形铣刀在加工产品时可以有效降低铣刀在切削时的切削扭力,提高加工质量,降低铣刀的扭曲,防止断针和钻向偏离,该排屑槽具有螺旋结构能够给提高排屑能力,降低钻头的散发热量,是的废屑更加容易排除,减小了钻孔的粗糙度。
所述连接部(2)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与刀柄(1)之间形成夹角α,该α的范围是角度12-14°。
经过大量的测试该角度的范围在12-14°,尤其是在13.3°时,能够最佳有效地保证球形切刀部(3-2)的强度,可以有效防止刀刃在铣切过程中的崩裂,从而避免了断刀的现象,进一步起到保护作用,提高铣刀使用寿命。
所述球形切刀部(3-2)背离连杆(3-1)端部具有刀头(4)。
所述切刀(5)具有刀刃(7),所述切刀(5)的数量为8个。
所述刀柄(1),连接部(2)和铣切部(3)为一体成型,材质为钨钢合金。通过一体成型,整体使用强度高,硬度高,适合对硬度较大的材质进行加工,使用寿命相较于各部件单独成型的铣刀提高20-40%,换刀的次数极大减少,有效节约成本和提高加工效率。
所述刀柄(1)的直径大于铣切部(3)的直径,所述刀柄(1)的直径为2-3mm,优选2.34mm,长度为30-50mm,优选44.5mm。
所述连杆(3-1)的直径为1.2-2.1mm,优选1.6mm;长度为2-3mm,优选2.6mm;
所述球形切刀部(3-2)的半径为1-1.5mm,优选1.2mm。
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该铣刀包括刀柄(1),连接部(2)和铣切部(3);
所述刀柄(1)通过连接部(2)与铣切部(3)连接;
所述铣切部(3)包括连杆(3-1)和球形切刀部(3-2);所述连杆(3-1)的一端与连接部(2)连接,另一端连接球形切刀部(3-2);
所述球形切刀部(3-2)包括切刀(5)和排屑槽(6),所述切刀(5)和排屑槽(6)为螺旋方式设置;
所述连接部(2)具有一斜面,该斜面与刀柄(1)之间形成夹角α,该α的范围是角度12-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切刀部(3-2)背离连杆(3-1)端部具有刀头(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5)具有刀刃(7),所述切刀(5)的数量为8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连接部(2)和铣切部(3)为一体成型,材质为钨钢合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1)的直径大于铣切部(3)的直径,所述刀柄(1)的直径为2-3mm,2.34mm长度为30-5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1)的直径为1.2-2.1mm;长度为2-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切刀部(3-2)的半径为1-1.5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形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5)为螺旋方式设置,螺旋角为20-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69955.0U CN209532229U (zh) | 2019-01-16 | 2019-01-16 | 一种球形铣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069955.0U CN209532229U (zh) | 2019-01-16 | 2019-01-16 | 一种球形铣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32229U true CN209532229U (zh) | 2019-10-25 |
Family
ID=68269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069955.0U Active CN209532229U (zh) | 2019-01-16 | 2019-01-16 | 一种球形铣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322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5715A (zh) * | 2020-01-04 | 2020-05-01 | 东莞市米乐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pcd铣刀 |
-
2019
- 2019-01-16 CN CN201920069955.0U patent/CN20953222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85715A (zh) * | 2020-01-04 | 2020-05-01 | 东莞市米乐尔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pcd铣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770942U (zh) | 刀具 | |
WO2013143348A1 (zh) | 钻高强度、高硬度合金材料精孔的麻花钻 | |
CN209532229U (zh) | 一种球形铣刀 | |
CN203448723U (zh) | 整体硬质合金钻扩铰挤刀具 | |
CN105599074A (zh) | 一种硬质合金钻头以及其加工工艺 | |
CN103157835B (zh) | 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锥孔钻铰刀 | |
CN208067390U (zh) | 兼具倒角功能的钻头结构 | |
CN113857508B (zh) | 一种切屑主动控制的车削刀片 | |
CN206653008U (zh) | 加工不锈钢用麻花钻 | |
CN205519812U (zh) | 球面高效成型球头钻 | |
CN201979173U (zh) | 左螺旋整体硬质合金锥度铰刀 | |
CN207508360U (zh) | 一种加工难切削金属材料的分屑钻头 | |
CN205129019U (zh) | 高速钻头 | |
CN207188851U (zh) | 带外凸顶尖的刀具 | |
CN208787669U (zh) | 一种组合式阶梯铰刀 | |
CN205660201U (zh) | 一种硬质合金自留芯钻头 | |
CN209528119U (zh) | 一种珠宝加工用吸珠针 | |
CN203281948U (zh) | 用于板类零件加工的锥孔钻铰刀 | |
CN106513791A (zh) | 加工不锈钢用麻花钻 | |
CN208083577U (zh) | 一种pcd 5刃精密成型铰刀 | |
CN207386650U (zh) | 一种快速不等边钻 | |
CN203197326U (zh) | 深孔半月钻头 | |
CN217192792U (zh) | 一种全合金二级台阶钻 | |
CN205496701U (zh) | A、b刃铰刀 | |
CN209528118U (zh) | 一种珠宝加工用伞形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