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24941U - 一种标定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标定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524941U CN209524941U CN201920361557.6U CN201920361557U CN209524941U CN 209524941 U CN209524941 U CN 209524941U CN 201920361557 U CN201920361557 U CN 201920361557U CN 209524941 U CN209524941 U CN 2095249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sleeve
- outer tube
- fixed
- ball assembly
- floating ba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维修及设备标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标定支架,所述标定支架包括底座和立杆组件,所述立杆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杆组件包括:浮动滚珠组件、内套管及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的内表面,所述浮动滚珠组件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所述浮动滚珠组件的突出部分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且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通过在所述内套管内设置所述浮动滚珠组件,由于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的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使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从而使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始终紧密贴合,不至于卡死或者松弛,可大大减小零件的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维修及设备标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标定支架。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应用范围非常广。在传感器使用前,往往需要标定支架对多种传感器进行校准或标定。
发明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目前标定支架在设备组装时,部分需要配合的零件,要求加工精度较高,如果加工精度不能保证,会导致配合间隙偏大或偏小,设备最终组装效果不佳,摇摇晃晃或者卡死,造成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标定支架,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立杆组件,包括:
底座和立杆组件,所述立杆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立杆组件包括:固定滚珠组件、浮动滚珠组件、内套管及外套管;
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的内表面,且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在所述内套管的位置相对;
所述浮动滚珠组件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且所述浮动滚珠组件的突出部分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且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
所述固定滚珠组件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且所述固定滚珠组件的突出部分不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且其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当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的横截面形状包含至少3个边时,所述固定滚珠组件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的数量为至少1个,至少两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的连续相邻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内套管开设有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
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可部分贯穿所述第一容置孔,并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
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可部分贯穿所述第二容置孔,并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包括限位滚珠、固定座和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内套管内表面,所述固定座固定收容于所述安装座;
所述限位滚珠部分收容于所述固定座,所述限位滚珠可在所述固定座内朝任意角度随意滚动且不脱离于所述固定座;
所述限位滚珠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并且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滚动腔,所述限位滚珠部分收容于所述滚动腔;
所述固定座在所述滚动腔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卡合部,所述固定卡合部将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的限位滚珠卡合于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包括浮动滚珠、支撑座、弹性件和基座;
所述基座安装固定于所述内套管内表面;
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基座相对两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底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
所述浮动滚珠部分收容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浮动滚珠可在所述支撑座内朝任意角度随意滚动且不脱离于所述支撑座;
所述浮动滚珠的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所述弹性件可带动所述支撑座在所述基座内移动,以使所述浮动滚珠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
可选地,所述基座一面开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基座相对应的另一面开设有第二容置腔;
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
所述支撑座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
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均为圆柱形腔体,且第一容置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连接处形成一环形台阶,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可抵靠于所述环形台阶。
可选地,所述外套管一端的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套设于所述外套管的外表面,用于当所述内套管移动到所述外套管的预设固定位置时,将所述内套管固定于所述外套管上。
可选地,所述标定支架包括紧固机构和弹性体;
所述紧固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套管,用于当所述内套管移动到所述外套管的预设固定位置时,将所述内套管固定于所述外套管;
所述弹性体连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底部和所述内套管之间,并且所述弹性体在所述内套管处于最低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在本实施例的所述标定支架的立杆组件通过在所述内套管内设置所述浮动滚珠组件,由于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的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使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从而使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始终紧密贴合,不至于卡死或者松弛,可大大减小零件的加工精度,实现设备的量产化。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立杆组件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立杆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立杆组件的固定滚珠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立杆组件的固定滚珠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立杆组件的浮动滚珠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立杆组件的浮动滚珠组件的爆炸图;
图7为图1所示的立杆组件的浮动滚珠组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定支架的立体图;
图9为图1所示的立杆组件的紧固机构和弹性体的立体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立杆组件的紧固机构和弹性体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立杆组件10,包括多个固定滚珠组件12、多个浮动滚珠组件14、内套管16及外套管18。所述内套管16套设于所述外套管18内,所述内套管16可沿所述外套管18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套管18移动,多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和多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内,每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16的外表面,且所述部分突出的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不可弹性收缩或舒展,每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16外表面,且所述部分突出的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且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18的内表面。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分别位于所述内套管16的相对两侧;在安装时,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的突出部分顶靠于外套管18的一侧,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的突出部分顶靠于外套管18的相对一侧,由于固定滚珠组件12的突出部分不可收缩或舒展,在安装时可起定位作用,由于浮动滚珠组件14的突出部分可收缩或舒展,因此便于将所述外套管18套设于内套管16内,起到便于安装的作用,同时由于固定滚珠组件12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6的突出部分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18的内表面,从而可消除内套管16和外套管18之间的间隙,可以避免大幅度的晃动。每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16外表面,且所述部分突出的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且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18的内表面,从而使所述内套管16始终和所述外套管18紧密贴合,不至于卡死或者松弛,可大大减小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加工精度,实现量产化。固定滚珠组件与浮动滚珠组件的配合可以在保证内套管16始终与外套管18紧密贴合,以保持内套管16与外套管18相对移动的稳定性外,还可以保证立杆组件在伸缩过程中的顺畅移动,提升用户体验。
所述内套管16和所述外套管18均为方通,所述方通是一种方形体的管型,所述外套管18套设于所述内套管16,且所述外套管18的内径大于所述内套管16的内径,以使外套管18与内套管16之间留有间隙13。所述间隙13用于收容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16外表面的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管16和外套管18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设置为其它形状的管材。例如,内套管16和外套管18的形状均为圆柱形,在此情形下,可以在内套管16的内直径的两端分别设置固定滚珠组件和浮动滚珠组件。或者,所述外套管18和所述内套管16的横截面形状包含至少3个边,即所述横截面的形状可为任意多边形,例如三边形,四边形和五边形等等。内套管16与外套管18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所述内套管16仅能沿所述外套管18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套管18移动,并且可防止所述内套管16相对于所述外套管18朝其它方向运动。所述外套管18和所述内套管16的截面为相互配合的多边形的管材,此处“相互配合”不一定要求外套管18与内套管16的截面必须相同,例如设置在外的外套管18的截面可以为六边形,设置在内的内套管16的截面可以为与该六边形相接的四边形,同样可以实现使得内套管16仅能沿外套管18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外套管18移动的效果。所述外套管18和所述内套管16的截面也可以为相互配合的椭圆形的圆柱形管材,椭圆形的截面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
对于设置在内套管上的固定滚珠组件12和浮动滚珠组件14的数量,可以与内套管16的形状相关。例如,内套管16的横截面为圆形时,可以在一个内直径的两端分别设置相对的固定滚珠组件12和浮动滚珠组件14;或者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内直径的各端设置相对的固定滚珠组件12和浮动滚珠组件14,以保证内套管16与外套管18相对滑动的稳定性;内套管16的横截面为方形时,在相邻的两边设置固定滚珠组件12,在另外两边设置浮动滚珠组件14;内套管16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时,在其中两边设置固定滚珠组件12,另一边设置浮动滚珠组件14,或者,在其中一边设置固定滚珠组件12,另两边设置浮动滚珠组件14。在此,对于固定滚珠组件12与浮动滚珠组件14的数量不予限定。
为了保证内套管16与外套管18相互贴合的紧密型,固定滚珠组件12同与其相对的浮动滚珠组件14的高度相同。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固定滚珠组件12与浮动滚珠组件14的位置相对可以是指固定滚珠组件12与浮动滚珠组件14的高度一致,且位于内套管16同一横截面的相对两侧;或者,固定滚珠组件12与浮动滚珠组件14的位置相对仅指其位于内套管16同一横截面的相对两侧。
所述内套管16开设有多个第一容置孔和多个第二容置孔,每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可部分贯穿所述第一容置孔,并突出于所述内套管16外表面;每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可部分贯穿所述第二容置孔,并突出于所述内套管16外表面。
所述第一容置孔和所述第二容置孔的数量可分别根据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的数量或上述组件中的滚珠的数量设定。在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可以包括两个滚珠,进而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容置孔;一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可以包括两个滚珠,进而对应两个所述第二容置孔。上述结构可以保证内套管16与外套管18紧密贴合程度更高,还可以保证立杆组件10在伸缩过程中的移动的顺畅度增大,提升用户体验。
所述第一容置孔和所述第二容置孔的形状可分别根据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突出部分的形状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孔为圆孔,所述第二容置孔的形状为四方孔。
所述内套管16表面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将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固定于所述内套管16。所述固定孔的形状和数量可根据需要任意设置。
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分别固定安装与所述内套管16的内表面。为了更好的在安装时便于将所述外套管18套设于所述内套管1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在所述内套管16的位置相对,多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的相邻的两个内表面,其中一个内表面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两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间隔预设距离设置,另一个内表面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为了使所述内套管16和所述外套管18更好的紧密贴合,不至于卡死或者松弛,多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的另外相邻的两个内表面,所述另外相邻的两个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
为了更好的在安装时便于将所述外套管18套设于所述内套管16,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内套管16和所述外套管18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时,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的数量为至少1个,至少两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的连续相邻的内表面,至少一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的另外任意一个或者多个相邻的内表面,只需要保证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至少与其中一个固定滚珠组件12在所述内套管16的位置相对即可。
例如:当所述内套管16和所述外套管18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边形时,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的其中的两个内表面,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的另外的一个内表面。
当所述内套管16和所述外套管18的横截面形状为方形时,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的连续相邻的两个内表面,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的另外相邻的两个内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内表面的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和所述滚动滚珠组件的数量及安装位置,可根据内套管16内表面的形状和尺寸任意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4,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包括至少一个限位滚珠122和至少一个固定座124、至少一个固定件123和安装座126。所述安装座126安装固定于所述内套管16内表面;若干所述固定座124固定收容于所述安装座126;所述限位滚珠122为圆球形,一个所述限位滚珠122对应一个所述固定座124,所述限位滚珠122部分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固定座124,
所述限位滚珠122可在所述固定座124内朝任意角度随意滚动且不脱离于所述固定座124;所述限位滚珠122的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16外表面。
所述安装座126上开设有若干容置腔1262,若干所述固定座124和若干所述容置腔126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固定座124收容固定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容置腔126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26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容置腔1262,所述容置腔1262为圆形;所述固定滚珠组件12包括两个固定座124,所述固定座124为圆柱形,所述容置腔1262与所述固定座124相适配,以使两个所述固定座124分别固定收容于对应的两个所述容置腔1262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1262和所述固定座124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只需要使所述固定座124固定收容于所述容置腔1262即可。例如:所述收容腔1262和所述固定座124的形状为四方体和椭圆体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1262和所述固定座124的数量可根据安装座126的尺寸和形状任意设置,只需要使所述固定座124和所述容置腔1262一一对应即可。
所述安装座126上开设有多个紧固孔1264,所述固定件123贯穿所述内套管16上的固定孔和所述紧固孔1264,将所述安装座126固定于所述内套管16的内表面。
所述安装座126开设有多个加固孔1266,多个所述加固孔1266开设于所述容置腔1262的相对两侧,且所述加固孔1266和所述容置腔1262相连通,所述固定件123贯穿所述加固孔1266,将所述固定座124固定收容于所述容置腔1262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孔1264和所述加固孔1266均为圆形螺孔,所述固定件123为螺钉或螺栓。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126与所述内套管16的固定方式以及所述固定座124与所述安装座126的固定方式可根据需要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例如:铆接、键销连接、弹性卡扣连接、焊接和粘结等等。
所述固定座124上开设有滚动腔,所述限位滚珠122部分收容于所述滚动腔,所述限位滚珠122与所述滚动腔相适配,以使所述限位滚珠122可在所述滚动腔内朝任意角度随意滚动且不脱离于所述滚动腔。
所述限位滚珠122的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滚动腔,所述部分突出于所述滚动腔的限位滚珠122贯穿所述内套管16的第一容置孔,延伸至所述外套管18和内套管16之间的预设间隙13。
所述固定座124在所述滚动腔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卡合部1242,所述固定卡合部1242为一圆形台阶,所述圆形台阶卡合于所述第一容置孔的边缘处,用于将部分突出于所述滚动腔的限位滚珠122卡合于所述内套管16的外表面。
请一并参阅图5至图7,所述浮动滚珠组件14包括至少一个浮动滚珠142、至少一个支撑座144、至少一个弹性件146及基座148。所述基座148安装固定于所述内套管16内表面;所述支撑座144和所述弹性件146一一对应,所述支撑座144和所述弹性件146收容于所述基座相对两侧;所述弹性件146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底部148,所述弹性件14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44底部,所述弹性件146可带动所述支撑座144在所述基座148内上下移动;
所述浮动滚珠142为圆球形,一个所述浮动滚珠142对应一个所述支撑座144,所述浮动滚珠142部分收容于所述支撑座144,所述浮动滚珠142可在所述支撑座144内朝任意角度随意滚动且不脱离于所述支撑座144,且所述支撑座144可带动所述浮动滚珠142上下移动;所述浮动滚珠142的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16外表面,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18的内表面。
所述基座148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43和第二固定件145,所述第一固定件143和所述第二固定件145分别设置于所述基座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固定件143用于将部分突出于所述支撑座144的浮动滚珠142卡合于所述内套管16的外表面,同时将所述基座148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16内表面。所述第二固定件145用于将所述弹性件146的一端固定收容于所述基座148。
所述基座148一面开设有若干第一容置腔1482,所述基座148相对应的另一面开设有若干第二容置腔1484。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484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连通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容置腔1484。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484均为圆柱形腔体,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置腔1484的直径,因此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和所述第二容置腔1484的交合处形成一环形台阶,所述支撑座144的底部可抵接于所述环形台阶。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基座148一面的相对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所述基座148相对的另一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容置腔1484。
若干所述支撑座144和若干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支撑座144收容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内。所述支撑座144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相适配,以使所述支撑座144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内且能在所述弹性件146的作用下使所述支撑座144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内上下移动。所述支撑座144在向下移动预设距离后,所述支撑座144的底面可抵靠于所述环形台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和所述支撑座144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只需要使所述支撑座144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且能使所述支撑座144在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内上下移动即可。例如: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和所述支撑座144的形状分别为四方体和椭圆体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和所述支撑座144的数量可根据基座148的尺寸和形状任意设置,只需要使所述支撑座144和所述第一容置腔1482一一对应即可。
所述支撑座144开设有浮动滚动腔,所述浮动滚珠142部分收容于所述浮动滚动腔。所述浮动滚珠142与所述浮动滚动腔适配,以使所述浮动滚珠142可在所述滚珠腔内朝任意角度随意滚动且不脱离于所述浮动滚动腔。
所述浮动滚珠142的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浮动滚动腔,所述部分突出于所述浮动滚动腔的浮动滚珠142贯穿所述内套管16的第二容置孔,延伸至所述外套管18和内套管16之间的预设间隙13,并抵接于所述外套管18的内表面,从而使所述内套管16始终和所述外套管18紧密贴合,不至于卡死或者松弛,可大大减小内套管和外套管的加工精度,实现量产化。
所述支撑座144在所述浮动滚动腔的边缘处设置有浮动卡合部,所述浮动卡合部为一圆形台阶,所述圆形台阶卡合于所述第二容置孔的边缘处,用于将部分突出于所述浮动滚动腔的浮动滚珠142卡合于所述内套管16的外表面。
所述弹性件146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1484,所述弹性件146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144的底部,所述弹性件14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148的所述第二固定件145上。所述弹性件146能够弹性收缩和展开,所述弹性件146可以带动所述支撑座144进行上下移动,进而所述支撑座144可带动部分突出于所述浮动滚动腔的浮动滚珠142上下移动,使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18的内表面,所述内套管16和外套管18可通过部分突出于所述浮动滚动腔的浮动滚珠142紧密贴合在一起,不至于卡死或者松弛。
所述弹性件146为压缩弹簧,在一些实施中,可根据需要通过改变弹簧的大小、长度以及材质来调整所述内套管16和所述外套管18的贴合力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48与所述内套管16的固定方式、所述第一固定件143与所述基座148的固定方式以及第二固定件145与所述基座148的固定方式均为螺栓固定,例如:分别在所述基座148和内套管16上开设若干螺孔,然后利用螺钉或螺栓贯穿所述螺孔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48与所述内套管16的固定方式、所述第一固定件143与所述基座148的固定方式以及第二固定件145与所述基座148的固定方式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不同的固定方式,例如:铆接、螺栓连接、键销连接、弹性卡扣连接、焊接和粘结等等。
所述“固定安装”、“固定连接”和“收容固定”包括焊接安装等固定安装,也包括可拆卸安装。
所述“固定安装”、“固定连接”和“收容固定”可为不同的固定方式,例如:铆接、螺栓连接、键销连接、弹性卡扣连接、焊接和粘结等等。
请参阅图8,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标定支架100,所述标定支架100用于支撑标定元件,所述标定元件用于标定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中的设备,所述标定支架1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立杆组件10、底座20以及横梁组件30,所述立杆组件10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20,所述横梁组件30包括第一横梁部,第二横梁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安装于所述立杆组件10,所述连接部的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横梁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横梁部。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相向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折叠,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也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背向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展开。在本实施例的所述标定支架100中,所述第一横梁部和所述第二横梁部可分别相对于所述连接部相向转动,以使所述横梁组件折叠,可减小所述标定支架100的体积,以方便装运。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标定支架100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有齿轮止动机构,例如,棘爪式止动装置等,以使得所述立杆组件10可停止于需要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外套管18靠近横梁组件30的一端的设置有固定部17,所述固定部17套设于所述外套管18的外表面,所述固定部17和所述外套管18上分别开设有螺孔,所述固定部17和所述外套管18上的螺孔一一对应,且相互连通,当所述内套管16移动到外套管18的某个位置时,通过螺钉或螺栓分别贯穿所述固定部17和所述外套管18上的所述螺孔,并抵接于所述内套管16的内表面进行固定,以使得所述立杆组件10可停止于需要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所述立杆组件10还包括紧固机构17a和弹性体19。
所述紧固机构17a可以安装于所述外套管18的一端,用于将所述内套管16固定于所述外套管18。所述紧固机构17a包括紧固环172和螺栓174,所述紧固环172套设于所述外套管18,所述紧固环172可由一根金属条弯折而成,所述螺栓174安装于所述紧固环172的两端。
所述弹性体19位于所述外套管18和内套管16内,所述弹性体19压缩于所述外套管18的底部和所述内套管16之间。根据需要,弹性体19可以与内套管16连接于内套管16的底部、顶部或中部某一位置。当所述移动立杆移动至最靠近所述固定立杆的底部时,所述弹性体处于压缩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19为压簧,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体19可以为其它弹性元件,如弹片、气压杆、液压杆等。
需要将所述内套管16相对于所述外套管18上升时,转动所述螺栓174,使得所述紧固环172松开所述外套管18,对所述内套管16施加向上的力,可使得所述内套管16沿所述外套管18的长度方向上升,借助弹性体19的弹力可减少对所述内套管16施加的外力,例如,操作人员施加的外力。到达需要位置时,转动所述螺栓174紧固所述外套管18,使得所述内套管16固定在需要的位置。需要将所述内套管16相对于所述外套管18下降时,转动所述螺栓174,使得所述紧固环172松开所述外套管18,在所述内套管16和所述横梁组件30的重力作用下,可使得所述内套管16沿所述外套管18的长度方向下降,借助所述弹性体19的弹力可降低所述内套管16的下降速度,避免所述内套管16下降过快,碰撞所述外套管18,从而造成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紧固机构17a也可为其它结构,只要能将所述内套管16固定于需要的位置即可,例如,所述紧固机构17a可为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外套管18,并且与所述外套管18螺纹配合,当所述内套管16相对于所述外套管18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时,转动所述螺钉,使其抵紧所述内套管16,使所述内套管16固定于需要的位置。转动所述螺钉,使其脱离所述内套管16,所述内套管16可沿所述外套管18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外套管18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立杆组件10的固定方式可根据需要采用其它不同的固定方式,例如:铆接、螺栓连接、键销连接、弹性卡扣连接、焊接和粘结等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杆组件,所述立杆组件包括浮动滚珠组件、内套管及外套管;所述内套管套设于所述外套管内;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的内表面,所述浮动滚珠组件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所述浮动滚珠组件的突出部分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且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通过在所述内套管内设置所述浮动滚珠组件,由于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的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使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从而使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始终紧密贴合,不至于卡死或者松弛,可大大减小零件的加工精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定支架用于支撑标定元件,所述标定元件用于标定车辆的辅助驾驶系统中的设备,所述标定支架包括:
底座和立杆组件,所述立杆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所述立杆组件包括:固定滚珠组件、浮动滚珠组件、内套管及外套管;
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的内表面,且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和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在所述内套管的位置相对;
所述浮动滚珠组件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且所述浮动滚珠组件的突出部分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且其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
所述固定滚珠组件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且所述固定滚珠组件的突出部分不可弹性收缩或舒展,且其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当所述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的横截面形状包含至少3个边时,所述固定滚珠组件的数量为至少2个,所述浮动滚珠组件的数量为至少1个,至少两个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内套管的连续相邻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管开设有第一容置孔和第二容置孔;
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可部分贯穿所述第一容置孔,并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
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可部分贯穿所述第二容置孔,并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滚珠组件包括限位滚珠、固定座和安装座;
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所述内套管内表面,所述固定座固定收容于所述安装座;
所述限位滚珠部分收容于所述固定座,所述限位滚珠可在所述固定座内朝任意角度随意滚动且不脱离于所述固定座;
所述限位滚珠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并且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滚动腔,所述限位滚珠部分收容于所述滚动腔;
所述固定座在所述滚动腔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卡合部,所述固定卡合部将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的限位滚珠卡合于所述内套管的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动滚珠组件包括浮动滚珠、支撑座、弹性件和基座;
所述基座安装固定于所述内套管内表面;
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基座相对两侧;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底部,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基座;
所述浮动滚珠部分收容于所述支撑座,所述浮动滚珠可在所述支撑座内朝任意角度随意滚动且不脱离于所述支撑座;
所述浮动滚珠的另一部分突出于所述内套管外表面,所述弹性件可带动所述支撑座在所述基座内移动,以使所述浮动滚珠始终抵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内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一面开设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基座相对应的另一面开设有第二容置腔;
所述第一容置腔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相连通;
所述支撑座收容于所述第一容置腔;
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第二容置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均为圆柱形腔体,且第一容置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直径,在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二容置腔的连接处形成一环形台阶,所述支撑座的底部可抵靠于所述环形台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管一端的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套设于所述外套管的外表面,用于当所述内套管移动到所述外套管的预设固定位置时,将所述内套管固定于所述外套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定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定支架包括紧固机构和弹性体;
所述紧固机构安装于所述外套管,用于当所述内套管移动到所述外套管的预设固定位置时,将所述内套管固定于所述外套管;
所述弹性体连接于所述外套管的底部和所述内套管之间,并且所述弹性体在所述内套管处于最低位置时处于压缩状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61557.6U CN209524941U (zh) | 2019-03-20 | 2019-03-20 | 一种标定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361557.6U CN209524941U (zh) | 2019-03-20 | 2019-03-20 | 一种标定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524941U true CN209524941U (zh) | 2019-10-22 |
Family
ID=6823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361557.6U Active CN209524941U (zh) | 2019-03-20 | 2019-03-20 | 一种标定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52494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56463A1 (zh) * | 2019-02-01 | 2020-08-06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
CN111721344A (zh) * | 2019-03-20 | 2020-09-29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标定支架 |
US11119189B2 (en) | 2019-02-01 | 2021-09-14 |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thereof |
US11500079B2 (en) | 2019-02-01 | 2022-11-15 |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
-
2019
- 2019-03-20 CN CN201920361557.6U patent/CN2095249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156463A1 (zh) * | 2019-02-01 | 2020-08-06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
US11119189B2 (en) | 2019-02-01 | 2021-09-14 |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thereof |
US11500079B2 (en) | 2019-02-01 | 2022-11-15 |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 Ltd. |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bracket |
CN111721344A (zh) * | 2019-03-20 | 2020-09-29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标定支架 |
CN111721344B (zh) * | 2019-03-20 | 2024-06-18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标定支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524941U (zh) | 一种标定支架 | |
CN210000241U (zh) |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 |
EP3800484B1 (en) |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rack therefor | |
US7153126B2 (en) | Ejector apparatus | |
US9458874B2 (en) | Connector system for structural framework | |
CN201446986U (zh) | 一种仿生弹跳机器人 | |
CN213517567U (zh) | 一种基于gps和球体测距技术的新型高尔夫测距仪 | |
CN106005161B (zh) | 一种平衡车车轮固定结构与平衡车 | |
CN105651527B (zh) | 便携式刚性测试台架 | |
CN209458598U (zh) | 一种工程测绘用可调重心的便携式测量仪 | |
CN111998207B (zh) | 公路勘察设计测量装置 | |
CN215890769U (zh) | 一种卡合连接件和包含该连接件的可调节连接组件 | |
CN210514606U (zh) |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 |
CN111721345B (zh) | 一种标定系统及其标定支架 | |
CN215126597U (zh) | 一种新型膳食塔 | |
CN109835191A (zh) | 一种汽车仪表台总成的固定架 | |
CN207876020U (zh) | 一种无人机机载相机快速连接装置 | |
CN208709050U (zh) | 一种新型办公椅用五星脚 | |
CN111721344B (zh) | 一种标定支架 | |
CN205877638U (zh) | 移动式显示器支架 | |
CN222073062U (zh) | 支撑结构、光伏跟踪系统及光伏系统 | |
CN214709062U (zh) |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火龙果大棚用连接头及火龙果大棚 | |
CN109505202B (zh) | 一种双层减振扣件 | |
CN215908748U (zh) | 一种新型定位传感器 | |
CN212432807U (zh) | 液压型智能拉拔检测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