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9484567U - 蒸汽发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蒸汽发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484567U
CN209484567U CN201920073549.1U CN201920073549U CN209484567U CN 209484567 U CN209484567 U CN 209484567U CN 201920073549 U CN201920073549 U CN 201920073549U CN 209484567 U CN209484567 U CN 209484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water
water tank
pipe
steam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0735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海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eng High-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eng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eng High-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eng High-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07354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484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484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4845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eneral Induction Hea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水箱、抽水泵、蒸汽循环流动管道以及加热管,蒸汽发生器具备蒸汽出口以及进水口,水箱的出水口连通进水口,抽水泵与水箱连接,抽水泵用于将水箱中的水抽至蒸汽发生器内,蒸汽循环流动管道连通加热管,加热管置于水箱内。热能利用效率高,加热时间短,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蒸汽发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加热的蒸汽发生器是采用电磁原理,利用磁力线切割金属发生涡流所产生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者蒸汽的机械设备,其用途十分广泛,在日常生活、生产制造、医疗设备等技术领域均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设计者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蒸汽发生器在使用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缺点:
常见的蒸汽发生器都是一次直接加热,也就是直接将冷水加热到汽化,这样直接消耗的能量非常大,为达到汽化的目的必须大大提高加热的功率且会造成大量热量浪费,非常的不经济,且传统电加热的热水无法行成稳定的供应,只能从冷水直接加热到热水,时间周期长,使用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汽发生系统,能够将蒸汽的余热利用起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节能环保。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包括蒸汽发生器、水箱、抽水泵、蒸汽循环流动管道以及加热管,所述蒸汽发生器具备蒸汽出口以及进水口,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抽水泵用于将所述水箱中的水抽至所述蒸汽发生器内,所述蒸汽循环流动管道连通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置于所述水箱内。
可选的,所述加热管为折弯管。
可选的,所述加热管为盘旋管,所述加热管沿其长度方向呈螺旋线状延伸。
可选的,所述加热管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口均伸出所述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排废管,所述排废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水箱,所述排废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水箱外,所述排废管伸出所述水箱的端部具备两个排废气口,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排废管。
可选的,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锅炉、电磁感应线圈以及隔套,所述隔套套设在所述蒸汽锅炉外,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绕设在所述隔套外;
所述蒸汽出口以及所述进水口均设置于所述蒸汽锅炉上。
可选的,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至少两根屏蔽磁条,所述至少两根屏蔽磁条安装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外,所述至少两根屏蔽磁条绕所述蒸汽锅炉的周向间隔排布。
可选的,所述蒸汽锅炉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安装有控制阀门。
可选的,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水位探针,所述水位探针设置于所述蒸汽锅炉的顶部。
可选的,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还包括底座以及外壳,所述蒸汽发生器、水箱以及抽水泵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外壳罩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构成安装腔室,所述蒸汽发生器、水箱以及抽水泵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室内。
可选的,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室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系统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汽发生系统,水箱中的水通过抽水泵抽入到蒸汽发生器中,蒸汽发生器工作,将水加热后使水汽化变成蒸汽从蒸汽出口排出,蒸汽通入待加热的负载内,负载例如可以是为食品消毒的消毒室,蒸汽通入到消毒室内,为消毒室进行加热。蒸汽循环流动管道的蒸汽入口伸入到消毒室中,在消毒室中的蒸汽能够从蒸汽循环流动管道进入到加热管内,然后加热管内流动的蒸汽与水箱中的冷水发生热交换,位于水箱中的冷水吸收蒸汽携带的热量,使水箱中的冷水温度升高。水箱中的温度升高的水被抽水泵送至蒸汽发生器后,由于水吸收了蒸汽的热量后水温升高,蒸汽发生器将水加热至变成蒸汽所需的热量减少,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加热效率,节能环保。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将加热管设置为迂回状,进一步的,将加热管设置为盘旋管,加热管在有限的空间内具备更长的长度,加热管与水箱中的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水箱中的水能够更快更多的吸收蒸汽携带的热量,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系统拆除外壳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箱和加热管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管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的示意图。
图标:001-蒸汽发生器;100-蒸汽锅炉;101-排污口;102-蒸汽出口;110-电磁感应线圈;120-隔套;130-屏蔽磁条;140-进水管道;002-水箱;200-排废管;210-排废气口;003-抽水泵;004-蒸汽循环流动管道;005-加热管; 006-底座;007-外壳;008-散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见的蒸汽发生器都是一次直接加热,也就是直接将冷水加热到汽化,这样直接消耗的能量非常大,为达到汽化的目的必须大大提高加热的功率且会造成大量热量浪费,非常的不经济,且传统电加热的热水无法行成稳定的供应,只能从冷水直接加热到热水,时间周期长,使用非常不便。
鉴于此,设计人设计了一种蒸汽发生系统,能够将蒸汽的余热利用起来,减少加热时间,提高加热效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能源的浪费,节能环保。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发生系统,用于给负载提供蒸汽,为负载所具有的空间加热,例如,负载可以是用于食品消毒的消毒室或者加工工厂等,通过在负载内通入蒸汽,负载具有的空间温度升高,为生产加工提供良好的环境。
请参阅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系统包括有蒸汽发生器001、水箱002、抽水泵003、蒸汽循环流动管道004以及加热管005,蒸汽发生器 001具备蒸汽出口102以及进水口,水箱002的出水口连通进水口,抽水泵 003与水箱002连接,抽水泵003用于将水箱002中的水抽至蒸汽发生器001 内,蒸汽循环流动管道004连通加热管005,加热管005置于水箱002内。
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系统,安装在待使用的负载内的对应位置处,例如负载为消毒室时,将蒸汽发生系统直接安装在消毒室中。使用时,水箱002中的水通过抽水泵003抽入到蒸汽发生器001中,蒸汽发生器001工作,将水加热后使水汽化变成蒸汽从蒸汽发生器001的蒸汽出口102排出,蒸汽通入待加热的消毒室中,为消毒室进行加热,提供更好的消毒环境。显然,可以按需调节蒸汽的温度,以满足不同情况的使用需求。
同时,蒸汽循环流动管道004的蒸汽入口伸入到消毒室中,在消毒室中的蒸汽能够从蒸汽循环流动管道004进入到加热管005内,加热管005安装在水箱002中,加热管005内流动的蒸汽还具有一定的余热,携带有部分的热量,蒸汽的温度高于水箱002中水的温度,此时,蒸汽与水箱002中的冷水发生热交换,位于水箱002中的冷水吸收蒸汽携带的热量,使水箱002 中的冷水温度升高。水箱002中的温度升高的水被抽水泵003送至蒸汽发生器001后,由于水吸收了蒸汽的热量后水温升高,再通过蒸汽发生器001 将水加热至变成蒸汽所需的热量就会减少,进而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加热效率,节能环保。
需要说明的是,水箱002中的水使用后,可以直接通过自来水进行补水,水箱002中的水使用达到需要加水的情况时,可以直接打开自来水管,自来水管与水箱002直接连通,自来水进入到水箱002中,完成水箱002的补水。
在补水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传感器来控制自来水管上安装的电磁阀的打开和关闭。传感器安装在水箱002中,传感器可以检测水箱002中的水位,水位达到低刻度线时,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并控制电磁阀开启,此时,自来水进入到水箱002中。传感器检测到水位处于高刻度线时,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关闭,进而停止供水。补水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在水箱002上安装浮球阀,用于控制水位高度。
请参阅图2,本实施中可选的,可以在水箱002上设置排气口,排气口位于水箱002的顶部位置,在排气口处安装有排废管200,排废管200连通水箱002的外部和内部,多余的水可以直接从排废管200排出。进一步的,排废管200伸出水箱002的端部具备两个排废气口210,便于蒸汽从排废气口210顺利排出。
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可选的,加热管005设置为弯折管,进一步的,加热管005设置为盘旋管,加热管005沿其长度方向呈螺旋线状延伸。加热管005在有限的空间内具备更长的长度,加热管005与水箱002中的水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水箱002中的水能够更快更多的吸收蒸汽携带的热量,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管005还可以是波浪管、折线形管等。
进一步的,加热管005的第一端口以及加热管005的第二端口均伸出水箱002,便于安装以及固定。第一端口与蒸汽循环流动管道004连通,第二端口连通排废管200,蒸汽通入加热管005后,在加热管005内流动,并从第二端口流出。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管005可以是金属管,热传导效率高。
请参阅图5,可选的,蒸汽发生器001包括蒸汽锅炉100、电磁感应线圈110、隔套120、屏蔽磁条130以及水位探针。
蒸汽锅炉100大致呈圆柱体状,蒸汽锅炉100的两端面为拱形面,受力更好,不易损坏。隔套120为绝缘保温材料制成的圆柱体套,隔套120套设在蒸汽锅炉100外,电磁感应线圈110缠绕在隔套120外,电磁感应线圈 110通电后,能够产生热能对位于蒸汽锅炉100中的水加热。屏蔽磁条130 设置有至少两根,屏蔽磁条130为长方体形条,至少两根屏蔽磁条130围绕蒸汽锅炉100均匀间隔排布,屏蔽磁条130平行于蒸汽锅炉100的中轴线设置,屏蔽磁条130外部缠绕有胶带,胶带将屏蔽磁条130固定在隔套120外。电磁感应线圈110位于至少两根屏蔽磁条130围成的区域内。水位探针安装在蒸汽锅炉100的顶部,用于监测蒸汽锅炉100内的水位。
进一步的,蒸汽出口102设置于蒸汽锅炉100的顶部,在蒸汽锅炉100 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01,排污口101处安装有控制阀门。进水口设置在蒸汽锅炉100的底部。抽水泵003和进水口之间通过进水管道140连通。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蒸汽发生系统还包括底座006、外壳007以及散热组件008,蒸汽发生器001、水箱002、抽水泵003以及散热组件008均安装于底座006上,外壳007罩设在底座006上,外壳007与底座006构成安装腔室,蒸汽发生器001、水箱002、抽水泵003以及散热组件008均位于安装腔室内。外壳007上设置有散热孔。
蒸汽锅炉100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组件008排出,降低设备内部温度。散热组件008可以是风冷散热机构,例如,散热组件008包括风扇。
需要说明的是,负载不仅仅局限于是消毒室,本实施例提供的蒸汽发生器能够应用在工业上的多个方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发生器、水箱、抽水泵、蒸汽循环流动管道以及加热管,所述蒸汽发生器具备蒸汽出口以及进水口,所述水箱的出水口连通所述进水口,所述抽水泵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抽水泵用于将所述水箱中的水抽至所述蒸汽发生器内,所述蒸汽循环流动管道连通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置于所述水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折弯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为盘旋管,所述加热管沿其长度方向呈螺旋线状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加热管的第二端口均伸出所述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安装有排废管,所述排废管的一端伸入所述水箱,所述排废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水箱外,所述排废管伸出所述水箱的端部具备两个排废气口,所述第二端口连通所述排废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包括蒸汽锅炉、电磁感应线圈以及隔套,所述隔套套设在所述蒸汽锅炉外,所述电磁感应线圈绕设在所述隔套外;
所述蒸汽出口以及所述进水口均设置于所述蒸汽锅炉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至少两根屏蔽磁条,所述至少两根屏蔽磁条安装在所述电磁感应线圈外,所述至少两根屏蔽磁条绕所述蒸汽锅炉的周向间隔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锅炉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安装有控制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还包括水位探针,所述水位探针设置于所述蒸汽锅炉的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还包括底座以及外壳,所述蒸汽发生器、水箱以及抽水泵均安装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外壳罩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外壳与所述底座构成安装腔室,所述蒸汽发生器、水箱以及抽水泵均位于所述安装腔室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系统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室内。
CN201920073549.1U 2019-01-16 2019-01-16 蒸汽发生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84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3549.1U CN209484567U (zh) 2019-01-16 2019-01-16 蒸汽发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073549.1U CN209484567U (zh) 2019-01-16 2019-01-16 蒸汽发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484567U true CN209484567U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31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07354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484567U (zh) 2019-01-16 2019-01-16 蒸汽发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484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729575Y (zh) 电磁热水器
CN110397906A (zh) 一种节能变频电磁加热蒸汽机
CN210601555U (zh) 一种节能变频电磁加热蒸汽机
CN209484567U (zh) 蒸汽发生系统
CN201297756Y (zh) 超频储水式电热水器
CN101900410A (zh) 管道流体加热器
CN203249380U (zh) 一种超音频电磁热水锅炉
CN216448131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蒸汽设备
CN201828006U (zh) 管道流体加热器
CN214044635U (zh) 一种具备自动调温功能的配电柜
CN202918528U (zh) 水冷散热电磁加热装置
RU180381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ндукционного нагрева жидкости
CN201083413Y (zh) 一种节能取暖器
CN209165774U (zh) 一种供暖机
CN223020235U (zh) 一种电磁节能蒸汽发生器
CN201507988U (zh) 电磁感应加热式采暖器
CN216716579U (zh) 一种非接触性导热油辐照加热器
CN210532698U (zh) 一种新型真空电磁加热锅炉
CN110895047A (zh) 一种电磁水加热炉
CN207527825U (zh) 一种多层电磁加热热循环装置
CN107126099A (zh) 一种用于饮水机的节能型加热系统
CN217546338U (zh) 一种流体自发电式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CN103002615A (zh) 带水冷散热的励磁线圈
CN110530012A (zh) 一种直热式电磁能采暖热水炉
CN217604376U (zh) 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